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36修行是什么 1990.12.1~1990.12.15
2014/9/4   热度:224
星云法师:星云日记 36修行是什么 1990.12.1~1990.12.15 十二月 一日 星期六 《天天日报》今天以“星云大师的禅路历程”为标题,全版的篇幅报导了这次在红磡体育馆讲演后香港民众的回响,内附多张讲座现场及依如、永楷等照片,尤其是我一袭海青占了版面四分之一的照片,非常抢眼。“袈裟非朝廷之服,钵盂岂庙堂之器”,但为适应时代潮流,走入社会,深入民间,让信众在生活中能触及佛教,从佛法中感受到信心、欢喜、希望、方便的佛教,才是现代佛教的弘法方式。 傍晚要搭机回台湾,上午分别以电话向觉光、永惺等多位法师告辞,虽然有些人外出不在家,但都已留话,感谢在港这些天来大家的照顾。唯一叫我为难的是,不知如何向母亲启口,我要回台湾。她老人家总一直期盼我讲演完后,会有多一点的时间陪她。 在母亲住处,表明了我回台意向,老人家先是沉默,继之说道:“你知道妈妈今年几岁了吗?千里迢迢跑到香港来,为的是什么?我养你这么大,难道你就不能多陪我几天吗?” 想着已定的行程,想着台湾已安排好的讲演、会议、座谈、开光、告别式……。在我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我”,完全依别人的需要过日子,我都没有办法掌握。不能为了多陪母亲几天而食言于广大的信众,更何况母亲已把我给了“大家”,一切以“大家”为重的前提下,“母亲,只好委屈您了。” 我临上飞机时,承诺母亲在本月十一日要回扬州时,一定到香港送她。 佛光山这几天正举办万缘法会,由全省各地回山参与的信众,分别在药师坛、梁皇坛、总坛礼拜。晚,八时回到山上,正好赶上万缘法会圆满总回向,在回向时,随缘向大家开示。 我在香港三天的讲题,分别是佛教的致富之道、福寿之道、人我之道。我依此,祈祝前来参加万缘法会的信众,内财外财具足,并能有无量寿来享受这些财富,在人我相处上能广结人缘,和谐圆融。 十二月 二日 星期日 上午六时三十分往台中大雅,主持龙善寺住持慈道法师的告别式,慈道法师十五岁茹素,十七岁出家,僧腊六十五岁。四十年前就与其相识,其弟子性慈是我早期的学生。 在车上,对慈道法师一生,做了一首对联: “童真入道六十余年龙善寺 茹苦含辛八十二岁殿堂楼” 告别式时,我亲自为其读诵祭文-- “维中华民国七十九(一九九○)年十二月二日敬备香花梵呗,公祭于台中大雅龙善寺慈道法师之座前曰: 慈道法师,自我认识您,于今已四十年了,您的音容笑貌、善心爱语,令我永远难以忘记。您现僧相,出家入道,重建龙善寺,诸多弘法护法事迹,诸多扶弱济贫功德,树立尼僧事功的榜样,建立女众菩萨的模范。慈悲、热忱、身教、言行,无不表现出佛门的精神,僧众的特色。 记得十年前,您要我到龙善寺主持佛七,那佛号法音至今还响在我的心中;您又要我为龙善寺主持开光落成盛典,您待客亲和至诚的风仪,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月前,您在丰原医院,我于十月六日乘弘法之便到医院看您。您的弟子性慈在身旁告诉您是我看您,您向我点头示意,您虽有病容,但仍那么安详,只是一生的辛劳,已掩不住老年的风霜。我看您后第三天即去美国,后在欧洲、伦敦、巴黎途中,惊闻您舍报往生的讯息,我不禁叹息,尼中菩萨其萎矣。因为香港红磡体育馆三天弘法之期不能更改,迟至今日返台,亲到您的座前为您上香致意,当能蒙您谅解。 您去了!安心的去吧,性慈会好好继承您的遗志,完成您的所愿,祝您在极乐国中,九品台上念佛安息,不过,娑婆世人更望您乘愿再来! 呜呼尚飨! 佛光山 星云 敬挽” 中午至员林讲堂,参加“中华佛光协会员林分会”的筹备会议,主席曹永杉居士(也是员林分会会长)所召集的会员有十大杰出青年、青商会会长、女狮会会长、教师、记者、慈济会会长……等三十多人,都非常优秀。 佛教的推展,要靠在家信众人际间的沟通、联谊,沟通比任何科技更重要,故“中华佛光协会”(佛光人会)是一个以在家信徒为主的团体,让信徒跨出寺庙走入社会,跨出地区走向国际,为佛教事业尽一己之力。 在分会成立之际,勉励其可先从事佛光之友的吸收、举办家庭普照、心理辅导、机场接机、佛书介绍、求职帮助、六十岁以上生日时的庆贺……等活动。 佛光山的信徒除了懂得慈济外,对教育、文化事业也很重视,呈现了在家佛教徒的水准。 功德主赖义明居士的兄长赖耀森先生,也出席了这次筹备会。会后,向我表示过几天要回侨居地纽西兰,并将在纽西兰成立“纽西兰佛光协会”。全球都有佛光人,在不久的将来定可实现。 清朝左宗棠身体非常肥胖,有一个大肚子,常常喜欢在茶余饭后捧着自己的肚子,自得的说: “我不辜负我的肚子,我的肚子也不辜负我。” 有一天,他问左右的人:“你们知道我肚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吗?” “有十万甲兵。” “有满腹经论。” “有包罗万象。” …… 部下们七嘴八舌想尽力讨好这位将军,但都被左宗棠摇头否决,这时有一个小兵却大声说道: “将军肚里装的全是‘马绊筋’(牛吃的草)。” 左宗棠一听,大乐,拍着桌子说:“对!就是这个答案。”并将小兵升了官。 牛能任重道远,左宗棠一向以牛比喻自己,说他肚里全是草,正合乎他是牛的心意,难怪要升小兵的官。 人与人相交,贵在相知。史上多少舍身卖命的例子,只为“知音”罢了。 十二月 三日 星期一 与心平、慧礼等巡视目前正在兴建中的檀信楼、金玉佛楼及三宝殿。沙石、木桩、铁钉、模板……到处都是,在所有脏乱中,工地的脏乱似乎较让人可以接受,或许是对它寄有一份化腐朽为神奇的感情。明年三月佛光山将传授万佛三坛罗汉期戒会,届时,都会使用到这些建筑,恐工程进度赶不上,只要有空,总不忘“一日看三回”,徒弟们总笑称,巡视工程是我最欢喜的事了。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 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在飞尘纷扬的工地上,佛光山弟子是否能体恤开山者的艰辛和一个守成者的本分? 其实,守成还不够,应该不断的发展啊! 师大社会教育学系同学乘毕业旅行之便,来山参访,因领队老师是皈依弟子,在他们要求下,随缘和大家见面。 “如何变化学生气质?”“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是时下一般从事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学校教育之所以失败,大都在于处分不如法、不当、不公平;家庭灌输给子女的受教态度,也要负很大责任。 我个人是从打骂、专制的教育出身的,颇能体会“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先将自己为人师、为人长的角色健全,才有其它可言。每当我们进入寺院大门,迎面是满脸笑意的弥勒佛,以爱和欢喜来摄受我们;但一入大门之后,韦驮的降魔杵和金刚的怒目,则以力和威德来慑服我们,在恩威并重下,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启发代替打骂,以无限的方便来诱导学子、满足学子需要,才是培植人才的手段。国父也曾说: “教养有道,则天无妄生之才; 鼓励以方,则野无抑郁之士; 任使得法,则朝无幸进之徒。” 如何对下一代有所交代,家庭和学校是要相辅相成的。 晚上集合学院学生,听取到香港参加红磡体育馆讲座的同学,对在海外弘法的观感。平时,我们都看到别人成功的一面,但事实上欲成就一项活动或大事,单凭个人并不足取,尤其是和别人合作时,更要借重“和众”的力量。遇到挫折、不公平,非以冲动就能解决,要冷静思考另一管道,等事成享受光荣时,切忌得意忘形,要记取不顺遂时的教训。 走了一趟欧洲,沿途一再思虑,汉朝丝路时代,中国就和这一大片土地有来往,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佛教都不曾在此萌芽?脑海里一再映着旅居欧洲的信众那种渴闻佛法、祈求听教的神情,佛光山弟子如果不发心到欧洲弘法,实在是对不起三宝。 特发了一份“问卷表”,考量学生性向,作为以后分发工作单位的参考-- 一、我学佛以来,最能忍耐的两件事? 二、我所做过,最有恒长心的两件事? 三、我接受师长教导,记忆最深刻的两件事? 四、我体会佛光山最美好的两件事? 五、我建议常住最应该做的两件事? 六、我的语言能力知多少?我的法务能力知多少? 七、我如被派到国外,可安住几年?我希望到那个地区? 八、我能讲的经论有多少部? 十二月 四日 星期二 清晨五时,信步走到大悲殿,站在丹墀静听学生们上早课,梵呗的音声涨落起伏,像海潮般把人的意识都吞没在法海里,不禁吟着善财为求法的祈愿-- “妙智清净月,大慈无垢轮; 一切悉施安,愿垂照察我; 一切法界王,法宝为先导; 游空无所碍,愿垂教敕我。” 六时五十分北上,今将沿途巡视各别分院。新竹无量寿图书馆因信众的要求及弘法需要,拟将原址扩建为“法宝寺”(因图书馆内藏经、佛书为首,以“法宝”为名,最具实质意义),住持永祥为我解说兴建蓝图及内部设施,勉其一切以信众需要、信众方便为原则,寄望“法宝寺”能为佛教界的图书馆树立楷模。 永祥,中兴大学中文系毕业,在中国文化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后,教书、弘法,现在又发心建寺,已能发挥其大用。 中午,在桃园讲堂用餐,依德向我报告法务推展状况。文教的弘扬,是目前知识分子所需要的佛教模式,佛光山应该努力文教工作。 下午二时,转往基隆极乐寺及北海道场。 学部学生整天都关在院舍内,除公务外,几乎不知道常住在忙些什么?西来大学即将开学、佛光人会在欧洲地区纷纷成立、红磡体育馆的讲座盛况……都是学生们喜于听闻的消息,虽没有亲自参与,但与有荣焉的情怀是一样的。 不管我到任何学部,最为挂念的是:同学们有进步吗?在道德上、学问上、处事上能安住用功读书吗?勉大家在学习上要-- 一、重视写笔记,笔记是对学业综合、分析的最好方法。 二、天天写日记,日记可训练思想及自身反省。 三、随时写杂记,杂记可帮助自己分析、整理、归纳。 四、学习各种语言,且至少三种以上,以备将来弘法之用。 五、要安住身心,知足常乐,勤劳发心,凡事主动虚心学习。 并以四句偈,要大家自我警惕-- “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 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身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是北海男众学部的写照,佛光山丛林学院北海男众学部的特色是-- 一、全是男众,是台湾男众最多的道场。 二、不附属寺院,是独立的读书修道场所。 三、北海离开城市,风光明媚是修养身心的道场。 四、虽在深山,但离台北不远,在师资的聘请、总务的采购,得天独厚。 五、设备最好,有最新的冷暖气及计算机、传真等设备。 六、没有管理委员会(董事会)过问行政。 晚,九时,在北海用晚餐。耳闻男众学部刚搬过来北海时,一方面要适应环境,一方面要招呼上山礼佛的信众,大家都“忙”得没时间下厨,天天都以泡面过餐……。可是今晚摆在我面前这丰盛的一桌,实不亚于素食馆的水准。 对属下要多给时间了解、机会、尝试、指导,在过渡时期,勉励比指责更易激发人向上。 十时三十分回到普门寺,本以为可以盥洗休息,但面对住众一个个在等候我的神情,实在不忍心说我要休息,只好强打精神,听大家的“咨询”,凌晨一时就寝。 十二月 五日 星期三 早上六点不到,电话就响了,持续的电话铃声没有间断,一直听到快九点,手都已开始酸麻,可是电话还是不断打进来,从没有一刻像此时,对电话如此无可奈何! 电视节目制作人周志敏小姐,上午来访,谈及多次进入大陆拍摄佛教纪录片的情形。建议她大陆佛教重在古朴,尤其是历史的介绍,重点式的采撷只能给人笼统概念,应该要有规画,如“石刻”、“敦煌”、“壁画”、“人物”、“禅林”、“名胜”……等系列报导,才能让大家对佛教有完整概念,且现在弘法已进入录音、录像时代,制作要尽量降低成本,薄利多销,嘉惠更多的佛教徒,才不失拍摄佛教纪录片的原意。 应赵宁先生之邀,下午三时,前往台视接受“今夜星光”节目中“谁来晚餐”单元录像,因前面节目拖延,延迟到五点才正式录像。在等待过程先后有《民生报》记者王祀寿、《台湾新闻报》记者吴钏碧、《中国时报》记者徐纪琤、《美华报导》编辑陈淑芬等访问我。 “今夜星光”是个综艺节目,由赵宁先生和方芳芳小姐主持,今天在“谁来晚餐”这个单元中为大家介绍佛门吃饭的礼仪--龙含珠、凤点头。 素食之所以优于荤食,在于素食能增长耐力,助益人性的慈悲心,增进身体的健康。很多素菜之所以荤食为名,是为了方便引导世人素食的兴趣。且佛门“吃饭”也是一种修行,进食时要作五种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这就是一般寺院的斋堂称“五观堂”的由来。 晚,十时,回到佛光山。 十二月 六日 星期四 心平发心想在山上传一次三坛大戒,心定、慧龙、慧礼、慧军等也都有心护持,我当然随缘赞成。消息一公布,来自四面八方的“赘”语-- “佛光山做得太多了!” “什么事都让佛光山做好了!” “中国佛教会不会承认其戒牒的!” …… 我出家已五十多年,知道佛门受戒是要经过三师七证的,五十年前没有佛教会时,谁来承认呢? 晚,于东禅楼和全山徒众“师徒时间”。 上个(十一)月佛光山几乎是唱空城计,有五分之四的人外出演讲、弘法、传戒、开会,可以说世界五大洲都有佛光山的人,今晚大家聚在一起,彼此都发表各自的见闻。 心平:这次在马来西亚、北婆罗洲、沙劳越等地传授在家五戒暨菩萨戒,并有讲演与皈依,受戒有数百人之多,深获当地信众赞叹。 慈庄:澳洲南天讲堂已获当地政府通过可办宗教活动,中天寺也将于近日内择日动土。 慈惠:美国西来大学加州校区(占地一百一十英亩)及东部纽约校区(占地四百七十英亩,将规画为教室宿舍区、学校区、丛林区),目前都正在积极开发中,明年元月二十八日,西来大学宗教学院将正式开学,短期内暂借西来寺现有的二十四间教室、图书馆等设备先行应用。 慈容:“中华佛光协会”成立大会定于明年二月三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但报名要加入的会员目前已有一万多名,尤其是上个月的欧洲之行,沿途如荷兰、英国、法国……等,都将纷纷成立佛光协会,希望能集中全世界佛教徒的力量,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依淳:这次和依昱到敦煌参加学术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三百多名学者参加,九十六人发表论文。 依空:为出版《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特随慈惠法师、慧军法师到广州与大陆学者确立编辑事项,预计明年六月出书,三年内完成。大陆上的学者都将这份工作当成是一种使命,那种忠于学术的情怀与积极态度,实在叫人感动,这也是我们从事中国文化工作的榜样。 慧军:师父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讲座,是所有行程中本山信众参与最多的活动。据闻香港佛教四十多年来,在觉光、永惺、元果、大光、畅怀等诸大法师的努力下,可说就属这次在红磡信的众到的最齐、最多,也最受新闻界重视。 泰北难民村负责人李健圆小姐,十月份托人带来一份资料,因我人在美国,今天才辗转看到,内容是-- 一、已收到本山赞助修建泰国塘窝忠烈祠款项二十万铢。 二、《普门》杂志捐助认养的六十个孤儿及贫童的资料(大多是清迈地区各难民村儿童,年龄是四至十二岁不等)。 三、佛光山泰北难民村建设功德捐助帐目。 已将此资料转交承办单位,以为征信。 十二月 七日 星期五 美国德州玉佛寺住持宏意法师(是本山丛林大学学生,与慧龙、依谛曾是同学),乘来台之便特上佛光山,谈及玉佛寺法务。其弘法及度众的愿力,实可为年轻一代学子的榜样。 讲到海外弘法就想到此行到欧洲,目前欧洲已有日本、西藏、泰国等佛寺,却无大乘佛教的寺庙,尤其是没有中国寺庙,实在叫人很惭愧。又,我过去对徒众的教育只注重日本、韩国、美国的留学生,而忽略了欧洲,故要将佛法普及欧洲,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是必备工具。为甄选人才到欧洲去留学,晚,特发一份“问卷表”,给国际英文佛学班的同学-- 一、就读英文班,是你的兴趣吗? 二、你愿意继续读英文班吗? 三、你英文的听、说、写能力如何? 四、你喜欢的英文课程是什么? 五、你不喜欢的英文课程是什么? 六、你希望另外再学习的英文课程是什么? 七、你愿意移民至美国?澳洲?欧洲? 八、你愿意到美国西来寺服务吗? 九、你愿意到南非弘法吗? 十、你对法器敲打、梵呗唱诵如何? 十一、你能讲多少部佛教经论? 十二、你能住在一处长达五年,不随便他去吗? 弘扬佛法重在人才,因“人能弘道”,人才的发掘除教育的栽培外,慧眼识人,不容忽视。 有一个人奉了国王的命令要去购买一匹千里马,没想到找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属下就以五百两的价钱,把死马的骸骨买回来,国王得知此事,怒骂道:“怎么会有像你这么蠢的人,花五百两去买死马的骨头?” 属下:“不!国王,这不是浪费,我这么做,大家一定以为我连死马都肯花五百两去买,如果是活马的话,价钱不知有多高!” 结果,不到一年,国王就获得了三匹千里马。 “培才爱才”,是为人主管者爱护属下、提拔属下、凝聚团体力量的基本胸量。 十二月 八日 星期六 晚,七时三十分,在宜兰罗东高职礼堂有一场佛学讲座,明天则有佛学座谈会和皈依三宝典礼。 四十年前,我二十六岁时就到宜兰,故我也可说是宜兰人。犹记得第一次到宜兰时,是一九五二年农历正月底,在宜兰下火车后,再乘车到雷音寺,那时寺外庭院都住满了军眷,只剩下一座约三十坪的佛殿。 一入佛殿看到妙专老尼师正在诵经,等他诵完了才过来招呼我:“你是来讲经的法师吗?”又过了好半晌,才端了半杯水给我,就再也没有人理我了。 第二天起,我就在雷音寺开始讲《普门品》,这也是我第一次讲经。那时的生活,上厕所要等人家将煮饭的炉子移开才可以进去;躺在竹床上都不敢翻身,怕竹子的响声太大扰人;晚上把在佛前的灯拉到房门口,趴在裁缝机上写《释迦牟尼佛传》,挥之不尽的蚊子伴到天明;三个月后,才有一张椅子;每年一次的佛七,在宜兰前后无间断举行了二十六次,一九七八年起才由心平主持。雷音寺讲堂落成时,礼请章嘉大师开光(这也是台湾第一座讲堂);期间也经历过念佛会会长改选、慈爱幼儿园整修……虽已经是四十年了,却如昨日一般,当时心境,如今回想起来,还是刻骨铭心。所以我常说,若人能通过我在宜兰“忍耐”的过程,必可成为布教师。 晚,在罗东讲座会场,县长游锡堃、省议员卢逸峰、宜兰县党部主委施焕中、副主委张军堂、警察局长谢银党、妇女会理事长李爱珠、幼教协会理事长方碧玉、台湾省妇女会理事游阿彩等人,都到了会场。今天,为大家开示--禅者的生活。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禅,不管在任何场合,对何种阶级人士,都是非常适合的讲题,因禅能让我们口吞千江水,滴滴润枯肠。 晚,安单于雷音寺,雷音寺住众和我谈起最近的法务状况。英雄最怕没有战场,“人生”是最好的战场,勉徒众要好好“规画人生”,将自己的一生要做什么先规画好,除弘法布教外,空余时间要多自我充实,荣誉、称赞、夸奖不是目的,实力才最重要。世间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唯有“忍耐”的力量可以抵挡一切。期望大家在人生战场上都能打一场胜仗。 我把今日所收的供养,悉数订了十份《普门》杂志和十位幸运的信徒结缘。 解散后,回到寮房想好好洗个热水澡。洗完后,浴缸内的塞子,怎么拿都拿不起来(或许是日久没有使用),洗澡水无法处理,为怕明天打扫的人不好整理,只好自行一瓢一瓢的将水上的污秽舀掉--比不洗澡还累。 十二月 九日 星期日 佛光山丛林学院基隆学部五十多名学生,在永超老师的带领下,上午抵雷音寺,特地邀请从幼儿园、儿童班、歌咏队……就一直在雷音寺的林清志老师,为同学们作简介。慈惠也亲自带大家参访仁爱之家、圆明寺。 林清志是三十年前宜兰念佛会学生会的会员,现任宜兰农专的老师,夫人林秀美老师,都是三十年前的皈依弟子。近五、六年来,每月我都收到他俩邮寄的供养金三千元,我一封信都没有回过,每月仍按时寄到,即使现代的儿女,怕也不容易有此孝心。 上午十时,汉城大饭店董事长陈天国、久昌塑料林锦源、柯蔡宗亲会理事长蔡松辉、宜兰信用合作社理事长林祈山、快乐证券公司常务理事林承贤、新建丰木材公司董事许宗贤及慈惠的弟弟张慈平等人,齐聚在久昌塑料公司,我亲自为大家解说成立“佛光协会”的意义和办法。 佛教非仅限于寺庙内和出家众,也是广大信众的。“佛光协会”是基于信仰的结合,且属世界性,这种集合如水泥,是要广纳十方沙石来凝固的。佛教信徒分散各地,用“佛光协会”把大家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可以从事更多的佛教事业……。座谈后,大家一致推举林锦源先生为罗东地区的佛光分会会长。 十一时四十分,巡视仁爱之家新建大楼,对依融、绍觉多年来默默为这些老人付出的照顾、爱心及未来设想,非仅是“发心”两字可以诠释,非具有菩萨心肠的人,不可能为也。 十二时,在圆明寺用午餐,餐后与基隆学部同学座谈。现在的圆明寺和四十年前一比,实在是焕然一新。以前我从雷音寺都是走路两个小时才能到这里,那时整天都看不到一个人,我的《十大弟子传》、《八大人觉经》就是在圆明寺完成的,每天都写万字左右(早上三千字、下午三千字、晚上四千字)。十天半月才下山一次,主要是回雷音寺处理公文、回信或讲经。 圆明寺后来重建,最大的麻烦是家庭眷属的干涉,这种僧俗不分的管理寺庙,是台湾佛教发展的绊脚石。自从心平接管圆明寺以后,好在佛光山弟子都能本着“僧事僧决”的原则,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个人有多少学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否有修行。待人亲切、和蔼、慈悲,是日常生活中最现实的条件,人要拥有法缘、道德、庄严和佛法才是究竟,身外的东西不要太重视。在佛学院读书要不闹情绪、不妄自烦恼、安住身心、精勤道业和学业,才是大家要用心的。 下午五时,到罗东高职讲演会场为参加大悲忏的信众开示“大悲忏与我的关系”;晚上七时,举行座谈及皈依典礼。在这么一个小镇,皈依者竟有千人以上。其间佛国山悟宗法师到现场向我顶礼,并表示一切要向佛光山学习,我也欢迎其常带信徒到佛光山座谈或交流。想现在的年轻人,为求法如此有礼,将来必有所成也。 皈依典礼后,北返。凌晨一时,回到普门寺。 十二月 十日 星期一 永霖、永训、永策等人,上午向我报告今年度普门寺寺务状况: 例行活动,如-- 青年会、妇女法座会、金刚禅坐会、念佛会、星期佛学讲座、星期儿童班、光明灯法会、报恩会、大悲忏法会、八关斋戒会、友爱服务队、义诊队、插花班、书法班、朝山团、佛学讲座等,一年之内,参加的人数总共有二十八万七千多人。 非例行活动,如-- 千佛法会、供佛斋天、弥陀佛七、皈依典礼、梵呗音乐弘法大会、佛学座谈会等,参加信众人数总共有十一万多人(其中六次由我亲自主持的皈依典礼就有一万多人)。 其它,如:佛化婚礼、家庭普照、佛事超荐、三时系念、机场接送、支持泰山布教所、桃园、内湖、基隆、宜兰、新竹、北投等各别分院佛事,及北区功德主和信徒的婚丧喜庆的佛事处理,还有对外讲演、法会及随缘开示不下千次,参与的信众有三万多人。 六月份成立的广播小组,成员是由青年会的学员六十人组成。今年入学本山丛林学院就读的青年会学员就有二十五人。 目前台湾佛教蓬勃发展,皆因有人牺牲自修时间,从事弘法、接引的工作,当大家为佛法事业在忙碌穿梭时,说他们没有修行,何其忍心?难道法会诵经、讲法度众,不叫做修行? 母亲明天要回扬州。下午二时,搭机往香港,准备送她老人家离港。在桃园机场碰到成一、了中、浩霖等法师前往印尼,因上机时间已到,只匆匆问声好,就进关了。深感以后搭机时间还是充裕点好,急急忙忙赶时间,太不从容了。 晚,在悦香素食馆慰劳这次为红磡讲座工作的人士,红磡体育馆的弘法盛况,至今在香港仍被民众热烈讨论着,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所成就的。昔时,印度阿育王用武力征服很多国家,后来他巡视被征服的国家,民众都以仇视的眼光对他;阿育王后来信佛了,他以慈悲治理国家,各国不仅和平相处,所到之处民众夹道欢迎,阿育王因而觉悟到“法”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能以道德、仁爱、慈悲治国,才是真正的胜利。 在香港讲财富易,布施财富也易,但推展佛法不易。在座诸位是推展佛法的生力军,大家不仅出钱布施、出力布施,还出口布施、出心布施。出钱如果不会用,一下子就会用完;出力也是有限度的;唯有出口布施,大家广为宣传,把佛法传播四方才好;出心布施,将佛法中所拥有的禅悦、法喜、欢欣,带给别人,这才是真正的传教。 十二月 十一日 星期二 偶在《九十年代》这本书上,看到一篇戈扬的报导。 戈扬为大陆四大女记者之一,是《新观察》主编。戈扬一头白发,少有精神萎顿的时候,说话声音宏亮,爱恨分明,从不含糊。对事:不回避现实而又矢志推动改革的态度,让大陆高干又爱又恨。 胡耀邦去世时,她带领《新观察》的编辑、记者去天安门广场献花圈。“六四”之后,陈希同点了戈扬的名,从此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就孤身一人在美流浪。 戈扬少小时候投奔革命,追随共产党半个多世纪,她有何忧?忧者忧国运。她有何求?求者求进步而已。颠沛流离没有半点消沉,一切皆命运安排,总是以微笑面对着一切。戈扬在美曾在西来寺小住百日,目前在曼哈顿有一个简单的家,历经长期右派的生涯,戈扬见得多了,有几首诗可以表达她的心境: 西来寺 “洛城山外景色新,客子遍尝两岸情; 患难方知佛可归,是非尽处见真人。” 别西来 “匆匆辞别西来山,走雾穿云回凡间; 百日修行道尚浅,红尘灿烂仔细看。” 曼哈顿 “入冬小住曼哈顿,怪事奇谈处处闻; 青梅竹马来相会,竟是斑斑白发人。” 今天母亲离开香港时,一再嘱咐我,南京下院必须早日派人去管理。最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都有消息表示,希望佛光山有学生前去就读,等明天回山开住持会议时,再交给有关单位拟成议题处理。 晚,依如请示,佛香精舍信众愈来愈多,一旦碰到集会时间,常有饱和之感,在拥挤的环境下,大众闻法的热忱仍然不减,计画在每星期天举办“佛学讲座”,有系列的为信众介绍佛法。我颇为赞成他的提议,并将鼓励山上的徒众常轮流来港弘法。 在《庄子》这本书上有一则故事说: 尧某次微服探访民情,碰到一个封人(国境管理员),封人称赞尧说:“你真是圣人!愿您长寿、多子、多福。” 但尧似乎不悦于这种祝词,封人不解问为什么? 尧:“男儿多,愁虑不绝;钱财多,烦事增加;寿命长,需要忍耐的耻辱也多。虽是你好意祝福,我还是敬谢不敏。” 封人:“我们把您当成圣人的想法可能错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您有多少儿子,如果您依照天道教导他们,一定没有什么愁烦的事;虽然拥有庞大财产,若能乐善好施,也不会有什么困扰;如果对人生有何厌烦之感,大可云游四方,自由驰骋,如此又怎么可能遭受耻辱呢?” 尧听后,举手为谢。 十二月 十二日 星期三 晚,十时,由香港飞回高雄,依如一起回山,将参加明天的住持会议。 心平知道我很关心山上工程,还未等我开口,就主动向我报告大斋堂、金玉佛楼、三宝殿的工程进度……。慈惠也拿了今天的《中国时报》给我看,报上刊载的一条新闻--“私校将开放设立”,内容是-- “……教育部十一日开会决定,除了大学、三专、五专之外,教育部将开放学院、二专、高中、高职及国民小学设立私校。惟学院中仍不得设置医学系及牙医学系,其它文、理、商、工各类别均不设限。……教育部这项决定将由私立学校审议委员会修订有关私校开放设置办法,呈报部长同意后,报行政院核定。……” 想多年来佛光山要办一所佛教大学都碍于规定而未能如愿,最后只好将西来大学办在美国,看到这则新闻大家也很兴奋,在台湾终于也有机会办学院及大学了。 这两天在香港的见闻,最让我惊讶的是,香港出版界盗印我的书,已到了无所不盗的程度,《每日一偈》、《普门品讲话》、《星云禅话》(书名改为“禅门小故事”内容是一字不漏的翻印过来)、《释迦牟尼佛传》(就有好几种版本)、《星云大师讲演集》(更是泛滥),尤其是“佛光小丛书”,大陆到处都有翻印本。有的在书的封面里更印着“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看得真叫我啼笑皆非! 这次在港和一些文艺作家、专栏作家们座谈时,他们问道:“作家如何修行?” 我毫不考虑的回道:“笔下有德,就是修行。” 因“心境如青天白日,立品如风光霁月,这才是儒者气象。”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商人,有一次对顾客说:“我卖的盾,任凭你利用任何尖锐的东西都无法刺透。” 于是就有很多人抢着买。 商人接着又拿出矛来说道:“我的这种矛可以刺破任何坚硬的东西。” 一样也有很多人抢着买。 在顾客中,有一位书生始终站着不动,商人就走过来招呼说:“先生您要‘矛’呢?还是要‘盾’?” 书生:“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 商人顿时无言以对。 这就是“矛盾”的典故。 十二月 十三日 星期四 任教于国际英文佛学班的斯里兰卡比丘马兴达法师(Mahin da),因签证到期,今要回斯里兰卡,特来向我辞行。问及对台湾的印象?意见?学生的看法?他表示喜欢台湾的一切,也学了很多,尤其是对佛光山的弘法、教育等事业非常敬佩,英文班的学生都很用功,佛学程度不错,只是英文程度较弱,若多一些时间充实即可克服。 我认为时代变了,甚至东、西德也统一了。而南传国家一直都不能建立比丘尼教团很可惜,何况比丘尼教团不是现在才有,是佛陀时代就有了,为什么斯里兰卡的长老们不能接受“比丘尼教团”的思想?斯里兰卡也就是因为没有比丘尼教团,故日本、韩国、中国的比丘尼无法互相来往、交流、留学,实在很可惜。 佛陀只有一个,为什么各地区的佛教要分成那么多种制度?服装?仪礼?实在犯了佛法的执着,今后的佛教要允许很多种不同的风俗、教义……彼此尊重、互容、共存,这也是现代佛教徒所要切实奉行的。 英文班学生都非常赞美马兴达法师,代学生及西来大学礼请他能回来上课,得其欣喜允诺。 晚,七时,应住持心平及都监院院长慈庄之邀,参加宗务委员会暨所属各院会、住持、单位主管联席会议。 从上个月初离开西来寺,经纽约、欧洲、香港……一路上马不停蹄为弘法事业探询、开路、讲经、开示,每天都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要分段。今晚面对的都是佛光山主管级的徒众,不禁感慨颇深,大家在工作岗位上,是否跟佛光山宗旨、精神同一步骤? 佛光山发展至今,大家仍须有忧患意识,对事不要只报喜不报忧,不足的地方要自求改进,对外人的批评要虚心接受,思想、言行必须时时检点。如: 一、对修行的看法:有人以为闭关不问世事才叫做修行,其实,什么叫修行?我的意思自利利他是修行、自觉觉他是修行、广结善缘是修行,发菩提心是修行,劳动服务是修行,身、口、意都有佛法是修行,身心安住于戒定慧是修行,和蔼待人、慈悲处事都是修行……行住坐卧、举心动念都能不离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就是修行。如何肯定“人间佛教的修行”是每一位佛光山弟子要有的共识。 二、每天很忙事很多:难道说出家是为了偷闲、不做事?“未着袈裟闲事多,披了袈裟事更多”,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出了家更应该具有热心、道心、慈悲心为大家服务,为信众解困。佛门中不劳而获的思想是很可怕的,事多就是兴隆现象,无事要我们何用?到了佛门无用武之地的时候,就是我们青年人最悲惨的下场了。 三、轮不到我:初入道的徒众,常有凡事都轮不到我的感慨,什么好处永远没有我的分,其实这只是时间未到,机缘尚未成熟。对前途没有希望的悲观者不可能在山上,山上都是事在等人,非人在等事。只要精进不懈,待因缘成熟,没有什么轮不到我的。 四、人不够用:其实是主管不会用人,不懂善巧方便,浪费人才,当然会常有人不够用的困境,多发掘人才是唯一开源之道,更何况兵在精不在多。 五、寺院何必那么大、那么多:这是因为发心太小,没有世界性、国际性,也就没有佛光山性格。“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人为什么不要大?要发广大愿心,向四大菩萨学习--大慈、大悲、大愿、大行! 六、佛光山不是我的:不把佛光山当自己的,自然就不会安住、没有根。不要说佛光山是我的,佛教也是我的、众生也是我的、宇宙也是我的,为何要将这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推开呢? 七、因人多,就会比较、计较:比较、计较要在道业上、事业上、学业上,而非在人我是非上。理性上对山上不平可以检举,为制度的健全、为公众的平等可以比较、计较,但个人的利害得失不必太认真。 八、认识不清、愚昧不明:看事不明、对理不彻、对自己没有未来性,对常住未来认识不清。如何对山上政策都认同,都了解,都奉行,非常重要。 九、坚定立场不够:徒众间谈话,常会引言“人家说……”“别人说……”“大家都这么说……”,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说。 十、对自己肯定不够:身在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是佛光山大部分徒众所患的毛病。如何提高大家的自我认识,实刻不容缓。 十二月 十四日 星期五 上午八时,续开住持、单位主管联席会议。 “中华佛光协会”也可以称之为“佛教的在家信徒会”,这虽是由佛光山发起的,但不属于佛光山。这是全佛教的,甚至全世界的,佛光山也要加入其团体成为会员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成立的佛光协会有-- 美国总会:旧金山、洛杉矶、康州、夏威夷、关岛等分会。 澳洲总会:雪梨、布里斯本等分会。 纽西兰总会 荷兰总会 伦敦总会 巴黎总会 非洲:南非总会。 世界佛光总会预定在美国成立,第一届大会将预定明年十一月间在洛杉矶召开。 会议中提到全国佛学会考,今年已跨出第一步,需要几年连续举办,才会造成风气,今后要加强各地书店佛学书籍的供应,来带动社会的读书风气。 这次会议提案多达三十二条之多,各院会起来报告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最“重要”,最具“影响力”。事实上在团体中每一个单位就像环扣一样,节节相连,谁也少不了谁。 三国时,高祖刘邦击败项羽而统一天下,就有人论及项羽失败的原因是:“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所以失天下。” 刘邦则不然,他如此说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希望佛光山的大众都能有整体的观念、共同的思想,尤其身为主管者,更应有“善能为将之将”的远见与胸襟。 晚,六时,驱车北上。 十二月 十五日 星期六 昨晚深夜到达普门寺,发现原来预备好的会议场所似乎小了点,就请大家将开会的地方改在十二楼佛堂。出席的人员虽然只是筹备委员三十一人,但难免临时有贵宾参加,对热心列席的人总不好拒于门外。 早上九时半,花莲地检处陈检察官、曾敏敏女士陪同私立开平高级工商职校校长夏惠汶来访。夏校长表示深慕佛法,未得入门。当即教他公余不妨常到普门寺参加活动,再参加佛光协会。接着社工会林副主任和内政部王视察到达,先研究佛光协会的组织章程。 十时,中华佛光协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准时开始。因为前次会议我正在往欧洲途中,未能赶回参加,这次只好和大家再说明佛光协会成立的目的,无非是实行人间佛教,让佛教深入每个家庭,人人都能实践佛法。同时对大家说明了目前在美国旧金山、休斯敦、夏威夷、纽约、康州等地,都已成立了或正在筹组佛光协会;欧洲伦敦、巴黎、荷兰、澳洲和纽西兰,也纷纷成立佛光协会。我表示明年冬天即将举行第一届世界佛光协会代表大会,在洛杉矶召开,将来第二届在台北召开,第三届在纽约,第四届在澳洲召开。 会后聚餐,大家互相交换意见,信徒陈慰蓉女士献给我她亲手车绣的一帧我的绣像。信徒对我的敬爱,我十分感动,但我实在不喜欢这些。信徒们如果肯护持佛教,认真修行,比对我个人这样那样会有意义得多。勾峰夫妇征询我对制作电视连续剧的意见。 归国学人杨罗拔先生向我探询佛学,我为他讲了佛道、佛家、佛教、佛学、佛理之义,并谈及日本佛教。我认为日本佛教宗派太多,尤以他们父传子的僧族制度,实在已把佛教弄得完全走了样。 在伦敦机场相遇的信徒叶阿玲,带领她的邻居李翠蓉前来见我。李小姐二十九岁,是位美容师,尚未皈依,却想出家。我邀她先到佛光协会工作,先亲近佛法,再决定出家的事。 今天参加皈依的近两千人,其中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三十一名,入出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二十名,都要先向我请示佛法,我先后分批接见。所问不过是吃素及捕鼠杀蚊等生活方面的问题。老实说,这就是佛教的戒律未能使人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有些人觉得戒条可怕,其实戒的基本精神是给人自由,不是给人恐惧的。 饭后的两小时就在这样扰攘中匆匆而过。下午二时,如时举行皈依典礼。 普门寺十二楼容纳千人的佛堂还是嫌小了。近两千人,把十一楼楼梯及信道跪满了不算,十三楼顶也挤满了人。我为大家甘露灌顶时,走遍了三层楼,费时近一小时。 傍晚总算抽出了一个多小时去看了三处地方,预备作佛光协会的会址。 才回来,周志敏小姐已陪同中兴狮子会副总监林仲言、针灸气功医师罗大夫及游先生四人等在那里。林先生谈锋甚健,游先生问学密可以速成之理。其实,修行那里有速成之理,真正的一心向佛,又怎可求其速成?人只要修行,没有不成的,今生不成,来生成啊!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