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原始佛教的四预流支
2014/9/3   热度:396
试述原始佛教的四预流支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一前言
这个春假,我要去充电,我要去度假,我要去亲近善知识,去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惟,法随法行。
在春假的前一天,我就整理好了旅行袋,第二天一大早南下竹山,到德山寺住著一位胸中别有丘壑,光明爽快,逍遥云山的—他是我的老师。他时刻教育我们、提携我们,即使在闲谈时,不忘以佛法来灌既我们、滋润我们。
虽然我已经毕业很久了,他迈入了中年,但我仍不能忘怀于学生时代,拥在心头的那一份温煦。记得当年,老师时时以他那份诚挚的胸怀、丰富的学养,崇高的品格来教育我们,他总希望把我们塑造成具有深度宗教情操的现代僧伽;他希望我们每一份子都能具足健全的人格、完美的僧格;当然,他更希望,我们在修道的学程上,能具足喜乐与肯定。
我想,老他对生命、生活、修行,已经有了深刻的体验和彻悟,所以他能看得透彻、想得深远;他能涵养一颗赤子之心,对青年僧伽付出一份提携、爱护与关怀。
平常时,早餐后每个人都忙著清理环境,各司其事,只有我这闲人,独霸武林,逮到机会陪著老师作饭后径行。山上的空气潮润而清新,我们就踏遍德山寺那座朴拙壮丽的山头。山上充满著晨光带来的喜悦,我不但爱那份清静幽雅,更爱老师那天马行空、驰骋万里和侃侃不绝的言谈。他教育我在修行的学程中,要能将佛法拿来应用,随缘顺性的体验在生活中,得意时不忘念、住;失意时也不沮丧,当下使自己的生命充实无缺,当下使自己超越有限的生命模式,养成为世为人的胸怀。在这一星期里,我每天都充满著法喜快乐与感动。
二、亲近善知识
亲近,在原始佛教里,叫我们要依附他,常常与善知识交游往来。“若有得遇尊者目犍连,交游往来,恭敬、供养者,大得善利 1 。”更鼓励能与善知识共从事,也就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常常接触,无形中就会被他潜移默化,就像春雨降临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够如此,我们就能“从内化发生尊重,外表上自然而然有恭敬的举止行为,这对我们的人格成长有正面的意义,对他人而言,也有教化的功用存在,所以尊重礼拜甚至于恭养承事 2 。”在经里更告诉我们阿难尊者亲近佛陀,跟随佛陀,随时随刻请教法义,“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曾供养亲勤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知识 3 。”这是最好的亲近—依循教示、教诫行事。
善知善,这里指正直而有道德,能教导他人迈向正道的人。在原始佛教里,将善知识分为三种︰一、世俗善知识。二、出世间善知识。三、究竟善知识。后起大乘经典摩诃止观,也将善知识分为三种︰一、外护善知识。二、同行善知识。三、教授善知识。当然还有很多,在此仅将原始佛教里体解的部份陈述出来,企盼我的努力,能转化成他人修行的进阶。更希仰赖善知识的牵引,使今日的我比昨日的我更有气度、更为豁达。在修行的学程中,调整好每一个脚步,追求自己的理想—净化生命,而后回馈佛教。
1、世俗善知识
在出家以前,曾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也不能迷失目标。人生只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朝向目标、努力奋斗,当你达到终点时,那就是人生意义的极致。”长久以来,我一直把它当成我的座右铭。其实朋友之道无他,可贵的在于沮丧时,能相互鼓舞激励,懈怠时能相互督促劝勉。如果能常常劝善规过、砥节砺行,就是世间的善知识了,因为他能使我们的生命往上提升。
阿含经里的世俗善知识,也不关佛法的事,但要想达到后面的结果,前面这些是必备的。“若有善男子,不落度(自行衰意,没有志气,行为不好)、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 4 。”具足了这个,与菩提道的学程,就又靠近了一步。
现代人讲究提升生活品质,每年都会挪出一点时间,来做适当的休闲旅游活动,或拣一处名山,或挑一处海滨,或远征海外的山川峡谷,这些都须要有熟识的人来引导,也就是“游行善知识”。当然除了这个,尚有“居家善知识”、“通财善知识”、“后世善知识”。
“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也就是说来生要有好的伴侣,今生必要加功用行,依循著自己所造下的善根福德,自然就能因缘聚会。独自修行要想有所成就,那是不容易办到的,佛陀必要庄严净土,熟化众生,没有广度众生,而要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有如缘木求鱼一般的困难。“善哉世尊,为我说法……世尊观察罗 罗心解脱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汝以授人五受阴未……汝为人说六入处未……汝已为说尼陀那法未……堪任受增上法 5 。”佛陀从教育罗 罗中,告诫我后世佛子,必要从教育别人当中,层层转深来成就自己。因为修行的学程,必要使自己的努力,变成他人生命的鼓舞,将自己的成就,化为后人修行的榜样,这也就是菩萨的行持,修道的捷径。
2、出世间的善知识
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结交到出世间的善知识,要想趣向菩提道果就比较便捷。因为,他曾经从这条道上走来,他即能明悉的牵引我们、指示我们,使我们的思想逍遥矌达,使我们的行为进退得体,使我们的心境提升欢悦。因为,当你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后,即能转化这缺憾的现实人生,使这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杂染的世间,因为善知识的提携,而彻底的解除苦厄,迈向解脱。
当然,学佛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成佛,而成佛必须是步步渐行渐近的学程,所以学佛是一种实践的历程。在原始佛教里告诉我们,出世善知识也即是证得四沙门果位的人,“有三种调士夫相,何等为三?有士夫捷疾具足、色不具足、形体不具足。有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不具足。有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定。 6 ”佛为比丘弟子说这三种调士夫相,也即是三种出世间的善知识。佛陀告诉我人,不得以貌取人,虽然他们有所不具足,但是他们是大善知识,如初果见道以上者,他已断三结(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所以他称为捷疾具足者。然而,见道者未必色具足、形体具足;也就是说,也许他很丑;也许他口才不好,不会说法;也许他不得人缘,人家不供养他,资具缺乏。但是我们要知道,见道后虽然他仍有很多缺陷,但他是一个真有成就、真有内涵的大善人。所以,一个想在修道的学程中,亲近到出世善知识的行者,他必要对每一份子具足平等、崇敬宗仰的心,才不会失之交臂。
3、究竟善知识
究竟,主旨在形容至高无上,或对事物彻低、极尽之意。但阿难所见解的善知识,与佛院稍为有异。阿难以为“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7 ”佛告诉他这样不行的,应当要“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做善知识 7 ”佛陀告诉我们,一定要纯一满净才能算是善知识,而佛陀本人,才算是究竟圆满的善知识。因为他的“法义”能滋润我人入乎现实生活之中,出乎现实生活之外,让我人保得一份灵明的觉性,保得一份赤子的纯真。
依循阿难的见地,能做好一半就算是独立自足、圆满多能了,已经可以成为善知识、善伴党,做为好朋友了。“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由以上我们可以细心追想,我们就不难发觉︰众生的我,我所执,常常会标定自己所设限下来的指标。
在增一阿含里,是依循著善知识的引导。现在,他又以他曾经踏循过的道迹,来引导后人成长道果。唯有能引渡别人迈向正觉的人,才可称为究竟善知识。“佛告阿难,必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若我昔日,不与善知识从事,终不为灯光佛所见授决也。以与善知识从事故,得为与提和竭罗佛所见授决也,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8 ”从以上这一段文,我们可以理解,唯有佛陀才是究竟的善知识。我们后世佛子,一定要秉持一份理想和信念,契而不舍的追寻我们的究竟善知识—佛陀的法身。唯有依循著佛陀的法身,才能开启我们生命内在的睿智,引领我们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听闻正法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常听人提起—过去的我心胸豁达,不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耿耿于怀;现在的我,却容不下一点不顺心的小事情。其实,当时的我们是顺著自己的旨趣,随著根尘相应而攀缘、努力追求,这样的心况,比较能发挥个人的潜能,获得更多的丰收;而现我们,是勉励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安顿自己的生命、心灵,开发自己的德业品格,这些都比开创一番事业更为艰辛、琐碎。开始时总觉得无处安顿,生命似乎掉入万丈深渊,虽然有菩提学做为后盾,但是它不能直接给予我们一份什么,所以我们觉得惶惑、空虚。
修学佛法,只是提供我们一个反省的机缘,让我们时时回到自我,面对自己。然而时刻面对自己,不再有情感的转移、物质的寄托,似乎有点苍凉、寂寞、迷失。此刻我们就要依靠善知识的牵引、指导,以他的智慧做为我们的明灯—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在这关键的时刻,善知识能提供我们向上的阶梯,让我们生命得到滋养,身心灵得以重新组合、重新架构,在正法的洗炼中脱胎换骨。此后这吊诡的生,必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生命的淬练,将它落实下来,使自己的人生理想得到肯定。
在原始佛教里,听闻正法的定义,必要能听到厌、离欲、灭尽,“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尽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 9 ”而听了之后,又能使你产生 三学、八正道,使你趣向厌、离欲、灭尽,这才是真正的听闻正法。
如果每一佛子,都能依循此道迹进,即能得到真正的超越,为在这有的杂染间,人与人处,当不及到此的益,互间的洽,以深入到赴汤火、在所不辞的化境。一旦碰到益互突时,要有重大的抉择时,那么相互之间的道情、友情、感情、恩情……一切的一切,都将承受严格的试炼与考验。所以要能听闻正法,具足正知、正见,接受正法的熏习、陶炼,之后,自然能有旷达的胸怀,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自然清风,世事澈悟。
听闻正法,能得种种福利,经里告诉我们,随时听闻正法有五种功德︰“随时听法有五功德,随时承受不失次第,云何为五︰未曾闻者便得闻之,以得闻者重讽诵之,见不邪倾,无有狐疑,即解甚深之义。 10 ”如果每一份子都能如理思惟,即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学佛者应该对他四周围的一切,包括迷惑人的现象,以慧眼观察,而不是用肉眼。然后再以理智思惟,那么,他将领悟到法尔如是之意义。如能洞察,人亦能即刻转迷为悟,不再沉沦苦海。 11 ”企盼每一道友,都能从听闻的过程中,净化自己、觉悟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将我们所得到的法义,溶汇到我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回过头来成他成就人使我们的努力,变成后人生命的鼓舞。使我们的法音,渊源流长,化为无数后来佛子的进阶,这才是做为一个行者修学法义的真正目标。
佛陀在说法的过程中,你若能具足八种善心,“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胜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说正法要,世尊即为彼说苦集灭道。 12 ”佛陀他即会本著自己觉悟、圆满的内涵,适应众生的根器。来教育我们、引导我们。迈向正觉的彼岸。当然,后世佛子亲近善知识、要听闻正法。也必须要具备这一份恭敬、虔诚的心,善知识的法水,才能流入你的八识田中。
菩提道上学来的知识—“佛学”,若不能经深细的思惟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上,它—佛学,将不能与你的生命产生任何关联,那它将会变成一种空谈、一种浪费。因此,我们追求真理,趣证解脱,对所听得的佛法,必要从生活实践,加以明智的抉择、思惟法义,才能产生亲切感、灭除贪、嗔、痴。“思慧,已不再重视名言、章句的闻慧,而是进入抉择义理的阶段”,因此我们知道,佛弟子修学佛法的过程,必要透过内正思惟才能把握到法的实相,也即是第一义谛法,由此才能得到究竟的利益。“诸比丘啊!所有的善或善的成份,以如理作意为根本。如理作意使他们会合在一起,因此如理作意被说明为一切诸法的最上。”修学佛法没有如理作意—就不能成就“思慧”,佛陀曾说︰我从如理作意、如理精勤后,得到无上解脱。
又,导师以为听闻佛法,主要是企盼我人从多闻熏习中。体解佛陀所要传达给予后世佛子的讯息。从听闻中了解经典的内涵、体解经典的义理和义利,确实、笃定的把经论的真理,“用”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多闻熏习的意义,可从两方面去理会︰一、佛法穷深极广,义门众多,如发大乘心的学者,应有“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广大意欲,勤听多学,一无厌足。二、对于每一法门,要不断的认真研习,以求精熟。这样不间断的积集闻熏和深入,久而久之,内在的心体渐得清净安定,而萌发悟性,一旦豁然大悟,即不离名言义相,而解了甚深佛法。 13 ”此后确实的让我们生命里的浅渣,经过真理的火焰烧、烤、淬炼,把多余的部份化为灰烬,尔后,再经过不断的琢磨。之后我们的生命得以充实无缺,人格可以圆满优雅,心境可以超拔飞升,渐渐的、慢慢的让生命在佛法的大海中脱胎换骨,达到清灵、明净、畅佛本怀。
四、如理思惟、法随法行
听闻正法后,进入抉择义理的阶段,在四预流支中即属如理思惟所摄,“合乎正理的思惟抉择,应依了义理,以了义教为准绳,然后衡量佛法,所得到的简择慧,才会正确。 14 ”在原始佛教,如理思惟必要从动态的连续观察,不作片段的观察。片段的、静态的观察,只是为了了解的方便,或为了让别人了解而方便说的,必要从因果二方面互观。因为,因不住因、果不住果,果由因而生,因待果立,此相互的运用即是动态的观察。也即是说,对于法义的思惟,必要让每一个人有能力去面对每一个法的点、线、面,面对一个“法”错综复杂的延伸。我们能绵延不断的去思惟,如此的知解法义,即是用共相的了解“sam— ina→知→想身”,若用解析的观察、分别的了解,即是“ 别相知→识身”,人类是高等的动物,动物都有概念存在,也即是有分别识的存在。如果要以分别识,来找寻生命存在的根据、来解除众生的贪、嗔、痴、烦恼,这是不可得的。
在修行的学程中,我们应当要用般若,般若能达到 →慧知→慧身。此处的慧是一份“道”现前的能力,也即是能使我人提升宗教情操,提升生命精神,逐渐的达到解脱。解脱才能真正的解除贪、嗔、痴、烦恼,超越生死流转的智慧—即称为般若。
听闻正法而能发起正见,深入透显生命的精神,即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此即是闻慧成就。之后,尚要从闻起思,也就是分别、思考,透过般若慧的实践,最后由 →通知→解脱知见身,来证实,此即是以般若慧来引导实践。 15
正思惟,一直被强调著,是因为只有透过正思惟,才能真正的法次法向,也即是四预流支的实践。透过思惟修后,每一个阶段都能笃定的观法义、受持法,此是推动每一个阶段的实践—即是法次法。
五、后记
八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春假,我给自己一个精致温馨的假期—也企盼在这一段时间,整理一点东西。从老师身上,我联想到了善知识的种种,因此我想依循眼前的现象来观察,整理原始佛教的四预流支。然而春假结束时,我只完成了二个项目,也许是我对自己的心意了解不详、能力运用不足、自觉的程度不理想,所以不能产生完善的发挥,我只对善知识与闻正法比较能够掌握。回到学院,稿子一放,庶务一忙,转眼间又到了岁末时节,再次的提起笔来,依循著扬郁文老师的“阿含要略”,给如理思惟与法次法向略作一个介绍。回想自己走在出家岁月里,何以对后项觉得如此深涩、艰难,也许在我内心深处,虽然对于佛法义理有一份殷切的想望,但从来没有深入的去开发、探索。所以在思考的畴上,只浮光掠影的看,没有抽丝剥茧的读,今天才有这种难以下手的窘境。
菩提学程若想达到圆满,就必须付出一生的时间去实践,从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享有同时付出。我们眼前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不能见道(断三结),若能依循四预流支,老实、笃定的去追寻,即能从世间迈向出世间;从凡夫位进入圣者之流;从断烦恼而了生死、而成就解脱的功德。
朋友们!艰辛的生命历程,我们都有一份敏感又喜驰万里的胸怀。我们迫切的想要一份安身立命的停泊处,但是我们都构不到生命宁定的极致。因此内心有著很大的困扰与冲击。从老师身上,我感染到了一份来自天界仙邦,飘逸出尘的灵气,所以我想以一份虔诚、供养的心,来禀告所有道友,珍惜您前所拥有的善知识,亲近他、恭敬他、供养他、仰慕他……,依循他的身教、言教潜移默化。从听闻法义→如理思惟→追寻道迹,有一天您也能够精神灵气、志行高洁;有一天您也能够真理满胸怀,所行障碍。朋友们!让咱们携手并进,相互提携、相互鼓励,手牵手、肩并肩,圆满五浊世间,迈向成佛之道。
注︰
1 杂阿含经卷十八 大正藏第二册 P133a
2 新雨佛教文化六十五期 杨郁文老师 P8
3 杂阿含经卷十 大正藏第二册 P66C
4 杂阿含经卷四 大正藏第二册 P23b
5 杂阿含经卷八 大正藏第二册 P51b
6 杂阿含经卷三十三 大正藏第二册 P323b
7 杂阿含经卷四十六 大正藏第二册 P339b
8 增一阿含四十四品第十经 大正藏第二册 P768C
9 杂阿含经卷一 大正藏第二册 P5C
10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 大正藏第二册 P702C
11 人类手册 圆光出版社 P43
12 中阿含经卷九 大正藏第一册 P497C
13 学佛三要 妙云集 下篇 P84
14 学佛三要 妙云集 下篇 P185
15 参考阿含要略 东初出版社 P117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