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
2014/9/4   热度:24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2 壬二、例馀识 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这是「料简识生」这一科。前面这一大段是「别辨五相」,就是别别的说明这个五识相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识,每一个识都有五个事情,五件事。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业用这一大段说完了。第二段「总显相应」,就是把这五个识的五个相,在一起说明他们合作的情况,那麽就是率尔、寻求、决定、染淨、等流用这五心,说明这五识和合相应的相貌,叫做「总显相应」。「总显相应」里边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料简识生」,就是观察这个识的生起的相貌。第二科是「喻所依等」,「喻所依」还没有讲。这「料简识生」分两科。第一科是「生因缘」,就这个识的生起,当然要有因缘,没有因缘是不能生起的,这一科也讲完了。 第二科是「生随转」,这个生起的随转,随相续不断的有点变化,就是刚才说的率尔,又是寻求了,寻求以后又是决定了,决定了以后又有染淨、有等流了,这叫做「随转」。这一科里边,先说眼识的初三心,后来就说是后二心,这一科也是讲完了。现在这里说「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是第二科「例馀识」,就是用眼识的情况,来譬喻其馀的事,也是这样子,这样意思。 「如眼识」,它的这个生起的情况,由率尔乃至到等流是那样子。那麽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应知亦尔」,也是和眼识一样,也是这样子。也是率尔,就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有这个率尔的情形;率尔以后就有寻求、决定、染淨。寻求、决定就是意识了,第六意识。决定了以后就有染淨;那麽意识一这样子,那麽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随着就有染淨了,也就相续的有染淨,那就变成等流了。所以眼识是这样子,「乃至」到「身识」也是这样子,这是「生随转」这一科是这样子。这个「生随转」,随着因缘相续的变化,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前五识,要随着第六意识转变,它不能自主的,有这个意思。 庚二、喻所依等(分二科) 辛一、如行旅喻 复次应观五识所依,如往馀方者所乘。所缘,如所为事。助伴,如同侣。业,如自功能。 「复次应观五识所依,如往馀方者所乘」,这以下「喻所依等」。前边是「料简识生」。这底下「喻所依等」,观察这个前五识的生起的情况,这是第一科。现在举二个譬喻,这是举一个譬喻,譬喻这个五个识的所依、所缘、它们的助伴、作业这个情况,使令我们容易明白一点,这样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如行旅喻」。「行旅」,就是走路的客人,旅客离开了家,到外面去。用这件事来譬喻这个「所依、所缘」等的事情。 「复次应该观五识所依,如往馀方者所乘」,这个前面把这个识的生起等说完了,但是还有应该说明的事情,所以叫做「复次」。我们「应该观」察这个前「五识」的「所依」,前「五识」的「所依」是什麽?有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这个「所依」,这个识的生起,它要有一个依止处,说一个譬喻就像「如往馀方者」,就像一个人到另外的地方去,到别的地方去有事情,他去的时候,他不是一个人徒步走,他要坐车的「所乘」,他所坐的车。这个识的「所依」,就像走路的人他要坐车似的,他坐车走。这个识,眼识也要有一个车,就是眼根是他坐的车,那麽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坐的车。那麽等无间依、种子依也是必须要有的。是「如往馀方者所乘」,「所乘」的车,或者所骑的马也可以;或者就说是车吧! 「所缘,如所为事」,这个识的「所缘」,就是色、声、香、味、触,它所缘虑的境界。「如所为事」,就像这个旅客,他到另一个地方去做所做的事,那个事是他所做,那麽就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缘」的境界,这是「所为事」。 「助伴,如同侣」,这个前五识去缘所缘境的时候,不是孤独的,还有一个「助伴」,还有多少「助伴」,还有三十几个「助伴」,那麽这些心所有法帮助它去缘虑所缘境。「如同侣」,就像往馀方去做事那个人,他也有伴侣,不只他一个人的,有「同侣」这样譬喻。「业,如自功能」,这个「业」,就是前五识在所缘境上所作的「业」,就是了别业,或者一刹那的了别,能了别自相的,就这些了别的功能。了别业「如自功能」,就像往馀方者,他做事在他所做的事情上,他发出种种的能力,去做那件事。这个眼识在所缘境上发出来了别的功能,就是这样和这很相似的,这样意思。 这个「所缘,如所为事。业,如自功能」,一个人做那件事应该处理,怎麽处理呢?就是他要发出来种种的能力去做那件事。所以前五识缘所缘境的时候,要发出来了别的功能;「业」,也就是能力的意思,这样子来做譬喻。这个没有譬喻这个自性,自性这个地方没有提。 「应观五识所依,如往馀方者所乘」,那样这个「五识」的自性就用那个人做譬喻,「往馀方者」那个人譬喻这个「五」个「识」的自性,这个就补上了。 辛二、如居家喻 复有差别,应观五识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缘,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业,如作用。 这底下第二段「如居家喻」。前边说是离开了自己的家,到别的地方去,现在说这个人没有走,就在自己的家。「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譬喻,怎麽样譬喻,「应观五识所依」,我们应观察这「五」个「识」的依止处。「如居家者家」,就像这个「居家」的人,他所住的家。这个根,就是识所居住的地方,就是这样意思。 「居家者家」,那麽这样说就是这个「居家者家」,表示不是出家人,就是在家的人,在家的人才有一个家。这个五个识的依止处呢?就譬喻是那个家,这可见这个根对识的重要,到了这麽个程度。「所缘,如所受用」, 这个五识的所缘境,就像那个居家的人「所受用」的境界。那个所受的还没有受用,但是是他「所受用」的境界,这个所缘境是五识的所缘。 「助伴,如僕使等」,这个五个识都有心所有法,这个「助伴」就像那个居家的人,他做事的时候还有「僕使」,还有僕人,他所使用的人,帮助他做事情。「业,如作用」,这个五个识发出来的这个「业」,就像那个主人和僕使做事情的时候发出来的作用,这样意思。这个「所受用」,就像我们若是八月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月饼是你所受的,但是还没有吃,你还没吃,但还是你所吃的,叫做「所缘」,叫「所受用」。「业,如作用」,就是正在吃这个月饼的时候。 那麽这个五个识,色、声、香、味、触这五个境界,是你的是五个识的所缘境。「所缘,如所受用」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没受用,不过是你的受用的境界。这个「业,如作用」,就是正在受用的时候,正在受用的时候,叫做「业,如作用」。这个有这麽一个不同的地方。这是用二个譬喻:一个「行旅喻」,一个「居家喻」,来譬喻这个五个识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业用的相貌,譬喻这个相貌,应该这样的去理解它。 这样说这个「所依」,「五」个「识」的「所依」,用「所乘」的马,或者「所乘」的车做譬喻;用「居家者家」做譬喻,的确是帮助我们对于这个根的了解,识与根的情况是这样子密切的。这个眼根发眼识,原来眼根就是眼识的住处。所依止处,就是住处的意思,在这里看。但是这个若是等无间依、和种子依,和这个家的意思,不是太密切,不那麽密切。以上这个「五识身相应地」到此告一段落,解释完了。这「五识身相应地」,是十七地的第一地,和其它的十六地来对比起来,「五识身相应地」比较简单,不是很难,不是很複杂,不是那麽难懂。可是下边这个「意地」以后,就是複杂了一点,事情多了一点,多了一点,还是很明白的,不是很难,不像那个四种道理那样不大好懂。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这底下是第二段,这个十七地,分了十四科,现在是第二科「意地」。「意地」,在十七地里边是第二。这个「之一」,因为这一卷在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第一卷里边,为了调这个页数,所以就把这个「意地」分一部分在第一卷裡面。又有一部分跑到第二卷去了。第二卷就是第二部分,所以叫做「意地第二之二」了。现在第一卷里边的「意地」就「第二之一」是这样意思。 丙二、意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五识身相应地。 这个「意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就是「已说五识身相应地」,就是把前面的「五识身相应地」结束,生起后面的「意地」这样意思。就是「五识身相应地」己经说明了,已经讲过,它里面的情况已经说明白了。现在就开始要说这个「意地」,所以第二科叫「正广分别」,就是正式的、详细的来分别这个「意地」的事情。 「意地」的事情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正明意相」,正式的说明这个「意地」的相貌。第二科是「总显相摄」,这个「总显相摄」在这三卷,第三卷一开始就是「总显相摄」。这个《遁伦记》的分科,它不叫「总显相摄」。它叫「十门分别」,分出了十个部份,来解释这个「意地」的道理。现在是第一科是「正明意相」。这个这二大科「正明意相」是第一科;第二科「总显相摄」。这个「正明意相」,也是用五门,也是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业用。就是用这五个部份说明这个「意地」的相貌。这个到了第三卷那里,这个「总显相摄」是「十门分别」,就是一个五门分别、一个十门分别。那麽这样子,用这二大科来解释这个「意地」的相貌,「意地」的道理,这样意思。 丁二、正广分别(分二科) 戊一、正明意相(分二科) 己一、标列 云何意地?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 「云何意地」,这个「正明意相」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标列」。第一科是「云何意地」?「此亦五相应知: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也是这样把五相标出来。「云何意地」,怎麽样叫做「意地」呢?这个前面是说的五识,这以下就是说「意识」。可是这个地的名字叫做「意地」;不叫做意识地。看这文裡面呢?什麽叫做「意地」呢?「意地」的自性是什麽?是心、意、识。就是包括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都在内了,就都在内了。说云何怎麽叫做「意地」,说这裡面就是把这个这麽多的识都包括在内,其实里面也说到前五识,这样子就是这个「意地」,包括了一切的识都在里边,非常的广了。 用这个「意地」代表一切识,这个《遁伦记》上的解释,如果说是心地,不要说「意地」,说心地,可不可以呢?说心地,也是可以。可以中又有一点差别。就是心、意、识,这个心是多数是表示阿赖耶识的,多数是表示这个意思。阿赖耶识,它是集起一切法的种子,现起一切法的现行,这是阿赖耶识的一个特别的相貌。就是表示对于其它的识,不那麽的明显,不那麽明显的。所以这个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这个第六意识的这个识,心、意、识,第六意识的这个识,它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外境的了别性的作用特别强。那麽要它也包括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就是疏远了一点。 现在用「意」来说,它又为这个末那的意;末那的意又为前六识生起的所依。这个意它又为前六识的所依,譬如说(前五根)前五识要依止前五根;那麽第六识要依末那为根,所以说到这个「意」根,也就包括了识。所以意为识的依止处,这是一个和前六识相关涉的地方。第二个意思,它又去缘阿赖耶识的,这个「意」就是缘阿赖耶识的。而这个它又是缘阿赖耶识为所依的,这个末那识以谁为所依呢?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这样子说「意」,就包括了前六识,又包括了阿赖耶识,所以就用「意」做这个地的名字,就比较圆满一点。这是这个《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上这样解释。 「云何意地」,这个「意地」的内容究竟是什麽呢?「此亦五相应知」,这个「意地」也是有五个相貌的,应该知道。那五个相貌呢?「谓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缘故、彼助伴故、彼作业故」,也要有这五个相貌,这是把这个列出来。第二科就是「随释」。第一科「标列」,第二科「随释」。 己二、随释(分五科) 庚一、自性(分三科) 辛一、徵 云何意自性? 这以下就是随顺前面所标列的五种,一样一样的解释。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解释这个「自性」,「自性」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徵」。「徵」,就是问。「云何意自性」,这个「意」的「自性」是怎麽个情形呢?你说说,我听听,这是问。 辛二、列 谓心、意、识。 「谓心、意、识」,这是第二就是回答。就是先把内容标出来,就是「心、意、识」。刚才说「心」,是集起的意思。「心」,是集,集会的集。这个集起的这个集,就是有个取的意思,集有个取意思。就是用手把它拿过来,这叫做取,这个集有取的意思。就是前七转识,与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一切的活动的相貌,这个第八阿赖耶识都把它取过来,收藏起来,所以叫做集。这个集诸法的种子,就是积聚前七转识活动的情况,就成了种子了。这个种子在里面收藏干什麽呢?起诸法的现行,它再现起一切法的形相。一切法里面,我们从《摄大乘论》上的开示上知道,『一切法者,心也』,就是心。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心。 这个《摩诃止观》,这个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这不思议境里面提到这麽一句话。不思议境,『观不思议境』就有这麽一句话。『一切法就心,心就是一切法』。我看读这个《摩诃止观》读到这裡,我就没有办法懂,什麽叫做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不明白。等到看到读《摄大乘论》才有那麽一点消息,『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原来是这麽样,这样意思。我们心一动,这法就出来了。一切法是怎麽来的呢?就是你心一动,这一切法就出来了。但是这个心为什麽会这样动呢?就是你以前这样动过,在这阿赖耶识裡面熏习这个种子了,你心动即是种子动;种子一动就是心;心一动就是一切法。 所以这个「心」,集起。阿赖耶识这个心,在佛法裡面的讲法,是集起义,这是佛菩萨的大智慧『以义定名,以名思义』。这个依这个种种的名字,去解释种种的道理,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以义思名』,根据这个道理是这样子,去解释那个名字,这又是一个态度了。现在这里佛法中讲「心」,是集起的意思,叫做「心」。所以「心」,是种种的意思,就是把种种的活动的相貌都能够收集起来,收集起来以后就会发生作用,又发出来一切法,就是又能够现起种种的分别,那麽这样的义,正好是阿赖耶识的义。 这个第二个是「意」。这个「意」,叫做思量的意思,恒审思量这个我,就是我执、我见、我慢、我爱这四种烦恼,恒审思量这四种烦恼。它不是有间断的,所以恒,叫做恒。这个思惟还是很深刻的,所以叫做审。不是我们有的时候,这个第六意识有时候也能够思量,深入的思惟;但是有时候很轻浮的,有时候有间断的它不恒;但是第七识不是的。不过这裡也包括那个依止义。这个「意」有两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前一刹那识灭掉了,为后一刹那的识生起的依止处,所以「意」当依止讲。第二个解释思量义,恒审思量这个我,那就叫做「意」。所以这个「意」有二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一个思量义。 这个「识」,就是了别的意思。它对色、声、香、味、触、法有所了别,了别这个 色、声、香、味、触、法,又引起了种种的分别心。现在这个「意」的「自性」是什麽呢?就是「心、意、识」是这个「意」地的「自性」。这和前五识不同了,前五识依根了境,那叫做是它前五识的自性,现在不那麽说,不是那麽说法。如果单说第六意识也有这种意思。单说第六意识,它也是以末那识为根,为所依根,以六尘为所了别的境界,也可以这样说的,我下面会详细的解释。这是第二科列出来这个「心、意、识」。这第一句话「云何意自性」,是问。第二科是「谓心、意、识」,是列出来。第三科是解释,这个解释裡面先解释「心」。 辛三、释(分三科) 壬一、心 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这个地方解释这个「心」,说到「一切种子」和前面有不同了,有一点差别。「谓一切种子所随」,就是无量无边的种子,就是无量无边的分别心,熏习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受它的熏习的时候,就把它所熏习的情况取过来,储藏起来。这个储藏这些「种子」,「种子」者,功能也。能现起诸法的功能,叫做「种子」。现在说这个「心」是什麽东西?是无量无边的功能「所随」逐的,它就是「所随」逐它。这个随逐,就是不捨,不相捨离、不相分离,常随逐它。这个「种子」和这个心不相捨离,常随逐它。这「依止性」,就是它的住处,现在可以明白的说,「依止」,就是住处。 这无量无边的功能,无量无边的能量。现在的人讲能量,但是我们还是用佛法的语言来讲;偶然的去比对也是可以,因为在人讲的这个能量,是不是和佛说的这个「种子」是一致的,还不能说决定,所以不必说就是能量,不必那麽讲。所以有人讲『佛者,是无量的能量的统一者』,当然这是一个现时代的人,用现在的语言去解释。但是凡夫的能量是贪、瞋、痴而己,佛能那麽说吗?这就先不必讲他那个事情。 是「谓一切种子所随」逐的,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做「心」。这个「一切种子」下面又是说,「所随依附依止性」,那麽也是「一切种子所随」依附「依止性」。那麽这个前面说过了,这底下又说是做什麽呢?所以这裡面又有不同的意思。就是「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这指有漏种子说的。有漏的种子,就是我们生死凡夫,从无始劫来这个虚妄分别心,所造成的这些杂染的种子的住处。阿赖耶识者,杂染种子的住处,这样意思。底下呢?「所随依附性」,那就是无漏的种子。 在《瑜伽师地论》上,是主张有本俱的无漏种子。不是由你自己努力修行来的,本来就是有的,有本俱的无漏种子。这个无漏种子,在《瑜伽师地论》裡面所说的情形,又不是一切众生都有的;有的众生有,有的众生又是没有,有这种分别。现在是说有的,这个有的这个无漏种子,也是随逐这个心,以心为所随顺者,所随逐者。 「依附」,这个无漏种子,在《摄大乘论》上会很明白的说出来,它是对治阿赖耶识的,它能消灭这个阿赖耶识。是这麽一种的,和阿赖耶识不是同一种性,不是同一个性格的。所以它是暂时的依附在阿赖耶识裡面,依附在这个心裡面,是这样意思。暂时在这裡住一住,暂时依附在那里;「依止性」,还是居住的意思。这个「依附」,就表示它不是在这裡常住的,表示这个意思。就是好像是客人,临时住几天,没有地方住,暂时住几天这个意思。无漏种子一定是将来要依止无垢识的,依止无垢识。 『如来无垢识,是淨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那麽『如来无垢识,是淨无漏界』,佛的那个清淨心,是一切无漏的种子的居住处,那样意思。『是淨无漏界』,是无漏的这一个种子的一个地方,居住的世界。但是现在我们众生还没有成佛,我们没有清淨心,没有无垢识,我们心还是杂染的,所以这个只好在这住了。是另外没有住处了,所以只好在这裡住。所以叫做这个无漏种子的随,所随逐的地方,「所依附」的地方,「所依止」的地方,就是它居住的地方。那麽也「依止性」,这个「依止」的心「性」。 「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又继续解释这个心的功能。这个心有这样功能,它是有漏种子、无漏种子的居住处这是一个,它的第一个含义。第二个「体能执受」,这个心的「体」,它另外有个功能,「能」够「执受」。这在那个《摄大乘论》上说了,这《解深密经》也提到,它「能执受」这个根,「执受」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这个前五根,使令它变成一个活泼的生命体,所以叫「能执受」。它这个广大的、这个现量的无分别的这个明了性,能够执持这个地、水、火、风,使令它成为眼、耳、鼻、舌、身,能组成这个五淨色根,使令它有感觉,它「能执受」,它有这个作用。如果阿赖耶识不来执受,那这地、水、火、风,还不是有情物了,就是无情的东西了。这个无情的地、水、火、风,能转变成有情的组织,这是阿赖耶识的执受的功能,执受的作用,这是一个意思。 「异熟所摄」,这又进一步又有一个意思。它是怎麽来的呢?「异熟所摄」,就是这个在凡夫的时候,就是这个有漏的恶业、或是善业,由这业力把它现出来的。这个阿赖耶识是个现行,像这个现行的识;若在种子就是没有现行。种子成为现行的时候要有因缘,阿赖耶识它是怎麽成为这样的一个果报的主体;在我们的这个生命体裡面,阿赖耶识是个主人翁。它能在这裡做主人,得到了这个地位,是因为业力的支持,善业、或者是人间。若是人天就是善业;三恶道就是恶业。这是在因地的时候,是善、恶业,善、恶业支持它得到了果报,便是个无记的,不是善、也不是恶。因为阿赖耶识的这个明了性,它也不会做恶事、也不会做善事。做善事、做恶事,是第六识做的。所以这个它叫做「异熟」,变异而熟。在因地的善、恶业,是有善、恶的分别;得了果报的时候,是没有善、恶,不善、不恶的明了性,所以是「异」。 这个「熟」呢?是变异而熟、异时而熟。说是前一生,或者前多生的善、恶业,当时不能够得到这个果报主的阿赖耶识的出现,要后来;或者是前一生的善、恶业,得了现在这一生的阿赖耶识的现行,所以叫做异时而熟。时间的时,异时而熟。「所摄」,是属于这个。现在这裡说这个「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的这个心性,它是「异熟所摄」的「阿赖耶识」,就是已经成就了的果报,得了果报的阿赖耶识。若是在因地名为「一切种子识」。在果的时候,叫做「异熟识」,那麽就是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翻个藏,就库藏的藏,收藏的藏。这个「识」,这就是「心」,这个「心、意、识」的「心」是指什麽说的呢?它的含意是什麽呢?「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就叫做「心」,这「心」是这样讲。 壬二、意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 就是把这两个「意」说出来了。这个「意」,心、意、识的「意」,现在解释第二,解释这个「意」。「谓恒行意」,就是它没有间断的,它的活动,是一直的是这样的活动,它不休息的,所以「恒行」,一直的活动,这个「意」,那就是第七末那意。 末那意,前面说「体能执受」,是阿陀那识。这个真谛三藏说『阿陀那识就是末那识』这麽讲。那麽我们印顺老法师很欢喜这个解释,欢喜真谛三藏这个解释,就说这个「恒行意」,就是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原来就是阿赖耶识。不过是印顺老法师研究唯识的心得,阿陀那识是阿赖耶识的现行识,现行识。那麽现行识的阿赖耶识对谁来说?对一切种子识说的。一切种子就是在因上说的,在因上说的。他这个印顺老法师怎麽研究这个,我想这样的解释,在这个教义的这个大概的纲要上看,的确是好,我也欢喜,感觉很整齐,很整齐,就是这样说。 就是前五识所依的根,都是有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那麽第六意识所依的根,就是阿赖耶识,原来就可以这麽讲了,阿赖耶识就是阿陀那识,就是怎麽讲。这不是很清楚吗?如果又有个末那,另外有个阿赖、又有一个阿赖耶,也是好,也是可以,就是这麽讲。但是其中有一个差别的地方是什麽呢?前五识所依的根,是不共有的。这个眼根,就是眼识所依,你耳识不能依,不能依眼根为所依;耳识不能依眼根为依止处,眼识也不能依耳根为所依止处。所以这个每一个识,前五识每一个识所依的根是不共的,和其它的是不共,就是单独的,它自己的住处,这是我的家,你们不可以来住。 但是第六意识所依的根,不是!不是它自己单独的家,而是前五识也是它,也可以依止的,前五识也要依止第八阿赖耶识为依止;因为前五识的活动要第八识的种子来供应它,它才能活动。所以种子依,就是阿赖耶识,所以这样说,第六意识没有不共的依,没有不共的依。它依阿赖耶识为依是共有的依,大家都是以阿赖耶识为依的,这个地方也是有点不同。说六识都有所依的根,但是有一个共、不共的不同,有这样意思。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这又有一个「意」。这个「意」,当依止讲了;就是「六识」的体性,叫做「身」。六识体这个「无间灭」的这个「意」,就是前一念识灭了,为后一念识生起的依止处,这个叫做「无间灭意」。这个「无间灭意」,是过去的时候就叫做「意」;在现在的时候就叫做「识」了。这个「识」,就是「意」;「意」,就是「识」。只是在时间上有分别,那过去就名之为「意」了。 那个《俱舍论》上说那个「意」,就是指这个意思说的了。它没有提到有同时意。现在这裡说这个阿赖耶识、阿陀那识,或者说是前面说那个「恒行意」,那和第六识来对比对的话,是同时意,同时存在的。若是「无间灭意」,就不同时存在了,这己经灭了,己经灭的为依,这是一个在时间上一个不同的意思。 壬三、识 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这是解释这个「心、意」二个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识」,「识」是什麽呢?「谓现前了别」,就是已经出现了,出现了在前,它「了别所缘境界」。「了别所缘境界」,如果是这个现前,如果已经现前已经灭了,那就变成「意」了,而不是「识」了。现在在「了别」的这个是第六意识;如果一刹那间灭了,那麽那就变成「意」了,「无间灭意」了。如果说是它还没有现起,那是未来的、未来的那不能称之为「意、识」,不能称之为「识」。那称之为什麽?就是「心」。「心」能集起,心能集起,就是它能起,能起就是已起、还有未起都在内的。那就是未来的名「心」;现在的名「识」;过去的名「意」。这个《大毘婆沙论》上有这麽解释,但是现左才明白,哦!是这样解释。过去是「意」,是「无间灭意」;现在是「识」;未来是「心」,这道理是这样意思的。 「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这是指「识」,「识」的意思是这样意思,这是现在说的。这「了别所缘境界」,这裡面还有点事情,就是有的境界能生起你这个识,你这个识才能在那个境界上「了别」。有这件事但是它不能生起你的识,你的识不能在那上活动。譬如说眼识就不能在声音上活动,就是这个声音不能引起你的眼识,那就不是你的「所缘境」了,就不是「所缘境」了。所以你这地方,你互相对照起来,有这麽一件事。能生起识的境界,才是识的「所缘境界」,所以也叫做「境界」,这是识的境界,原来识的境界有这个意思在内的。 所以「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这叫做「识」。「现前了别所缘境界」,也就叫做「识」。这样说就是这个「心、意、识」,在心的体性上说、在心的作用上说,已经完全的圆满了,全部的体、用都包括在内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