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八)


2014/9/4    热度:526   

益西彭措堪布: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八)

 

  庚二、理之断诤

  这里要认清实事师是缘于什么起诤。总的就是在对有事体性的认定上,实事师认为现而实有,中观师认为现而无实。小乘实事师认为外的山河大地、内的有情身心等粗分的现相,确实是无而现的相,但细的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是实有的事,也就是现的这个刹那和微尘是真实有的。中观师认为这些粗细的现相都是幻事。山河大地、飞禽走兽、微尘刹那等等,就是事。这些事虽然在显现,但寻找时了不可得,所以在“事”前加一“幻”字。就像幻师幻现的大象、骏马等,虽然现在虚空里,但寻找时一点得不到。总体上,这两派是缘于“有事体性是实、是幻”而相诤。

  “理”是道理,区别于教。上面实事师依教起诤,就是以“佛说过有蕴、界、处等”作为根据,来反对诸法空性,中观师相应地在教上答复,由“成立佛所说的这一分教是不了义教”而断除诤论。以下实事师又按各种道理发起诤论,中观师针对他所说的道理相应地以理断除。具体有六段断诤:

  第一段、断除“供幻佛故不生福”的诤论;

  第二段、断除“一者再生另一者不再生故不相同”的诤论;

  第三段、断除“一者长久另一者短暂故不相同”的诤论;

  第四段、断除“应成缘有情不生罪福”的诤论;

  第五段、断除“一者有心另一者无心故不相同”的诤论;

  第六段、断除“轮涅合一故佛亦轮转”的诤论。

  (上面说的“故”都是指理由。学习这些段落时关键要看清双方所说的道理,要看清实事师是以什么理起诤,中观师又是以什么理断诤。)

  供幻佛生福,一如供实佛。

  这是断除“供幻佛故不生福”的诤论。

  实事师认为:供幻佛不能生福,因为所供是虚幻无实的佛。

  中观师断诤:供幻佛得生幻福,一如你所说的供实佛得生实福。也就是对“供佛生福”这个缘起的事相,双方的承许一致。

  有情若如幻,死已云何生?

  乃至众缘聚,幻事亦现起。

  这是断除“一者再生另一者不再生故不相同”的诤论。

  实事师说:如果有情如同幻事,应当像幻事一样灭后不生,有情死后怎么还生呢?

  中观师断诤:乃至能现幻事的众缘还在集聚,幻事也会不断地现起。同样,乃至三有受生的因缘还在集聚,有情死后就会再生。

  何以相续久,有情即实有?

  这是断除“一者长久另一者短暂故不相同”的诤论。

  实事师说:有情在无量劫中相续,而幻事只是短暂一现,所以有情和幻事不同。

  中观师断诤:怎么以“有情相续长久”就说他是实有呢?“相续长久”并不能成立实有。任何法能生它的因缘集聚不散,就会长久地相续,而相续中每刹那的现相都是现而无自性的。

  杀戮幻人等,无心故无罪,

  于有幻心者,当生罪与福。

  这是断除“应成缘有情不生罪福”的诤论。

  实事师说:如果有情如幻事,应当像杀幻人不得杀生正行罪一样,杀有情也不生这种罪,像这样,缘有情的任何身口意造作,将不生罪业和福业。

  中观师断诤:“生不生罪福”跟造业的因缘有关,造业的因缘有所缘境、意乐、加行等等,在所缘境上,幻人和有情不同,幻人没有利害所依的心,有情有利害所依的心,这是导致生不生正行罪业和福业的原因。所以说“杀戮幻人等,无心故无罪”,“等”字表示偷盗、捶打等种种身语意的恶行。“无罪”是从严重上说无,就是无正行罪,不是全无罪,因为杀幻人有造恶的意乐和加行,会得加行罪。无正行罪的原因就是“无心”。相反,“于有幻心者,当生罪与福”。“有幻心”是标出所缘境的因素,而“当生”是标出它的结果,就是由于有情有利害所依的幻心,所以对有情作损害和利益,会生正行的罪业和福业。“罪、福”指业的体性。

  咒等无力故,不生如幻心,

  种种缘生幻,亦复种种相,

  一缘生一切,何处皆非有。

  这是断除“一者有心另一者无心故不相同”的诤论。

  实事师说:幻人无心,当然是假法,有情有心,一定是真实的法,所以有情和幻人不同。

  中观师断诤:“咒等无力故,不生如幻心。”由于能生幻人的因缘——咒语、木条等没有生幻心的作用,所以不生如幻的心;相反,能生有情的因缘——前前心有生后后心的能力,因此现起如幻的心。

  “种种缘”以下四句是总结。意思是,种种缘所生的幻事也是种种相,以一种缘生一切事是世间绝对没有的。这样就知道,器情万物不会由一种缘所生,而是从各自的因缘所生。既然因缘多种,所生的幻事也就有多种相,有些有心、有些无心,有些相续长、有些相续短,有些灭后不生、有些灭后再生,以及有种种苦乐、种种作用,但不管怎样,这都是现相上的差别,就法性来说,平等是无自性的空性。

  胜义中涅槃,轮回即世俗,

  则佛亦轮转,菩提行何用?

  诸缘相续集,幻现亦不退,

  诸缘相续灭,俗中亦不生。

  这是断除“轮涅合一故佛亦轮转”的诤论。

  实事师说:你们承许轮回的一切法在胜义中自性涅槃,而轮回的生、住、灭等相就是普虚或世俗,这样轮回和涅槃成了一个,成佛后还要轮转,勤修菩提行有什么用呢?以累劫的勤修换来的还是轮转,不是徒劳无义吗?

  中观师断诤:就实相来说,轮回即涅槃。就现相而言,乃至诸缘还在相续集起,连幻现也不退失,所以在众生不修菩提行时,惑业的因缘无法退失,导致相续不断地轮转;而诸缘的相续一旦断灭,连在世俗的分别心前也不会显现,何况在胜义中,所以修集菩提行,断尽无明和它的种子,就再没有轮回的客尘相。所以众生的轮回和佛果涅槃有天渊之别,成佛将不再轮转,菩提行有灭轮回得涅槃的大用。

  第一段、断除“供幻佛故不生福”的诤论。

  【问:供养无实幻佛何以能生大福呢?】

  实事师问:供养像幻事一样现而无实的佛怎么能生大福德呢?

  实事师认为真实有供养物——鲜花、供养境——诸佛以及供养者,这样供养就能生起实有的福德。但中观师认为所供的佛是显现而不可得的幻事,对这样虚幻的佛供养怎么能生广大福德呢?

  【答:供养如幻无实性之佛,可生如幻之福。何则?即如你所许供实佛得生实福,即唯有佛、福是否实有的差别,而无是否生福的差别。】

  中观师回答:供养如幻没有实有自性的佛,能生如幻的福德。这就像你承认供养实有的佛生实有的福一样,也就是彼此只有佛和福德是否实有的差别,而没有供佛是否生福的差别。

  意思是说,“以心供佛就能得福”这是属于缘起的现相,大家都承许这一点,没有什么要诤的。双方的差别是在对佛和福德体性的认定上,如果佛和福德的体性是实有,我应当随你说“供养实佛得实福”;相反,佛和福德的体性是无实的话,你也应当随我说“供养幻佛得幻福”。所以我们讨论的地方要定在现相的胜义体性上,在“缘起的作用”上我们没有分歧。

  第二段、断除“一者再生另一者不再生故不相同”的诤论。

  【问:有情若如幻,应像幻马、幻象般灭已不生,死已复生云何应理?】

  实事师进一步问难:如果有情像幻事一样,那应当像幻现的象、马灭后不再生,有情死了怎么还生呢?(或者说,一个是灭后不再生,一个是灭后还生,怎么能说相同?)

  古印度盛行幻术,幻师幻出的象马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有颜色,有活动。幻师幻的人还会说话、走路,脸上有欢喜、忧伤的表情,就像真人一样。

  幻师拿着木棍,口里念咒加持,就在木棍上现出骏马、大象等等。一段时间过后,马和象就灭了不再生起。这样的法灭后永不再生,当然是虚假的。而有情是死了又生的法,应当是实有的。

  【答:乃至各自能现的众缘尚在集聚,幻事亦不退而现起;乃至能生有情的因缘——业惑等不退,有情云何不生?】

  比喻上,幻化的象、马等各有自己能现的因缘,比如幻化的马往东边走、往西边走、有起落、转身等的种种动作,都是由特定的因缘而变现。如果这些能现的因缘一直集聚,那所现的幻事也会不退而现起。

  比如动画片里放映的“米老鼠”,也是一种幻事,尽管显现但是不可得。只要制作动画片的因缘在不断地集聚,而且放映机、放映人、银幕等因缘持续地集聚,那动画里的“米老鼠”就可以一直出现在银幕上,种种动作、种种神态,一集、两集甚至一百集地演。

  意义上,“能生有情的因缘”就是杀生、布施等的善恶业,以及以爱、取烦恼滋润,“等”字包括无明等。乃至这些受生的因缘没有退尽,有情就会不断地受生。

  【是故,“幻事灭后不生”是由因缘已退,而有情虽灭今世,然由具足能引相连他世的因缘,故不退而相续。二者无有是否成立实有的差别。】

  所以,幻马等灭后不生,是因为因缘已经退尽,而有情灭后又转生,是因为识田里有种种非福业、福业、不动业的习气,而且有我执存在,就会以爱取滋润这些种子,这样就具足了能引相连他世的因缘,所以就不退生死而继续受生。

  总之,对方提出幻事灭后不生,有情死后再生,所以两者不同。中观师说:“幻事灭后不生”源于因缘已退,“有情死后再生”源于因缘不退,所以只是缘起的现相有继续和不继续的差别,但不管继续还是不继续,当下因缘生的现相都同样是现而无自性的,并没有一实一幻的差别。

  第三段、断除“一者长久另一者短暂故不相同”的诤论。

  【若想:有情以轮回无始无终故,为长久性,幻事则无一如是,故二者仍不同。】

  如果想:有情轮回往前见不到初始,往后没有证悟无我、断除我执的话,也将没有终了,有情这样无始无终的缘故,是极长久的体性,而幻事没有一例这样长久,所以两者仍然不同。

  这是以“有情相续长久,而幻事相续短暂”来否认有情和幻事相同。

  【驳:此二相同并非由时间长短等一切方面相同而安立,而是不论时间的长短,唯以“现而无实”安立。因此,云何以有情相续长久即说彼为实有呢?】

  我们说的“有情和幻事相同”,不是由时间长短、高低大小、颜色形状等的一切方面相同而安立,我们没有管时间的长短,只是就“现而无实”这一点安立两者相同。所以,怎么能以有情相续长久就说有情是实有呢?要知道,“相续长久”只是说显现同类现相的刹那数量很多,而“实有”是说现相的体性是真正能得到的,但是不能以“显现现相的刹那数多”就说“显现的相一定是实有的”。

  【因为相续长久只是由因缘未退,而先后所生的各各诸有,在不成立自性上无有差别,即如幻马幻象显现百年和仅现瞬间,在不成实有上全无差别。】

  “因为”以下再说理由,总的要说明“相续长久也一样是现而无自性的”。

  这里是分开性、相来抉择,“相”是指缘起生的现相,“性”是指现相真实的体性。“相续长久”实际上就是显现同类现相的刹那数量很多,它的原因唯一是能生的因缘一直不退,也就是,以一刹那因缘生一刹那现相,二刹那因缘又生二刹那现相,乃至百千万亿刹那的因缘生百千万亿刹那的现相。但是衡量这“先后所生的各各诸有”,每一刹那现相的体性都是现而无自性的。这就像幻马、幻象长久地显现一百年,期间每一刹那的现相都是无实有的;而短暂地只现一瞬间,每一刹那的现相也是无实有的,两者在不成实有上毫无差别。

  注释里说的“先后所生的各各诸有”要领会清楚,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指一个有情轮回前后所显现的一幕幕各不相同的“画面”。从粗分上说,一世做人,又一世做牛,再一世升天等等,叫做“各各诸有”。从细分上说,每一世的同类五蕴,少年、中年、老年等的每一阶段,细到每一刹那的现相,叫做“各各诸有”。这一生生、一个个阶段、一一刹那,在不成立自性上全无差别。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一对在家夫妇,丈夫特别喜欢马,他有个弟弟俱生就很聪明以自力学会了幻术,哥哥有时候也在学幻术,但学不好。有一天,这个丈夫和他的妻子在一起,他坐着喝茶,妻子在旁边一边做事一边唱歌。他的弟弟就幻化出一匹骏马,就牵着马来到他哥的家门口大声叫:“哥哥!我来给你送一匹骏马!”。他听到后,出门一看,“噢!这么好的马!”他就骑着骏马一路飞奔,跑进了远方的森林。森林里住着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他们接触时间久了,就生了几个小孩。有一次,最小的孩子在河里玩水,被水冲走了。他很悲伤,独自坐在树林里想念孩子,把头发都想白了。

  突然间,他从幻觉中醒过来了,听到身边的妻子还在唱歌。他说:“我这么伤心,你唱什么?”妻子说:“你怎么了?”在妻子看来,这只是短暂的一刻,而他的幻觉里却过了漫长的一段人生。这段漫长的生涯,一幕一幕全是现而不实的幻化。

  大家这么观察:幻境里,显现的骏马能在真实中得到吗?他骑马一路的奔跑能在真实中得到吗?能找到那片森林和森林中那个女人吗?他和女人的相爱、成家、生儿育女,一幕幕的显现能得到一点吗?能找到“儿子被水冲走,独自的悲伤、思念”吗?“头发忽然变白”是真的吗?从头到尾显现的事是很多很长,但哪一幕有自性可得呢?

  总之,实事师以“幻事相续短暂,而有情相续漫长”来否认二者相同。实际上,相续长久是源于因缘不退,而相续短暂是由于因缘短促,而在“缘起的现相无自性”这一点上完全是相同的。

  第四段、断除“应成缘有情不生罪福”的诤论。

  【对方思维后又说:有情若如幻人,则如杀幻人不得杀生正行罪,杀有情亦不得杀生罪,如是偷盗、捶打等不成损害,施衣食等也不成利益,故以彼等境产生善恶不应道理。】

  对方又说:如果有情跟幻人相同,那杀幻人不得杀生正行罪,杀有情也不得杀生正行罪。“如是”以下是类推到一切善恶业上。也就是,如同偷幻人的东西、捶打幻人等不成损害,偷有情的东西、捶打有情等也不成损害,“等”字包括此外的身、口、意一切恶行。又从善行上说,如同布施幻人衣服、饮食等不成利益,布施有情衣服、饮食等也不成利益,“等”字包括此外的身、口、意一切善行。按这样推,以有情为所缘境以作利益和作损害的方式生起善恶业就成了不合乎道理。

  【答:由杀心发起而现前损、杀幻人等,也是由自生恶心而只起加行罪,此外不生杀生等的正行罪,幻人无利害所依之心故;而对有如幻之心的有情为利作害,则生福业与罪业。因此,二者无有实、虚之异,仅有有心、无心之别。】

  这里回答:生善恶业的轻重等的差别是“缘起现相”这一边的事,也就是根据所缘境、意乐、加行等因缘的差别,而结成善恶业的轻重差别。

  大家这样来观察杀幻人的过程,首先这是由企图杀害幻人的杀心发起,所以具足杀生的意乐;而且在杀心的驱使之下,现前了用刀、枪等工具进行损害、杀戮的加行;但是由于所杀的幻人没有利害所依的心识,不会造成断命根等的损害,也就由这样的因缘,只起杀生的加行罪,而不起杀生的正行罪。“等”字包括偷盗、辱骂等身口意的恶行。

  “无利害所依之心”的意思是幻师念咒加持木条之后,在木条上出现幻人,但这是无心的法,用刀砍他的头,他没有苦的感受;对他说法,也不会生起信心、智慧等的功德。所以他是没有利害所依之心,因此缘他损、杀,不生杀生等的正行罪。

  反过来,对有心的有情为利作害,由于有情的心是利益和损害的所依,以这个缘起差别,就生起福业和罪业。也就是杀有情,他有命根被断等的损害,以此就生起正行罪业;给有情说法,他得到生起信心、智慧等的利益,以此就成为正行福业。而对幻人做这些,只生加行罪业和加行福业。

  总之,有情就“无自性”这一点是和幻人相同,但就缘起的现相来说,由于两者有有心和无心的差别,因此缘两者造业的情形就有差异。

  第五段、断除“一者有心另一者无心故不相同”的诤论。

  【若想:幻人与有情都无实有,一者有心、一者无心不合道理,有情有心故,与幻事不同。】

  他认为:凡是虚幻的法,都是无心的法,在虚幻的法里有有心和无心两类是不合理的。心是万法的根本,一定是实有的,而有情是有心的法,因此跟虚假的幻事不同。这是以“有心”这条理由来成立有情实有。

  【驳:有情虽有心,然心自身亦如幻故,以此如何成立实有?】

  这是顺着对方所说的理由来破他。也就是虽然有情有心,但心自身也是像幻事那样现而无自性,以“心自身如幻”的缘故,怎么能用它来成立有情实有呢?

  “心如幻事”的意思是说,我们内心正起善恶念的时候,明明有个显现,但寻找它时了不可得,就像空中现出了幻马,在虚空里寻找,什么也得不到。像本品“心念住”中观察心的住处,在眼等的根上得不到心,在色等的外境上得不到心,在两者中间也没有心,就是观察心如幻事。

  【如是,能幻的咒、物等无有生幻心之力,不能安立有生心之力者即实有,反之则无实,因为:以种种因各自所生的幻事并非一相,而是现种种,“以一缘能生一切果”于任何世间都毕竟无有。】

  能幻的因缘就是咒语和木条等的物体,这些因缘不具有生幻心的作用,不论幻师在木条上念多少咒语,也不可能生出心来。但有情自己有明知体性的心,心自己能成为生后后心的亲因。法称菩萨的因明论典成立前后世的要点就在这里:四大和父母精血等无心的色法没有能力生心,而有情的相续中无始以来有心,是明知体性的法,因此就能由前前心引生后后心,而且,随烦恼、业等的染缘,就造成染心;随福德、智慧等的净缘,就造成净心。内在有明知体性的心,因此就有能力不断地生起后后心。

  但这仍然是说缘起的差别相。因缘上有能生心和不能生心的差别,果上就成有心和无心的显现。这一点并不等于有生心能力所生的法就是实有的法,没有生心能力所生的法就是无实的法。

  “因为”以下是申明理由。也就是以种种因所生的幻事并不是一种相,而是有千差万别的相,在任何世间都不存在“一缘生一切果”的情况,也就是森罗万象必定是由不同的因缘所生,既然是由不同的因缘所生,那就有有心、无心等的差别。但所有这些差别相在“因缘生”这一点上却是平等的,所以森罗万象又同是无实有的空性。

  【因此,有情的身心二者也是以因缘集聚而幻现,无自性成立故,与幻事何异?其如幻牛幻马的现相,虽有有角、无角之别,然无实、幻之异。】

  有情无非是身、心两部分,而身、心也是以因缘集聚而幻现的,既是缘生缘灭的法,也就没有自性成立,这样无自性的有情和幻事有什么不同呢?两种现相就像幻牛和幻马的现相,虽然一个头上有角、一个无角,有相上的差别,但体性上并没有一实、一虚的差异。

  这也可以说是上面(2~5)这四段断诤的结论。有情和幻事现相上有差别,空性上无差别,也就是虽然两者有灭后再生和灭后不再生的差别,有相续长久和相续短暂的差别,有引生正行罪、福和不引生正行罪、福的差别,有有心和无心的差别,但这些都是由因缘的差别,造成现相的差别。由因缘退与不退造成前两处差别,由有无利害所依之心造成第三处差别,由因缘有无生心的能力造成第四处差别。但是就缘生法的体性来看,有情和幻事是平等现而无自性的。

  第六段、断除“轮涅合一故佛亦轮转”的诤论。

  【此外,许涅槃实有者说:按你们无自性宗所说,胜义中轮回诸法自性涅槃,而有生等相的轮回即是世俗,如此则应成轮涅合一,故得佛也应再复轮转,非尽轮回而得涅槃、轮回自身即涅槃故。以此为求佛果而勤修菩提行有何作用?应成等同徒劳无义的凡庸所行。】

  这是实事师按中观宗的宗义次第说出三个过失:(一)轮涅合一;(二)得佛再复轮转;(三)勤修菩提行无用。

  他们说:你们讲胜义中轮回的诸法自性涅槃,又说有生、住、灭等相的轮回是世俗,这样一来,涅槃和轮回就成了一个;既然轮涅合一,那得佛果也应当再度轮转,因为“不是灭轮回而得涅槃,而是轮回自身就是涅槃”;以得佛果还要轮转的缘故,为求佛果勤修布施等的菩提行就成了无作用,跟凡庸求名逐利等的所行一样徒劳无义。凡庸追求名利的所行,不仅没有灭轮回,还成为生死业因;勤修菩提行,也只换来轮转生死的结局,不是等同凡庸所行吗?

  【驳:非尔!】

  “尔”是如此。“非尔”有三义:一、不成轮涅合一;二、不成得佛再复轮转;三、不成菩提行无用。

  【性净涅槃与离垢涅槃有差别故。即:若能现各果的诸缘相续不断,则不但轮回,幻现亦不退;若诸缘相续断灭,世俗中尚不生,况于胜义中。因此,谁若以证无我慧断尽轮回生因——无明及其种子,则不复生于轮回,无因故。】

  “性净”指如来藏自性本面上本来不存在轮回杂染相,或者性体上远离缘生缘灭的有漏相。“性净涅槃”指实相的本性法尔就自成常乐我净的法身智慧功德海。“离垢涅槃”就是远离烦恼客尘、显发恒沙自性功德的佛果涅槃。“两者有差别”是说,释迦、弥陀等的佛果涅槃是就离垢而说,而自性清净涅槃是就实相而言。虽然实相上众生本自涅槃,与佛平等,但现相上,众生有很多烦恼客尘,诸佛净除客尘,证穷性海,所以判若天渊。所以说实相上轮回自性涅槃,并不会变成现相上轮涅合一。

  从缘起上说,如果能变现各种果的诸缘还在相续,那不但轮回的显现,连幻事也不会退失。比如幻现的象、马等,有各自的能现因缘,只要这些因缘还在集聚,就会一直不断地显现。如果因缘的相续断灭,比如以空慧断除我执灭尽惑业,那连世俗中都不生,何况胜义中。所以,诸佛获得离垢涅槃时,断尽惑业因缘,怎么会再度轮转呢?

  “因此”以下是结成菩提行有大用。如果谁修菩提行,生起证悟无我的智慧,以此断尽了轮回的生因——无明和它的种子,这样以轮回因缘已灭的缘故,就不再生于轮回。所以修菩提行有灭轮回得涅槃的大作用。

  有人会有疑惑:佛也降生在人间等,不是再生于轮回吗?下面就断除这个疑惑:

  【所谓佛降生世间等,非是轮回所摄,乃以本愿、三摩地等为俱有缘的一切种智之力,如幻术般,示现作佛事业,然于法界恒无动移。】

  所谓佛示现跟世间同类的稀有事业相,比如降生在世间、学世间技艺、享受五欲等,这不是轮回范畴中的事,而是以因地发愿、三摩地、三大阿僧祇劫集资净障等作为俱有缘的法身智慧或者一切种智之力,像幻术一样示现作佛事业,但何时也不会从法界实相本来面目中移动。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