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山:九、普贤道场峨眉山


2014/9/4    热度:212   

 佛教与山:九、普贤道场峨眉山

   一、山川形势峨眉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县西南12华里处。因遥望两山相峙如峨眉,故名。也有说,“此山云鬟凝翠,髟真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佛教《华严经》称它为“光明山”,道书则称之为“灵陵太妙洞天”。峨眉山周回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诸山,今游览地实即大峨山。峨眉山周辶回数百里,主峰为万佛顶,海拔3099米。走出县城,就会看到云遮雾绕的座座翠峰矗然屏峙,压地盖天。正所谓“万仞白云端”、“三峨压岷右”。从山麓至峰顶有100多华里路。诗云:“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云烟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可谓雄秀幽奇。苏轼“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极言其高。范镇“前去峨眉最上峰,不知崖嶂几千重”则极言其幽深。南宋诗人、四川制置使范成大来此留连忘返,赋诗云:“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丹岩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四时青黛如彩绘,岷山番蔡蒙实相对。”极言其秀美和神奇。峨眉山“奇迹异景,尤难穷历”。就自然胜迹而言,主要有清音阁、黑龙江栈道、金顶、龙门洞、峨眉宝光等。

  清音阁为登山第一胜处,位于牛心岭下,距山麓报国寺约15公里,海拔约900米左右。岭东有白龙江,岭西有黑龙江。两江在清音阁两旁分别架有两桥,将牛心岭同其他两座山头连接起来。这两座桥就是著名的双飞桥。桥下石堑深数十丈,两江飞湍喷雪奔出桥外,约数十步,合于阁前。合流处,砥立着一块形若牛心的黑色巨石,名牛心石。当洪水到来时,激流猛烈撞击牛心石,波涛滚滚,声响如雷。但平时却清音淅淅,如琴如瑟。于是高高在上的清音阁就成为谛听江水清音的绝妙境地。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曾联句道:“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峨眉山志》十景诗云:“杰然高歌出清音,仿佛仙人下拂琴,试向双桥一倾耳,无情两水漱牛心。”即咏此。近岸岩石间丛生着繁花和绿树,来到这里,耳闻目睹,恍若置身仙境一般。

  清音阁西,溯黑龙江上行一华里,即进入白云峡。这里有著名的黑龙江栈道及“一线天”胜景。但见两岸断崖如削,壁立百仞。峡长一里余,两岸间距离仅丈余。沿江崖壁建有栈道,人依栈道前行,脚下是湍急的流水,头上仅兰天一线。崖壁间滕萝斜挂,野花点点。置身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金顶是峨眉山第二高峰,顶高3077米。平时云雾笼罩,阳光一出,云海滚滚,诸多峰顶隐约可见,极为壮观。金顶有四大奇观,即云海、日出、圣灯和佛光。其中尤以圣灯和佛光为峨眉山所独有。每当无云且无月的夜晚,站在山顶,就会看到遍布山坡上的星光点点,那就是“圣灯”。它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又似萤光,飘忽无常。范成大在形容他看到的佛灯时说:“日暮,云雾皆散,四山寂然。一夜灯出,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当此奇景,人们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了。据说,这些圣灯,其实是矿石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可燃性气体的一种自燃现象。至于佛光,就更被誉为奇观了。对此,范成大作了最为详尽生动的描绘,后人很难超越之,现不妨借来一用:“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辄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犹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素黄红紫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僧云摄身光也。”佛光是许多自然条件的合成,故出现的机会很少。过去,佛光一现,善男信女们为成正果,纷纷从舍身崖跳入深渊。现在人们当然知道了,佛光的成因同彩虹本无两样,只因在高山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才形成这种奇特的现象罢了。

  峨眉另一胜景是龙门飞瀑。龙门峡“两山相对,如合水从中出,绀碧无底”。两岸岩石卓立,“色如碧玉,刻削光润”。入峡千余尺,有两瀑布各出一岩顶,从相对七、八百尺高处倾下,岩根有盘石承之,激为飞雨溅沫,发出震耳欲聋般轰鸣,这就是著名的龙门飞瀑。除此之外,峡中还有数道瀑布倒泻入涧中,蔚为壮观。就在距水面两丈的绝壁上,有一圆洞,即龙洞。上有苏东坡大书“龙门”二字,壁上历代文人题咏甚多。洞前溪流中还有一状如小舟的巨石,被称为“普贤神船”。船边山岩上有明人“藏舟于壑”的题刻。因此处风景极佳,故范成大在其游记中称:“昔尝闻峨眉双溪不减庐山三峡。前日过之,真奇观也。及至龙门,双溪又在下风。盖天下峡泉之胜当以龙门为第一。”

  峨眉山气候也别具特色,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山高,山脚与山顶温差很大。大体上,低山区属亚热带,中山区属温带,高山区属正寒带。故酷暑登山,也需备有寒衣。同气候相关,植物也成垂直分布。峨眉山动植物种类繁多,据称,植物多达3000多种。许多动植物是这里独有的,古人云:“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成群结队,向人觅食的可爱的猴群,也是峨眉一大特色。

  二、普贤道场峨眉山为佛教名山,这里几乎无峰不寺、无岭不殿。以至于山与寺联为一体,密不可分。离开佛教胜迹就无从写山,无从写水。峨眉山成为名符其实的佛教文化山。峨眉山被称为普贤道场。普贤,佛教菩萨名,为释迦牟尼右胁侍,专司“理”德。《华严经》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门人)3000人,常在其中演说法。”峨眉山夜有“圣灯”、有“佛光”,一片光明,故佛教徒们认为峨眉山就是《华严经》中的光明山,自然也就是普贤道场了。

  峨眉山佛教传入的时间说法不一,有认为是在汉代,但据不少学者考证是在魏晋间。晋代,著名高僧慧持登峨眉山建寺弘法,对佛教在这里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南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大修寺庙,佛教大行。唐代高宗、武则天、玄宗都支持佛教,使之有了很大发展。宋明两代是峨眉山佛教的鼎盛时期。此时,寺庙不断建成,名僧辈出。据《峨眉山志》载,有佛教寺庵近百所,僧人达3000余人。峨眉山被视为普贤道场,也自宋代始。正是宋人附会说古时有蒲翁入山采药,得见普贤菩萨瑞相。宋太祖时,嘉州屡奏普贤显像,朝廷还派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庄严瑞相。太宗时,又造普贤巨大铜像,置大阁供奉。峨眉山渐成为普贤圣地。普贤道场的确定,可以说是峨眉山佛教大发展的一种体现。清代以后,佛教在峨眉山渐呈衰落趋势。同治年间常住僧已降至600人左右。

  最早的寺院主要有光相寺、黑水寺和普贤寺。光相寺,位于高峰金顶。相传建于东汉。初称普光殿。山多雷火,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系清光绪年间重修。殿后最高处,原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所造铜铸佛殿一座,阔近5米,深4.5米,高6米余。中祀普贤菩萨,四壁铸出万佛,门阴刻全蜀山川程途。可惜此铜殿及华藏寺均毁于火。现在原铜殿遗址附近留有铜塔两座,还有铜殿内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铸铜碑一通,正面为《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背面为《峨眉山普贤金殿碑》,今存于殿侧卧云庵。其实,山名“金顶”皆因此铜殿而得名。当时铜殿在阳光下灿然生辉,故名。寺处海拔3077米的山顶,危崖凌空,旁即万仞峭壁,俗称舍身崖。平时寺周云雾弥漫,太阳一出,则云海滔滔,无数山头隐约可见。站在山顶极目西望,数百里外的雪山历历在目。在金顶还可一睹神奇的“佛光”和“圣灯”,风景奇秀。朝拜金顶是登山的佛教徒的最终目的。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吟咏甚多。“脚头踏破翠芙蓉,直上峨眉第一峰。夜共斗牛岩畔宿,薜萝深处白云封。”极言其高。“天阙尘氛净,烟霄草木香。”极言其净。“诸天银色界,万里玉光铺。”“谁骑六牙象,来坐七天中。”“凌晨观日出,极目海云东。”极言其奇和壮。

  黑水寺,位于对月峰,魏晋间僧肇所建,其后寺屡毁屡建。被追为峨眉祖堂。寺前有唐代高僧慧通之妹慧续尼院,传说有黑虎为之巡廊。附近有“八音池”。据说“池集群蛙,过之者拍掌,则一大蛙鸣,群蛙次第相和如八音之作。音将终,则一蛙复大鸣,群蛙顿止。”十分有趣。

  普贤寺,位于峨眉主峰万佛顶东海拔1000米处一开阔台地上。东晋高僧慧持(净土宗奠基人慧远之弟)所建。唐代名白水寺,宋代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称之为万年寺。寺经历代扩建,到明代,已有殿宇七重,规模最为宏大。可惜在1946年大火中,除无梁殿外,其他建筑皆付之一炬。现有殿宇主要为1953年重建。无梁殿又称砖殿,为了护罩普贤菩萨像,明万历皇帝命当时白水寺主持福登修建。殿呈窿顶方形,外部通高16米,边长5.7米,顶上建有5座小型白塔。因除大门外,全殿未用一梁一木,故名。万历皇帝还曾为寺赐额“圣寿万年寺”,借以为其母祝寿。殿内普贤菩萨骑白铜象,铸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象长7.35米,高4.7米,重62吨。据说此象先分十段在成都铸成,然后运到寺里焊接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属不易。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铁佛像一尊,上部横列小龛6道,供小铜佛像307尊,铸工精致。

  现存其他规模较大的寺院还有报国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和洗象寺等。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系明万历年间明光道人所建,初名会宗堂。清康熙年间,闻达和尚易地而建,改名报国寺。康熙皇帝题有“报国寺”额。殿依山而建,逐殿升高。进山门即弥勒殿,向上依次为大雄宝殿、七佛殿、普贤正殿、藏经楼。大殿从整体到每一细部都经巨匠精工雕成,气势轩昂。各殿供奉的佛像姿态各异。其中坐于白象之上、手拈如意的普贤菩萨,庄严而慈祥,极富特色。寺内大雄宝殿后供有一尊彩釉瓷佛像,通高2.47米,面部色泽白晰,光洁照人。寺内还有14层紫铜华严塔一座,明代铸造。塔通高7米,塔身铸有小佛像4700余尊及《华严经》全文。寺内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殿前还植有满庭丹桂,花香四溢,环境清静幽美。

  伏虎寺,位于峨眉山麓、报国寺西约1公里处。为峨眉山最大寺院。初建于唐代(或说建于宋、明),宋代名神龙堂。至绍兴年间,这里虎狼为患,高僧士性建尊胜幢一座,以示镇压,故改名伏虎寺(或说以山形如虎蹲伏而得名)。寺几经兴废,清顺治年间重建。据说当时僧徒按《大乘经》字数,每字植一树,共植楠杉、柏10余万株。寺周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但尽管殿堂掩映在密林之中,而屋顶却无残枝败叶存留。康熙帝因此题“离垢园”三字以道其神奇。据分析,这是因为山谷中形成的环形气流正好将这些落叶吹走了的缘故。寺后罗峰山经常有轻云缭绕。“罗峰晴云”为峨眉胜景之一。古人赋诗云:“一径钟声瞻玉殿,万杉烟色绕琼楼。石桥水隔红尘杳,台榭飞花绿树稠。”言其幽深秀美。

  仙峰寺,位于华严顶九老洞一带。明万历年间僧本炯创建。古称慈延寺或仙峰禅院。寺背倚高山,面对危崖,俯视华严顶下,群峰林立,气象万千。寺宇宏敞,凡五进,多为清代重建。屋顶覆以锡板铁瓦,在日光照射下,晶莹夺目。寺内供奉释迦牟尼和普贤菩萨。舍利殿内还供有释迦牟尼舍利两枚。寺右数百米即九老洞,传说九位仙人居住其中。他们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九老洞附近还有先皇坛,相传为轩辕黄帝问道处。寺处海拔1700米山中,故盛夏如秋。寺周多松、杉,另外还生长有一种珍贵植物珙桐。寺宇远离尘寰,更显得深邃幽寂。寺周还是群猴栖息之地,山僧戏称之为猴居士。他们或嬉戏,或从游客手中觅食,倍添山中情趣。

  洪椿寺,位于天池峰,建于唐代(—说明代),后屡毁屡建。古称千佛殿,因寺前有洪椿古树,故易此名,又称洪椿坪。寺院殿宇宏敞洁净。明代规模最大时有上下四殿,成为山中一大庙宇,慕名前来静习的达千人。大雄宝殿内供普贤菩萨像,左右为18罗汉像。楼上供有千尊一尺多高的佛像。还有一盏千佛莲灯,高1.7米,7边形,上刻龙纹7条及佛像582躯,作工精细,工艺高超,据说系1915年花费1万余元雕刻而成。清代康熙皇帝曾赐额“忘尘虑”及对联“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一幅,均佚。大殿门前悬有一幅清乾隆年间写成的长达200字的对联,号称天下第一联。寺为群峰环抱,两侧有深谷溪涧,海拔1100米,故盛夏如秋。又因山间水气不易散发,故夏季每日清晨均有小雨蒙蒙,“洪椿晓雨”为峨眉胜景之一。《峨眉县志》有《洪椿晓雨》一诗:“万壑千岩势不平,攀藤扌门

  葛力难胜。苍茫山雨天将曙,寺入洪椿又一程。”而“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则更形象地描绘出晓雨的可爱。大概寺周的林木花草日日为晓雨清洗,故纤尘不染,苍翠欲滴,环境雅净至极。

  洗象池,位于峨眉钻天坡顶。明称初喜庵,规模甚小,清康熙年间扩建为寺。旁有石池,深六尺,传说为普贤菩萨浴象处,故称洗象池。池本平常,以神话而贵。殿宇伟峨,祀观音、地藏、大势至。寺处2100米高处,气候寒冷,故遍山皆为松杉盖满。这里早晚需燃炭取暖,正所谓“五月峨眉需近火”了。每当无云和无月之夜,在洗象池前还可看到“圣灯”点点,为寺蒙上一层神秘的异彩。这一带也是猴群栖居之地,他们常到路边向游人索要食物,十分可爱。

  历代在峨眉山弘法的僧人数以千计,他们在此修建寺院、译经、讲道、修行,推动了峨

  眉山佛教的发展,甚至对峨眉山环境的保护、名山的建成,起重要作用。据载,影响较大的有慧持、明果、宝掌、慧通、继业、怀古、别峰、别传等人。

  慧持(337—412),东晋僧人,俗性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净土宗奠基人慧远弟。14岁始读书,但接受快,“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与兄共以道安为师,“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后奉师命,随兄东行,初止荆州上明寺,后至庐山修住。数年后至建康东明寺,得到晋卫军王郎琊王王句器重,帮助西域僧人伽罗叉译校《中阿含经》。后还庐山。晋隆安三年(399)立志入蜀传法,其兄慧远苦留不住,感叹说:“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慧持答道:“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遂与兄别,远行到成都,在龙渊精舍,大弘佛法,得刺史毛璩推崇,次年登峨眉山,同当地苦行僧一起,披荆斩棘,辟地为寺,供奉普贤菩萨,号普贤寺。成为峨眉山佛教少数奠基人之一。两年后仍回成都龙渊精舍。后世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蜀人谯纵举兵杀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举邑纷扰,慧持避乱居郫县中陀寺。谯纵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带兵到郫县讨伐,进入寺中。众僧皆惊惧逃走,惟慧持镇静自若。逼至前,仍盥洗如常。道福竟“愧悔流汗”。可见慧持修道之深。晋义熙八年(412)卒于龙渊寺,春秋七十六。

  明果法师,俗性林,四川资州人,曾在北魏道武帝廷下为将,以功封镇南将军。后在泽州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别号澹然。回峨眉山住锡,弘扬佛理。时乾明观道士受到感悟,多弃道皈佛,并请明果住观。于是明果改观为中峰寺。这件事被后世演义为“刺蟒救道”的故事加以渲染。

  宝掌和尚,印度人,因左掌心有痣,故名。南北朝时来华,初住成都大慈寺,译经布道,并以善诵《般若经》著称。人们赞颂他“劳劳玉齿寒,似迸泉岩急。有时中夜坐,阶前鬼神泣。”后上峨眉,建庵弘法。《峨眉县志》称峨眉灵岩寺也为宝掌所建。还曾到五台山住融峰华严寺住锡。对佛教在峨眉山、乃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慧通禅师,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从洛浦寺元安和尚出家。唐僖宗年间(874—888),自会稽至峨眉山,喜爱这里山清水秀,遂住白水寺,弘扬佛法。他对峨眉山佛教最突出的贡献是四处募化,修建寺院。经他率门人组织修建的寺院有普贤寺、清音阁、华严寺、中峰寺、黑水寺。由于他相信“峨眉山属火”故多火灾的说法,于是分别改华严寺、中峰寺、牛心寺、普贤寺、华藏寺寺名为归云阁、集云寺、卧云寺、白水寺、黑水寺,认为这样可防火灾,保护寺院。峨眉山关于慧通的传说很多。《峨眉山志》载,有一次慧通在普贤寺前突遇洪水,无法过溪,这时一只大虎伏在身边,待他骑上,一跃过溪。后来在此建有一桥,名虎跳桥。

  继业三藏大师,俗姓王,耀州(今陕西耀县)人,在东京天寿院削发为僧,乾德二年(964),奉诏率僧300人去天竺(印度)求法,开宝九年(976)始归。他将请回的舍利、经卷呈献朝廷,得到太宗嘉奖,赐他袈裟一袭,并诏他择名山修习。继业禅师选中峨眉山作庵(即牛心寺)而居,在此译经、讲经、注疏、誊写经文、直至圆寂。终年84岁。由于他通晓佛教经、律、论,又被尊称为三藏。

  怀古和尚,宋代僧人,俗性张,字德成,峨眉县人,出家于峨眉山中峰寺。善作诗,与建南的希昼、金华的宝辶贝贝隹、南越的文兆、天台的行肇、沃州的简久、贵城的惟凤、淮南的惠崇、江南的于昭,被称为“九诗僧”。《峨眉县志》收录他一首《送田锡下第归宁》,诗云:“念彼孤亲去,无成万里归。来程芳草尽,去国故人稀。栈道浮云险,刀州入望微。前期有公介,莫负老莱衣。”他的诗清隽高雅,为时人所推崇,欧阳修等人对他的诗也很赞赏。

  别峰禅师,俗姓李,名宝应,峨眉县人。陆游《别峰禅师塔铭》云:“禅师少而奇警,日诵千言,然不喜有家,成童时,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出家后从中峰寺密印为师,深得密印赞尝。后又师事成都昭觉寺环悟大师。其后去过径山,又至保宁、金山、雪窦开堂升座。淳熙七年(1180),住锡径山灵隐,卒于此。同陆游交往甚厚,故陆游为之撰有塔铭。

  别传禅师,明代僧人。俗姓王,名会宗,湖北云梦人。7岁时出家于白鹤寺,嘉靖年间至峨眉山,住锡积圣寺。曾铸3口大铜钟,1口留积圣寺,其他两口分赠白水寺和永延寺。“积圣晚钟”是峨眉胜景之一。钟高2.3米,重12500公斤,钟内外刻有佛经、佛偈、铭文、洪钟疏及捐钱铸钟者姓名等内容。钟声深厚清越,每当它回荡在崇山峻岭之间,常使人浮想连翩。别传禅师于隆庆年间建金龙寺,并按《法华经》字数,在寺周广植楠木,一字一树,共植69777株,取名古德林(又名功德林)。明神宗嘉奖其建寺造林之功,赐号“洪济禅师”。他在峨眉40年,弘法布道,深得僧众敬重。终于京师,年81岁。塔建于峨眉山万年寺前,当时大学士陈以勤为撰《别传禅师塔铭》。

  三、峨眉释与道峨眉被视为佛教名山,也曾被视为道教的福地洞天,道教在此也有过很大的发展。据《峨眉县志》载,道教最早传入是在三国时期,而峨眉山最早的道观应当是西晋乾明道士所建的乾明观了。东晋时,著名道士陆修静“好方外游”,曾“西至峨眉访清虚之高躅”。隋唐之际,著名的道士和医学家孙思邈曾来峨眉山采药炼丹,相传今牛心寺后药王洞就是他炼丹之地。《峨眉县志》载,被称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到二峨山猪肝洞隐居,附近“八仙洞”传为八仙聚会之所。唐诗中,相当一些是以道观道士为题材的,如鲍容的《赠峨眉山杨炼士》就是其一,他在诗中吟道:“道士夜诵蕊珠经,白鹤下绕香烟听。夜移经尽人上鹤,天风吹入青冥间。”道士施吾也在《天柱山峨眉道士》中吟道:“古称天柱连九天,峨眉道西栖其巅。”诸多以道教为题材诗歌的出现,反映了唐代峨眉山道教的兴盛。宋代,峨眉山道教也有很大的发展。许多道观,如东岳庙、玉皇观、雷神祠、关帝庙等都是此时新建的。许多地名如“龙门洞”、“仙皇台”、“九老洞”、“三霄洞”、“女娲洞”、“伏羲洞”等都是以道家经典而取名。当时著名道人陈搏(?—989)曾从华山来此修行,并自号“峨眉真人”。后人修陈搏祠,并供其当年写于石上的真迹“福寿”二字。有诗咏此祠:“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梦成孤蝶往,蜕在一蝉空。蕊木笈微言秘,霄晨浩气通。丹遗舐后晰,林遣御余风。布雾沉荒白,餐霞忘暗红。峨眉有归约,飞步与谁同。”元、明以来,道教在峨眉渐趋衰落,许多道观改为佛寺。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纯阳殿,为当时最大道观,供奉吕祖、三霄之像。但到清代乾隆年间,此观已无道士居住,为僧人所占。至此,峨眉山成为清一色的佛教天下。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到,宋代以前,峨眉山佛道共存。但到明代,佛道发展失衡。佛教在峨眉山呈蓬勃发展势头,几乎无峰不寺,信徒日众。相比之下,道教则受到冷落,甚至由于宫观少人进祀,道士只好下山。

  在峨眉山释道关系中,曾出现两次将二教融为一体的尝试,具有典型意义。一次是明万历四十年(1615),明光道人建会宗堂,同时供奉佛道神祗:普贤、广成、楚狂牌位。一次是清代乾隆年间,泰安和尚重建九老洞寺庙,第一殿供道家赵公明像,第二、三殿供佛像。

  在明、清时期出现二教融合的尝试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至此时早已中国化。释、道、儒三教经长期交流,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备了太多的相似之处。尽管如此,各教所据经典毕竟大有不同,故“融为一体”终未实现。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