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藏》所收天台教文述要


2014/9/3    热度:319   

《南藏》所收天台教文述要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随着佛典翻译和介绍的增多,中国僧人对佛学义理的理解也愈来愈深。特别是南北朝以后,中国本土化佛教的创立,已越来越趋向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僧人在接受印度佛教思想之余,结合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所撰述的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大量著作的问世。
  中国佛教每一个宗派的创立,都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来维系。天台宗作为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它的包括从创立至发展等同时期涌现的大批著述,体现了作为一个宗派所表现的鲜明特色。大量的资料表明,天台宗人的撰述,无论从数量或者类别等,都是相当可观的,同时历代帝王对天台教文也相当重视和青睐。据载,早在北宋咸平六年(1003),宋真宗就诏“智者大师科教类次尺牍凡百十四部,赐名《天台总录》”(1)。天禧元年(1017),又诏赐“天台东掖山(今浙江临海)智者教文印四千六百二十卷”(2)。天圣二年(1023)宋仁宗也诏赐“天台教文人藏”(3)。淳熙三年(1176)宋孝宗又诏令福州东禅寺刊天台教藏同大藏流通。由此可见,天台教文已成为中国佛学典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次所刻的《大藏经》,对天台教文的收录,均有不同。本文仅就《南藏》所收天台教文,略作考述。敬请专家指导。
  《南藏》,全称《明南本大藏经》。创刻于明永乐十年至永乐十五年(1412~1417),刊成在永乐十七年(1419),系重刊明《洪武本大藏经》,内容略作改动。全藏用千字文编目,自天字函至石字函凡636函,1610部,6330卷。板式每半页六行,每行十七字,内所收天台教文,如下所列:
  一、法华部分
  1。《法华经安乐行义》
  此书一卷,陈南岳慧思撰。《南藏》中藏“烦”字函。慧思,俗姓李,河南武津人,年十五即受具,后谒慧文,得悟“法华三昧”,由是双开定慧两门,以智顗之师为台宗先驱,也称“南岳尊者”。《安乐行义》是慧思强调《法华经》实践的力作。
  2.《妙法莲华经玄义》
  此书二十卷(4),略称《法华玄义》。隋天台沙门智顗说,门人灌顶于开皇十三年(593)录自荆州玉泉寺。
  智顗,字德安,俗姓陈,颖川人,陈隋时期著名的高僧,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535),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智顗十八岁出家,二十二岁从慧思所学。陈太建二年(575)始至天台隐居,宣帝为创修禅寺。后隋炀帝礼他为师,并赐“智者”称号。智顗一生经历三个朝代,一意兴显三世佛法,共建寺三十六处。亲手度僧一万四千余人,撰述经书约三十余部,一百四十余卷。其所创立的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之始。
  《法华玄义》是天台宗主要的思想理论基础著作,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同称天台三大部,《南藏》中藏“实”、“宁”两函。
  3.《妙法莲华经文句》
  此书二十卷(5),略称《法华文句》,智顗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说,门人章安灌顶笔录整理,唐贞观三年(629)削补纂成。
  《法华文句》是智顗对《法华经》本文的主要解释,是天台宗三大部之一,《南藏》中藏“更”、“霸”两函。
  4.《法华经观音品玄义》
  此书二卷,也称《观音别行玄义》,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记,本书释法华普门品别行部,是普门品现存本中最古的著述。《南藏》中藏“何”字函。
  5.《法华经观音品义疏》
  此书二卷,也称《观音别行义疏》。隋天台智额说,门人灌顶记,本书系普门品的文句解释,有时亦作序,同《观音品玄义》,为天台宗教义五小部之一(6)。《南藏》中藏“何”字函。
  6.《法华玄义释签》
  此书二十卷(7),唐天台沙门荆溪湛然述。湛然,俗姓威,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生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二十岁时依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受天台教观,其后以复兴天台宗教义为己任,撰天台三大部注释等,著述甚丰,充分发扬了天台宗义。寂后被天台宗人尊为台宗第九祖。
  《法华玄义释签》是湛然对智顗《法华玄义》的注释,前有普门子缘起序。《南藏》中藏“晋”、“楚”两函。
  7.《法华文句记》
  此书二十卷(8),唐荆溪湛然述,是智顗《法华文句》的注释,《南藏》中藏“赵”、“魏”两函。
  8.《十不二门》
  此书九纸,唐荆溪湛然述。是为《法华玄义释签》的别行本,系明示天台三大部的纲要。《南藏》中藏“翦”字函。
  9.《十不二门指要钞》
  此书二卷,宋四明沙门知礼撰。知礼,字约言,俗姓金,浙江四明人。十五岁出家,二十岁从台宗十六祖宝云义通学天台教观。业成后“凡主法会,唯事讲、忏四十余年,胁不至席”(4)。天禧四年(1020),被宋真宗赐予“法智大师”称号。后人因其德行高超而尊为台宗十七祖。
  《十不二门指要钞》为湛然《十不二门》的注释,前有慈云遵式序,《南藏》中藏“茁”字函。有关《十不二门》的注释,在中国有九家之多(10),但唯知礼最胜。
  10.《观音玄义记》
  此书四卷(11),也称《观音别行玄记》。宋四明知礼撰,专释智顗《观音品玄义》、《南藏》中藏“何”字函。
  11.《观音义疏记》
  此书四卷(12),也称《观音别行疏记》,宋四明知礼撰,本书专释智顗《观音品义疏》,书后附宋天竺寺沙门慈云遵式释重颂云,《南藏》中藏“何”字函。
  12.《妙法莲华经要解并科》
  此书二十卷,宋温陵开元莲寺沙门戒环解。成书于宋宣和间(1119~1125),前有弘传序注并释及南序。《南藏》中藏“旷”、“远”两函。
  戒环,越人。宋温陵开元寺僧,世称温陵大师,通天台经教,著述宏富。
  二、止观部分
  1.《大乘止观法门》
  此书四卷(13),陈南岳慧思曲授心要,本书在会昌毁佛时流失海外,宋咸平二年(999),日本国寂照和尚持此本回归慈云遵式处。前有朱(由页)序,后有遵式序。遵式在序中云:此“初卷开止观之解,次卷示止观之行”《南藏》中藏“践”字函。
  2.《摩诃止观》
  此书二十卷(14),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记。本书成书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是天台宗详述圆顿止观的主要著述,系天台宗三大部之一。《南藏》中藏“困”、“衡”两函。
  3.《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此书四十卷(15),唐荆溪湛然撰。为智顗《摩诃止观》的注释。前有普门子序。《南藏》中藏“殷”、“途”、“灭”、“虢”四函。
  4.《止观义例》
  此书二卷(16),唐荆溪湛然撰,为智顗《摩诃止观》的提要。遵式云:“为初学难解及破异论”(17),《南藏》中藏“践”字函。
  5.《止观大意》
  此书一卷,唐荆溪湛然述。也是智顗《摩诃止观》的提要,系湛然为其弟子居士李华所撰。《南藏》中藏“翦”字函。
  6.《始终心要》
  此书一卷,唐荆溪湛然撰。本书虽为仅二百八十七字的短篇,却堪称天台宗教学的精要。《南藏》中藏“翦”字函。
  三、禅门部分
  1.《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此书二卷,陈南岳慧思撰,主要内容多依《法华经》而论,是强调坐禅的要旨。《南藏》中藏“烦”字面。
  2.《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此书十卷,晴天台智顗说,弟子法慎私记,门人灌顶再治,为天台宗修观五小部之一(18)。《南藏》中藏“刑”字函。
  3.《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此书二卷(19),隋天台智顗为俗兄陈鍼所撰,一名《童蒙止观》,亦称《小止观》。本书前有宋元照序,后附唐梁肃《天台止观统例》及《天台法门仪》。《南藏》中藏“践”字函。
  4.《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此书一卷,略称《觉意三昧》,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记,《天台山方外志》作“智者亲撰”。《南藏》中藏“烦”字函。
  5.《四念处》
  此书四卷,隋天台智额撰,为天台宗修观五小部之一,《大唐内典录》作章安灌顶撰,《南藏》中藏“烦”字函。
  6.《法界次第初门》
  此书三卷(12),略称《法界次第》,隋天台智顗撰,《南藏》中藏“翦”字函。
  7.《现心论疏》
  此书三卷(21),隋天台国清寺沙门章安灌顶撰,本书为显扬智顗《观心论》要旨的名著,然《慈云随函录》云:“考其所说,知人品位。然江浙名流或云疑伪”。《南藏》中藏“起”字函。
  灌顶,字法云,名非凡,俗姓吴。陈天嘉二年(561)生于临海章安(今属浙江椒江),灌顶从小聪慧绝伦,七岁时依摄静寺慧拯出家,二十岁从智顗受具足戒。其后一直陪伴在智顗的身边,成为天台宗及智顗的继承者。被尊为台宗第五祖。
  8.《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
  此书一卷,隋章安灌顶集。为天台智顗教诫弟子坐法、息法断片的集成,其中以治病患为主体,《南藏》中藏“起”字函。
  四、维摩部分
  1.《四教义》
  此书四卷,隋天台智顗撰。为《维摩诗所说经疏记》离出之文。有四卷、六卷、十二卷三种版本的流传。但仅区别于写本的不同,唯明崇祯六年(1633)的六卷本,却缺第五权实以下。《南藏》中藏“弊”字函。
  2.《天台八教大意》
  此书一卷,隋章安灌顶撰。本书为天台教门中“化仪四教”及“化法四教”的大纲。《南藏》中藏“翦”字函。但据近代的日本学者考证,是书乃为湛然门下明旷所作(22)。
  3.《天台四教义》
  此书一卷,五代沙门谛观录。本书为天台宗人简学易懂的入门书。《南藏》中藏“翦”字函。谛观,高丽人,五代时,吴越王为复兴天台宗,遣使至高丽求取天台典籍,高丽光宗王命谛观使送典籍回归。至天台螺溪,遂礼台宗第十五祖螺溪义寂为师。其后致力止观,于开宝中(971~973)坐化。
  4.《天台四教义集注》
  此书十卷,元南天丝沙门玉岗蒙润集。本书为台宗僧人入门必读书。《南藏》中藏“稼”字函。蒙润,字玉岗,海盐顾氏子,自小颖悟,十四岁即从外祖古源出家,后随湛堂性澄学丘观,能讲善演。业成后历主当湖、天竺及净慈等寺,盛弘天台于杭州。
  五、般若部分
  1.《金刚般若经疏》
  此书一卷,隋天台智顗撰,《南藏》中藏“法”字函,《天台山方外志》说:“建炎二年(1128),武林修悟将此疏入经为注。咸淳元年(1265),南湖行靖等将天台法轮院科金刚经并疏,刊板于寺”。但近代学者认为是书不具备天台宗教学的特色,乃属伪作(23)。
  2.《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此书五卷(24),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记,主要以天台宗家规而叙述。前有宋晁说之序。慈云遵式之《天竺别集》说本书:“元丰初得之海贾”。《南藏》中藏“韩”字函。
  3.《仁王护国般若经琉神宝记》
  此书四卷,略称《仁王疏记》,宋四明沙门柏庭善月撰。《南藏》中藏“弊”字函。善月,字光远,号柏庭,定海方氏子。十五岁出家,依草庵道因修天台教法,生平撰述甚多,后补左街僧录。
  六、涅槃部分
  1.《大涅槃经玄义》
  此书二卷,隋章安灌顶撰,《南藏》中藏“践”字函。
  2.《大涅槃经疏》
  此书二十六卷,隋章安灌顶撰,唐天台沙门荆溪湛然再治,主要注释《大涅槃经》及撰者自己之《大涅槃经玄义》。《天台山方外志》载本书:“十卷,荆溪治定十五卷,今十八卷。”另还有三十三卷的一种版本(25)。《南藏》中藏“土”、“会”、“盟”三函。
  3.《金刚錍》
  此书一卷,唐荆溪湛然撰。书依《涅槃经如来性品》而立名,是引进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的渊源。前有宋净觉仁岳科序。《南藏》中藏“翦”字函。
  4.《涅槃玄义发源机要》
  此书四卷(26),也称《发源机要记》,宋钱塘沙门孤山智圆撰。本书专释《大涅錍经玄义》,《南藏》中藏“土”字函。智圆,字无外,号潜夫,又号中庸子,俗姓徐,钱塘人。其少出家,年二十一岁始从奉先源清习天台三观之法。后住西湖孤山,学有所成,计有著述近三十部,一百二十余卷,为天台宗山外派之大家。
  七、净土部分
  1.《净土十疑论》
  此书一卷,或称《阿弥陀十疑论》,隋天台智顗撰。本书前有宋杨杰序,后有宋陈灌序。《南藏》中藏“起”字函。
  2。《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此书一卷,宋耆山沙门慈云遵式撰。本书《天台山方外志》未载,《台州府志、艺文略》载与《往生净土仟仪》二书同为一卷。《南藏》中藏“实”字函。遵式,字知白,宁海叶氏子。少脱俗,初投临海东掖山义全出家。后从台宗十六祖宝云义通学天台教义,尽得其学,与台宗十七祖四明知礼齐名,所撰多为忏仪,世因称慈云忏主。后人尊为慈云尊者。
  3.《净土境观要门》
  此书一卷,元虎溪沙门怀则撰。《南藏》中藏“刑”字函。怀则,元高僧,通天台宗三观十乘之法。著述宏富。因居虎溪西畔修学,世称虎溪尊者,号兴教大师。
  八、杂疏部分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此书一卷,隋天台智顗撰,为《观无量寿佛经》的解释,《南藏》中藏“法”字函。但据日本佛教学者研究,是书乃为后人之作(27)。
  2.《金光明经玄义》
  此书二卷(28),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录,本书是《金光明经》的概说要旨,在宋代,因广、略两种版本的问题,而导致了天台宗山家山外两派之间七年的论战。《南藏》中藏“遵”字函。
  3.《金光明经文句》
  此书六卷(29),随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录,本书主要阐明《金光明经》的旨意。《南藏》中藏“约”字函。
  4.《请观音经疏》
  此书一卷,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记。本书是为约四教三观而释观音的六字章句陀罗尼。《南藏》中藏“烦”字函。
  5.《菩萨戒义疏》
  此书二卷,隋天台智顗撰。也称《菩萨戒疏)。《南藏》中藏“遵”字函。
  6.《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此书一卷,陈南岳慧思撰。《南藏》中藏“起”字函。
  7.《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此书六卷,《天台山方外志》作《光明玄续遗记》三卷,宋四明知礼撰。是知礼为辅助乃师,台宗十六祖宝云义通所著《光明玄赞》的略缺,及驳斥孤山智圆《光明玄表微记》的四失九证而作,《南藏》中藏“遵”字函。
  8。《金光明经文句记》
  此书十二卷(30),宋四明知礼撰。专释天台智顗的《金光明经文句》,本书的原本是其师宝云义通的讲义。知礼并借鉴孤山智圆的《索隐记》,融合了自己的见解整理成册,其中最后《佛赞》一品,由其门下广智尚贤补注。《南藏》中藏“约”、“法”二函。
  9.《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此书四卷(31),宋钱塘沙门孤山智圆撰。为智顗《请观音经疏》一文的注释。《南藏》中藏“烦”字函。
  10.《法智遗编现心二百问》
  此书一卷,宋四明沙门继忠集。是知礼对梵天庆昭《十义书》所设二百九十二条诘难的答辩,《南藏》中藏“翦”字函。继忠,字法臣,永嘉邱氏子,其八岁出家,后依广智尚贤学天台教义。及成,出主西湖法明寺,一生从知礼山家之说,多有著述,人称扶宗尊者。
  11.《翻译名义集》
  此书十四卷,宋姑苏景德寺沙门法云编。本书始于北宋宣和元年(119),成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凡六十四篇,约收音译梵语二千军四十余条。版首有周敦义序。流通版本有七卷、十四卷、二十卷之分。《南藏》中藏“贡”、“新”二函。法云,字天瑞,号无机子,长州戈氏子。八岁出家,初依通照法师学天台教观,后得法于南屏清辨。曾住持松江大觉教寺,为天台宗山家一将。
  12.《天台传佛心印记》
  此书一卷,元虎溪沙门怀则撰。系针对禅宗而作。《南藏》中藏“刑”字函。
  13.《教乘法数》
  此书四十卷,明会稽沙门圆(59)集,本书共收法数三千一百六十二目,以天台宗义与《贤首法数》相对,版首有道遐、松阴序。《南藏》中藏“瀞”、“俶”、“南”、“载”四函。圆瀞,字心源,身世不详,出家后从天竺雨翁习止观。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曾任僧录司右善世。
  九、忏仪部分
  1.《方等三昧行法》
  此书一卷,隋天台智顗说,门人灌顶记。本书依《方等陀罗尼经》所说,前有慈云遵式序,其中目录上标录的第五秘法修行,第六秘法受戒,未见。《南藏》中藏“起”字函。
  2.《法华三昧忏仪》
  此书一卷,略称《法华三昧仪》,隋天台智顗撰,系智顗摘采《法华》、《普贤》等大乘经意撰成,丁福保说此书:“为宋人删定本”(32)。《南藏》中藏“实”字函。
  3.《法华三时行事运想补助仪》
  此书二纸半,唐国清沙门荆溪湛然撰。为智顗《法华三昧忏仪》的注释及辅助式法。《南藏》中藏“实”字函。
  4。《修忏要旨》
  此书一卷,宋四明沙门知礼撰,本书成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是知礼受内侍俞源清的恳请,为知修忏法之要旨所著。《南藏》中藏“翦”字函。
  5.《金光明最胜忏仪》
  此书一卷,略称《光明忏仪》,宋四明沙门知礼集。本书依据《金光明经》所述的忏悔法仪,集补辅《天台金光明忏法》之大成。《南藏》中藏“实”字函。
  6.《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
  此书一卷,略称《大悲心咒忏法》或《大悲忏法》,宋四明沙门知礼集。《南藏》中藏“实”字函。
  7.《礼法华经仪式》
  此书一卷,宋四明沙门知礼集。《南藏》中藏“实”字函。
  8.《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此书一卷,宋慈云遵式集。《南藏》中藏“实”字函。
  9.《清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此书十四纸,略称《请观音忏仪》,宋东掖山沙门慈云遵式集。本书始集于天台山国清寺,后于四明大雷山兰若再治。《南藏》中藏“实”字函。
  10.《往生净土忏愿仪》
  此书二纸,宋慈云遵式集。本书系遵式采用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等诸大乘经中之意,集此方法流通,《南藏》中藏“实”字函。
  11.《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此书十三纸半,宋慈云遵式撰,前有弟子清鉴序,《南藏》中藏“实”字函。
  12.《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忏文》
  此书六纸余,分上、下两卷,宋慈云遵式述。《南藏》中藏“实”字函。
  13.《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此书十纸半,宋霅溪沙门仁岳撰,《南藏》中藏“实”字函。仁岳,字寂静,号潜夫,()川人。少出家,十九岁时依台宗十七祖四明知礼学天台教观,甚有心得,后历主石壁、芝灵等五大寺,且与知礼对抗,被天台宗人称为后山外。宋祥符年间(1008~1016)赐紫,号净觉。
  14.《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此书六纸余,宋霅溪沙门仁岳撰。《南藏》中藏“实”字函。
  十、史传部分
  1.《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此书一卷,隋章安灌顶撰。系隋天台智顗的生平传记。《南藏》中藏“翦”字函。
  2.《国清百录》
  此书四卷(33),隋天台国清寺沙门章安灌顶纂。本书原为智寂所编,后由灌顶以其草本为底稿,将智顗始入天台至灭后九年之间的史料,重新搜集整理,总计一百零五编。《南藏》中藏“起”字函。
  3.《佛祖统纪》
  此书五十四卷,宋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本书始于宝祐六年(1258),成于咸淳五年(1269),前后五易其稿,咸淳七年(1271)刊成流通,书以景迁之《宗源录》、宗鉴之《释门正统》为基础,仿照史书纪传和编年体增编而成,详细记载天台宗的传法世系,并详及一般佛教史实。《南藏》中藏“城”、“昆”、“池”、“碣”四函。志磐,号大石,四明人,自少祝发,依宗净为师学天台教法,尝住四明福泉寺。宋咸淳中(1265~1274)住四明东湖月波山,为知礼的十世法孙。 注释: (1)传灯《天台山方外志》 (2)传灯《天台山方外志》 (3)传灯《天台山方外志) (4)《天台山方外志》作十卷 (5)《天台山方外志》作十卷 (6)天台宗教义五小部即:《观音品玄义》、《观音品义疏》、《观无量寿佛经疏》、《金光明经疏》、《金光明经玄义》 (7)《天台山方外志》作十卷 (8)《天台山方外志》作十卷 (9)赵抃《宋故明州延庆寺法智大师行业碑》 (10)别八家为:唐湛然《科十不二门》、唐道邃《十不二门义》、宋源清《法华十妙不二门示殊指》、宋宗翌《注法华本迹十不二门》、宋仁岳(十不二门文心解》、朱处谦《法华玄记十不二门显妙》、宋了然《十不二门枢要》、宋可度《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11)《天台山方外志》作二卷 (12)《天台山方外志》作二卷 (13)《天台山方外志》作二卷 (14)《天台山方外志》作十卷 (15)《天台山方外志》作十卷,并言今开二十卷 (16)传灯《天台山方外志》 (17)天台修观五小部:《次第法门》、《四念处》、《观心论》、《六妙门》、(三观义》 (18)《天台山方外志》作一卷 (19)日本《墅字藏》作六卷 (20)《天台山方外志》作六卷 (21)慧岳《天台教学史》 (22)慧岳《天台教学史》 (23)《天台山方外志》作二卷 (24)慧岳《天台教学史》 (25)《天台山方外志》作一卷 (26)慧岳《天台教学史》 (27)《天台山方外志》作一卷 (28)《天台山方外志》作三卷 (29)《天台山方外志》作六卷 (30)《天台山方外志》作二卷 (3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706页 (32)《崇文总目》作一卷 (33)《朱史·艺文志》作灌顶《国清道场百录》一卷,又《国清道场百录》五卷。《天台山方外志》作五卷。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