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
2014/9/3   热度:303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
不 著
【续上期】
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
《金刚经》听众虽然是以须菩提为首的千二百五十声闻众,但佛陀在讲经时,却似乎是对著菩萨说的,所以《金刚经》体现的是菩萨道精神。
说到菩萨,通常一般人对佛法不认识的,最容易想到是供在佛寺大殿中的泥塑木雕的像,就是那些会呼风唤雨,能赐福消灾的菩萨,其实这是一种对佛教非常大的误解。梵语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汉译觉有情,是指已经觉悟而又能让人觉悟的有情,或在现实社会中,能够无私地奉献到大众事业中者都具有菩萨精神,皆可称为菩萨,有发心菩萨,只不过菩萨觉悟的深浅程序不一样。菩萨,在佛教中是大乘行者的称呼,以发菩提心为首要条件。
何为菩提心呢?
《金刚经》正宗分开头,就是以此问题的提出作为发起,佛陀的回答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曰:“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发菩提心的内容,菩提心是发心形式之一,学佛首先要发心。世人根基不同,在学佛的发心上也往往各异,有一类人以追求人天福报为目的,他们遵循著人天乘的思想,深信因果,止恶行善;有些人以解脱生死痛苦为目的,他们依照解脱的原理,发出离心,观察人世间的苦空无常,勤修三学,断除烦恼,证得涅;另有些人以成就无上佛道为目的,他们发菩提心,修学菩萨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广行六度四摄,圆成无上佛果。
大乘佛教鼓励我们发菩提心,因为一个人追求人天福报,不必学佛也能得到。像中国传统儒家,提倡人伦道德。讲仁义礼智信为人之五种常德,如能严格遵守,也会不失人身;世间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劝人行善止恶,博爱大众,救济穷困,能遵守这种教义,也不失人天果报;不过人天福报再大,难免掺杂烦恼痛苦,何况福报享尽,必然要坠落呢?而出世二乘人虽然解脱了个人的烦恼痛苦,但仅能自利。惟有发菩提心,才是最究竟而崇高的。
发菩提心是发广度众生之心,诚如经中所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显示菩萨胸怀之博大,菩萨度生不是度一个或两个,而是以一切众生都作为自己救度的物件。
这种胸怀的建立,当然要有大慈大悲的基础。何为慈悲呢?悲能拔苦,是将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慈能与乐,给予众生快乐。以一切众生作为救拔物件,拔苦与乐,是为大慈大悲。又菩萨的慈悲称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说菩萨对众生的帮助,不存在任何条件与关系,不像世间的凡夫,当他帮助别人的时候,总会考虑到对方和我有无关系,我帮助了他,对我有哪些好处;同体是把自己与众生看为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如《维摩诘经》所说的:“以众生病,故我有病。”又如母亲看到爱子生病一样,菩萨对众生也是这样。
从慈悲心出发,菩萨对众生的救度,大有救人救到底的味道。众生的苦痛无量无边,冷了给他衣穿,饿了给他饭吃,病了给医药,都可以解除众生的痛苦;政治的英明,经济的繁荣,学术的进步,也能减轻众生的痛苦。但如果没有拔除痛苦的根源,一切的帮助都只能是暂时的、局部的,终非彻底的救济。所以,菩萨的发菩提心,除了这些暂时的局部的帮助以外,还要以根本解脱的无余涅槃去救拔众生。
涅槃,许多人可能会理解为是死亡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并不如此。梵语涅槃,具有消除烦恼、解脱痛苦而得自在的意思。涅槃一词在印度,并非佛家所专有。俗人可以拍著吃馆的肚子说这是涅槃;有些外道,以四禅八定为涅槃,不知这只是定境的自我陶醉,暂时安宁,不是彻底的。佛法说涅槃有二:一是有余依涅槃。通达一切法的寂灭性,离烦恼而得到内心的解脱。但由前生惑业所感的果报身还在,从身体而来的痛苦,还未能解除,所以,即使是阿罗汉,饥寒老病的身苦,还是一样的。二是无余依涅槃。无学舍身而入无量无数的法性,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名为无余。无余涅槃是究竟解脱人生的一切烦恼痛苦。
本经又告诉我们,菩萨的发心度生要建立在无我上。从有我与无我的区别上,也说明凡人与菩萨的不同。凡人有我,处处为我著想,即使发心利他。也不亡我相,总是带著功利色彩。因为有我,在利他时,首先就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这样就不能无限地利他,就不能无私地利他。所以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发菩提心已,就是行菩萨道。菩萨道不同于声闻乘的解脱道。解脱道著重于自身的解脱,菩萨道则著重于利他。又解脱道是菩萨道的基础。由修习解脱道,解脱烦恼,身心自在,然后始能行菩萨道,广利人天。所以在《法华经》中,以三乘为皆一佛乘。现在汉传佛教的教义,忽略了人天乘及解脱道的理念及行持,结果造成了许多人学大乘经教,发小乘心。而在行为上,人天乘的德行也难以做到。
菩萨道是从利他中完善自己。菩萨道的德行主要是六度四摄。由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禁,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金刚经》中关于六度的内容,主要在般若度的前提下。
《金刚经》的修行重点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刚经》以日常生活作为发起因缘,它正体现了般若法门的修行风格。
说到修行,通常很容易让人想到诵经、坐禅、礼拜等,总有一定的固定形式。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如果从“修行”二字的意义去看,修行还不只是局限在这上面。行是指身、口、意三业之行,我们的意业因为有贪嗔痴的关系,使得我们不断地造作杀盗YIN妄等业。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修正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使之与道相应。
《金刚经》以无住生心为要领,表现在修行上也没有一定的固定形式,即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四威仪中修行。因为实相是无相的,是无所不在的,我们要通达实相自然不能住于某种相,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处处离相无住,才能与实相相应。
这就是后来禅家讲的道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如何从生活中去体会道呢?禅宗告诉我们,要拥有平常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何为平常心?马祖道一说:“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道是现成的东西,只是因为被妄想执著所覆障,而不得显现。现在倘能去除染污之妄心,道就能自然显现。
经中佛陀对须菩提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这一法门,在《摄大乘论》中给它下了这么一个定义:“能克服悭贪,及能引得广大财富。”布施与悭贪是对立的,有悭贪就不会有布施,修布施就能对治悭贪。布施又称为舍,不但要舍去外在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还要舍去生命内在的贪嗔痴烦恼及执著,放下一切,无牵无挂,这才是真正的布施。布施作为一种善因,又能引发广大财富。培植人间福德,要修布施;积集出世资粮,要修布施;成就佛道,利乐有情,更要修布施。
布施有财施与法施。《金刚经》中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财施;“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也是财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是法施。不论财施与法施都应无所住,即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始可称曰菩萨道的布施。
无住相布施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经曰:“若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布施有:有相布施与无相而施,有相布施是有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及所施的物相。表现在行动上,比如有人出钱做点善事,惟恐他人不知道,在本院的一些法物器皿上,往往都有捐赠者的大名,他们希望他的大名,随著法物而留芳千古。住相布施者,总存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想法,发心不能很纯正,这样将来招感的果报,也必然是有限的,或是有缺陷的。而无相布施,泯除自他之相,三轮体空,以无限之心施舍他物,其功德自然也如同虚空,不可限量。
从修学佛法的过程来看,学佛首先要积聚资粮。资粮有二:一曰福德资粮,一曰智慧资粮。持戒修福是培植福德资粮;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则属智慧资粮。有了这些资粮,才有可能对般若法门产生信仰。
又持戒修福乃至闻思经教,都可以摄入善根的范畴。善根是接受佛法的基础,从佛法看世间,万法各有因缘:所谓搞文学者要有文学的根基,搞哲学者要有哲学的根基,搞音乐者要有音乐的根基,搞书法者要有书法的根基。根基可以现生培养,也可以是过去生长期以来的积累。一个人倘若过去生中曾当过文学家,此生对文字就会产生偏爱;过去生是搞音乐的,此生对音乐则一学便知。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神童,苏东坡也说过:书到今生读已迟,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修学佛法也存在根基问题。有些人你磨破嘴皮去同他谈佛法,他总是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没有善根;有些人一闻佛法,便欢喜顶受,相见恨晚,这种人一定有善根;有些人接受了佛法,但日后遇到逆缘又退失信仰,这是因为根浅的关系;有些人信心道念坚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很难使他改变信仰,这是根基深厚。那么,修学佛法者,惟有培植深厚的善根,才能在漫长的成佛之道中,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本经直显诸法实相,产生信仰尤为不易。何况经中所说的信仰,又不是一般的信仰,是指净信。净信的含义,如经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又曰:“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昨日所说之离四相,破除我相,通达无我,妙契实相,方能于般若法门生起净信。难怪般若法门深信功德如此之希有,信仰如此之不易。
修行主要从两个方向下手:一个是修福德,一个是修智慧,就是所谓的福慧双修。福德如果不够,想修出智慧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不断累积福德。累积福德有什么好处呢?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很多修行上的障碍。现在详细举出《金刚经》里所提到的修行方法有三个重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个是‘布施’
一般人所做的布施重点是在相,只是建立相上的因缘,累积一些福德而已,而更高层次的布施是要从相进入体,从有为法进入无为法。那么怎样布施才能从相进入体,《金刚经》告诉我们要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它的福德不是可以用办法或脑筋来推测、了解。不住相布施基本上有三个条件:无施者,无施物,无受者。也就是没有布施的人,没有布施的物,包括时间、金钱等等,也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这就是不住相布施。大约早五、六年前,我在普济莲峰学校上佛学科时,有一个学生,他听我讲佛学课程以后就很想布施,有一天他经过街市,看到一个老伯衣衫不整,坐在路边向过路的人要钱。他想布施的机会来了,就给了他五圆。自此他每天放学经过那里看到这个老伯,就都给他五圆。有一天他因要补课放学迟了一个小时,同样经过那里,也是同样看到这个老伯,但是这一次他没有给钱。后来我去上课时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法师,我现在已没有布施了,实在没有理由再给他钱。那位老伯看上去比我还有钱享受,不但在喝啤酒,吃点心,甚至还抽烟,一副优哉悠哉的样子,我自己省下零用钱才给他,所以我没有理由再布施’。这种布施就是属于有相布施。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他有施者,有施物,有受者。这些都没有了就叫做‘三轮体空’。当你经常这样做变成一种习惯以后,就是已经养成一个观念,认为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在把我的心呈现出来而已,我并不认为我在布施,我在帮助别人,不起这样的念头。
佛法有两句话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就是所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说到体,整个法界、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并没有两个体,因此众生与你是同一个体,所以叫同体大悲。你们看这里有几十个人,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有一个体。到佛菩萨的层次、境界,是以整体在活动,而我们众生是以个体在活动,所以我们有很多差别的问题存在,就是所谓的‘差别相’。
《金刚经》后面提到‘一合相’,佛是住一合相,众生则是住差别相,所以会产生对立,你是你,我是我,分得清清楚楚。当不住相布施的时候,没有施者,没有施物,没有受者,没有这种对立的状况,这个时候就开始由相进入体了。
《金刚经》提到的六度波罗密,其实真正只提到三度,其它并没有多谈,持戒也仅仅提到两个字而已,根本没有详细来谈戒的问题。为什么不提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见地够的话,自然守得住这个戒。戒完全是在见地的范畴中,见地很高的人还会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吗?
第二个是‘忍辱’
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提到一个典故,就是他于过去世曾经被歌利王节节支解身体。有一次歌利王的妃子到花园去玩,看到一个修行人,相貌长得非常庄严,于是这些妃子都不自觉被吸引过去,大家聊了起来。这个修行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歌利王看到以后就心生嫉妒,下令处罚释迦牟尼佛,节节支解他的身体。各位想想我们平常割伤皮肤,都觉得痛楚难受,因此是非常痛苦之事啊!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讲到:如果当时世尊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话,那他必定会痛苦的,而且会起嗔恨心。一个人被这样支解身体那里有不痛苦的,但是当年释迦牟尼佛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是指完全不起意识作用,意识不起作用,那里还会有时间、空间的问题?
当时佛陀住在没有时间、空间的状态,这就是时空统一的境界,没有实证到这个境界恐怕不容易明白了解。由此可以了解佛法实际上只探讨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质能互变,一个是时空统一。真正的佛法所探讨的只有这两个问题,这个正好符合现代科学的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进步仍然非常有限。所以科学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科学永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因为科学是从物质上面下功夫,一切以物质为主,所以它很难突破,它在一定程度上会进步,但是要达到像释迦牟尼佛当年这种质能互变,身心变化随时操纵自如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论科学如何进步,佛法都站在科学的前面。
释迦牟尼佛当时住在时空统一的状态,就是《金刚经》所谓的‘一合相’。住一合相,用现在的词句来形容,就好比时间、空间当下凝固,也就是说现象界是在时空统一的基点下存在。所以他完全破掉时间、空间的问题,这是个比较高的层次,但是其重点仍然是不住相,不住在我、人、众生、寿者相上。这是整本《金刚经》修行法的重点所在。
第三个是‘禅定’
各位可能认为《金刚经》中很少讲禅定,其实是有的。禅定不一定是打坐,行住坐?皆可以,禅定基本上是要透过某种方法来达到一种禅的境界,用任何方法都可以,只是所有方法中有一种最有效,最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法就叫打坐,所以不要认为禅定就一定是打坐。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并没有叫众生打坐,他只叫众生应无所住,又是不住相,其实这三个重点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就是应无所住。那么众生是什么在住?心在住。心到底在那里?心能找到,就知道该怎么样不住了,否则还是会住。简单而言,众生是用什么认定一件事情,是用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意识。那么这些感官意识是由什么在操纵?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完全是意识在控制。眼睛在看,手在动,都是表面意识、潜在意识在操纵的,所以只要意识不停留在任何一个固定的人、事、时、地、物上,就做到不住了。
不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慢慢去体会,去做到的。住的是什么?是习气、习惯。这个是潜在的,潜意识本来就有的,所以不知不觉就这样子了。从吃东西上最容易了解,比如有些人一出世就不吃鱼,或不吃茄子、或苦瓜之类。所以每次去吃自助餐,各人都是找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其它不找。各位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吃自助餐时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的。比如有些运动员天生就善长于某种球类,有些人天生洁癖,或有些人天生污秽不堪。这就是属于一种住,习气已经没有办法脱离了,所以不知不觉就这样做了。
还有更简单的例子,连走路都会住。有那么严重吗?真的有。各位有没有观察过自己走路。是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还有穿衣服,是先穿左手还是先穿右手,每个人几乎都是固定的,这个就叫做住,这个住就是一种习气、习惯。那么现在要把这些习气、习惯全部破除。
仔细想想看,当没有这些习气、习惯的时候,吃任何东西都不再受限制,而且都很愉快。当心情愉快的时候,任何食物都变得非常有营养。这就是生理影响心理,心理影响生理,因为身与心是一如的。以营养的角度而言更有利,各种营养都能吸收。现代人的营养都很充足,但是往往不均衡,所以这是不住的一个很容易得到的好处。
认识有些信徒穿衣服也是一样,以前每个月出粮必定买一件名牌衫,追求新款潮流服装,学佛以后慢慢这些习惯就打破了,现在穿得很简单,穿来穿去都是那几件衣服,较为朴素,如果一定要追求名牌的话这样做不到就会很痛苦。比如说你们家中的小孩,功课还不错,希望他将来到外国留学,要入剑桥、牛津、史丹福等名校,如果心里认定是这样,一旦他考取不到就会觉得难过、不痛快,小孩也大压力。如果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只是需要时就以佛法的角度提供意见给他,至于他要怎么做,他有他的因缘,做父母的是很难左右的。其实他只是随著因缘在走而已,并不是做父母的,真正有多大本领可以帮助他。即使每个月供应他一大笔钱读某某学校,这也是他的福报,而不是你真有这个本事。这一点把它想清楚了,那么开始不住,烦恼、痛苦就会一步一步减少。
应无所住
《金刚经》中禅定就是指这个‘应无所住’。当各种习气、习惯慢慢去除以后,这时候已经相当自在了,但是要超凡入圣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时候无为法的重点就在意识上,念头来也不住。每个人每天都有无数的念头,尤其在打坐的时候,念头比平常还多。有很多初学打坐的人,头一个月来的心得报告都说没有什么念头。差不多二、三个月的时候就觉得:‘奇怪上个月我一直都没有什么念头,怎么现在念头这么多’。我告诉他:‘你是进步了,以前是连念头都没有发现,现在开始可以觉察到念头了’。人的念头是不停地走的。前念灭后念生,一秒钟不晓得有多少,当还没觉察到时它已经过去了。所谓念头不住就是每一个念头来,就让它过去,不要去追随它,也不需要去克制它。
刚才讲过释迦牟尼佛弘法的三个重点,其中一个是方法就是指这个不住念,怎样让念头不住?如果学佛超过十多二十年还不能抓到这个重点,那就很可惜了,因为学佛最后的功夫都离不开这个不住念。这就是修行的功夫,修进去以后,烦恼才可以去除。因为不住念,所以不管发生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不会发脾气或难过。说得更清楚例如:‘我想去打麻雀’,这个念头一起来,就会开始继续想,找什么人打,打多少钱的,在家中打或是去陈太家打........等等,不停地想。因此所谓的念头来就让它走,就是念头一起来‘我想去打麻雀’,功夫够的话,念头一起后面立刻就不想了。如果做不到的话,可以后一步一步缩短这个念头,‘我想去打’,马上就警觉到了。接下来再减少到‘我想去’几个字,再到‘我想’、‘我’,念头就一直跟著来了。那么这时候念头来就让他走,不要继续追随它。慢慢这个念头就不来了。这个就叫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久而久之,就能‘生其心’。这个心就是法界唯一的真心,整个法界所有的众生都只有这么一颗心,没有第二颗心。‘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到这个时候就知道本心是什么了,这需要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练习。真心出来以后,般若就显现。所以很多修行有成就的人,可以发现他懂很多的问题。比如忽然会懂很多天文、地理、医学、等等。他以前并没有学过天文、地理、医学,这些天文、地理、医学从那里跑出来的呢?就是从般若出来的,从那颗真心出来的。【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是在赞叹众生的佛性、自性原来什么都已经有了,没有任何的缺失。当了解到这一点以后,我慢就不会起来,原来这些不是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所有众生本来就懂的。看到别人的某种专长,觉得很了不起,其实自性本来就懂的,只是没有把自性,把这颗真心的功能显现出来而已。
当这样做以后,真心的功能就开始出现了。释迦牟尼佛所有的经典全部都是从他的心性流露出来的,只是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已。不起意识作用,全部是自性的流露。如果能够长久保持这样,定力就培养起来了,般若就自然显现。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以后就晓得该怎么做,后来经过五祖一点就更清楚了。所以才花十五年到猎人队里,把这一颗真心培养得很坚固、很扎实。等到他的自性、觉性的功能出来以后,他才出来弘法。
从《六祖坛经》可以了解,六祖是不识字的,但是居然能够解释《法华经》妙义,这个就是般若智慧已经出来的缘故。简单的说,禅的境界就是一个人从凡夫的境界突破进入圣境界当下的那种状态。这种状态在经典里被形容为‘不可说,不可说’,因为它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感官意识来了解,只有真正修行亲证到般若才能明白!
六祖开悟以后就晓得该怎么做?如何开悟?
【未完待续】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