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四依法(四)
2014/9/4   热度:566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四依法(四) (四)依智不依识 1、何谓识与智 (1)所谓“识”,就是我们的八识,它是有漏的、无常的、有错觉的、不可靠的。八识的总体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可分为眼、耳、鼻、舌、身等八识。八识当中的任何一种,都离不开阿赖耶识;但八识分开以后,又与八识中的阿赖耶识并非一体。譬如说,除了眼识以外,还有一个阿赖耶识;除了耳识以外,也存在一个阿赖耶识等等。 论典中有个比喻正好说明了这种关系:一块黄金分成八块之后,其中一块保持原状,什么也没有做,而其余七块分别做成了形态各异的手镯、耳环等等。则虽然放在一边的那块黄金什么也没做,但实际上所有的首饰都离不开那块黄金,因为本来它们都是一体的。这就像阿赖耶识和八识之间的关系,虽然表现不同,但实质却别无二致。 (2)所谓“智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人皆有的明空双运如来藏;另一种是指大乘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简单地说,就是登地菩萨在入坐修空性的时候证悟的境界。 2、识和智的区分方式的 识和智的区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理论派的方法;另一种是窍诀派,也称实修派的方法。 大圆满也要分理论与窍诀。理论方面的道理讲得很广,如在《七宝藏》等论著中讲了很多分别方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候会感觉不够清楚。 窍诀派没有讲太多教证理证,其内容都是从理论与实践中提炼出的精髓,然后用鲜活而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 理论派认为:首先,智慧是常住不灭的,识是无常的,二者之间有常和无常的差别;其次,智慧是不造业的,识是造业的,故有造业和不造业的差别;另外,智慧是没有被污染过的、是光明的,识是被污染过的,是不光明的等等,有很多类似的差别。 窍诀派的具体方法,也即大圆满、大手印所讲的内容。其实,区分“智”与“识”,也是大圆满具体修法所涉及到的难题——很多人在修行不到位的时候,却误以为自己证悟了。究其原因,就是辨别不清 “智”与“识”的属性。 无垢光尊者著有一本书,专门详细地辨析了八识之间的差别以及智慧和心识的差别等等,因为其中涉及到大圆满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暂时不细讲。笼统地说,所有思维、思考的念头,都叫分别念或“识”。不但没有分别念,而且证悟了空性,能够体悟到空性的妙用,就是智慧。当然,只有通过修行,在证悟以后,才能知道什么叫做智慧。 当我们的心完全静下来,没有任何念头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阿赖耶识;另外一种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 虽然心完全静下来了、放松了,处于非常清净、宁静、平静的状态,没有任何杂念,没有思考问题,也没有观想,但也没有空性的感受。即使这种状态能够保持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也只能叫做识——阿赖耶识。这种修法,叫做寂止。 3、区分“识”与“智”的要点 对修行人来说,区分“识”与“智”,是决定修行成败的关键所在,故而非常重要。如果闻思的时候有些观点或说法不是很理解,影响不一定很大;但假如修行的时候,这个问题还分不清楚,就永远无法修空性。 在没有证悟之前,心平静下来之后的感受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无念,即心里非常清净,不起任何念头;第二种是禅乐,即心完全静下来,什么也不追求,什么也不思维,完全放松之后,就会有很快乐的感觉。很多外道修行人就是为了追求这种感觉而去修禅定,甚至一些佛教徒也会贪著这种感受,以致影响其禅定境界;第三种是这种状态持续比较久之后,会出现一些微小的神通。但无论如何,上述三种感受都跟解脱没有关系。 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天生就有这样的禅定,但他们却不会得到解脱。 各种各样的杂念,都叫分别念。在一般的情况下,心完全静下来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一个是阿赖耶识;另外一个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虽然证悟者的境界不一定是很标准的智慧,但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智慧,但它的本质还是识不是智。登地之前的所有修法,其本质都是识而不是智,但此时证悟者已能感受到空性的影像,与空性比较接近,就像湖水里的月影,显而无自性。 真正标准的绝对智慧,只有佛陀具备,十地菩萨都没有,凡夫就更谈不上了。 不要说佛的智慧,连十地菩萨的境界到底怎样,也没有任何语言可以直接表达,而仅能从否定的角度来指示——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不仅否定了有、无二边,也将有无二边延展出来的四边、八边、三十二边一并破除。真正的空性,只有到证悟的时候才能体悟。 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才算是有了一点空性的认知,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已经是比较不错的境界了,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智。如果没有这种悟性,则其他任何感受都是没有用的。对寻求解脱的人来说,窍诀派区分智和识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永远都用理论来解释——智就是常,识就是无常,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概念。 “智”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从加行道到一地之间的凡夫之智(资粮道基本上没有智);二是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智;三是佛陀之智。 第一个阶段,是从初步证悟空性到登地之间的智慧。无论是修中观、禅宗、大圆满还是大手印,未登地之前都属于此类智慧。 第二个阶段,是菩萨入定证悟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无常的,因为倘若不是无常,就永远处于没有任何运动的状态当中,那样就不能有任何发展,也无法断除烦恼。尽管其中还有识的成分,识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在一地菩萨的境界中,却感觉不到无常与识的存在,因为这种无常非常细微。只有更高层境界的菩萨,才能看出下层菩萨的境界中还有识的成分。 佛经中有个比喻说得很好:从很远的地方看大海,大海是静止不动的,但走到大海的旁边,才发现大海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这就像一地菩萨的境界,自己看起来非常稳定,但在上地菩萨看来,却是动摇不定的。 没有冶炼加工之前的铁、金等矿石,可以象征凡夫迷乱的心;经过适当加工,石头里的金、铜等物质被分离出来,但其中还夹杂着其他矿物质的成分,可以比喻成一地到十地菩萨的智慧;当最终全部加工完毕,陶冶出百分之百的纯正金属(当然,现实中没有绝对纯正的金属,此处仅是比喻而已)的时候,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恒常、永恒的。 对菩萨来说,苦集灭道四谛当中的灭和道是可以分开的:灭是如来藏,道是证悟如来藏的智慧;灭谛是常,道谛是无常。一地到十地菩萨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无常的识的成分慢慢减少,智慧部分慢慢增上,成佛的时候,道谛与灭谛完全一致,没有分别。 从佛的智慧来看,究竟的境界中只有灭谛而没有道谛,道谛是无常的,灭谛是恒常的,这是大乘共同的观点。 而密法则是从母光明和子光明的角度来宣说的。母光明是指原有的智慧,即如来藏,她永远都是存在的。在第三转*轮的经典及密续中,也称之为心的本性、自然智慧、自然本智、灭定等等。修行人(包括凡夫和菩萨)的证悟境界,叫做子光明。在凡夫地和菩萨位的时候,母子光明还有分别。成佛的时候,母子光明完全相融,无二无别、一味一体。 如来藏始终存在,不会有任何动摇。无论是地狱众生还是十地菩萨,其心的本性都是光明的。积福不会增长,造业也不会减少,没有增减、生灭的变化,永远恒定如一。 同时,如来藏自然本智又是一切的基础——在自然本智的基础上产生了阿赖耶识,然后产生了意识,从而衍生出万事万物、六道轮回。如来藏就像永远存在的一条直线,无始以来的无明客尘障垢,致使众生一直处于迷惑之中,这犹如直线上冒出的一个分叉,也如同未经加工的矿石。修行的过程,也是认识心性的过程,相当于矿石的冶炼加工过程,加工到加行道以后,开始慢慢转换为智慧;最后成佛的时候,智慧完全融入如来藏,与心的本性融入一体,密法称之为母子光明的双运。 初期的证悟还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相似的智慧,与智比较接近,实际上还属于识的范畴,与自然光明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是十地菩萨的子光明,也与母光明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凡夫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修行。通过修行慢慢靠近自然本智,到了佛地,母子才能完全融入、毫无差别。 4、误区——认“识”为“智” 由于没有真正的成就者,或具有正规窍诀、修行经验的大德引导,有些修行人的境界往往会处于阿赖耶识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调整情绪,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当工作压力太大、不开心、有情绪的时候,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放松。 很多人喜欢打禅七,打禅仅五、六天,就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因为平时我们心里会接连不断地闪现出各种各样的念头,旧的念头消失,又产生新的念头,包括做梦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念头此起彼伏,所以无法感受比较深层次的感觉。打禅的时候从早到晚心里万念俱泯,什么也没想,当心慢慢平静下来以后,虽然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的智慧,但会有一些感受。 有些修行人会将自己打坐中的无念感受误认为是证悟空性,但这种所谓的“证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烦恼,而只能让我们在禅定中没有任何明显的烦恼。从禅定中出来以后,尽管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些作用——能够改变、调整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但从根本上看,是不解决问题的。这类境界都叫识而不叫智。另外,如果修法前没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修完以后也没有回向,则即使在修禅定,其实质也只能是识而不是智。 介绍四无量心的修法时讲过,在修四无量心的过程中,如果思维很久以致心生疲倦时,可以停顿下来稍作休息,这叫做四无量心的禅定。其实,修任何法都是这样,在修法疲倦时立即中断观修,什么也不想,都属于禅定的修法,但这些都是识还不是智,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即便如此,这种修法还是需要,因为如果不修禅定,就永远不会产生证悟空性的智慧。只有当我们的心完全平静下来的时候,智慧才会出现。 5、依智不依识的意义 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证悟空性、断除烦恼。证悟空性以后,对现实生活的贪着心会日益递减,最终达到断除烦恼的目标。 前面也提到过,梦中的痛苦和幸福感等等,是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度不相上下的。但梦醒以后,就能知道梦里的一切都是假的,梦里经历过的痛苦、快乐也会当即消失。 当年阿底峡尊者进藏的时候,曾担心藏地没有魔术师,讲空性的时候无法找到形象贴切的比喻。他身边的弟子说,没关系,您可以用梦来说明。梦能给我们带来很有说服力的启发。我们要修空性的原因就在于此。 通过梦境就能看出,所有的痛苦都是因执著而来的。而执著的来源,是因为我们把执着的对境都当成真的。若能接受并证达万法空性,从骨子里视一切万法如梦中所见,对其毫不在乎,才是真正的“放下”。 那种因为家里杂务太多而心烦,故而削发出家的做法并不是放下,而只能叫做回避。在无法用智慧去面对烦恼的时候,虽然也可以选择回避,但这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大多数人在证悟空性以后,还不能控制烦恼。即使打坐的时候感觉非常好,但出座以后还是会有贪嗔痴,甚至证悟境界都有可能消失无踪而难以寻觅。就像在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之后,还会产生自私心一样。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随着修行境界的逐步提升,烦恼才会日益递减,执着才能逐渐放下。 放下以后,就不再有烦恼;没有烦恼,也就没有痛苦。这样继续串习,就叫做修行,最后就能成就佛果。 6、依智不依识的具体修行次第 修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思维或念头。比如修加行的时候要思维人生难得、死亡无常、菩提心、出离心、观修曼茶罗等等,这些都是念头;第二个阶段不能有思维或念头,这就是禅定的阶段。当内外加行修完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修禅定;第三个阶段是修智慧或空性。修行的过程,就是从加行开始,加行修完以后修禅定,禅定修完以后再修空性。 很多人刚开始修行打坐,就试图超越前面的阶段,直接修禅定。对六祖慧能那样根机很成熟的人来说,这种做法有用;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样修有两种结果:一、最理想的,是得到一些世间禅定而无法提升,因为证悟空性的条件不具备,所以无法进入第三个阶段,很多人也会为此而退失;二、如果修得不好,就更是一无所成。所以,没有基础的修行注定会失败,不会得到任何跟解脱有关的东西。 依智不依识,是修行后期的做法;在修行前期,则要用念头对付念头,要以毒攻毒——通过修出离心、菩提心等方法积累资粮,当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开悟。我们不要把证悟当成很神秘的东西,尽管是否开悟其他人很难知道,但自己却很容易衡量——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如果能非常清楚地感觉到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可以说是证悟了;如果没有任何空性体证,就谈不上证悟。 只有加行等基础修法过关以后,才可以走到证悟的境地,才能真正做到依智不依识,在此之前是无能为力的。修加行最关键的,是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在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就试图往下修,是没有太大作用和意义的。在以前的藏地,一生修十几二十遍加行的大有人在。加行修得越好,对证悟越有帮助。在证悟以后,就不需要依止念头了。当然,证悟以后还会有细微的念头与执着,直到成佛,念头才会彻底消失。 7、为什么要依智不依识 如果根本不依止智慧或没有智慧,则我们的如来藏不能起任何作用。而八识中的任何一个识,都不是这里所说的智慧,故而无法依止。如果修行的最后还是依识,修的都是念头,则哪怕念头修得再好,也只能对解脱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没有证悟的修行,其结果必定是失败。所以,在修行的最后阶段就要依智不能依识——要远离念头修智慧。 为什么不能依止念头呢?尽管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观察,也有好的念头,譬如正知正见等等,但从智慧、从佛的境界来讲,所有的念头都是错误的观点。如果不放下这些错误的观念,就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福报,而不能得到解脱成就。 每个众生心里都有如来藏,只不过被外面的一层厚厚的意识与烦恼的外衣包裹住了。如何去掉这层外衣,展现出内在的如来藏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要先修出离心、菩提心。当出离心和菩提心达到标准后,就修金刚萨埵等剩下的几个加行修法,之后还有一个修禅定的阶段。虽然出离心、菩提心及禅定等都是识而不是智,但在修行初期只有这样修,才能逐步达到佛的要求,所以修加行非常重要——依靠念头断除念头,当念头消失后,智慧就有可能显现出来了。 8、结尾 大乘菩萨的使命,是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大乘行人要有持之以恒的胆识与勇气的,要有长远的计划与目标,在制定计划以后,就要往目标的方向努力。而不能目光短浅,做出一些短视的行为和判决,仅仅以眼前的一点利益为满足,只要没有利益,就立即失望甚至放弃,这种人永远不适合修大乘佛法。 如果认为,“我今年发了菩提心,明年就应该成佛;我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所有的自私心都应该无影无踪,否则我就不发菩提心”。这种人永远做不出伟大的事情,所以,大乘修行人都要具有远见。 其实因果也是这样,虽然因果不爽,但有些果报却并不一定会现世现报。比如说,在自己生病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虽然请人念经或做其他善事,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但果报也许不会很快显现。如果行善之后几天没有看到效果,就认为念经没有用或仪轨有问题等等,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修行是心灵的训练,人的心是可以训练的。原来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通过修行的训练与串习,就完全可以变成没有自私心,一切都为众生着想的人,而这一切要靠自己长期的努力。不努力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变成这样的人。 虽然密法有即生成佛的实例,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即生成佛,但我们这样的人即生成佛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也没有关系,只要信念坚定,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这就是佛教里讲的引发力。心本来就有很大的力量,心理学也这么认为。勇气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勇气的人只会一事无成,又岂敢妄称成佛度众呢?大家要好好想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想成为大乘修行人,就要有长远的计划! 《四依法》终
---------------------------------------------------------------------------------------------------------------- 更多慈诚罗珠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