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的“五教十宗”判教论
2014/9/3   热度:434
“五教十宗”是法藏提出的判教理论。“五教”是依据佛所具体说法的内容划分,“十宗”是从义理方面对五教的细分。关于“五教十宗”的解释,散见于法藏的《探玄记》、《五教章》和《华严金狮子章》等多部著作中。 (9)“唯心回转善成门”。一切佛法、一切现象均源自“自性净清心”,离心之外无别物(唯心),是善是恶全由“心”所决定(回转善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五教”是:一是“小乘教”,又称“愚法=乘教”。这是给小乘声闻、缘觉讲的教义,其内容有“四谛”、“十二因缘”等;其典籍有《阿含经》、《阿毗达磨发智论》、《俱舍论》、《大婆沙论》等。“小乘教”的中心教理是:一切现象均由各种条件或因素聚合而形成,均处于生灭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
物。
二,“大乘始教”,也称“权教”。这是大乘佛教初级阶段的教义,其典籍有《般若经》、《中论》、《唯识论》、《解深密经》等。始教的中心教理是:一切因缘聚合形成的事物,不仅其相状是空,而且没有保持自身本质的独立实在性。
三,“大乘终教”,也称“终教”。这是大乘佛教的终极教义,其典籍有《胜矍经》、《涅檗经》、《密严经》、《大乘起信论》、陀罗网”为喻,说明佛教的各种法门,世间的一切现象,均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状态。这种相互包含的关系逐一类推下去,重重无尽。
(3)“秘密隐显俱成门”。佛教的各种法门,包括一切事物,无论示人以“隐”藏的状态(假象),还是示人以“显”露的状态(真象),都反映其同一本质,此为“俱成”。由于不同的状态(隐和显)能同时反映本质,故称“秘密”,指现象反映本质的神奇。
(4)“微细相容安立门”。从事物的相状方面讲.有大小(微细)之别的事物也可以相互包容(相容),并且不会相互妨碍。
(5)“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中各有三世,成“九世”,表示极长的时间;表达最短的时间概念则为“一念”,合前九世则为“十世”。“十世”本来是有区别的(隔法),如现在并不等于未来,极长时间并不等于极短时间,但是它们又能在人们的思想中统一起来,同时又不失去它们各自本来的差别。“异成”指有差别的统一。
(6)“诸藏纯杂具德门”。这是从修行方面讲佛教各法门的关系,例如,一个人践行“施舍”这一法门,那么他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为“施”,此为“纯”;当他践行“施舍”这一法门时,又会完全具备修行其他一切佛教法门的功德。此为“杂”。
“纯”与“杂”不相妨碍而互具功德(具德)。因为佛教各法门之间相互容摄,所以修行一个法门就会获得修行其他法门所获的功效。
(7)“一多相容不同门”。佛教各种法门包含有共同之理,所以任何一种法门都能包容其他多种法门(一多相容),但它们又各有特殊性,所以各种法门又在表现上有差别(不同)。
(8)“诸法相即自在门”。统一佛教中的任何一种法门都可以转化、等同于其他法门(相即),并且圆融无碍(自在),重重无尽,所谓“得始即得终”。
(10)“托事显法生解门”。各种不同的法门或各种不同的事物,都可以表现共同的佛理,所以任意举一事(托事),即可显理和明理(显法生解)。
智俨的弟子法藏在不同著作中讲到过三种十玄门,名目次第有小变动,个别概念的解释有差别,但基本思想无大变化。到唐代澄观,采用法藏在《探玄记》中所讲的“十玄门”。这样,智俨讲的“十玄门”后被称为“古十玄”,《探玄记》中讲的“十玄门”被称为“新十玄”。同时,澄观明确把十玄门归纳到“四法界”中的“事事无碍法界”里,这是与智俨和法藏的不同之处。
“六相圆融”亦称“六相缘起”,是说明法界缘起的主要学说之一。“六相”指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据法藏《五教章》卷四.在这三对范畴中,“总、别”一对最重要。
“总相”是整体,是“一”,“别相”是部分,是“多”。从总与别的关系讲,如果没有部分(别),就没有整体(总),这叫“以别成总”;相反,如果没有整体(总),也就无所谓部分(别),因为部分只有在整体存在的前提下才成为部分,这叫“以总成别”。因此,整体(总)与部分(别)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华严宗叉从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得出了部分与整体相等同的结论,所谓“总别相即”。
“同、异”一对是从“总、别”中引申出来的。“同”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具有同一性,“异”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彼此有差异,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各个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必要条件(诸缘办果),这是“成相”,各个部分保持自己的特有性质(各住自法),与整体形成差别和对立(常不作),叫做“坏相”。“成相”和“坏相”也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例如,椽在作为构成房屋的一个部件时,为“成相”,在不作为房屋的一个部件时,则为“坏相”。
“六相圆融”要求人们从总别、同异、成坏三个方面看待一切事物,认识至作为统一整体中的每一事物均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