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杂糅的密宗


2014/9/3    热度:819   

融会杂糅的密宗
  密宗,又名“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该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基于对婆罗门教统治的强烈反抗意识,原始佛教对于各种多神祭祀以及《吠陀》书中规定的咒法、仪轨等,都持否定的态度。但在进入部派时期和初期大乘时期,印度佛教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受婆罗门教等外部思想的影响,一些经典中已出现了“陀罗尼”或“真言”。当然,在当时这只是佛教的附属部分。所谓“陀罗尼”,又名“咒陀罗尼”或“真言咒语”,即指密教的诵咒;所谓“真言”,意为真实言教,即指密语、密号、神咒,与“陀罗尼”意义相通。
  公元六世纪之后,佛教在印度开始进入大乘晚期,当初曾被释迦牟尼贬斥为旁门左道的真言密咒逐渐被合理化,从而标志着密教时期的到来。一般认为,密教在印度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大约在七世纪中叶《大日经》和《金刚顶经》成立之后。密教与婆罗门教的禳灾、祈福、崇祀众神等宗教观念相结合,又吸收了高度哲理化的大乘中观学派、瑜伽行派的教义,便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八世纪时,它已经在印度西南部、德干高原一带盛行,并不断向南印度和北印度推进。恒河南岸的超戒寺是当时密教的传授中心,其规模之大超过了那烂陀寺。
  密教在实践方面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礼仪和对本尊的信仰崇拜等为特征。它认为,口诵真言密咒、手结契印(手式或身体姿势)、心作观想,是密教实践的基本手段,分别名语密、身密、意密。这“三密”相应,便可“即身成佛”。此外,在修行密法之时,还需建筑坛场(曼荼罗,意为“轮圆具足”),并配置诸佛菩萨形象。
  密教经典除经、律、论三藏外,尚有仪轨藏。在唐代密宗创立之前,印度密教的经典、咒语已逐渐辗转传人中国内地,但这些真言密咒并非在佛教体系之中,而只属杂密、杂咒范围,与隋唐译传的密教典籍所说有所区别。因为佛教通常经由西域传入内地,所以此前的真言密咒不但婆罗门教色彩较浓,而且带有强烈的西域文化的痕迹。
  陀罗尼经和真言咒经的汉译,始自三国时代。竺律炎译出有密咒的《摩登伽经》二卷,支谦译出《八吉祥神咒经》一卷、《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卷。由于他们的翻译只是为了作一般性的介绍,无意于陀罗尼门的广泛宣传,所以尚未引起时人的关心。西晋永嘉(307-313)中,西域僧帛尸梨蜜多罗来华,专门从事陀罗尼法门的传播,据说他本人善持咒术,常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改。他译有《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等。自东晋起,对杂密的介绍逐渐增多。孝武帝(373-396在位)时,西域僧昙无兰译出《陀邻钵咒经》、《请雨咒经》、《止雨咒经》、《咒小儿经》、《咒时气病经》等二十余部(但据吕澂先生考证,此中多数为失译经)。当时活跃于北方地区的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常“以道术歆动徒众”(《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昙无谶早年便“与同学数人读咒”,故而“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南北朝时期,密典的译传有增无减,当时来华的印度或西域僧侣,一般都兼习密咒、法术,因而掌握着与道士斗法取胜的多种手段。
  隋代阇那崛多的译经中,密典占有很大比重,经录所存者,尚有《八佛名号经》、《五千五百佛名经》等数种。那连提黎耶舍和达摩笈多两人对密咒都十分精通,如耶舍“每于宣译之暇,时陈神咒,冥救显助立功多牟”(《续高僧传》卷二)。入唐以后,菩提流志、实叉难陀等译家也各有若干密典翻译,就连玄奘、义净也曾传译过密法。
  随着密典译传的不断趋于繁盛,各种密咒汇编的总集也相继传入中国内地,如东晋失译《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四卷、梁代失译《陀罗尼杂集》十卷。这类经典所宣传的密法便是“杂密”(与“纯密”相对,意为不纯的密法)。杂密的根本经典是《持明咒藏》,即所谓《金刚大道场经》十万颂,于唐代永徽三年(652)由阿地瞿多译出,名为《陀罗尼集经》,共十二卷。
  杂密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的咒术可应用于息灾、求祥,安家、治病,驱鬼、役神,降龙、祈雨,无所不能;法术包括火祀、占卜、星象、魔幻等。杂密又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以及民间巫术有许多相通之处,它在中国的流传,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像在后汉失译的《安宅神咒经》中,不但有“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道教神祇,而且有“百子千孙,父慈子孝”等儒家说教。它同外来禅师宣扬的“神通”往往结合一起,妄说吉凶,制造各类“预言”,颇为当权者所忌,但在社会上则很受下层苦难民众的欢迎。由于它以简单易行的手段教人达到消灾去病的目的,因而能与道教以及其他民间信仰一样获得流传,以致在宗教实践中相互影响,很难予以严格区分。
  将佛教某些显教理论秘密化的经典,早在两晋竺法护时已有译本;将某些杂密用显教理论系统化起来的经典,在东晋昙无谶时也已介绍过来。但在中国佛教史上真正产生重要影响,并形成一个宗派的,乃是把密教正式引入朝廷殿堂的“开元三大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杂密的长期流传与后来密宗的建立毫无关系。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杂密的译传和流行,为“开元三大士”等人的传译纯密、建立密宗准备了各种条件。杂密虽不同于纯密,但在某些方面毕竟尚有相似之处。
  昙无谶曾以善言“他国安危”和“令妇人多子”的法术,受到鄯善王和河西王的恩宠。在他因法术而遇害之后,密教遂被历代王朝排斥在国事和宫闱之外。唐太宗乃一代伟人,他曾把中华帝国的繁荣强盛推到历史的巅峰,但他晚年因步秦始皇、汉武帝之后尘,迷信长生不老,向胡僧和域外求药,终于暴死。唐高宗走了同样的道路,他令瑜伽行派密教大师那提前往昆仑诸国采药,又命玄照往乌苌国请“长年婆罗门”卢迦逸多合长生药,于是大权旁落。唐玄宗笃行道教,在政治因素之上,主要加进了“长生”的考虑。初唐诸大译家中,没有一人不译介密教典籍的。密宗之所以能在开元(713-741)期间得以形成,与历史发展的这一事实和唐玄宗的支持有密切关系。
  “安史之乱”后,外患频仍,藩镇割据,君主大多昏庸无能,密教进一步上升为皇室护国保家、度灾御难的重要法门。永泰元年(765),唐代宗命其手下鱼朝恩组织不空等名僧,翻译《仁王护国般若经》,时正值仆固怀恩招引回纥、吐蕃等骑兵十万,聚集灵武,凭凌迳阳。郭子仪率师往讨,而代宗则敕百名法师,在资圣寺“为国传经行道”;京城其他寺观僧道,也于每日两时,“为国家”举众齐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郭子仪获胜还京,代宗又设“无遮斋”,重赏诸僧,倾城轰动,以为边境清平,乃是“圣力经威”所感“福应”。密教法师一时成为显贵,取得比禅师更加优渥的待遇。
  中国密宗的建立者,一般推为“开元三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其实,他们的弟子一行和惠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善无畏(637-735),中天竺人,出身贵族,相传为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的后裔。十三岁嗣乌荼国王位,后让位于兄而出家。人那烂陀寺,投达摩掬多为师,修学总持瑜伽三密法门,受灌顶。遵师命前来中国弘法。经迦湿弥罗、乌苌国,取道吐蕃入唐。玄宗开元四年(716)抵达长安,受到礼遇,先住兴福寺,后住西明寺。传说玄宗曾尊他为国师,命于宫内建立灌顶道场。所赍梵经,尽许翻译。皇族宁王、薛王等,多从他灌顶受法。
  善无畏所译的第一部密教经典是《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继之,以一行为助手,译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七卷、《苏悉地羯罗经》三卷、《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三卷等。他为僧众讲述《大日经》要义,后由弟子一行撰成《大日经疏》二十卷。《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主要体现者,属密教胎藏部的根本经典;《苏悉地羯罗经》和《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则阐述咒术以及作法方式。
  善无畏的弟子有一行、玄超、义林等。
  金刚智(669-741),中天竺人,因由南天竺某国王表荐入唐,故亦称南天竺人。出身婆罗门。自幼出家,先习声明、因明,后学经律,再学中观、瑜伽两派论典。中年起,专心于密教。开元七年(719),由海路经师子国、室利佛逝国,抵达广州。次年至洛阳,再入长安。传说玄宗也曾礼他为国师,敕住慈恩寺,造毗卢遮那塔;后移住大荐福寺。经常随皇帝往来于东西两京之间,广弘密教,建曼荼罗道场,立坛灌顶,奉诏行密法求雨。与一行、不空等人先后译出密教经典《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四卷、《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二卷、《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一卷等多部。其中,《略出念诵法》略自《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此经属金刚顶部的根本经典,特别重视密教实践。
  金刚智的弟子有一行、不空。
  不空(705-774),在“三大士”中活动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他原名智藏,师子国人(一说为北天竺人)。因于阇婆国(爪哇)遇金刚智,乃从之出家,受学密教,并随其来洛阳,往返两京,参与译经活动,传五部密法。开元二十九年(741),金刚智和不空同时被命归国,金刚智在途经洛阳时去世,不空则经广州附舶去师子国。师子国国王隆重予以接待,安置于佛牙寺。在这里,不空重新修学秘密总持、三密护身、瑜伽护摩等。天宝五年(746),他携带梵本密典千余卷再度来到长安。九年,又被命归国。乃发自京都,行至韶州,因病而暂止。十二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奏请不空赴河西边陲,“请福疆场”,遂至甘肃武威,翻译密典,兼开灌顶,演瑜伽教,置曼荼罗,声望远及西域四镇之安西(今新疆库车)军民。安史之乱爆发,受皇太子李亨之命入朝。此后,他虽身在长安,但仍使人向在灵武、凤翔的唐肃宗奉表,问安献忠,并朝夕诵经不辍。及至两京收复,不空连续表贺,并上“虎魄宝生如来像”一躯,请皇帝缄带,以为由此可得本尊福佑延寿。肃宗以不空有功于本朝,特为建内道场,并亲受灌顶;又自称“信受奉行,深为利益”,令搜集全国既有而未翻的梵本请不空翻译。代宗即位,不空又上“白檀摩支像”一躯,为之译《仁王经》、《密严经》,代宗亲自作序。两经颁行之日,举朝表贺。永泰元年(765),授不空特进试鸿胪卿,号“大广智三藏”,次年,入五台山传法,修建金阁寺、玉华寺等密教道场。大历五年(770),诏请不空往五台山修功德、作法会。大历九年,不空卒,代宗为之辍朝三日,追赠司空。
  不空对密教博究精研,师承两部密法,是密宗的主要创建者。他又是与罗什、真谛、玄奘并称的“四大译师”之一。据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记载,不空共翻译佛典一百十一部,主要是密教系统的经典,其中《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即《金刚顶经》)三卷,是《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的初分,是密宗的重要经典。另外译有《金刚顶王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一卷、《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一卷、《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一卷等。
  不空弟子有金阁寺含光、新罗慧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慧朗、保寿寺元皎、觉超等,时人称之为“六哲”。
  一行(683-727),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境)人,一作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博览经史,尤精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当时武三思独览朝政,欲与一行结交,为逃避武三思的笼络,乃师从嵩山普寂禅师,出家为僧。后去天台国清寺学习算术,再去湖北当阳从悟真律师学习戒律。至善无畏来长安,一行从他受学密教胎藏法,助译《大日经》七卷,并最后删缀成文。所撰《大日经疏》二十卷,是阐释密宗理论的权威著作。及至金刚智来华,又从他受学陀罗尼密印,继续助译密典。因此,他得到两家密宗大师的不同传承。一行还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天文、数学、测量都有新的贡献。他奉玄宗之诏,改撰新历,经多年努力,周密推算,终于完成《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又通达儒学,曾深究《周易》,撰《大衍论》,创易学上一家之言。卒后,玄宗谥号“大慧禅师”,惜无传法弟子。
  惠果(752-805),俗姓马,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九岁随不空弟子昙贞学习佛经,十七岁入内道场。后向不空求授密教真言,受灌顶。二十二岁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密法。所以惠果之学,兼具善无畏、不空两家之长,从而将胎藏界密法和金刚界密法融会一处,建立“金、胎不二”之说。此后他常应诏入内殿,修法祈祷,受代宗、德宗、顺宗三帝的优礼。又在长安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世称“秘密瑜伽大师”。不空去世后,惠果成为第一位传法阿阇梨(“阿阇梨”,意为轨范师、导师),受法弟子甚众。
  惠果有著名弟子多人,其中,辩弘系诃陵(今印尼爪哇)僧,惠日、悟真系新罗僧,空海系日本僧。空海回国后,传播瑜伽密教,成为日本真言宗初祖。国内嗣法弟子有义操、惠则、惠应等,其中义操一支传承稍久。
  密宗经晚唐时期多方势力的一再打击,完全衰败。至宋初,虽稍有复兴迹象,但仅限于译经。
  密宗教义
  密宗的哲学理论缺乏独创,或依《华严》,或依唯识,或依中观,经常是杂糅的。哲学理论上的融会杂糅是密宗的一大特点,由此而萌生的神鬼系统、法式仪轨、修持方法名目繁多,践行者想要达到的效用,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按“开元三大士”弘扬的密宗,其教义、仪轨和修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即身成佛
  密宗所依经典主要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一行所撰的《大日经疏》则是该宗思想的代表著作。《大日经》主要阐述密教的基本教义、各种仪轨和行法,以及供养的方式。《金刚顶经》以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为受用身,宣传“五佛显五智”说,即中央大日如来的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如来的大圆镜智、南方宝生如来的平等性智、西方无量寿如来的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成所作智。其中除了法界体性智,其余四智都系由唯识所转。《大日经疏》将密宗的一切事相,融贯于“法界缘起”之中,会归入般若实相原理,以为法界本净,遍及一切处,故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法都是佛法,从而将华严学说和中观思想冶为一炉。疏中多处广引《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大智度论》、《中论》、《璎珞经》、《大般涅槃经》、《佛性沦》等经论,意在将大乘各类学说杂糅融会,依他宗之说建立本宗理论。《大日经疏》卷三写道:
  又此经宗,横统一切佛教。如说唯蕴、无我,出世间心住于蕴中,即摄诸部小乘三藏。如说观蕴阿赖耶,觉自心本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无性义。如说极无自性心,十缘生句,即摄《华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入其中。如说如实知自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如来秘藏,皆入其中。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
  密宗理论认为,大日如来是宇宙本体,世界万物、一切现象由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构成。同时又认为,“六大”是大日如来的法身,是密法产生的根源。这就是说,宇宙本体和森罗万象是统一的;离开本体无所谓现象,离开现象无所谓本体。“六大法身”综合十界、六凡、四圣、显现宇宙一切,一切众生从本以来便是毗卢遮那平等智身,也即众生与佛体性相同。因而,众生只要根据密宗教义、依法修“三密加持”,即口诵真言(咒语)、手结印契(各类手式)、心观佛尊(大日如来),就可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大日如来之身、口、意相应,即身成佛。所谓“即身成佛”,是指不改变现在的肉体,而能成就正觉,即由生死凡夫当下转入佛果圣位。
  这一“即身成佛”,实际上是一种渐修顿悟的主张。《大日经疏》卷一说:“若如实自知,即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生死而成涅槃。”又说:“今真言行者,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时人法戏论,净若虚空,成自然觉,不由他悟。当知此观,复名法明道顿悟法门也。”成佛的关键不在于修行的时间久暂,而在于修行的程度和质量。若能于此身心中自净三业,具足三密方便,受如来加持,便得超度三劫,即身成佛。故  《大日经疏》卷二说:
  若秘密释,超一劫瑜伽祇行,即度百六十心等重粗妄执,名一阿僧祇劫;超二劫瑜祇行,又度百六十心等重细妄执,名二阿僧祇劫;真言门行者,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极细妄执,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执,则一生成佛,何论时分耶!度三种妄执,犹如超三阿僧祇劫,可于一生中完成,一时间顿悟。
  密宗自诩,该宗的即身成佛说要优于其他各宗的学说,一行说:
  若余乘菩萨种种勤苦,不惜身命,经无数阿僧祇劫,或有成佛,或者不成佛者。今此真言门菩萨,若能不亏法则,方便修行,乃至于此生中,遂见无尽庄严加持境界。非但现前而
  已,若欲超升佛地,即大日如来,亦可致也。(《大日经疏》卷一)这对于信仰者来说,自然是颇具效果的。
  二、曼荼罗灌顶
  唐代密宗分胎藏界和金刚界两部。“胎藏”,表示“摄持”、“含藏”等意思,犹如置胎儿于母腹之中;“六大”中前“五大”为色法,即属胎藏界。“金刚”,表示“坚固”、“利用”等意思,智慧能断除疑惑,利如金刚;“六大”中的“识大”为心法,属金刚界。密宗认为,色、心不一,金、胎为一,所以金刚、胎藏两部,于一心法界上,建立理体平等和智慧差别二门。胎藏界部演说理体平等的经轨,显示大日如来理德的曼荼罗;金刚界部演说智慧差别的经轨,显示大日如来智德的曼荼罗。
  曼荼罗,又作“曼陀罗”,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为“坛”、“坛场”、“轮圆具足”等。指按一定要求制作的土坛,上面绘以相应的色彩图画,并依特定方位置以瓶、灯、花、香等饰物,以此象征诸佛、菩萨、金刚等无不聚集于此,或象征具备大悲、智慧、方便、大空等一切教理圆满。因此,曼荼罗包罗万有,这万有都系大日如来法身的显现。密宗的一切修持均不能离开曼荼罗。密宗修持者须定期祭祀供养,并各按所需,或念动“真言”,或禅坐观想大日如来,期望达到预想的宗教目的。事实上,曼荼罗也可以成为开展各种宗教法事活动的场所,所以也译作“道场”。在其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曼荼罗通常还以壁画纸绘的形式表现,同样能获得某种无限神秘功能的表征意义。
  不空认为,曼荼罗和灌顶,这是金刚智所传密宗的核心。他说:“曼荼罗灌顶坛者,万行之宗,密证之先,将涉觉路,何莫由斯!”(赵迁《不空三藏行状》)但比起曼荼罗来,不空更推崇灌顶。他说,大日如来之教,有顿有渐,“渐谓小乘登坛学处,顿谓菩萨大士灌顶法门,是诣极之夷途,为入佛之正位。”(同上)“灌顶”,源自天竺国王即位时,由“韦陀梵志”用“四大海之水”灌于新王头顶,并作具体教诲的一种庄严仪式,以此表示祝贺。密宗借用这种仪式,说明阿阇梨的嗣位。“阿阇梨”,是密宗对修持者已达到最高成就时的称号,阿阇梨通达曼荼罗,可传法授灌顶。不空解释说:“顶谓头顶,表大行之尊高;灌为灌持,明诸佛之护念。”据此,灌顶的仪式主要用以表征诸佛已给予修行者以护念加持。但灌顶在具体运用时,实际上范围相当广泛,所谓“息灾、增益、降伏、欢喜”等,据说都能以灌顶法成就。一切灌顶都得在道场内进行,并总以曼荼罗为前提,所以也称曼荼罗灌顶。通常认为,以净水灌注受法者的头顶,意味着由此而去除无始以来身心的种种烦恼垢秽。其后,灌顶的概念不断开拓,含义已另有许多变化。三、《金刚》瑜伽《金刚》瑜伽,指依《金刚顶经》所行的瑜伽。“瑜伽”,梵文yogā的音译,意译“相应”,这里特指依密教宗旨,贯彻于全身心的一种禅定,或称“三密瑜伽”。它用修持者的手式(身密)、咒语(口密)和观想(意密)的方法,使之与大日如来的“三密”融合相应,表征和想象一切如来金刚萨埵加护于己,使自身聚集无限神变和享受一切的能力,由是了知“此心本性清净,随彼所用,随意堪任”,达到自身即是菩萨身的自觉,这就具备了入坛场、受灌顶作阿阇梨的资格。这样,瑜伽就成了密教个人修持中最重要的法门。不空说:“金刚顶瑜伽法门,是成佛速疾之路。其修行者,必能顿超凡境,达于彼岸。”(《续开元释教录》卷上)瑜伽修行在藏传佛教中有极大发展,一部分通向神秘主义,一部分成为健身延年之术。
  四、护摩
  “护摩”,梵文homa的音译,意译“焚烧”、“火祭”,或意译作“火祭祀法”、“火供养法”。本属婆罗门燃火祭天、供养火神阿耆尼,以为消灾禳祸、驱魔求福的作法。密宗引入护摩,把它作为阿阇梨理应具备的法术之一。
  据《大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十九等所说,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不能了知火之自性,故依据《吠陀》而说四十四种护摩;在成佛之后,已了知火之自性,乃宣说十二种护摩。
  我于往昔时,不知诸火性,作诸护摩事;彼非护摩行,非能成业果。我复成菩提,演说十二火。(《大日经》卷六)这十二种护摩,是为真护摩,用以区别婆罗门教所行的护摩,表征大日如来的一切智慧光明。
  外典净行《吠陀》论中,有火祠之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尔者,为摄伏一类故,以言《吠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大日经疏》卷十九)在此基础上,密宗又将护摩分为内外两种。外护摩须于护摩坛上修行,具足本尊(意密)、炉(口密)、行者(身密)三项,以为修行者三密的表征相应。内护摩不须造坛、设炉,而以自身为坛场,结合瑜伽修行,于观想中以如来之智慧火焚烧诸业烦恼,成就菩提。据称,内护摩的修行,根据修行者的需要,又可分为五种不同的观想(瑜伽禅定),即:观想大日如来之性为息灾法,观想不空成就如来之性为增益法,观想无量寿如来之性为敬爱法,观想宝生如来之性为钩召法,观想阿閦如来之性为调伏法。
  密宗的判教,主要从显密二教上立论。一方面说,所有佛法都是佛对众生的说教,根据对象不同而有显、密之分,但实质是一致的。所谓“究竟同归,本无异辙”(《大日经疏》卷六)。无论依显教还是密教修行,都能最终达到成佛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显教是三乘教,密教是一乘教;显教是渐教,密教是顿教;显教是权教,密教是实教。又认为,显教是应化佛释迦牟尼所说,密教是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显教的法身理体无形无相,密教的法身有形有相且能说法;显教由大德法师公开传授,密教须经阿阇梨秘密传授。这种判教,显然有意竭力抬高密宗自身的地位。
  密宗的教义、仪轨和修持,对于社会下层民众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开元三大士”的创宗活动,则与皇权国家的实际需要关系密切。《仁王般若经》以佛的名义说:“我以是经付嘱国王,不付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者何?无王威力,不能建立。”唐代宗诏令不空重译《仁王经》,并亲自作序,云:“其镇乾坤,遏寇虐,和风雨,着星辰;与物无为,乂人艰止,不用般若(指《仁王经》所说——笔者),其能已乎!”  代宗在位期间,一再设仁王会讲诵,请不空祈雨、禳敌。密宗与政治的联系,在唐代佛教各宗中是比较突出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它在晚唐历史进程中急速衰落。另一方面,它的即身成佛教义和密法修持方式虽与帝王、公主、后妃们的精神寄托相适应,但所依经典中宣传的所谓女性为“般若诸母”,以及“男是智慧,女是三昧”等思想,不仅与传统佛教教义对立,而且也与民族传统伦理观念抵触,毕竟难以长期在内地流传。此外,密宗行法中的曼荼罗祭祀、护摩供养等方式,带有很深的婆罗门教烙印,虽然已经过某种改造,但还是很难使之真正“中国化”。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