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孝道文集:懂感恩行孝道创和谐(孙贤英)
2014/9/4   热度:276
佛教与孝道文集:懂感恩行孝道创和谐(孙贤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未来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在中国将成为社会的主流。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赡养老人。一边是双方的年迈父母;一边是年幼的孩子。加之就业压力和生存的重负,使年轻人身心俱疲,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顾及自己的父母。破解这个难题,需要老人和子女共同努力。做为老人,既有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也应该续持慈爱之心,体谅子女的难处,尽可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些适当的公益活动,不仅能够造福社会,自身也能从中找寻到快乐,减轻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 父母慈,更须子女孝。百善孝为先,今天来宏扬慈孝,让慈孝文化发扬光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迫切。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当前人们似乎更乐于对子孙的爱,而忽视对父母的孝。饭桌上,把莱放进的是孩子的碗;发生分歧时,让步的也总是长辈。这种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慈孝的传承,譬如百年育树。父母为根,子孙为叶,我们所见多为持水浇叶,很少有人以水润根,如此本末倒置,又怎能使此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呢?经常有人伤心悲泣着问师父:我把心血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可他为什么总让我伤心?师父的回答也总是很干脆:因为你!是啊,当你把他视作皇帝时,他必定会高高在上;当你轻慢父母时,他也必定会日后效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用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时时观察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他们就如同一张洁白的纸,至于这纸将呈现出怎样的斑斓,决定权最初是在父母的手中。 说到孝,必先谈及父母的恩德。“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为我劬劳”,《诗经》里的这两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用无私的爱与付出换来了我们的今天。那些髦耋父母,蹒跚老人,也曾经年轻,他们也曾经是这个社会和家庭的脊梁,并为之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与汗水。父母虽已年老,不再是我们生活的依靠。但那里有我们熟悉的臂膀,有我们依恋的胸膛。历经岁月蹉跎,饱经世事沧桑,日暮斜阳中感受子女远离的寂寞,形影相吊间饱尝生老病痛的折磨。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为人子女更应该“知恩报恩”。我们有义务去关心、照顾他们,不让他们为疾病、痛苦、烦恼和孤独所萦绕,给父母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况且,今天黑发者,明朝皓首人,我们也会为人父母,并不可避免会变老。古人云: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即使为了我们以后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也应该秉承孝道,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表率,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慈孝的种子。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们为生活奔波忙碌,而往往忽略了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常想时间还很长,机会还很多,岂知生命无常,世事难测,很多人也就因此抱憾终生。由此看来孝事双亲最为紧迫。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把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发扬光大,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最终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一个家庭的幸福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慈孝的传承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传播慈孝文化,让慈孝走进千万个家庭、深入千万人的心田,让更多的人与我们分享并从中受益,让更多的家庭走出烦恼的阴霾,远离家事纷争。使神州大地处处和乐安宁,家家幸福吉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