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往生论注讲记(二)
2014/9/4   热度:571
益西彭措堪布:往生论注讲记(二) 【愿生安乐国者,此一句是作愿门。天亲菩萨归命之意也。其安乐义,具在下观察门中。】 “愿生安乐国”这一句是作愿门。是天亲菩萨自己表白归命阿弥陀佛求生安乐国土的意愿。其中安乐的涵义会在下面的观察门中具体讲到。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有人问: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天亲菩萨怎么还说“愿生”呢? 【答曰,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有二种。一者如凡夫所谓实众生。如凡夫所见实生死。此所见事,毕竟无所有。如龟毛,如虚空。二者谓诸法因缘生故,即是不生,无所有如虚空。】 首先解释“实众生”、“实生死”。“实”是实有,也就是真实可以得到。再说“众生无生如虚空”这句话有两层涵义。第一层、像凡夫认为的实众生,凡夫所见的实生死,这样的事毕竟无有。所谓毕竟无有,就是不但胜义实相中无有,连世俗现相中也无有。好比龟毛,不但实相中没有龟毛,在凡夫的现相中也没有龟毛,所以是毕竟无有。第二层、众生只是一种缘起的现相,因缘不聚时没有这个众生相,因缘集聚时忽而显现,虽然显现,真实中了不可得,所以说“生即不生,无所有如虚空”。 这两种“无”有差别,前者是说,不但胜义实相中,连凡夫的现相中也毕竟无有,所以用两个比喻来说:“如龟毛,如虚空。”后者是因缘和合时,众生心前有现相,但真实中不可得,所以只说一个“如虚空”。 再用比喻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银幕上显现的一匹马和这匹马的生、死,眼识前是有这样相,但这马只是因缘和合而现的影像,真实中无所有,如同虚空。其次,所谓的实马、实生死,是连凡夫心前也没有的事。换句话说,凡夫心前现的是马的影像,不是实有的马,因此实有的马像龟毛一样毕竟无有。 以上讲了“无生”的两层涵义。 【天亲菩萨所愿生者,是因缘义。因缘义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天亲菩萨希求的“生”是因缘义,它的意思是“因缘和合而现净土”。因为这是因缘义,所以得不到“生”的实体,所谓的“生”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天亲菩萨说的是假名生,不是像凡夫认为的存在实众生和实生死(凡夫以为众生和生死是实有的,这叫“实”。实际寻求,了不可得,所以只是“假名”)。 以上这一问答很重要。一般人以没有生为“无生”,以实有生为“生”,前者是断见,后者是常见。这两种见以前者为害更大。他认为既然无生,就没有净土、没有往生,不必要发愿求生。为救这种人,而设立这个问答。真正来说,“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才是中道义。 再讲讲“往生净土”的必要。虽然就实相来说,诸法空无所有,自体不可得。但按众生心识的现相来说,只要能、所二取的习气还没有消尽,就有无欺的缘起,就有现相,而且有利益和损害,所以有必要舍秽土、取净土。只要行者修集往生正因,在净土的因缘成熟时,就会无欺现起净土的清净庄严,而成就大义。所以有必要发愿求生。 以上对天亲菩萨的“愿生”作了解释。 【问曰,依何义说往生。】 问:是依于什么义而说往生呢?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后心,亦复如是。何以故。若一则无因果,若异则非相续,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释。】 回答:娑婆秽土这里有个假名人,修持五念门,以前念作后念的因。秽土的假名人,净土的假名人,不能说是一体,也不能说是异体。前心和后心也是如此。为什么?如果前后是一体,那就没有前灭后生,不能成立是因果。如果前后是异体,那两者就是不同的两个体,不能说是一个相续。这个道理在《观一异门论》中有详细解释。《观一异门论》就是龙树菩萨《十二门论》的第六门“观一异门”。 “假名”的意思是某个事物在真实中空无所有,只是一个假立的名字。比如眼前一根柱子,当你看到只是一堆微尘时,里面哪里有“一根柱子”呢?所以“柱子”只是假名,得不到事实。再想想所谓的“一个人”,当你只看到色、受、想、行、识这五类法时,哪里有“一个人”呢?所以“人”也是假名,没有事实,只是对五蕴的积聚假名为“人”。 像这样假立为“人”的名字的五蕴现相,在听受了净土经教之后,修持五念门,以前念给后念作因,辗转相续到了临终,以此生最后一念为因,第二念就在西方莲花中化生,以这个缘起义就说为“往生”。也就是,不是有个人从娑婆秽土迁移到了极乐净土,而只是以前念秽土人的心为因,现起后念净土人的现相。比如,在不观察时银幕上的人物看起来有往来,实际上只是一幕幕前后不同的影像,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人在往来。 以上回答了是依缘起义而说“往生”。注解中“修五念门,前念与后念作因”这一句点出了缘起义。 再说秽土人和净土人的关系,不是一体,也不是异体。前心和后心也是如此。理由是“一体则无因果,异体则非相续”。意思是说,秽土人和净土人是一体的话,要么就只是秽土人,而没有新生的净土人;要么就只是净土人,而没有能生的秽土人,这样就失坏了能生、所生的因果义。如果两者是不同的体,也安立不了净土人从秽土人演变而来,不成立前后两者是一个心相续。 前心和后心也是如此,如果是一体,就只有前心,或只有后心,不能成立能生、所生。如果是异体,那后心和前心就像张三的心和李四的心一样,不是一个心相续。 【第一行三念门竟。】 偈文第一行讲到的礼拜、赞叹、作愿三念门解释完毕。 【△次成优婆提舍名。又成上起下偈。】 接下来是成就优婆提舍名称,而且成上起下的一偈。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此一行,云何成优婆提舍名,云何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为什么说这一行是成就“优婆提舍”的名称,而且成立上三门、发起下二门呢? 【偈言,我依修多罗,与佛教相应。修多罗,是佛经名。我论佛经义,与经相应。以入佛法相故,得名优婆提舍。名成竟。】 这一偈说“我依修多罗,与佛教相应”,“修多罗”是佛经的名称。这两句是论主自述:“我论述佛经的要义,与佛的净土经教相应。”由于论主所说入于佛法的真实相,因此得名为“优婆提舍”。以上是成就“优婆提舍”名称。 “入佛法相故”是得名为优婆提舍的原因。佛在圣教法中施设种种名相,诠释诸法的自相和共相,比如有漏、无漏、杂染、清净、烦恼、菩提等。能够正确无误地简择而趣入佛法的真实相,就称为“优婆提舍”。以本论来说,论主所说的五念门入于净土教的真实法相,因此称为“优婆提舍”。 【成上三门,起下二门。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罗。何故依者,以如来即真实功德相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门相应故。成上起下竟。】 再说这一行偈颂如何成立前三门,以及发起后二门。从这一行看出,它交待了本论的所依、依止的原因以及依止的方式。所依是修多罗,也就是佛经。依止的原因是经中说到的阿弥陀佛和佛所成就的净土是真实功德相。依止的方式是修持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念门,来求得与佛的经教相应,与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相应。这就道出本论的宗趣是修五念门,与佛教相应。 所以,整部论要宣说的就是五念门。第一偈中说的“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和“愿生安乐国”这三句,就是礼拜、赞叹、作愿门。后面接着要说的是观察、回向两门。所以,这一行偈子起到成上起下的作用。 【修多罗者,十二部经中直说者名修多罗,谓四阿含三藏等。三藏外大乘诸经,亦名修多罗。此中言依修多罗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罗,非阿含等经也。】 什么叫“修多罗”?十二部经中直接说的长行文,称为修多罗,就是小乘四阿含、经律论三藏等。小乘三藏外的大乘经,也叫修多罗。这里说的“依修多罗”,是指小乘三藏外的大乘经,不是阿含经等。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