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概说
2014/9/3   热度:281
十二因缘概说
十二因缘教法,是一套浓缩地描述众生如何被烦恼及业力所控制、无奈地在六道中生生死死的教义。在明白了十二因缘的每一支及十二支间的连发牵引关系后,我们便能了解生死流转的运作程序,同时亦会看到把我们锁在六道中的枷锁之面目。为甚么这十二支叫做“因缘”呢?这是指它们一支引致另一支,互相有因果系,十二支串起来就如一个环,令我们头昏脑胀,不知情地不断作业、不断生死轮回。这十二支,并没有首尾。它们一支引致另一支,串连引发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哪究竟这十二支是何时开始运作的呢?我们根本不能找到它运作的起点,因为我们的轮回是没有始端的。
如果我们由十二支因缘中的无明开始研究,会发现它如何导致十二支的第二支 — “行”。再推论下去,我们可以清楚明白它们一支导致另一支的情况,从而明白轮回内苦的本质 — 苦谛。反过来推论,我们可以由最后一支 — “老死 ”—开始参,从而看到它的导因是“生”(第十一支),“生”的导因是第十支...透过逆推的方法,我们可以参悟苦的来源 — 集谛。
如果我们由第一支(“无明”)之断绝息灭开始推论,便会明白如果没有无明,便不会有第二支(“生”)...从而了解到灭苦的境界 — 灭谛。
反过来推论,我们便会明白诸苦息灭的境界是如何达到的,亦即灭苦的次第方法 — 道谛。
故此,我们可以知道十二因缘包含了四圣谛教义在内,亦即苦的本质及其来源与无苦的境界及达到此境界的方法。
十二因缘分说
现在我们先说十二支因缘的每一支。在个别解说了十二支后,衲会讲解它们的共同运作情况。
无明
“无明”这一支,盖括了对善恶、因果、业力及世上万事万物之实际情况的误解。这些无明,就似是一块黑布,障住了我们的眼睛,令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自无始始轮回以来,无明就伴随我们,从没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无明的相反状态便是智能。只要有了多一点智能,无明便会少一分。二者就似是一对死敌,从无始轮回以来不断在我们的心中斗争。由于我们的心太熟习愚痴无明了,要战胜无明,必须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衲在此举一个例子:刚才也已谈过,六道的本质是痛苦。但若要生起悟苦的智能,必须经过好一番心内的挣扎及辩论。这时候心中的无明会说:“不是呀!我十分快乐呀!你不要杞人忧天吧!”智能答:“在轮回中,根本不可能避免苦及变幻!”无明又会答:“但这六道其中也有不少乐趣嘛!”智能便劝:“即使是福乐,也不是恒久的,只是犹如梦一般,并无实质可言,也没有真正的意义!”无明又会辩答:“反正现在有吃、有住、有穿的,你废话些甚么呢!”...在二者争持很久后,我们的智能才有可能增长那一点点,无明才会稍挪后一小步。
在十二支因缘中,“无明”尤指执恋自我为实有的我执。因为这种我执,众生才会作出种种业,引致种种果报。因为这种我执,众生才被缚在轮回之内而不得脱出苦的循环。
在图中,我们可见一个盲人持杖而行。由于无明可以比作瞎了眼睛,这便以盲人来表义它。
要究竟地战胜无明,我们必须体悟空性的智能,了知“我”及一切事物的真正面目。
行
由于我执无明的驱使,众生才会作出种种善恶业,例如我们为了得到别人的财物,而把他人杀害等等。这些业,导致我们将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善业令众生投生于天、阿修罗及人道、恶业则令他们堕入三恶道之中受生。
在图中,这一支因缘以陶塑工匠来表义。在他身旁的陶泥,表义无明。这些陶泥经陶匠的运作,而变作各式各样的成品。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一小格,表义说基于无明,便会发作出种种形式不同的善业及恶业。
识
上一支所涵括的业,会成为留在心识中的种子。任何的业,都会似种子一般存在心识中,等待遇上适当的外缘诱发成果。
猴子是永不停下来的,只会走来走去,就似众生的心识,永不止息地带各种业因而在六道中转来转去。所以,图中的小格以猴子来表达“识”。
名色
“名色”这个名词,是指在众生在受孕入胎的一刹那之蕴身。“色”是指色身,“名”是指受、想、行及识蕴。在入胎时,投生的心识其实已包含了十二支的前三支 - “无明”、“行”与“识”。父母的精血是受生的器皿,心识是投生的主角。在投生后,心识便乘这个名色肉身生存。
在图中,可见数人乘船渡河。船象征色身,乘船者表义其它四蕴。
我们的名色身,在初成胎时并没有太具体的模样,慢慢才会发展出四肢、经脉及各种感官功能。由于我们的肉身源自父精及母血,故在逐渐长大后我们会长得像父母的样子。这种论点及胚胎发展学在佛陀所说《入胎经》及藏医典着中有详述,而且这些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开示的内容,与现代西方医学的胚胎学及遗传基因学相符。
六入
在心识生入名色身一阵子后,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及意识才完全发展出来。“六入”这一支,正是指上述六种功能具备的时候。在这时候,功能虽然具备了,但却未运作起来,所以图中以一间有六个窗口的空房子来表义。
触
由于在上一支 — “六入” — 的条件具备了,此时乃至我们长大成人后,在感官、外界事物及心识三者碰上时,便会有所作用及反应,例如我们会在透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与外境接触时,产生了乐、苦及中性的知觉。
在图中,这一支以男女交合为表征。
受
在有了“触”后,我们对乐、苦及中性的经验,便会分别产生喜欢、厌恶及中性的分别感受,这是“受”的意思。在图中,此支以一个眼睛中箭的人来表达。
爱
由于有“触”及“受”这前二支,我们会对乐、苦及中性的体验继而分别产生欲求、抗拒及中性的心态。这便是十二支因缘中的“爱”。
在图中,此支以一个嗜酒的人表义。
由于我们的心识对外境事物产生了这三种心态,对=令乐的事物欲求,对令苦的事物抗拒,对不乐也不苦的感受采取没所谓的态度,我们便不惜为了得乐及避苦而作种种业。这清楚描述了我们以本身的主观觉受判别,继而产生分别心的流程。
取
“取”是指强烈的欲望。这是上一支的延伸。
在图中以猴子摘取果实为表征。
有
由于众生有了前述的一支 — “取”,再配合了第二支 -“行”,便具足了再有下一次轮回的因缘,这便有“有”的意思。“爱”、“取”及“有”是导致我们不断投生的主要运作材料。
在图中,这一支以一个怀了孕的女人来表述。
生
因为上述的各支,众生便不断有转生轮回,这就是“生”的意思。
在图中,小格内可见一个正在分娩的女人,这是表义“生”。
老死
既有“生”,便自然会有衰老及最终的死亡,这是“老死”支的意思。
在图中,“老死”支以一个背尸体的老人表达。
十二因缘总说
在这十二支中,“无明”、“爱”及“取”的属性是烦恼;“行”及“有”属于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及“老死”则全属苦。
如果以四圣谛来解释的话,“无明”、“行”、“爱”、“取”及“有”属于苦的来源(集谛),而“识”、“名色”、“六入”、“触”、“受”、“生”及“老死”全属苦谛. 。
如果以另一种类来说,“无明”、“行”、“识”、“爱”、“取”及“有”属因,“名色”、“六入”、“触”、“受”、“生”及“老死”属果。
我们已谈完十二支因缘的个别定义,现在衲说一说它们是如何共同运作的。假设在某一次前生或今生中,我们由“无明”所驱使,作出了杀生业(“行”),在“识”中留下了这杀生之业因。这三者,在今生临终时遇上了临终一念的烦恼(“爱”及“取”),便构成了下一生堕于地狱中受生的因素(“有”)。在死后,我们便在地狱中投生(“生”),而渐次有“名色”、“六入”、“触”、“受”及“老死”,这便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十二因缘流转过程。
我们在经历某一套的十二因缘流转过程时,同时会因为无明等驱使,作出种种别的业因,发展出极多套尚待完成的因缘流转。正是这样,我们便被套在一圈又一圈的生死循环之内,不可逃循出离。
无常死主
整个生死大轮,由一个凶恶的怪兽掌持。这个露出獠牙的凶猛怪兽,便是无常死主(注:或称“阎摩死主”、“阎摩鬼王”及“阎王”)。包含了六道在内的大轮,由死主手持及口咬,表示六道内的有情众生,上至天界的生命,至地狱众生,无一可逃离死主的掌握,也不可避开被死主吞噬的命运。
死主是怎样掌握众生的生死呢?只要我们一天不切断烦恼及造业的循环,便不可能脱离生死之轮,永不可逃出死主的魔掌及利齿。
我们固然可以视死主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但如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说,死主其实就是我执。只要我们断除我执,便可以脱离死主的魔掌,脱出六道轮回这个似乎无尽、无止息的悲哀循环。
生死之轮主体总说
刚才所说的,已包括了三毒、生死与中阴、六道轮回的景况及十二因缘流转的运作。从了解这个由六道组成的世间及轮回业力运作的原理,我们便可以体悟到世间的本质便是苦,同时也会知道这些苦的来源及其流转运作的规则。
佛陀在二千多年前,曾多次开示四圣谛教法。这四个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及道谛。苦谛教授世间的本质是苦;集谛教授苦的根本来源是甚么;灭谛描述诸苦息灭的境界;道谛教导我们由受苦而趋至脱苦境界的道路和方法。
在生死之轮的主体中,包含了苦谛及集谛教法,亦即苦及苦的来源。这二谛与我们有甚么关系呢?它们对众生的关系可大了!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自己正在身受其苦,否则就不可能生起欲脱苦出离的心愿。这是我们必须明了苦谛的原因。然而,单单知道自己身在苦中是没有用的。要脱离痛苦,我们必须找到引致我们受苦的原因。只有在把苦的源头切断时,我们才可能避开痛苦。否则的话,不论我们飞到六道世间的顶上,又或遁入最深的地底,仍然不可避开痛苦,也不可躲开阎摩死主的掌握。这便是我们学习集谛的原因。由研究集谛,我们便会体悟到苦及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亦即我执无明等三毒烦恼及因其驱使而引发的业。
月亮
在图中,灭谛以一个像月亮的物体代表。其实,这个“月亮”在藏文中叫做Okyi kyilkor,即“光圈”的意思。它代表了诸苦息灭的涅盘自在境界,亦即灭谛。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必须依赖正确无误的方法修持,亦即依止道谛教法修持。
佛以手指月及偈文
生死之轮图,源自佛陀的开示。所以在此图的上方,有佛陀的形相。在当年画师欲为佛陀画像时,由于佛陀身放光明、德相庄严及出于画师的敬心,诸画师都不敢直望佛陀圣身,也难以把佛身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这些佛身的特征描画出来,于是佛陀便把光影投在布上让画师依临摹。
在图中,佛陀站在生死之轮图主体以上,表义佛陀早已脱出生死、六道轮回及阎摩死主的控制,得到了无苦的自在境界。祂的手指两段偈文及一个月亮,是在引导我们依偈文中的教法去做,便能像祂一般,达到了以月亮表义的无苦自在境界。佛陀自己早已透过同样的道路,达到了自在;所以,祂在教导我们说:“如果你也想得到我所得到的,便依我曾走过的路走吧!”,这便是祂以手指月及偈文的意思。月亮代表了无苦的境界,这称为“灭谛”。趋向这种结果的道路或方法,称为“道谛”。这灭谛及道谛,与前面曾说过的苦谛及集谛,便是佛所开示的四圣谛。
在图的左上方佛指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段偈文。偈文是内容是:
汝当求出离 于此法律中
于佛教勤修 常为不放逸
降伏生死军 能竭烦恼海
如象摧草舍 当尽苦边际
在某些版本的生死之轮图中,偈文被画在图的下方,这是不正确的画法。
偈文的首两句,即“汝当求出离,于此法律中”,教导我们要看清六道是苦,生起欲求脱离的心。第三及第四句,即“于佛教勤修,常为不放逸”二句,便是脱离六道苦海的道路及方法。
要脱离六道生死的无始循环,我们要把苦从它的根源切断。苦及轮回的来源是烦恼及业,二者之间以烦恼为最根本的原因。在诸种烦恼中,以贪、嗔、痴为主。这三者之中,又以痴为根源。在各种愚痴无明状态中,我执为轮回及苦的最关键的主因。故此,只要能断除我执,便能切断烦恼、业力、生死及轮回的无止运作,从根本上斩断这种可怕而无奈的流程。哪到底如何能斩断我执呢?首先我们必须入于佛陀所开示的教法。这不是因为佛陀像某个极权的暴君一般,强制性地要我们臣服于祂的命令之下的意思。佛陀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曾是一位凡夫,像我们一般在轮回中转来转去。这位凡夫,依某种方法修持,最终脱出了苦的循环及六道轮回,同时还为其它欲脱苦的众生,教授了脱苦的方法。佛陀并不强逼我们要依循祂的教法。祂只是在说:“我也是过来人。我也曾经历你现在身受的苦。后来我脱了苦。我脱苦的方法是这样的...如果你也想脱苦,只需依同一条路走便行了!”佛陀的教法有许多许多,所以我们在佛学术语中把这些法门形容为“八万四千”之多。在八万四千法门中,脱出六道轮回的方法可被归纳为三学,即戒学、定学及慧学。
在清净地依止以佛所开示的法为首的三宝后,我们便要好好地持戒。戒是佛法及一切善德的“地基”。戒亦指身、语及意的规范。对受了具足戒的僧尼来说,他们必须奉持二百多条乃至三百多条戒律;受过密法传承的人,要奉持密部的戒;大乘佛子,又要奉持菩萨戒等。对一般人来说,要修戒学,至少要以出离心为动机而奉行十善业,戒除杀生、偷盗、邪YIN、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及邪见,以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身体、语言及思想上的运作。有关十善业,大家可以参考别的佛学书籍,衲在此就不详述了。在奉行十善及奉持任何其它戒律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以欲出离六道循环为动机,这才能算是积集脱苦的因。否则的话,奉持十善只能成为生于三善道之善因,不足以令我们脱出六道,反而只令我们再次投生于六道之中。
在修持定学方面,如果我们不以欲脱六道苦海的心为修持的动机,修禅定只会成为令我们再次受生于六道中的天道之因,不足以令我们脱出生死轮回。修习禅定是为了让我们能专注于修持慧学而体悟空性,但禅定的成功建基于戒学的基础上。在今天这个场合,衲没有足够时间教授禅定修习法,但大家可以在菩提道次第教法中学习这些方法(注:读者可参考《掌中解脱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及《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等佛学著作)。
在戒学及定学基础上,我们便可致力于参想空性,最终证悟无我境界而断除对自我的执着,从而脱出烦恼、业力及轮回的循环。
图中偈文的后四句的意思,是说透过戒、定、慧三学,便能像一头巨象一般,一脚便把烦恼、业及苦的“草舍”踩毁,从而把阎摩死主也降伏,脱离六道苦海。
生死之轮图的法义总说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中部的菩提伽耶(Bodhgaya)菩提树下示现成道后,到了鹿野苑(Benares)向最初五比丘说法。这是本师释迦牟尼的第一次说法,在佛教史上称为“初转法轮”。在这一次说法中,佛陀便重复三次教授了四圣谛教义。由此可见,四圣谛是佛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份。
四圣谛可以依因果而判划为两对关系 - 苦谛与集谛是一对因果关系;灭谛与道谛是另一对因果关系。苦谛教授世间是苦的现象,集谛则说明苦的来源。所以,集谛是苦谛的因,苦谛是集谛的果。与这一对因果相反的,便是灭谛与道谛。灭谛是指诸苦息灭的自由境界,所以它是苦谛的相反情况。道谛是令众生达至灭谛境界的方法,所以它是灭谛的因及集谛的相反,而灭谛则是道谛的果。
生死之轮图的下方,由阎摩死主掌持的整个大轮,包含了苦谛及集谛这对因果关系。图的上方月亮、偈文及佛陀身相,则表义灭谛及道谛。所以,这幅小小的图包含了四圣谛教法在内。要想断除图下方所表义的这一对因果 — 苦及苦因,便要依循图上方所表义的另一对因果 — 灭谛及道谛。所以,弥勒祖师在论中教示:“先诊病,再寻因,要达致健康,便应依赖药物的救治。同样地,众生应先见苦,后寻其因,再依靠道谛来达致灭苦的境界!”
这幅生死之轮图,虽然并不是用来作观想的,但我们应常常禅参其内所表达的教义,参想四谛及十二因缘,勤修三学,以达到脱出生死的境界。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