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九)


2014/9/4    热度:463   

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九)

 

  庚二、作意正行分二:一、略说以三慧作意;二、广分以十法行之方式作意

  辛一、略说以三慧作意分二:一、真实;二、其作用

  壬一、真实

  菩萨以三慧,恒思惟大乘,

  如所施设法,名作意正行。

  大乘菩萨以闻思修所成的三慧,对于大乘当中依靠布施等所施设的法,数数作意思维,叫做作意正行。

  下面根据《述记》来解释颂词的含义。

  这一颂当中,第一句是说明能观的心,也就是作意的体。然后第二和第三句是说明所观的境,也就是作意的所境。第四句是结归作意。

  第一个能观的心就是以闻思修所成的三种清净智慧。“恒”是数数之义,以闻思修三慧作意思维大乘所观之境,简别于小乘的缘故,所以,弥勒菩萨在颂词上只说大乘。所观境,总的来说就是“大乘”,别说就是“如所施设法”——如布施等修行所施设的十二部经的教法。“如”是相称的意思,以教相称于行而施设的缘故,叫做如。我们要理解“教”和“行”的关系,行是所依,教是能依,依于布施等行而安立教法,这就是依行立教。所以“如教施设法”,就是大乘十二部经当中依于大乘修行施设或安立的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以及十波罗蜜多、十地、五道、总持、三摩地等教法。为什么要数数思维大乘的教法呢?以教所诠法殊胜,依教观行而修行,所以能获得大果。以教为先,而后才依教修行,由修行而得果,所以说思维大乘。

  壬二、其作用

  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

  此三慧作意的作用,分别就是能增长善根界、能悟入法义以及能成满所求事业,意思呢,从三个角度讲到作用:第一以闻所成慧作意,能增长善根界;第二以思所成慧作意,能趋入法义;第三以修所成慧作意,能成满所求事业。

  1、以闻所成慧作意能增长善根界,就是以闻所成慧能让种性的功德增长。太虚大师说:“大乘佛法中常有此义,若能听闻大乘佛法一句,纵未明了,亦成种子,此种子就是法界清净等流熏习,以此能增长善种,故大乘法有一种无上威德力。如诵经、持咒等,亦能增长善根,何况听闻了,又能了解,自然更能增长善根了。故闻佛法能信解者,就能增长善根。”

  2、以思所成慧作意能趋入法义,就是以思所成慧对于法义观察能如理地悟入法义。太虚大师也说:“‘入义’,就是可以离开闻的文句,而去山林中思维其义,思至于所闻法透彻了解,溶化贯彻,而悟入其精深之义意。尔时得依义不依文,但依所了解之义,可变化成种种言词文字去宣扬诠释,此即思所成慧之功能。”

  3、以修所成慧作意能成满所求事业,就是以修所成慧能圆满成办大乘道所求的一切义,也就是能趣入大乘道,渐次成就究竟无上之果。

  辛二、广分以十法行之方式作意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壬一、略说

  此助伴应知,即十种法行。

  应知此作意正行,由十法行所摄受。也就是对于大乘法的作意,广分出来,就有十种法行。

  壬二、广说分二:十法行之体相与利益;二、别说行持大乘法之利益

  癸一、十法行之体相与利益

  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

  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

  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

  十法行的体相是:①书写;②供养;③施他;④听闻;⑤披读;⑥受持;⑦正开演;⑧讽诵;⑨思惟;⑩修习。十法行的利益是:“获福聚无量。”

  下面分两段讲解:1、十法行的体相;2、十法行的利益。

  1、十法行的体相。

  ①书写:就是书写大小乘所摄的一切圣教典。《显扬圣教论》说:“于菩萨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书持法行。”对于菩萨藏法,或者多或者少,以尊重恭敬的心书写经典。比如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把所有的布施都用来书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画西方圣境三百多壁。今天印刷业很发达,印刷经典和书写的功德是同等的。

  ②供养:就是供养圣法和宣说圣法者,《显扬圣教论》说:“若劣若胜诸供养具供养法行。”以各种供养具供养圣法和法师,就是供养法行。在《广论》当中,我们作过详细的解释。

  ③施他:就是为了说法和法而布施。《显扬圣教论》说:“若自书已,由矜悯心,施他法行。”就是自己书写经典之后,为了让别人也能得法,由悲悯心,施给别人。今天,能够常常印经赠送他人,也是属于施他法行。

  ④听闻:就是用耳根谛听法句。《显扬圣教论》说:“若他发意恭敬尊重,以微妙声宣扬阐读,由宗仰故谛听法行。”就是他人心意很恭敬、尊重,正在以微妙的音声宣讲、读诵的时候,自己由于宗仰而认真谛听。

  ⑤披读:就是披读教典。《显扬圣教论》说:“发净信解恭敬重心披读法行。”就是内在发起清净的信解,以很恭敬、很殷重的心,一页一页披读。

  ⑥受持:就是在心里受持能诠句。《显扬圣教论》把受持解释为温习。

  ⑦开演:就是为他人开演能诠句的意义。《显扬圣教论》说:“悲悯他故传授与彼,随其广略开演法行。”就是悲悯众生不懂正法,以一颗慈悲心把佛法传授给众生,按照所化的情况,或者广演,或者是略说,而开演佛法。

  ⑧讽诵:就是已经背过的文句在心里讽诵。《显扬圣教论》说:“为欲修习法随法行,从师受已讽诵法行。”太虚大师说:以讽诵,让文义常常记忆在心,这样能得到非常的法乐,能够对于文义深入浅出,所以利益极大。

  ⑨思惟:就是在心里思惟法义。《显扬圣教论》说:“独处闲静极善研寻称理观察思维法行。”就是一个人到安静的地方,把自己闻过的法义在心里细细的思维,称合于四种道理来作观察,把法义研究透彻。

  ⑩修习:就是以如理一心修习。《显扬圣教论》说:“如所思维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欲趣入乃至为令诸所求义成就法行。”就是按照思维所得的法义,在身心上实修止观,让自己真正趣入大乘道,乃至让所求的大义在相续中真实成就。

  十法行当中前八种从书写到讽诵,都属于闻,以这八种法行能够助成闻所成慧。第九、第十两种法行属于思和修,分别能够助成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所以十法行是以三慧为自体,或者说十法行是三慧作意正行的广说。颂词的内容有不同的讲法,但实际意义上就成了一种,比如窥基大师和全知麦彭仁波切注释的讲法,字面上有所不同,但是实际意义上确实成了一种。因为刚上面所讲那样,十法行当中前八种书写到讽诵都属于闻,以这八种法行,能够助成闻所成慧,第九和第十两种法行就是属于思和修,而且分别能够助成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所以,十法行就是以三慧为自体的,或者十法行就是三慧作意正行的广说,这样的话,上下科判的内容完全真实可以了达。《金光明最胜王经疏》说:“(十法行)初八闻慧,思维思慧,修习修慧。十法行各有四种,一、自作十法行;二、教他;三、庆慰;四、随喜。”十法行的每一种又各有四种,比如以听闻法为例,自己恭敬谛听,教他人恭敬谛听,以自己如是闻法而内心庆慰,见他人如是闻法而修随喜。像这样分别,就有四十种法行。

  2、十法行的利益。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行持十法行中的任何一种,都能获得无量福聚,以圣法是出生一切利乐的源泉,并是超出三有世间的正道故,与彼相关的一切作业都具极大意义,因此乃至书写听闻一偈,功德亦胜一切世间善根。其广赞者,如佛于诸经中所说。”是这样他老人家的金刚句把十法行的利益作了殊胜的归纳。

  下面列举佛菩萨在大乘经论当中所讲的十法行的利益。

  ①《法华经》说:“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法华经就是开示了义究竟一乘成佛之道的无上经典,功德极大。经典当中宣说了五种法行的巨大功德,就是受持、读诵、开演、书写、供养《法华经》的功德,甚至只是对其中的一句经文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人为一切世间所应当瞻奉,应当像对如来供养那样供养。

  ②《金刚经》说:“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这段经文当中宣说了对于《金刚经》作受持、读诵、开演三种法行,福德超胜世间广大的布施。经中说到:“如果有人以充满无量阿僧祗世界的金银等七宝,用来作广大布施,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对于此《金刚经》,下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演说,这个福德已经超过了前者。”这样,就显示出大乘十法行的殊胜功德。因为《金刚经》就是宣说了离一切相的大般若,能够出生一切利乐,所以对于这样殊胜的大乘经,作读诵、受持、演说等十法行,甚至只是读诵一偈、听闻一偈、思维一偈,功德也超过以无量七宝布施的世间善根。

  ③《金刚经》说:“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④《大涅槃经》说:“佛言:‘善男子,除一阐提,其余众生闻是经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缘,法声光明入毛孔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方乃得闻大涅槃经,薄福之人,则不得闻。’”清世祖雍正皇帝极赞《大涅槃经》说:“是为四十九年转大*轮,最后垂示究竟指归。惟谈不思议真性解脱法门,直指无上上决定第一义谛,乃诸经中之转轮圣王,法宝中之金刚摩尼。一入全真,真外无法。”所以,释迦文佛金口诚言:除一阐提之外,其余众生听闻此经之后,都能作菩提因缘,法声光明入于毛孔,必定将会获得无上究竟的菩提。所以,对于《大涅槃经》作十法行,功德远胜一切世间善根。

  ⑤《无量寿经》上说:“闻已受持及书写,读诵赞演并供养,如是一心求净方,决定往生极乐国。”如果有人听闻无量寿经之后,信受执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同时书写、读诵、赞叹、演说、供养这部《无量寿经》,如是以上面的种种胜妙功德,一心回向净土,求生极乐,佛陀亲自授记:此人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⑥《宝性论》说:“若人为求菩提果,珠宝严饰黄金刹,佛刹尘数日日中,供养一切诸法王,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布施德更多。”如果有人为了求证无上究竟的菩提,以无量佛刹极微尘数的如意珠宝严饰的广大黄金刹土,天天相续不断,供养一切诸佛。另外,有人对于《宝性论》的四种金刚处,仅仅听闻词句,听了之后生起胜解信,依此产生的福德就已经超过了前面布施所生的广大福德。

  ⑦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当中说:“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萨所应远离,复有四得慧法,应常修习。(有四种法能让智慧退失,菩萨应当远离。又有四种获得智慧的方法,应当常常修习。)何等四法失慧:一、不敬法及说法者;二、于要法秘匿吝惜;三、乐法者为作障碍,坏其听心;四、怀骄慢自高卑人。(以哪四种法会失坏智慧?第一、不恭敬法和说法者;第二、对于要法保守悭吝而不传授;第三、对于爱乐佛法者作障碍,损坏他听法的心;第四、心怀骄慢,自视甚高,轻视他人。)何等四法得慧?一、恭敬法及说法者;二、如所闻法及所读诵,为他人说,其心清净,不求利养;三、知从多闻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头燃;四、如所闻法,受持不忘,贵如说行,不贵言说。”所以这样清净的法行决定是获得清净殊胜智慧的因缘。

  ⑧《瑜伽师地论》说:“问:如是十种法行,几是能生广大福德道?答:一切。问:几是加行道?答:一,谓第九。问:几净障道?答:一,谓第十。”十法行当中有几种是能够产生广大福德的道?十法行每一种都是。有几种是加行道?是第九种思维。有几种是净障的道?是第十种修习。

  ⑨永明大师在《万善同归集》当中说:“又若讽诵遗典,受持大乘,功德幽深,果报玄邈。如经佛亲比较,譬如一人,辩若文殊,教化四天下,皆至一生补处,格量功德不如香花供养方等经典,得下等宝;受持读诵,得中等宝;如说修行,得上等宝。”

  ⑩《天合四教仪》说:“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内解转胜,导利他人,化功归己,心信胜前。”(经中说“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演说”,自己内在的理解就会辗转增胜,以此引导利益他人,教化之功归于自己,信心会比以前增胜。)

  以上引用教证,宣说了对于大乘妙法作十法行的不可思议功德。特别对大乘当中殊胜的密宗续部,如果能行持十法行,功德更是不可思议。比如念诵《一子续》,是属于能够极快成佛的殊胜法行,仅仅系带就可以使善根增长十万俱胝倍。而且,如理如法的念修《一子续》,可以使听到、见到、接触这些现象的所有众生很快证果,它的功德胜过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化身佛无尽供品的功德。所以,法越来越殊胜,十法行的功德也更加会殊胜,也就是说更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下面再以公案来作证明:

  唐代定州僧修德,苦节成性,守道于山林,以《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安心结业。在永徽四年的时候,发心抄写,因此另外做了清净的庭院,种植楮树,并且种上香花,以香水浇灌。经过三年,洁净造纸,又另外建筑净台,在上面造了房屋。当时请了善于书法的王恭,在别院斋戒、沐浴,穿上干净的衣服,焚香布花,悬挂幡盖,每次礼经忏悔之后,才上座位。下笔含香,举笔吐气,每天都是如此。修德每日进入静室运想,每写一卷,就供养细绢十匹,一部总共六百匹。但是王恭竭尽志诚,一律不接受。在他刚刚写经完毕时,很快就迁化。修德以经写成,就设斋庆贺,大众集会之后,修德在佛前烧香散花,发大誓愿,才开经藏,就放大光明,遍及方圆七十余里,照亮了定州城。城中的士女,都共同看见。当时山中的斋众,都非常感动,投身宛转,悲哽忏悔。

  这样的话呢,单单发心清净的如理如法地行持一种书写,功德确实是不可思议的,而且,都是这样可靠的公案来作证明,相续当中根本不会产生疑惑。确实,书写大乘的经典功德是非常非常殊胜的。

  我们看公案当中的王恭写经至诚恭敬,所谓举笔吐气,就是想咳嗽或者想呵欠的时候,就停笔向旁边出气,不敢以口气熏经。因为他专心写经,不求名利,虔诚到极点,所以由写经功德,导致业尽情空,了生脱死。

  《宋高僧传》当中记载:释行坚,路过岳庙,当他进去时,神让他见到同学僧在狱中受苦的情形,并且对他说:“书写《法华经》,一定可以免难。”后来神来告诉行坚:“蒙师代为写经,才开始写经题,他已经脱免,现在已经转生于人间了。”所以,大乘经的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以写经典的功德都可以超脱三恶趣,所以,大乘的经典、大乘密宗的续部、大乘的法门,写、讲、背诵或者思维、修习等等,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大乘经的功德不可思议,以写经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而且也是如理如法的写一遍大乘的经或者大乘的论,以写经的功德可以超脱三恶趣。

  南岳慧思大师教智者大师修习法华三昧,唯诵《法华经》。到了二七日,诵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宿通开发,获得无碍辩才。智者大师把自己所证的境界告诉慧思大师,慧思赞叹说:“非汝莫证,非我莫识。所入之定,是法华三昧旋陀罗尼,纵令文字之师千万,也不能穷你辩才。”

  另外,憨山大师十九岁时,听无极大师讲《华严玄谈》,听到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

  所以说,十法行当中说到听闻也得到很殊胜的功德。

  吴氏是清朝济宁人,移居松江。常作非法行为,毁谤因果,性情粗暴。后来,他以善根成熟,每天持诵《金刚经》,在他四十三岁时,依师归依三宝,开始持长斋。每天在小楼当中精进念诵《金刚经》,从此变得贤善、温和。他的改变感化了许多人归入佛门。这样修行了六年。有一天,他忽然说:“我要离开人间,到极乐世界,按照佛经所说,持《金刚经》有无量功德,愿我的身肉不坏,保留三年以证明佛语不虚。”说完安详而逝。当时光环围绕、花雨纷纷、香气弥漫。亲友按遗嘱把法体放入龛中,三年后起龛,身体不但不腐坏,头发还长出半寸,庄严如佛。这样殊胜的功德完全现在人们眼目当中,人们从四方而来,礼拜供养这位肉身菩萨。

  民国天台宗谛闲法师,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开大座,在古杭六通寺演讲法华经,讲到方便品开知见时,忽焉深入禅定,一句话不说,继而出定,辩才无碍,答难析难,如同瓶泻千里。

  《梁高僧传》记载:释鸿楚,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讲《法华经》共计五十余座。鸿楚除了讲之外,深夜行道诵经。一天,鸿楚的讲堂当中,忽然出生莲花,香气芬芳。

  所以,对大乘的殊胜经典写也好,读诵也好,听也好,讲也好,思维也好,修习等等,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且,遇到所有的法门也就是说遇到了三宝当中的法宝,作了殊胜的皈依,无论是一切的教法还是一切的证法,都作了皈依,然后如理如法地闻思修,这样的功德的确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法成了不可思议功德的源泉,也是一切利乐的根源。而且遇到大乘法,大乘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法都遇到了,一切显密圆融的佛法,自由自在地闻思修行,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机会,得到这样殊胜的机会,确确实实日日夜夜,如理如法有头有尾地需要闻思修。这样,在暇满人身的价值上,种下了不可思议大乘的解脱的善根,能普渡一切众生利益的因缘,都依靠这个暇满人身可以造下,因为遇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正法,又是大乘法,又是大乘的所有显密圆融法,都自由自在闻思修行,所以这个时候,的确就是如理如法地需要作闻思修行,这样的话,获得不可思议的福德,弥勒菩萨这里讲得很具体。

  癸二、别说行持大乘法之利益

  为什么特别对于大乘经等宣说修习十法行获得最大果,对于声闻乘的经典不这样说呢?论中回答:

  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

  这两句是宣说大乘十法行超胜小乘十法行的理由。推理的方式就是:由摄他和不息,推出大乘的道果殊胜;由大乘道果殊胜,推出大乘法殊胜;由于大乘法殊胜,推出大乘十法行殊胜。下面以理分段解释。

  ①大乘十法行超胜小乘十法行立宗

  大乘道殊胜故、大乘果无尽故能立

  所谓大乘果无尽,就是大乘得到无余大涅槃时,具有身智等无穷无尽功德的不可思议之果。

  这样我们知道,大乘十法行绝对超过小乘十法行的,因为大乘道殊胜的缘故,因为大乘果无尽的缘故,而且,所谓大乘果无尽就是大乘果得到无余涅槃的殊胜境界,现前在大般涅槃的境界的时候,具有四身、五智等无量无边的功德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

  ②大乘道殊胜,由摄他故;

  立宗能立

  大乘果殊胜,由不息故。

  立宗能立

  这是从哪一方面建立的呢?完全是利益他的角度成立大乘的道和果是很殊胜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声闻道只是寻求自利的修行,大乘道是以利他为主的修行,所以说大乘的道殊胜。世亲菩萨说:“由能摄益他诸有情,是故大乘说为最胜。”摄是摄受,就是能让有情进入佛法;益是利益,就是能让有情获得福慧。由于大乘的道能够摄益有情,所以大乘道最为殊胜。由于有情无量无边的缘故,对于宣说大乘道的佛法作任何一种法行,都将对于无量无边的有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所以大乘十法行的福德无量无边。从果上来说,在大乘的果位,显现的是无尽的利生事业,也就是乃至众生界存在之间,这种利生的事业永无停止而相续不断的转入。世亲菩萨说:“由虽证得无余涅槃,利益他事而恒不息,是故大乘说为无尽。”证得无余涅槃,是显示不住生死;利益他事恒时不断,是显示不住涅槃。这样显示出大乘的果是无住大涅槃,不像二乘不住生死、唯一住于涅槃,所以叫做无尽。以大乘的果悲智广大,所以对于宣说大乘果的佛法作任何一种法行,福德无量无边。

  所以,以大乘道果殊胜的缘故,宣说大乘道果的大乘法行也成为殊胜,由此对于大乘法书写、供养乃至修习的十法行也如是而殊胜。

  《杂集论》说:“以菩萨藏一切有情利乐依故,建大义故,无上无量大功德聚所生处故。”因为菩萨藏是一切有情利乐依处的缘故,能建立大义的缘故,是无上无量大功德聚所出生之处的缘故,对于菩萨藏作十法行,具有无量的福德聚。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