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52菁华语录
2014/9/4   热度:164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52菁华语录 生涯规画 从拜佛发愿中培养信心, 从大众中培养欢喜心, 自己要做自己的工程师、医师, 好好地规画自己的生涯。 精华语录 受持五戒不杀生而放生,自然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发财;不邪YIN而尊重,家庭自然和谐;不妄语而 守信,自然名誉好;不饮酒而头脑灵敏,身体自然健康。 人要知道,自己最大的苦恼是不知道自己何才?何用?在求学过程中,如果学术上不能突破时,要另外找 出路,不见得每一个人都要成为硕士、博士才是有用的人。 今日宗教不应只是从事慈善事业,“泛滥”的救济只会养成社会的贪心及虚浮伪善的心理。宣扬教义、净 化人心才是宗教主题。 人生不一定要追求荣华富贵,只要能“满足”即能圆满。 不忌残缺,懂得欣赏残缺美,就是圆满。 凡事顺遂并非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 心思改变,态度会随之而变;态度改变,习惯会随之而变;习惯改变,人格会随之而变;人格改变,则命运随之而变。 “戒”的意义就是不侵犯,其精神就是自由。 布施是一种快乐而非辛苦,布施之要件是要在不自苦、不自恼下成就的,有心也要有力量,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举重若轻 除了休息时候, 几乎没有一点属于我自己的时间。 但在忙累中, 我享受到那牺牲、奉献的快乐。 “举重若轻”是我依恃的座右铭。 精华语录 人的信心就是力量,一切事只要有信心,凡事皆能成功。 世间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外“欢喜”,故用欢喜心来做事,无不成就。 世间上最珍贵的举止,不外“结缘”,故用结缘观来待人,无不成全。 世间上最持久的力量,不外“忍耐”,故用忍耐力来处众,无不成效。 世间上最坚固的行为,不外“愿力”,故用愿力行来工作,无不成事。 学佛是向内在寻找自我,找到我们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智能之举。 任何好品种的花朵,都必须要经过设计布置,才能摆在客厅里,如果只会孤芳自赏或自命清高,永远是野花,摆不进客厅的。 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暇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有人说成功的要素在于“能力”,也有人说在于“努力”,我深觉如果能“努力”加“能力”外,再加一份“宗教情操”,那人生更完美。 惜精神者,可以却病;省财用者,可以却贫。却病者一身安乐,却贫者一家安乐。 “托钵”非作秀表演,而是一种修行,主要在随顺自己信心,从行进中庄严威仪来度人,因此是最好的身教。 菩萨情怀 欢喜快乐给人,是菩萨情怀; 利益与人分享,是随喜功德; 别人有理错失在己,是谦让美德。 能以此行持, 才是佛法实践者。 精华语录 教育可以创造有理性的人;读书可以学习技艺,齐家辅国;而惭愧心、般若智可以成圣成贤。故今日的教学方法,应以养成学生自尊心及自我处罚的惭愧方式,来重新评定价值。 为人所不能为,是丈夫事业;忍人所不能忍,是圣贤事业。 做事遇到困难是一种过程,大石横路,懦者视为障碍,勇者以为进步之阶梯,有“力量”者没有所谓困难。 “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当如是求”是对佛像之态度,不要在实质上去分别,佛像主要在提醒我们见贤思齐的观念。 钵即是一块“福田”,不管放多少在里面,就能以一收百,以千收万,长成无限果实。 什么是智能?因缘是智能、明理是智能、大公无私是智能、不执着是智能、尊敬人是智能、慈悲是智能、经验是智能,智能其实是来自我们的自心。 学佛者,应注重内在的修持,不要以华丽衣着来装饰自己,要以道德的修养来庄严自己,以高贵气质来涵育自己。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会开采心里的能源,才是真正的富者。 被人利用不是坏事,能被人利用,表示还有一些能力,还有存在价值,对社会人类尚能提供微薄的力量。 出家人之风格,重在三要:要慈悲、要忍耐、要发心。 放大自己 “放大自己”非自己要不要, 而是依别人的需要为前提。 精华语录 人须具备的智力有三种:理论的知识(学问)、实有的知识(深虑)、鉴别的能力(判断),这些都要靠读书来充实。 去除毛病的方法,就是努力把“不”改为“要”。凡事要耐烦、要落实、要回头、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佛法为镜可以成道业。 “耐烦”是一种艺术,“有恒”是一种希望,耐烦有恒读书才会通晓,耐烦有恒修行才有成就,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故立身成功之秘诀在于坚志而已。 少年大病,第一、怕不发心,第二、怕不受教,第三、怕不明理。 人有人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事有事理,天有天理,地当然也有地理,好地理在欢喜里、在艺术里,合乎环保条件里。 任何一个人,身旁最好有一个司谏的人,作为镜子。 山可以挖洞,海可以填土,但人“心”要如何去开发?则要靠自己。 凡事能讲清楚说明白,那是开发能源的最简便方法了。 多会一种语言,就可以多交一种朋友;同样的多会一种语言,也可以多度化一个外国人。佛陀曾告示“菩萨于五明处求”,实不可忽视! 要实质改变世界“平等”很难,但我们可以做到心里的平等,以“平等之心”看万物,世界会更美好。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