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净: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十七)


2014/9/4    热度:232   

刘常净: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十七)

 

  乙十二 别释《中论》名题门

  丙一 总释三字

  丁一 正释名题

  次别释《中论》名题门。此论立名,有广有略。所言略者,但称《中论》故睿法师序云:“《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而后但释“中论”二字,故名为略。问:何故但称《中论》不题观耶?答:中是所论之理实,论是能论之教门,若明理教,故义无不周也。所言广者,加之以观,故影法师《中观论序》云:“寂此诸边,名之为中,问答折征,称之为论。又云观者,直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耳。”问:何故具题三字耶?答:因中发观,由观宣论,要备三法,义乃圆足也。

  别释众品,有十二大科,可分为二:前十一门总明四论要义,此第十二门别释《中论》名题。《中论》名题,有广略二名,略名《中论》,广称《中观论》。这是由《中论》两篇序文传下来的。罗什翻译《中论》,参加翻译的有两人为《中论》作序,一是僧睿,二是昙影。昙影并作注释,名《中论注》。僧睿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故但释《中论》二字。昙影序如今文所引:“寂此诸边,名之为中,问答折征,称之为论。又云观者,直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耳。”这就是说,龙树观点,存在心内,便是“中观”,说出于口,就是“中论”。所以此论有三个名称:一名《中论》,二名《中观》,三名《中观论》。

  丁二 次第门

  次第门。问:此三字有何次第耶?答:有二种次第:一者能化次第,二者所化次第。能化次第者,中谓三世十方诸佛菩萨所行之道,故前明中;由此道故,发生诸佛菩萨正观,故次明观;由内有正观,故佛宣之于口,名之为经,四依菩萨宣之于口,目之为论也。约所化悟入次第者,禀教之徒,因论识中,因中发观。若望于佛,因教识理,因理发观也。

  《中观论》三字,有两种次第:一是能化次第,二是所化次第。“能化”是就佛菩萨而言,佛菩萨能教化众生,故名能化。“中”是佛菩萨所行之道,佛菩萨所行的是中道,故“中”在前。因行于中道,能发生正观,故次明于观。由内有正观,依此正观,佛菩萨宣之于口,故为经为论,今论是菩萨所造,故题名《中观论》三字以为次第。次约所化悟入者,“所化”就是被教化的众生。所化众生,受学菩萨的论,由学习《中论》,认识中道,由中道发生正观,故先论次中后观,若约所化,应名《论中观》以为次第。今论是菩萨所造,应以能化为主,故题名《中观论》以为次第。若是学习佛经,应名因教识理,佛经是佛的言教,理是经中所说的中道之理,故言“若望于佛,因教识理,因理发观”。

  丁三 制立门

  次制立门。所以但明三字,不多不少者,略有三义:一者诸佛菩萨,凡有二德:一者自行,二者化他。中之与观,谓自行也,论之一字,即是化他。自行化他,义无不摄,故但标三字。二者,化于众生,要必具三:一者有所悟之理,二者因理发观,三者由观宣论,故但明三也。三者,以中对观,是境智之名,以观对论,为说行之称。因中发观,故以中为境,以观为智。如说而行为观,如行而说为论。以义唯此四,故名字但有三名也。

  制定建立论题的字数叫“制立”。为什么要制定,不多不少,只“中观论”三字为论题呢?此略有三义:第一,诸佛菩萨大分有两种功德:一是诸佛自修成就的功德,此德无量不可说;二是说法教化众生,此亦善巧无量。中之与观是自修功德,经论是说法教化,是化他功德。这两种功德摄尽佛菩萨一切功德。又佛菩萨功德,不出法报化三身,中是真如法性,就是理法身;观是观智,是修得的智慧法身,就是报身;经论是说法教化的结果,配应化身。“中观论”三字能表达佛菩萨的三身功德故不多不少。第二,就化他德中要具备三义: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是中,谓中道实相;二要有实践的方法即观法为观;三自己成就后还要说法教化他人为论。故“中观论”三字意义深远,不多不少,圆满具足。第三,“以中对观,是境智之名”,谓“中”是所观的中道理境,“观”是能观的主观心智。以心观境,由境生智,即是自行。“以观对论,为说行之称”者,以心观境,由境生智,这是“如说而行”是观行;说此境智意义以教他人,即是“如行而说”为经论。义理虽广,不出境智说行四种,故言“义唯有四”,故但立三字为题。

  丁四 通别门

  次论通别门。通而为言,三字皆中、皆观、皆论。所言皆中者,理实不偏,故理名为中;因中理发观,观非偏观,观亦名中;因中观宣论,论非偏论,论亦名中。三字皆观者,中是义相观,观是心行观,论是名字观。亦如三种般若:中是实相般若,观是观照般若,论是文字般若。三种皆论者,论是能论,故名为论,余二所论,亦名为论也。就别而言,理实不偏,与其中名,智是达照,当其观称,论是言教,故目之为论。

  即是以通别二义,解释“中观论”三字,故名通别门。若依别义解释,实相之理,远离二边,称之为中;以心照境,名之为观;吐言宣义,呼之为论。故“中观论”三字名义各别,是为别门。若就通义解释,通是同义,三字皆是中,三字皆是观,三字皆是论,故是通门。所言三字皆是中者,实相之理,离偏称中,名为中道;发生的观智,此观不偏,观也是中,故称中观;依中观宣教,言论不偏,论也是中,故称“中论。所言三字皆是观者,“中”是义相观,“观”是心行观,“论”是名字观。这是本宗所说的三观。以中道实相的义理为所观境,故名义相观;观智是能观的心行,以此心行观实相境,当体为名,即是心行观;论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能说明中道观法,故是名字观。又如三种般若,般若即是观智,也可称为三观:实相般若是义相观,观照般若是心行观,文字般若是名字观。三字皆是论者,“中观”是论的主体内容,是所论,“论”之一字是论说,即是语言文字,是能论,能论所论皆是论,故三字皆是论。

  丁五 互发互尽门

  戊一 标互发互尽

  次明互发互尽门。就中有:中发观、观发中;缘尽观、观尽缘。

  “中发观、观发中”,即是解释中和观的关系,又是说明修观的过程。“中”谓中正之理,“观”谓观心智慧,发谓发生或发现。中观互发,意谓: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引发正确的智解,有正确的观点智解,才能体会或发现正确的理论,这种相辅相成,名为境智互发。“缘尽观、观尽缘”,称为缘观互尽门。前境智互发门,是指的正理对正观,故言互发,今是邪缘对正观,故言互尽。尽谓灭尽。以正确的观智,观察错谬见解的邪缘,此种邪缘都被消灭于正观之内,名缘尽于观;邪缘既消灭已尽,正观也无须保留,名观尽于缘。是谓:内外并冥,缘观俱寂。

  戊二 释中观互发

  所言中发观者,如《涅槃经》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譬如胡瓜,能发热病也。观发中者,众生本谓因缘是生是灭,不知是中,以正观检生灭不得,方悟因缘是中,此则因观发中。

  中发观者,观一切法不生不灭,能见中道实相,即生般若正观。此外引《涅槃经》说: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诸法实相本来不生不灭,但凡夫颠倒,没有正观知见,只见诸法生灭无常。若是佛菩萨以正智观诸法,常是不生不灭。学者若能依教修观,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便能发生观智。譬如胡瓜,能发热病一样,名为中发于观。观发中者,众生本来谓因缘是生灭是生死,不知是诸法实相。但是若能以正智的观点,分析检查生灭法的实体不可得,这才悟得生灭法即是不生不灭的实相。由正观发现正道,这就是观发于中。

  戊三 释缘观互尽

  缘尽于观者,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偏邪之缘,尽菩萨正观之内,故名缘尽于观。观尽于缘者,邪缘既尽,正观亦息,故名观尽于缘。缘尽于观,故非缘,观尽于缘,故非观,非缘非观,不知何以美之,强名正观也。

  上是以正观对正道,正对正则互相显发,此是正观对邪缘,邪对正便无处容身,而归灭尽。缘尽于观,“缘”是外道、二乘及有所得大乘人的偏邪知见之缘,本不真实,菩萨以正观达照,皆不能自立,悉消灭于正观之内,故名缘尽于观。观尽于缘者,本对邪缘,故说正观,邪缘既尽,正观自息,故名观尽于缘。《中论疏》卷八(木刻本)说:“摄岭大师云,‘缘尽于观、观尽于缘’。缘尽于观者,凡夫二乘,有所得大乘,此诸缘尽于正观之内,以正观既生,如此之缘即不生,故云缘尽于观;在缘既尽,正观便息,故名观尽于缘。非缘非观,不知何以美之,强名为中,强名为观。”摄岭大师即僧朗大师。

  戊四 释中观互尽

  问:既得缘尽观、观尽缘,亦得中尽观、观尽中否?答:亦得尔也。中是智境,观是境智。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由境故智。由智故境,境不自境;由境故智,智不自智。不自智则非智,不自境则非境,故是境尽于智,智尽于境。

  前明中观互发,缘观互尽,现在反转过来说,中观互尽,缘观互发,以示教理圆融。中观亦名境智,中是所观的理境,观是能观的心智,故中观也是境智。今谈中观互尽,于言不便,即作境智说明。中境不自成为境,因对智才说为境;观智不自成为智,因照境才说为智,故境智都是相待缘起的。境不是自境,则非境;智不是自智,则非智,如是非境非智,缘起即是性空,故境智俱尽,就是中尽观、观尽中。

  戊五 释缘观互发

  问:亦得缘发于观,观发于缘否?答:由邪缘故,得显正观,即是缘发于观;由正观故,显缘是邪,谓观发于缘耳。

  次设问答,以释缘观互发。答意是:两相对照,互相显发。由彼邪缘,才显得我是正观,就是缘发于观;由我正观,方显得彼是邪缘。前中观互发,发谓发生或发现,今缘观互发,是两相对照,发谓显发,同是互发,而发义不同。

  丙二 别释中字

  丁一 四种释义

  戊一 总标

  次明别释三字门。总论释义,凡有四种: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也。

  前总释三字,是将三字合在一起解释,今别释三字,是分别解释三字。虽言别释三字,实际只解释一个“中”字,并未解释“观论”二字。不解释的原因,《大乘玄论》说:“然解中既显,则观义可明。何故尔?既称中观,中离断常,观亦离断常,故既解中,即是解观。”今《玄义》显正章最后说:“正既有对偏、尽偏、绝待,观论亦然,类前可知。”故今但解释中,观论二名,类推可知,故不另释。“四释”名称不同,《二谛章》作:“一随名释,二就因缘释,三显道释,四无方释。”《二谛章》又说:“此四义不得前后。”“不得前后”者,是说不得改变前后次第。与今文次第名称略异。《二谛章》是刊定说,应依《二谛章》的名称和次第。现在且依此文的次第解释。

  戊二 别释

  己一 依名释

  依名释义者,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中以实为义者,如《涅槃》释本有今无偈云:我昔本无中道实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睿师《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照谓显也,立于中名,为欲显诸法实,故云照其实也。所言正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肇公《物不迁论》云:“《正观论》曰: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故知中以正为义也。

  依名、随名,皆是随文释义。中有三义:一是中,二是正,三是实义。就是中道、正法、实相三名。今释“中”字,即以正实二义解释,故云“中以正为义,中以实为义”。释“中以实为义”,首先引《涅槃经》我昔本无中道实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反过来说,假使我悟得有中道实义,岂不是就没有烦恼了吗?此文“中道”与“实义”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分开,表明中道就是实义,故引以为证。次引僧睿《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并说明照谓显也。意谓:所以中为名,为的是显示真实义,显实相义,故言“照其实”。

  释“中以正为义”,也引两处文,先引《华严》,次引《肇论》。《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正法性就是真如实相,故文释云: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这是会通正法就是中道,只是对缘不同,词异义同。次僧肇《物不迁论》引《中观论》即引作《正观论》,可见中就是正义。“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这是引《中论·观去来品》明无去来义,只是引其义,而不是引其文。意谓:看着有人朝向东方去,但这人永远也到不了东方,明去即不去。现在流通本的《物不迁论》的引文,还是作《中观论》。但不管怎样,至少嘉祥见到的《物不迁论》中的引文作《正观论》,所以才作为依据,引来作证。

  己二 显道释

  理教释者,中以不中为义,所以然者,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强名相说,欲令因此名,以悟无名,是故说中,为显不中。问:中以不中为义,出何文耶?答:《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若尔,一切中偏法,了达非中偏,即其事也。

  依《二谛章》应是第三。理教释义,《大乘玄论》名为“竖论表理”,《二谛章》叫作“显道释”,今文与彼颇不相应。依上两书,此文应名教理释,而不应名理教释。“中以不中为义”,即是“竖论表理”,也是“显道”的意思。道即是理,所谓中正之道,实相之理。教能显理,为显此理,故应是教理释。“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为显此中实之理,才说“中以不中为义”,引《华严经》作证。晋译《华严》卷五偈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如是正观察,能见真实佛。”意谓:说有说无皆是言教,皆是假名,了达非有非无的中道,才是真实。今说中不中也是这样,说中说不中皆是名教,了达非中非不中,才是绝待的中道真实。故后两句说:“如是正观察,能见真实佛。”真实佛就是法身报身佛。

  己三 因缘释

  所言互相释者,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所以然者,中偏是因缘之义,故说偏令悟中,说中令识偏。如经云: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谛,说第一义谛令识世谛也。

  依《二谛章》是第二因缘释。互相释义,《大乘玄论》名为“横论显发”。横论显发就是互相释义,也叫因缘释义,意思是一样的。“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对偏故说中,因中故说偏,所以中偏是因缘义,也是互相释义,此不难解。经云,是引《涅槃经》义,文也易知。

  己四 无方释

  四无方释者,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是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故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

  《二谛章》卷中说:第四无方释义者,明俗以一切法为义,人是俗义,柱是俗义,生死是俗义,涅槃是俗义,无方无碍,故一切法皆是俗义。释二谛义既是如此,今释中义也是如此。人是中义,柱是中义,色是中义,香是中义,无方位、无限量、圆通无碍,故一切法皆是中道。《二谛章》又说:“《华严》何意云,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体道故如是。何者?一念即是道,无量劫亦是道,故无量劫即一念,何以故?无碍道故。体无碍道,故得无碍用,一念无量劫,无量劫一念。无量劫一念非一念,一念无量劫非无量劫。非一念非无量劫,而一念无量劫。

  丁二 四种中义

  问:中有几种?答:既称为中,则非多非一,随义对缘,得说多一。所言一中者,一道清净,更无二道。一道者,即一中道也。所言二中者,则约二谛辨中,谓世谛中、真谛中。以世谛不偏,故名为中,真谛不偏,名为真谛中。所言三中者,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

  中义,约体性说,无名无相,言忘虑绝,是非一非多的,若是随缘立义,可以得说一多,有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乃至无量中道。所言一中者,即不二法门,一实中道。《华严经》说:“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真理唯一个,即是一真中道。所言二中者,就是约真俗二谛明中。言俗是即真之俗,说真是即俗之真,二谛融通,义无偏碍,当体是中。所言三中者,如文所说,二谛中道及非真非俗二谛合明中道,也是前文所说的体中和用中,非真非俗是体中,二谛中道是用中。

  所言四中者,谓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也。对偏中者,对大小学人,断常偏病,是故说对偏中也。尽偏中者,大小学人,有于断常偏病,则不成中,偏病若尽,则名为中,是故经云: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二常。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绝待中者,本对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出处众生,强名为中,谓绝待中。故此论云:“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经亦云:远离二边,不著中道,即其事也。

  此四种中义,对偏等三中,前“显正章”末,已略解释。此文自释颇详,不须多解。“此论云”者,即是《中论·破本际品》,偈云:“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意思是说,若没始终两头,哪里还有中间。经亦云者,《大品·法施品》说:“不以二法,不以不二法。”不以二法,是远离二边,不以不二法,即是不著中道。

  成假中者,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此之中,为成于假,谓成假中也。所以然者,良由正道未曾有无,为化众生,假说有无,故以非有非无为中,有无为假也。就成假中,有单复疏密横竖等义,具如中假义说。如说有为单假,非有为单中,无义亦尔。有无为复假,非有非无为复中。有无为疏假,非有非无为疏中。不有有为密假,有不有为密中。疏即同横,密即是竖也。

  前面说过,真理绝待,无名无相,非中非不中,为教化众生,于无名相中,强说中道。中是实义,对中说假,借假显中。如来善巧,说非有非无为中道,说有无为假名,说此中道,为成立假名,故名成假中。“就成假中,有单复疏密横竖”等者,《大乘玄论》辨释二谛中假,具明单复中假疏密义,今略述之。单复中假者,例如:只说一有不说无为单假,只说无不说有,也是单假,双说有无为复假。中也是这样,只说一非有,为单中,只说一非无也是单中,双说非有非无为复中,疏密之义也是如此,约有无二字合说中假,为疏中疏假,单约一个有或单说一个无明中假,是密中密假。例如说,假有假无此是疏假,若说有不有,此是密假。中也如此,若说非有非无,此是疏中,若说非有非不有,同样是中道,名为密中。就是约有无二字说为疏,单约一字说为密。密即是竖,疏即是横。

  为什么要分单复中假疏密义?为释经论,经论中说有两种百非,两种对治,所以立单复中假疏密等以释经论。例如说苦乐虚实,此是疏对治,若说苦不苦,实不实,此是密对治;若说如来涅槃非有非无,此是疏百非,若言非有非不有,非无非不无,此是密意辨非。因为经中有此单复疏密义,所以立此以示学人,用以通晓经义。《三论玄义检幽集》载摄山僧朗说:长安道融《维摩经注》,引罗什语云:“若不识横竖疏密单复义者,终不解大乘经论意。”可见单复疏密中假义,原是关中摄山历代相传的教义。

  丁三 各家释中不同

  戊一 外道明中

  次释中不同,得有四种:一外道明中,二毗昙明中,三成实明中,四大乘明中也。外道说中者,僧佉人言,泥团非瓶非非瓶者,即是中义也。卫世师云:声不名大不名小。勒沙婆云:光非暗非明。此之三师,并以两非为中,而未知所以为中耳。

  叙外道明中有三家:第一僧佉派即是数论师,说泥团非瓶非非瓶者,彼意:泥团可说不是瓶,故言“非瓶”,但泥团可以制造成瓶,离泥无瓶,因中有果,这又不能说泥团不是瓶,故言“非非瓶”,即以此为中。卫世派即是胜论师,说声音不是大也不是小,以此为中。声音近听则大,远听便小,而声音实非大小。又声音随大器则大,随小器则小,如钟大故声大,磬小故声小,而声音自身无大小。勒沙婆是尼乾子派,说光非暗非明为中道。夜间远处射来的光,不能看书,不能辨物,故言“非明”,光又与暗不同,故言“非暗”。此外道三师,皆以双非为中道,而不知真正的意义。

  戊二 小乘人明中

  毗昙人释中者,有事有理。事中者,无漏大王不在边地,谓不在欲界及非想也。理中者,谓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成实人明中道者,论文直言,离有离无,名圣中道,而论师云:中道有三:一世谛中道,二真谛中道,三非真非俗中道。

  毗昙事中“无漏大王不在边地”者,声闻法的无漏道慧,是无烦恼的别称,无漏清净,三界第一,故称大王;“不在边地”者,不在欲界及非非想天。欲界众生,烦恼浊重,故无漏不在;非非想天,是外道所修所生处,也是有漏,故无漏不在,色界居三界之中,五净居天是三果圣人所住,故是无漏,此即事明中。四谛中的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集是烦恼业因,苦是由因生果。此因果道理,因灭故不常,果续故不断,不断不常,即是中道。这是约苦集之理以明中道。成实明三种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非真非俗中道。此三种中道,与三论宗所说三种中道名同,其实大异。《三论》《成实》皆传自罗什,故两家皆明三种中道,然而由于大小乘教理深浅的不同,故两家三种中道的意义有所不同,《大乘玄论》卷二和《中论疏》卷二,皆有明辨,这里就不多说了。

  戊三 大乘人明中

  四大乘人明中者,如摄大乘论师明,非安立谛,不著生死,不住涅槃,名之为中也。义本者,以无住为体中,此是合门。于体中开二用,谓真俗,此是用中,即是开门也。又中假师云:非有非无为中,而有而无为假也。

  摄大乘论师,以非安立谛无住涅槃为中道。《摄论》以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为安立谛,以三无性为非安立谛,即以三无性非安立谛,无所住为中道。此言摄论者,是梁代真谛三藏所传由来之摄论师。约唯识明中,唯有内识故非无,都无外境故非有,非有非无,唯识即是中道。“义本者,以无住为体中”者,是本宗自述中义。今宗义本,以无住为体中,于体中开为二用,谓真俗二谛。何谓“无住”?《大乘玄论》卷一说:“不真不俗,亦是中道、亦名无所有,亦名正法、亦名无住。”故此无住,就是中道正法,故为体中。于体中开为二用,即真俗二谛,总为三中,与“显正章”中所说不异。

  又“中假师云”者,中假师是三论宗的一个派别,不久消失。摄山僧诠,有高足四人,即兴皇寺的法朗、栖霞寺的慧布,长干寺的玄辨,禅众寺的慧勇。非有非无为中道,说有说无为假名,这本来是止观诠师所立义趣,后来四公领解不同,讲说有异。辨勇二公固执非有非无为中,而有而无是假,所以被兴皇门下称为中假师。兴皇、嘉祥认为:通常虽是以非有非无为中,说有说无为假,但也不能定执,应当是中假互通,中道也是假名,二谛假名也是中道,称为圆融中假。

  《中论疏》卷四说:“以有不自有,故有是假有,即此假有,远离二边,故称中道。问:若尔,中假何别?答:论云:“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更无二休,约义不同耳。问:若尔,摄山大师,云何非有非无名中道,而有而无称为假名,即体称为中,用即是假,云何无别?答:此是一往开于体用,故体称为中,用名为假。问:大师何故作是说?答:论文如此,故大师用之。《四谛品》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长行释云:以远离二边,故名中道,为众生故,以假名说。中道为体,不可说其有无,用是有无故,可得假说,故以非有非无为中,而有而无为假,盖是一途论耳。若辨三中三假,即中假常通。”可见兴皇、嘉祥虽常谈中假,而不固执于中假,说中假常通。对定执非空非有是中道,言而有而无为假名者,被称为是中假师。

  《三论玄义记》终

  摄山后学 刘常净撰记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