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瑜珈菩萨戒的几点体会
2014/9/3   热度:268
学习瑜珈菩萨戒的几点体会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廖乐根
菩萨戒是以三净聚戒,即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为基础的,其戒本有多种,相比之下,瑜珈菩萨戒在发挥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方面显得更为殊胜,更为方便善巧。从瑜珈菩萨戒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修学佛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戒律并不是僵化的教条,持戒需要有智慧
菩萨戒的根本是对于人心的要求,而不能只看表面的戒相(当然这并不是说戒相不重要),因此发心是最关键的,无论我们做什么,首先要问自已:我的发心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包括学佛、修行本身,我们学习佛法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看起来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往往忽视了,或者说是麻木了。菩萨始终是以他人与众生的利益为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益众生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慈悲与爱心,更要有智慧与方便。
由于菩萨戒重在戒心,所以有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犯戒的事,在瑜珈菩萨戒看来却并不是真的犯戒。瑜珈菩萨戒明确指出:"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而这在声闻戒律中,是不允许的。例如,妄语是四性戒之一,但菩萨行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方便妄语。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比如,有的人素质太差,根性顽劣,你跟他讲道理没用,他根本听不进去,你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必要时可以喝斥他,或采起其它更有效的方式,但前提必须是出于慈悲心。在人际交往中,有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防止更坏的事发生,你可以不理采别人,对某些问题可以不回答,也没有必要作过多的解释。在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实际上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不少情况下,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回答。有时过于迁就别人,其实就是害了别人,对于那些依赖性很强,或者特别小气、吝啬的人,你不必一定要帮助他,或对他过于大方,因为这样会加强他的不良习气。同样,布施钱财也要看对象,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假如对方是一个懒汉,或有不正当的目的,就不应该布施。对于佛法更是如此,如果别人没有求法的欲望,缺乏起码的恭敬与虔诚,就不要轻易地同他谈论佛法,这样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经书也不可不问对象就随便送人,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太珍惜。佛法是无价之宝,必须在恭敬中去求,这一点应有清醒的认识。
由此可见,戒律并不是僵化的教条,戒律是为了调伏人的烦恼习气,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得到自由与解脱。如果我们执着于死板的戒条,不懂得灵活对待,不但达不到持戒的目的,反而会给自己制造烦恼,乃至伤害他人。因此,持戒不只是需要慈悲,同样需要智慧,否则,好心会办坏事,表面在持戒,实际是犯戒,这一点在瑜珈菩萨戒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应特别注意。
二、正确对待与把握佛教各宗派以及佛教与外道(佛教以外的所有学问)的关系
正确处理佛教宗派以及与其它各种宗教、世间学问的关系,也是瑜珈菩萨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问题,在当今信息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佛教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系与派系,这是很自然的。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佛陀的正法,其基本理论完一致,因此不应该互相排斥,乃至彼此诽谤,然而这种情况却经常发生,实在令人痛心。如大乘佛教看不起小乘佛教,说他们是焦牙败种,认为只要学大乘就够了,殊不知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的,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有真的菩提心。同样,小乘也不接受大乘,论为大乘非佛说。瑜珈菩萨戒明确指出,不学乘法,或者弃大向小都是犯戒的。还有许多学显教的人对藏传密教有种种偏见,乃至公然否定。其实密教是以大、小显乘佛教为基础的,而且它还具有与显教不共的殊胜之处。此外,在同一佛教体系之内,还有各种不同宗派的分争,如净土与禅宗、中观与唯识等,都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佛教,还有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有影响的宗教,以及各种哲学、科学、艺术等世间学问。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呢?瑜珈菩萨戒告诉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佛法上。当然,菩萨应于五明处学,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增强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适当抽出一些时间来学习其它的东西,也是有必要的,否则,知识面太窄,眼光狭小,人家一问三不知,要弘法利生就很困难了。不过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对佛法有正知正见,有坚定的信仰,要不然,你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外道与世间学问所吸引住了,乃至舍本逐末,专习外论,最终放弃了佛法。当今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学说与思潮,看上去都似乎很有道理,甚至各种歪门邪道,也往往打着佛教的招牌,到处招遥撞骗,其美丽的谎言,非常容易迷惑一些没有智慧的人,包括某些佛教徒在内。最可怕的是,所谓的相似佛法,相似正法,看起来与佛法没有什么差别,但似是而非、似而是,其实质根本就不是纯正的佛法,要么是对佛法的理解错误,不善说法,误导别人,要么是别有用心,心术不正。凡此种种,令人痛惜。
瑜珈菩萨戒言:"菩萨学菩萨法应习菩萨经藏、论藏,若随像似正法之非正法而转,以信解彼像似正法而反谤真正菩萨法者,则犯他胜处。像似正法,如伪君子之似君子,最易令人迷误。若大乘乘中各分宗派,互为障碍,皆是,如此便失菩萨。近见凡在大乘佛法修学者,对于自行化他之法,须先认识清楚,否则,即堕像似,有犯重戒。此一条为菩萨最紧要之关头,学者其勿诸!"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握佛陀的本怀,坚持以佛教为本位,努力修学,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一切,只有这样,才不会走入歧途。
三、傲慢――菩萨的天敌
傲慢为五种根本烦恼之一,是我执的主要表现,是修学佛法的重要障碍。傲慢之心根深蒂固,且变化多端。它狡猾而微妙,有时你似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而它却以各种形式来欺骗我们。你可以所谓的谦虚来表达傲慢,也可能以自卑或自信来传达傲慢的信息,有时你还会将傲慢建立在同情与怜悯之上。如果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很难接受自己与他人平等的观念,尽管我们天天高喊平等,而骨子里却始终充满着傲慢。总之,只要你的内心还不平静,还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傲慢就会与你同在。在瑜珈菩萨戒中,有许多内容与傲慢有直接或简接的关系,如不信深法戒、骄慢不听正法戒、轻毁法师戒、不随喜赞扬戒等等。
傲慢的人往往执着于自己的知识或见解,自以为是,对于超出他的知识能力之外的东西,总是不加深究,便随意否定。或者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也跟着怎么说。尤其是对于佛法的甚深理论与不可思义的修行境界,不屑一顾,甚至把它们当成迷信。殊不知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一方面他没有对佛法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更谈不上切身的宗教修行体验,他从来不从自己的内心下工夫,不承认自己的浅薄与无知,。这种人在当今社会是很普遍的,包括很多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在内,他们自以为是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研究佛法,然后却始终无法跨入佛法的大门,更谈不上信仰了。
傲慢的人不但对于甚深难解的佛法无法信受,对说法者也缺乏起码的恭敬与虔诚之心。其实,对说法者的恭敬就是对法的恭敬,如理听闻佛法,是学佛的第一步。一个傲慢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的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必定是没有智慧的人。贡高我慢是开发般若智慧的主要障碍。"慢如高山,法水难入",傲慢的人就象装满了水的杯子,你再往里倒,水就溢出来了。
不肯赞美别人也是傲慢的表现之一,因为这样会显示自己不如人家。其实恰到好处地称赞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门艺术,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这与虚伪与奉承毫无关系,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喜悦的赞叹,是一个人有修养、谦虚的表现。作为普通人都希望自己的长处与优点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称赞别人就是让别人快乐,其实让别人快乐就是给自己快乐。
我们不但要善于适当地称赞别人,同时也要学会耐心而真诚地听别人讲话,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听人讲话、与人交谈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不只是用耳朵来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聆听、用心倾听。当你试着这样做时,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似乎不是在同一个具体的人在谈话,而是在同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沟通。此时此刻,彼此的心逐渐融为一体,你就是他,他就是你,许多烦恼与困惑就不知不觉地解决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关键是要放下我慢,设身处地 为他人着想。
傲慢会让我们飘飘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因此,摧毁傲慢是一件并不愉快的事。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傲慢给自己与他人带来种种烦恼、痛苦与不幸,是克服傲慢的第一步。努力培养一种谦卑的心态与开放的胸怀,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瑜珈菩萨戒的学习,你会发现戒律并不是枯燥无味,相反,它非常有趣。透过戒条,可以举一反三,从而发现并解决许多现实人生的问题与困惑,这些都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中所必须认真面对的。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