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 广化律师对弥陀净土的信仰与弘扬
2014/9/3   热度:295
试述 广化律师对弥陀净土的信仰与弘扬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广化律师纪念专集》编委会 撰
“持戒念佛”是 广化律师一生修行的宗旨。 广公对二者的关系曾开示如下:“‘持戒’和‘念佛’合之则两美,分之则两损。何以故?若持戒不念佛,来生以夙世持戒故,必定大富大贵。但是大富大贵的人,十分之九不愿修道,所谓‘富贵学道难’。富贵中人不知学道,他的生活必定趋向食、色、玩乐的享受,凡是过这种生活的人士,不难想像到他的将来,必定堕三恶道,这第三世他就受苦了。又,若念佛之人不持戒,临终多被业力所障,不得往生,流入八部鬼神中去。这即是‘持戒’和‘念佛’,分之则两损。如果能持戒又念佛,即得现前身心康乐,当来往生西方,见佛闻法证三不退,终至圆满无上菩提也。”(《年谱》页349-350)除此之外,又作“持戒念佛四料简”云:‘持戒又念佛,世世常福乐;念佛又持戒,往生多自在。有戒无净土,第三世受苦;有净土无戒,往生遭障碍。”(《广化律师净土集》以下称《净土集》页553)可见在 广公的信念中,“持戒”与“念佛”是居平等、相辅相成的重要地位,而其一生之修持亦在此双轨道中平衡前进。
有关 广公持戒弘律的经过与成就,普为世人知晓与推崇,并且也为文略述过。然关于 广公如何选择弥陀净土为其一生修学的归宿,其开始之枢机与修学过程,则鲜为人知。今依 广公亲笔记载的《日记》与第一手资料所汇集的《年谱》,整理出清晰影像,让读者明白 广公一路走来的脚迹,及其努力修持的种种经过,再对照日后 广公功行圆满、自在往生的种种瑞相,如是因,如是果,则更知所向学。谨将 广公一生修学与弘扬净土的过程略述如下:
民国四十三年, 广公三十一岁,十月十六日追随 律航老人赴台中市,在台中莲社,由 律老之介绍得识李炳南老居士,彼此一见如故;即与律老三人趺坐长谈教益良多,相逢恨晚。此番聚谈,为 广公修学净土的枢机(《日记》页182)。后于十二月五日,即参加嘉义天龙寺启建之弥陀佛七法会,广公曾购备素菜供养三宝;并将供养三宝功德,至心回向在大陆的父母,生得安乐,死归净土。在佛前作此回向时,诚敬恳切,声泪俱下。当夜蒙佛力加持,得梦游极乐国土,黄金宫殿。而于佛七期间少证一心的经验,更是增长广公学佛精进的原动力。而在佛七圆满夜, 广公步行返营,中途吐血,急以 律老所教授“并耳念佛”方法,记数念佛八千声,抵达医院,弗药而愈(《年谱》页86)。凡此种种经验,对于初学佛法的人,真正是鼓舞向上及坚定信心的原动力。由以下资料显示, 广公从此以后,在自度度他方面皆是以“净戒为因、净土为果”作为努力的方向。
民国四十五年夏三月, 广公于南投龙泉寺成立定期念佛会,每月初一、十八两日定期念佛(《年谱》页104)。七月,于龙泉寺成立周六念佛会,此为 广公南投宏法之第四大愿。期间以“华严居士”之名,于念佛会讲(念佛的功德)等主题(《年谱》页105)。由于 广公此时养痾于埔里陆军疗养二大队七中队,离中队营房约一里许,有位杨政丹老先生,自己有一间小佛堂, 广公自至埔里的第二日起,即每晚到杨老先生的小佛堂拜佛、做功课,除非有特别事故,从不缺课。这期间的念佛工夫又较前进步。如《日记》所载:“……颇多余暇修持佛法及研读佛经,计先后研制〈八识规矩颂简明表〉及研制〈往生论研读心得图〉二种。又半年来,每晚赴鲤鱼塘杨政丹老先生处佛堂内作早晚课,风雨无阻,养成持恒习惯,而念佛工夫亦颇有进步。例如:秋间口夜,夜半醒来,作理观念佛,因邻床軿声顿住,以忽一惊,念佛境界为之一变,万缘顿息,……心生觉念,乃得不觉。”(《日记》页200)同年十月二十六日, 广公赴台中侍从 律老,在台中盘桓三日,承 律老授《净修捷要》、《五念法门》及《坐禅要诀》,并请 律老印可其近日“追顶念佛”所得善境(《日记》页204-205)。在念佛的路途上, 广公已渐渐得到清净法喜的讯息了。
民国四十六年五月, 律老赠予 广公《无量寿经义疏》,并题句云:“持戒念佛,弘法度生,了生脱死,满菩提愿。”语重心长。 广公兼旬看完三遍,并作〈五重玄谈〉备忘(《日记》页212)。九月十九日, 广公于慈善寺,依 律老披剃出家。九月二十二日,即随 律老至关子岭大仙寺,为东林精舍莲友讲《无量寿经》, 律老方便大座, 广公讲小座,历二十天圆满(《日记》页219)。这是 广公出家后的第一次弘法,即讲净土宗的根本大经——《无量寿经》,可见 广公与弥陀净土的因缘甚深。
民国四十七年, 广公随 律老至弥勒内院,在汐止数十天(住慈老塔边茅蓬),将《弥陀经》各家注疏看一遍、二遍不等,并作笔记,准备作为日后弘法的参考(《日记》页224)。同年四月十日起, 律老讲《无量寿经》,至五月二日圆满, 广公奉命讲小座(第二次随讲小座)(《日记》页226)。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慈善寺启建弥陀佛七, 广公主七,期间瑞相显现——佛七瑞应事迹如下: 广公在第二天大回向时,即蒙观音菩萨甘露灌顶,见青色莲花于七宝池畔及见七宝栏楯等。又刘贻端居士,亦见佛放光明等等。慈善寺门前桂树,从此次佛七起开花,接连至第二年观音法会,花开不断。此是佛法神力加庇示瑞,鼓舞行人(《日记》页232-233)。
民国四十八年元月四日, 广公随 律老至白雨生司令冢,见日本《净土宗全书》,洋洋大观,爱不忍释。白司令睹状,慨然惠赠。 广公得此书,如获珍宝,并下定决心将来也要编著中文“净土宗全书”——莲藏(《日记》页234)。 广公日后虽也有著手进行,可惜碍于客观因缘未能具足而没有完成。
由于 广公秉承 律老“弘法度生”的大悲心愿,而自己也立下“于无佛法处,建立正法幢”的菩萨行愿,故于七月间开始游化东部。除了在玉里华山寺讲“弥陀净土法门略说”,并与当地士绅合力筹备“台东佛教莲社”(《日记》页240)。十月十八日,台东佛教莲社正式成立。十一月二十五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起,每逢星期三、五,在莲社开讲《阿弥陀经》。实现 广公以净土法门引渡众生的菩提心愿。然而当时的东台湾交通阻滞,文化落伍,佛教亦冷落,人无善根,开办道场,万分困难。 广公为贯彻“于无佛法处,建立正法幢”的心愿,勉为其艰。尝以“欲报佛恩”自我勉励,有时遇到困难,辄以“忍辱波罗蜜”对治之。每自叹此为菩萨精神,泪珠暗洒(《日记》页242)。
民国四十九年, 律老舍报往生。由于 广公亲侍目睹 律老念佛安详往生之种种瑞相,因此更坚定 广公“深信佛语,持佛名号,愿生极乐”的净土思想(《年谱》页152)。 律老是 广公学佛生涯中最具影响力的引导人。从 广公初学佛法、介绍净土法门,一路提携,直至最后,又以“预知时至、无疾而终”的往生瑞相,鼓舞 广公信愿念佛、坚定 广公求生西方的意志。
广公终生行持弥陀净土法门,最终也果如其所愿的往生极乐,其中的契机即在于 律老的影响。由此可知,修道人选择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对于道业的成就是具有关键性影响力的!
民国五十年一月三十一日(农历十二月十五日), 广公由台东返抵慈善寺,著手编订《净土全书》。从农历正月初一日,发愿在慈善寺,禁足半年修净业,求生西方。正月初九日清晨斋天, 广公夜梦三尊神人至其所,说为延寿若干年。此事见《日记》所载:“原于去年师父圆寂之七日,六月十九日夜,梦神人告于明年六月十九日当往生西方;次二十三日,又梦往生景况,镇静安详。因此之故,今上半年在慈善寺禁足,专修净业,求生西方,以期不负三宝厚恩,不虚耗信施也。今忽得延寿之梦,到期而不往生者,益信去年所梦非虚也。”慈善寺例年“春季佛七”, 广公于此次佛七,发愿少睡或不睡,一心将念佛功德回向生西。起七前夕,见佛光莹然,大殿忽然扩大,莲邦现于殿内。第二天,见西方三圣于莲池。第五天上午第二枝香归位念佛时,觉有黑蛇长三尺,大盈握,从腰间下地,由门槛下出去(《日记》页265-266)。十一月十一日, 广公主持灵隐寺弥陀佛七。佛七期间第五夜念大回向文“愿我临终无障碍”时,祥光罩身;又梦观音、势至二大士从座而下,欣然起舞,乐融融也。从年立春日起, 广公每天持诵《弥陀经》,是年一共主持了七个“念佛七”(《年谱》页157)。
民国五十一年, 广公居俗时的老师——李济华居士往生。(于台北念佛团讲完“弥陀大意”之后,于大众念佛声中坐脱)(《年谱》页162)。 广公于〈李济华居士传略〉中言:“……盖预知时至,驶函告别焉。其人其事,影响所及,令不信佛教者,缘致信佛;信佛而不修净土行人,于末后一著往生怀疑者,断疑生信。是乃可谓:大作佛事,普利人天也。”(《学佛杂记》页135-136)。并于〈李济华居士遗集序〉中赞曰:“大哉济老!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创宝岛坐化之伟迹,此非常人作非常事也。堪与肉身菩萨慈公老人媲美,一僧一俗,开台湾佛教史之新页。“(《学佛杂记》页138) 广公的僧俗师长——律老与济老,皆示现净宗行人的最佳典范——“预知时至、无疾而终”,这对 广公一生坚持以弥陀净土为其修行的归依处,给予最大的鼓励。
同年十月初十日, 广公于基隆兴建的法航精舍落成。启建第一个佛七,在佛七期间瑞相昭著,金莲花现,大如车轮,光明四耀;又两度见佛现金色身,相好庄严,世无伦比(《年谱》页165)。
民国五十四年九月一日,慈明佛学院开学, 广公于该院教《阿弥陀经》(六讲此经)。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讲《往生论》。是夜礼念间,厌离娑婆,欣仰极乐。 广公忆及《往生论》:“佛光无碍之义,若身在佛光中”,忽悟得一切皆空,亲证生佛一如之理(《日记》页298-299)。
民国五十五年二月十四日起,为慈明佛学院任讲《十六观经》。二月二十一日(农历二月初二日)为慈明寺佛七主七,发愿七中精进念佛。第二天念佛堂中礼佛时,见无量寿佛黄金色身,珠宝庄严,光明晃耀,世间未见,俄顷而隐。第四天上午第二枝香止静时, 广公自述:“恍惚见佛殿楼下水池中有一船,坐多人,林翠松亦在船中,是三十六号。我上船执舵,叫声‘开’,船遂乘地面洪流(气流)出山门去,得句云:“‘扬帆顺水西方去,大家同上大愿船。’猛想‘大家同上大愿船’二个大字,遂醒。”(《日记》页301-302)
广公在这一年中主持十个佛七,种种瑞相频生,然 广公谦称:“凡此瑞相,皆佛菩萨示现,接引众生,我自愧无德无修,何敢与焉!”(《年谱》页202)
民国五十六年农历二月初二至初八日,为慈明寺例年春季佛七, 广公在主七期中,以“坐佛光中之我,念我心中之佛”,作观念佛,颇得受用,月余仍少妄想(《年谱》页206)。读者至此,或许会纳闷:“为什么 广公念佛成就很快,而我们却没啥消息?”这些疑问,可从 广公当年对时人的解答当中得到讯息:“往年有一居士问我‘如何得一心?’我以记数念、并耳念等等方法答之,他都说已念过,未得一心云云。见师(律老)自外归,我以此相告,师云:‘此是生死心未切,生死心切即念得一心也。’民国五十七年,我在护国寺患大病,初夜鬼来拉被,中夜梦到荒山墓旁找芳邻。梦醒生大惶恐,惧堕鬼道,猛切念佛,遂获善境。但得善境之后,遇有因缘,易得一心,如铁受电,再次不难。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而比丘念佛,苦乐悬殊。心疑比丘修行,不能出离。比丘告王:‘以修行不在身苦,而在心切与不切’。于是用死囚捧油钵游行大街,而囚犯一心护钵而行。故事以喻比丘为生死苦,一心行道,念佛得一心。”(《年谱》页214-215)“生死心切即念得一心”正是问题的答案。 广公一生为病苦所折磨,又境遇多舛,其厌离娑婆、欣羡极乐的心,恐非一般常人所能理解,而这一点也正是 广公念佛工夫成就的主要动力。
民国六十年, 广公大部分时间皆在办《民声日报?醒世周刊》,期间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到 律老遗著《百日念佛自知录》,在《醒刊》分期刊出。刊毕之后,复与《念佛入门白话解》合刊,于秋初印行济世,即《律航法师遗著第一辑》(《日记》页325)。其用心则如〈律航法师遗著序〉所言:“……书中‘并耳念佛’法,实为排除妄想的妙法,其‘痛切念佛’法,乃稳操往生的左券。是故无论新学老参,允宜人手一册。至于《百日念佛自知录》,为 师闭般舟关,精修念佛三昧的笔记,举凡在关中的生活检讨、念佛行持、忏悔策励、遣除魔障等等,一一翔实记录,以资检讨改进,故名曰《自知录》,盖取‘如人饮水,温冷自知’之意焉。其实师之所忏悔自责者,正是我辈学佛人的一般通病,师发露而我们覆藏;师之惕勉策励者,正是我们修行之目标,师惕励而我们怠忽。师之行持经验,如怎样念佛才得一心,怎样拜佛较为虔诚,观想念佛的修观次序,念佛见佛怎样才不会著魔,凡此种,皆可作修道人的良师益友,不可不读。”(《学佛杂记》页148-149) 广公悲心切切,除了纪念并发扬 律老弘法利生的心愿,更愿净宗行者在修学过程一帆风顺,此是 广公不辞辛劳将之汇集出版的苦心。
民国六十二年, 广公历经人事迁变(离开南光佛学院、《醒刊》被迫停办),又加上旧疾复发,遂决定掩关净修,依慈云忏主修订的《净土忏本》行之。闭关目的在修净土,只是净土礼忏境界愈善,病苦及诸魔障就愈大(《年谱》页238),终致平地一跤,跌断左腿,为治病而被迫出关。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由于 广公精进修持,将宿业转成“重报轻受、后报今受”,若以菩提道上的长远眼光来看,或许是“不受后有”的征兆吧!
民国六十五年, 广公之教授阿阇黎 道源尊宿,于台北志莲精舍宣讲《观无量寿佛经》,适值 广公在中国内学院亦正讲授此经,( 广公自言参考书有十种,而以《妙宗钞》、《四帖疏》、《灵芝义疏》三部为主,深入浅出,应机宣讲)故每晚恭诣座下谛听。有感 道老见解高超,有时言前人之所未言, 广公于法喜充满之际,遂发心将 道老所讲笔记成书(即《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流通于世,普利有情(《净土集》页181、182)。
民国七十一年九月, 广公于雷音寺再版倡印《观念法门》、《李济华居士遗集》。并于农历十月十一日, 广公带领弟子、信众北上土城承天禅寺,拜见当代高僧 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自言见 广公的行持已到达某种程度,故对 广公开示“实相念佛”之理(《年谱》页277-279)。
民国七十七年, 广公办南普陀佛学院第三届,在这一年结夏期间, 广公因脑水肿入医院开刀,曾人事不省昏迷三天。于昏迷中,旁人却只见老人口中在唱赞不已,似乎与另一时空之众生在开示一般。医生对其病症亦颇不乐观,咸认难有存活之希望。不料,三天后苏醒过来,身体却奇迹般的日复一日康健。事后 广公向弟子透露,彼神识在昏迷中,曾到过西方极乐世界边境,亲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现量殊胜景象。于初到之际,即闻空中有声传入耳内,谓云:“此乃极乐世界也!”就在内心踊跃欢庆莫名之时,想起办学之愿未了,不可进去。转念之间,境失识返,遂清醒过来。极乐世界数分钟之游,却已历经人间三天之光阴矣!(《年谱》页306)
民国七十八年结夏期间, 广公病况似有往生征兆,然又感于大众之请求及办学育僧之心愿未了,故疾呼“阿弥陀佛救我!”果然感得弥陀慈父之加持而康复(事见上期文稿所载)第二天,有同学请问 广公:“为什么有的人念佛有感应,有的人念佛没有感应?昨天老和尚一念就感应,原因何在?” 广公回答:“这是有秘诀的,第一: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相信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神通广大、有求必应,我念他,他一定会听到,一定会来救我。第二:要诚恳发愿,愿意要往生极乐世界。第三:要一心实行,老老实实念佛,不夹杂、不间断。”(《见贤思齐》页247-248)这一段开示正符合净土二力法门的特色,也是对净宗行人须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作最浅白的解说。
民国八十一年仲夏, 广公俗家儿子彭长光来台探亲, 广公令其书写《阿弥陀经》,并撰〈书后语〉云:“……缘起性空之事相,彰显而易见;缘起性空之理性,幽微而难明。净土行人能知缘起性空之理,犹能念佛,将来往生莲品必高。而不明缘起性空之理者亦无妨。只要每天诵经、念佛,不夹杂、不间断,将来往生西方,花开见佛,弥陀亲为说法,何愁不开悟者哉!是故,无论利根钝根、上智下愚,但有缘遇此《阿弥陀经》,皆应发欢喜心,诚敬受持。平日早晚课诵《阿弥陀经》一卷、阿弥陀佛圣号万声,至诚回向发誓往生西方,若遇难缘,加诵《普门品》。如此修持,决定现前蒙诸佛菩萨加庇,消灾除障;将来往生极乐,圆满菩提。”(《年谱》页314)此正说明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豪杰无下抑之羞、庸愚有仰攀之益,慈门广大,普度无遗。
民国八十五年, 广公率领南普陀佛学院师生及寺众,举办一场深具历史意义的三坛大戒会。于第二坛传过比丘(尼)戒之后,老人家自言心愿已了,遂舍报往生。大众助念时,有人见到阿弥陀佛现丈六金身、放光接引,有人则闻老人家身上散出莲花的清香。甚至为了让信众有瞻仰老人家遗容的机会,遂用冷冻棺柩暂厝在涅槃堂内。十五天内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瑞相:如老人家遗体在零下一度的棺柩内,脸色竟渐趋红润,比平时还庄严;头七之后,顶门中央现出肉髻相;二七的佛七圆满回向时,二、三十位信众亲眼目睹西方天边远处出现两朵大莲花;十五日后举行封棺仪式,老人家遗体柔软且须发渐长,整个额头、顶门更是显得殷红异常。这种种殊胜的瑞相都是超乎常情的,在在证明 广公已经往生西方无疑了。
广公以“娑婆最后身”将净土行人对净宗教、理、行、果的笃信切行,终致往生极乐作了最圆满的示范。值此信仰崩溃、正法不兴、名师难遇的末劫浊世时中, 广公提倡“持戒念佛”的修行宗旨,正是后辈学人菩提道上的指路明灯,千万不要鄙视“念佛法门”而误了自己向净土的回归。曾有人问 广公:“什么人好念佛?”老人家回答:“男人有雄图大略,最好念佛。因伟大事业,莫过于正觉成佛,利物济生;女人天性宁静,最好念佛。因要求清净逸乐,莫过于念佛得一心不乱;老人尝遍人生滋味,最好念佛。因求生西方,才是人生的真正归宿处;少年人初入社会,最好念佛。因佛教哲理,乃是指导人生的方针;军公教人员生活安定,最好念佛。且念佛可陶冶品德,砥砺忠贞;农人耕作不须应用脑力,最好念佛。且念佛可感应佛力保佑,田禾丰收;工人工作时间最好念佛。因念佛可以提神醒脑,增加工作效率;商人生活清闲,最好念佛。且念佛的人注重信用,可助商业发展获致巨利。”(《净土集》页488-489)此一问答,与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同具悲心,无非在说明“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及普劝世人火急念佛。”进而证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境界。
“弘扬净土”是 广公出家的十大愿之一,在出家近四十年当中,不断的主持佛七、演说净土经论,自身更因念佛而往生极乐世界,为弘扬净土法门交了一张最令人喝采的成绩单,除此之外,也留下许多净土方面的著作,如:《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录音带并附习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注解、《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记录)、《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要义摭钞、《佛说无量寿经》汇释、《往生论》讲义及单篇著作、讲词甚多,俱收于《广化律师净土集》中。
后记:
《广化律师纪念专集》编委会所撰作一系列有关 广公生平事迹的文章,将于此告一段落。文中述及一切感应事迹,乃 广公观察可说之时节因缘而说, 公之心意在“自惭业重尚蒙佛菩萨加被、护法龙天护佑”,勉励后学应依 佛陀之教诲而行,绝非以我慢贡高之心傲人。此用心不同于世间一般无惭无德之人士,为贪求名闻利养而自吹自擂,乃至假造种种附佛异象,以欺瞒无知无辜之凡僧愚民,这一点是编委会必须说明的。
世尊在《十六观经》中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回顾编委会所载诸文,从 广公对世间法的完成——履践孝道、精进修行、办学育僧、持戒弘戒,一直到最终出世间法的完成——回归净土,老人家所表现的这一切,真正是“净业三福”的写照。 广公一步一脚印的证明 佛陀的教诲、经典的训示真实不虚,也展现了他身体力行的实践结果——终于迈向解脱之彼岸,这在 佛陀纶音已为人淡忘或扭曲的今日,广公老实修行的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应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编委会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仅将诚心所掬取的这大海一滴水,供养有缘见闻的行者,愿共勉随学,同生极乐,同成佛道。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