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极关怀》之临终关怀(1)


2014/9/3    热度:557   

  自序

  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皆如云烟。是故,有生命才有一切。然而,人生的实相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死的解脱是什么?倘若不明解、不觉悟、不了办,则世间一切努力奋斗,皆是舍本逐末,空花水月,无法令人生无悔,生命无憾。是故,了解人生的实相,明白生命的意义,解脱生死的系缚,是吾人一生最重要的课题。关心生死的人,是真正珍惜人生的人;了办生死的人,是真正肯定自我的人。

  一、人生的实相

  人生的实相是什么?世尊在《佛说譬喻经》为胜光王说了一个譬喻:有一个人,在旷野中,被恶象追逐,惊怖逃跑,无依无靠。他看见一口空井,井边有一树根,于是便沿著树根爬下去,潜身在井中。此时,有黑白二只老鼠,噬咬著树根。在这口井的四边,有四条毒蛇,欲螯此人,在井底则有一条毒龙。此人内心非常害怕龙蛇,又恐惧树根断掉。然而,此人见树根上有许多蜂蜜,贪图甘味故,便舔了五滴。此时,风吹树摇,蜜蜂四飞,欲螯此人,而且又有野火烧燃此树。胜光王问佛:‘此人为何受无量苦,还贪图眼前少许甘味?’世尊告诉胜光王:‘大王,旷野譬喻六道轮回无明长夜,此人譬喻众生,恶象譬喻无常,空井譬喻生死,树根譬喻生命,黑白二鼠譬喻昼夜,噬咬树根譬喻念念生灭,四条毒蛇譬喻色身四大,蜂蜜譬喻五欲,蜜蜂譬喻邪思,野火譬喻老病,毒龙譬喻死亡。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当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

  冷静思惟,一般世人不就是如世尊所言,只贪眼前的五欲,而忘却老病死的险难。恶象无常的追逐,难道不怖畏?又黑白二鼠日以继夜的侵噬生命,难道不惊慌?又色身众患之苦,死神逼迫之难,难道不恐惧?《法句譬喻经.心意品》言:‘世人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皆意所造。’世人受利欲奴役,只图富贵荣华,不求生死解脱,如飞蛾投夜烛,似枭鸟嗜腐鼠。有智之人,应体悟世间虚假,唯佛独真,一心求了生死,度脱苦轮。

  二、有生必有死

  生,我所不欲也;死,亦我所不欲也,然既生为人,谁能不死?《无常经》言:‘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死者。’又言:‘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睹生死隔,云何不愁叹?’

  《杂譬喻经》记载,过去有一老母,唯有一子,得病后命终,老母守在坟场儿子尸旁,哀伤不已,心想:‘我只有一个儿子,以备防老,如今舍我而死,我活著有什么用?’于是便想要跟儿子死在一起,经过四五天不饮不食。佛陀知道后,带了五百比丘来到坟场。老母遥见佛来,威神光奕,趣前向佛作礼。佛陀告诉老母:‘为何在坟场?’老母回答世尊:‘我只有一个儿子,舍我终亡,我爱之情重,想要死在一起。’佛陀告诉老母:‘想要你的儿子活过来?’老母高兴说:‘很想,世尊。’佛陀:‘到一户没有人死过的人家,要个好香火来,我当咒愿令你儿子重生。’于是老母便行取火,见人即问:‘你家以前有没有死过人?’人则答说:‘有,祖先都死了。’老母问了数十户人家,回答都一样,于是未取到火,便还佛所,敬禀世尊:‘世尊,我走遍数十户人家求火,没有一家不死人,所以空手而还。’佛陀告诉老母:‘天地开辟以来,没有生而不死之人,你为何迷惑,想要随儿子一起死?’此一故事即在开显有生必有死的道理,纵然佛陀在世,也不能令必死之人重生,唯有修行解脱,才能永生不死。

  三、死亡无定期

  俗话说:‘阎王注定三更死,绝不留人过五更。’死亡之可怖,即在于不可预期,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人人机会平等。故《出曜经》言:‘晨所睹见,夜则不现;昨所瞻者,今夕则无;我今少壮,无可怙恃,少者亦死,男女无数。’又言:‘或有在胎丧,已生在外殁,盛壮不免死,老耋甘心受。’又言:‘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又《摩诃摩耶经》言:‘譬如旃陀罗,驱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于是。’又《坐禅三昧经》言:‘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事,乐者不观苦,不觉死贼悉。匆匆为己务,他事亦不闲,死贼不待时,至则无脱缘。’

  《法句譬喻经.无常品》记载:佛在祇园精舍,为诸弟子说法时,有一梵志之女,年十四五岁,形貌端正,聪明而有辩才,其父甚为怜爱。然而此女突然得了重病死亡,而且田园熟麦也为野火所烧。梵志经此双重打击,忧恼愁愦,失意恍惚,犹如狂人不能自解。他听人说佛为大圣,天人之师,演说经道,能使人忘忧除患,于是梵志前往佛所,作礼长跪白佛言:‘我没有儿子,唯有一女,非常疼爱,可是她突然得了重病,舍我丧亡,我哀悼悲愍,情不自胜,唯愿世尊,垂神开化,释我忧结。’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谓为四?一者有常必无常,二者富贵必贫贱,三者合会必别离,四者强健必当死。’由此可知,死亡是无情的,不定期的,未必年老方死,父先子死。

  四、死时无恃怙

  死亡是孤独的,无可依靠的,不能代替的,故《无量寿经》言:‘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言:‘无亲可恃怙,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长久?’《出曜经.无常品》言:‘非有子恃,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故知,无论父母兄弟、亲戚眷属、财产高位等,皆不能抵挡死殁无常,临死之时,一切皆必舍离。非但亲属财物等,不能使其不死,即使神通妙术,亦不能避免死亡。《出曜经.无常品》记载,佛在世时,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后皆当命尽,欲避死亡,商议各以神通力,分别藏住于虚空、大海、大山、大市中,既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故世尊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

  五、生死之解脱

  细观吾人一生,纵然家财万贯,也只逞一时荣华;即使盖世君王,也仅弄一朝权势。人命无常,生必有死,七十古稀,百年能几?如石火电光,水泡草霜,暂有即空,有何可贵?世间不变之真理就是荣华易逝、好景不常。法然上人云:‘名利是生死之绊,羁三涂之铁网;称名是往生之翼,登九品之莲台。’因此,唯有乘弥陀本愿,念六字洪名,转凡成圣,成佛作祖,化短暂为永恒,离众苦得妙乐,生死才能获得解脱,生命才有真实意义。古今大德临终之开示,无不劝勉吾人念佛生西,印光大师言:‘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省庵大师言:‘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莲池大师言:‘大众老实念佛。’昙鸾大师言:‘劳生役役,其止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宝相大师言:‘念佛为先,勿虚度世,当于西方相待。’祖新大师言:‘愿诸仁者,勤心念佛,得早相会。’道彻大师言:‘娑婆之苦,不可说不可说;极乐之乐,不可说不可说。倘蒙记忆,但念阿弥陀佛,不久当相见。错过此生,轮转长夜,痛哉!痛哉!’何故诸师临别皆劝念佛?盖念佛必往生,依佛本愿故。

  死心禅师道:‘世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眼见耳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老来念佛,岂不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善导大师‘劝世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诸师之殷劝,诚是生死解脱之要言也。

  人命无常,转息来世,尘事连环,钩锁不断。若不能于尘劳郁结,歇手放下,起愿力行,尽力一跳,焉得系念弥陀,生彼净土?信愿诚挚作礼,奉劝诸佛子,当一心而行也。

  放下五欲之虚妄心,背三界之尘世,便可超凡;

  提起六字之菩提心,合一真之觉性,即能入圣。

  六、本书的目的

  因上述之由,故信愿不揣驽钝,参阅相关经教典籍,寻章摘句;加以多年行道经验,如实记述,纂此《生命的终极关怀》一书,期望帮助尚在生死大海中之可怜愍者,病者安详善终,身心安泰;亡者随愿往生,超凡入圣。倘千万人中有一、二人能依此而行,出离苦海,回归净土,见佛闻法,成就菩提,则信愿寸心堪慰矣!

  一般人临命终时,若具善缘,得人悉心照护,善巧安慰,则易起正念,自在往生,故首章‘临终关怀’,述关怀之要领,以供探病时知所注意。其次,许多人每逢亲人亡故,便手足无措世情做事,往往造成亡亲痛苦不堪,甚至沦落三途,故次章‘后事处理’,言佛教之丧礼,以供佛制办丧之参考。再者,佛子虽能发心助念,或有心态不正,或有方法不当,以致成效不彰,事倍功半,故第三章‘往生助念’,明助念之要点,以供行道时,如理如法。最后,家属虽依佛法办丧,然而不谙安慰技巧;莲友虽行念佛度亡,或有不懂开示要领,故末章‘开示范例’,举开示之范例,以供开示者参习应用。

  是故,从生前到死后,自人间至佛国,《生命的终极关怀》诚是一本实用的生死书。欲临终关怀自他二利者,不可不读;欲遵依佛制处理丧事者,不可不读;欲如理如法往生助念者,不可不读;欲开示亡者冥阳两益者;不可不读;欲脱离三界超越六道者,不可不读;欲体解生命领悟人生者,不可不读;欲临终正念称名生西者,不可不读。

  七、诚挚的盼望

  信愿一介凡愚,虽才疏学浅,见地庸劣;但真心诚意,以此法宝,利他益众,相约净土。伏愿有缘佛子,得此《生命的终极关怀》一书,视为治病之神丹,充饥之佳肴,珍惜如宝,诚心阅读,于生死海中作指南,于菩提道上作助缘,则背东向西,舍秽取净,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当必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复在此世界中,长受生死轮回之苦矣!

  仁者,死亡会以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您知道吗?怕死与不怕死,临命终时,何者较好?面对死亡与避讳死亡,临命终时,何者较好?讨论死亡与忌谈死亡,临命终时,何者较好?学习死亡与忽视死亡,临命终时,何者较好?

  有人说:‘死了就算了,没什么了不起。’有人说:‘死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有人说:‘人死就像睡觉一样,没什么好怕。’这些话听起来很洒脱、很自在,就如同在动物园里眺望槛中的老虎一样,但真正面临死亡时,则犹如在山中碰到老虎,吓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平常之洒脱自在,顿时烟消云散。

  学会死亡,才能懂得生命意义;

  超越死亡,才能印证生命价值。

  世路茫茫,苦海无边;

  一念弥陀,安乐永劫。

  仁者,请深思啊!

  临终关怀

  第一节、临终关怀的意义

  一、世出世法,义有广狭

  ‘临终关怀’一词,在医疗上即指安宁疗护,乃是在设备完善之安宁病房,由专业的医疗团队对癌末病患进行四全照顾。所谓‘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全人照顾’就是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的整体照顾。‘全家照顾’就是除了照顾病人外,也照顾家属。‘全程照顾’就是从病人接受安宁疗护一直到死亡,乃至家属的悲伤辅导。‘全队照顾’就是由一组训练有素的工作团队,分工合作,通力照顾病患,成员包括医师、护士、营养师、心理师、宗教师、社工、志工等。

  安宁疗护的观念于一九八○年代引进国内,一九九五年行政院卫生署大力主导发展,并订名为‘安宁疗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宁疗护’所下之定义为:‘对治愈性治疗,已无反应及利益的末期病患之整体积极照顾。此时给予病人疼痛控制,及其他症状的缓解,更重要的是,再加以心理、社会及灵性层面之照顾。安宁疗护的目标是协助病患及其家属获得最佳的生活品质。安宁疗护的某些方式,甚至在病患罹病之早期也可适用,例如:抗癌治疗与症状缓解治疗同时进行。’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又作更进一步解释:‘安宁疗护肯定生命之意义,但同时也承认死亡为自然过程。人不可加速死亡,也不需无所不用其极地,英雄式拖延死亡过程。医疗团队协助病患缓解身体上痛苦的症状,同时提供病人及家属,心理及灵性上的支持照顾,使病患达到最佳生活品质,并使家属顺利渡过悲伤期。’

  安宁疗护必须以专业的知识、大爱的精神、团队的模式,使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得到应有的抚慰和尊严,以达生死两无憾的境界。关怀者如果没有经过学习与训练,是不易胜任的。然本书所言之‘临终关怀’,乃就佛法立场而言,偏重灵性之解脱,含义较广,不局限于安宁病房之末期病患,大凡在生死道上受病苦缠身的可怜愍者,都是关怀照顾的对象;并且纯以佛法中念佛法门来协助他们,体解生命真谛,了办生死大业,故积极地拔济饶益,使灵性从恐惧中超脱,有别于医疗上之安宁疗护。

  二、生死茫然,唯佛能解

  自古以来,人类为超越死亡,透过科学的研究,探讨死亡的过程及灵魂的真相,期望能揭开死后生命世界之奥秘,解决对死亡的恐惧与无知,但是生死却永远超乎我们人类的理解与想像,譬如:脑死就意味著死亡了吗?呼吸停止就是死亡了吗?人为何会经历生死过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前死后的世界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证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佛陀,为我们解开种种谜团,吾人只有迷惑与茫然。

  有一天,佛弟子马兰卡普特来到佛陀处,请问佛陀:‘世尊,人是否有来生?’佛陀答曰:‘马兰卡普特呀!如果有一个人已经背后中箭,他应该停下来思惟到底是谁射他?还是思惟箭是从哪里射出?两者都不是,他应该立刻寻求帮助,拔出那枝箭,治愈箭伤。有一个比“有没有来生?”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如何从人生苦海中得到解脱?”’佛陀的教示清楚显明,一个人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最重要的是寻求解脱之道。如果没有得到解脱,知道有来生又有何用?与不知道有来生有何两样?况且解脱生死后就不再轮回受苦,彻底解决前生今世、今生来世的问题。诚然,生死学是吾人一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三、探索生死,尊重生命

  死亡是生命无可避免的事实,而且可能会毫无预警地降临,但有两件事是可以确定的,第一我们总有一天会死,第二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探索生命的真相。世尊在《大涅槃经》云:‘在所有出于自觉的冥想之中,冥想死亡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冥想死亡是至高无上的自觉,佛陀的开示,教我们思考生死,探索生命,与世人避讳生死,忌谈死亡,大异其趣。冥想是诸佛菩萨思惟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因为幽冥难测,非凡夫所能窥知,故言‘冥想’,对凡夫而言,就是思考探索。

  欧、美、日等先进国家,近代致力于生死学之研究,蔚为风气,许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大力推广。国内也因相关学者之推动,在大专院校开办生死学课程,为探索生命的真相,迈开第一步。佛教最早的临终关怀机构,就是设在印度祇洹精舍之‘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极乐世界之想,此乃根据弥陀净土法门之思想而来。中国之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疗’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此外,日本佛教大学佛教社会事业研究所田宫仁甚至提倡‘毗诃罗’,作为佛教社会福利的末期护理中心。这些机构,展现了佛教对生命之爱护及对死亡之尊重。

  现今临终关怀之组织,有‘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安宁照顾基金会’等。许多医院也在卫生署的补助支持下,纷纷设立‘安宁病房’,提供临终病人的安宁疗护,尊重病人的意愿与权益。更有许多宗教人士,发心当义工,热烈投入安宁照顾,帮助遭受病魔摧残的苦难心灵,找到慰藉,安顿身心。凡此,皆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表现。

  印度近代诗人泰戈尔说:‘生似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尊贵就是活得有意义,好似享受夏花之绚烂;死得很庄严,如同欣赏秋叶之静美。如果恶疾无法治愈,死亡已不能避免,那么,坦然的面对以追求宁静的善终,是最佳的选择。此时,适时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病人圆满的走完人生旅程。

  四、临终关怀,自他二利

  临终关怀者,尤其是发心志工与宗教师,他们没有医护人员的职责在身,也无病人家属的法定责任,却能无怨无悔的付出,其牺牲奉献之精神,正是佛陀悲天悯人的胸怀体现。身为佛弟子,我们应学习与效法观世音菩萨之悲愿,寻声救苦,尽心尽力,帮助在生死海中与死神搏斗的苦难众生。

  一个扮演临终关怀的人,他本身就是受益者,因为如此因缘,可以让自身感受佛陀真实的教法:‘世间苦空、人命无常。’如果我们经常作临终关怀、往生助念,不就是经常读诵《无常经》?世尊在《无常经》说:‘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又说:‘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临终病人以自身之病苦,活生生地向我们演说著人生的无奈与痛苦,这是对我们最真实的启示,激起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觉悟。同时,学习帮助临终病人,就是开始对自己的临终负责,也自然而然容易生起悲悯心,这是自他两利之善举呀!

  让自己成长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关怀临终病人,因为他让你对于死亡做深度的观照和反省。当你关怀临终病人时,你会深刻地了解,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解决生死大事。

  五、生命勇者,人间菩萨

  为了撰写本章,信愿认真参阅了十几本临终关怀相关著作,内心虽不时被书中真实故事感动万千,却没有比昨日在‘中时晚报’所看到的一则报导,更令我敬佩。极为醒目的标题‘抗癌菩萨,她用爱延续生命’吸引我先睹为快,读后不禁油然生起对这位生命勇者的景仰与赞叹,当下即决定转述收录到本章中,以真实事例彰显生命的尊贵,启示临终关怀的意义。

  故事主角李融音女士,人称‘抗癌菩萨’,现年四十八岁,与务农的丈夫赖元德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大小和乐融融。十年前获知罹患癌症后,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一九九一年三月,她发现不雅词不显示肿瘤,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先切除左不雅词不显示,后来发现右乳也有肿瘤,再切除右乳。然后又发现内膜增厚,听从医师建议,子宫及盲肠也切除。十年的抗癌历程,李融音经历了三十多次化疗,及超过百次的电疗,全身几乎等于是癌细胞的运动场。这段不算短的治疗期间,她曾因为治疗过程发生白血球归零,引发败血症,当时高烧至四十三度。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情,不只是自己的病情,父亲在她身心备受折磨之际不幸辞世,万念俱灰的她,深深感到生不如死,一度萌起随父亲而去的念头,幸好佛陀的慈爱,协助她度过人生最黑暗的时光,她皈依了佛门,从信仰中产生重生之力量。她没有被病魔打倒,反而更积极迎向人生,点燃生命的火花。李融音早年因为家境困苦,再加上父母重男轻女,所以只读到小学毕业。后来结婚生子,因为家计困难,也没机会再进学校读书。在辞去工作专心养病期间,她想起幼时对求学的渴望,在先生的鼓励支持下,重拾书本,上学求知。在半病半读的情况下,花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国中、高职的学业,了却多年梦寐以求之心愿。最难得的是,她连续三年都拿下全班第一名,并考取丙级会计士之资格,同时也获台东县政府颁发‘模范劳工’奖杯。高三那年,还得到救国团颁发‘优秀青年’奖章。

  在李融音求学过程中,共动了三次大手术而住院,但为了课业,她经常向医院请假上学。请假上课的她,经常把医院引流体内积血之血袋,背到学校,所以同学都说她是背著血袋在上学。李融音听说游泳有助于复健,便开始每天花三小时学习游泳,在锲而不舍努力下,两星期后,学会了蛙式游泳。在十年抗癌的过程中,李融音认为自己已经得到太多贵人的帮助了,不论经济上或精神上。她要将这些帮助,回馈给社会,因此,在一年多前,她登记参加台大医院之志工,发心到肿瘤病房服务,以自己为例,协助癌症病患,度过沮丧与恐慌,也能让癌末病人,勇敢的与生命说再见。

  这位人称‘抗癌菩萨’的李融音,不向命运低头,与病魔搏斗,展现了生命的光辉,为奋斗人生树立最佳典范。她以自身遭遇,以癌为师,化癌为爱,鼓励癌末病患坚强站起来,飞越生死大关。她是人间真正的菩萨行者,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获颁‘热爱生命奖’实至名归,信愿由衷敬佩、真心赞叹。

  第二节、临终关怀的要领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由经文得知,佛陀是鼓励佛子照护病患的。经典记载,佛陀曾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曾在祇园精舍探视一患病比丘,令其痊愈。

  人在生病时,感情最脆弱,容易心生忧怖,惊惶失措,是最需要亲友的关怀照顾。因此,佛子如能适时探护,为说妙法,安顿患者之身心,使其在病苦之中,得到慰藉,必能获得病患与家属的欢迎。

  关怀病人,若经验不足,不得要领,往往易令病人心生彷徨,乃至加重病情,自己也会灰心挫败,半途而废。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有五法能使病人迅速康复:一、为病人分辨良医;二、照顾病人要先起后卧,不可懈怠;三、善于言谈,不贪睡眠;四、以佛法供养,不贪饮食;五、能胜任与病人说法。由此可见,关怀者必须学习医学与佛学相关知识,增长技能,并且具有善巧方便,才能事半功倍,下列几点,应加注意:

  一、了解病人,随机应变

  关怀病人之前,最好先透过家属或医生,对病人有初步的了解后,作好病人的基本资料,知己知彼,才能契理契机,侃侃而谈。了解内容包括:病情、家庭、疗况、个性、信仰、职业、兴趣、嗜好……等。关怀者与病患,彼此双方是需要互信互动的,不是教条式的我问你答。身心脆弱的病人,尤其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有事请问,应委婉客气,千万不要像在调查户口一样地询问病人,令他厌烦。

  探望病患时,必须要随时察言观色,视病人情况,决定停留时间,除非病人慰留,否则不宜太久,因为病人可能不好意思或没有力气回绝。当你看见病人显露疲倦、焦躁不安、不舒服,或频视天花板、看手表,或闭目养神、不愿讲话,或其亲友来探视等,就是该告辞的时候,以免消耗病人太多体力。

  又探病时,每次人数不宜太多,人多嘴杂,反让病人疲于应付,消耗精神。一般而言,病房空间不大,人多也容易带给病人压力。

  二、适时探望,勿扰休养

  一般医院不论普通病房、加护病房或安宁病房,都订有探病时间,用意乃在于让病人少受打扰,充分休息。故关怀病人应遵照医院规定的探病时间,避免在他休息时探望。若是探病时间,而病人正在休息,也不宜打扰他,或许他好不容易才睡著,或需要更多休息,以养足精神,恢复体力。一般而言,刚动手术后,最需要休息,不要在此时探望。

  探视病患可随手携带奶品、水果、鲜花或礼物表达心意,增进情谊,惟必需事先了解病人是否需要、可否饮食?病人若是佛教徒,则可携带佛教文物、书刊、佛像、念珠、念佛机、大悲咒水等赠送结缘。关怀者如果自己生病,具传染性,则请勿关怀病人,以免传染给他,反而加重病情。反之,病人具有传染性,关怀者也要小心谨慎,保护自己。

  如果病房门口挂有‘请勿打扰’的告示牌,则表示病人及家属,希望不要受人探访,请尊重他们的决定。或病房门口虽无‘请勿打扰’的告示牌,但病人的态度明显不愿受人打扰,也不要勉强,应立即告退。最好先与家属沟通好才去,以免无功而返。

  三、尊重信仰,依其意愿

  关怀病人是鼓励安慰,不是说教传法,不要让病人觉得,你非要他接受不可,不能强迫他接受我们的观点,不可勉强他改变原有信仰。强迫性的语气容易带给对方压迫感,继而排斥,产生反效果。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各异,应尊重并依照病人的宗教信仰与他沟通,不要努力传教,尤其当你怀疑这可能不是他所需要的,除非他愿意接受。

  临终病人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安详,心灵的安详并非一定透过宗教才能做到,灵性的关怀也并不代表宗教的关怀。当然,试探性地引导他念佛,是我们关怀的目的,但要因材施教,随顺因缘,不可勉强。如果他是基督徒,信奉耶稣,常行祷告,可以带给他平静和悦,我们不一定非要他念佛不可。假如他一心向往天国,想要面见上帝,我们也不一定非要他求生净土不可。尊重他人不同的信仰,是佛教徒应有的基本修养,你可用真诚的态度,提供参考的方式告诉他:‘陈先生,我知道你是虔诚的基督徒,我很真诚的告诉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并不违背你的信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可以仗佛愿力,到天国觐见主耶稣,阿弥陀佛会尊重你的心愿。因此,念佛乃是提供多一条可以到天国的路径。如果你觉得不安或不妥,请不要勉强;如果你觉得祷告,可以令你喜悦安详,活得自在,你就认真去做,我祝福你得到主耶稣的爱,圣灵充满。’

  四、忌问隐私,多言乐事

  俗话讲:‘家丑不可外扬。’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别人得知自己的隐私与缺失,所以不要探问病人的私生活及家务事。如果病人或家属肯主动告诉你,得知之后,请不要四处传扬,让病人或家属尴尬难堪,影响互信互动的关系,甚至引发纷争,造成困扰。

  如果病人觉得罹患恶疾是不可告人的隐私,请不要询问病人得了什么病,尤其妇女病或花柳病,除非他主动愿意说。当病人诉说病情时,应心怀悲愍,深表同情,适时表达愿意分担痛苦的心意。也不可随意询问病人的资产或遗产分配,尤不可藉机劝募化缘,这可能会带给病人不当联想,怀疑你探病的动机。

  关怀病人,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之人、事、物。若同房尚有其他病人,讲话声音应适量,以免妨碍他人。与病人交谈,并无规则可循,可以聊些令他欢喜振奋的事情。如果他热衷美国职篮,或许一句:‘湖人队已经连五胜了,你知道吗?’就能使他心花怒放。假如他兴趣日本职棒,也许一句:‘巨人队跟西武队总冠军赛,拚得你死我活,你想知道吗?’就能使他雀跃不已。尽量帮助病人回忆过去温馨美好的事物,譬如:旅游见闻、结婚生子、行善助人……等。也可以多谈些轻松有趣的事情,譬如:童年趣闻、求学糗事、军中花絮……等。这些话题,也许可以使他暂忘眼前身心的痛苦。总之,谈他感兴趣愿意听的话。若是对方能够接受,毫无避讳,谈谈死亡也未尝不可,要视个人情况而定。有时,只要用心倾听他想说的话,就已经足够了。

  五、赞赏美德,肯定善行

  当你关怀临终病人时,要强调他曾做过的好事,使他觉得生命是欢乐的、有意义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美德与善举,而非失败与恶行。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或多或少值得赞赏的地方,尽量挖掘他的长处,如实的赞叹他,使他发挥生命的潜力,肯定自我。

  信愿曾经南下高雄长庚医院,关怀一位二十几岁就罹患胃癌的女众,她是位虔诚的佛弟子。当我进到病房探望她时,只见她身上插了许多导管,气息微弱,不能言语。我为了强调她的善行,拿起一张她以前出资善款印经的收据,告诉她:‘李居士,你是位难得的念佛人,如世尊在《观经》所说的人中芬陀利花。虽然你年纪轻轻,即罹患癌症,你也深知自己即将不久人世,难免心中充满无奈,但你此生并不遗憾,因为你得遇净土法门,平时不但认真念佛,而且勇于布施,这张是你多年前赞助印经的收据,你的善心将使很多人有缘得遇佛法,学佛修行,获得解脱。因此,你的生命是非凡的,你的功德是无量的,你的人生是永恒的,师父真心赞叹你,阿弥陀佛一定救度你。’我话一结束,只见她两眼盯著收据直视,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一句良言的劝勉,往往使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对生命燃起无限的希望;一番嘉言的开导,往往使一个害怕死亡的人,对生死充满超脱的勇气。劝勉与开导,无非是帮助临终者,认清死亡乃人生之必然性。唯有了解生命的因果事实,方能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也唯有了解生死解脱之道,令人生无所畏惧无所挂碍,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六、勿私推荐,秘方食品

  经常到医院作临终关怀的人,可以发现西医病房,常有病患瞒著医生,私自服用中药或偏方;或者亲友将自己服用的药物,未经医生允许,信手随意拿给病人服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各异,相同药剂,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不见得会有同样的效果,也许会有不同的副作用。有些偏方,对少数人有效,但对大部分人无效,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合服用。除非你愿意承担后果,并对病人及家属负责,否则请勿介绍任何药品或偏方给病人。也不可随意推荐营养食品、健康食品与生机食品,病人之病况,也许有某种饮食的禁忌,或营养师的专业调理。在不了解病情及疗法的情况下,随意推荐病人服用,可能愈帮愈忙,甚至贻误病人,造成遗憾。

  除非经医生许可,否则也不宜介绍民俗治疗师为病人治疗,更不可亲自为病人刮痧、拔罐、推拿、针灸、指压、放血、脚底按摩,又不可推荐任何医疗或复健器材给病人。总之,只作关怀工作,不能妄自参与任何医疗行为,或让病人及家属误会趁机招揽生意。

  七、勿为人师,擅自教授

  不可以自我的观点告诉病人要如何做:‘你应该要急救,你应该要针灸,你应该要兼吃中药,你应该要化疗,你应该要复健,你应该要转院,你应该要去看某某医生……。’应以病人的立场关怀他,了解他有什么样的想法与做法,例如:‘你打算临终急救吗?你认为针灸对你可行吗?你想过作民俗疗法吗?你觉得兼吃中药对你有帮助吗?你是否考虑作复健?你想不想到户外走一走?要不要我把病床头部调高?有没有想过对孩子交代什么事?对于疗程你有什么看法?院方的照顾你满意吗?伙食吃得惯吗?……。’

  我们都不是病人,很难体会病人身体、心理、灵性的痛楚,即使我们是病人,也与他不同疾病,具不同的痛苦。所以切勿以教导者自居,我们都只是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疾病死亡,如何认知生命意义;病人才是我们的老师,他活生生的教导我们,人世就是无常,生命充满苦难。病人如果有医疗、家庭、灵性等问题,可以鼓励他与医师、社工师及宗教师等专业人员商讨沟通,我们不具专业技能,不可越俎代庖。

  八、劝勉家属,常伴病患

  临终病人的情绪,很容易起伏不定,尤其当身体遭受疼痛侵袭时,或家属无人探望时,所以鼓励他的家属悉心照料、陪伴左右是很重要的。有时家属静静的陪伴在身旁,就是最好的安慰。陪伴临终病人必须要能承受沉重、悲伤、紧绷的气氛,这个角色由病人家属担任最适合。不论卧床或散步,不管交谈或静默,陪伴在他身边,会带给他内心的安定感,不能只是花钱请‘看护’照顾病人,家属反而像是访客,如此就缺少亲情与家庭温暖。临终病人最需要的是亲人的爱,亲情的滋润是一股无形安定力量,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从许多实例可以发现,临终病人往往因为某位子女远在国外,不能即时返回探望,因此牵肠挂肚,茍延残喘,或死不瞑目;等到亲人探视后,才安然地辞世。

  把亲人带回家,陪他走过死亡关卡,胜过交给陌生人照顾;在病床前陪他到断气,胜过在病房外等他离世。陪伴著他,让他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亲人都会在他身旁;并且说出该说的话,完成未了的心愿;与他同在,紧握他的双手,直到那道生死关口。

  九、真诚关怀,适时幽默

  真诚的关怀就是不断地对病人表达明确、积极、温馨的照料,例如:协助量血压、做胃镜、打点滴、照X光;帮忙洗头擦背、沐浴换衣、入厕净手、用餐睡觉;陪伴冥想、祷告、忏悔、静坐、读经、念佛、持咒等,持续到他的生命最后时刻,甚至死后,使他得到永恒的生命。生命的光辉,就是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圆满落幕与归宿。诚挚的关怀容易让人接受与认同,尤其临终关怀,更能让人感到必需和受用。

  临终病人常因身心交煎,而感到拘谨和不安,因此,探视时应尽量保持轻松自然,过于严肃,容易引发他的紧张。交谈时语气宜平和、神情宜悦色,距离宜接近,不要让他觉得你在嫌他。关怀是需要取得信任的,让他接受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真心诚意。客套的话语,容易令他察觉你的应付心态。适时的幽默,能带来欢乐气氛,解除他的心防。幽默具有惊人的力量,可以缓和紧张拘束;幽默可以协助病人建立自尊,尤其病人沮丧、懊恼时,以轻松式的口吻鼓励最有效果。

  十、善巧应用,肢体语言

  病重垂危的人,总是会期待被人关怀,只要握著他的手,轻拍他的肩,轻轻替他按摩,整理衣裤,甚至倒茶递水,扶持如厕,翻身摆位,互相拥抱,就可以带给他无比的安慰和舒适。点头示意,眼神关爱,略带微笑,也可以令他感到被肯定、被接纳。善用肢体语言,真情表达你对他的爱心。但对方如果是异性,必需分寸拿捏得宜,避免表错情,徒增困扰,尤其年纪相近者。

  但也不要让病人养成依赖性,病人即使卧病在床,行动不便,也不要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好像废人。应该让他尽量持续日常生活,以发挥生命功能,创造生命意义。当然如果他真的自己无法行动,或者主动要求帮忙,就要适时协助,不要过度勉强他。

  十一、委婉措辞,避用死字

  ‘死亡’是存活的对照词,中国人向来避谈忌用,因为它象征著恐惧与黑暗,意味著生命的终止。因此,关怀临终病人时,措辞必须委婉,尽量少用‘死亡’一语表达,以免太过直接,令对方不悦,产生反感,进而拒绝你的关心。不同信仰的人,应用不同的说词,使其感受亲切易懂,以下可供参考:

  [1]一般人:可用‘过世’、‘辞世’、‘去世’、‘长眠’、‘回老家’、‘身故’、‘作古’、‘大限到了’、‘时日无多’、‘离开人世’、‘在黄泉下’、‘永远安息’、‘油尽灯枯’、‘人生尽头’、‘画下句点’、‘走完人生’、‘日薄西山’、‘归于尘土’、‘时候到了’等说词。

  [2]佛教徒:可用‘往生’、‘涅槃’、‘圆寂’、‘离苦’、‘舍报’、‘西归’、‘超凡入圣’、‘登上彼岸’、‘功圆果满’、‘上生佛国’等说词。

  [3]神道教徒:可用‘登天’、‘仙逝’、‘仙游’、‘出窍’、‘驾返瑶池’、‘驾返仙山’、‘归空’、‘物化’、‘成仙’、‘做神’等说词。

  [4]基督教徒:可用‘蒙主眷顾’、‘见造物主’、‘在天父的臂弯’、‘在天堂的岸边’、‘天使将他带走’、‘蒙主宠召’、‘在基督里沉睡’等说词。

  熟知以上的关怀要领技巧后,临床面对病患,善加活用,必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第三节、临终关怀的内容

  一、了解需求,提供协助

  临终关怀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了解病人的需求,并提供他必要的帮助,不论精神或物质。每位病人对身、心、灵的需求,不尽相同。当病人长卧病床,久未沐浴时,他最需要的就是梳洗一番,身心清爽。当病人辗转难眠,精神涣散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安眠药剂,好好入睡。当病人孤苦无依,彷徨无助时,他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陪伴,听他讲话。因此,看似毫无学问的翻身摆位、吃喝拉撒、睡眠休息、清洁盥洗等基本需要,有时却成为病人最大的渴望。被爱、被需要、被包容、被宽恕则可能是某些病人最急切的需求。甚至有人只求安详地死去,其他别无所求。了解因人而异的不同需求,才能随其所需,提供帮助。

  临终病人经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情焦虑,如果他不能完成心愿,就不可能全然地放下,所以尽可能帮助他了结心事,使其内心清明、无挂无碍、宁静安详地死去。别忘了他是人,和正常人一样,除了需要生理的舒适外,也需要心理的安抚,心愿的满足。

  林先生是位年届而立的山地青年,他拥有执爱他的太太及出生未满周岁的小宝宝,虽家境贫困,租屋而居,但生活和乐,婚姻幸福。年轻的他犹如旭日初升,却遭受无情的打击,原来他得了末期血癌。虽经过化疗,但始终未见起色,病魔的摧残,使得他原本壮硕的身躯形销骨立。信愿受邀到他家里探望他时,见他只能气若游丝的躺在床上呻吟,他的太太抱著小孩,一旁黯然神伤,眼中泛著泪水。师父靠著床沿,轻轻地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说:‘林先生,我是信愿师父,虽然跟你不认识,但受莲友之请,来探视你,这是难得的法缘,我来看你,你高兴吗?’他点头示意。‘你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吗?’‘知道,是血癌。’我问道:‘怎么没有住院治疗?’他答说:‘有,但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叫我要有所准备,所以我想在家静养。’‘你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吗?’他眼角流下泪珠,语带悲泣地说:‘是的,我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我双手紧握著他的左手,诚挚地问:‘有什么挂念的事,需要师父的帮忙?’他深情一瞥在旁的太太及小孩子,沉重地说:‘我唯一担心的是家境困苦,太太和小孩子,无力生活下去。’‘如果师父每个月济助你妻儿的生活费,让她们不虞匮乏,你可以安心地走吗?’他以充满感谢的眼神望著我,点头示意。

  此时,我知道我的承诺,已使他放下心头重担,同时也了解,对于眼前这位青年而言,经济援助是最实际有用的关怀,于是我告诉他:‘生命的意义不在岁数的长短,山地人大部分信仰基督,西方人也多半信奉耶稣,但耶稣的寿命却只有三十四岁,可是他所说的真理却留传万世,影响世人既深且广。你年纪轻轻便罹患绝症,心中难免悲痛感叹,但这是你的业报,不能怨天尤人,如果你愿意使生命重生,获得永恒,师父告诉你一条明路,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三世诸佛的本师本佛,他悲悯我们长沦苦海,受生受死,因此发愿以果地德号誓救十方众生。他的愿力就是:凡是念我名号的人,我一定救度他来生我国。往生佛国之后,便出离六道,证悟本性,得到光寿无量,不再生死沉沦,只有清净快乐。我们都有佛性,可以经由修行成佛,只要你诚心念佛,求生净土,在你临终时,阿弥陀佛便会现在眼前,放光摄受,慈悲加佑,使你身心自在,得生净土。这条光明的大道,你愿意走吗?’他答道:‘愿意,感谢师父。’我以引磬带他念佛约莫半小时,临走之前把往生被、念佛机赠与他太太,并嘱付临终处理的要点。

  第三天晚上我接到他太太的电话:‘师父,我先生刚在医院断气,临死之前,他要我感谢师父,我跟他说:“师父叫你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你知道吗?”他点头说好,双手合掌,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走了。师父,你能马上赶来吗?’我放下话筒,暂抛杂事,驱车赶往医院的途中,耳闻车上的佛号声,眼中泛著泪水,心中感动莫名,佛恩回荡在我的身心,成了一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二、全面关怀,全人照顾

  临终关怀是全人照顾,也就是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的整体照顾。癌末病患除了生理症状外,有许多心理、灵性、家庭、社会的问题,也须费心关怀。因此,关怀也应从身、心、灵三方面著手。生理方面:以舒适为主,协助吞咽困难、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生理疼痛的排除或舒缓。心理方面:以同理心关怀沟通,使其心情开朗,安排想见的亲友来访。灵性方面:肯定病人过去的生活,消除良心的不安,激发原有的信仰信心。

  生理方面,请其配合医疗:‘○○○老太太,我知道你的身体遭受很大的病苦,凡是吃五谷杂粮的人,没有人不生病。生病了,看医生,吃药打针,是正确的做法。医生是专业的医疗人员,是病人的命中贵人,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发挥治病疗效。对于医疗进程,你自己有权利决定,对于病情近况,你自己也必须清楚。了解自己的病况,随时请教医生,把握治疗时机,积极治疗,我相信你很快就能痊愈,恢复健康。身体机能的好坏,端视细胞活力的强弱,要保持细胞旺盛的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卧床休息固然重要,活络筋骨也不可或缺,因此,有时起身散步,户外走动,对疾病的治疗也有助益。若有亲友,好心推荐偏方,应谨慎以对,与医生讨论是否可行,避免意外产生。请您多休息,我祝福你早日康复。’

  心理方面,请其保持开朗:‘○○○老太太,你是位了不起的人,了解自己的病况后,勇敢坚强地与病魔搏斗。你可以尝试转个念头把痛苦净化,心想你的病苦是为一切众生而受,众生因你代受罪苦而离苦,所以受苦是有代价的,有意义的,你是伟大的,崇高的,你是菩萨的化身。你的身体虽然即将败坏,但心是不灭的,想一想快乐的事情,把握当下,让你的生命充满喜悦。记住!孩子因你而成长,先生因你而幸福,世界因你而美丽。未来还有快乐的净土等你迈向,阿弥陀佛视你为爱子,你并不孤独,前程是充满光明的。’

  灵性方面,请其经常念佛:‘○○○老太太,社会学家描述人类濒临死亡的五个阶段,依序为: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每个罹患末期癌症的人,起初都很难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最后也都不得不接受。生命中的苦难,是由无形的业力主宰著,我们无从抵抗,也无法避免。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这意思是说,佛陀及声闻、缘觉弟子都会舍掉色身了,何况是我们凡夫?所以色身败坏了,应为灵性的归宿打算。许多人到了生命最后,才开始寻找灵性的解脱,希望透过静坐、冥想、祈祷、读经、念佛、持咒等修持,得到心灵的归宿,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了,也是值得肯定与赞叹的。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回顾过去,担心未来,都是很正常的心理。警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一般人都会在心底浮出这样的想法:“我死了要去哪里?我死后会不会以另一种形体存在呢?我有灵魂可以继续存在吗?天堂与地狱是真的有吗?我死后会下地狱吗?”四生慈父的佛陀,一生说法,正是为解决我们这些迷惑。佛陀的真理,无非就是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与其悲伤惊恐地面对死亡,不如全心依靠佛陀,念佛超越生死。’

  三、满足心愿,令无遗憾

  每个人都需要被人关爱、被人呵护,也希望拥抱理想、满足愿望,陈老先生也不例外,他是位退伍军人,一九四九年随国民政府播迁来台。自退役后便赋闲在家,因为未婚,所以始终孤家寡人一个。唯一感受亲情滋润的是,认了一位军旅同袍之女当义女。干女儿每逢假日与她的先生孩子一起来探望,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一个人孤独地与病魔奋战,胃癌使得他食不下咽,骨瘦如柴。

  信愿受其义女之请探视他时,可以感受他是位真诚厚道的人,只因癌症末期,身体衰弱,气若游丝,讲话已有气无力了。见面时,我开口问道:‘陈老先生,您哪里人?’他答道:‘江苏’一听就知是道地的外省口音。‘我是您干女儿的师父,她很关心您,请我来看您,很高兴能跟您结缘。’我说这话时,只见他眼睛看著他的义女,露出温馨感激的表情:‘谢谢师父,我一生戎马生涯,孑然一身,不知什么叫幸福,唯一深感欣慰的就是义女事我至孝,我死而无憾!’话语未毕,两行老泪已夺眶而出,一旁的义女也频频拭泪,我感受空气中弥漫著凡人生离死别的真情气氛。

  ‘为什么您认为您会死?’‘我年纪已大了,而且得了胃癌,出血好几次,医生都说没得救了。’‘您放弃治疗了吗?’‘应该是吧!反正没指望了,就在家等候吧!’一脸无奈与感叹的表情,道出生命真实的苦难,我心有戚戚焉,略顿一下问道:‘有没有什么心愿未了?’‘没有,只希望临终要走时,干女儿陪在身边。’这时他的义女双眼泪珠,趋前握住他的手说:‘爸,您放心,我一定会陪伴在您身边的。’此刻,我感受到世间最伟大的爱就是亲情。‘陈老先生,您有什么信仰吗?’‘可以说有,干女儿叫我念佛,我就念,就这样。’‘那您知道念佛的意义与目的吗?’‘不知道。’

  于是我就把佛号的缘由、净土的风光、往生的道理,大略地向他介绍,很难得的是,他竟全都接受。‘您愿意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吗?’‘愿意,这世间太苦了。’我说:‘太好了,我们一起来念佛。’我挂起佛像,以引磬带他虔诚的念佛,迈向光明的西方。随著引磬悦耳的音声,佛号祥和的法音,一句一句流入这即将离世的老人心中。此时此刻,我心中明白,娑婆人世又少了一位苦命儿,西方极乐又多了一位菩萨。原来,佛号是一盏照亮黑暗的明灯,它指引流离失所的流浪汉,就路还乡,回归家园。

  之后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他的义女每天陪伴在旁一起念佛,直到临终安详死去。这位老者无妻无子,孤零一生,却拥有了义女尽孝的亲情之爱,到了人生的最后,又得到了弥陀慈父的法情之爱,他的一生圆满了,信愿由衷感谢他让我领悟到,每个人都真的需要被人关爱与满足心愿。

  四、支持希望,探索自我

  人类的生命乃建筑在希望之上,临终病人如果希望掌控自己的死亡方式,希望死亡时亲人在旁,希望死亡不会带来太多伤痛,希望家人在自己死后能够保重,希望自己决定死亡的地点,希望自己能多活一分钟……,希望是支持临终病人与病魔及死神搏斗的无形力量,必需适时的了解与支持。希望与恐惧往往盘据在临终病人的心里,直到生命终点。倘若我们忽视他的希望,留给他的就只剩下恐惧了。

  病人身体的变化对他内心的希望,具有决定性影响。当病人疼痛如烈火灼身,对于活著,他一分一秒都无法忍受;但身上的疼痛消失了,却又渴望能多活一分一秒。求生或求死,对临终病人而言,反反覆覆,挣扎变换。这不是病人反覆无常,而是临终过程的自然现象。因此,不能认为病人选择进到安宁病房,就表示他已经接受死亡,了无牵挂。这样一来,照顾者往往很容易忽略了病人所需要的希望和依靠。

  诗人汤玛士说:‘我们无法平静地死亡,不管准备得多好,都不会轻易地放弃生命。’这段话说明一般人对生命所怀抱的希望。即当人生将终,病人仍然保有希望的权利,姑且不论希望是否实现,我们都应该永远保护他的希望,不让他的希望消灭,不可直接对他说:‘你快死了,没希望了。’应该说:‘你的病情似乎愈来愈严重,恐怕时日无多了,你若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若寿命未尽,则能很快康复,因念佛功德消除宿世恶业故,佛号具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的威神力。若寿命将尽,阿弥陀佛必会满足你的愿望,在你命终之时,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此时念佛,是你生命的希望。’

  病人在获得怀抱希望后,通常下一步就是找寻救命的药方,万一真的无药可救,他的心会坦然的面对死神,这也是让病人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帮助他善用希望。

  五、激发省思,面对未来

  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内心大多惶恐不安,既不舍世间拥有的一切,又迷惘死后不知的未来。平生只知道为家庭事业,奔波劳碌,不曾想到生死解脱,人生真谛。对于生命,很少伤神去思考;对于死亡,也很少费心去思虑。一但四大违和,卧病在床,往往心思沉淀,才猛然警觉:‘不论是否曾经思考过死亡,或视而不见,人终需一死。’此时,最需要的是别人对他表达深切的关爱与激发省思人生的意义。

  你可以如此激励他:‘佛陀告诉我们,无病与长寿乃世人所贪爱的。我也希望你能健康快乐,长命百岁,但自古人生谁无死,你如果接受生与死是人生必然的过程,找寻生死的解脱之道,超越生死,那么,生命的本身才有尊严。如果活得不自在、不快乐,死亡又有何婉惜?如果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死亡又有何遗憾?唯有正视死亡的事实,才能让生命更加充实;也唯有超越死亡的束缚,才能让生命得到永恒。世尊的降世,一生说法,正为解决吾人的生死大事。世尊是世间的觉者,超越生死的圣人,他教导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可以突破生死的藩篱。扪心自问,在人生最后阶段:“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要一成不变继续以往的生活?对未来不加思索?或是追求积极的医疗措施?或是得过且过顺其自然?或是让别人为你做决定?”冷静思惟人的一生:“我为什么而活?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为何?生命的真相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未降生之前我在哪里?死亡之后我又去哪里?”如果没有佛陀的慈悲教导,没有人知道生命的真相,也没有人知道自己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如果深入自我内心深处,发现依靠佛陀是充满温馨与安稳的,必然会深深感受生命的诞生不是开始,而死亡也不是结束,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是真实永恒、不生不灭。如果你愿意出离生死苦海,念佛成佛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