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四依法(二)


2014/9/4    热度:404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七 四依法(二)

 

  (二)依义不依语

  1、何为依义不依语

  所谓“义”,是指经论的内容;所谓“语”,是指经论的语言文字。比如,在中观论典中,语言文字也叫文字中观;文字中观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义中观,也即空性。依义不依语就是强调要着重意义不要着重文字。

  2、依义不依语的分别

  依义不依语也有两种不同的层次或内容:

  第一个内容所指的“义”,是指空性、光明、佛性、胜义谛、如来藏等等;“语”是指世俗谛,也即我们的语言文字能够描述,五种感官可以感知到的世界。

  “依义不依语”就是说,要相信胜义谛,不要相信世俗谛。胜义谛始终是真实可靠、永恒不变的;世俗谛会随着我们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靠不住的,是虚假的。包括因果、轮回等等一切,都成立于世俗谛的层面;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因果、轮回都是虚假的。

  比如说,在没有成佛之前,虽然我们从理论上明明知道,自己现在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而言,一切又都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但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世界又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当成佛的时候,在佛的境界中,不清净的世界和清净的世界都消失无踪,因为清净与不清净都是心的习气的反射,当我们的阿赖耶识彻底断除,仅剩下纯洁的如来藏时,由习气所反射出来的现象也一并化为乌有。

  第二个层次是说,在世俗谛当中,我们要依靠经论的内容,而不能依靠文字。

  3、如何依义不依语

  (1)摆脱文法的繁冗规程

  一些印度的外道学者写的论典辞藻极其优美,就像诗歌一样,但因为过于执着文字,反而喧宾夺主,影响到论典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佛教为了打破这种可能引起傲慢的陋习,而故意让一些密宗续部的很多用词违背文法,其良苦用心,就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执着于文字,文字表达越简单越好,以便使所有人都能看明白,这样才能调服众生的烦恼。但也不能矫枉过正,陷入另一个极端——仅仅抓住意义,根本不考虑语言,如果完全脱离文字,内容也无从表达了。

  不过,在辩论的时候,因为它的用词要求很高——一字一句都不能有漏洞,否则会因个别文字的疏忽而全军覆没,所以在辩论的时候,还是应该注重文字。

  (2)不应拘泥于字面上的矛盾

  另外,释迦牟尼佛在第二转*轮的经典中告诉我们,一切万法——包括胜义谛、世俗谛、众生的烦恼与佛的智慧都是空性,而在第三转*轮的经典中,又说如来藏不空、实有;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无著菩萨的《宝性论》,在用词上也有很多差异;然后格鲁巴的自空中观与觉囊派他空中观也存在着词汇、语句等方面的差别——自空中观的有些学者认为,一切都是空性,没有不空的事物。如果承认不空,就和外道不可思议的自我完全一样了;而他空中观的有些学者却认为,如来藏就是不空,并引用了《楞伽经》、《解深密经》等大乘经典的大量教证,以证明如来藏不空、不变、清净、自我等等。

  如果我们依语不依义,那各个学者之间就会争执不休,自空中观会贬斥他空中观顶多算是唯识宗,根本不是中观;而他空中观又会说自空中观是不了义的等等。传说印度的月称菩萨和赞扎郭木当年就为此辩论长达七年之久,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很多论师也为此论题有过数不胜数的激烈争辩。

  但如果我们真正依义不依语,那所有的争论也就偃旗息鼓了。其实,密法的大手印、大圆满都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的——如来藏是光明、不变、存在、不空、自我、清净,但这与外道讲的自我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如来藏同样也是空性的,其中不存在不空的物质或精神,但如来藏的空性不是像虚空一样没有光明的成分,而是存在着光明的现象。因为光明的现象始终存在、长住不灭,所以也是常有的、存在的,故而也可以叫做自我。

  这样理解起来,第三转*轮与第二转*轮,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也就不但不矛盾,而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显得更为圆满。

  所谓大圆满,是指在心的本性中,圆满了一切轮回和涅槃。也即是说,心的本性,实际上就是如来藏。因为心的本性如来藏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所以修一刹那的如来藏,实际上就已经修了佛陀二转*轮与三转*轮所有经典的内容,可见二者是圆融一致、毫无分别的。

  倘若一直去追究语言的差异,就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佛的密意,所以不要过度执着、局限于表面的语言文字。

  (3)意义不受制于语种的差别

  依义不依语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只要能表达内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的语言都可以采用,所以不需要特定的语言。

  比如在传戒的时候,本来传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的仪轨,最早采用的是与梵文迥然不同的婆罗米(Brami)文字,后来又采用笈多(Gupta)文字,最后采用的是梵文仪轨,到了藏地和汉地之后,又译成藏文和汉文,虽然语言改变了,但只要仪轨能表达出原来的内容,也同样能得戒。

  灌顶仪轨也是一样,从梵文变成藏文、汉文、英文,只要翻译正确,就没有问题,都可以得到灌顶,这就是“依义不依语”。

  有些人会问,从藏语翻译成汉语的仪轨,究竟念藏语好还是汉语好呢?其实,如果翻译没有错,两种念法都是一样的。汉族人用汉语念诵,一方面念自己的母语比较流利;另一方面也懂得内容,可以方便观想、发愿等等,所以就不一定要念藏语,但咒语等特殊文字是不能翻译的,而伏藏品的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加持,所以还是念藏文好一些,但如果能准确地翻译,那即使念汉文,也不是完全没有加持,所以也能够成就。

  4、为何要依义不依语

  佛经里面经常有一个比喻,当别人用手指头指示月亮的时候,如果不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而是死盯着手指,就永远也看不到月亮。同样,语言是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中方便沟通。但无论哪一种语言,都不可能准确地告诉我们物质的真实本性,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既不承认有,也不承认无。

  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有问题。在普通人的概念当中,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在有与无这个矛盾体之间,没有独立的第三者。但中观却认为,虽然按照普通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却是空性的。再进一步说,尽管“无”的观点稍稍离空性近了一点,但也是分别念,还不是真正的中观。而其他的念头,就更是随着有和无的安立而延展出来的,所以中观应成派什么都不承认。

  当年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播禅宗即将回国之际,便让弟子们来讲说自己的证悟境界。每个弟子在讲了自己的境界之后,达摩祖师给他们的批语分别是:你得到了我的皮、肉……。其中有一个弟子在达摩祖师前面一声不吭地站了很久,之后扭头便走,达摩祖师反而夸赞他说:“你得到了我的骨髓!”

  为什么达摩祖师的首座弟子在表达开悟境界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语言很有限,连世俗谛的东西都不能准确表达——正如海森堡所说,到了微观世界,我们的语言就像诗歌一样——诗歌语言的非确定性、模糊性和非实用性,确定了其描述能力的局限。

  既然人类的语言对微观世界都言不及义,至于胜义、空性、光明等深奥境界,就更是无以言表了。表达空性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以前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认为自己是存在的,但经论中的语言告诉我们,这个概念有漏洞,不符合实情。即便如此,但中观也无法从正面肯定的角度去讲空性,讲心的本性,而只能从否定的角度去推翻,不但推翻了有和无,还推翻了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在将我们原有的那些似是而非的执着全部推翻之后,最后剩下的境界就是空性。但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语言无法直接表达,而只能指一个大概的方向——空性、光明。只有自己去修行、去体会、去证悟,当意识彻底停止以后,才能真正恍然大悟,所以,我们只能依义不依语。

  5、密宗特殊的依义不依语

  从表面上看,密法的双身像与忿怒本尊很难让人接受,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语言符号。就像甲骨文、丁头字一样,所以我们也应该“依义不依语”——不要去看佛像的表象,而要看它所表达的内涵合不合理。至于为什么佛陀要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自有他的理由,因为针对特殊人群来说,这种外相非常契机。当然,针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种表达方式就难以接受,不太符合他们的口味,所以佛陀要对不合口味的人保密,不让他们看到密宗的书籍、佛像、法器等等。

  还有,密法的五肉五甘露,也是一种代表,代表凡夫心目中最肮脏的物品。之所以接受五肉五甘露,就是为了放下所有清净与不清净、好与不好、轮回与涅槃等执着。天天嘴巴上念叨“放下”、“放下”是没有用的,真正能够放下,就应该能接受五肉五甘露,这就是通过强制性的方法让我们放下。如果“依语不依义”,也即依表象不依实质,就不能接受五肉五甘露。

  本来显宗学者也应该知道“四依法”的道理,而且显宗也处处讲放下,但很多显宗的初学者在见到密宗佛像,听到密宗行人要接受五肉五甘露的时候,所学的理论就派不上用场了。

  “依义不依语”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我们消除语言的执着,达到不可言的境界。所以,学佛的人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要“依义不依语”。

  6、何时抵达依义不依语的真实境界

  脱离语言以后,怎样去依义呢?首先要否定我们原有的粗大错误理念,然后就是修行。

  修行打坐的过程中,在我们的第六意识还没有完全停止的时候,境界中也能看到一个光明的形象,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证悟空性了。其实那时所证悟的一切,就像水中的月影,而不是真正的月亮。凡夫证悟的,是空性光明的影子——只不过与光明如来藏有点相似而已。

  所谓资粮道,就是对中观、光明只有一些文字上的了解,还没有任何切身体会的阶段;当对空性光明有一点体会、证悟的时候,就叫做加行道。《现观庄严论》当中讲过,在登地之前的加行道,还需要文字般若。证悟一地以后,文字般若就可以彻底抛弃,如同过河弃船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加行道阶段的空性感觉还比较模糊,有些时候感觉到空性,有些时候连自己都怀疑——也许这不是空性光明吧——所以还离不开文字般若,需要参看关于实修与心的本性光明空性方面的引导文。在看这些典籍的时候,也能在自己的体会中,找到一些与书中所讲的空性光明相符的答案,而不像资粮道期间,仅仅是凭逻辑推理得出一个陌生的空性概念,这时已经能使自己的体会得到印证了。

  加行道行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证悟了呢?有两种印证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上师面前印证,那个时候不允许用任何专用名词,诸如空性、光明等等的,因为那些都是书上讲的很笼统的概念,而是要用世俗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体会,然后由上师来判断你是否证悟了,不足的地方是什么等等。印证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大手印、大圆满、大中观的引导文上去寻找答案。如果引导文里面讲的境界,自己打坐的时候经常能感觉到,那就说明自己可能证悟了,所以加行道的时候还是需要文字。

  在登地以后,因为已经切身体会到空性,这时无论有多少个成就者,有多少本佛经告诉你,心的本性不是这样,你也不会怀疑自己的境界,而只会认为,即便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也可能是佛度化某些人的不了义说法,心的本性不可能是别的,这个我很清楚、很有把握,就像禅宗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即便如此,登地以后还是需要听经闻法,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三地菩萨都要很用功地听经闻法。

  依义不依语的内容非常多,此处仅仅是将平时与我们的修行、念诵有密切关系的个别问题罗列出来进行了解释,其他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分析。

----------------------------------------------------------------------------------------------------------------

更多慈诚罗珠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