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仁山法师) - 净土宗文集
2015/5/23   热度:682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仁山法师讲于新加坡南海普陀山) 公元二千零七年九月一日 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再次来到新加坡参学,我们佛法里面,非常重视因缘,一切法的兴起离不开因缘。我们今天有这样稀有的机会共同学习净土法门,的确是无量劫以来稀有难逢的因缘。 这一次,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四十八愿,无量寿经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经文,这一部分经文,讲什么内容呢?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把它说出来?实际上很简单。我以前看到一个谜语,这个谜语说南半球没有佛法。可能很多同修听过这个谜语,它的答案出人意料——“南无(wu)阿弥陀佛”。这是他们的解释,把南无(mo)念成南无(wu)。为什么叫南无(wu)?南半球没有佛法。可见的世间有很多人,对佛法依然存在误会。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甚至于也都在念,可是对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利益,真正透彻明了的人的确不多。一般人听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为是什么呢?超度死人的,看到念佛人赶紧要躲起来,尤其看到出家的念佛人,等到什么时候才用得上这句佛号呢?家里面老人过世了,请几个师父来念念阿弥陀佛,超度超度。我记得以前在学会的时候,学会助念团常常跟一些同修助念。有一次,我去跟他们讲开示,我到那个地方一看很热闹,有我们这个学会的同修,在这边念阿弥陀佛,那一边呐,还有几个道士在那一边天灵灵地灵灵,正在请神驱鬼。有时候还会看到还有几个基督教的朋友,天主教的这一些神职人员。这边在念佛,那边呢,在默默的祈祷:上帝呀,宽恕这个灵魂吧!赶紧带他到天堂去吧。假如这个亡者有知的话,在我想,他也够辛苦的,他不晓得要到哪里去,这一边喊着要跟阿弥陀佛去,那一边太上老君在等着呢。这一边还有上帝等他光临。世间一般人对于宗教信仰的真正意义,可以说完全忽略了,把这一些看作是一种形式,甚至于是一种热闹。看上去真的是很热闹。 那我们学佛的同修,对这一些现象应该清楚的认知,真正学佛人,首先要明了什么是佛法?佛法跟我们现前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学了佛法之后,能得到哪些好处?这可能是很多想要学佛、还没有学佛的朋友很关心的问题。常常说学佛好,好在哪里啊?我们说了,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学佛能给家庭带来幸福美满。可问题是,看看我们学佛的同修,又有几个得到这种享受?又有几个同修,家庭非常幸福、非常和谐?那么再说念佛了,印光大师说的好,念佛是很快乐的事情,我们不用问别人,问问我们念佛的同修,是吗?这个时候不好意思说不是,可是真念的时候,心里面就说了,念佛真的不快乐,很痛苦啊。我们从这些地方认真去反思,我们所学的佛法,我们所学的念佛法门,跟我们眼前的生活有没有脱节?我们且不说念佛将来往生,有什么样的殊胜利益了,单单说现前,这一句阿弥陀佛最终的目标,就是我们念佛最终的目标,是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得到什么呢?两个字——极乐,说白了,就是无穷的。要不然,我们去那里干什么,到那边受罪去啊?经上也这么说的,何以名为极乐呢?那个国土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才是真实的极乐,圆满的极乐。所谓的圆满,不是说到那一边之后才快乐,现在就不快乐吗?如果是死了以后才快乐,活着的时候就不准快乐,哎呀,这个快乐我们宁愿不要。尤其对现代人,这不现实。真正的极乐,不仅仅存在于往生之后,更体现在现前的生活之中。那么我们对佛法的认知应该明了,佛说无量法门,有一个根本的宗旨,就是离苦得乐。不管哪一个宗派,那一个法门无一例外,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佛法修学的根本宗旨。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了示现。他老人家贵为王子啊,王子快乐吗?倒不一定。年纪轻轻就对宇宙人生很多真相看透,放弃了王位,放弃了人人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他出家了。当然现在哪个国家总统出家,肯定有许多人说闲话,“神经病”,可是真正明了的人知道,那是最明智的选择,出家之后,刻苦修学,得道证果,一般人讲,他成佛了。成佛之后,把自己得到的法味,无穷的快乐分享给一切众生。这就是我们在经上看到的佛说法,说的是什么法呢?我们天天念经,这个佛说的是什么法呢?地藏经上,佛讲了一句话叫“知苦乐法”,佛所说的法就是离苦得乐之法。佛真的做到了,然后教导一切众生,怎样才能离苦得乐。佛法的修学,的确是以此为根本宗旨,那么离苦得乐不是说需要一个固定的模式。你譬如说,出家才能快乐吗?或者成佛、往生之后才能快乐吗?那么我们现前学习能不能够呢?答案是肯定的,随学随用。佛法具体落实在我们现前的生活中也非常简单,很多人总认为,佛法一定是很高深、很玄妙,讲很多大道理,最好是让大家都听不懂,听不懂才高明,听不懂你来问呢,问了让你更听不懂,当然在佛法之中,有高深玄妙的一部分,可是对于我们在眼前生活当中,真正能够用的到的,那应该是最通俗的。儒家尚且说“道不远人”,就是真正的圣贤大道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假如我们把圣贤之道跟我们的生活隔离了,认为这是离开生活才能学习的,那不是圣贤之道,我们误会了。同样的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换了个说法,坛经里面,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很多人要求佛,要求法,佛法在哪里呢?遍地都是,我们这个讲堂里面很多,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得到。“不离世间觉”,真正觉悟,一切法皆是佛法。下面用个比喻来说明。如果有人“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世间,离开现前的生活,去找无上菩提求正觉,大师说了,“恰如求兔角”。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养兔子,哪一家的小朋友养了小白兔,回家看看兔子头上有没有长角?找一找,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比喻,非常简要的说明,佛法就是生活,我们说佛法跟生活有什么关系已经远了。对真正学佛人来说,佛法本来就是生活,而不是佛法跟生活有什么关系啊。我们平常穿衣吃饭,端茶送水,与人交往,工作上班,这不是佛法吗? 过去,有一个修行人,他跟着一个老禅师,参禅学佛,跟了很多年,可是一直没有心得。于是有一天,他就想啊,不行,我要出去参学,多学一点佛法,在这里学不到。准备好了,就去向这个老禅师告假,他说,师父,我在这里学了这么多年也够了,我现在要到外面去学习佛法。师父就问他,你说什么,到外面去学习佛法?是啊,你这里的佛法我学完了。师父说,那好啊,不过我这里还有一点你没学到。人有个好奇心,马上就问那是什么?那老和尚就伸手,到身上摸摸摸摸拔出一根寒毛,很认真的拈给他看,说,你看,这就是我身上的一点佛法,你学到了吗?这个行者恍然明白了,这个里面它说明了一个道理,禅师给接着为他说明,佛法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你说我没有教你佛法,你每天来给我端茶送水,我都是很认真的来接受,你每天喊我,我都是很认真的答应你,这不是在为你示现佛法在生活中的样子吗?一般人认为佛法一定是什么呢?你看后面的佛供在这里,法是什么呢?放在大藏经里面,最好有一个豪华的藏经楼,谁也不准进去,那里面才是佛法。这样的佛法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利益呢?而实际上,佛在经中所说的,都是教我们在生活当中怎样更好地去奉行。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叫道林禅师,这一位禅师他修行的地方很特别,他总是在松树上打坐,象鸟在树上作窝一样,所以人就称他为“鸟窠禅师”,住在杭州附近修行。这个大文学家白居易,到杭州作太守,就找机会去拜访这一位得道高僧,见了面,就向禅师请教,说佛法的大意是什么?在白居易想,禅师应该很高深的见解回答给他,可是禅师说了一段最平常的话,我们都很熟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说完之后,白居易不以为然啊,这个几句话小朋友都知道啊,禅师很郑重地告诉他,说小朋友都知道的几句话,老朋友不一定都做到了。的确,我们在座的老朋友,也不一定做到。这四句偈,我们读佛经就知道,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的教诲啊!那是过去一切诸佛对一切众生共同的教诫。在佛门里面,称之为七佛通偈,七佛代表一切诸佛,看起来简单的几句话,我们尽形寿,甚至于生生世世,都未必能做好。诸恶莫作是说一切不好的事情不要做,众善奉行是一切有益于众生的事情要积极地去做,哪怕再小。过去刘备,三国的刘备,刘备在临终之前留下的遗嘱给刘阿斗,其中有两句话非常有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两句话看起来也很简单,可真正做起来不简单啊。小恶,我们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个例子,上班迟到几分钟无所谓,这个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发几句牢骚也没关系,这一些看似很简单的小小过失,可在我们,的确疏忽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过失加在一起,那就是大过失。我举个例子,听经打瞌睡是小恶,一个人打瞌睡是小恶,假如大家加起来打瞌睡,都打瞌睡,还是小恶吗?我们从这个地方就容易体会了。不过还是可以打瞌睡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利,谁也管不了。小善,我们往往以为微不足道,见到人打个招呼,善意的给个笑脸,这是很小的善,可我们往往很吝啬,认为这太小了,我要大笑一番,遇到一个两个人我还不高兴笑,多一点人,我才要表示表示。而事实上,我们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好的习惯养成了,将来就会有更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养成了,将来会有更坏的习惯。遇到一个人我们都不高兴打招呼,遇到一群人啊,我们就感觉很累了。算了吧,下次再打。我们从这些地方去反观,在生活当中有很多我们疏忽的佛法修学的机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单单有这两句,还不足以显示出佛法的圆满。 第三句很关键,自净其意,如果单讲断恶修善,这个世间很多宗教都在推广,而佛法之所以超胜,有这一句自净其意,虽然断恶,而不着断恶之相,虽然修善,而不为自己的善业善果所缚,心地永远保持一尘不染,自净其意啊,是诸佛教,这是一切诸佛对我们的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面对父母的时候,我们能对父母尽一点孝心,对现代人来讲不能要求太多了,一点好象很过份了,虽然这个华人呢还有孝道的传统观念,可是在现实的社会中,孝道的实际行动越来越少了,不好意思说不孝,但是真的感觉孝很难,不容易啊,能对父母尽孝这是善,是大善,佛法修学的第一个科目就是强调孝养父母,我们常常看净业三福的头一句,孝养父母,佛在经上说,假如说佛不在世了,有人想供佛没有机会,怎么办?去供养父母,佛说供养父母的功德,等于供养一生补处,这样的大菩萨,的确是这样。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杨璞,安徽人,他对佛法修学很认真,年纪轻轻啊,想啊,我不能够留在家里,我要到外面去参学,广泛地去寻求这些名师学习佛法,家里面有个八十岁的老母亲,但是,他想啊,我要去学习佛法,还是出去比较重要。听说四川的无际大师是得道高僧,于是就从安徽到四川,可能新加坡同修没这个概念,安徽到四川有多远啊?翻开地图看看,就这么远,实际上很远,不远千里,过去又是走路,也显示出他求法的真诚。好不容易来到四川啊,刚进四川,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等他呢,遇到他就说年轻人你来干什么啊?他说啊,听说四川无际大师是得道高僧,我来向他学习佛法,老和尚就说啦,我就是无际大师的徒弟,他派我来接你的,他让我告诉你,见无际大师不如去见佛,也的确是的,我们想想,假如今天哪个地方听说阿弥陀佛在世,恐怕我们不会来这儿听经啊,只要有方法可以去,应该去见佛才对,哪怕跟佛照张像也值得纪念,这个杨璞也是这个心态,实际上啊跟现在很多学佛同修差不多,这就明星效应,听说无际大师很厉害嘛,多少也去看看,心愿满了,是不是真的能学到佛法,那倒说不准了。所以无际大师知道他的心愿,告诉他你见我还不如去见佛,他真的马上就改了,去见佛。佛在哪里啊?老和尚告诉他,说你沿着来的路走回去,原路返回,你最终会遇到一个人,你记住这个人的特征,这个人,反披着黄色的被子,倒穿着草鞋,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征,你记住了,你假如遇到有人是这样的打扮,你可不要错过了,那就是佛。于是他就很留心,凡夫众生着相啊,一路注意观看没人这样打扮,很失望,回到家,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了。敲门啊,过去啊农业社会,农村里深更半夜敲门谁给你开门啊,可是啊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就是父母亲听到是子女的叩门声,因为这个声音太熟悉了,毫不犹豫就出去开门,忘记了冬天很冷,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杨璞的母亲在家里面天天等着孩子回来啊,左等右等不见,忽然在半夜睡觉听到孩子敲门了,欣喜若狂,衣服来不及穿了,把盖在床上的棉被赶紧披在身上,黄色的棉被,出去时很慌张,鞋子穿反了,赶紧去开门,门一打开,杨璞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啊,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老和尚讲的所谓的佛,原来就是眼前的老母亲,我们想一想,也只有母亲,对子女才会象佛对众生那样无私的付出,不疲不厌的教诲,哪怕是子女再怎么样不争气,慈悲的父母同样不会放弃他,依然等到他回头,只要他肯回头,无不是欢喜接受啊。这样的慈悲心,也只有佛有,也只有父母对子女才有。从子女的角度讲,父母这个心就是佛心,杨璞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原来大师教给他,向佛学习,就是好好的孝养父母,杨璞从此以后,在家里面认真的侍奉母亲,还为孝经作了很长的注解,这是真正学佛的样子。 孝养父母,对于大多数学佛同修来讲,在家学佛头一个孝养父母,有人说出家就可以不管了吗?也不是这么说的。佛交待出家首先要父母同意,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出家,佛的父母亲都没有同意,那是例外,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亲就是不让你出家,不管什么理由,那么这个例外。如果父母亲通情达理,出家要征得父母同意,佛还特别交待,哪怕出家之后,父母亲如果没有人照顾,没人孝养了,还要减去自己供养当中的一份去孝养父母。佛经上有个真实的记载,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有一年印度干旱闹饥荒啊,没有粮食,大家没饭吃,当然嘛,比丘出去托钵,就比较困难,所以很多时候托空钵,托不到饭,佛呢,出去托钵也是的,他说共业啊,有一天佛出去托钵,走了一圈没托到,正好有一个比丘沿路回来,看到佛托个空钵就问佛,说世尊有没有吃饭吗?佛说没有,你们都托不到,我怎么能托到呢,比丘听到心里面非常难过,想想,佛是多大的福报,人天导师啊,可是竟然没有人来供养,修这个福报,哎呀,太可惜了。可是转念一想啊,我太幸运了,这个机会让我遇到了,我要来供养佛,于是就想我无论如何要去找来一钵饭去供佛,可是大家都托不到,到哪里去找,他就想把自己的袈裟,出家人的袈裟三衣啊卖掉,印度人的衣服现在还差不多是一块布,袈裟也是这样,过去布料很值钱,所以一块大的布料也能卖一点钱换一钵饭,得到这一钵饭之后,赶紧来供养佛,佛知道就是给他这个机会,但是故意问他,说比丘啊,这荒年大家都托不到饭,你这一钵饭从何而来啊?比丘说,我是用袈裟换的,我来供佛,佛听到之后,很严肃地告诉他,说这一钵饭我不能接受,佛说,袈裟出家人穿的这个25条衣三衣是三世诸佛正法的形象,用现在的话讲,这是佛教的标志,是僧团的唯一标志,一切诸佛出世都是穿它,这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宝的功德都在这个形象上,你现在用这个袈裟换来一钵饭,我没有这个大的功德,来接受你这一钵饭。比丘听到了就难过了,想一想佛都不接受这一钵饭,这个天底下还有谁能够接受?佛马上问他,说比丘啊,你父母还在世吗?还在,你现在把这一钵饭端回去供养父母,你的父母能够消受,比丘就不明白了,佛都不能消受,我的父母一个凡夫如何消受啊?佛说了,因为父母能生你身的缘故,所以他能消受你的供养,你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当然你这一钵饭,也跟你父母是有关系的,你是用你父母给你的身体来换取这一钵饭,所以你的父母能够接受这一钵供养。然后又问他,你的父母对佛法有没有信心?说没有,佛说正好,把这一钵饭拿回去,赶紧供养父母,再为父母说法,你的父母就对佛法有信心了。佛说,父母的恩德无以伦比,以是因缘应当孝养父母。佛没有说你把最好的饭拿给我吃,你们都来供养我,没有,教导众生如何孝养父母摆在第一位,这说明什么呢?佛法非常重视现实的生活,这一点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佛法是消极的,是厌世的。学佛人呢都躲到一边凉快去了,尤其看到出家人,所谓遁入空门,什么也不管也不问了,变成这个社会的累赘,这是自古以来很多社会大众的观念,而不知道,大乘佛法原本就是积极的,以菩萨的精神入世,来做世间的事业,世间的事业统统都是佛法。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