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75
2014/9/4   热度:36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75 寅二、不共(分二科) 卯一、唯简二乘 又此一切所说佛法,于利他事最为随顺,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声闻独觉则不如是:是故说名不共佛法。 「又此一切所说佛法,于利他事最为随顺,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这是第二科是「不共」,前面第一科是「建立」,就是佛陀所建立的功德是不共于其馀的众生的。这裡分两科,第一科「唯简二乘」,就是单独地简别与二乘不共,就是二乘人没有佛的功德。「又此一切所说佛法」,前面广说佛的无量功德,已经说完了。又有一样事,就是此一切所讚歎佛的功德,「于利他事最为随顺」,对于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是最容易成就的,是没有障碍的。佛要利益众生的时候,谁能够捣乱呢?「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就是具足了一切功德的佛是利益众生事的显现处;说佛,就表示那是度化众生的事,因为佛陀自己的事情已经圆满做好了。「声闻独觉则不如是」,成就圣道的声闻和独觉,这两种圣人他们没有到佛的境界,不如是。「是故说名不共佛法」,所以说名佛所成就的法是不共于声闻、独觉的,不是共有的。这是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二科「简馀一切」。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简」。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简二乘」。 卯二、简馀一切(分二科) 辰一、释名(分二科) 巳一、简(分二科) 午一、简二乘 又于如是诸佛法中,自有佛法,声闻独觉一切一切皆所不得。所谓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 「又于如是诸佛法中」,就是这样的佛的无量功德中。「自有佛法,声闻独觉一切一切皆所不得」,自然是在佛的功德中,佛的无量功德裡面,「声闻独觉一切一切皆所不得」,声闻人,佛的一切功德没能成就;独觉也是,佛的一切功德皆所不得。什麽样的功德,声闻、独觉皆所不得呢?「所谓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这是声闻、独觉所没有的。这一科完了,下面第二科「简菩萨」。 午二、简菩萨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而一切种皆不圆满。如来于彼一切一切,悉皆证得;于一切种无不圆满。最极超过,最极殊妙。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而一切种皆不圆满」,自然是佛所有的功德,有一部分佛法。「虽分似得」,虽然在道理上说,菩萨也好像得到了,佛的功德「虽分似得」,这个分当个道理讲,虽然道理上菩萨也好像是成就了。「而一切种皆不圆满」,菩萨所成就的一切种类的功德都不如佛那麽圆满,他是成就了,但是不圆满。「如来于彼一切一切,悉皆证得」,佛陀对于那个殊胜圆满的功德,「悉皆证得」,都完全成就了。「于一切种无不圆满」,证得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圆满没圆满呢?「于一切种无不圆满」,佛所成就的一切种类的功德没有不圆满的。不但是成就,而且还是圆满的。「最极超过」,最极圆满,超过一切声闻、缘觉,也超过一切菩萨,所以是「最极殊妙」,佛所成就的功德是特别微妙的。这一段文是简菩萨不如佛,下面第二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前面是「简」,这是结束。 巳二、结 是故皆说名为不共。 所以说佛所成就的功德都可以名之为不共佛法。 辰二、显义 当知此中,独一有义,是不共义。 这是第二科「显义」,前面第一科是解释不共的名字,现在显示不共的义。「当知此中」,这裡边说的不共,什麽意义呢?「独一有义」,唯独佛一个人有这样功德,其他人没有,这「是不共义」,不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六七页: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等者:谓于下住诸菩萨众,于诸佛法自体相似,受用相似,名分似得。〈摄异门分〉说: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陵本八十四卷五页)其义应知。 「自有佛法虽分似得等者:谓于下住诸菩萨众,于诸佛法自体相似,受用相似,名分似得」,这一句话《披寻记》有解释。「谓于下住诸菩萨众」,我们在前面的〈住品〉,佛是如来住,一共有十三住,下住就是如来住以下,其馀那些住都是菩萨住,「诸菩萨众」。「于诸佛法自体相似」,那这个应该是极喜住,从欢喜地以上,得无生法忍了呢,他有无分别智,也有大悲心;他的智慧和大悲心与佛法自体相似,和佛的那个大悲心、无分别智是相似。「受用相似」,那个无分别智于其他的功德都为他的清淨心所受用。由于长时期的修行,所成就的无漏的功德,为他的心所受用。心是能受用者,那个受用也和佛相似,「名分似得」,这个分似得是这样意思,就是和佛相似。 「〈摄异门分〉说: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法所化者」,因法而化成的,是这个意思。这个在〈摄异门分〉那个地方有一大段文,一大段文也很有意思,我抄在这裡,我念一遍:「腹所生者,简去异生卑劣子故」,这个一般的生死凡夫,尤其是欲界的众生,就是由腹生的,这是不及格的,这是一般的卑劣的众生是这样子。那麽我们佛教徒有什麽不同的地方呢?「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佛教徒这个闻所成的智慧,这个智慧怎麽出现的呢?就是从佛说法的音声而成就的;你听佛说法,然后你才有闻所成慧。「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这个闻所成慧是听佛说法成就的,再进一步叫做法所生。这个法所生是什麽意思呢?「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这个法所生的,这个法是什麽呢?就是听佛所说的圣教,就是这个法,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这个法。你听到这样的佛法以后,你在内心裡面去思惟观察,这叫如理作意,那麽这就是思慧。由思惟佛所说的圣教而心裡面有了智慧,这是叫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这个法随法行就在如理作意又进一步了,进一步是什麽呢?就是修慧,修慧是什麽呢?「修」这个字就是有很大的力量重新创造,修的意思是这样。 这个「法随法行」是什麽意思呢?第一个法是涅槃。这个「法随法行」这句话经论上常常有,《阿含经》也是有这句话,这句话怎麽讲呢?第一个「法」是指涅槃说的,这个「随法」就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这个三十七道品它不是涅槃,它不是,但是它能随顺涅槃;就是这样子就能慢慢到涅槃那裡去,所以叫随法,它不违背涅槃。我们若心裡面不如理作意,而是违背真理,发动贪瞋痴的烦恼,造种种罪业,那就是违背了,它不随。这个八正道它能随顺涅槃,这个八正道是什麽呢?就是在奢摩他裡边去如理作意,这就叫做法随法行,这个是在定裡面修止观的意思,这叫做修慧。这是三句,「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是闻慧,「法所生者,如理作意」就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这个闻慧是从佛的法音而成就的;由法所生就是佛的教法,就是法语,这裡面有思慧、有修慧。这样子,你就有思慧,又有修慧成就了。有闻思修三慧的成就,你就成就无漏的智慧现起了,这是一句。「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就是这裡面说的这句话。 「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法所化就是超越了闻思修三慧。这个修慧通于有漏、通于无漏;通于无漏,就是你不断地这样修止观,你成就圣道了,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以后,这个时候叫做法所化。这个法所化是什麽意思呢?「从法身路而得成立」,这个「法身路」怎麽讲?「法」这个字,可以作两个解释:第一个就是清淨法界,就是法。清淨法界就是身,以清淨法界为身,就是真如理,以真如为身,叫法身,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呢,这个清淨真如上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的庄严,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各式各样的定慧,福德庄严,这是无量大功德法所庄严故;就是那个清淨真如有无量功德庄严,这叫做法身。 这个「法身路」怎麽讲呢?可以这样说,就是得了圣道以后,得无生法忍以后,他成就了清淨无分别的智慧,而这个清淨无分别的智慧也就是法身,这个无分别的智慧以清淨真如为路,也就是清淨真如是它的所缘境,是这样意思。这个路就是道路,也就是道。这个道而得成立,就是你的无分别智缘念这个清淨真如。你这样的修止观,你止于真如,观也是真如,就和我们现在修止观不一样。我们修止观,我们没有成就清淨的无分别智,我们不能见真如,但是可以相似的分别,分别,但是它不是。我们可以照见五蕴皆空,我们就见到真如理了,但是我还没见。虽然也可以相似的分别,事实上没有见到真如,因为见到真如是圣人,我们没有见到真如,所以我们还是凡夫。 这裡说这个法身路,就是这位修行人,前面就是这个「法所生者」,就是闻思修慧进一步得无生法忍了,这个时候叫做法所化,就是继续地修止观,止是止在第一义谛那裡,观也是观第一义谛,所以第一义谛就是它的路。你常常这样用功呢,它就有进步了,那麽就是法所化者。这个法还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清淨真如,一个是无分别智,当然其中也有奢摩他的止。这个定慧缘这个真如都叫做法,定慧也是法,清淨真如也是法。由于你常常这样止观的关係,「而得成立相似法故」,你的定慧不断地增长,那就叫做法所化者,就是无漏的止观化现出来你的清淨无漏的功德,这个无漏的功德逐渐地增长,就是这个意思。「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时候你不断地有无漏的戒定慧观第一义谛呢,这件事已经现前了,它的功德就逐渐增长。这个功德和那个真如是相似的,它不是真如,真如是无为法,你成就的无漏的戒定慧它是有为法,但是这个有为也统摄于无分别智裡边,它和真如是相以的,「而得成立相似法故」,这个法是法所化现的。 「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这个「法所化」就是这个圣者他还继续地修止观,使令他的功德继续增长,这是说他向前进步的这件事。这个「法等分」是什麽意思呢?「受用无漏法之财宝」,你的无分别的无漏的戒定慧,这些法;这些法和那个真如它都在你的清淨心这裡,你还有一个心啊!现在只是说无漏的戒定慧,它不可以离开你的心的,而你这个心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这个心就受用你无漏的戒定慧和真如,是它的享受。受用这个无漏法之财,这个无漏的戒定慧,也可以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就是财,就是你的财富。「财宝相似法故」,它也是。心这个时候,我们原来这一念分别心和贪瞋痴在一起就是有漏的,与无漏的戒定慧在一起就是无漏的,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相似法故」。这样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法化所生,就是无漏的戒定慧继续地向前进,增长了无漏的功德,这是说你的进步的情形。这个法等分呢,是说你的享受,你这个清淨心享受这些无漏的功德、无漏的法财;而这些事情都是无漏的,所以都是相似的。「(陵本八十四卷五页)」,前面这一段文「法所化者」,「法等分」这两段文就是在八十四卷五页,这是金陵刻经处的本子,「其义应知」。 己二、名菩萨地(分二科) 庚一、标总义 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名菩萨地。具说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一切种教实依处故。 「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这是第二科「名菩萨地」,这一科是很大的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总义」。「如是圆满显示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就是从这个菩萨地一开始到这裡,这是很长一大段;就是从三十五卷开始,一直到这裡。这一大段文圆满地显示出来一切菩萨的学道、一切菩萨的学道之果。这个学道就是因,由因而得果,因裡面当然就是戒定慧、闻思修,这都是因,「学道」。「及学道果」,从得无生法忍以后,都可以说是果,但是也可以说是因。初地是因,二地就是果;二地是因,三地是果,乃至到第十地,「及学道果」。「名菩萨地」,总起来这个因和果,学道和学道果,总名为菩萨地,这个殊胜的境界。「具说一切菩萨学道及学道果一切种教」,这个菩萨地具足地宣说了一切菩萨的学道、一切菩萨的学道果,这一切的圣教都在这裡宣说了。「实依处故」,这个菩萨地这是菩萨的学道和学道果真实的依止处,根据这个来说明菩萨的因果。这是「标总义」,下面第二科「出异名」。 庚二、出异名 又此菩萨地,亦名菩萨藏摩怛理迦,亦名摄大乘,亦名开示坏不坏路,亦名无障智淨根本。 「又此菩萨地,亦名菩萨藏摩怛理迦」,这裡是说菩萨地,菩萨地就是能够建立,这个地也是建立的意思,建立菩萨学道,建立菩萨的学道果。但是也名为菩萨藏的摩怛理迦,「摩怛理迦」汉文翻个本母,菩萨一切功德都是从这裡生出来的,它是你的根本。所以文字佛法还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个文字你不能入圣道的,所以叫做母。「亦名摄大乘」,这个菩萨地也可以名之为叫做摄大乘,包括了菩萨一切的因果的道理。「亦名开示坏不坏路」,也叫做开示坏不坏路。这个「坏不坏路」,这个坏就是破坏,破坏你生死的这条道路;惑业苦,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受苦,这是生死的道路,这个道路是可以破坏的。「不坏路」,就是从闻思修学习戒定慧,乃至到证悟第一义谛,这是不可破坏的道路、这菩萨地包括这样的意思,所以也可以名之为「开示坏不坏路」。「亦名无障智淨根本」,这个无障碍智慧清淨的根本,由这样的法句可以建立这样的功德。 《披寻记》一六六八页: 亦名开示坏不坏路者: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页)若善取空、应知不坏此菩萨地,广显彼差别义,是名开示坏不坏路。 「亦名开示坏不坏路者:如有一类大乘恶取空者」,这是《披寻记》的解释。「如有一类」,就是举一个例子,说有一类大乘佛法裡边的学者。「恶取空」,不承认有依他起,那麽就是恶取空,这个取空取的不好。若是我们只是通达明了遍计执是毕竟空,承认依他起的如幻有,那就是善取空了。「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什麽叫做大乘恶取空呢?说这个人的思想「谓一切种皆无所有」,一切的事都没有,连依他起也没有,圆成实也没有,「皆无所有」。「于实有事起损减执」,这个依他起这是真实有这件事的,但是不合道理的现起损减的执着,没有依他起,这样执着。「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对于佛所宣说的,开示我们的法、律「甚为失坏」,就是有很大的破坏力量。「义如〈真实义品〉中说」,这个「大乘恶取空者,谓一切种皆无所有」这个义在〈真实义品〉裡边已经说过了。「(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页)」,这个〈真实义品〉就是在这裡。 「若善取空、应知不坏此菩萨地,广显彼差别义,是名开示坏不坏路」,若能善取空呢,像〈真实义品〉所开示的善取空义,那你应该知道它不坏此菩萨地的,就不会破坏这个菩萨地的道理。「广显彼差别义」,详细地显示善取空、恶取空的差别义,「是名开示坏不坏路」,这麽讲。 己三、广讚福聚(分三科) 庚一、总标义 若诸所有天人世间,或天或人,若诸沙门婆罗门等,于此所说菩萨地中,起坚信解,乐闻受持,精勤修学,广为他说。下至书持供养恭敬,深心爱重,所得福聚;以要言之,如薄伽梵于菩萨藏所摄一切微妙经典,乐闻等业,宣说显了分别施设开示称讚所获福聚,等无有异。 「若诸所有天人世间」,下面是第三科「广讚福聚」。前面第二科是「名菩萨地」,这是第三科「广讚福聚」。分三科,第一科「总标义」。 「若诸所有」,很多的天世间的众生,或者人世间的众生,所有的这些众生。或者是天,或者是人,「若诸沙门婆罗门等」,这些人。「于此所说菩萨地中,起坚信解」,我们能够建立坚固的信解,坚固的信心,而能够了达它的义,「信解」。「乐闻受持」,欢喜听人讲解,而自己也能够受持;受持其文,受持其义。「精勤修学」,然后能够专精不要懈怠去修学六波罗密,修学止观。「广为他说」,这个「起坚信解,乐闻受持,精勤修学」是自己用功,还能够有慈悲心广为他说。「下至书持供养恭敬」,最低限度你能够书写,书写这个菩萨地,你还能够受持,还能供养,还能恭敬。「深心爱重」,你心裡面很诚恳地爱重这个菩萨地所说的法语。 「所得福聚」,你得到的福,你能够起坚信解,能够「乐闻受持,精勤修学,广为他说,下至书持供养恭敬,深心爱重」,你能这样子用功,所得到的福德聚。「以要言之,如薄伽梵」,若简要地讚歎,就像薄伽梵,就像佛陀一样。「于菩萨藏所摄一切微妙经典」,像佛所宣说的,那个功德是一样的,这样意思。「于菩萨藏所摄一切微妙经典」,菩萨藏就是大乘佛法,大乘所摄的一切的微妙经典,这是佛所说的大乘一切经典。「乐闻等业」,和前面说的一样,乐闻受持等业。「宣说」开示,就是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你能欢喜乐闻受持,而能够「宣说显了」,你宣说讲解佛所宣说的经论,佛所宣说的修多罗,宣说得很显了,令人容易明白,「宣说显了」。「分别施设」,你能在这裡开示人怎麽样叫做信,施设出来怎麽叫做解,开示怎麽样修习,称讚怎麽样叫做证得。你这样「所获福聚」,这是对于佛所宣说的经典,你能这样用功宣扬,你得到的福聚「等无有异」,和宣说修习菩萨地是一样的。这是「总标义」,下面第二科「释所以」。 庚二、释所以(分二科) 辛一、明藏摄 何以故?此菩萨地显示一切菩萨藏中略标广释诸门摄故。 「何以故」,什麽理由呢?「此菩萨地显示一切菩萨藏中略标广释诸门摄故」,这是「明藏摄」。「此菩萨地显示一切菩萨藏」裡边的「略标广释」,它这个方法一直是这样,一开始是略标,然后再详细地解释。解释有各式各样的门,或者戒是一门,定是一门,慧是一门,闻思修是一门,因是一门,果是一门,这个很多的门。「摄故」,就是这麽多的门来显示佛法的道理。这是「明藏摄」,下面第二科「明法住」。 辛二、明法住 于此地中能广开示法毘奈耶,乃至众多所化有情,于此正法受持读诵,法随法行,安住增长广大胜进;于尔所时,像似正法不得兴盛,正法不灭。若于尔时,像似正法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所有正法,当速灭没。 「于此地中能广开示法毘奈耶」,于此菩萨地裡面,你若努力地学习,还能详细地开示、讲解菩萨地裡边的法和毘奈耶。「乃至众多所化有情,于此正法受持读诵,法随法行」,乃至到众多,不但是一个人,是众多的。你所化的有情,那些有情「于此正法」,于此菩萨地的正法,也能受持读诵,也能法随法行。「安住增长广大胜进」,然后能够安住于第一义,这个戒定慧逐渐地增长,到广大的境界,到更殊胜的地方去。 「于尔所时,像似正法不得兴盛」,若是有人能够开示,「能广开示法毘奈耶,乃至众多所化有情,于此正法受持读诵,法随法行,安住增长广大胜进」的话呢,「于尔所时」,于那麽多的时间,只要是学习这一部菩萨地,弘扬那麽多的时间。「像似正法不得兴盛」,其他的不学习佛法,或者学得不够的话,他所宣扬的佛法是像似正法,就和正法像似;不是正法,但是有一点相像,和正法像似。这样的「像似正法不得兴盛」,它就兴盛不起来。你在弘扬菩萨地的时候,会有这个作用。「正法不灭」,这个佛所宣扬的正法它不会消灭的,就会兴盛起来。「若于尔时,像似正法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所有正法,当速灭没」,若是在那麽多的时间,这个像似的正法,像似的佛法,若是很多的佛教徒他不欢喜学习佛的正法,他欢喜像似的佛法,这样子这个像似的佛法就兴盛起来,就会「当得兴盛」。「即于尔时,能引实义」,像似正法兴盛的时候呢,就在那个时候能引实义,能令你转凡成圣、见第一义的这些正法「当速灭没」,很快地就灭亡了。就是佛的正法和那个像似的正法不能共存,不能共存的。像似正法兴盛起来,正法就灭亡了;正法若兴盛起来,像似正法也就灭亡了,就是这样意思。这句话我们很少看见在文章裡面引这一段话,很少的。 我再说几句好吗?我们若是有慈悲心,不欢喜……。这样说好了,若是欢喜宣扬佛法的话,应该努力地学习佛法,就是能达到这是正法,你要达到这个程度,那麽你宣扬的就是正法。如果说我学的一知半解,我就要做大法师,那很难说是不宣扬像似正法的,很难。若是根本就没有学习佛法,也就是去讲解佛法,那会怎麽样?从这一段文上看出这些事情,因为它们两个是不能共存,不能并存的。 庚三、结无量 是故于此菩萨地中起坚信解,乐闻受持,乃至广说所得福聚,无量无边。 「是故于此菩萨地中起坚信解」,所以若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对于菩萨地的正法「起坚信解,乐闻受持,乃至广说」所得到的福德聚是无量无边的,是非常的多的。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 戊二、地义次第(分二科) 己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菩萨地义,云何应知此中次第? 「如是已说菩萨地义」,这是第二科「地义次第」,也是很大一科的。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如是已说菩萨地义」,前面这已经宣说了菩萨地的广大的甚深义。「云何应知此中次第」,这个文太广大了,太广博了,我怎麽样才能知道这裡边的前后的次第,也就是要义了。这是「结前生后」:「如是已说菩萨地义」是结束前文,「云何应知此中次第」这是生起后文。 己二、广辨一一(分二科) 庚一、辨(分三科) 辛一、初持摄(分二科) 壬一、种性发心持 谓诸菩萨要先安住菩萨种性,乃能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是第二科「广辨一一」,广辨它的次第。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摄」。又分两科,第一科「种性发心持」。 「谓诸菩萨」,就是在佛法裡边发无上菩提心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菩萨。这个菩萨是怎麽个情形呢?「要先安住菩萨种性」,无始劫来你内心裡面有菩萨种性,若有菩萨种性,这个种性也不会失掉的,所以就是「安住菩萨种性」。「乃能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时候这个人他才能遵循正法,发起建立无上菩提心的。这个心也就是愿,发无上菩提愿,就是愿得无上菩提,希望能够成佛。 这是「种性发心持」,「持」这个字就是有堪能性的意思。你内心裡面有菩萨种性,你若遇见因缘,你就能发无上菩提心。如果内心裡面没有菩萨种性,这个无上菩提心是不能建立的。这是第一段,下面第二段「行加行持」。前面是发愿,这下面是发心修行。分三科,第一科「所学处」。 壬二、行加行持(分三科) 癸一、所学处 既发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于自他利正修行时,得无杂染方便;无杂染故,得无厌倦方便;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于诸善根得增长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既发心已」,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以后。「方正修行自他利行」,他才能够正式地修习自利的功德、利他的功德,才能做这件事。就是有愿而后才能有行,没有愿是不可能有行的。「于自他利正修行时,得无杂染方便」,这个「于自他利」,对于自己的圣道的利益,对于众生圣道的利益,这两件事你能努力地去实践的时候,「得无杂染方便」,你时间久了呢,你应该成就了,这个得是成就,成就了无杂染的这个功德,也可以说是个方便,这个方便也是个功能的意思。这个无杂染是清淨,什麽叫做清淨?就是无所得的般若智慧是无杂染的方便;你成就了这个智慧,就不会有染污。你学习这个般若的法门,就能灭除去贪瞋痴的烦恼,同时也能消灭了有所得的污染。成就了无杂染的方便,也就是成就了清淨的般若的智慧,也就是无所得的智慧,也是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成就了这个无杂染的大智慧。这个大智慧是无杂染的方便,这个大智慧,若从三大阿僧祇劫来说,那就是要一大阿僧祇劫才成就了。 「无杂染故,得无厌倦方便」,因为你心裡面没有杂染,你就会又成就殊胜的功德,就是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疲劳这件事,无厌倦的方便,我们就那麽说了。「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因为你也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你做什麽功德都逐渐增长,而不感觉辛苦。不辛苦,那他就继续地勇勐地去精进修学六波罗密,就是自利利他的功德。「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就是也会成就一切善法的根,就增长的方便;就是你的戒定慧逐渐地增长,你的大福德、大智慧都逐渐地增长,或者信进念定慧的善根都在增长。「于诸善根得增长已」,这些无量无边的善根,从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这样子增长以后,「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就得无上菩提了,就成佛了。这是说一个次第。 《披寻记》一六六九页: 得无杂染方便等者:以真实义为所缘境,名无杂染方便。此即〈真实义品〉所摄。善修定心,令心调柔能得三种神变教授,名无厌倦方便。此即〈威力品〉摄。能熟自他,名诸善根增长方便。此即〈成熟品〉摄。 「得无杂染方便等者」,这句话怎麽讲呢?「以真实义为所缘境,名无杂染方便」,「以真实义」就是第一义;以第一义为所缘境的时候,你能见第一义的时候,「名无杂染方便」,叫做「以真实义为所缘境」。我们若是修止观的功夫不够,你自己认为是见第一义了,实在还是没有,那就没有这个无杂染的方便。「此即〈真实义品〉所摄」,这句话裡边所含容的道理就是〈真实义品〉所讲的,这裡包括了〈真实义品〉在内。 「善修定心,令心调柔能得三种神变教授,名无厌倦方便」,这个「无厌倦方便」怎麽讲呢?就是「善修定心」,善者能也,这个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能够修色界四禅,他应该是在未到地定裡边见真实义。那麽在这个时候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他再继续地修这个定。「令心调柔」,使令这个心调柔,调柔就是定。就是心裡面有欲,它就刚,它就暴恶。你若继续修定的话,能够成就定的时候,这个欲就没有了;欲没有了,心就调柔。心调柔的时候,有什麽事情呢?「能得三种神变教授」,你就能成就了三种神变: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就是在色界四禅裡面现种种神通,也有他心通,也能为人说法,这样子。「能得三种神变教授,名无厌倦方便」,这无厌倦方便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得了禅定,成就三种神变,这时候你自己修行也好,去度化众生也好,不感觉到辛苦,这个意思。「此即〈威力品〉摄」,这句话「无厌倦方便」,就是前面说那个〈威力品〉,把〈威力品〉的大意都包括在内了。「能熟自他,名诸善根增长方便」,这时候不厌倦嘛,你对于自己的善根、教化众生的事情都不断地精进地去做这些事情,所以你能成熟自己的善根,也能成熟众生的善根,这叫做「诸善根增长方便」。「此即〈成熟品〉摄」,这是一个次第。这是第一个「所学处」是这样意思。下面第二科是「如是学」。 癸二、如是学 又于如是自他利加行,无杂染方便、无厌倦方便、善根增长方便,得大菩提中将修行时,先于甚深广大正法安立信解;立信解已,访求正法;求正法已,广为他说,亦于正行自能成办。于成办时,若由此于此为此应行,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 「又于如是自他利加行,无杂染方便、无厌倦方便、善根增长方便,得大菩提中」,就是在这个次第中。「将修行时」,你发了无上菩提心,当然是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也自然是修行六波罗密,这个时候。「先于甚深广大正法安立信解」,这裡边的次第就是「先于甚深广大正法」,就是这个菩萨地,这是大乘佛法,广大的大乘正法。「安立信解」,你能建立信心,也能通达裡面的义,所以叫信解。「立信解已,访求正法」,对于大乘佛法有了信解以后,当然不会坐在那裡,要「访求正法」,你要到各地方去求法,向人要低头,向人学习正法的。「求正法已,广为他说」,你求得了,也就是通达了佛的正法以后,要有大悲心广为众生宣说,「广为他说」。「亦于正行自能成办」,为他宣扬正法,同时也对于这个正行,就是戒定慧,你也自己会能成办这个戒定慧的功德。不只是说,而也能修学止观的。「于成办时,若由此于此为此应行,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如果你能成办正行,能努力地修学戒定慧,那在这个时候,你自然会这样子,就是「由此于此为此」这样去做,应该这样做。「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前面说应行,是应该这样做,事实上还没有做;「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这是开始做了,事实上也这样的修行了。 《披寻记》一六六九页: 安立信解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者:当知此即〈力种性品〉所摄。言由此于此为此应行者:谓由从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无倒教授,能令智力种性渐得清淨,渐得增长,是名由此应行。于所遮止开许法中,善能教诫所摄徒众,令不现行或现行故,是名于此应行。为于有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应行方便所摄身语意业,是名为此应行。馀文易了,如应当知。 「安立信解至由此于此为此而行者」,这句话怎麽讲呢?「当知此即〈力种性品〉所摄」,这一段文说的道理,就是〈力种性品〉所说的道理。「言由此于此为此应行者」,什麽意思呢?「谓由从他得正教授」,就是立信解已,访求正法,你能这样啊,就是「谓由从他得正教授」,从另外一个善知识那里得到一个如法的教授,那也不容易哦。「或由施他无倒教授」,或你可能是从他得正教授,或者由于你自己发大悲心能布施他人无倒的教授,这两件事都应该有。「能令智力种性渐得清淨」,你这样做,你自己也学习、同时也能够无倒地教授他人,就能令你自己的智慧力量,这个种性,就是原来你有菩萨种性,现在你能这样学习,你的智力种性就增长了。渐得清淨,逐渐地你的智慧就清淨了。「渐得增长」,这清淨的智慧初开始也不是那麽广大,但是不断地修行呢,渐渐地智慧增长了,「是名由此应行」,这就叫做由此应行。 「于所遮止」,对于所不容许做的事情;「开许」,就是容许你做的事情,这两件事。一个是不听、一个是听,这两件事里面,「善能教诫所摄徒众」,你能够教诫你所摄受的徒众、你的弟子,「令不现行或现行故」,令所遮止的事情不现行;开许的事情就现行。「是名于此应行」这句话就叫做于此应行。由此、于此有这个分别。 「为于有情普能摄受调伏成熟应行方便所摄身语意业,是名为此应行」,这个第三句的意思是怎麽讲呢?「为于有情」,前面只是说你所摄受的徒众,这里是说是为一切有情,「普能摄受」,普遍地能够摄受这些众生,「调伏」他们的这些染污的、这些放逸的事情。「成熟应行」,成熟他们的善根,调伏和成熟,这两件事是应行、应该这麽做。「方便所摄身语意业」,应行的这个方便所摄呢,就是一个身业、一个语业、一个意业,就是你自己的身语意业能够成熟、能够调伏一切有情,令有情的身语意业也都能得到调伏,「是名为此应行」,这句话这麽讲哦。「馀文易了,如应当知」。 下面第三科,能修学,第一科是六度四摄供三宝等。 癸三、能修学(分三科) 子一、六度四摄供三宝等 由此于此为此行时,如令福德智慧增长所应行者,即如是行。福德智慧既增长已,于不捨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由此」,你自己用功。「于此」,对你的徒众教授。「为此」,就是为一切众生来调伏、摄受、成熟。「行时」,这个这麽样做的时候。「如令福德智慧增长所应行者」,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做的很好、做的很成功。「如令」,如这样做的时候;「如」就是你能够如此,由此、于此、为此,这样子呢,就令你的福德和智慧都增长了,那麽也就是你所应行的事情。「即如是行」,你就这样做。 「福德智慧既增长已,于不捨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你的福德智慧既然增长了以后,「于不捨离生死方便」,我们在生死里边流转,是因为有烦恼、业力,在生死流转。现在你能够调伏自己呢,断除去惑业苦,就不在生死里流转了;但是菩萨有大悲心,又不能离开生死,所以「不捨离生死」。不捨离生死,要有方便的,没有方便是不能的;譬如说阿罗汉和辟支佛,他们没有方便,他们就出离了生死到涅槃去了,不在生死里。现在菩萨有大悲心啊,不忍弃捨众生,不能离开生死,这个时候,他就不捨离生死的方便。在生死里流转,就是第一义谛的境界,这种方便。「能正修行」,他能修行这个方便,这个菩萨有大悲心、修习般若波罗蜜,就是这个不捨离生死的方便。 《披寻记》一六七○页: 如令福德智慧增长等者:当知此即〈施品〉乃至〈供养亲近无量品〉所摄。由彼一切能为福德智慧之因,故令福德智慧增长。由此能感福果智果,能使有情利益安乐。虽处生死,能令不空有大义利,名不捨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如令福德智慧增长等者:当知此即〈施品〉乃至〈供养亲近无量品〉所摄」,这里面说福德智慧增长啊,就是前面那个〈施品〉、〈戒品〉乃至〈供养亲近无量品〉所摄,就是那里说的事情。「由彼一切能为福德智慧之因」,那些施、戒那些事情,那是福德智慧成就的因,「故令福德智慧增长」了,若那样做呢,你的福德也增长、智慧也增长。「由此能感福果、智果」,由于你能够修那麽多的功德呢,你就能招感到福德的果报和智慧的果报。「能使有情利益安乐」,这个时候,你有广大的福德智慧,你有堪能使令有情得到利益、得到佛法的利益安乐。「虽处生死,能令不空有大义利」,你有广大的福德和智慧,「虽处生死」,你虽然在生死里边,「能令不空」,能令你不空在生死里面,而能成就大义利,对于众生有大义利、对于自己有大义利。「名不捨离生死方便」,这就叫做不捨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就是这个意思。 子二、菩提分法(分十四科) 丑一、惭愧 即于此中正修行时,能行生死无杂染行。 这是第二科,菩提分法;前面第一科,六度四摄供三宝等,这下面是专说菩提分法。分十四科,第一科是惭愧。「即于此中正修行」的「时」候,就是六度四摄这些事情,「能行生死无杂染行」,你在生死里边,你没有执着心,所以没有杂染行,即于此中。无杂染行就是惭愧的意思,「若行」,就是有惭愧,若是行杂染行就是无惭愧了,它是这个意思。这个有惭愧就不会行杂染行,若行杂染行,就是无惭愧了,是这个意思。 丑二、坚力持性 即于此中正修行时,能于自乐行无着行。 这是第二科,坚力持性。「即于此中正修行」的「时」候,「能于自乐行无着行」,能于自乐是什麽?就是真如三昧!就是见了第一义谛,你在禅定里面有无分别慧、见第一义谛,这时候就是自乐。「行无着行」,对于这件事也不执着,譬如:我们说生死染污的事情,弃捨了这件事,不执着,但是对于修行的事情有尊重的意思,有可能有执着心,这件事也不执着;能于自乐行无着行。 丑三、心无厌倦即于此中正修行时,能于无量生死大苦,能正修行无厌倦行。 这是第三科,心无厌倦。「即于此中正修行」的「时」候,也就是能于自乐行无着行的时候,「能于无量生死大苦」里边,「能正修行无厌倦行」,就是不感觉到有苦恼的事情、不感觉到有苦,那他就是因为观这些事情都是毕竟空的。 丑四、善知诸论 由于生死无厌倦故,能正访求种种异论,于一切论得无所畏。 这是第四科是善知诸论。「由于生死无厌倦故,能正访求种种异论」,对于生死没有厌倦,那就是要广度众生了,所以有需要访求种种异论,这是圣人啊,不是凡夫;圣人他也要去参学善知识啊,所以能正访求种种不同的这些异论。「于一切论得无所畏」,那个论都是大菩萨的境界,特别高深的,但是他不恐怖、没有恐怖心。这是第四科。 丑五、善知世间 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所可宣说,应如是说,由此智故,善知世间。 现在第五科,能善知世间。「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说这位菩萨他能访求种种异论啊,那他的智慧就增长了。「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又能够了知所应该为他们说的∣∣那就是众生,应该为众生宣扬这些佛法了。「所可宣说」,应该为众生说,但是众生也要有因缘的,没有因缘你还是不能说的。「应如是说」,这个众生应该这样说、那个众生应该那样说,这个事情就複杂了。「由此智故,善知世间」,由于你有这样的智慧的关係啊,你就能够通达了众生世间的种种事情、种种差别。这是善知世间。 丑六、修正四依 如是菩萨善知诸论及世间已,复能如理访求正法。 第六科,修正四依。「如是菩萨善知诸论及世间已」,「善知诸论」是法;「及世间已」,这是人。「复能如理访求正法」,这位菩萨他不但是知诸论,知道世间的事情,复能如理地访求正法,他能够这样子哦!这个科叫做正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那四依。 丑七、修无碍解 既访求已,堪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 「既访求已,堪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他既然是访求正法以后,他的智慧增长了,所以堪能够善断一切有情的一切的疑惑,能断疑、生信。 丑八、菩提资粮 如是堪能断他疑惑,令自福德展转增长,福德资粮渐得圆满;令自智慧亦转增长,智慧资粮渐得圆满。 这是第八科,前面第七科是修无碍解,因为有无碍解,所以能断一切有情的疑惑;第八科是菩提资粮。「如是堪能断他」的「疑惑」,「令自福德展转」也是「增长」了,「福德资粮渐得圆满」,福德是果报,资粮是因,由因而得果,渐渐地得圆满了自己的福德资粮。「令自智慧亦转增长」,令自智慧亦展转的会增长智慧的。「智慧资粮渐得圆满」,也逐渐地圆满了。这是第八科;下面第九科,修菩提分。 丑九、修菩提分 二种资粮既圆满已,于谛行相菩提分法无倒修中,能勤修行。 「二种资粮既圆满已」,他的福德智慧资粮圆满了,「于谛行相菩提分法无倒修中,能勤修行」,于这个苦集灭道四谛的行相啊,主要就是道谛的菩提分法,他能够无倒、不颠倒地修学止观,这个止观能够精勤地修行。下面第十科,修习止观。 丑十、修习止观 于修方便,能正了知。 「于修方便,能正了知」,对于修圣道的方法能够正确地通达,就是止观。 丑十一、方便善巧 即持如是正勤所修,迴向大乘般涅槃果,不求声闻及独觉乘般涅槃果。 这是第十一科,方便善巧。「即持如是,正勤所修,迴向大乘般涅槃果,」,就是取,取持如是正勤所修的止观的功德迴向大乘般涅槃的果。「不」希「求声闻及独觉乘般涅槃果」。 丑十二、妙陀罗尼 既得如是方便善巧;能于一切菩萨语言,听闻受持。依修力故,于昔未闻所有诸法一切种相,皆能辨了;于陀罗尼、无碍辩才,皆得圆满。 这下面第十二科,妙陀罗尼。「既得如是方便善巧」,那就是殊胜的止观,「能于一切菩萨语言」,就是法语,能够「听闻」还能「受持」。「依修力故,于昔未闻所有诸法一切种相」,依于、根据他修止观的力量的强大,「于昔」,于过去没有听闻的所有的佛法,一切种类的差别相「皆能辨了」,这智慧增长有这样的功能。「于陀罗尼、无碍辩才,皆得圆满」,陀罗尼就是总持,不可思议的念力;和这个四无碍的辩才,皆得圆满。陀罗尼也圆满了、无碍辩才也圆满了。所以叫做「妙陀罗尼」。下面第十三科,三三摩地。 丑十三、三三摩地 为欲永断一切障故,精勤修习三解脱门。 「为欲永断一切障故」,为欲永断一切的障碍,主要就是我执也是障、法执也是障。有俱生的我执、也有俱生的法执。「精勤修习三解脱门」,精进地修行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脱门;修这三解脱门,能断除一切障、我执的障碍、法执的障碍。下面第十四科,法嗢柁南。 丑十四、法嗢柁南 即于此中正修行时,为断自他一切颠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 「即于此中正修行时,为断自他一切颠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即于此中」,在三三昧中修行止观的时候为断自他的一切颠倒,自己的颠倒、他人的颠倒。「增上慢故」,这个颠倒之中,增上慢的颠倒是很强的,这可见圣位的菩萨,没到第八地都还有慢的。「勤修正行」,精进地修三解脱门。「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这样地精勤修行三解脱门呢,「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都能「圆满」。 《披寻记》一六七○页: 能行生死无杂染行乃至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当知此即〈菩提分品〉所摄。由具惭愧故。说能行生死无杂染行。由坚力持故,说能于自乐行无着行。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转故。言一切论得无所畏者:此即菩萨善知诸论,于彼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获得淨信,故得无畏。言能了知所应为说等者:于诸有情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名能了知所应为说。于器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说。于八种相观世间义及诸世间所有胜义,名能了知应如是说。是名善知世间。〈菩提分品〉广显其义应知。(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言能如理访求正法者:此显菩萨修正四依,于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发起闻思修习正加行故。言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此显菩萨四无碍解,由是获得无量最胜善巧,能善为他无倒开示故。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此显菩萨修习止观,名修方便应知。言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者:此显菩萨方便善巧能熟自他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言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此显四种法嗢柁南:如实了知一切诸行皆是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法皆无有我,及与涅槃其体寂静;名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馀文易了,如应当知。菩提分摄,故不繁述。 「能行生死无杂染行乃至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当知此即〈菩提分品〉所摄」,这就是前面〈菩提分品〉所说的。「由具惭愧故,说能行生死无杂染行」,这个惭愧还是很深的境界了,所以说能行生死无杂染行。「由坚力持故,说能于自乐行无着行,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转故」,这个能于自乐行无着行是什麽意思呢?谓能禁制自己的染污心,就是有所得的心,你一有所得就染污了、一有所得就会有高慢,「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转故」,不随你的俱生的我执、俱生的法执的烦恼转变,烦恼若是现行的时候,它就能转变你的清淨心变成污染了。 「言一切论得无所畏者」,这句话怎麽讲呢?「此即菩萨善知诸论」的意思,「于彼新新后后法义殊胜差别,获得淨信,故得无畏」,怎麽叫做无畏呢?「于彼彼新新后后法义」,这个智慧增长的时候,所见的法义和以前就不同,就叫做「新」;后后的法义也就是新新的法义。「于彼新新后后的法义,殊胜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境界是很殊胜的,是因为你智慧增长了,所见的法义是特别殊胜的。「获得淨信」,更殊胜的法义得到清淨的信心,故得无畏。 「言能了知所应为说等者:于诸有情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对有情世间,在世间上流转生死的差别,「如实了知」,你能够真实的明白他为什麽生到天上去了、为什麽又下来了。那麽这世间流转的差别,如实的了知,「名能了知所应为说」,他因为某种过失得这样的果报,所以你就知道应该这样说法,对治他的过失。「于器世间流转差别如实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说」,那两句话这样对,一个是对有情世间、一个偏对于器世间,名能了知所可宣说。 「于八种相观世间义及诸世间所有胜义,名能了知应如是说」,这句话这麽讲。「是名善知世间。〈菩提分品〉广显其义应知」这个八种相在〈菩提分品〉有说,广显其义应知。「(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言能如理访求正法者:此显菩萨修正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那个四依。「于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发起闻思修习正加行故」。 「言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此显菩萨四无碍解」,这显菩萨有四无碍解的智慧,所以能断一切有情的疑惑,「由是获得无量最胜善巧」,因为能断一切有情的疑惑,得四无碍解,所以也就得到了无量最胜的善巧智慧,「能善为他无倒开示故」。 「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这句话怎麽讲呢?「此显菩萨修习止观,名修方便应知」,修方便是修止观的意思。「言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者:此显菩萨方便善巧能熟自他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这是什麽意思呢?此显示菩萨的方便善巧能够成熟自己、他人的善根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若是不迴向大乘涅槃果,就入涅槃了,对于自他就不是这样子了。 「言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者:此显四种法嗢柁南」的意思,一切种相正行圆满是四种法嗢柁南,这下面说四种法嗢柁南是什麽呢?「如实了知一切诸行皆是无常」,四种法嗢柁南现在这个是无常,诸行皆是无常这是一个嗢柁南。「一切诸行皆悉是苦」,这又是一个嗢柁南。「一切诸法皆无有我」,这又是一个嗢柁南。「及与涅槃其体寂静」,这又是一个嗢柁南;这一共是四个。「其体寂静」,一切法的体性是寂静的,「名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馀文易了,如应当知。〈菩提分〉摄,故不繁述」。 子三、菩萨功德(分二科) 丑一、标 如是正行得圆满已;于一切有情及声闻独觉,皆为殊胜。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及可称讚功德殊胜。 这下面第三科,菩萨功德;分两科,第一科,标。「如是正行得圆满已;于一切有情及声闻独觉,皆为殊胜」,就是这样的正行你能努力地修行得圆满的时候,就是在一切有情中、一切声闻独觉之中你是最殊胜的。「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就是这个殊胜,胜过一切有情、胜过声闻独觉的殊胜是什麽呢?「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及可称讚功德殊胜」,这两种殊胜功德。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正行功德殊胜(分二科) 卯一、辨(分三科) 辰一、希奇不希奇 当知此中正行功德殊胜菩萨,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用利他事以为自事;声闻独觉,则不如是。 这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行功德殊胜,先解释这个;分两科,第一科,辨。分三科,第一科,希奇不希奇。 「当知此中正行功德殊胜菩萨」,这位菩萨有正行功德殊胜,「为利自他勤修正行」,他不是但为自利,也利益其馀众生。「用利他事以为自事」,他用利他的事情,就是自己利益自己的事情,这个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了。我们说给别人做点事,「你耽误我修行了!」,但是菩萨不是,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了。「声闻独觉,则不如是」,声闻独觉不是这样子。这是希奇不希奇;这希奇的事情啊,在菩萨心情又不是希奇。 这个菩萨的毗钵舍那遍一切处都能够相应,所以利他事就是自利的事;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已经成就奢摩他了。他随时都能在奢摩他里修毗钵舍那,所以没有自他的分别。 辰二、平等心饶益 由诸菩萨用利他事为自事故;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于诸有情常施恩惠,不望其报。 现在第二科,平等心饶益。「由诸菩萨用利他事为自事故,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他对于一切有情,他发起一切有情和自己无差别,在第一义谛里面没有自他的差别,他观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观察一切众生的色受想行识,都是离一切相的,所以在这里面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差别。「于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于诸有情常施恩惠」,所以他对于一切有情常布施他的恩惠、常爱他,令他得到圣道。「不望其报」,他不希望:「你来酬谢我!」,他没有这个心情,因为他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还希望自己酬谢自己吗?没有这个分别心,而这个境界呢,修第一义观的时候,自然会演变成这个境界。 辰三、不虚方便行 菩萨如是勤修行时,常于有情发起希望,欲令彼得利益安乐;由是利益安乐意乐,常能起作不虚加行。 这是第三科,不虚方便行。「菩萨如是勤修行时」,菩萨这样子勤修止观的时候、勤修圣道的时候,「常于有情发起希望」,他对于一切有情也发起希望心。发起什麽希望心呢?「欲令彼得利益安乐」,就是希望他能成就,得到利益!得到利益,主要就是戒定慧;得到安乐,那麽就远离一切苦恼。「由是利益安乐意乐,常能起作不虚加行」,因为菩萨对于众生有这样的希望呢,常能起做「不虚」,不空虚加行;就是这件事没有白做,他做了就会有功效。 卯二、结 当知是名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 「当知是名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就叫做展转引发正行功德殊胜,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六七一页: 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一嗢柁南摄。用利他事以为自事等者:此显初句希奇不希奇。于一切有情至不望其报者:此显第二句平等心饶益。常能起作不虚加行者:此显第四句不虚方便行。 「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一嗢柁南摄。用利他事以为自事等者:此显初句希奇不希奇」这一句话。希奇不希奇,这是在嗢柁南里边的句子。「于一切有情至不望其报者:此显第二句平等心饶益」这一句话的意思。「常能起作不虚加行者:此显第四句不虚方便行」,那个嗢柁南的第四句。 寅二、称讚功德殊胜(分二科) 卯一、辨(分三科) 辰一、授记等(分四科) 巳一、蒙佛授记 当知此中称讚功德殊胜菩萨,于诸佛所获得授记;非诸声闻,亦非独觉。 这下面是第二科,称讚功德殊胜。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是授记等。分四科,第一科,蒙佛授记。 「当知此中称讚功德殊胜菩萨」,此中称讚功德殊胜,是什麽意思呢?「于诸佛获得授记」,这个菩萨在佛所得到授记了,佛为他授记:在什麽国土、什麽劫中,得无上菩提了。「非诸声闻,亦非独觉」,这件事不是声闻人也不是独觉,唯有这位菩萨才能够有这样功德。这是第一科,蒙佛授记。下面第二科,堕决定中。 巳二、堕决定中 得授记已;便能安住不退转地。 「得授记已;便能安住不退转地」,得授记了以后,他就安住在不退转里,不会再从这个位子退下来。这个没有见第一义谛的人,都是有退转的可能的,现在虽然成就这样的功德了,但也有可能会失掉。若是你见第一义谛了,同时你也有奢摩他的成就,就不会从这个地方退下来,所以叫做堕决定中。下面第三科,所作定常。 巳三、所作定常 安住此中;能于一切决定所作、恒常所作,获得坚固无忘失法。 「安住此中;能于一切决定所作、恒常所作」,到不退转地的时候呢,他安住在不退转地的时候,「能于一切决定所作」,就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他就能做。「恒常所作」,常能做这件事,而不会忽然间,他不做了,「我不高兴做了!」,没有这个分别。「获得坚固无忘失法」就是决定不会忘失的,就是他与第一义谛相应了,这件事他不会退失掉的,获得坚固无忘失法。 前面譬喻这个菩萨的心境和佛的心境,譬如阿罗汉做梦的心境--譬喻菩萨的心境;阿罗汉醒觉的时候--譬喻佛的心境。这个阿罗汉做梦的时候、不做梦的时候和醒觉的时候,他的心都是清淨的。譬如说一个比丘常常用功修行,醒觉的时候很谨慎,持戒清淨、修学戒定慧,他做梦的时候,忽然间放逸,就是做梦的时候会煳涂,有这个差别;阿罗汉没有这个事情,但是做梦和醒觉还有多少差别。说现在这位菩萨呢,「安住此中;能于一切决定所作、恒常所作」,决定做的事一定做,常常这样做、常常地修止观。「获得坚固无忘失法」,这件事永久不忘的、不会忘;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有这样的优点。下面第四科,施设最胜。 巳四、施设最胜 如是坚固无忘失法,诸佛菩萨施设,在于一切有情最上施设。 「如是坚固无忘失法」,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有这样的坚固无忘失法,「诸佛菩萨施设」,也就是这样的讚歎,「在于一切有情最上施设」,这是最殊胜的一个地方。 《披寻记》一六七二页: 于诸佛所获得授记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三嗢柁南摄。四句差别,如文次第易可了知。 「于诸佛所获得授记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三嗢柁南摄。四句」的「差别,如文次第易可了知」,如这个文的次第,易可了知。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