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七)


2014/9/4    热度:967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解一下《定解宝灯论》。

  格鲁派的一些大德认为,“柱子不以柱子空,而以其上实成空”。即柱子本体不空,其上实有空。这个观点的过患非常大,违背了佛的教言,违背了大德高僧们的教言,也违背了理证。我们今天继续从理证方面进行分析。

  庚一(遮破他宗所许自空)分二:一、所许自空亦成他空;二、广说彼理

  辛二(广说彼理)分三:一、总说相违;二、别说与理证相违;三、自许相违

  壬二(别说与理证相违)分三:一、观察一体异体;二、所破不成;三、文字纠缠无有实义

  癸二、所破不成:

  在这里主要是要推翻格鲁派一些大德所说的观点。他们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必须是分开的。如果不分开,若是在世俗谛上不保留这些显现法,在名言谛上也抉择为空,他们认为这是对名言法的一种最大的诽谤,是一种断灭,这是不合理的。而且,若是这样抉择,最终所抉择的空性也根本不能成为远离四边的大空性,只能是一个“无”,一个单空。这是二谛要分开的理由和原因。他们认为,在二谛分开这方面,应成派和自续派是没有区别的。

  龙树菩萨是中观派的开创祖师之一,主要宣讲空性的义理。佛护论师和清辨论师都是龙树菩萨的弟子,在抉择龙树菩萨密意的时候,各自所持观点有所不同。佛护论师抉择的是应成派的观点,他认为这是龙树菩萨最究竟的教义,是龙树菩萨最究竟的观点。清辨论师推翻了佛护论师的观点,建立了自续派。后来月称论师继承了佛护论师的观点,他认为应成派的观点才是最究竟的观点和见解,是龙树菩萨的真实密意,这是中观最究竟的见解。针对清辨论师曾经向佛护论师所提出的种种过患,他一一进行反驳,认为根本都没有这些过患,佛护论师的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继而他又破除了清辨论师特有的观点。月称论师继承了佛护论师的观点,广泛地弘扬了应成派的这种最终的见解。

  藏地有旧译派、新译派。旧译是宁玛派,新译有很多派,其中包括嘎单派,即格鲁派。格鲁派讲中观的时候,主要崇拜的是月称论师,他们自认为所抉择的是中观月称论师的密意,也就是应成派的观点。但是格鲁派认为,无论是自续派还是应成派,最终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二谛都是必须要分开的。他们的这个观点和我们旧译派有所不同,我们自宗认为二谛分开与否是应成派和自续派的差别之处。

  应成派在最终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二谛是不分开的。这个时候着重讲的是胜义谛,与世俗谛没有关系。无论在世俗谛上还是在胜义谛上,二谛所摄的万法都是无实有的,都是空性的,这样将万法抉择为空。在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若是如自续派那样将二谛分开,最终所抉择的空性也是个单空,不是现空不二双运的空。我们自宗认为,这是自续派和应成派的不共同之处。

  但是,格鲁派一些大德认为,是否将二谛分开抉择,不是应成派和自续派的不共之处。无论是应成派还是自续派,在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的时候,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必须是要分开的。若是二谛不分开,直接将万法这样抉择为空,那名言也不存在了,这是对名言法的最大诽谤,这是其一;其二,若是这样,最终抉择的空性也是个断灭,也是个无有,这不是双运的空,是一个单空,这不是龙树菩萨最究竟的密意。所以这是不合理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见解,格鲁派以月称论师的教言,站在应成派的观点上,认为在万法抉择为空的时候,必须要留下名言谛。他们提出“柱子不以柱子空,而以其上实成空”。柱子本体不空,其上的实有、实成空。“实有”、“实成”都是一个意思。柱子是什么?它是世俗谛、名言谛。所以柱子不空,柱子必须要留下来。但是柱子上面实有空,这个“实有”是胜义谛的。因为柱子在胜义谛上是不存在的,若是存在,那就是实有、实成,所以不是“实有”,“实有”空。

  格鲁派认为,如果此时抉择柱子是不存在的、空的,那么柱子等这些属于名言谛的现法都不存在了,因果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一个过患。我们也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但是“因果不空”不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的。在将诸法抉择为空性的时候,这时着重抉择的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没有关系。这个时候,柱子是不是不存在了?是,这个时候是不存在,但是这个时候不存在,不等于名言谛中不存在。因果也是如此,在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因果也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空的、实有的法存在。麦彭仁波切非常清楚地讲:“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所知”就是指这些现法。胜义谛中,没有一法能够经得起胜义量的观察。若是世界上有一个实成的法存在,其他一切法都将断灭,永不能显现。为什么有这样的了了分明的显现?因为都是无实有。万法都不是实有的,因此能明明了了地显现。

  “万法皆空”是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讲的,无论是属于轮回的还是属于涅槃的,都是空,都不是实有。“因果不空”是在世俗谛上、名言谛上讲的。在抉择世俗谛、名言谛的时候,缘起法无欺而显现,因果无欺而显现。

  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将万法抉择大空性的时候,一个法也不能留。无论是属于涅槃的还是属于轮回的,无论是属于显现上的还是本体上的,都不能留。此时将轮涅一切法直接了当地抉择为空,这样才真正能够抉择为大空性。

  能衡量胜义谛的智慧叫胜义量。通过胜义量抉择胜义谛的时候,不能将二谛分开,也没有必要分开。若是分开的话,你承许的是什么?把这些柱子、宝瓶等这些显现、缘法留下来,无异于是在胜义量面前承许了实成。若是有一个经得起胜义量的,那就是实成,你就承许了实成,这是不允许的。格鲁派的过患的关键就在这里。

  自续派论许所破,加成实等之鉴别,

  然就观察胜义言,加此鉴别有何用?

  这是作者麦彭仁波切所说。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的时候,在所破相上加上“实成”等鉴别,这是自续派根据自宗观点所做的承许。但是,就观察胜义而言,你们格鲁派加上这些鉴别有何意义呢?

  “自续派论许所破,加成实等之鉴别”:清辨论师建立了自续派的宗规,静命论师、智藏论师都很认可清辨论师的观点,他们在所著的论典里宣说的都是自续派的观点,教证、理证具足,也分析得非常透彻。他们在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在所破之相上面加上了“成实”“实有”“自相成”等鉴别。

  他们认为,若是直截了当地抉择柱子不存在、宝瓶不存在等万法不存在,那么在世俗谛上也不存在,这是对名言的一种诽谤,所以必须要加这样的一些鉴别。加上这些鉴别以后,抉择为空的是“柱子实有”、“柱子成实”、“柱子自相成”,实际上也就是说明柱子、宝瓶等在胜义谛上不存在,而在世俗谛它们没有被破除,是存在的。

  根据自宗的观点,尤其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教言,自续派有暂时的胜义谛和究竟的胜义谛两个胜义谛。他们所抉择的是暂时胜义谛,即相似胜义谛,不是究竟的胜义谛,所以才将二谛分开的。自续派暂时抉择相似胜义谛的时候,他们运用离一多因、金刚屑因、有无生因、缘起因等这些自续派和应成派共同的中观的逻辑,破除缘法、将万法抉择为空的时候,就要用这些鉴别。实际上在胜义谛上抉择为空,而在世俗谛上没有抉择为空,世俗谛留下来了,二谛是分开的。

  自续派暂时抉择的是单空,不是双运空,不是大空性。龙树菩萨有究竟的密意,有不究竟的密意,他们抉择的是不究竟的密意。之所以这样抉择,也是为了度化一部分有缘众生,从而着重讲的是不了义的密意。很多凡夫人对“有”的执著特别强,所以就针对性地着重讲破除“有边”的利益,运用教证和理证将万法抉择为一个与“有”相对立的“无”。但是,他们最终要抉择的也是最究竟的胜义谛,即将万法直接抉择为大空性。在最究竟的胜义谛上,自续派和应成派没有区别。

  “然就观察胜义言,加此鉴别有何用?”:但是,你们格鲁派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鉴别?你们和自续派不一样,自续派是要抉择龙树菩萨的暂时密意,他们要抉择相似的胜义谛、暂时的胜义谛,这个时候要二谛分开,留下名言谛,这些法在名言谛上是存在的,所以才要加这些鉴别的。

  既然你们承许的是应成派的观点,自认为所抉择的是应成派的最终见解,那么就应该抉择究竟的胜义谛,即大空性。应成派没有相似的胜义谛和真实的胜义谛的区分,所抉择的就只有一个胜义谛——真正的胜义谛,即远离八边的大空性。这个时候,不能加这些鉴别,不能将二谛分开,直接将万法抉择为空性就行。否则,最后也只能抉择到一个单空,最后承许的也是自续派的观点,抉择了这样一个不究竟的、暂时的胜义谛,不是究竟了义的胜义谛。

  “柱子不以柱子空,以其上实成空”,这里加的是“实成”这个鉴别。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将柱子留下来,做名言谛的存在。依据格鲁派的观点,柱子等现法得留下来,但是都不是“实成”(实有),它是一个如幻如梦般地“有”。柱子等现法在名言谛上有,其实这个是没有错。但是,在抉择胜义谛时,即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的时候,仍然将二谛分开,并以这些鉴别将现法留下,这是错误的,最终也落到自续派的单空见解上面。这不是月称论师的最终密意和究竟密意,也不是应成派所承许的观点。依此所抉择的也不是远离八边戏论的、现空双运的大空性,所以加上鉴别有何用呢?

  癸三、文字纠缠无有实义:

  思若空性仅世俗,亦似无有柱子后,

  担忧咬文嚼字也,如此更成纠缠字。

  格鲁派认为,若是将柱子、宝瓶等现法都抉择为空,即在世俗谛上也不存在柱子,那么就有所顾虑。他们担忧这样的说法会有过患:被认定为断灭或者诽谤名言。因此,他们不能直接说“柱子空”,“宝瓶无实有”等,必须要加鉴别,说“柱子不以柱子空,以其上实成空”。但是,这样一说,带来的过患更大了,麻烦更多了,局面更复杂了。

  “思若空性仅世俗,亦似无有柱子后”:格鲁派他们自己思维,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若是直接抉择柱子未实有、宝瓶未实有,肯定会有很大的过错,带来很大的过患。若将柱子抉择为空性,那么就在世俗谛上无有柱子了。他们怕自己说成了这样,也怕对方这样理解。

  “担忧咬文嚼字也,如此更成纠缠字”:担忧什么呢?若是直接说柱子未实有,那么柱子等现法在世俗谛上也不存在了,他们担心有诽谤名言和断灭的过患。所以他们不能说“柱子空”、“宝瓶无实有”,而是必须要加“柱子不以柱子空,以其上面实成空”。 他们担忧咬文嚼字,怕这样说话有过患,怕被对方抓到辩驳的把柄,怕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过患,因此就在词句中加上这些鉴别,觉得这个好,必须要这样说。

  但是若说“柱子不以柱子空,而以其上实成空”,为什么反而“更纠缠”了呢?因为若是不这样说,还能万法抉择为单空,虽然不究竟,但是至少也是自空。但是你这样一说,连单空都抉择不了,就只能成为了他空,违背了教证、理证和自宗的承许,这种言辞的过患和麻烦就更大了。

  这种说法让对方抓到了把柄,所以就更纠缠不放了。不仅仅宁玛派,其他萨迦派、噶举派等很多大德高僧都在这个词句上面咬文嚼字,提出了辩论。尤其萨迦派,他们跟格鲁派辩论特别多。萨迦派遍知果仁巴曾专门用了很多的教证理证,推翻格鲁派尤其是宗喀巴大师的很多观点。

  格鲁派的这种说法本来是为了避免过患的,但是却因此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局面愈发复杂,更加难以处理了。辩论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词句。若出现格鲁派这样的过失,就注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不利境地。

  世俗说柱有即可,为何言彼彼不空?

  若说此二是一义,其实并非一意义。

  所谓柱子已存在,与柱有柱不相同,

  后者实际已承认,存在能依及所依。

  加上鉴别的目的无非是想说明柱子在世俗谛上存在罢了。直接这样说就行了,为什么要说“柱子不以柱子空”呢?若你们认为“柱子存在”和“柱子不以柱子空”这二者实际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前者是在世俗谛上有柱子;后者是柱子上面又加了个柱子,也即“以柱有柱”,这两者绝对不是一个意义。后者实际上已经存在能依与所依这样两个法,前一个柱子是能依,后一个柱子是所依。

  “世俗说柱有即可,为何言彼彼不空?”:你们想来想去,最终目的就是想说明柱子在世俗谛上存在。那么你就直接说柱子在世俗谛上存在就行了,为什么说柱子不以柱子空呢?

  “若说此二是一义,其实并非一意义”:若是认为这两种说法是一个意思,“柱子不以柱子空”也就是柱子在世俗谛上存在。其实二者根本不是一个意思,一个是柱子有,一个是柱子有柱子,柱子上面又加了个柱子,二者怎么能是一样的呢?无论是在世俗谛上,还是在胜义谛上,都不一样。

  “所谓柱子已存在,与柱有柱不相同。后者实际已承认,存在能依及所依”:后者是指“柱子有柱子”的说法。如果说“柱子有”,那么就一个柱子有即可,即世俗谛上柱子有。而“柱子柱子有”,这种说法实际上承认了存在两个柱子有,前一个是能依,后一个是所依。

  胜义柱子不存在,何言柱以柱不空?

  世俗言说柱柱子,两次重复文法误。

  无论是在胜义谛上还是在世俗谛上,“柱子不以柱子空,而以其上实成空”这种说法都是不合理的。

  “胜义柱子不存在,何言柱以柱不空?”在胜义谛的角度,直接说“柱子不存在、非实有”就行了,为什么还说“柱子不以柱子空”,没有意义啊!

  “世俗言说柱柱子,两次重复文法误”:在世俗谛的角度,表达柱子存在时,世人都会说“柱子有”,没有说“柱子柱子有”的,两次重复“柱子”,不但意义上有不同,也不符合语言习惯。在世俗谛上也有过患,根本是不合理的,违犯了语法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胜义谛上柱子不存在,世俗谛上柱子存在”,这样表达比较合理。但是你们为什么要说“柱子不以柱子空”这样的话呢?世人谁都不会这样说话的,三岁小孩子都不会说这样的话,你们是怎么想起来这样表达的呢?

  其实,格鲁派的这一说法也有自己的密意。他们通过逻辑抉择空性的时候,认为世俗谛必须要留下来,柱子在世俗谛上是存在的,这一点必须要表达出来。之所以说“柱子不以柱子空”,柱子不空,这是在世俗谛上而言的;有实成来空,这是在胜义谛上而言的。这是他们的观点。

  壬三、自许相违:

  若自不以自身空,自存在时以他空,

  所破他法若无有,则违所许自不空。

  如果说“柱子不以自身空,而以其上实成空”,即柱子自身不空,其上实成空。那么柱子与这个实成法是一体还是多体?若是一体,这个实成法空了,柱子自身也应该空,这与“柱子自身不空”的承许前后矛盾。若是多体,自身不空而有另外的他法空,这就成了他空的观点,这与格鲁派自宗所承许的自空观点相违。

  “若自不以自身空,自存在时以他空”:柱子自身不空,上面有他法来空,比如说实有来空。这是他空,不是自空。若是这样,柱子没有自己空,宝瓶自己没有空,宝瓶、柱子等就成为了实有。

  “所破他法若无有,则违所许自不空”:柱子的实成和柱子二者是一体还是多体?若二者是多体的,实成抉择为空了,但是柱子没有抉择为空,柱子就成为了实有、成实。若二者是一体的,除柱子自身以外,没有实成。凡夫执著的时候,也是将柱子视为实有、真有了,并没有将其他的法视为实有、真有,所以“柱子实有”就是和“柱子”是一体的,除了柱子自身以外,没有一个是实有的、成实的东西存在。其实这样承认是对的,但你们若是这样承认就有过患,因为什么?现在实有就是柱子,实有空就是柱子空。柱子自身空了,不是他法来空,而是自空,这就与你们自己所承许的“柱子不空,实有空”相违背了。

  己二(别破)分二:一、遮破他宗所许自空;二、遮破他宗所许他空。

  庚三、遮破他宗所许他空

  通常依他之空性,决定不是真空性。

  通常而言,依他之空性绝对不是真空性。无论是格鲁派一些大德所说的“柱子不空,上面有成实来空”,还是觉囊派的一些大德所说的“如来藏不空,上面有世俗法来空”,都是他空,即自身不空,有其上的他法来空。这种空不是佛所宣讲的空性。佛在《般若经》经中讲:“眼以眼空,色以色空”《心经》中讲:“色不异色,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切法都是自空的,自身空。佛在第二转*轮的时候着重讲的空性,是《般若经》、《中观论》里所讲的空性,诸法是自身空,不是由他法来空,由他法来空就不是真正的空性。因此,你们抉择的其上面有他法来空的他空,不是佛讲的真正的空性。

  马上虽不成立牛,岂能确定彼马空?

  见彼马匹于牦牛,有何利益有何害?

  接下来是用比喻来说明上述观点。

  “马上虽不成立牛,岂能确定彼马空?”马上面不能成立牛,马上面有牛来空,这个空也是个他空,哪是自性空?!这个比喻是个最低劣的他空。你们所承许的“如来藏不空,上面世俗法来空”、“柱子不空,上面有实成来空”,和这个比喻的道理是同样的。

  马上面有牛来空,这个能不能将马抉择为空了?不能!马上牛空,这对抉择“马的自性空”没有任何的帮助和利益。同理,柱子上的实有空,对抉择“柱子本性空”没有任何的帮助和利益;如来藏上那些世俗法空,对抉择“如来藏自身空”没有任何的帮助和利益。那如来藏是不是自身不空?佛在经中讲过,很多大德高僧也讲过,如来藏自身是空的,为什么呢?就是以这些观察量、逻辑一观察,无论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无论是属于轮回还是属于涅槃的,万法都能抉择为无实有,抉择为远离八边的大空性,所以都是自空的,即自身空。

  “见彼马匹于牦牛,有何利益有何害?”马和牦牛是两类动物,是两个不同的法。牦牛上面见到马的空,或马上面牦牛来空,这些对于抉择牦牛自空或马自空而言,没有任何的帮助和伤害。

  是故不空轮涅法,不成有法与法性,

  现空双运与有寂,等性于此悉无有。

  说“柱子不空,其上实成空”,这是属于轮回法的;说“如来藏不空,其上现法空”,这是属于涅槃法的。无论是属于轮回法的还是属于涅槃法的,若认为法本身不空,以其上他法空,那么所不空的法与所空的法之间就无法成立法和法性的关系,因为二者是多体而不是一体的。这种情况下,也就根本不存在“现空双运”和“有寂等性”的义理了。

  “有法”就是显现,“法性”就是空性。“现空双运”是指诸法显现上有,但是本体是空性。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现的当下就是空,空的当下就是现。“有寂等性”也是最究竟的境界,“有”指轮回,“寂”指涅槃,“有寂等性”指轮涅平等。轮涅也是一体的,轮回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轮回;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就是这个道理。

  显现和实相是一体的,所不空的应该是现法,所空的应该是现法的本体,二者不能是各不相同的两个法。“柱子”和“实成”、“如来藏”和“世俗法”,如同“牦牛”和“马”一样,都是各不相同的两个法,二者不是一体的,因此也不能成立现空双运。

  “柱子不空,其上实成空” 和“如来藏不空,其上世俗法空” 这两个观点都是他空。前者是词句上的他空,虽然他们自宗不承认自己的观点是他空,但是这样一说就变成了他空。后者是意义上的他空,他们自宗就承许他空的观点。无论是词句上的他空,还是意义上的他空都是一样,所现和所空二者不是一体的,不能成立有法和法性的关系,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现空双运、轮涅等性最究竟的境界了。显现和空性是一体的,法和法性是一体的,但是你们这样一说,这些都不能成为法和法性,也没有现空双运,也没有成为轮涅等性。

  如说水月非真月,天月空与水月现,

  若是无二之双运,谁皆轻易证双运。

  “水月”是指水池里的月亮,“天月”是指天空中的月亮。“水月非天月”是指水月不是真实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影子。水月非天月,他们是各不相同的两个法。“水月不空,以天月空”,空的是天月,显现的是水月,若认为这二者成立现空双运,那么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亲见和证得这样的见解了。哪有这样的双运?

  牦牛非马人皆知,现量目睹牦牛现。

  为何诸大尊者说,证悟此义极稀奇?

  牦牛不是马,马不是牦牛,牦牛上面有马来空,马上面有牦牛来空,这是世人皆知的。这个道理不用抉择,也不用大张旗鼓地宣讲。如前所说,若不空的“牦牛”和空的“牛上马”这二者成立现空双运的话,那么世人都能现量见到这种境界。既然这是人人都知道,这是人人都现量目睹的,为什么那些佛、菩萨和诸大尊者们还异口同声地说,要真正了知和证得现空双运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非常稀有难得的!

  为什么这些大德高僧互相之间有这么多的辩论呢?因为现空双运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明白的。现空双运的道理是远离言思的,我们根本无法用语言和思维来衡量。那我们现在抉择这些道理有用吗?有用!我们现在抉择相似的现空双运,修相似的现空双运,最后才能得到真实的现空双运。胜义谛的智慧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证得。我们讲过,菩提心分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指空性的智慧,它必须通过修行才能证得。它不属于言思的范畴,已经超越了我们思想和语言的范围。所以真正的现空双运哪会这么容易就现量见到了?

  佛经中也有诸如“如来藏实有”的他空的说法,无论是觉囊派、噶举派还是我们宁玛派的很多大德也都承许这个观点。但是这个“实有” 是指在菩萨入根本慧定前是实有、真有、恒常不变的。这是远离言思的,不属于言思的范畴。在言思前,所有属于言思的对境都是空性的,都是要抉择为空。因为什么?这些世俗凡夫会视其为真有实有,这样的话都会执着。什么叫执着?无论是属于轮回的还是涅槃的,无论是人还是法,若是将其视为真有、实有了,那就是执着。我们现在要破除执着,也就是破除实有。破除实有了,才能放下执着,否则不可能放下。说得都容易,都会说“万法皆空”、“四大皆空”、“放下”、“随缘”。你说放下就可以放下了?你说随缘就可以随缘了?你说不执着就可以不执着了?哪有这么容易?看破才能放下!破除了人我和法我,才能放下我执和法执。必须要破除,才能真正地放下,之前是不可能的,不要白日做梦,不要自欺欺人。

  大家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甚深地去了解、领悟这些义理,这很重要。鹦鹉学舌、纸上谈兵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样绝对不会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字面上的理解和真正的理解不一样,字面上的明白和真正的明白不同,大家必须要深入地观察,真正实实在在地领悟,才能真正地证得。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