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般舟赞讲记(七)


2014/9/4    热度:372   

益西彭措堪布:般舟赞讲记(七)

 

  丙四、普观分二:一、观行 二、成效

  丁一、观行

  一切时中面西向 心想见彼弥陀身

  地上庄严无亿数 宝楼林树垂璎珞

  正坐跏趺往生想 直注华池大会中

  想入华中华合想 即想华开见佛身

  想见弥陀光杂色 光光相照自身来

  一切时中身体都面向西方,在心里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西方净土的宝地上有无数亿庄严,在宝楼和林树上垂挂着放光的璎珞。

  观想自己结跏趺坐坐在莲花里,已经生在了极乐世界中。直接把心注入到莲池海会中。观想自己入到莲花里,莲花闭合。又观想莲花开敷,见到佛的身相现在眼前。佛的身体放出五百色光明,一道道光明照在自己身上。

  又想自身慈光照 即想笼笼心眼开

  想见虚空化佛众 想闻林树奏天乐

  水鸟流波宣妙法 心心专注想令成

  又观想自身得到佛的慈光照触,笼笼的心眼睁开了。又观想这时见到了化现的佛菩萨遍满虚空,听到佛国七宝林树都在演奏清畅、和雅的天乐,还有禽鸟、水流、宝树都在说法。念念专注地观想净土,让观想成熟、成就。

  丁二、成效

  注想成时宝国现 即得化佛来加备

  观音势至身无数 常来至此行人边

  般舟三昧乐   专心想佛见无疑

  在专注地观想而得到成就时,七宝国土就自然现在心前。这时得到化佛前来加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化现无量身,恒时来到行者身边。

  般舟三昧乐!专心地观佛想佛,就必定见佛!

  丙五、杂观分三:一、佛教观小 二、渐观除障 三、常自策进

  丁一、佛教观小

  佛知众生流浪久 无明障重难开悟

  佛恐观大难周遍 更教观小在池中

  佛清楚众生流转生死太过长久,长劫的串习执著使得无明业障已经非常厚重,难以开悟。佛怕观境广大,众生心量狭小难以遍观(就是观不出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佛身、白毫宛转五须弥等的境界),所以再教众生观想一丈六的小佛身坐在宝池水面上。

  丁二、渐观除障

  想一莲华百宝叶 丈六化佛坐华台

  身虽大小能除障 观音势至等同然

  心力小的众生可以观想一朵百宝叶莲花(“百宝叶”指莲花每一花瓣都呈现百宝的色泽),有丈六金身的化佛坐在莲花台上。

  虽然观想的佛身有大有小,但只要观想就能消除业障。阿弥陀佛有自在神通,既能显现遍满虚空的大身,也能显现丈六八尺的小身,只要观想佛身就能消除业障。《观经》上说:以阿弥陀佛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定得成就,只观想佛像也获得无量福德,何况观想具足相好的佛身!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也观成一样大小。

  丁三、常自策进

  四种威仪常自策 命尽须臾归自然

  自然即是弥陀国 究竟常安无退时

  纵尽百年如一日 一日须臾何足期

  行、住、坐、卧中常常策励自己勤修。到今生命终时须臾顷就归入自然。“自然”就是弥陀国。一归入佛国,就尽未来际常得安乐,永远不会退到轮回中。

  今生纵然能活到一百年也就像一天一样,而一天也就是片刻。住在人间是这样短暂,就像暂时寄宿在旅馆里,天一亮就要离开,所以不必要作长久的打算。

  乙七、九品因行果益分九: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

  丙一、上品上生分二:一、因行 二、果益

  戊一、因行

  上品上生凡夫等 持戒念佛诵经专

  一切时中常勇猛

  上品上生的凡夫在持戒、念佛、读诵大乘经典等方面非常专心,一切时中精进勇猛。

  戊二、果益

  临终圣众自来迎

  观音大势擎华至 一时接手上金台

  无数化佛菩萨众 摩头赞叹随佛去

  由于他在生时精进勇猛,净业力强,所以临终时自然感得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以及无数化佛、百千比丘来迎接他。观世音和大势至手擎莲花来到他面前。阿弥陀佛和诸菩萨伸出手把他接上金刚台。无数化佛和无数菩萨众都为他摩顶赞叹。这样行者就随佛而去。

  一念之间到佛国 即现真容菩萨众

  光明宝林皆说法 当时即悟无生忍

  须臾历事他方佛 一念归还得千证

  一刹那间身体已经到了佛国,见到阿弥陀佛的紫磨真金色身,种种相好庄严,又见到无量菩萨众具足相好。

  净土中无论光明、宝林,都在演说妙法。听法的当时就悟得无生法忍,飞行自在。须臾间,周遍承事十方无量诸佛,在诸佛座前次第得到授记,只是一念间就返回了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丙二、上品中生分三:一、因行 二、果益 三、劝诫

  戊一、因行

  上品中生凡夫等 读诵念佛专持戒

  一日七日俱回向

  上品中生的凡夫,读诵大乘经典、持念佛名、专精持戒,一天到七天的功行都完全回向往生。

  戊二、果益

  临终圣众皆来现

  观音大势擎华立 行者即上紫金台

  与千化佛同时赞 从佛须臾入宝池

  上面的行者在临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和无量大众都现前来迎接他。观世音和大势至手擎莲花站在他的面前。阿弥陀佛和一千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他,行者得到佛接引,登上了紫金台。两大菩萨和百千化佛同时赞叹他的功德。他随佛一念间就入了佛国七宝池。

  一宿障尽华开发 见佛即欲下金台

  足未至地华承足 佛放金光来照身

  直到弥陀佛前立 赞佛七日得无生

  须臾历事他方佛 证得百千三昧门

  少许时间迳三劫 即入明门欢喜地

  经过一夜障碍尽时,莲花开敷,见了佛,就想走下金台。脚还没落地,就有七宝莲花托住他的脚。佛放金光来照他的身体,光一照时,眼睛就开明。一直走到佛前站立,歌颂佛的功德,经过七天证得无生(“七天”是按此方的时间说的,在极乐净土就只是一念间)。在证得无生时,就能须臾间飞行到十方国土,承事诸佛,在诸佛座前证得百千三昧。经历三劫也就是少许时间就证入了明门欢喜地。

  丁三、劝诫

  般舟三昧乐   持戒作善莫推闲

  推闲即造轮回业 弥陀净土遣谁去

  持戒、行善都要及时地作、精勤地作,不要以没有空闲而推托。如果推闲不去持戒、行善,就会随恶习气造作轮回业,这样弥陀净土派谁去呢?

  汤火烧身急自拨 莫待他人推缘事

  贪嗔火宅相烧苦 障重心顽未觉痛

  觉痛即断愚痴业 悔心惭愧生安乐

  安乐即是金刚地 凡夫六道永无名

  就像手碰上热汤、烈火时要赶紧拨开,不要等别人劝了才离开。贪嗔火宅焚烧身心的苦,障重、心思顽劣的人不觉得有什么痛。要是觉得痛,就会断除愚痴的造业,以忏悔心、惭愧心求生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无衰无变的金刚地,不像娑婆世界无常、苦、空、不净,所以永远没有凡夫和六道的名字。

  般舟三昧乐   极乐清闲实是精

  极乐世界清净、安闲,没有丝毫的惑业苦,所以是精妙。

  丙三、上品下生分三:一、因行 二、果益 三、劝诫

  丁一、因行

  上品下生凡夫等 深信因果莫生疑

  三业起行多憍慢 单发无上菩提心

  回心念念生安乐

  上品下生的凡夫深信苦乐因果,不生怀疑。“三业起行多憍慢”从字面上解释是身、口、意所起的行为多有憍慢(是否这样解释,还要观察)。“单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单单发起愿生西方净土速疾圆满菩萨的大悲愿行,再回入生死普度众生的心。“回心念念生安乐”,就是以此功德念念回向愿生极乐世界。

  丁二、果益

  终时即见金华至

  五百化佛观音等 一时接手入华中

  一念乘华宝池内 一日一夜宝华开

  华开见佛微微障 三七已后始分明

  耳听众声心得悟 历事他方蒙授记

  十劫须臾不觉尽 进入明门欢喜地

  上面的行者以上述的净业力,临终时见到金莲花来到眼前,五百化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以及菩萨众一时伸出手来,把他接到金莲花上。他一刹那间就乘着莲花入到了七宝池里。经过一天一夜,莲花开敷。花开之后虽然见到阿弥陀佛,但看不清佛身的相好。经过三个七天才见得分明。耳边听到很多微妙法音,心得开悟。游历十方,供养诸佛,在诸佛前听闻甚深妙法,得到诸佛授记。十劫像须臾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从此证入明门欢喜地。

  丁三、劝诫

  般舟三昧乐   尽命为期莫生疑

  若是释迦真弟子 誓行佛语生安乐

  不得悠悠信他语 随缘治病各依法

  忽遇灾危身自急 道俗千里未能救

  要尽一生去努力,坚持不懈地修净土,不要生怀疑。如果是释迦佛的真正弟子,就要发誓奉行佛语,求生极乐世界。也就是释迦佛教导怎么修净土,就按那样去修,不能轻信别人破斥净土的话。佛法有无量门,都是随缘治病,也就是顺应众生的因缘而施设法门,佛弟子应当各依自己有缘的法门切实修行。只有依法真实修行,才能在危难中经受住考验。不然忽然遇到灾难身处紧急时,出家、在家的亲友远在千里之外,不可能来救护你。

  口说事空心行怨 是非人我如山岳

  如此之人不可近 近即轮回长劫苦

  口里事事谈空的人,内心却和自己做怨家,就是他的心常常造恶业损害自己。心里的是非人我像高山一样大。这样的人就不可亲近,亲近就会落入轮回长劫受苦。

  侧耳倾心常采访 今身修道得无生

  若闻此法希奇益 不顾身命要求得

  若能专行不惜命 命断须臾生安乐

  般舟三昧乐   念佛即是涅槃门

  要常常侧耳倾心,求道问法。在今生努力修道来证得无生。闻到净土法门难思难议的利益,要发起大希求心,不顾生命也要求得。如果能专一修行不惜生命,就会在今生命根断时须臾间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般舟三昧乐!念佛是进入涅槃的门径。

  丙四、中品上生分二:一、因行 二、果益

  丁一、因行

  中品上生凡夫等 偏学声闻缘觉行

  戒定慈悲常勇猛 一心回愿生安乐

  中品上生的凡夫偏重在修学声闻缘觉乘的法,他的持戒、修定、慈悲常常很勇猛,所修功德也一心回向愿生极乐世界。

  丁二、果益

  终时化佛声闻到 七宝莲华行者前

  佛放光明照身顶 行者自见上华台

  低头礼佛在此国 举头已入弥陀界

  到彼华开寻见佛 闻说四谛证真如

  以上述的善根力,临终时有化现的阿弥陀佛和比丘众来迎接他,七宝莲花自然现在行者心前。佛放金光照在他身上,行者见自己乘上了莲花台。低头礼佛时还在地球上,一举头就已经入了弥陀净土。到了净土,莲花开敷。不久就见到佛,听佛说四谛法而证得真如。

  般舟三昧乐   实是弥陀愿力恩

  般舟三昧乐!这一切实际是弥陀愿力的恩德所赐。

  丙五、中品中生分二:一、因行 二、果益

  丁一、因行

  中品中生凡夫等 一日一夜持众戒

  回此戒福善根力 直到弥陀安养国

  中品中生的凡夫一日一夜守持众戒,比如一日一夜守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日一夜守持沙弥戒,或者一日一夜守持具足戒,威仪不缺。以这份持戒的善根直接回向愿生极乐世界。

  丁二、果益

  临终化佛师僧现 七宝华来行者前

  行者见华心踊跃 即上华台随佛去

  一念之间入宝国 直入八德宝池中

  池内莲华无亿数 悉是十方同行人

  七日七夜莲华发 华开见佛得初真

  由上述的善根力,临终时有化现的阿弥陀佛和比丘众显现在他心前,七宝莲花也来到面前。这位行者见到莲花时内心踊跃,就乘上莲花台随佛而去。一刹那间进入佛国,直接就入到盈满八功德水的七宝池中。七宝池里有无数亿朵莲花,一朵朵莲花上坐的都是来自十方的同行人。经过七天七夜,莲花开敷。花开后见到佛就证得初果。

  般舟三昧乐   勤修实行不欺人

  般舟三昧乐!精勤地修、真实地行,佛法不欺人,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丙六、中品下生分二:一、因行 二、果益

  丁一、因行

  中品下生凡夫等 孝养父母行人信

  临终遇值善知识 为说极乐弥陀愿

  闻说合掌回心向

  中品下生的凡夫孝养父母,待人仁慈,他的性情调柔善良,见到有情受苦时有怜悯心。“行人信”,就是所做所为让人生信心。这类善人在生的时候没有见闻佛法,也不懂得希求佛法,只是自己做世间的善行。直到他临终时才遇到善知识给他讲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悲愿。他听完善知识说法,就合掌回转心来趣向极乐世界。

  丁二、果益

  乘念即到宝池中

  百宝莲华台上座 七七日后宝华开

  华开见佛尘沙众 一劫已后证无生

  无生即是阿罗汉 罗汉回心向大乘

  一发已去小心灭 直至菩提无有退

  以上述的因缘,这位行者命终之后就乘着善念生到佛国七宝池中,坐在百宝莲花台上。七个七天过去了,宝花开敷。花一开就见到阿弥陀佛和恒河沙数大众。一劫过后证得无生。“无生”是指阿罗汉果。阿罗汉回心趣向大乘,这一发心之后,小乘心永远息灭,直到成就无上菩提间,无有退转。

  是故天亲作论说 二乘心种永无生

  故言大乘善根界 毕竟永绝讥嫌过

  以这个缘故,天亲菩萨作《往生论》说:在极乐净土永远不会再生二乘的心种。所以说“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毕竟永绝二乘、女人、根缺等会招来讥嫌的过失。

  大小凡夫平等摄 且避六道三涂难

  愿住弥陀佛国内 证与不证亦心闲

  阿弥陀佛的悲愿平等摄受大乘和小乘的凡夫,而且一入弥陀净土就永远避开六道三涂的苦难。以这个原因,非常希求能住在阿弥陀佛的清净佛国中。对此说证和不证都是多余,只要能生在西方净土,仗佛愿力加持,就毕竟成就佛果。

  般舟三昧乐   顿超生死出娑婆

  般舟三昧乐!一往生就顿时超越生死,跳出娑婆。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