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09集)


2015/5/23    热度:498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惭愧弟子梅朵,学佛之后,得到老师的照顾,特别指示弟子可以把世间事用佛法写出来。弟子很感恩老师!弟子今天恭敬报告的题目是「敬是中华文化本—尊师重道是培养人才的根本」。

中华传统历史悠久,至今生生不息,一定有其历史原因。明乎此,对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将大有助益。当今社会面临教育危机,人才一代不如一代,甚至一届不如一届。相反,传统中国社会不仅代出人才,更是后生可畏。培养人才的根本是什么?传统社会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甲、恭敬传统文化

清朝本为边境外族,族人多不识汉文,忽然之间,十多万兵马入关,竟从此入主中原,国人愕然;旋即开辟一百五十多年的盛世,领导世界四分之一的疆土,此时国人已不分满汉,各自安居乐业矣!故知清朝培养人才之方,人人皆可参考。

清重国师,非常注重尊师重道。开国期间,努尔哈赤虽然早亡,但他却给国家找到良师,范文程公。范文程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十八世孙,曾祖父又是明朝的名臣,足见圣贤教育令家道超越朝代的更迭而持久昌盛。清太祖曾对诸位皇子说:名臣之后,务必恭敬对待!(图一、藏于故宫博物院内的大清国史功臣范文程的列传手稿。)从此,范文程成为了清朝的国师,得到年幼的顺治皇帝和他母亲孝庄皇太后的恭敬,进而好汉文,慕华制,行孝敬,并于一六五六年写就一部《资政要览》,当时皇帝才十八岁!顺治皇帝在序言中说:「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己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有着汉人血统的唐太宗,即位后作《群书治要》,尚出自臣子之手;满族的顺治皇帝,却亲自录成《要览》。其真诚恭敬,由此可见。

印光大师说,学习圣贤教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太后与皇帝十分诚敬,得到的是一国的太平。值得注意的是晚清亡国,便亡于慈禧太后不能恭敬传统文化,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故,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家族数百年来后世子孙的命运、人才的培养乃至整个国家的兴亡,能不重视吗?此外,从清史中亦可看出能够尊师重道的谦敬之德,乃一国兴亡之所系,为学成败之分野,君子立德之基础,念佛往生之前提。今天的念佛人,一日不能拿到往生把握,一日必修谦敬,以增善根、积福德;否则,必致身坏命终而万劫不复。只要生一念恭敬,学习祖宗教诲,勉力行之,必得祖宗护念而益发谦恭。以此心念佛,必因西方日近而法喜日增。

乙、讲学和教育皇子

在教育制度化方面,清代宫廷重视讲经。国师、学者定期于宫中讲儒释道经典,皇帝嫔妃、内外朝臣,皆须听讲。又清朝对于皇子的教育,更是历朝历代中最为严格者。文人常言:本朝家法之严格,前所未有。小皇子从四、五岁(虚岁六岁)开始,每日入上书房读书。清晨五点,宫里的值班人员还在打瞌睡,上书房的小学生已经捧着白纱灯,在黎明前的清冷和漆黑中,一灯如豆的走进书房开始读书了。进了书房,皇子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民间私塾无二,皆是先礼拜师父,接着开始一天的定课,不做完不结束。上课的时候,师父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如此反覆读诵百遍(康熙皇帝小的时候是一百二十遍),然后再与前几天所学,合起来再读百遍,周而复始不间断,以帮助孩子收摄身心,不打妄想,修戒、修定。每个皇子学习的进度也是依其接受能力而定。

和一些文人家族的私塾一样,上书房的规矩是很严格的,务必尊师重道、整齐严肃、不犯威仪,以培养孩子对人、事、物的恭敬心。读书时,孩子们都要正襟危坐,夏天也不许摇扇子。午餐时,必让老师先用餐,皇子们才在一旁用餐。午餐完毕后还要继续学习,每日上学十小时,直到下午三点放学。晚餐后,还要学习骑马射箭。上书房的读书次第,是严格依照传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理念,依照《三字经》「教之道,贵以专」、「小学终,至四书」的次第进行的。为了培养其正气,未及成年,不许诵读唐诗宋词。这一点,比当时清代文人家族的后代还要严格一些。和民间仕宦家族的孩子们一样,小皇子们也有书童伴读,这其实是周代延续下来的培养储君的方法。这些伴读将是未来皇帝身边的臣子,如此从小培养出来的君臣关系,其默契、合作也是民选时代难以企及的。上书房还有一个规矩,比民间的私塾严格,学生们没有周末,更没有公众假期、新年长假,只在正月初一、端午节、中秋节,皇上以及自己的生日那天放一天假,全年只有五天假,除夕也要读书。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私塾教学法。皇家的上书房,完整的继承了中国传统「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教学法,丝毫不敢改变。数千年来,从皇族到平民,千千万万中国儿童从小接受的教育,无一不是孝亲尊师、长幼有序、严谨有信的人格培养;以及因戒生定、因定开慧、习劳感恩、勤俭惜福的智慧教育。教师成为举国上下最受尊敬的人。孩子们对老师又敬又怕,就连皇子也不例外。这正是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的成功之处,国家代有圣贤,家家皆有孝子,文明才能生机勃勃。清代的教育,成功的维护了中华文化孝敬的根本,从而令国家实现长久太平,足见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

传统社会的学校教育完全落实了《三字经》开篇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原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足见圣贤是教出来的,用圣贤经典教授孩子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天资聪慧者可成一代大家,中下根性者也不难成为君子。正可谓有了圣贤君子,社会国家才有了真正的希望!所幸的是这种传承现在在台湾逐渐得到恢复,台湾有个实验教育实施条例,任何人皆可申请在家自学教育,可依照父母亲安排的教育理念排课程,因此许多家庭开始试用传统教学理念培养下一代。一些妈妈说:我们费了好多工夫到处寻寻觅觅,想找一个能够成就孩子的教学模式,原来最好的,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因此,这些家庭一次只学一门科目,先学语文,再学数学。结果发现,学校一个学期才能学完的课程,在家只要两个月就可学完,而且学得很轻松,每天还有很多时间运动、做做家务等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孩子还有很多时间可用来背诵经书、背诵古文,阅读历史典籍。现在,参加实验教育的孩子们也像清朝私塾里的莘莘学子一样,每天一门深入,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之中,常有会意。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教育理念为何有效

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教学理念,是有着深刻的科学依据的。量子力学的实验显示,基本粒子排列散乱、互相干扰会严重降低其能量;但是,如果基本粒子排列高度整齐,彼此完全和谐共鸣,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一束太阳光,因为散射而不能穿透一张纸;然而,一束高度集中的激光,可以穿透一英里厚的钢板。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之所以有效的科学根据。中国的传统教育就如同让一束散射的光,通过培养孝、敬二德而令其内心和谐专注,与各种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能和睦共处,孩子们通过上学,举止气定神闲,言语柔和而不背离道德。这样就令这个小光束绽放出比太阳还要光亮几千倍的光芒!生命从少年时期,就能发出高度的能量、灿烂的光热,造福一家,造福社会。纵然孩子资质不高,或者父母是外国人,但是经过教育,皆可在十几岁的时候,其智慧、能力,足以齐家,足以治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长善救失,作育英才。反之,现代交叉排课,多种科目同时学习的方式,且缺乏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内容,忘却了读书志在圣贤的宗旨,令学生本身具有的智慧、能量被习气所障蔽而发不出来,实在是现代社会教育不断改革却总也不能提高人才素质之原因所在!

丁、政治为教育服务:金銮殿里的金榜题名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全都是为了教育服务,而不是今天一切为经济发展服务。故宫最宏伟的太和殿,是给皇帝殿试选拔人才用的。一旦殿试结束后,皇帝就成为所有参加殿试举子们的老师,那些考中进士者,需要向皇帝行谢师礼。也就是说,皇帝不仅是臣子们的最高领导,更是他们永远的老师。同时,国家每年定期举办祭祀,也是为了化民成俗,教导人民,祖宗之教导,不可或忘,家国之恩,不能不报。

佛法东传,带给中国戒定慧的教学,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它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理念,实质完全相同。在公元一世纪至四世纪的三百年间,彼此交会融合,终于形成家有家塾、县有县学、国有太学、佛有丛林的多层次教育体系。雅有学校,俗有说书,政治和教育相得益彰、互相融合的情况,令中国两千年来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文明高度发展。更在清代,验证了经书所言之大同盛世,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实现。

一门深入是持戒,是「知止而后有定」;长时薰修则是因戒生定,因定开慧,这就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中庸》有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便是尊敬的师父上人教导学生学习海贤老和尚光碟一千遍的良苦用心!每个念佛人,只要肯重复千遍的学习,必然能够因为熟稔于胸,而将圣教自自然然用在生活上,起心动念皆能有所依止,不敢随便打妄想。果能如此,虽弱必强,虽愚必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因为有老祖宗的爱护,有数千年的实践与经验,理应承担起力挽狂澜的责任。把传统圣贤君子的教育继承下去,在信息社会,运用网路教学、光碟教学发扬光大。必然江山代有人才出,世间有圣贤君子,人间才有太平盛世。值此伟大而关键的时代,我们当效法古人,以一体的爱心与真实的智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戊、媒体为教育服务:说书与唱戏

除了私塾的教育,古代的大众媒体,包括说书与唱戏两种艺术形式,都在民间扮演着传播圣贤教育的角色。唐朝时,敦煌地区的寺庙,因为大多数老百姓不识字而无法学习经教,为此,寺院的教育就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由老僧教知识分子及出家人经教,称讲经;二是由俗家信众将佛经故事演绎出来给普罗大众看,称俗讲。伦理道德的故事、因果报应的故事就是俗讲的主要内容,渐渐的,这个接引大众的俗讲就演变成为戏曲和说书。

在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用简明扼要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圣谕来教化大众。民间每个月初一、十五傍晚,就在县衙边搭一个高台,树上这个刻着皇帝圣谕的木牌子,前面点着炉香,负责宣讲圣谕的人先拜圣谕牌,再给大家宣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故事,宛若说书。这种定期宣讲圣谕的习俗,对实现康干盛世,功不可没,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图二、清代圣谕牌,上面刻着圣谕的内容。)

己、教育创造的奇迹:边疆异族实践大同社会

在举国上下施行圣贤教育的清朝,令一个边疆异族,在占世界四分之一的领土上,创立了一个美好的太平盛世。所幸的是英国政府在一七九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第一次正式派遣使节访华,他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珍贵而客观的现场记录。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早在十八世纪末,已经造就了一个美好的大同社会。以下是斯当东大使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的记录:「老年人同青壮年人住在一起,青壮年就算偶尔感情失去控制、暴躁激动的时候,老年人可以适当的加以约束和制止。由于长辈不断的尽心教导,由于服从的习惯,以及由于道德观同法律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尊重老者已相沿成风。老年人把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后代。很多这种教训写成格言,贴在家族祠堂里,按时由人宣读给大家听。……每一个家庭都供着自己的祖先牌(位)。在谈话的时候,要经常援引祖先的嘉言懿行来教育后代。本族人在一年的固定时间,大家聚在一起扫祭先人坟墓。共同扫墓祭祖可以起到敦睦远房各支亲族的作用,使大家不致于因亲属关系疏远而彼此视为路人。除子女有孝养双亲之责任外,兄弟姐妹也应有无相通、患难互助。凡不尽这些责任的人都为社会舆论所不齿,不需要法律明文来贯彻。即使最远亲属关系,一旦陷入困难境地,也有向本族富有人家求助的权利。经常来往和亲密关系自然产生相互帮助,风俗习尚大大超过法律力量。根据以上所描述的一切,我们很容易可以解释,为什么使节团入境以来,从未遇到一个穷困到沿街乞讨的人。对欧洲人来说,这是很特殊的。这不是靠几个公家慈善机关所能办得到的。波斯国王表示,凡在慈惠院的都应得到救济,但中国的家族互助风气,使穷困的人不失体面立刻得到帮助,公家慈善机关反而没存在的必要。事实上,即使是孱弱的小孩和残废的成年人也多少能搞些收入维持生活。有些室内手工业,可以有很好的生产,但并不需要多少气力。」这就是十八世纪英国皇帝的特使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样的社会,正是现在我们所描述的传统文化教育下的美好家园,其中的安定、祥和,相信是很多人期待已久的。

(图三、这是英国派到中国拜见乾隆皇帝的两位特使,马戛尔尼(左)和斯当东(右),即《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的作者。)

庚、结语

清代开国皇帝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真诚恭敬,提醒我们,为学首重诚敬。值此冬至祭祖之际,要对念念爱护后世子孙的老祖宗生出一体的孝心。用至诚恭敬的心,落实父子有亲,将本性本善开显出来;有了举国上下对师道的尊崇,修谦敬之德,把智慧之光透出来。通过读书千遍,回归本性本善这个教学目的,就能够实现。如此成就了无数圣贤君子,开创了人间的太平盛世。

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依然值得今人效法,让政治以圣贤教育为中心、媒体以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为依归,那么人才辈出的二十一世纪,将要展现给世人的太平盛世,会比英国特使所见到的更加美好、更加庄严。正如《礼记》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带给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真实利益。

以上是弟子做的一点粗浅的资料搜集。恭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老师们慈悲教导,惭愧弟子梅朵顶礼。

老法师:这篇有没有在光碟里头?好。现在我们担心真正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这一代心浮气躁,在家不知道孝顺父母,在社会也不知道尊重别人,这样的心态,对中国古圣先贤的东西,根本就不能契入。所以佛法亦如是,佛法没有恭敬心,佛来给你讲经你也听不懂,你也学不会。所以祭祀的用意非常深、非常广,希望用祭祀的方法激发大家的孝心、敬心。我相信孝心、敬心不难恢复,为什么?它是性德,是本性里头本来有的。这《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孝跟敬是本善,自性里头有,就是没有人激发。现在社会大家都不讲了,年轻人疏忽了,教学的人也把这个问题疏忽,关键的问题真正在此地。

这篇资料非常好,让大家懂得,满清这个小的民族,入关的时候不过十几万人,能统治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满清的版图,比我们现在大概还要大三分之一,因为西伯利亚都是中国的。我们看看清朝康熙、乾隆的地图,跟现在一比,中国领土丧失那么多,三分之一丧失掉了。他靠什么?真的尊师重道,就是康熙母子扎下这个根,让清朝有太平盛世的出现。而且太平盛世时间长,有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康熙六十年,雍正十三年,乾隆六十年,嘉庆,嘉庆的前半部还不错,后面后一半就滑下坡了,前面一半还能维持住,所以清朝的盛世有一百五十年,非常难得。

123下一页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