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三)


2014/9/4    热度:440   

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三)

 

  辨中边论颂讲记(三)

  辛二、由彼如何杂染

  “彼”就是虚妄分别心,也就是三界心心所。“如何杂染”就是杂染的方式。

  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

  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

  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

  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

  颂词分成两段,前六句是讲以十二支杂染的方式,后两句是说明三杂染都是源于虚妄分别。

  以分别心如何在轮回中辗转受生呢?

  是由十二缘起各支相连、环环相扣而不断流转受生的。

  以十二支如何杂染呢?

  就是以无明覆障故,逼恼世间众生;以行安立故,逼恼世间众生……乃至以生和老死是苦果故,逼恼世间众生。

  以无明覆障故,逼恼世间众生:无明的作用是障碍现见真实义,以无明的覆障就会引起行、识等后后的法。比如,如果对于业果无明,以这种业果愚就会覆盖见业果的智慧,这样受它的支配,人们就会不断造作杀、盗、YIN、妄等非福业,由此引生后后的识等缘起之法。所以,无明是以覆障的方式恼乱众生。

  以行安立故,逼恼世间众生:这里“行”是指前世的业,包括福业、非福业和不动业。以这三种业就会在八识田当中安立转生后世的种子。所以,十二缘起支分当中第二行支分就是做安立,以行安立,所以六道众生就不自在逼恼世间。比如以悭吝的业就会安立饿鬼界的种子,虽然还没有成熟饿鬼的根身器界,但是种子己经安立了,一旦因缘积聚就会现前果报。就像这样,以非福业安立三恶趣,以福业安立欲界人天,以不动业安立色界和无色界。所以行是以安立而逼恼众生的。

  以识将导的缘故,逼恼世间众生:将导是将护前导的意思,识是如何逼恼众生呢?以习气熏习的识将会导引众生转生于六道,所以,识是众生受报的前导。比如,屠夫天天都是杀猪,以这样日日杀气熏习的识在中有当中就会现前猪,而且以业识会不由自主地向着猪奔去,结果就会堕入地狱;或者,以爱欲熏习的识,见到父母作不净行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被这个识牵引而堕入母胎。平时已经由造业熏习成性,自然在中有时,自己会不由自主随业识牵引而转生。所以,识是以将导逼恼众生的。

  以名色摄持故,逼恼众生:名是指四名蕴——受想行识四蕴,色是指色蕴。以名色摄持的缘故,的确逼恼一切众生,当业识和父精母血形成名色的时候,这个名色的作用就是摄持这个三有的果报身,让你摆脱不了,所以名色就是做摄持,摄持的缘故逼恼世间众生。

  以内六处圆满故,逼恼世间众生:就是以内六处让名色分位圆满的缘故,逼恼众生。由于名色发展到六根长成,就叫做分位圆满。

  以触三分别缘故,逼恼众生:“三”是指根、境、识,“三分别”是指触依根境识三者聚合后分别所境,所以我们知道,首先有三个法,然后产生触,而且这个触就是分别所境的,这个分别所境需要了知以触三分别的缘故,所以逼恼众生。而且“三”就是指根境识“三分别”就是指触依根境识三者聚合后分别所境。这样的话就是,以触的支分让世间的众生不自在,逼恼世间有情。

  以受受用故,逼恼众生:以受能够受用苦和乐的果报,受是以受用而逼恼众生的。

  以爱引起故,逼恼众生:爱有两种——不离爱和乖离爱,不离爱是指贪心,乖离爱是指瞋心。凡夫人以受为因缘就会生起贪、瞋等爱,以这个爱就会引起后有。

  以取的支分连缚故,逼恼众生:由于取直接和后世连缚,连缚就是和后世紧紧连结在一起。

  以有现前故,逼恼众生:以前面的爱和取作滋润,就成了有势力能引后世的业,这就叫“有”。比如种子不断经过水的滋润,就有了发芽的生机,能够让芽果现前。由有能够让后世现前故,逼恼众生。

  由生老死是苦果故,逼恼众生:生和老死是以今生烦恼和业所感召的后世苦果,其中生能够作老、病等痛苦的依处,老和死本身是痛苦的自性。

  唯此恼世间:就是唯一是由此十二支,以覆障等的方式逼恼众生,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一个实有补特伽罗的作者,都是虚妄分别心的作用。它是制造杂染的作者,也是生死流转的根源。

  这以上讲了以十二支分如何杂染或者说杂染的方式都讲完了。

  十二缘起也可以归摄为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其中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杂染,行、有二支是业杂染,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七支是生杂染,所以论中说“三二七杂染”。

  这十二支都是以“虚妄分别”产生,而且使得众生在六道当中辗转受生而杂染,所以都取杂染的名称。不但是虚妄分别产生而且需要了知都是在六道当中打转转的方式受生而杂染的,所以每个都叫杂染,因为以虚妄分别心产生后,不断地辗转受生在轮回当中,而且轮回的一切法无论是轮回的因,它的体性或者它的果报一切一切都是跟清净相反的一种杂染的法,都是心里产生一种痛苦的因素,所以都可以叫做杂染,杂染的范围非常广。所以我们就知道,这十二支分都是杂染,都取杂染的名称。

  以上杂染的体相已经讲完。下面讲清净的体相。

  己二、清净之相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这里的清净是从离垢的角度来讲的。远离了以因的业惑和果的痛苦所摄的轮回,也就是苦和集都息灭,就叫做清净或者涅槃。这里讲的清净需要这样来了知,因为上面讲了杂染,跟杂染相对的法就是涅槃,而且涅槃就是清净轮回的因的业惑和果的痛苦,所以四谛当中苦和集谛所摄的一切一切漏法息灭,这叫做清净或者叫做真实的涅槃,所以说这里讲的清净是从离垢的角度讲的,这不是从自性清净的角度讲的。这个清净或者涅槃的源泉就是二取空性,为什么二取的空性是涅槃的源泉呢?因为获得清净的道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包括果也是二取空法性的现前。所以,弥勒菩萨下面唯一抉择空性的体相。所以,讲清净之相的时候,前提我们需要了知这里讲的清净是从离垢的角度而宣说,而且下面讲的时候也是唯一讲二取空的法性,因为一切涅槃的境界,一切涅槃的功德,或者一切菩提的境界都是需要证悟空性,有了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圆满成就的,而且道和果的一切境界都是二取空性的现前,所以无论是略说还是广说,都唯一抉择空性的真实体相。

  庚一、略说

  诸相及异门,义差别成立,

  应知二空性,略说唯有此。

  “诸相”就是空性的相,“异门”就是空性的异名,“义”就是空性异名所对应的意义,“差别”就是空性的分类,“成立”就是对于空性成立有垢无垢的道理。“二空性”就是能取所取空。

  应当了知所谓二取空性的体相,略说唯一就是由这样五种差别的方式来做真实抉择。

  庚二、广说(依略说次第)分五:一、空性之相;二、空性异名;三、空性异名之义;四、空性之分类;五、于空性成立有垢无垢之理

  辛一、空性之相

  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

  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

  这里空性的相是用“非有非无”,“非一非异”来表达,“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就是由于无有二取以及有无二取的法性,所以空性既不是有,也不是无。“非异亦非一”是说虚妄分别心和二取空不是他体,也不是无二的一体。下面按照世亲菩萨的注释来讲解,为什么虚妄分别和二取空二者不是别别的他体呢?因为虚妄分别是有法,二取空是法性,有法和法性不可能分离的缘故,否则就有热性和火分离的过失。为什么不是无二一体呢?因为如果虚妄分别和二取空是无二一体,那在圣者入定位没有虚妄分别心的时候,二取空也成为无有,那它就不是清净智慧的行境,这样就有很多过失。所以我们以理观察的时候,虚妄分别心和二取空这两个,不是别别的他体,也不是无二一体法,如果是别别他体,成了无关系,或者说有别别分离的,这样的话就是没有热性有火的存在,有火没有热性的存在等,反正有热性和火分离的过失,完全成立无二无别的话,那么就有很多过失,这个不但是这里讲,虚妄分别和二取空的,无论是讲大乘的显空二谛,或者说实相现相二谛等等,种种的讲法当中,根本没有涉及到二谛都是别别的他体,或者,都是方方面面没有任何差别无二无别的一体,根本没有宣说过,假使承认这样的话,有很多很多的过失, 包括佛金口在《解深密意经》等当中,讲了很多的过失,所以,虚妄分别和二取空的本性根本不是别别他体法,也不是无二一体的法,如果这两个承认他体,或者说一体,都有过失。虚妄分别和二取空的法,承认无二一体的话,①应成清净智慧的行境是二取的法;②二取空只在不清净位有,在清净位没有二取空,这样应成二取空不是平等周遍的法性共相,等等很多的过失。

  我们就知道,弥勒菩萨说真实清净的相或者说空性的相就是非有非无、非一非异来做的表示,这个原因需要了知,没有二取但是有无二取的法性的存在,所以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是一体也不是他体。所以世俗法和胜义法或者说现和空或者说杂染和它的自性清净的法,或者说轮回和涅槃不是别别的实有他体法,别别的他体法本来没有,有的话,你就是舍弃轮回不一定获得涅槃,或者获得涅槃不一定灭尽轮回的杂染法。所以我们就知道,某一个人没有修行的时候成在杂染的法,但是他入道而且修行,那么正道的修行就有殊胜能力断除这个杂染的法,这个时候就不会现前轮回的一切法,完全现前涅槃的清净的境界,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两个不是别别的无关的他体法,假使是这样的话,没有一个另一个为什么现前,或者另一个现前为什么前者彻底灭尽,好像宝瓶灭掉了不一定柱子现前,或者说柱子不现前的时候,必须现前宝瓶,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知道,这里空性的相或者清净的相跟杂染的相不是他体的也不是无二一体的,一个是有法一个是法性,或者一个是迷乱的现相,另一个是胜义的自性,是这样来分离。所以,在众生的境界当中只能现前杂染的相,在这个时候它不现清净的相。相反来讲,在圣者境界当中就现前清净的相,不现杂染的相,如果他们是别别他体的话,在圣者位两者都可以现前,或者在凡夫位两者不现前,或者两者都现前,有这样的很多很多问题需要承认。但是这个没有办法,圣者面前没有杂染的相或者说凡夫面前没有直接现前清净的相,所以,不是无二一体的也不是别别的无关的他体法,是这样来需要了知空性之相的内容。

  辛二、空性异名

  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

  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应知。

  略说空性的不同名字,应知是真如、实际、无相、胜义和法界。

  辛三、空性异名之义

  由无变无倒,相灭圣智境,

  及诸圣法因,异门义如次。

  无变、无倒、相灭、圣智行境、诸圣法因,如其次第,分别是上述五种异名的含义。

  ①无变:就是先前如是、后时也如是,在地狱当中是二取空,在天堂当中也是二取空,凡夫不净位没有远离二取空,成佛极清净位也还是二取空。法性如是无有变易的缘故,叫做真如。那么我们需要了知,由于无变的缘故,就叫做真如,为什么这样讲呢,前面如是,后面也是如是,或者说凡夫地狱当中是二取的空性,在转生天堂当中也是二取的空性,或者说凡夫众生不清净位始终没有远离过二取空,同样在成佛极为清净的时候,也还是二取的空性存在,这样就是非常平等的,周遍的,而且前面后都没有任何差别,无变的。所以说,法性如是没有变异的缘故,就叫真如。

  ②无倒:二取空是没有颠倒的真实性,所以也叫做实际。真实的际,真实的毕竟所以叫做实际。为什么这样讲呢?由于无倒的缘故。没有一点点、一丝一毫颠倒的问题,完全是真实性,所以叫做实际。

  ③相灭:二取空是一切戏论相都寂灭的一种自性,因为分别心所执的二取戏论相不成立,也就是空性戏论相寂灭的缘故,叫做无相。现在我们分别心面前所计的色、声、香、味、触、法的纷繁万相,实际上都是人我和法我所摄的戏论相,都落在二取里面,在远离二取的空性当中,这些戏论相都是本来寂灭的,所以叫做无相。

  ④圣智境:就是圣者智慧的行境,由于空性就是殊胜圣智行境的缘故,叫做胜义。不是凡夫众生的迷乱识面前虚幻而显现的世俗法,而是圣者智慧的行境,所以说它是最深的、最了义的义,所以叫胜义。

  ⑤诸圣法因:就是诸圣者功德法的因或者界,叫做法界。为什么这样讲呢?由于空性是出生诸圣者功德法之因的缘故,叫做法界(这个法就是指圣者的种种功德法,界是因的意思。因为弥勒菩萨直接说诸圣法因,诸圣者功德法的因,由于诸圣者功德法的因的缘故,所以叫法界)。所以,从名言的角度来讲,这个空性也成了现前一切圣者功德法的一种因缘,或者说显露一切本具功德法的一种方便也可以叫做法界。这样的讲法,在大乘的很多了义经典当中做了抉择,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二取空性或者说圆成实或者说自性清净的种性,或者说都具足法界如来藏,众生的相续当中具足这样的,那么他呢从名言角度来讲作为因,然后依靠这个就现前圣者功德的法,因为远离客尘障垢的时候这个功德会现前,现前不是无因无缘现前的,不是其它的一种有为法无而现前的,本来具足的显露出来,这个是从名言当中可以叫法界或者叫诸圣者法的因。这样我们就知道,最后还是落到空性上面,由于这个自性清净的大空性,你通过闻思修的智慧相续当中逐渐坚固、串习,这样的话,到了圣者位的时候,就会出生一切圣者的种种的无漏的功德法,这个就知道,没有缘空性,对空性没有闻思修的功德,那不可能出现圣者的功德法,所以,空性作为所缘,缘空性修习的话,的确诸圣者的功德法都会现前,所以这个空性就叫做法界。虽然意义上就是讲空性,但是缘空性就会出生圣者的种种的一切无漏的功德法,所以对空性安立一种法界的名称。上面讲胜义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虽然只讲一种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但是它叫胜义,为什么呢?圣者智慧的行境,很殊胜的、很了义的一种角度,就对空性安立胜义的名称,原因是圣智境的缘故。或者对般若空性安立无相的名称,因为这个大空性当中远离一切戏论的,息灭一切相的,所以叫做无相。或者对这个空性可以叫实际,因为这个空性的本性一丝一毫没有颠倒的本体,完全没有颠倒的真实性的一种本性,所以二取空就是没有颠倒的真实性,它叫做实际。然后,真如其实就是空性不同的异名,因为空性它一切法无论是生、住、灭现相的时候或者是轮涅的杂染和清净的法显现哪一种,有哪一种不同的相状,自性本来就是空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样的,或者佛是否转*轮没有任何差别,万法自性都是空性。所以,对一个空性的体相就说到真如、说到实际、说到实相以及胜义和法界,原因就是唯一这个清净的空性,依靠她就成就种种的功德等,她是不变的、她是无倒的、她是相灭的、她是圣者行境的、她是产生一切圣者无漏功德法的因,所以,对她可以安立不同的异名。其实就是描述一种清净空性的相。但是她有种种的功德、种种的功能,她的本性很多很多地方就需要了知,所以弥勒菩萨以善巧的方便就对这个空性讲了不同的异名。意义就是刚讲了五种意义,而且这五种意义都是可靠的依据,通过这样对这个空性安立了真如、实际等的名称。

  辛四、空性之分类分二:一、分两类空;二、分十六空

  壬一、分两类空

  此杂染清净,由有垢无垢,

  如水界金空,净故许为净。

  这一颂前两句是由现相划分杂染和清净的差别。后两句是从实相的角度说明自性清净的无差别。

  空性的差别有两种,一是杂染,二是清净,之所以有这样两种差别,是由于有垢和无垢的分位差别,在有垢位叫做杂染,在离垢的时候叫做清净。这是从空性她的本体上没有差别,而有杂染和清净的差别所以可以分两类。

  有人会这样问:既然在有垢位存在障垢,为什么还说自性是清净呢?难道不是矛盾吗?

  回答的时候以善巧的方便来回答,因为他毕竟接受不了杂染实相上就是清净的,或者说观待杂染安立一种清净,杂染以外的一个清净,但是一切万法又说是清净,他接受不了这样甚深的意义,所以,就以善巧的方便对他回答。也就是说弥勒菩萨以比较善巧的方便来作了回答,是用比喻来做回答:

  答:比如水、黄金和虚空,虽然以客尘覆盖,但是它们的自性并没有染污,同样的道理,真如空性自性本来清净,所以承许是清净。

  这样我们要分清楚现相和实相,从现相上确实有杂染和清净的差别,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和圣者、佛陀的境界是截然不同的,一者是杂染的,一者是完全清净的,所以,观待现相来讲,确实有杂染和清净的差别。按照有垢和无垢的不同分位,对于空性安立有垢和无垢的两种差别,这是从现相上讲的。但是从实相上看,空性本身并没有这样的差别,他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大无为法。即使在轮回当中,具有虚妄分别,但是分别心的法性也是本来清净。否则,如果空性先前是有垢,后来变成无垢,那就成了有为法,不是大无为法的法性。

  所以,弥勒菩萨以一种善巧的方式作了殊胜的抉择,也就是说现相上可以有杂染和清净,所以有杂染和清净的两种分类,有这样有垢无垢的不同分位的话,对于空性也安立了有垢无垢的两种差别,但这个只是现相的角度来安立两种差别,实际从实相上来讲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两个根本不矛盾的,现相上看起来,好像水、黄金、虚空不是那么清净,表面上或者说现相上看来好像有客尘的障垢,但是水、黄金、虚空它的真正的自性确实没有障垢染污的存在,跟这一样的,凡夫凭这个虚妄分别念的境界的时候,认为确实不是清净的,完全都是杂染的,一切一切都是迷乱的,一切都是颠倒的境界,观待圣者,而且依靠佛经当中所讲的圣者的清净境界来讲,确实认识到自己的境界都是颠倒的、都是虚妄的、都是迷乱的、都是杂染的一种境界他认识到了,这个时候不存在清净的,需要了知,就是自己的分别识面前显现上就这样的,所以观待你的现相来讲,并没有说杂染就是清净的,或者清净就是杂染的,没有这样说,在你的现相的境界当中,没有说众生是佛,佛就是众生,根本没有这样讲,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分清楚,现相的时候有垢和无垢有不同的分位,所以,这里就讲了两种差别。但是,现相也毕竟是客尘障垢忽然显现出来的,所以说障垢的显现通过修道断尽的时候,不是说前无后得到一种清净的相,本来清净的自性面目彻底显露而已。所以我们就知道,从实相上来讲,并不是前面有个不清净的法,通过修道清净,然后再变成无垢的法,不是这样的,本来清净、本来无垢的,就远离了客尘的现相的迷乱法而显露实相的面目,这样就知道圣者的境界不是过去没有而后面才现前的,否则的话成了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成了一种有迁变的,不成还是不变的一种法性。当然我们知道这个空性肯定是万法的法性,所以这里讲的空性无论是杂染位还是清净位,或者说无论是从现相还是从实相,这个空性永时都是不变的,永时都是存在的,是这样来了知空性实相上没有差别,但是从现相上来讲,可以分两类。

  壬二、分十六空

  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

  能见如此理,所求二净空,

  为常益有情,为不舍生死,

  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

  为种性清净,为得诸相好,

  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

  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

  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

  这四颂,我们分成三段来讲。先讲前三句,再讲中间九句,最后讲后面四句。以空性的自体来说,并没有种种的分类,这里只是从空基的不同上,分成此种、彼种的空性。我们打个比方来讲,虚空的自性上面并没有种种的差别,但是就是一种不同的器就安立不同的差别,比如说经堂里面的虚空、外面的虚空、还说宝瓶里面的虚空,有不同的器就安立虚妄的差别。同样的,对空性自性来讲,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从空基的角度来讲,当然有不同的差别。所以,对空性安立了不同的分类,分了十六空性。这些我们讲过很多次中观的论,所以没有不懂的,不必要再再重复这些。

  能食及所食,此依身所住,

  能见此如理。

  这三句当中讲到了六种空,就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和胜义空。

  1、内空:“能食”,食是受用的意思。能食就是能受用外境的眼等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内六处自性不成立,就叫做内空或者叫能食空。食是受用的意思,能食就是指眼等内六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能受用外境的色、声、香、味、等的法,所以能食就是能受用外境的眼等内六处。这六个自性不成立的缘故,就叫做内空或者叫能食空。

  2、外空:“所食”,就是以眼等所受用的色等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这外六处自性不成立,就叫做外空。

  3、内外空:“此依身”,就是此根、尘内外法的所依身,由于身的一切处自性不成立,就叫内外空。

  4、大空:“所住”,是指器世界,因为是有情身体所安住,所以叫做“所住”。广大器世界的空性,叫做大空。

  5、空空:“能见此”,是指能见此空性的智慧,这个“此”就是上面所讲的以内外情器所摄的一切法本来安住的空性。“智慧”取所境的名称,就叫“空”,它的空性,就叫空空。我们就知道,“能见此”其实就是指能见此空性的智慧,这个智慧也是空性的,所以叫做空空。

  6、胜义空:“如理”,是指胜义。因为空性是诸法的实相,它如理而不欺诳的缘故,叫做胜义。胜义本来就是空性,就叫胜义空。

  所求二净空,为常益有情,

  为不舍生死,为善无穷尽,

  故观此为空,为种性清净,

  为得诸相好,为净诸佛法,

  故菩萨观空。

  这九句当中讲到八种空,就是有为法空、无为法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

  7、8、“所求二净空”:“二净”就是有为法道和无为法涅槃的两种功德。菩萨所求的这两种功德也是自性空,叫做所求二净空。这一句是略说,后面八句是广说。总的来讲,菩萨为了获得有为法道和无为法涅槃的功德清净,而修习有为空和无为空,原因就是:如果对于这些道果功德取相执著,功德就不能清净。相反来讲,通过了知功德自性也是本空,不著功德相而修习,就能使功德清净。

  9、“为常益有情,故观此为空”:为了现前无住大般涅槃之后乃至虚空未尽之间恒时利益有情,所以观此大涅槃也是空性。不住轮涅的大涅槃也是自性空,所以叫做毕竟空。观修毕竟空的目的是为了常益有情,因为如果对大涅槃耽著,真实的清净就不会现前,如果对于大涅槃无执著,那就能任运不间断的利益有情。

  10、“为不舍生死,故观此为空”:为了不舍弃轮回,所以观此轮回是自性空。轮回无始无终,没有前际也没有后际,所以叫做无际,它的自性空叫做无际空。为什么要观修无际空呢?目的就是为了不舍离生死,因为如果不了知轮回如同空花,本无自性,就会对于轮回见到过患后产生舍离的心,这样就不能够安住轮回利益众生。

  11、“为善无穷尽,故观此为空”:为了获得在无余涅槃时善根也无有穷尽,所以观修此无尽善根也是空性。在无余涅槃界当中的一切善根无有散尽,所以叫做无散。这个无散的善根也是自性空,所以叫无散空。为什么要观修无散空呢?目的是为了使善根无穷无尽。对无尽善根不执著,在空性当中,远离二取的障碍,这样能够让善根永远相续不断。

  12、“为种性清净,故菩萨观空”:为了让自性住种性清净,所以大乘菩萨观修自性住种性的空性。自性住种性是我们的本性,它也不是堪忍的实有法,所以叫作本性空。观修此空的目的,是为了令种性清净。因为以观本性空,就能清净耽著种性的障垢,而让种性真实现前。

  13、“为得诸相好,故菩萨观空”:为了获得色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大乘菩萨观修自相空。佛的相好,叫做自相,自相也没有自性,叫做自相空。正是为了获得相好,才观修相好的无自性。执著相好,反而以执著的障垢不能现前相好,相反以观自相空能够清净耽著相好的障垢而圆满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14、“为净诸佛法,故菩萨观空”:这里的佛法是指佛的功德法——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为了清净佛的功德法,所以菩萨观修一切法空。佛的功德法叫做一切法,他也不是有堪忍自性的,所以叫做一切法空。观修此空的目的,是为了清净耽著佛功德法的障垢后圆满获得佛的功德法。以上八种空性都是从道的角度上讲的。

  补特伽罗法,实性俱非有,

  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

  这一颂是把前面十四空含摄在无性空和无性自性空这两种空性当中。什么叫无性空呢?就是一切人我和法我都本来没有自性的空性,叫做无性空。什么叫无性自性空呢?就是遮遣二我以后,二我无自性的有性或者空性还是有的,从肯定方面叫做无性自性空。不然的话,如果不承认这种空性是有,那就遣除二我之后就变成石女儿一样的断空。为什么要别别安立这样两种空呢?为了遣除增益和损减二边需要安立,也就是颂词上所说:补特伽罗和法,都不存在实有自性,但是遣除二我的这样一种无性自性并非没有,所以为了遮遣执著人法实有的增益以及执著空性无有的损减,有必要别别安立无性空和无性自性空的差别。

  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前面讲了十四种空性的分类,再加上这两个空性就等于有十六类差别,或者说空性分了十六种差别。这个我们上面也讲过,空性的自性上没有种种的分类,只是空基上有差别。然后这里本论上有一种不共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像其他的般若经和中观论,他这里就是某一个空性为什么要去观修这个,观修这个空性有什么必要呢?针对大乘菩萨来讲,观修十六空性对他来讲有很大的必要,也就是说肯定有很重要的目的,都是对某一个法的侧面断除执著,才能清净的空性现前,所以弥勒菩萨不但是跟其他的大经大论相同讲了十六种空性的差别,还讲了每一个空性为什么需要观修,观修这个空性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他讲得清清楚楚的,所以颂词还有一种不共的特色,也就是说一种很清楚的,描述了如是如是空性的分类,如是如是修行有如是如是的目的等等,是这样做的抉择。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