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
2014/9/3   热度:307
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 全国政协常委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叶小文 在中国佛学院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刘延东部长代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了五十年来在佛教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中国佛教界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刘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揭示了中国佛教在时代潮流激荡下,面临著「三个需要,一个契机”。三个需要──时代需要佛教大有作为,大有作为需要大量人才,大量人才需要大力培养。正如赵朴老生前所反覆强调的,佛教的当务之急,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 一.庄严的道场如清静的心田 曾经的一段往事,我听说香港志莲净苑的建设精益求精,特去登门拜访。只见该寺在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忙著在寺庙旁边建一座公园,就问这是为何?一位比丘尼告诉我:“提得起是天下,放得下是公园。”因为园林是“看宇宙的地方,是呼吸宇宙的地方”。比如,园林里的山石是经过多少年的历练成就的,凝聚著天地的信息,是地水火风假和而成。而我们人也是四大假合之身,每当你赏玩它就会有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感觉。再如,园林里的亭子,也是有讲究的。亭是“停”的意思,停下来,听风,看云,安心,有一种浑然无我的感觉。园林还可“以小见大”,从小处见真趣。既有亭台楼阁,水榭回廊,也设茶座雅室,更兼泉水淙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看,可品,可听,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调动,让整个身心与自然合一。人若先看园林再进寺院,或许能先生平常心,无我心,安定心,再生慈悲心,菩提心。志莲净苑的尼众们怀此智慧和心愿,念兹在兹,终日操劳。几度寒暑,公园果然建成,游者川流不息。这位比丘尼还谈了精心建造志莲净苑考虑:建立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道场,无形中就是在推动和谐、安宁的国土,因而僧人的建寺造园,实在是一个报众生恩、报国家恩的行为。人们常说“心地”一词,在佛教看来,“心”无形相,但能生起万法,就如大地一样,一切万物皆可依地而生长。所以庄严的道场,便如清净的心田。 二.“以戒为师”是“从心开始”的开始 中国佛教是扎根于中国人民宗教,是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的宗教。大家都关心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希望她在中华民族正经历著的这个前所未有的大飞跃的时代,能够有更多的作为;希望她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作为中国佛教200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世界范围的盛会,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内教外,好评如潮。有人赞叹,“大中国有佛,佛聚大中国”,只有今日之中国才能办好这样的论坛;有人欢呼,自隋唐以来,中国佛教出现了新气象,开辟了新境界,向全世界树立了新形象;更有人点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只是个良好的开端,仍需坚持不懈,任重而道远;还有人看得更远、更深,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那么究竟如何开始,有何后续行动? 从中国佛教2000多年发展历程来看,佛教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的、文化的、艺术的资源,蕴含著深厚的、宝贵的、鲜活的和谐理念和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佛教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提供了不可取代的资源。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世界急剧变化、大国相继崛起的时代,一个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一个鼓励智慧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时代。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民族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伟大复兴。六中全会决定鲜明地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佛教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季羡林先生说得好:佛教是讲求和谐的宗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弘扬佛教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将有助于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中国佛教无疑面临著难得的历史机缘,时代在拉著佛教向前奔跑。我们提倡“人间佛教”,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人间”,就应该有大有作为的佛教。 在我们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世界一片赞叹声之中,我们反而应该有更深的忧患意识,更清醒地审视中国佛教自身的现状,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也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佛教也面临时代变迁的严峻挑战。在全社会都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的同时,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都面临著很多发展的机会。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社会充满了诱惑与活力;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社会又显得躁动不安。于是,佛门也就难得清净了。赵朴老若干年前就曾经大声疾呼:“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保持佛教的清净庄严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从而发挥佛教的优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朴老的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朴老走了,他老人家所揭示的问题到今天究竟解决得如何呢? ──我们的社会在对待佛教问题上基本是健康的,但也有的是“人见佛就拜,俗见僧就捧”,其实根本不明佛法大意,佯为信士,形似虔诚,实则将佛教视为谁都可以剐一刀的“唐僧肉”, 求名求利,借佛敛财。 ──我们的各级党政干部基本上是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但也有人把握不好,出现偏向,“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损害了佛教界的合法利益。我们的宗教工作干部多数是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但也有的以政代教、家长作风。 ──我们的佛教界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正如赵朴老曾经指出的: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 根治这些现象,当然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整治,首先要端正党风政风,严惩腐败。佛教常讲“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党政干部则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特别是我们宗教工作干部,要努力洁身自好,清正廉洁。要自觉接受宗教界的监督,虚心接受宗教界的批评,有错即改,从善如流。要提高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增强政府公务人员依法行政、秉公执法的能力,热心为宗教界服务。要与宗教界人士深交朋友,既善于向他们学习,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也乐于诚恳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和他们一起进步。还要端正党政干部的思想认识,正确理解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就佛教界自身来讲,当然也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而不能把党风、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作为文过饰非、藏短遮丑的遁词。如果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表达了中国佛教界“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愿力、方向、路径,那么从心开始,究竟如何开始?《楞严经》讲,“摄心为戒,以戒生定,以定发慧”。如果说“从心开始”是讲“定”,“以戒为师”是讲“戒”,“绍隆佛种”就是讲“慧”。因此可不可以说,“从心开始”首先要从“以戒为师”开始?细论起来,有如下六条理由: 一是基于时代的基本要求。当前,党和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打个比方,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尊重规律,就是“法”,“八荣八耻”就是要去恶为善,就是“戒”,作为一个普通公民都要“依法”“守戒”,何况我们出家求道的佛子僧人呢? 二是基于佛教的根本追求。佛教认为,戒为正法久住之根本,戒为佛法慧命之所依。“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佛教如无戒律之维系,则佛法失坠,僧团失和。而戒定慧三学中,戒学居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趣入解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自净其意”的真谛,首先是从“戒”开始的。 三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佛教历经辉煌,也数遭“法难”、几度衰败,丛林毁于一旦,佛子颠沛流离,经像横遭毁掠,四众无所归依。鉴往知来,社会为何从兴佛而灭佛,寺庙为何从兴盛而荒废?固然有政治、经济的外部因素,但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道风不整,戒律废弛,其内部根源正出于佛教自身的腐化与纷争。前车之覆,不可不鉴;历史遗训,不可不察! 四是基于佛教的优良传统。史载法显西行,是为求律;鉴真东渡,乃为弘律;弘一闭关,专修律宗。每当佛法衰微陵替之际,古德先贤都不约而同地大声疾呼“以戒为师”。怀海禅师订立《百丈清规》,宗喀巴大师高树戒律的法幢,都在中国佛教史上传为佳话。 五是基于建设“人间佛教”的要求。从太虚大师到赵朴老,一直到当今两岸四地许多高僧大德,都在孜孜探索、积极思考、大声呼吁、努力践行“人间佛教”。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中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今天的海外佛教人士也积极呼吁,要想今后的中国佛教有稳定性,有组织体,有团结力,必须积极于律制的推行;要想中国的僧团有统一性,有活动力,必须推行律制的教育;要想佛教徒们层层相因,彼此节制,保持身心的清净,必须强调以戒为师。而且,佛教“戒”的要求应该比世俗的规约更高。因为社会的法律法规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佛教的戒律则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戒是要用来规范自己的,而不仅是拿来要求别人的。戒律的精神,在自我发心的清净受持,在于实践菩萨道。 六是基于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需要。《摄大乘论释》卷十一说:“如来制戒有二种意:一为声闻自度故制戒;二为菩萨自度度他故制戒。”佛教的戒律不仅只消极地禁止做一切恶事,更要积极地行一切善事,也就是要净化自己,利益他人。做坏事是犯戒,不做好事也是不持戒。佛教讲身、口、意,如果大家都“意”存好心,“口”说好话,“身”做好事,社会焉能不和谐? 当然,佛教总是在与社会的调适和适应中前进的。戒律也不会都是一成不变、死搬硬套,有的需要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有略有广,有开有遮,有简有繁。在不违反佛教基本教义的前提下,不妨努力去探索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新形式。既要善于总结我们的成功经验,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海外在僧人教育和僧团管理方面的经验。鼓励、支持有利于整理和研究戒律的学术活动,在佛教媒体中普及戒律知识,宣传严持戒律的典型,营造出一种讲究自律的氛围、严持戒律的风气。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东西必须坚持,对于每个僧团或者寺庙来说,以坚守“六和敬”为基础,才能保持佛教的清净团结和睦,进而推动实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普陀山宣言》中所倡导的“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的愿景。 纵观历史,凡是盛世佛法兴旺之时,无不是人才会聚,龙象辈出。唐代就有推动中外佛教友好交流的大师,如玄奘、鉴真、义净等;有开宗立派、繁荣思想的大师,如智者、法藏、慧能等;有因应时代、进行佛教制度建设的大师,如道宣、怀海等;有在科学、文学、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大师,如一行、怀素等。借用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的话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今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向著中华民族走来,看到在各个领域里大师级人物正陆续涌现。同样,在佛教领域,时代也呼唤僧才,呼唤大师,要有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持戒上是楷模、品德上能服众的僧才不断涌现。 “以戒为师”是佛教长久住世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是佛教为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佛教人才辈出、僧众团结共事的依托和保障。强调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是我们佛教界防微杜渐,见微知著的举措,“响鼓也用重槌敲”,旨在呼唤中国佛教一个超越历史的黄金时代的阔步到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