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校读拾零


2014/9/3    热度:440   

  敦煌发现的《六祖坛经》五个写本, 可以分为四个系统, 即:斯5475号;敦煌市博物馆藏077号;北京图书馆藏8024v号残卷,西夏语译本(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天理图书馆以及罗福成旧译本,共12页);龙谷大学藏大谷光瑞本(旧旅顺博物馆藏本)。这些写本基本上都有了校录本或重译本〔1〕, 对这些校录本或重译本也作过有份量的中肯评介和商榷〔2〕。然而, 上述成就,并不就意味着敦煌写本《六祖坛经》版本和校勘的研究的结束。下面,谨择取笔者校读时所得的一些见解,就教于大方之家,恳祈郢正。
  (1)惠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南新州百姓(Stein本,下同)。
  按:“左降”云云,敦博本同,惠昕本、契嵩本和宗宝本《坛经》皆作“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坛经〉对勘》〔3 〕(以下简称《对勘》)、《坛经校释》〔4 〕(以下简称《校释》)和《敦煌新本〈六祖坛经〉》〔5〕(以下简称《新本》),依惠昕等三本, 分别于“南”、“新州”前添加“岭”、“作”。《〈敦煌新本六祖坛经〉补校》〔6 〕(以下简称《补校》)指出《新本》未注意“岭”旁的删除符号(卜),却未对增“作”置评。考“迁流”即流放,如《隋书·滕穆王瓒等传论》“唯卫王养于献后,故任遇特隆,而诸子迁流,莫知死所,悲夫!”;南亦可特指南国,高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食荔枝》诗之二)的苏轼,就曾抒写“人间何处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迁流”句似不必加字为训,本即谓被流放为岭南地区新州南部的平民也。再者,唐代的贬官和流放为两种不同的惩罚,宋王溥《唐会要》〔7 〕卷四一“左降官及流人”条,载长庆四年(824 )四月刑部奏言曰:“……以流贬量移,轻重相悬,贬则降秩而已,流为摈死之刑……今谨详赦文,流为减死,贬乃降资”。惠能父亲受的,即包括左降(又叫左贬)、迁流(又叫流移、流贬),而“迁流”云云指流刑而言,故应在“左降”后逗。
  (2)汝等自姓(性)迷,福门何可救汝?汝总且归房自看,……
  按:敦博本“自姓”作“自性”,“救”作“求”,余同;西夏文本为“汝等性迷,何福能救?汝等去房”;惠昕等三本皆作“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铃木〔8〕校后两句为“福何可救。 汝等总且归房自看”;《对勘》、《校释》认为,“福门”应为“福田”之误,《校释》并纠正了《对勘》校作“汝等”之失;《新本》后一句亦校为“汝等总且归房自看”。《校释》不取“汝等”之校,可从,因为“汝总且”之“汝”意即“汝等”也,若作“汝等总且”反倒语义重复。另外,“福门”不误,因为“汝等门人,终日供养”三宝,只是求福而非求福田,何况西夏文本、惠昕等三本也只称“福”。“福门”即求福的方法(“门”有途径、方法之意,如杜甫《白马》诗“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苏轼《徐州上皇帝书》“若德不足而才有余者,困于无门,则无所不至矣”)。
  (3)若五祖见偈,言此偈语?若访觅我?我宿业障重, 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我心自息。
  按:铃木断第一句为“若五祖见偈言”,认为这一段有脱文;《对勘》曰,脱文应在“若访觅我”之后;《补校》亦称,前十字“疑有误脱”。笔者认为,“若五祖见偈”云云,是神秀自忖之辞,“言此偈语”、“若访觅我”、“不合得法”后应加问号,整段意思还是明白通畅的。敦博本作“若五祖见偈,言此偈语?若访觅我,我见和尚,即云是秀作?五祖见偈,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我心自息”,可证。日本兴圣寺所藏宋刻本作“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出见和尚,即言秀作;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惠昕等三本作“不如向廊下书著(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顶礼,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单从字面上看,语气和意思已与敦煌二本有明显的差别。再者,“言此偈语”之“言”,原有谈论评价之意(唐韩愈《送杨少尹序》:“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此则应理解为赞许,即兴圣寺本所言“见偈欢喜”、惠昕等三本所言“忽若道好”也。
  (4)五祖忽见此偈,请记。乃谓供奉曰
  按:敦博本同。柳田圣山校“请记”为“诵讫”〔9〕, 《补校》依之;《对勘》、《校释》疑是“读讫”之误,《新本》则仍原卷之旧。“记”乃“讫”之形误,固无疑矣,敦煌二本作“请”却似乎不谬。因为佛教徒对于三宝、三宝物(《坛经》属于法物)之类极为虔敬,买佛像佛经不说买而说请(《宋书·隐逸传·沈道虔》:“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后代为表恭敬,还可以以“请”代替某些动词,如《红楼梦》第十四回:“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请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此“请讫”,当谓恭敬地阅读完毕。
  (5)秀上座言:“罪过!实是神秀作。不敢求祖, 愿和尚慈悲……”
  按:“神秀”,《校释》漏录“神”字。“不敢求祖”,敦博本作“不敢求”,下接“但愿和尚慈悲”;惠昕本为“亦不求祖位”,契嵩本、宗宝本皆作“不敢妄求祖位”。《新本》校为“不敢求祖位,但愿和尚慈悲”;《补校》疑敦博本“但”即“祖”之误写。《补校》之疑有理,因为Stein 本“不敢求祖”实即“不敢求祖位”或“不敢求作祖”之意,本可通,不烦再加“位”字。
  (6)能问童子:“适来诵者,是何言偈?”
  按:敦博本同;西夏文本作“惠能问童子曰:‘汝所诵者,何许偈语?’”惠昕本为“遂问童子言:‘诵者是何偈?’”契嵩本、宗宝本为“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铃木校本于“童子”后加“言”,删去“言偈”之“言”;《对勘》亦于“童子”后添“言”字,《校释》则一仍Stein本;《新本》去掉“言偈”之“言”;《补校》认为,“言偈”疑为“偈言”误倒。应该说,《校释》的处理较妥,因为不仅“能问童子”后增“言”是画蛇添足,而且,“是何言偈”可以理解为“是什么内容的偈”、“是什么偈语”,本无须雌黄。
  (7)善知识,我自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
  按:“我自法门”,敦博本同;《校释》、《新本》改为“我此法门”。《补校》认为,原本不误,“我自”意为“我自己”,是也。“我自”亦为词,古籍中常见,如宋刘子@①《满庭芳·桂花》词:“我自寒灰槁木,凝神处,不觉重酣。”《景德传灯录》卷三《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师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水浒传》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王。’”
  (8)善诸(知)识,此法门中座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动。
  按:“善诸识”之“诸”,《对勘》、《校释》未出校。“亦不言动”,敦博本同,《校释》、《新本》并校作“亦不言不动”,似不妥。因为不但其句式与“不著心”、“不著净”不一致,而且“不言动”实即不言不动之意也,不烦添字。
  (9)常后念善,名为报身。一念恶,报却千年善心; 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
  按:敦博本同,惠昕等三本作“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报却千年善心”,铃木本、《对勘》、《校释》和《新本》均改“善心”为“善亡”。其实,“报”本有除去之意,如《太平广记》卷三八○引唐唐临《冥报记·王@②》:“汝被搭耳,耳当聋,吾为汝却其中物。”“报却千年善心”即令千年善心付之东流之意,不用改。何况,“善亡”与惠昕等三本的“善因”意蕴恰好相舛。另外,细查Stein本,“灭”的下面有一个“丿”符号。
  (10)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莫定,心座即落无既(记)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
  按:“犹”,敦博本作“由”;“心座”,作“心禅”;“无既”,作“无记”。“莫定心座”,《对勘》、《校释》校为“若空心坐”,《新本》校为“若空心禅”,并认为是一句,不妥;倘依原文而重新断句如上,即可通也。又,“能含”云云之前,《对勘》、《校释》、《新本》皆加“世界虚空”,铃木、Yampolsky〔10〕、 柳田则补“虚空”。《补校》认为不须补,是也;但谓此句主语是“虚空”,似不对,因为从前后文看,“能含”云云是指犹如虚空的广大心量也。
  (11)善知识!我此法门,从八万四千智惠。何以故?为世有八万四千尘劳。
  按:敦博本同。《对勘》、《校释》、《新本》皆在“从”后增“一般若生”四字,盖依惠昕等三本。然由“从”的本意“跟随”,可以引申理解为“有”,似不必添字为训。
  (12)我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按:“我若无智人”,敦博本同,《对勘》、《校勘》、《新本》校为“若无世人”,《补校》校为“我若无”。其实,“智人”,即前文因其“智惠性”而能建立“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之人;“我若无智人”云云,词通意畅,不必校改。“本无不有”,《对勘》、《校释》改作“本元不有”。此句,敦博本作“本亦不有”,惠昕等三本作“本自不有”,再参观下文“万法本从人兴”,皆可证明“本无”(本来没有)不误。
  (13)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
  按:敦博本同。后面,《对勘》补“不可得救”,《校释》、《新本》补“救不可得”,盖参惠昕本也。“若自心邪迷”云云,即前文“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亦(示)道见姓(性)”之意;倘外善知识一概救不可得,则与前文“何名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为化道,令得见佛”和“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矛盾,故原本不烦添字。“外善知识”教授的,即紧跟着的文字“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云云也。
  (14)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是,佛故(教)终身受持而不退者,欲入圣位。然须@③(傅)受时,从上已来,嘿(默)然而付於法。
  按:《补校》认为,《新本》不应据惠昕本而在“同见同行”之前加“于”、不应据铃木本改“如是”为“如事”,是也。然《补校》于“发愿受持”后句断,将“如是佛教”作为下文中的第一句,却值得商讨。笔者试标点如上。另外,《对勘》误录“@③”为“缚”,并与《校释》一同将“时”误识作“将”,认为“疑衍”。
  (15)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业元来在。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无造。
  按:敦博本同。“三业元来在”,惠昕等三本作“三恶元来造”;“罪无造”,三本作“罪还在”。《对勘》、《校释》误录“三业”作“三恶”,校“元来在”为“元来造”,《新本》亦校改为“三恶元来造”,未妥。前两句谓虽然布施供养得福甚多,但却并不能削减消灭心中的三业,意本通畅(三业,此当指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可记为善或恶之业〉,而不是身、语、意业)。“罪无造”,《对勘》、《校释》、《新本》并校为“罪元在”,也不必,敦煌二本该句称,虽然修福不能灭罪,却也不会造作新罪也。
  (16)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志心求。
  按:敦博本同;西夏文本为“若遇大师顿教法,合掌恭敬当皈依”;惠昕等三本“志心”作“至心”。《校释》、《新本》一律改为“至心”,不必。志心,谓诚心,如《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唐薛渔思《河东记·萧洞玄》:“王屋灵都观道士萧洞玄,志心学炼神丹,积数年,卒无所就。”再如《西游记》第一回:“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至心,亦诚心也,如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君能至心往求,或冀谐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今且归去习法。如欲见吾,但至心叩石,自当有人应门与你相见。”志心、至心意蕴一致,最明显的证据是,敦煌二本前文“今既自归衣(敦博本作“依”)王室,总各各至心,与善知识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契嵩本、宗宝本并皆作“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17)达磨大师代梁武谛(帝)
  按:敦博本同。“代”,西夏文残页“原为‘教’意”,《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11〕(以下简称《译释》)定为“化”,惠昕等三本则并作“化”。《对勘》、《校释》录“代”为“伐”,认为应作“化”;《新本》录作“代”,校为“化”;《补校》认为,“代”当为“化”的讹字。Stein本和敦博本《坛经》, “代”或写作“@④”,或写作“@⑤”,此乃“代”的俗书,碑刻中亦常见〔12〕;《对勘》、《校释》一概录作“伐”,误(下文“后代迷人,门(闻)此颂意”,《新本》亦误识为“伐”)。此处之“@⑤”应为“化”,固无疑矣;其所以写作“@⑤”形,或因“化”在传抄过程中,多加一笔所致也,因为敦煌卷子中,增笔现象极为普遍〔13〕。
  (18)须知法处、年月日、性(姓)名,遍相付嘱。
  按:敦博本“性”作“姓”,余同。惠昕本“法处”作“去处”,“遍”作“递”,《对勘》、《校释》、《新本》依之。其实,敦煌二本不误,此乃言,惠能弟子除受《坛经》以为依约外,还应该知晓得法的地点(“法处”)、时间和姓名;“遍”谓普告也。
  (19)汝戒定惠,劝小根诸人;吾戒定惠,劝上人。
  按:敦博本作“汝师戒定惠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惠劝上智人”。《对勘》、《校释》校“诸人”为“智人”,盖依契嵩本“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惠昕、宗宝本,“小根智人”作“大乘人”)。然不必。“小根诸人”,即小根众人,意本通畅。“诸人”作众人讲,古籍常见,如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梁书·刘显传》:“任fǎng@⑥尝得一篇短简书,文字零落,历来诸人,莫能识者。”
  (20)自姓(性)顿修,立有渐此,契次不立。
  按:敦博本作“自性顿修,立有渐次,所以不立”,是也。笔者认为,“契此”犹言“契悟”,领悟体会之意。这段文字,谓“自性顿修”法门,虽然对戒定惠的见解有渐次之别,如果契悟了,其目的终归为了不立渐次;这也正与前文“见(对戒定惠之见)有迟疾”、“得吾(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惠”、“自姓(性)无非、无乱、无痴,……有何可立?”一致。铃木校作“自性顿修,亦无渐契,所以不立”;《对勘》录作“自姓(性)顿修,立有渐此,契以不立”;《校释》校作“自性顿修,立有渐次,契亦不立”;《新本》校作“自性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敦煌坛经新书》〔14〕(以下简称《新书》)作“自性顿修,无有渐次,所以不立”;《补校》亦认为敦煌二本“立有”为“无有”之讹:恐皆不妥。
  (21)……一切无离,但离法相,作无所德,是最上乘。最上乘是最上行义,不在口诤。
  按:“一切无离”,敦博本作“一切不离染”;“行义”前之“最上”,敦博本无。《对勘》、《校释》校“一切无离”为“一切无染”,谓第二个“最上乘”脱“最上”二字,并误。“杂”之谬,参敦博本即可知;“是最上乘”后,原卷有一重复符号“Z”, 表示重复上一个词也,并非仅仅重复一个“乘”字〔15〕。
  (22)吾不自知,代汝迷不得。汝若自见,代得吾迷,何不自修?问吾见否!
  按:敦博本“何不自修”后有“见否吾不自知”六字,《新本》认为是衍文,是。这几句,惠昕等三本作“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意思正好与敦煌二本相左。诸家据惠昕三本之意而标点,或在“代得吾迷”后加问号、前添“岂”字,或在“何不自修”后逗,“问吾见否”前加“乃”、后或句号或问号,似皆不妥。“何不自修”,所修即前文“以心悟自见”后的“依法修行”;“问吾见否”,乃责问神会也,意谓神会仍然心迷不见自性,所以来问惠能见自心否也。
  (23)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⑦用。油(由)何等?油(由)自性。
  按:《对勘》、《校释》、《新本》皆于“@⑦”后句断,以“用油(由)何等”成句。比照下文“自性(居)起用对有十九对”、“此三十六对法解用”,参考惠昕等三本“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宗宝本,“含”作“若”),“众生”后当脱“用”字,“@⑦用”不应拆开;后文承前文,主语本即“众生〔用〕”、“佛用”,“用”不应下属。
  (24)神会小僧,却得善等,毁誉不动。
  按:敦博本同;惠昕等三本“小僧”作“小师”,“善”后有“不善”二字。《对勘》、《校释》、《新本》于“善”后增“不善”;《补校》认为不烦补,是也。但《补校》断句为“神会小僧却得,善等毁誉不动”,认为意指“神会虽然是个小僧,却很好。他能够视毁誉如一,不为毁誉所动”,却不妥。笔者愚见,应在“小僧”“善等”后逗,前文论以定惠为本的法门时,亦曾言“善知识,此意即是惠等”,可证。“却得善等”,意谓却能够善、不善体一不二也。
  (25)性德无生灭,无去无来。
  按:敦博本无“德”字。《对勘》、《校释》录为“性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校“听”作“本”。查Stein本原写作“@⑧”, 确为“听”的俗体〔16〕。笔者以为,“听”应属“德”之形误,这不仅因为两字右半边相同,而且“性德”即性之品质,与惠昕等三本“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恰巧意旨一致。
  (26)有性即解动,无性即不动。
  按:敦博本作“有性即解动,无情即无动”。惠昕等三本作“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对勘》、《校释》、《新本》皆校作与惠昕本一致(《新本》后一句作“无情即无动”,稍异)。其实,“性”本身即有生命之意,《玉篇·心部》:“性,命也。”《汉书·公孙贺刘屈@⑨等传赞》:“处非其位,行非其道,果陨其性,以及厥宗。”颜师古注:“性,生也。”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有性”、“无性”,即“有情”、“无情”之意,也就是有佛性的众生、无佛性的木石等物;佛典中也常相对而使用,如《圆觉经》:“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不烦改。
  (27)@⑦@⑩密多弟十五。
  按:《对勘》、《校释》径录“密”作“蜜”,“弟”作“第”。
  (28)“……迷即不见佛,悟者即见。”“法海愿闻,代代流传,世世不绝。”
  按:敦博本“即见”作“乃见”,余同。《对勘》、《校释》误录后句为“悟者即见法”,盖涉下文“法海愿闻”而衍“法”字吧。又,“法海”云云,乃法海之语,应加引号,而《校释》、《新本》却羼入叙述之语。
  (29)化身、报身及净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按:敦博本同;惠昕等三本,“净身”作“化身”,“化身”作“法身”。《对勘》、《校释》、《新本》并皆改“净身”为“法身”,未妥。敦煌二本反映的是惠能对三身的独特理解,应予保留;同时,参照下文“本从花(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花(化)身中”、“YIN性本身(《对勘》等改“身”作“是”,不必)净性因,除YIN即无净性身(契嵩本作“除YIN即是净法身”)”,可知“净身”即“净性身”,也即“净法身”也。
  (30)大师云此语已,夜至三更,奄然迁花(化)。
  按:敦博本同,唯“迁花”作“迁化”稍异耳。第一句,惠昕本作“大师言讫”,契嵩、宗宝本作“师说偈已”。铃木、《新本》改“云”为“言”;《校释》认为,不如改为“说”。然“云”本可作及物动词,后面可以接宾语,用不着改。如白居易《新乐府·秦吉了》:“秦吉了,人云尔是能言鸟。”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又北十里至伽耶山,云是佛说《宝云经》处。”
  (31)如来入涅pán@①①,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教〕,即我心无住。此真菩萨说,真示实行喻。唯教大智人,是旨衣(依)凡度。誓修行,修行遭难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林(材)量不得,须(虽)求此法,违立(失)不德(得)者,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今诸(令知)蜜(密)意。
  按:敦煌本《坛经》最后这一段文字,素称难解,标点也五花八门。Stein本、敦博本“如来入涅pán@①①”以下八句, 与前面内容接抄,不符合二本凡偈语皆或两句一行、或四句一行的整齐排列的格式,《补校》指出《新本》校录不应每两句改行,是也。“此真菩萨说,真示实行喻”,敦博本作“此真菩萨说,真实示行喻”,《对勘》、《校释》校为“此真菩萨,说直示,行实喻”。Stein 本后一句原作“真示行实喻”,“实”的右旁有一乙字符号“√”,《对勘》、《校释》显然未予留意;“真示实行喻”,谓指出实行的道理以俾领悟,即前文曾声明过的“心量大,不行是少(小)”、“莫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也。“唯教大智人,是旨衣(依)凡度”,敦博本作“唯教大智人,示旨于凡度”。《对勘》、《校释》以“示旨依”成句,将“凡度”划入下文。笔者认为,“是旨依凡度”,即“依是旨度凡”;“示旨于凡度”,反倒有些费解。以下一句,Stein本抄作“誓修修行Z”,乃双音词重叠的写法〔17〕,故应录作“誓修行,修行”;《对勘》、《校释》录作“修修行行”,认为“似应作‘修行’”,误(此句,敦博本倒确实作“誓修行”;《新本》在“誓”后增“愿”字,不必)。“违立不德者”,敦博本作“违立不得者”。该句,Yampolsky 校作“违律不德者”,铃木、《对勘》、《校释》、《新本》校作“达立不得者”(《对勘》、《校释》、《新本》且误认Stein 本的“违”为“达”),柳田校作“违立不得者”,《新书》校作“建立不得者”,《补校》认为“皆于意有所不通,姑且存疑”。笔者认为,“立”或为“失”之形误;“违失”即处事失当之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①②斯国》:“于是忍勤苦,忘艰辛,五年将周,一旦违失,既蒙笞辱,又无所得。”“须(虽)求此法,违失不德(得)者”,指“根性不堪,林(材)量不得”之人,虽然求取顿教法门,因为其属于犯有过失而终于无得于法者,故“不得妄付《坛经》”。“今诸蜜意”,敦博本作“令智蜜意”。《对勘》、《校释》校为“令识蜜意”,未确;《新本》校为“令知密意”,是也,Stein本前文“善知识, 此法门中坐禅”云云,“知”正写作“诸”。
  〔1〕斯5475号:a.《大正藏》本;b.铃木贞太郎、 公田连太郎《敦煌出土六祖坛经》,森江书店,1934年;c.宇井伯寿《第二禅宗史研究·坛经考》,岩波书店,1941年;1967;e.柳田圣山《禅语录·六祖坛经》,中央公论社,1974年;f.石井修道《惠昕本〈六祖坛经〉の研究——定本の试作と敦煌本との对照》,《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11、12号,1980、1981年;g.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h.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i.金知见校订《校注敦煌六祖坛经》,见
  附图{图}民族社,1989年;j.宋绍年校录《六祖坛经》,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
  敦博本: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西夏语重译本:a.罗福成译,见《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3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b.史金波《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3期。
  综合性校订本:潘重规《敦煌坛经新书》,佛陀教育基金会,1994年。 〔2〕如:a.柳田圣山编著《禅籍解题》,见《世界古典文学全集》第36B《禅家语录Ⅱ》附录,筑摩书房,1974年; 《禅籍解题》补订本,见《俗语言研究》第2、3期,日本京都禅文化研究所1995年6月1日、1996年6月1日发行。b.衣川贤次《敦煌新本〈六祖坛经〉补校》,见《俗语言研究》第3期。
  〔3〕〔4〕〔5〕〔8〕〔9〕〔10〕〔11〕〔14〕参考注〔1〕。
  〔6〕参考注〔2〕。
  〔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12〕如《齐法勤禅师塔铭》,见秦公辑《碑别字新编》第10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13〕参见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4月第1版。
  〔15〕〔17〕参见郭在贻等《敦煌写本书写特例发征》,见《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6月第1次印刷;邓文宽《敦煌吐鲁番文献重文符号释读举隅》,《文献》1994年第1期。
  〔16〕参考《碑别字新编》第464页。
  【责任编辑】李方林
  @①原字为羽下加军的繁体字
  @②原字为王右加寿
  @③原字为缚的繁体字
  @④原字为代去点
  @⑤原字为伐去点
  @⑥原字为日右加方
  @⑦原字为亻右加厶
  @⑧原字为听的繁体字
  @⑨原字为嫠的上部下加毛
  @⑩原字为阝右加拖的右部
  @①①原字为般下加木
  @①②原字为疒内加尼


  (原载《四川大学学报》1998年1期 作者系四川联合大学宗教所)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