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是佛法的核心主题


2014/9/3    热度:238   

  无我是佛法的核心主题

  林崇安老师讲述
  释迦佛在阿含经中到处宣说无我,但是无我是什么意思呢?释尊入灭后,经过部派佛教的时期,有十八部或二十部派,相互之间,对于无我的意义产生不同的见解和争论,一直到公元一百五十年,还是争论不休,此时龙树菩萨出世,他深入佛法的义理,并体证无我的真正意义,著作出中论,将外道和部派佛教,对无我的错误见解厘清,所以在中论最大的贡献,是破除离蕴我、即蕴我、实质有我、不可言说我、真实有、自性有,这几个都是要破的对象。
  所破的我,分成四个层次来说明:
  【一、破离蕴我】
  有的人认为,我们的身心五蕴背后有个「我」,这个我像是主人,色、受、想、行、识像是仆人,供主人指挥使用,这种的我,是身心之外一个自主的我,称之为「离蕴我」,这种离蕴我,又称做「常一自在我」。
  当我们在禅修时,首先修出「奢摩他」,得到稳定的心,而后就要修「毗婆舍那」来观察五蕴。首先要观察出在自己五蕴之外,没有离蕴的我,观察出在身心之外没有独立自在的我,称之为「常一自在我空」。
  【二、破即蕴我、实质有我】
  有的人认为,身心五蕴就是我,或者把心当做我,并且认为我是实质有,有实质材料,在生死中做业,并承担果报,这种的我,就是「即蕴我」、「实质有我」。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五蕴,也不是在五蕴之外,称之为「不可言说我」,又认为这我是实质有,有实质材料。推就下来,这「不可言说我」,其实还是属于「即蕴我」。
  另一方面,若「不可言说我」是实质有,则必是即蕴或离蕴二者之一;若不是即蕴或离蕴二者之一,则必不是实质有。由此可以推知,若坚持「不可言说我」是非即蕴、非离蕴,则这个我必不是实质有,而是安立有(安立有=假名有=假有)。
  在禅修时,我们要观察出没有即蕴我,人只是依于五蕴而安立,是「安立有」而不是「实质有」。人不是独立自主的实质有,称之为「自立实质有空」,这就是中观宗应成派所说的「粗品人无我」。
  【三、破真实有的我】
  有的人认为,人和身心五蕴都是真实存在,这意思是说,都是表里如一,这种见解是「粗品的法我」。
  在禅修时,我们要观察出人或五蕴,都是「以心增上安立」,这意思是说,我们在观察时,都有主观的色彩加到对象上,因而所看到的,按实际的,也就是表里不如一,所以不是真实存在,称之为「真实有空」或「谛空」,这就是中观宗应成派所说的「粗品法无我」,在自续派是「细品的法无我」。
  【四、破自性有】
  有的人认为,人或五蕴都是从自方存在,都是自性有,都是自相有,这种见解,就是「细品的法我」。
  禅修时,我们要观察出人或五蕴,都是唯以分别安立,这意思是说,观察时,除了主观的色彩之外,在观察过程当中,还影响到所观察的对象,如我和五蕴,观察到人不是从自方存在,不是自相有、自相有这个,就是应成派的「细品人无我」。
  观察到五蕴不是从自方存在,不是自相有,自相有这个,就是应成派「细品的法无我」
  所以在禅修过程中,由粗品到细品,一路观察到最细的无我,这样禅修才算圆满,必须观察体证到最细的无我,才能真正拔除无明烦恼。
  以上共有四个层次,观察到第三层次时,就像除草未除根,必须达到第四层次,才是彻底的拔根,这个根就是我们俱生的无始无明。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