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七)


2014/9/4    热度:1017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七)

 

  三、犯戒的界限

  (一)烦恼的轻重

  所有菩萨戒与密乘戒的毁犯,都要看烦恼严重不严重。如果不是很严重,还不算是真正的犯根本戒,而只是犯了一个支分戒。在烦恼十分粗大的时候做出违背戒条的事情,就会犯戒。

  说具体一点儿,犯戒的心态,有大、中、小三种烦恼,以大烦恼心而做犯戒的事情,就会破戒;中烦恼和小烦恼不够破戒的心态,故而不会破戒。

  什么是大烦恼呢?

  第一,不间断。

  以赞扬自己为例。所谓“不间断”,不是指在一两个小时或两三天当中不断地赞扬自己,而是从赞扬自己开始,直至最终犯戒为止,始终没有悔改心与惭愧心,还准备在需要的时候继续这样,就叫做“不间断”。

  在赞扬自己的话说完以后,具不具备严重烦恼都无关紧要,与是否犯戒已经没有关系了;如果在赞扬自己的时候,从头至尾都具备了四个条件,哪怕事情刚刚结束,就生起惭愧心和后悔心,也已经犯了根本戒;如果在赞扬自己的过程中,说着说着忽然想到,这样会犯菩萨戒,然后立即停下来,决心再不这样,则即使其他条件都具备,也不会破根本戒。若没有这样的决心,则即使以后没有继续赞扬自己,但实际上也属于不间断。其它戒条的毁犯界限也依此类推。

  第二,无惭无愧。

  在佛教里面,“惭愧”二字是要分开理解的。以自己的某种承诺或戒律为因而感到羞耻,就叫做“惭”。比如说,大乘行人在做利己之事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是受了菩萨戒的人,这样做非常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承诺,很不应该,就是“惭”。

  若是担心他人的讥笑或嘲讽而感到羞愧,就叫做“愧”。

  没有惭愧是所有罪恶的来源。无惭无愧的人不但会犯戒,甚至会做出五无间罪等罪业。所以,无论持戒还是忏悔,最关键的都是“惭愧”。在金刚萨垛修法的四对治力当中,最重要的也是惭愧心。

  从世间道德的角度来说,惭愧心也很重要。有惭愧心的人,不需要法律的约束,自然会很自觉,绝不会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即使因一念之差而做了,也会中途停下来。

  第三,犯戒过程中,不但没有惭愧心,而且洋洋得意、自以为是,就会犯戒。

  第四,把犯戒行为当作功德、优点,看做应当应分、理所当然的事情。第三个条件不仅认为是应该的,而且有心满意足的感觉,所以更为可怕。

  所有的显密乘根本戒,都要具备这四个条件,才会真正破戒。

  所以,虽然大乘戒律的戒条比较多,但都需要具备共同的对境等四个条件,和上述不共的四个条件,才会犯根本戒,只要稍微注意一点,守持起来也不难。大烦恼的四个条件中部分不具足,就称为中等或下等的烦恼。

  (二)忏悔的早晚

  昼夜分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过去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犯戒后不超过一时(即四小时)之内生起后悔心并励力忏悔,就不会破戒,更不用重新受戒。如果超过四小时,戒体就被毁掉了,想恢复戒体,就要先忏悔再重新受戒。

  四、忏悔的方式

  密宗最殊胜的忏悔方式,是金刚萨垛修法,通过金刚萨垛修法来忏悔,就一定能忏悔清净。

  显宗的忏罪方式,是具备四个对治力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按照菩萨戒的要求,是每天昼夜六时分六次念诵。不过,若将晚上分成三等分,则半夜三更就要从床上爬起来念经,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现实的,但最低的要求,也要每天观察几次,看自己有没有犯戒。如果犯了戒,就要及时忏悔。

  据藏文版《三十五佛忏悔文》的一些注解中说,三十五佛是忏悔方面最有威力与加持的主尊。三十五佛中的每一尊佛,经书里面都有记载。念诵其中一尊佛的名号,可以清净百万劫、几千万劫甚至几亿个大劫所造的一切罪业,这是佛说的,是有根有据的,所以我们不要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认为戒律不好守,就自暴自弃,干脆不受了。

  如果什么戒都不守,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作为大乘菩萨,就应该受菩萨戒。受戒以后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谨慎一点,就不一定会犯戒;即使犯了戒,也不是全都完蛋了,还是有办法忏悔弥补的。

  释迦牟尼佛最赞叹两种人:一种是受戒以后随时随地都小心翼翼地护持戒律,使其清净无染的人;再一种是犯戒以后懂得即时忏悔的人。释迦牟尼佛知道,凡夫很难做到根本不犯戒,但犯戒以后能有惭有愧、励力忏悔、改邪归正,佛陀也称其为清净戒律者。

  大乘佛法无论在见解、修法、行为、戒律方面,都有很多宽容的余地,如果戒律真的森严恐怖到无法纠正忏悔的地步,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推荐给我们。

  五、重新受戒

  从小乘的角度来说,如果出家人犯了出家戒,就不能恢复,不像居士戒还可以重受。如果出家人彻底犯了根本戒,此生不可能得阿罗汉果,因为小乘行人的目的,是为了个人解脱,是为了自己获得阿罗汉的果位。

  但大乘佛法就不一样,因为它的目的不是阿罗汉的果位,而是度化一切众生。度化众生也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是生生世世一个长远的计划。所以大乘佛法中如果不小心犯了这些菩萨的所有的戒,忏悔了以后允许再受,大乘别解脱戒也不例外。

  我们不能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认为,即使没有菩提心和出离心,只要发心守持居士戒或菩萨戒的戒条,就是在受持居士戒或菩萨戒;另一个是觉得,既然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受戒也不会得戒,我就干脆不受戒,因为受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即使没有得戒,守持这些戒条,也是有善根的,所以还是应该尽力守持。

  别解脱戒、菩萨戒与密乘戒的层次不同,越是上层的戒,持守的功德也越是有所增加,违犯的罪业也会越严重。菩萨戒比别解脱戒高一层,功德也就高一筹,相应的犯戒罪过也更严重,所以一定要小心。

  守持密乘戒的难度就更大了,因为密宗有很多特殊的观点,比如“万法是佛的坛城”、“轮回是涅槃”、“烦恼即菩提”等等,除了上等根基或是具有超凡智慧的人以外,很多初学者不易理解,所以很容易犯戒!破坏大乘戒律的头号大敌,是自私心;破坏密乘戒的罪魁祸首,是缺乏清净见。

  六、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人念过受菩萨戒的仪轨,但真正得到菩萨戒的人不一定很多。

  密乘戒也是这样。密乘戒的受戒方式是灌顶,很多人也灌过顶,但我想真正得到灌顶、得到密乘戒的人也不多。以前西藏佛法兴盛的时候,大家都非常重视、珍惜密乘的灌顶和修法。那时传密法很严谨,传法者和听法者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旦灌顶受戒,绝大多数人会真正得戒。现在双方都很随便,某些人连灌顶的仪式和过程都一问三不知,还要给别人灌顶;而接受灌顶者也是糊里糊涂,这样灌顶就不可能得到灌顶和密乘戒。

  比如说,如果我把居士五戒的要求给读者讲得清清楚楚,然后要求读者受五戒,恐怕除了一些老年人,大多数人不敢答应;但如果谁要灌顶,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考虑自己该不该灌这个顶,自己能不能守住密乘戒。越是上层的灌顶,就越随意,像居士戒之类的基础戒律,我们反倒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都是颠倒的做法。

  七、衔接今生来世菩提心的桥梁

  (一)今生来世

  以前很多神经科学家认为,在大脑的某些部位出问题以后,精神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所以就将大脑与精神划等号,认为精神是大脑的产物。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到如今,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神经科学家都不承认这种说法,而持有与佛教一致的观点:人的精神不是从肉体产生的,所以也不是大脑的产物,但肉体与精神还是有着一定的关系。

  密宗特别强调这一点。密宗认为,人有四个脉轮,分别位于肚脐、胸口、喉咙和头顶。头顶的脉轮又有五百个细微脉轮的分支,甚至还可以继续细分。每一个脉轮都有不同的作用,它们是思维的工具。如果把精神比喻成一个人,大脑和大脑里的脉就像是计算机或其他工具。人依靠工具完成工作,精神通过大脑完成工作。

  在众生死亡并转世投胎到另一个身体之后,整个身体包括大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精神与大脑有一定的关系,肉体反反复复地更换,有可能会让精神上的一些东西逐渐消失,菩提心也不例外——即使今生有了初步的菩提心,但换一个身体后,就可能会消失。

  (二)延续菩提心的窍诀

  我们不但要考虑今生怎样培养菩提心,还要考虑来世怎样保留和继续培养菩提心。具体的方法,是取舍“黑白八法”。黑白八法即《宝积经》里说的四黑法和四白法,一共八种念头。若行持四白法,舍弃四黑法,我们的菩提心不但今生不会中断,甚至来世也可以继续。

  第一,“四黑法”的第一个,是欺骗应供。

  应该供养和尊敬的,叫做“应供”。这里指自己的根本上师,传戒的戒和尚,以及其他的大乘善知识等。故意欺骗他们,是让我们失去菩提心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小心。

  第二,令别人对不应该后悔的事生后悔心。

  当然,如果是令造罪的人对罪过产生追悔之心,让对方改过迁善,则不属于“黑法”。此处所指的,是让别人对自己的善行或修行产生后悔心。比如,为了坑害对方,而对他说:你受戒的方法没有对,或给你传戒的上师不对等等,从而让对方悔恨不已:我以为得了戒,结果却没有,我不应该受戒等等,就是“四黑法”之一。

  但平时聊天的时候,无意中使对方对自己以前的修法、受戒等产生后悔,还不在此之列,因为是无意而不是故意的。即使是故意,也要看发心。假如对方依止了一个所谓的上师,但这个人并不是具相善知识,如果他继续跟着这个人,可能不但不能解脱,还会造很多恶业,甚至有堕地狱的危险。在那种情况下,给对方讲讲他上师的过失,让他产生一些后悔心,也没有问题,因为动机是纯善的。

  第三,毁谤圣者。

  这里的圣者,指准确进入大乘道,并具有菩萨戒的人。

  如果在毁谤时,具备中等根基的第一条戒(贬低他人)中所讲的所有条件,则不但属于四黑法,而且会犯根本戒;倘若不具备那些条件,则毁谤圣者就是四黑法之一。

  第四,以狡诈手段欺骗众生。

  佛经中讲到,无论采用任何手段,包括做生意短斤少两、欺买欺卖等等,只要因为自私的原因而欺骗众生,都属于黑法。

  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理应诚心诚意、公正无私地对待任何生命,这是菩萨的原则。为了自己而欺骗众生,就违背了大乘修行人的原则。即使没有破根本戒,也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了不好的种子,若没有忏悔清净,以后就会逐渐成熟,同时,在自私大行其道的内心,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也就没有空间了。

  “四白法”的第一个,是不故意说任何妄语。

  这里不是指居士戒里的妄语,而是指大大小小的所有妄语。但如果说妄语是为了利益众生,则不会犯戒。

  现在有些人已经撒谎成性了,根本没有必要的时候,也会撒谎。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撒谎不当一回事,即使在无意当中说了妄语,也要忏悔清净。

  第二,对所有菩萨都要有等同佛陀一样的导师的概念,并赞扬其功德。

  引导我们的上师叫做导师,所有菩萨都是度化众生的导师,我们应该对所有标准的菩萨心存导师之想。

  作为凡夫,就很难单凭外表来衡量、判断谁是不是菩萨——外表做得非常好,内心不一定有菩提心;外表非常糟糕,也有可能是成就者,是菩萨。所以,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毁谤任何人,而应尽量以清净心看待所有人。我们不能仅凭表面的行为,就随意蔑视、诋毁对方,这样有可能会犯诋毁菩萨的恶业。

  第三,不以狡诈之心欺骗众生,对任何一个生命都以诚相待。

  第四,说服自己的所化众生、信徒或学生修学大乘佛法。

  佛教不会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传播弘扬,但每个佛教徒理应各司其职,根据自己的力量影响周围人。这并不是说要扩展佛教的势力,让佛教高高在上地统治别人,而是以服务的心态去帮助、感化对方,尽量使更多的人能沐浴到佛法的解脱甘霖。佛教的宗旨,就是以自己的智慧和慈悲服务于所有生命。

  比如说,在不一定暴露自己的佛教徒身份,单位同事也不敏感、不反感、不排斥的情况下,适当地讲一些大乘佛法的道理,从而使对方对大乘佛法产生兴趣,继而进入大乘佛法。

  现在汉地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家里六、七十岁以上的父母,都在五、六十年代被洗过脑,不但没有什么信仰,还固步自封地抱着狭隘的观念死死不放,认为那才是唯一的真理。如果有人给他们说自己修行方面的特别感受和体验,他们就会很严肃地反驳道:你的精神肯定出问题了!

  其实,连很多科学家也认为,寻找宇宙的真理,不能仅凭片面的数据,生活中所有可以作为证据的活生生的例子,都应该作为证据,这样才能知道真正的真理。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他们的长辈那样因循守旧、僵硬死板,网络发达以后,各方面的信息都能接触到,不像以前那么闭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在世界观与价值观方面也有了选择的自由度,随着陈旧思维模式的瓦解,人们接受佛法的程度就远远高于自己的父母。很多年轻人就是十分虔诚的佛教徒。

  但我们不要忘了,释迦牟尼佛曾经告诉我们说,儿女对父母最殊胜、最理想的报恩,就是让他们学佛,因此,竭尽全力让自己的父母亲人进入大乘佛门,是每个佛教徒的责任和使命。

  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度众生。所谓度众生,不是仅仅让他们吃饱穿暖就解决了,而是要让每个生命明白生死轮回的痛苦以及解脱的道理。

  如果平时说得天花乱坠,要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打坐的时候,也发心要度化一切众生,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却没有任何动静,这样学大乘佛法就很悬了。

  八、生命的终极意义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金钱、名声、地位可以没有,但菩提心、菩萨戒不能没有。因为菩萨戒、菩提心不仅是自己人生的全部保险,而且也是其他所有众生永不过期的保险。平时生活中,我们会买很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飞行保险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是临时的保险,而并非长远的保险。如何面对岌岌可危的境况——下一世,再下一世自己将奔赴何方?这就要依靠菩提心、菩萨戒了。

  如果没有菩提心,这一辈子算是白活了,即使银行里有再多的存款,开再高级的车,住再豪华的房子都没有用,因为这些都不是恒常永久的,都是随时会溜走的身外之物。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菩提心。

  不知大家有没有在未来一年或两年当中一定要把菩提心修出来的决心?如果现在还没有什么打算或计划,临终时一定依然如此,不会有什么收获,那就很遗憾了。有这么好的机会不珍惜,不修菩提心,就浪费了大好的人生。因此,今生我们一定要当个称职的修行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都必须修菩提心和出离心。

  当一个人再也不能生活——不能看到往昔熟悉的面孔,不能住在自己苦心经营的家里,不能开着车四处游逛,也不能去银行提取存款的时候,科学、天文、地理等知识还有用吗?西方哲学里面除了隶属于宗教的部分之外,其它思想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东方的哲学,比如儒家做人的伦理道德,在死到临头的时候也是没有太大的用处。在即将一命归西的时候,就能看出佛法的真正价值,此时能起作用,能决定自己去向的路标,就是佛法。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面临死亡,只是时间的早晚。与其那时候可怜巴巴地去央求其他人来做临终关怀,不如自己提早关怀自己的临终——现在就要有准备,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黄泉路上无老少,即使是年轻人,也不能保证自己今天肯定不死!所以修行才是头等大事啊!(全文终)

----------------------------------------------------------------------------------------------------------------

更多慈诚罗珠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