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遇到佛法能信、能发愿、肯念佛,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2015/5/23    热度:690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75集 2014年7月13日 讲于 台南

我们要记住:大乘经教佛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得人身,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不但闻到,还闻到净土法门;不但闻到净土法门,我们还遇到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的《无量寿经》。

会集本会集得好,史无前例。佛经刚刚传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有会集。你看宏琳法师他的答问(《幻住问答》)讲得非常清楚。但是会集的圆圆满满,没有丝毫缺陷,可以说这部《无量寿经》,在佛经翻译会集当中,它是第一名。真正每一个字都是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更换一个字;五种原译本里面有的,这个本子上完全具足,没有欠缺;重复的完全统统都化为简要、精要。但是虽然是精要,字字句句都是经典的原文,让人没话说,真经。

佛为什么多次宣讲?我在前面报告跟诸位提出过,我们看到弥勒菩萨“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早年间,在这个世界上住世八十年,这一会就是一次办班教学。释迦牟尼佛一共办班教学三百多会,就是三百多次。每一次时间长短不定,听众对象不一致,所以讲经有出入,特别显示在这部经上。

古大德告诉我们,至少佛讲这部经重复三次以上,从哪里看的?从原译本经文里头“愿文”看到的,“愿文”是决定不应该翻错。五种本子,居然有两种是二十四愿,有两种是四十八愿,有一种是三十六愿。不管怎么翻,不可能会有这种错误。如果是四十八,那五种本子都应该是四十八;如果是二十四,五种本子都应该是二十四,不能有这么大的出入。

所以这个是佛多次宣讲,不是结集的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是佛原来讲的不一样,阿难结集的时候,照着原来所讲的统统复讲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五种本子读起来困难,所以有会集的必要。

会集,从佛经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那个时候不叫会集,叫“合经”。就是几种经合在一起,就是现在讲会集的意思。

“龙华三会”,这个“三会”,我相信第一会为菩萨说的,对象是菩萨;第二会对象是小乘,声闻、缘觉;第三会对象是六道众生,应该是这个“三会”。“三会”当中都会讲《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什么样根机都契,没有不包容的。凡夫学它一生能成佛,二乘菩萨那还用得着说吗?

那你要说上上乘人还要学这个吗?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他们怎么成就的?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那就是上上根人应该学。又何况在《华严经》末后,普贤、文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哪些人?全是法身大士,华藏世界的法身大士。文殊、普贤两个带头,率领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参学,向阿弥陀佛请教。那这还有什么话说,从等觉菩萨到地狱众生平等得度,这还得了吗?!

遇到不容易,遇到了要是当面错过那叫真可惜了。

遇到怎么办?一定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万缘放下。遇到心就定了,不再有妄想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自己成就。另外我们要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发过这个愿。用什么法门来帮助众生成就?就用这个法门。如果不是用这个法门,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没有必要到这个世界来,包括海贤老和尚也用不着这么辛苦表法。

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无尽的方便,在在处处劝导我们要深信不疑,要坚定发愿求生,真正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我们真的得度了,佛菩萨的愿就满了。大事因缘无过于这一会;这一会,大事因缘当中的大事因缘。

下面讲十六正士,除了贤护之外,都是他方世界来的。

【解】又“贤护”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表”是表法,名字的意思好。

【解】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正是贤护之义。

“贤护”什么意思?一乘,佛法里面最高的了。我们常讲大乘、小乘,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菩萨。一乘是什么?一乘就是成佛。“愿”是如来的愿,“海”是大的意思,这个“愿”广大没有边际。

诸佛都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用什么方法?”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不认识字,一生过的非常辛苦,生在农村,不是富农,是贫农,兄弟姐妹五个人。他在十二岁的时候遇到旱灾,这旱灾收成没有了,怎么办?父亲讨饭养家,你说多辛苦!很不幸路上遇到土匪,被土匪打死了。然后我们想想,他母亲多辛苦,带着五个小孩,把五个小孩都养大了。海贤好像是老三,他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所以从小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二十岁,他们一家都学佛、都信佛,母亲跟他商量,劝他出家。他的秉性老实、听话、真干,人非常厚道、诚实、恭敬,虽然没有念过书,是个孝子,接受妈妈的劝告,妈妈也是从小就吃素。

出家之后,他的师父传戒和尚(法名叫传戒),看到这个小孩诚实、听话、聪明、勤奋,这种人不好找,为什么?具足这个条件好教,这人肯定能成就。所以给他剃度,就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听话,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二十岁师父教他的,他就开始念,一百一十二岁往生,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叫不拐弯。不拐弯是什么意思?没有掺杂,没有改变,真的一句佛号念到底。

……

我昨天看到一张最近传来的碟片,前面所看的漏掉了几句,这个片子里头补上了,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老和尚自己说:我年岁大了,一百多岁了,住在这个世间很麻烦,麻烦别人不好。他要往生,对这个世间一点牵挂都没有了,放得干干净净。所以他说,我的灵魂到极乐世界成就了;也讲到他的成就将来会传遍全世界。有这么几句话,这是现在我们在碟片上没看到的。应该是他讲的时候是给一些居士们讲的,讲人家用录音把它录下来了,还记了有日期。现在把这个补进去,我们会把它传到全世界。

所以我劝大家,这个碟要把它当作《无量寿经》来看待,一天看三遍,念一万声佛号;一年就一千遍,一千万声佛号,这个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够了,就成功了。关键在放得下。如果还有牵挂放不下的去不了。要真放下,成佛是大事,这老和尚常说,其他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六道、十法界都是一场梦,《金刚经》上讲得好,真话不是假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记住《金刚经》上这一句话,六根在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你就把这首偈回味回味。我记得我早年住在台北时候,我把《金刚经》这些偈印在透明的纸上,印成小张,我送人,叫人家贴在电视上,看电视念这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假的不是真的。

这个世界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统统放下,一心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生就成佛了,没有比这个更快。所以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三根:上上根人,法身菩萨;中等根人,三乘菩萨;下根,六道凡夫。统统齐收,所谓万类齐收,一个都不漏掉,这叫贤护。贤护的德号广大没有边际,像大海一样,其深无底,其广没有边际。中国古人所说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都是赞美性德的,这是贤护菩萨的表法。

【解】又“善思惟”,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并表法藏因地五劫思惟,结得大愿之胜因。

遇到佛法能信、能发愿、肯念佛,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同时他第二个表法,是表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没有成佛),行菩萨道、修行的时候,五劫思维,他有大愿,想普度众生,向老师请教:有什么方法?老师教他:你认真去参学。到哪里去参学?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参学的目的是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十方诸佛刹土里头好的,你统统记住;你觉得不好的,就不要它。将来你成就的这个道场(极乐世界是个道场)就尽善尽美,超出一切诸佛刹土,而成为一切诸佛刹土当中的第一道场。所以诸佛菩萨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这么来的。他用了多少时间?五劫思维、考察,总结成四十八愿,这是极乐世界殊胜之因缘。没有这个参学,就不可能有极乐世界。这是诸佛如来没有想像到的,他想到了。

【解】“慧辩才”,表明信佛慧,辩才无碍。

“明”是明了,不是迷信;“明”是有真智慧,有真智慧,相信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圆满的,佛的辩才无碍,真正难不倒!

无碍辩才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这个东西学不到,只有明心见性就得到了。

【解】即经中“演慈辩,授法眼”,“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之义。

佛菩萨一切时、一切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应身做什么事情?就是表演。“演”是表演,身教,慈悲;辩才。“授”是给予别人的智慧,帮人破迷开悟,帮人学得智慧,这个得相信才行!

佛怎么教我们?跟我们祖宗、古圣先贤教学的理念相同、方法也相同,跟现在的科学不相同。它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它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总的一句话来说(谚语所说的)“熟能生巧”。东西一定要熟,熟透了,智慧就现前、辩才就现前、神通就现前;最怕的是心不清净,心不清净,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的经题,经题讲的是自性。自性什么样子?“清净、平等、觉”,这就是真心,本来有的。我们的清净心现在被染污了,被名闻利养染污了,被五欲六尘染污了,被烦恼习气染污了,所以学世间法还勉强,学出世间法学不到,假的!学一辈子也不是真的,来生还是搞六道轮回。

比“清净”更高深的就是“平等”。有“平等”一定“清净”,有“清净”未必有“平等”。清净心是阿罗汉证得的,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清净心证得了,但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他还有分别、还有起心动念。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平等心现前了。“平等”达到这个水平,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觉”字。“觉”就是彻底觉悟了、见性成佛。所以这五个字,“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学佛不就学这个吗?!从哪里下手?从“清净”下手,这顺序不能颠倒,一颠倒全完了!决定是第一个,“清净”;第二个,“平等”;第三个,“彻悟”,才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这就是讲经、教学。讲经、教学是“觉诸世间”。这个“诸世间”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帮助六道、帮助十法界众生觉悟回头,是这个意思。

【解】“观无住”,(见《唐译》。《魏译》作空无)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

“观无住”教给我们:你可以观,但是要“无住”。“观”代表什么?眼见色,“见”就是“观”;耳闻声,“闻”就是“观”;鼻嗅香,“嗅”就是“观”;舌尝味,“尝”就是“观”,六根对六尘境界,用一个字就是“观”。

眼见色了,你起心动念了、分别执着了,顺自己的意思起贪爱;不但贪爱,还要进一步,要占有它、想得到它,这就生烦恼了,这就心住了相了,你动了念头了。这什么?这就造业了!

业有善恶,如果是善业维系在伦理道德(佛家讲戒律),在这个标准里头叫善业。善业感三善道,你来生之后三善道就相符,你造了善业;如果是恶业,那来生就三恶道去了。遇到财、色、名、利,违背了伦常,违背了义理你占有它、拥有它,叫造恶业;以正义的心,合情、合理、合法你占有它,这是善业。不管你是什么业,总的一句话来说,你造轮回业!三善道跟三恶道是轮回业,错了!怎么可以干这个事情?!

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怎样?无住!没有把这个境界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够教化众生,他能够处理得正确。理事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了,心里头痕迹都不着。就是说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这叫功夫。修行人到有功夫,功夫就得力了,这真有受用。功夫得力的时候怎么?不造业了!那么他来生决定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决定不再搞轮回了。在这个世间,无论受什么样的冤枉、吃什么样的亏、受什么样的伤害,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恶业,为什么?你会起怨恨、你会起报复,那就是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报来报去,那真叫迷惑颠倒。所以要像老和尚一样能忍,人家打他两耳光,能忍;吐他的一脸吐沫,能忍!不跟他计较。这是什么?不造轮回业,根本不要放在心上。

老和尚说这些话是给我们听的,他自己心地干干净净,丝毫没有染着。忍辱,连忍辱的相都没有,他心里头多自在,法喜充满!心里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每一天看,到哪一天真看懂了,真看懂了就是你觉悟了,你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你真的得自在了,你真的解脱了。在财色名利里头解脱了,在五欲六尘里头解脱了,不再造业了,极乐世界安安稳稳的取得了。

取得,第一个境界是“功夫成片”,就是贤公老和尚所表演的功夫成一片了。这“一片”没有妄念了、没有杂念了,只有一句佛号了,别的都放下,这叫“成片”,“见思烦恼”没断。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会现身来告诉你(就是说你有这个条件,见佛的机会有了),佛会来告诉你,你寿命还有多长,到你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往生。你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等于西方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时候到了,佛就来接引你去。这个时候有一等人,他寿命不要了,向阿弥陀佛请求寿命不要了,现在带我去,可不可以?可以!你真请求,阿弥陀佛也会带你去,跟你约定时间什么时候来接引你往生,这种例子很多。

海贤老和尚这样的人,这样的禀赋超出一般人,老实、听话、真干,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他有这三个心,我的估计顶多三年,他二十岁师父教他念佛,二十三、四岁他就念到这功夫。念到这功夫就见到阿弥陀佛。这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现前”见佛,你身体在,“现前”见佛。

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四次(见佛),通常一般念佛往生的人至少是三次。第一次就是说佛来给你授记,告诉你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来接你、再有多少年,给你信息,这第一次;第二次是在往生前,一般是三个月,或者是一个月,或者是半个月,佛来了,告诉你确切的日期,你好准备后事;到时候,往生那一天他来接引你,你也没有断气,都叫“现前”,所以“现前见佛”一般都是三次。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