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11集


2015/5/23    热度:354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一面,从第三行看起: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如是过失。令诸菩萨生觉悟心。世尊。于后末世五百岁中。颇有菩萨。闻说如是诤论过失。能生忧悔离烦恼不。】

这一段是弥勒菩萨听了佛以上种种教诲之后,到这个地方这是总结。他老人家赞叹世尊希有,这个意思很深很广。世尊这些开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听了之后,真正觉悟。弥勒菩萨请法后面这一段话,实在讲就是对我们说的。

「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就是指现代这个时代。

「颇有菩萨」。这个菩萨就是指我们在座的同修们,听了佛这些开示之后,你忧不忧虑?你能不能忏悔?能不能从今而后断恶修善,改过自新,永离烦恼?就是佛在这一本经上讲了种种过失、烦恼,能不能离开?

我们看佛对于弥勒菩萨的答覆。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功德。虽复受持读诵演说。由是菩萨业障深重。不能得生殊胜功德。便于是经疑惑不信。不复受持为人演说。】

「于后末世五百岁中」。从经一开端,弥勒菩萨的启请,重点都在末世后五百年,就是我们现代这个时代。

「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有没有呢?有,不过人数很少而已,是少有菩萨。正显示出佛家所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末世有一个人肯依教奉行,有一个人肯觉悟,世尊也不会舍弃,也要为这一个人说法。何况不止一个人!此地「少有菩萨」这一句,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一些人。这个时代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少数!

你要问什么叫善根福德?善根是对佛的教诲明白,佛讲的话都能够懂得、都能够明了,这个人有善根。又能够依教奉行,这个人就有福。什么福报?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这个福报是世间什么样的福报都不能跟他相比。像大乘经上一般所讲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修的福也不能跟他相比。他这一生往生不退,他作佛去了,成佛去了。这是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少数菩萨。

「多有菩萨,其心刚强」。这是说还有许多的菩萨,占多数。这个多数就是善根福德很薄的,妄想、分别、执着很重的这些人,刚强难化。

「不相尊敬」,这是表现在外面的相状。我们学佛要想这一生成就,最要紧的是真诚心,对待任何人真诚恭敬。别人瞧不起我们,别人不尊重我们,是他的事情,决定不要责怪。为什么?他是凡夫,他业障深重。我们如果责怪于他,那你也是凡夫,你跟他没有两样。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就是凡夫咒诅菩萨,菩萨慈悲凡夫,这个不一样!所以学佛在哪里学?从这里学起!

「怀增上慢互相是非」,这个好懂!

「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功德」,这就是指这一部经。这一部经上所说的,确实义趣深广无边,功德不可称扬。这一些刚强难化的这些菩萨,他也受持,他也读诵,甚至于他也演说,他也会说。

「由是菩萨业障深重,不能得生殊胜功德」。换句话说,他受持、读诵、演说,他不能依教奉行,他做不到!想做,往往他的烦恼现前。烦恼习气现前,正如经中所说的,修积一切善业都有障碍,这就是业障!

「便于是经疑惑不信,不复受持为人演说」。烦恼现前,佛这些话他也不相信了,他生起疑惑,从此以后也不说了。这样的事、这样的人,我们冷静的去观察,有,还满多的,我们常讲退心、退转了;就是属于此地所说的,他退转了。再看下面经文:

【时魔波旬见是事已。为诳惑故作比丘像。来到其所。说如是言。此诸经典皆是世俗。善文词者之所制造。非是如来之所宣说。何以故。此经所说功德利益汝皆不得。由魔波旬如是诳惑。于此空性义利相应甚深契经。心生疑惑起诸诤论。不复受持读诵演说。】

「时魔波旬见是事已,为诳惑故作比丘像,来到其所」。人要退心,人要对经教怀疑,很不好!妖魔鬼怪在旁边看得很清楚,你的信心一动摇,他就来了,魔就来了。魔化作比丘,这是一种。另外一种,魔也投胎到这个世间来,应化到这个世间出家做法师。《楞严经》上所说的,也是讲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些邪师是谁呢?波旬的子孙,魔王的子孙。

当年世尊在世的时候,波旬也很护持世尊,魔王很护持!但是总不愿意这一些众生都出了三界。都出了三界,他认为他统治的人民减少了,都移民跑出去了,这个很不高兴。于是有一次就跟佛说:

「我要破坏佛法。」

佛就告诉他:「佛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坏佛法。」

魔笑笑说:「等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子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破坏你的佛法。」

世尊听到之后一句话不说,流眼泪。所以说了个比喻,「譬如师子虫,还噬师子肉」。这不是佛弟子,魔王的子孙来消灭佛法的,来干这个。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他作比丘相,出家了。

「来到其所,说如是言:此诸经典皆是世俗,善文词者之所制造,非是如来之所宣说」。现在这个社会上,到处可以听说:这个法不是佛说的、那个经不是佛说的,甚至于整个大乘经都不是佛讲的,这是「大乘非佛说」!不但说这些话,还有好多著作,让人看了对佛的正法生起疑惑,不仅退失信心,障碍一切众生修学正法、信解正法,这个罪就重了。

「何以故?此经所说功德利益汝皆不得」。他们说的也很有道理。你细细去听,他说一百句,九十九句都很合理,毒只有一句,那一句毒就足够害死你!所以在末法时期,你能遇到正法、能遇到真善知识,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

「由魔波旬如是诳惑」。「诳」是欺骗,「惑」是迷惑。

「于此空性义利相应甚深契经,心生疑惑起诸诤论,不复受持读诵演说」。这一句里面涵盖着诸大乘经论。对大乘经论生起疑惑,彼此诤论。现在争议最多的是《楞严经》、《大乘起信论》、《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诤论最多的。我们读了这一段经文,就知道其中原因了。

末法时期,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也知道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为什么?佛说过了。如果没有这个现象的话,那佛在这个经上说的,岂不是妄语!所以现在这个时节,破坏佛法的、诤论佛法的,都是正常的现象,佛都讲过。

最要紧的,我们自己应该如何修学?这一点很重要。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的目的是度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这个一定要清楚!这一切经,就是教材、课本,佛教学就像一个完整的大学,这里面各种科系统统都有。我是什么程度,我学哪一个学系,这个要搞清楚!我学的这个学系,这个课本是我主修的,我一定要把它学好。不是我那个科系的,我不要去学它,它与我不相干!我是个学文学的,我文学的科目不念,我去念医学部门那些功课,你能毕得了业吗?你能学得成功吗?

所以大乘佛法到隋唐时代,这一些高僧大德们,拣别众生不同的根性建立宗派。宗派就是分科、分系。你学某一个宗派的,某一个宗派有一系列取多少部经论。我们净土宗的经论最少!原来只有三经一论,到现在,由于祖师大德们再加了两样进去,五经一论。我们这一个科系,只有五部经一部论,我们修学的标准就在五经一论里面。

今天下午有同修问我,有人讲我们念佛不吃素就不能往生。他来告诉我是不是一定要吃素?我没有听说。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我们这个科系里面,五经一论里面没有这个说法。有人说《楞伽经》里面有说,我们不学《楞伽经》。《楞伽经》是别的科系学的,我不是学《楞伽经》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我本宗的经论里面没有这个说法。当然素食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的目的在此地。

念佛人什么叫老实念佛?什么叫老实?遵循五经一论就老实。五经一论外,再搞别的经论,你就不老实。你拿其他科系的东西,你掺在本科里面,你就不老实!这跟在学校念书没有两样。我们今天的选择是净土宗,不是选其他的宗。其他宗当然也可以做参考的,参考的原则在哪里?与我本宗经论相应的,我拿它来做参考。与我本宗不相应的,我把它撇开,我不提它,这才叫老实!不是所有经论,像一个学校所有科系你都要去念,哪有这个道理?没这个道理的。

明白这一个原则,至少可以帮助你断除疑惑,帮助你一门深入!我们会得到成绩。成绩这是共同的,无论修学哪个科目,成绩一定是烦恼轻,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一年比一年少,智慧一年比一年多,这是智慧生!表现在外面,你的身体一定一年比一年好,为什么?境随心转,你的心真诚,你的心清净、慈悲,你的相貌、体质会随着你心去变。这个东西不能骗人家。一看到你,再看到你的言谈举止,你到什么境界,修行有没有功夫?都表现在外面,决定瞒不过人。你瞒是瞒愚痴的人、瞒没有智慧的人。有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一看就明了。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弥勒。彼诸愚人不能了知。由自业故。不能获彼殊胜功德。自业消已。决定当得如是功德。】

「彼诸愚人不能了知」,愚痴的人不知道。

「由自业故,不能获彼殊胜功德」。经上讲的甚深义理,殊胜功德,为什么你得不到?得不到是愚痴,是业障深重障碍着。

「自业消已,决定当得如是功德」。你的业障消了,就得到。

我在早年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他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说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你求的时候,你求不到,没有应,那是什么原因?你有业障。你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这个经就作印证、证明。

业障要怎么消除?一定要修忏悔法,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怎样忏悔?是不是要去拜个梁皇忏、拜个水忏?不是的。大师教给我,发现自己的过失,从今而后再不可以造同样的过失,这就是忏悔。他教给我这样忏悔、这样消业障。这是真忏悔!那个法会是搞热闹形式。如果你不明其义,你不能断恶修善,改过自新,那只有形式,于忏悔法毫不相干。这是一定要知道。

我们在倓虚法师传记里面,也看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影尘回忆录》就是倓老的传记,倓老口说的,大光法师记的。里面有一段「八载寒窗读楞严」,你去看看那一段。那是居士,也没有出家,每一天读《楞严经》,研究《楞严经》的义理,八年他有一点心得。中午打瞌睡的时候,就有几个鬼魂来求他超度,都是他认识的人,已经过去的人。

他就问鬼:「你找我帮你超度,可以,怎么个超度法?」

鬼说:「只要你答应就行了。」

他说:「好,我答应你。」

他看到这个鬼魂踩到他的膝盖、踩到肩膀,升天了。一共有四个。什么形式都没有,凭什么?凭他自己修持的功夫。所以这个地方讲业障消除,你一定获得,这个经上的功德利益你可以得到!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大段,第十五大段是全经的总结。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弥勒菩萨这几句话,为我们显示出世尊介绍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是常常讲的。三经是专说!除了三经之外,时时讲经都讲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中国人没有这个耐心,不如日本人。日本人所编的《净土全书》里面,可能现在台湾也有出版。他们真的去查《大藏经》,发现经里面有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总共有二百多种;有很明显的文字是讲得很清楚,像这个经上就讲得很清楚。所以古德说「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世尊四十九年说许许多多经论,可以说到最后都总归到净土,殊途同归。「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佛常讲的。

这十种心,佛一定也曾经说过;否则的话,弥勒菩萨怎么会问?「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下面这十种心,是什么心?给诸位说,就是菩提心。讲发菩提心,这一句叫总说。菩提心怎么个发法?什么样的心才是菩提心?这十条就是菩提心具体的事相。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这个心?如果有这个心,那你就真的发菩提心。若没有这个心,赶紧要发!

「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弥勒菩萨慈悲代我们启请。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释迦牟尼佛这一句话跟《弥陀经》上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是不是一个意思?净土虽然是易行道,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往生的!你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你不能往生。

此地说,「非诸凡愚」,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你不是凡夫!真的吗?你们《无量寿经》念得很熟,《无量寿经》不是说得很清楚,不是凡夫!你是什么人?如来第一弟子!这个话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一切诸佛如来都承认的。你要发这种心,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一切龙天善神保佑你。所以不善凡夫、愚痴的人、烦恼重的人,他决定发不出来。这个话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那么这十种心就重要了。我们发不出来,就知道我们的烦恼很重、习气很深。努力把自己的障碍克服,一定要认真的学习,使我们得佛的加持,这个经教就是加持。我们真的觉悟、真正肯干、肯学,肯学就是你肯发这十种心。

「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这十条里面慈悲列在前头,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大慈悲心,你没有慈悲心就不相应,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慈悲里面最重要的,于一切众生决定没有损害的心,不能有这个念头。如果要是伤害一个众生,对于那个众生真实利益有所损毁的,你的慈悲心没有了。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不能够压迫众生,不能叫众生因我而起烦恼,你的悲心就没有。「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要像诸佛如来一样,怜悯一切众生,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存心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是什么?三界苦,轮回苦,真正帮助他断烦恼、开智慧,念佛往生,这一生真的能出离轮回。

修学其他的法门,在理论上讲没有错,「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一切众生的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不相同,学其他的法门,你未必能断烦恼。念佛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这就方便太多了。只要这一句佛号念得有功夫,能把烦恼伏住,这样的功夫就能往生!

有一些同修来给我说,一面念佛,一面还是打妄想;一面读经,一面还是有妄念。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学了多久了?他说:二、三年了。这是什么原因?功夫不得力。还有可能,你不会用功,所以你的功夫不起作用。会用功的人,那个佛号怎么个念法?也不一定叫你一天念几万声。念头一起,「阿弥陀佛」。古德所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有烦恼习气,你当然会起念;你不起念,你就不是凡夫,你就是菩萨。六道凡夫一定会起念头,所以起念头不怕,怕的是你觉得太迟。

我们这一个法门里面,什么是觉?阿弥陀佛就是觉。我念头一起,不要去想这个念头是善念、恶念,不要想这个,统统是妄念。恶念是妄念,善念还是妄念;无念也不行,无念是无明。有念是妄想,无念是无明,都不行!所以念头一起,「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马上转过来,这叫会念佛。你能在这上注意、在这上用功,有个二、三年,你的妄念自然就少,这个时候功夫就得力。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破迷、要开悟。悟个什么?悟人间统统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是真觉悟、明白,你就放下了。你心里面的忧虑、牵挂放下了,对你功夫得力有大帮助。所以,一定要晓得身心世界统统不可得,《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这是教你看破,这是事实真相,没有一样是真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何必因妄念、烦恼而造作恶业?这是最愚痴的、最不值得的。

所以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这个佛号就用得上力。功夫好的,二、三年往生就有把握。真的可以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真有把握!所以慈悲心重要!没有慈悲心就不相应,佛念得再好,甚至于功夫用得再好,也不能往生。为什么?因为你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海会大众,心里上有障碍。你去到那里,你看不惯他们,他们也看不惯你,不能同住,所以你去不了。

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往生的人,都具足这十心。这十心有一条,下面九条统统具足。如果你说我有九条,还有一条有点问题,你十条都没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不能把它看做十个,它是个整体的,一体的十面;菩提心的十面、十方面,一条不能欠缺!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对于佛的正法,我们现在所修学的净宗法门:五经一论,决定依教奉行。纵然什么样的灾难,损失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也决定不会回头,决定不会更改!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心,我就守定这个法门。对待别人也用这个法门劝勉,自行化他,居于正法。

12下一页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