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第14集


2015/5/23    热度:664   

第一百五十三面,第二行: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从这个地方开始。在上一次给诸位说了,这是四不思议,这四种不思议比前面的境界更高、更殊胜,这是观世音菩萨证得圆通以后的境界,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就是修行的方法。『初获』之「初」,这个初字,就是这一章一开端,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他所修学的方法是初于闻中,返闻闻自性,用这个办法。所谓初于闻中,这是就六根里面一根来说,一根明了之后,根根皆然,都一样。他所修的是耳根圆通,耳根所取的境界就是声尘,声尘这个境界当然是非常的广大,也是无量无边,在佛法里面把它归纳为两大类,一个是动,我们讲有音声,有声就叫做动,另外一种就是无声,无声就是静,这个静也是耳根所对的对象。诸位要记住,不要以为说,听的有声音的时候,我听到了,没有声音的时候,我没有听到,这个话是笑话,这是错误的,没有声音是静的境界,你也听到了。所以你听到的,一种是有声,一种是无声,就是一个是动的境界,一个是静的境界。

这个地方讲,着重在这个初字。实在讲,初相不可得,为什么?因为闻性它是不生不灭的,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初相你到哪里去找去?这是说真实话,初相不可得,从方便当中我们可以说初相。以往我们是迷在境界里,从今天起,返闻,这一返就是觉了,觉悟了。不知道回头,随着境界迁流,愈迷愈深,这才叫做生死。这个问题是相当的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够把它讲清楚的,牵涉到的经论也很多。我们这个讲堂确实也是蒙佛菩萨特别的加持,为什么?我们不是有心的,不是我在这里讲经故意配合得那么好,把种种经论配合起来,不是的,凑巧凑上了。我们《起信论》最近就是讲到这个问题,讲三细六粗,你要把三细六粗的道理统统明白了,你才晓得怎么个返闻,这个意思就能体会得到。三细六粗是说我们真如本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个无明是什么样的过程变现到我们眼前的境界,现在《大乘起信论》就是讲这个道理。换句话说,我们本来是觉悟的,本觉本有,本来是觉悟的,现在不觉了,现在迷了。什么原因迷的,几时迷的,一直迷到今天这个样子,这是个大问题。

如果你通达《起信论》了,一切大乘经就不困难了。《起信论》是一切大乘经的精华,经义当然它有相当的深度,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它有相当的深度。可是我们初学的人也不必害怕,为什么?我们有时间,我们慢慢来研究。自己有时间可以研究注解,但是注解不可以看杂了,我们给诸位选的这两种,这两种是初学人可以说是标准的注解,不要看多、不要看杂。因为《起信论》的注解很多,差不多有七、八十种注解,不要看杂了,看杂了以后看乱了,反而增加困扰。就依这两种注子都好,而两种注子里面我们以慈舟法师的注子为主,看到有疑问的时候,再参考日本汤次了荣的注解,就是丰子恺翻译的,看这个本子,他注的比较上新一点。两个本子合起来看,再听讲。如果认真的话,我还希望同学们你们自己最好私下有研究讨论会,才会真正有心得。一个星期你们有三、五个同学,最好讨论会不超过十个人,像小组的形式,自己有这么几个同参道友,每个礼拜有一次、二次时间来做深入的研究讨论,这对大家修学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当然你对观世音菩萨这种修行方法你就晓得门路,你也就会有一个概略的认识,自己应该如何修学也就不难了。此地这个初,在《起信论》里面讲就是始觉,四种始觉我们都讲过了,这个是始觉。从前不觉,现在一下觉了,耳根接触声尘,这个初觉了,始觉了,眼见色觉不觉?鼻嗅香,舌尝味,身对触尘,意对法尘,一觉一切觉,要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你会用一根了,这六根全都会用。这就是初于闻中那个初的意思,说初获,或是他得到了。得到了什么?『妙妙闻心』,这一定要讲到返闻自性的时候,返闻之闻就是始觉自性之性,也就是始本合一,不但本觉妙,始觉也妙,本觉是心,始觉也是心,所以叫「妙妙闻心」。这个妙字,一个就是本觉,一个就是始觉,皆妙。

现在也许同学们困难的地方就是这个返闻,返闻怎么个返法?是不是我们这个闻性出去之后得回头来?这个难懂。《楞严经》里面举的见性,十番显见里头说得很清楚,我们这个见性,是不是见到物相了,然后又回来?没有这个道理!这里面牵涉到唯识的问题,上一次我也跟大家提到过,唯识纵然大家不愿意去专门修学它,因为那个的确太麻烦、太繁琐,但是唯识说理是比一切经都说得详细,那个理本来就复杂,所以讲起来当然复杂,当然难讲,但是唯识的大意我们一定要懂。换句话说,最低限度,像《百法》、《五蕴》、《二十颂》、《三十颂》、《规矩颂》,这是要下一点功夫去研究的,这个等于说唯识学里面的常识。不管你学哪一宗、哪一派,统统要晓得,这几门功课可以说是大乘佛法里面的共同科目,而且是必修的科目,要懂得,懂得这些说法就方便得多了。

所谓返闻就是不用心心所,就是返闻。交光法师在本经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修学的纲领,他劝我们舍识用根。我们晓得,本经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本经精华的一部分,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是我们念的这一章,这是全经的精华,最重要的一部分。观世音菩萨提倡的返闻闻自性,交光法师不叫我们返闻闻自性,叫我们舍识用根,是什么意思?诸位要晓得,舍识用根就是返闻闻自性。是从哪里回来?是从识里面回来,回来的时候用性,用六根的根性,就叫做返闻闻自性。这里面实际上就是个返,因为闻性它从来没有中断,闻性是真常,常住真性,这个返的意思就是不用,因为在以往我们六根涉境全用心意识,就是唯识里面所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自己认真的反省反省,我们在二六时中见色闻声,是不是都用心意识?观世音菩萨他高明的地方没有别的,用心意识这是用的妄心,心攀缘境界,往境界上跑,在境界里面起贪瞋痴慢,顺着意思的,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是妄心。实际上说,八识还不太有大过失,真正作怪的、造业的是心所,六道凡夫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二十六个烦恼心所里?你在见色闻声的时候,六根接触境界的时候,所谓合了你心意,合了你的意思,你们想想合了你什么意思?真心里面没有意思,六祖大师所说的,那个真心是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心里头没有意思。阿赖耶识里头是只落印象,它也不分别好坏,就像布袋和尚那个大口袋一样,他没有分别心,人家供养什么,往袋子里一装,他看也不看,那个大口袋尽管装就是,好的也装,坏的也装,他不分别。第七识的执着,第六识的分别,可以说都不是心,你说合哪个意思?都没有。那个意思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现在讲心,心是什么?贪心。谁喜欢?贪心所喜欢。谁讨厌?瞋恚心所讨厌。

所以众生用的心,诸位要晓得,他要能够用八识,那就相当高明了,他不但把真心忘掉了,八识也忘掉了,他所用的心就是心所,而且在心所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用的烦恼心所,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用的这个,把这个东西当作心,所以你那个心就多了。我们昨天在《华严经》里面所读到的,连三地菩萨都有这个能力,随众生种种心示现种种身相。所以我们有多少心?无量无边的心。这二十六,像百法里面这个二十六是归纳,展开来,你看经上讲,八万四千烦恼。烦恼就是八万四千吗?八万四千不太多,也不算多,八万四千还是纲目。你看四弘誓愿里面所念的,「烦恼无尽誓愿断」,可见得这个烦恼是无量无边的、是无尽的,经里面把它归纳为八万四千。解释的时候,八万四千太麻烦,所以再归纳,像《瑜伽师地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怕初学的人受持不了,再归纳,归纳为百法。百法里面,烦恼就占二十六法,一切众生拿这个东西当作心。所以世间人常讲心猿意马,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那个心太多了,一会这个心做主,一会那个心做主,贪心所做主了,你喜欢了,烦恼心所做主了,讨厌了,就这么回事情。由此可知,自己对自己都做不了主,这很可怜!世间最恩爱的是夫妻,谈恋爱、结婚的时候,贪心所做了主,结婚之后,意见不对了,贪心所不做主了,换了一个主人,换了瞋恚心所做主了,要闹离婚。你问我,谁是你?你要真正把百法念通了就晓得,没有我,确实没有我。

《百法明门论》的宗旨,天亲菩萨在一开端就讲得很清楚,百法是解释什么?解释佛在经里面所说的「一切法无我」,所以到后面说出「人无我,法无我」,的确,我是主宰,你根本没有主宰。就好像一个国家一样,有众多的人民,今天这个做总统,做了两年又换了一个,你说这个国家哪一个是主人?没有主人,为什么?他过几年就要换掉,几年一换,几年一换。国家还有定期,像美国四年换一次,我们这个心所刹那刹那之间在那里换,没有主宰!内随着心所奔逸外面六尘的尘境,这种现象就叫生死疲劳,经上常讲的。佛看到这种现象,称之为「可怜悯者」。诸佛菩萨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劝导我们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回头,返就是回头。从哪里回头?要从那个心所里头回头,而不是叫我们从尘境里面回头,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从外面境界里面回头是对初学人说的,初级的佛法。为什么?因为初级的佛法,外境勾引我们,来诱惑我们,实际上外境哪里会诱惑?不会诱惑的,境界没有诱惑的能力。你们念念蕅益大师他老人家那篇开示你就了解,人家说得很清楚,境缘没有好丑,好丑生于心。什么心?就是心所,好丑是你的心所,境界里没有。但是你这个根对境界的时候,你里面这个好丑的心它自然就出来,这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定力,你自己不觉,所以这些烦恼心所往境界上奔逸。其实是不是真的向外境奔逸?又不是,诸位读唯识就了解这个事实。所以在初学的时候是禁止,外面境界愈少接触愈好。

所以从前的修行人不接触社会,都在山林之中,世间一切人事他都不过问,心容易清净,眼不见,耳不听,心清净,这是初学的。重不重要?重要,因为初学的目的是在求根本智,所以很重要。我们看这一代的修行人,无论出家、在家,不容易成就,原因在哪里?我们没有这个阶段的训练,我们今天修学,一开始修学就接触大众,就博学多闻,这个事情难,所以往往一生不管你怎么勤苦用功,你都不能成就,这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受过基本训练,没有在根本智上用过功夫,难在这个地方。这是我们常在讲席当中也常常跟同修提起来的,希望大家要注意。因为没有根本智决定没有后得智,博学多闻是后得智。《华严经》是一个榜样,你要问善财童子修的是什么?他修的就是返闻闻自性,他就修的这个东西。他的根本智是在文殊菩萨会下建立的,善财童子在文殊会下,就是像我们一般从前初出家在丛林寺院里面修学是一样的,在那个地方毕业了,所谓毕业就是得到了根本智,然后才离开道场,离开老师到社会上去参学,五十三参就是现实的社会。你要问,那些善知识在哪里?那个善知识就代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像我们现在一天到晚所接触的就是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接触大众的时候,他开智慧,他成佛,功德圆满。我们接触这些大众,天天生烦恼,接触大众心里不愉快是烦恼,生欢喜心也是烦恼,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喜怒哀乐爱恶欲都是烦恼。

参学那叫大修心,修什么?叫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练平等心。实际上就是佛在《金刚经》里面讲的两句话,去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修的这个。佛在《金刚经》上只有八个字,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华严经》里面,《四十华严》前面三卷半是本会,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会,从三卷半往后一直到这个经的第四十卷完了,就是五十三参,你看看,那么长的经文,学的什么东西?就是学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要拿《金刚经》这两句话做一个文章的题目,《四十华严》,这个四十卷去掉三卷半还有三十六卷半,那就是文章,那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注解。那个两句话你要是不懂,你去念《四十华严》,那就是那两句话的注解。

理论、方法都明白了,我们日常生活就是修行,日常生活就是五十三参。这是把佛法的理论、方法跟我们实际上的生活融成了一个,那就是此地讲的妙妙闻心。根本智是本觉,这个返闻的返是始觉,始本不二!善财童子就是修的这个,观世音菩萨也是修的这个。可是这个话再说回来,特别跟大家强调,没有根本智,我讲得再清楚,你听得再明白,也是没用,也是枉然。不是我在此地好像是看轻了诸位,不是的,你们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待人接物,你心里头生不生烦恼?生烦恼那就不行。你为什么会生烦恼?因为你没有根本智,很简单,一句话。如果你有根本智,你二六时中待人接物你不生烦恼,生智慧,像善财童子一样,生智慧。那是因为他有根本智,所以人家是不生烦恼,智慧增长。智慧天天增长,时时增长,他怎么不快乐!我们自己修学,检讨检讨,一天到晚都在生烦恼。生烦恼什么?我们不是长智慧,我们长的是邪见,长的是无明。天天增长无明,增长邪见,这怎么得了!这些是事实,我们读经不能不晓得。

12下一页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