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山:一、文殊道场五台山


2014/9/4    热度:541   

 佛教与山:一、文殊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自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汉地,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便逐渐弘传至这一地区。从此,五台山佛教历经沦桑,弘传不绝。寺庙林立,香火兴盛,名僧济济,宗派繁多。五台山成为海内外信众虔心巡礼朝拜的佛国圣地,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一、地理形胜

  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部,位于北纬39°02′、东经113°32′附近,地跨山西省的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和河北省的阜平县二省四县,但其大部分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属太行山一个支脉,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纵长约二百里,方圆五百里。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北台叶斗峰,海拔高达3058米,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座台顶虽峻极云表,峰顶却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又因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广清凉传》卷上),亦称为“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五台山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胜地。

  五台山五峰耸立,左邻恒岳,右接天池,北陵紫塞,南俯中原,环基所至五百余里。自古便有五台、四土垂、四关、四门等形胜说法。

  其实,古今五台的分布罗列是有差异的。宋代僧延一的《广清凉传》卷上说:“至巨唐俨禅师,神异僧也,尝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顶,皆有五色云覆之。随云覆者配之为台,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即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余皆定矣。”唐代行俨禅师(?—849)以前的五座台顶是:北台为大黄尖,中台为叶斗峰,南台为翠岩峰,西台为挂月峰,东台为望海峰。此后的五座台顶变为: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东台望海峰。古今五台,中、北、南台有变,东、西二台相同。人们习惯上把五台之外称为台外,五台之内则称为台内。

  所谓四土垂,在《广清凉传》中说:“按《灵记》,五台山有四土垂,去台各一百二十里”。东土垂无恤台,即恒山顶,在山西省浑源县境内;西土垂瞢薨豆山,即管涔山,在山西省宁武县境内;南土垂系舟山,在五台县灵境乡境内;北土垂覆宿堆,即夏屋山。明代沙门镇澄所撰《清凉山志》卷二也说:“五峰之外,复有四土垂,东曰青峰土垂,即常山,亦名无恤台,赵襄子曾登是山,因以为名。南曰朱明土垂,即方山,李长者著论处。西曰鹤林土垂,即马头山,亦名磨笄山,代子夫人磨笄自杀处也。北曰玄冥土垂,即夏屋山,亦名覆宿山,古之帝王避暑处”。这里所说的四土垂与《广清凉传》略有不同,东土垂仍为恒山,南土垂方山,在山西省寿阳县东北40里,西土垂马头山,在山西代县城东南25里。北土垂仍为夏屋山。

  所谓四关,在《清凉山志》卷1中载,五台山“雄据雁代,盘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四关,即指雁门关、龙泉关、平型关和牧护关。雁门关,亦名西陉关,在山西省代县西北30里处;龙泉关,在河北省阜平县西70里处;平型关,在山西省繁峙县东130里处;牧护关,在五台县城东南10里处。此外,五台山还有四门的说法。近人李相之在其《五台山游记》中说:“五台山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有三层:第一层叫大关,亦名虎狼(牢)关,离济胜桥四、五里。第二层是阁子岭,岭上有‘五台奇胜’石碑一座。第三层是虎阳岭。北门是鸿门岩,东门为龙泉关,西门即峨峪岭。”四关四门,分列于五台山东西南北四周边界上,成为五台山佛国圣地的出入门户。

  《敦煌石室遗书》中的佛教史籍说:“昔人颂宇内灵奇之境,恒言五岳之外,复有三山。盖谓五台、峨眉、普陀也。三山皆因佛迹显,而五台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赫,故得名独盛。”五台山地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形势,在文化地理学意义上,自然地为五台山佛教道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即构成以五峰环抱的台内台怀镇为主体基地,四方弘布,东叩阜平的龙泉关、西临宁武的管涔山、南接寿阳的方山、北倚北岳恒山的地域广阔、佛法独特的北方系五台山佛教文化圈。

  二、佛教沿革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早在东晋十六国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即北魏泰常六年,天竺沙门佛陀跋陀罗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中《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此经把清凉山定为文殊师利所居之地。唐景龙四年(710),菩提流支译出的《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大地)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中国古称震那国,五台山亦在中国的东北方,尤其是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由此武则天在位时法藏所著《华严经探玄记》卷15就说:“清凉山则是代州五台山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此山及文殊灵应等,有传记三卷。”正式确认清凉山就是五台山,而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唐华严宗四祖澄观在所撰《华严经疏》中更直截了当圆满了这一说法:“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将清凉山等同于五台山,把五台山确定为文殊菩萨道场这一衍化过程,从北魏开始,一直到澄观撰《华严经疏》止,可以说基本结束。从此,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标一帜,影响越来越大。文殊为释迦牟尼佛的九代祖师,亦称诸佛之母,在佛教信仰中地位极尊,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也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

  1、五台山佛教的肇始及兴衰

  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佛教的兴衰和寺庙创建最早。关于五台山佛教的兴始和寺庙创建的时间,自古以来,说法很多。

  明代高僧镇澄所撰《清凉山志》载:摄摩腾、竺法兰“于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至洛阳,”“明年春,礼清凉山回,奏帝建伽蓝。腾以山形若印度灵鹫山,寺依山名也。帝复以始信佛化,乃加大孚,孚者信也。始度僧数十居之。”若依此说,大孚灵鹫寺当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庙。此说源于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其山属代州五台县,备有五台。中台最高,目极千里,山川如掌上……从台东南而下三十里许,有古大孚灵鹫寺,见有东西二道场,佛事备焉。古老传云汉明帝所造。”五台山东汉兴佛建寺之说,亦同样见于宋延一重编的《广清凉传》,“大孚灵鹫寺者,世传后汉永平中所立。”这一说法因了道宣的声望及《清凉山志》的广泛流通,目前较为流行,但查诸僧传,均未载摩腾、法兰于永平十一年春至五台山一事。且摩腾其人,刘宋之前不见史载,是否确有其人,学术界尚无定论。至于法兰传中说的“忄音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旃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洛阳,明帝即令画工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梁《高僧传》卷1)。其中的“清凉台”在洛阳白马寺中,并不是清凉山(即五台山)。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其《五台山记》中说:“余考之,五台山在汉为虑厂虎县,而山之史始见于齐。其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而彼教之人以为摄摩腾自天竺来此,即居是山。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在洛阳而不在此也。”其实,根据史料记载及考证,在东晋初年、后赵时期,由天竺高僧佛图澄及其弟子东晋名僧释道安方将佛教传入山西境内。所以,东汉时五台山即建有佛寺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况且,五台山回环五百余里,大孚灵鹫寺即今菩萨顶、显通寺一带,处于五台山腹地,交通十分不便。在佛教初传汉地之时,即在这里建造寺庙,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在记述五台山佛教史迹最古老的著作唐代沙门慧祥所撰《古清凉传》中又有另一种说法:

  “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具奉圣仪,爰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且今见有东西二堂,像设存焉,其余廊庑基域,仿佛犹存。《括地志》以孚为铺,《高僧传》以孚为布,斯皆传录之谬也。”依此说,大孚灵鹫寺是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释慧祥所说的《高僧传》是指唐道宣所著《续高僧传》,其中《昙韵传》载:“昔元魏孝文,尝于中台置大布寺,帝曾游止,具奉圣仪”。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文物考证,北魏时期五台山兴建佛寺之说是可以成立的。

  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氏,先前僻居朔漠,“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魏书·释老志》),到拓跋王圭时,始知佛法,只是当时“天下初定,戎车屡动,庶事草创,未建图宇,招延僧众也”(同上)。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天下粗定,遂频诏建寺,礼敬僧人。拓跋王圭开北魏崇佛之风气,从此代皆如此。文成帝时(452—465),为其祖先铸释迦立像五尊,高丈六,用赤金25万斤。又任沙门昙曜为沙门统,于城西武州塞凿山开窟五所,雕饰奇伟,冠绝一世。这就是著名的云冈石窟。孝文帝立,笃好佛理,大兴佛寺,至太和六年(477),平城即有僧尼二千余人,新旧寺约一百余所,魏境四方各地僧尼77258人,有寺6478所。北魏的崇佛政策,影响波及整个北国。处于平城东南600余里的五台山,此时兴寺度僧,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五台山佛教的兴起和佛寺的兴建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据《古清凉传》、《广清凉传》载,“元魏孝文,北台不远,常年礼谒,”并至台山避暑,于中台置千许“小石浮图”,在清凉谷岭建造了清凉寺。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认为“此五台山,都号清凉山,山中造寺,此寺最初,故号清凉寺。”孝文帝登五台山时,见“有一小峰,顶平无林木,岿然高显,类西域之鹫峰”(《广清凉传》)。遂“爰发圣心,”造建了大孚灵鹫寺,又于寺前种植花园二、三顷。并且环绕鹫峰置建了12座寺院。五台山佛教由此而兴。孝文帝以后,诸帝也都崇佛,“魏高祖太和中,代京阉官自慨刑余,奏乞入山修道,敕许之。乃赍《华严》昼夜读诵,礼悔不息。一夏不满,至六月末,髭须生,得丈夫相。以状闻,帝大惊,重之。于是国敬《华严》,复尊恒日”(《大唐内典录》)。皇帝奉佛,朝野风从,一时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纷纷施财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礼灵迹。魏文帝第四女信诚公主于五台山兴建佛殿讲堂,置公主寺。棣州剌史崔震于中台造精舍一所、小石塔数枚。宕昌王亦曾游五台山,于佛光山造宕昌寺和佛光寺。在元魏时期,五台山已建有佛光寺、宕昌寺、清凉寺、大孚灵鹫寺、公主寺、观海寺、铜钟寺等数十座寺庙,且“岁时香火,遣使敬修”。可见,其时五台山佛教已很兴盛。

  北齐诸帝大多好佛,至使齐境佛刹林立,僧尼众多。至今山西境内北齐佛教遗迹,还有多处。五台山佛教在北齐崇佛风气下,得到大规模的发展,进入其佛教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古清凉传》载:“爰及北齐高氏,深弘像教,宇内寺塔,将四十千。此中(指五台山)伽兰,数过二百。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焉。”按正史,周武帝灭齐后,执行废佛政策,在原北齐境内没收佛寺四万余所,使三百万僧人还俗。可见慧祥的记载大致符合史实。一座五台山,居然建寺二百,并割八州之税供养,可见当时五台山佛教之盛。北齐初年,第三王子入山求见文殊菩萨,烧身供养,诏修王子烧身寺(即今寿宁寺)。

  周武灭佛,齐境盛极一时的佛教,于此衰落,五台山佛教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寺庙悉毁,僧尼还俗。以至慧祥感叹道:“遭周武灭法,释典凌迟。芳徽盛轨,湮沦殆尽”(《古清凉传》)。

  隋兴,一改废佛为崇佛。隋文帝于开皇元年(581)“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清凉山志》)。开皇十三年(593),文帝又派人至五台山,设斋度僧,并自称“佛弟子。”五台山佛教又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道路。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李渊父子由太原起兵而有天下,建立唐王朝。因此,他们把太原府辖境内的五台山看作是“龙兴之地”。贞观九年(635),唐太宗下诏云:“五台山者,文殊门必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尤当建寺度僧,切宜祗畏”(《清凉山志》)。于是,在五台山建寺十所,度僧百数。这就奠定了有唐一代对五台山佛教的基本政策。武则天为了给自己君临天下制造舆论,对佛教特别热心。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自称她“神游五顶”,敕命重建五台山清凉寺,竣工后,命名僧感法师为寺住持,并封感法师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广清凉传》)。清凉山住持感法师成为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最高僧官,这是五台山佛教在全国佛教界取得举足轻重地位的发端。武则天遣使到大孚灵鹫寺前,采花万朵,移到禁苑,命内道场栽植供养。并派尼妙胜在中台造塔,一年完工;遣内侍黄门金守珍就山供养,设斋供一万菩萨,设斋之日,巡礼僧达万人。唐代宗时著名高僧不空曾派弟子含光来五台山建金阁寺,不空首先施舍自己的财产,并动员代宗及诸大臣赞助。于是,宰相王缙从中书省开出募捐许可证,命五台山的僧侣数十人,分赴全国各地募捐。代宗也给全国十节度使下诏,让他们支持这项募捐活动。金阁寺建成后,又造了玉华寺。大历五年(770)不空还曾亲自到五台山修功德,并运用自己在朝廷的势力,奏请天子在天下著名寺院都建文殊阁,作为五台山根本道场的支院。又奏请在天下各寺院食堂中改所供宾头卢尊者为文殊。这样就把文殊信仰推广至全国,形成了以五台山为中心,以各著名寺院为枢纽,遍布天下各大小寺院的文珠信仰之网。五台山佛教经唐代诸帝的倾心供奉推动,寺院建筑规模宏大,全山僧尼数以万计,进入其佛教发展的第二个繁盛期。当时全山有佛寺360余所,其中规模宏丽者70余所,全山僧尼”达万人之众”(《全唐文》卷621)。五台山成为中外佛教徒共同向往的佛教圣地,瞻礼五台山的僧侣,川流不息。

  入唐以来,佛教有了很大发展,但国家经历了安史之乱,经济上遭到了巨大破坏,从而和寺院经济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废佛事件。武宗会昌四年(844)禁供佛牙,并敕五台山、终南山、泗州普光寺、凤翔法门寺等处,有佛指骨也不许供养。接着,会昌五年,大规模拆毁寺院,没收寺产,遣散僧尼。凡毁大、中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小的寺庙四万多处,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人,没收寺院良田数千万顷,佛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会昌六年(846),武帝去世,继位的宣宗以至懿宗都力图恢复佛教,但王朝已临末运,藩镇倾轧,农民起义,数十年间,战乱频仍,中国佛教从此衰落。经过这次废佛,五台山佛寺中,只有僻处台外、规模不大的南禅寺遗漏保留下来。此寺建于建中三年(782),距今一千二百多年,成为我国最古的一座现存唐代木构建筑。其余寺院,有的就此湮没,有的重新修复。大中二年(848),宣宗诏令五台山新建五座寺庙,各度僧50人。昭宗时曾敕令重修寿宁寺,并拨给州田百顷。佛光寺,会昌废佛中被毁,宣宗即位后,愿诚和尚重返佛光,整理废墟,女弟子宁公遇施建了东大殿。此殿建于大中十一年(857),距今一千一百多年,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中又一颗明珠。

  《广清凉传》载:“宣宗践祚,重兴寺宇,敕五台诸寺,度五千僧,再请君页为十寺僧首,并都修造供养主。”可知在宣宗在位期间,又修复了许多寺庙,诏度了五千余名僧人,五台山佛教有了一些恢复。但随即不久的五代,又发生了后周世宗的灭佛事件,遂使五台山佛教又趋式微。《广清凉传》载:“自后周已来,亟遭废毁。甄台寂寞,空余麋鹿之场;宝塔摧颓,但聚鸱枭之迹。俄钟随季,海内分崩,寓县沸腾,生灵涂炭。兵火延及,荡焉靡遗;大率伽兰,多从煨烬。名额既泯,基址徒存,其堪住持者,67所,余皆湮没焉”。由此可知,尚未恢复元气的五台山佛教再遭打击,以至周世宗灭佛后,至宋初,寺院仅存67所。

  宋太祖赵匡胤创宋之后,一反后周灭佛政策,转而对佛教进行扶持和保护。于是,五台山佛教又从萧条转向了新的兴盛时期。太平兴国元年(976),太宗诏曰:“五台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尽蠲税赋”(《清凉山志》)。并敕中使将金泥书经一藏送至五台山菩萨院供养,“每岁度僧50人,令事清修”(同上)。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又下诏:“重修五台十寺。十寺者,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佛祖统纪》)。并令内侍张廷训往五台山造金铜文殊菩萨像,供奉于真容院。同年四月,又遣使蔡廷玉等到台山建寺,“敕河东路有司运给”(《清凉山志》)。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寺建成,赐额“太平兴国寺”。淳化二年(991),太宗又令:“五台诸寺院,今后每至承天节依例更不试经,特许剃度行者50人,内20人与真容院,余以等第轮次均分诸院“(《宋会要辑稿》)。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又“特赐内库钱一万贯再加修葺”(《广清凉传》)。由于宋代诸帝对五台山的崇建,佛寺兴建增多,僧尼人数猛增。《广清凉传》载:“自是,层楼广殿,飞阁长廊,云日相辉,金碧交映,庄严崇奉,邈越前代矣。”据《广清凉传》载,宋时全山有寺70余所,僧尼五千多人,香火已十分旺盛。

  北宋未年,金兵大举伐宋,五台山因与金朝接壤,“比因边亻卒,议括旷土,故我圣境山林,为土兵所有,门开余田斩伐,发露龙神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残八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清凉山志)。五台山佛教因战事又一次受到冲击。宣和七年(1125),忻、代二郡失守,金兵占领了五台山,五台山一带僧俗受到金兵烧杀抢掠。五台山僧正真宝曾团练僧兵,联合宋军抵抗金兵。作为金朝统治者的女真族,一方面受当时崇佛社会风尚的影响,另一方面金代诸帝为柔服汉人,加强中原地区统治,亦对五台山佛教加以尊奉。天会十五年(1137),于五台山佛光寺重建七间木构建筑的文殊殿和五间天王殿。正隆三年(1158)建造了灵岩寺(即岩山寺)金帝完颜亮且命“御前承应画匠王逡同画人王道”(《灵岩寺水陆图碑记》)于正殿中绘画水陆图。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敕建五台山万岁寺。还在五台山新建了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从中可看出,金朝统治者对五台山还是尊崇的。

  元朝建立后,对佛教非常尊崇,喇嘛尤受优礼。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就曾诏曰:“朕眷仰灵峰,大圣所宅。清修之士,冥赞化机,官民人等,不得侵暴,“(《清凉山志》)。第二年造经一藏,敕送五台山善住院,令僧披阅,并修十二佛刹。元贞元年(1295),元成帝为皇太后建佛寺于五台山。至大元年(1308),元武宗“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同年十一月,再“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至大三年(1310),又一次增派工匠军卒,“营五台寺。役工匠千四百人,军三千五百人”(《元史·武宗本纪》),参加营建施工的人数达一万三千九百人。可见当时工程规模之大。元代五台山新建、重建寺院有万圣国寺、大圆照寺、普恩寺、铁瓦寺、寿宁寺、西寿宁寺、护国寺、金灯寺、望海寺、温泉寺、石塔寺、清源寺等。元代兴建的寺院,规定住僧三百,住持由朝廷选派任命,朝廷并将大量土地赐与寺院。元代五台山的寺院不仅拥有田产,还开采铁矿,经商贸易,这就为元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元代诸帝的崇建,蒙汉人民的信奉,五台山在元代成为兼弘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圣地。

  明清时代又是五台山佛教兴盛时期。出身于僧侣的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重佛教,以下诸帝也都崇信佛法,不断地对五台山遣使供养,建寺修刹。为了笼络蒙藏少数民族,特别重视喇嘛教,因此使五台山自元代兴始的喇嘛教,到了明清时期,发展到与汉地佛教等同的地位。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派人到西藏迎请名僧哈里麻到京,赐銮舆旌幢伞盖之仪,遣使卫送于五台山大显通寺。永乐五年(1407),命太监杨日升重修寺宇及舍利塔(即大白塔),并首建塔院寺。第二年,敕五台山十寺为国祝厘,命五台县按月供给寺僧米粮,又将贝叶经及梵文经藏赐于大文殊寺(菩萨顶)。正统十年(1445),明英宗敕造大藏经送普恩寺。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神宗在五台山设龙会,赐与五台山僧人锡杖、衣钵一千二百付。明神宗李太后,亦舍钱于五台山修建寺院。据明万历年间五台山狮子窝寺镇澄法师撰《清凉山志》记载,当时“台内佛刹,凡六十八所”,“台外佛刹,凡三十六所”。万历十年(1582),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在显通寺讲经时,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僧俗每日不下万人,也可说明当时五台山佛教之盛。

  入关统治中原的清王朝,更是对佛教优加崇奉。从康熙开始,“国家绥柔蒙古,特兴黄教。宏启宗门,藉资控驭,由是中外刈安,边民享日升平之福者逾二百祀。而清凉五顶以近邻郊圻,岁或再至。怀柔最先,所以迓休祥而普乐利者,典尤巨焉”(《山西通志》)。国家非常重视利用黄教来加强中央政府和蒙古地区的联系,史称“以黄教绥柔蒙古”。从康熙年间至清末,朝廷将统辖内蒙古、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迁住五台山镇海寺,以鼓励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办法来融洽民族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康熙皇帝曾赴台山五次,敕建寺院五所。康熙二十二年(1683)将台内十座汉庙(罗目候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寺、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改为黄庙(喇嘛寺),和尚也一并改为喇嘛。乾隆皇帝也赴台山六次。由于朝廷对五台山佛教的尊崇,因此五台山佛教特别是喇嘛教极为兴盛。雍正时,五台山已有规模宏大的黄庙26所,“黄衣僧恒千余人”(《五台新志》)。嘉庆时,仅菩萨顶就有喇嘛561人,最多时达3,000余人。蒙藏佛教徒对五台山崇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不绝”(同上)。“内外蒙古王公台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袁希涛《游五台山记》)。在清代,五台山佛教促进了汉、蒙、藏、满各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在五台山黄教鼎盛的清代,汉地佛教也十分盛行。据光绪《山西通志》记载,清末,全山有青庙(汉地佛教寺庙)78所,僧侣人数亦在千人以上。

  中华民国中期以后,由于社会动乱,许多人流离失所,人们把寺院当作避难之所。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二十八年(1939)五台山境内有寺院110所,僧尼2200人,其中喇嘛800余人。日军侵占五台山后,许多僧人不甘奴役,纷纷逃离,境内佛教急遽衰落,寺庙亦遭破坏。1946年,五台县解放,外逃僧人陆续返回。土地改革时,部分寺庙又遭破坏。建国初期,五台山佛教仍坚持正常活动。“文革”十年,五台山佛教亦受冲击,寺庙多遭破坏。1978年以来,逐步落实宗教政策,国家拨款1000余万元,修复寺庙30余座。五台山现有自唐以来各个朝代寺庙50余座,常住僧200余人。夏季,游方僧人很多,常有500至800人,目前,这些僧人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2、五台山佛教宗派及高僧

  五台山佛教,历史悠久,几经沧桑,本身就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五台山这个小舞台上同样演绎着中国佛教史的风雨兴衰。自东晋十六国到现在的一千五百余年里,五台山佛教名僧辈出,僧才济济。各宗高僧来台活动,都把五台山作为弘法传宗的基地,使五台山佛教呈现出显密诸宗并弘,汉藏佛教共存的独特风采。

  华严宗《华严经》是大乘佛教重要典籍,是五台山为文殊道场的主要依据。从北魏时候起,五台山一直是传播、研习《华严经》的主体基地,华严学在五台山兴起最早。北魏太和初年,代京阉官刘谦之自惭形秽,入山修道,昼夜读诵《华严经》,将此经传入五台山。后有悬瓮山沙门灵辨于延昌四年(515)入五台山清凉寺研习《华严》,至神龟三年(520),撰成《华严经论》100卷。隋时释昙义及弟子昙训,常居五台山,每日讽诵《华严》一帙,以此为恒,经年不息。佛光寺解脱大师及其弟子明曜,转读《华严》,晓夜无辍,还依《华严》作佛光观。唐开元年间,著名华严学者李通玄曾至五台山华严寺,研习华严经,后于五台山南土垂方山著《华严经合论》120卷、《华严经大意》1卷、《华严决疑论》4卷。唐代著名高僧华严四祖澄观也于大历十一年(776)到五台山华严寺修习华严学,后经四年写出《华严经疏》60卷,有“华严疏主”之誉。在此书中,澄观明确把清凉山定为代州五台山,使五台山正式成为文殊道场。澄观开讲新疏,影响日大,后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抄》90卷。澄观驻锡五台山20年,讲演《华严经》达50遍,使五台山真正成为当时华严学中心地之一,他自己因此功德被授以“清凉国师”的尊号,成为五台山佛教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一代高僧。继澄观之后,华严五祖宗密亦于长庆元年(821)至五台山弘传华严教旨。此后五台山僧人中弘传华严宗的,还有后唐诚惠,后汉继,北宋承迁及其弟子净源。承迁著《华严经金师子章注》1卷,净源著《华严经原人论发微录》3卷、《华严经普贤行愿修证仪》1卷、《华严经还源观疏钞补解》1卷,时称“华严中兴之祖。”元代真觉国师文才以及号为“华严菩萨”的正顺,都是五台山研习《华严》的贤首大德。明代又有月川镇澄法师、无尽慧定法师和契真道相法师弘传华严。清代“阐教神师”达天通理亦是一代华严宗匠。

  净土宗北魏时,五台山佛兴寺高僧昙鸾是弘传弥陀信仰的净土祖师。他广学内外经典,修持净土法门,著有《往生论注》等,是五台山净土宗的先驱。唐大历五年(770),净土宗四祖法照至五台山华严寺,入念佛道场,弘传净土教义,创“五会念佛”,使学净土者益众。贞元十五年(779),创立竹林寺,成为唐代著名净土道场。明代又有衤朱宏真可、憨山德清以及月潭倡导禅净一致,归心净土。据民国年间统计,当时五台的净土教徒占全山僧尼人数的百分之九十。

  律宗早在北魏太和末年(497),法聪律师就在五台山北台(今碧山寺)为众开讲《四分律》,这是中国佛教史上解律之始,弟子道覆曾录为《四分律疏》。隋代僧人惠龙精通律学,继法聪律师以后,又在五台山开讲《四分律》。唐时,律宗创始人道宣律师曾至中台宣讲律学,使台山律学转变为律宗,五台山亦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戒坛。唐代大和二年(828),禁止诸州传戒之时,天下数百戒坛,仅许五台山、洛阳二处戒坛保留,足见五台山戒坛在当时地位之高。以后,五台山律宗延绵不绝,代不乏人,出了不少著名律师。如元代圆光法闻律师曾隐居台山6年,研读《大藏经》。至明代,虽然“谈经者多,弘律者少”(《清凉山志》),但五台山律宗还相当盛行。宗林律师为弘治年间登坛大戒主,曾任五台山提督,对五台山律宗有着很大的影响,他整顿纲纪,为五台山僧风的纯正做了杰出的贡献。被人称为“中兴律祖”的古心如馨律师为恳求戒法,三逾寒暑,徒步跋涉来到五台山,于此悟通大小乘律后,返回南京兴建古林寺律宗道场。弟子寂光曾于万历年中在五台山起皇坛传戒,中兴南山律宗。弟子远清自幼出家五台山,从如馨律师学律后,又返回五台山,精研律部,传戒授法,遂使五台山法戒大盛。

  禅宗早在隋时五台山解脱和尚就习禅,作佛光观。唐时五台山有北宗神秀系的巨方禅师,荷泽神会系的神英禅师,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系的智通禅师、赵州从谂、木叉和尚、隐峰禅师,雪峰系的孚上座,沩仰宗的无著禅师等于此修习弘传禅宗。五代时有五台山真容院匡嗣禅师弘扬禅法。金代有铁勤寺慧洪禅师精进不懈,勤修禅业。元时有临济一代宗师海云印简在五台山弘法,清凉高僧真觉大师就曾从印简咨决心要,印简为五台山禅学的延续作了巨大贡献,时人称为中兴临济名匠。元明清时期,禅宗在五台山居于主要地位,明时有碧峰禅师,明太祖曾为他在五台山敕建了普光寺;孤月禅师在成化年间在五台山华严谷建普济寺,后终于本寺,且有《清凉语录》行世,另外还有大巍、宝印、无边诸禅师在五台山参究禅机,弘扬佛法。禅宗自创宗以来,一直是五台山佛教中的一大派系,据1956年统计,全山445名僧人中,有禅僧163人。1983年统计,全山116名僧尼中,有禅宗僧人74人。

  密宗五台山密宗始兴于唐。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印度僧人佛陀波利把他译的《佛顶尊圣陀罗尼经》置于台山诸寺,标志着密宗开始传入。大历五年(770),密宗大师不空派弟子含光、行满至五台山修金阁、玉华二寺,七月,不空也至五台山修功德,且令金阁、玉华、清凉、法华四寺转《仁王护国经》等,为国行道。密宗开始在五台山建有自己的传教基地,并开展佛事活动。元代诸帝特别信奉密教。至元初年,曾诏国师胆巴居于寿宁寺。国师阿麻剌室利在台山建立了大善法藏寺。明永乐元年(1403),曾迎哈立麻至京,明成祖令其统领天下释教,后又遣使送至五台山大显通寺居住。明成祖还于永乐十二年(1414)迎请黄教祖师释迦也失至京,尊为国师,次年敕住五台山。从此五台山就成了内地黄教盛行之区。清代更加尊奉喇嘛教,顺治年间就派喇嘛住于五台山,并特命阿王老藏住持五台山真容院,督理番汉僧众。还有老藏丹贝住于罗目侯寺,执掌五台山政教大权。章嘉呼图克图亦住于五台山,影响及声望很大,使藏传佛教在五台山达到极盛的地步。1956年,据统计有密宗僧人217人。1983年有密宗僧人19人。可见密宗在五台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派。

  唯识宗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和永隆元年(680),唯识宗创始人之一,玄奘大师的高足窥基就两次入五台山,弘扬唯识宗旨,并于中台顶建了唯识宗道场。宋金时有清凉寺成觉及其弟子善慧、佛光寺日木公等唯识诸大贤。元代尚有弘教慧印大师继续在万圣佑国寺弘传唯识宗旨。

  天台宗在唐代,五台山天台学也十分兴盛,有天台名僧志远法师弘传此宗教旨。志远曾居五台山大华严寺40年之久,讲述天台圆顿之旨,修行法华三昧,并著有《法华疏》10卷、《玄门》10卷、《止观释义》10卷等。他志行高洁,声名远播。日僧圆仁曾来五台山从志远法师学习天台教义。五代时的光屿法师,宋代的慧悟法师都继志远法师之后,继续弘传天台教旨,使五台山天台宗得以延续。

  摩法宗为五台山独有的宗派。相传东汉时摩腾、竺法兰礼五台山后,隋唐僧人仰慕其法,故创摩法宗,后融于华严宗。清时再度出现。民国年间,同禅宗、净土宗并列弘传。据19 56年统计,五台山有摩法宗僧人39人。1983年时,仍有14人。

  在五台山这块佛国净土上,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开创本宗基地,使五台山形成汉藏佛教两大体系汇合、青庙黄庙并存、显教密教竞传的独特格局。五台山佛山圣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除以上所列外,在现代尚有一代名僧能海上人。他精研佛法,显密兼通,曾在五台山清凉桥,复修吉祥寺律院,开辟弘密道场。能海法师学修并重,著译甚丰,被佛界僧众尊为四川文殊、第三法王,建国后曾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并出访印度,参加亚洲和平会议。能海法师于1967年圆寂于五台山碧山寺。中国当代名尼通愿法师,驻锡台山30年,弘法利生,苦心清修,精研戒律,志行高洁,海内外善信同仁,共仰尼师风范,共同推举其为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通愿尼师于1991年3月圆寂后,在五台山如法荼毗,并设供养道场。

  3、五台山佛教文物及艺术

  五台山文物荟萃,珍品汇集,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

  五台山现有各种寺庙50余座,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座,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0余座。南禅寺大佛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均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殿身面宽进深各3间,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殿脊高耸。殿周围由12根大柱支撑,柱体粗壮结实,柱头使用斗拱,拱头券刹都为5瓣,每瓣都向内幽页约3厘米,为我国木构建筑中的孤例。佛光寺东大殿重建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面宽7间,进深4间,单檐四阿顶,斗拱肥硕雄健,屋檐深远翼出,铆榫严实牢固,举折甚为平缓,梁枋嵌削规整,结构精巧,气势壮观,为我国唐代木构建筑中的杰作。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寺庙,有殿堂楼房400余间,布局整肃严谨,阔畅宏大。建筑多带宫廷建筑色彩,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寺内有明建无量殿,全部砖砌,没有梁柱,又称无梁殿,为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寺中又有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宽9尺,深8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内供文殊铜像,四壁铸佛像万尊。与显通寺并称为五大禅林的还有塔院寺、菩萨顶、殊象寺、罗目侯寺。塔院寺内大白塔,通体高达75.3米,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据说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塔身形如藻瓶,塔刹、露盘、宝珠均为铜铸,露盘及塔腰悬风铎252枚,为我国塔式建筑中的珍品,如今已成为五台山佛地的标志。菩萨顶在鹫峰之上,门前有石阶108级,大殿用三彩琉璃盖成,金碧辉煌。殊象寺所供文殊驾狻猊塑像,高达9.3米,如出神工;又有明代悬塑五百罗汉像,如同倒嵌的缕空大浮雕,手法新颖。罗目侯寺门前有一对唐代石雕卧狮,后殿内有木莲花一朵,高达丈余,转动机械时,莲瓣渐开,荷蒂中的四方佛徐徐现出,这就是著名的“开花现佛”。南山寺、佑国寺和龙泉寺的建筑特点是将木结构和石雕、砖雕、浮雕及彩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建筑整体。

  五台山的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沿革性强,建筑宏伟,细部精巧,样式繁多,手法典型。在五台山,从唐以后,宋、辽、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均留下了典型的建筑物。唐代建筑庄严朴实,宋代建筑柔和绚丽,辽金建筑大胆减柱,元代建筑粗犷自然,明代建筑规矩谨严,清代建筑豪华精巧,民国时期的建筑细腻繁杂。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五台山除佛寺建筑外,还有型制多样的中国佛塔。从北魏到新中国,历代所建佛塔,在五台山均可以找到实物。从使用材料看,有砖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铜塔、银塔、铁塔、玉塔、水晶塔;从建筑形制看,有穴率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从规模上看,大者高75 .3米,直插苍穹;小者0.05米高,精巧玲珑;从性质上看,可分为佛塔和墓塔,佛塔又可分为舍利塔、灵迹塔及一般供奉塔;墓塔也可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塔。

  在五台山佛教文物中,还有华严经字塔,由白绫和黄绫裱糊而成,宽2米,长6米,上写华严经80卷,计字600043个,由字迹拼成一座7级浮屠图案。远看,飞檐悬铃,俨然工笔画就;近看,一笔一划全是由蝇头小楷组成,多一字无放处,少一字不成塔,经毕塔成,浑然一体。字塔系清代康熙年间,苏州三宝弟子许德心花费12年时间“沐浴焚香书成”。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珍品和艺术珍品。此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笔真迹;郑板桥的兰竹刻画;明代丁云鹏画于菩提叶上的十八罗汉图;清代国画《五台山图》;清代竹禅和尚以舌写就的“心地未容一念杂,话头常复六时精”条幅等。五台山目前寺内寺外保存下来的钟、鼓、钵、碑、碣、幢、匾、牌、联,无一不是珍贵的文物。

  在中国音乐文化里,五台山佛教音乐也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五台山佛教音乐是随着佛教的传入兴盛起来的。原有的印度梵乐佛曲、呗赞转读,汲取中国唐宋曲牌、元代杂剧散曲以及民歌、民间器乐等音乐养分,便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寺庙音乐。寺庙音乐在国内分南北两个系统,北方又分东西两路流派。五台山佛教音乐属北方系统,但独立于东西两路之外,自成体系,曲调古雅,内分青庙与黄庙两个派别。青庙讲究“入法”,即规矩,风格幽雅、静谧;黄庙要求不甚严格,曲调明朗,更富有民间色彩。1958年,五台山青黄两庙的18位僧人,组成乐队,赴省城太原演奏庙堂音乐,荣获嘉奖。1989年3月五台山佛乐团首次抵达香港演出大型佛教音乐,引起轰动,反响很大。

  三、历代帝王与五台山佛教

  东晋名僧道安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从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史来看,帝王的崇建是五台山佛教兴盛的主要原因。魏孝文帝认为佛教有助于王政,在境内大兴佛教,于五台山始建了大孚灵鹫寺、佛兴寺、清凉寺等寺庙,且岁时香火,遣使敬修,遂使五台山佛教兴起。北齐诸帝亦倾心信佛,大起佛寺,五台山建寺2百余所,并割8州之税,以供香火。至北周武帝灭佛,五台山方寺塔悉毁,僧人散之。

  隋唐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迅速。隋代二主都崇奉佛教,敬仰五台。开皇元年(581),文帝即诏令五顶各置寺一所。大业二年(606)隋炀帝改驴夷县为五台县,县以山名,可见五台山在当时的影响。唐代,从太宗到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邦赍供,不可悉记矣,”(《清凉山》)。唐太宗就认为五台山是文殊所居,“实我祖宗植德之所”,所以建寺度僧。高宗显庆元年(656)十月,诏有司,五台等圣道场地僧寺,不得税敛,奠定五台山佛教兴盛的经济基础。龙朔年间(661—663),曾“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寻圣迹”(《古清凉卷》),绘制了五台山文殊化现图,使“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同上)。睿宗朝,亦按照常例,给五台山每年敕送衣钵、香花等。玄宗朝重修清凉寺。肃宗曾诏五岳并五台各建寺一区。代宗时,吐蕃兵陷京师,郭子仪兵至解围,败吐蕃,代宗以为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助之力,便不惜耗费巨资,令修五台文殊殿,造丈六镀金文殊像,供于五台山。并支持不空三藏于五台山修建金阁寺、玉华寺等。德宗时,曾诏五台山竹林寺净土四祖法照入宫,教授宫人五会念佛;诏大华严寺澄观法师至长安,并赐“清凉国师”之号。唐武宗会昌灭佛,五台山佛教又遭到严重打击,寺庙毁坏,僧众解散。宣宗即位后,于大中二年(848)正月敕曰:“五台山宜置僧寺四所、尼寺一所。如有见存者,使令修饰。每寺度僧五十人”(《唐会要》卷48)。《广清凉传》也载:“宣宗践祚,重兴寺宇,敕五台诸寺,度五千僧。”可见,会昌后趋于式微的五台山佛教经唐宣宗的扶持,很快便得到恢复和发展。

  入宋以来,从“太宗至仁宗,三代圣主,眷想灵峰,流光五顶,天书玉札,凡三百八十轴。恢隆佛化,照耀林薮。清凉之兴,于时为盛”(《清凉山志》)。北宋诸帝崇奉佛教,在唐宣宗兴佛的基础上,又使五台山佛教得以发展和兴盛。太宗敕建太平兴国寺,诏令“五台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尽蠲税赋”(《清凉山志》)。并重修五台10寺。宋真宗于景德四年(1007),曾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

  元兴,崇尚佛教。元世祖敬僧礼佛,修葺五台山12佛刹。成宗为皇太后建寺于五台山,并于元贞二年(1296)至五台山,瞻礼文殊,礼重五台山华严菩萨正顺法师,并敕建万圣佑国寺。武宗时亦大规模建寺于五台山,礼重五台山真觉大师,授以僧统之职。仁宗时置五台寺济民局,并“敕五台灵鹫寺置铁冶提举司”,开采铁矿。英宗也曾于至治二年(1322),至五台山朝山拜佛。泰定帝敕建五台山殊样寺,赐田三百顷。文宗也多次遣使至五台山作佛事,祈福安民。

  明代诸帝为了祈福延祚,巩固边防,吸取前朝经验,尊奉佛教,尤其崇奉五台山佛教。太祖幼出佛门,自然崇佛敬僧,曾对五台山璧峰禅师优加礼遇。明成祖于永乐元年(1403),就迎请哈里麻,后赐銮舆、旌幢、伞盖之仪,遣使送往五台山,并为其重修显通寺和大白塔。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于永乐十三年(1415)至五台山朝圣,成祖曾几次致书慰问,并敕赐袈裟禅衣、镀金莲座等。明英宗敕造《大藏经》5藏,安于5座台顶。宪宗于成化十七年(1481),造丈六镀金文殊像及画像百轴、香金5百两、布帛千尺,念珠万串,敕赐五台山文殊寺。正德二年(1507),武帝“敕建铜瓦殿,赐额广宗寺,兼圣谕护持”(《清凉山志》)。又于中台顶建寺,赐额演教寺。神宗受到慈圣皇太后的影响,十分崇佛。万历年间,敕建大塔院寺并舍利宝塔;于狮子窝修建洪福万寿藏经楼阁;于龙泉寺复建万圣阁;敕建圣光永明寺(即显通寺)。神宗还多次于五台山举行规模盛大的法会,使五台山佛教盛极一时。

  清朝10代帝王,大多信佛,且特别崇奉喇嘛教。从始至终,推行一套“以黄教绥柔蒙古”的策略,所以对五台山藏传佛教也给予特殊的礼遇。顺治十年(1659),就令阿王老藏卓锡五台山,总理番汉经典。次年,又令老藏丹贝为清凉山住持,修葺菩萨顶等寺。康熙皇帝曾5次朝台。康熙二十二年(1683),第一次朝台,敕赐阿王老藏为“清凉老人”,且赐龙袍、貂座、靴衣、香银等物,还命老藏丹贝重修五顶寺宇。次年,菩萨顶大殿改覆琉璃黄瓦,并“于菩萨顶设立永镇把总一员,马兵10员,步兵30名,护守香火供器”(《山西通志》)。在五台山佛教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以后,菩萨顶成为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嘛事务掌印札萨克大喇嘛的居处,前后共驻锡过19任札萨克大喇嘛。同时,从康熙年间至清末,朝廷还让统辖内蒙古、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住在五台山镇海寺。康熙皇帝5次巡幸五台山,敕赐梵文藏经两部、匾额55块、作诗15首、碑文20余道,修葺寺院20余座,做各种道场8次。乾隆皇帝也曾巡幸五台山6次,修葺演教、望海、法雷、普济、灵应、显通、殊像、碧山、镇海等20余寺,御制碑文8篇,题匾45块。雍正、嘉庆也来过五台山。以后,国势日衰,清室再未朝台。但在光绪九年(1883),还重建了大万圣佑国寺,称为极乐寺。慈禧太后还御书了“真如自在“四字,赐予普济和尚,如今还存于南山寺。

  四、五台山的三教融合

  五台山文化是三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又是华夏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中原地带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所以在五台山文化中,儒家产生于自然经济基础上、宗法社会里的尊君孝亲的等级观念、安贫乐道的生命意识,不偏不倚、取法于中的处世哲学等思想,是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的。加之五台山这种“封闭式的大陆环境“(五峰、四土垂

  、四关、四门的限定)的自然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小农经济,都为儒家思想的扩张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中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的仁爱二字为起点的,五台山传播的佛教,也是以慈悲为怀,也是植于仁爱的。在探求人性、止于至善、美化人生、安和社会方面,儒佛是一致的。所以五台山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与本土儒家思想观念的交融影响,是母庸置疑的,也是无须赘述的。这从五台山寺院尚存的三百余幅壁画上,所宣传的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内容,即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在五台山的活动时间,要早于佛教。《古清凉传》载,晋永嘉三年(309),“雁门郡竹俊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这说明东晋时代,道教在五台山地区已经广泛流传,神仙观念也已普遍存在。《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紫府在道教中即为神仙所居之处。唐代地理学著作《括地志》也载,五台山“其山层盘秀峙,曲径萦纡,灵岳神山奚,非薄俗可栖。止者悉是栖禅之士,思玄之流。”这些记载,都说明五台山曾有过道教人士在此活动。北齐时,五台山佛寺林立,慧祥在《古清凉传》中说:“据此而详,则仙居灵贶,故触地而繁也。”从中透射出五台山佛道的微妙关系。

  其实,翻开《清凉山志》,道教踪迹随处可见,可知五台山并非单一的佛教圣地。现在五台山许多山名地名,都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仙花山,南台之山名。“南台之麓,仙人之居。”昔人李环洲诗曰:“寻真到此聊经宿,莫谓丹成便浪猜。”。萨土垂崖,古有代州王氏女,不欲配,逃于此,“食薇饮露。”父母逼之,女投崖,“未坠而飞”。梵仙山,昔有五百仙人于此“饵菊成道”。其中食菊饮露,得道飞升,正是道教典型的修炼方式和成仙模式。昔人觉玄有诗描述此“山头紫气日长浮,上有仙人汗漫游。饵菊换教风骨异,白云影里去悠悠。”此外还有九女泉,相传有九仙女于此浣衣。紫霞谷,明让咏此曰:“云栖道者谈经后,散落天花遍九垓。”仙人庵,觉玄咏此曰:“何年仙子此修行,服日餐霞道气清。袖拂天风骑鹤去,至今传说有庵名”。这些记载都反映出在五台山早期历史中,道教也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至于道教有哪些教派及著名道士在五台山地区活动过,目前由于史料阙如,已不可考。但从一些地名及寺碑资料还可推知一些。五台山现有一处地名叫楼观谷。楼观为道教派别之一。楼观,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周至县,曹魏时即有道士活动于此,北魏时,形成很有影响的派别。北朝道士多止于楼观,为道法重镇。元代并入全真道。楼观谷,《清凉山志》未释其名,可见并非来自佛教,很可能是来源于道教楼观派。

  在五台山高僧中倡导佛道融合。三教会宗的首先应推昙鸾。北魏高僧昙鸾,早年出家于五台山佛兴寺,后因欲注解《大集经》未成染疾,遂发愿求取长生不死之法,便往茅山从南朝道士陶弘景学习神仙方术,并得《仙经》10卷而归。昙鸾著述甚丰,除《往生论注解》、《安乐净土义》、《无量寿经奉赞七言偈》之外,还有《调气方》、《服气要诀》、《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等,后列之书明显属于道教气功方术一类,具有浓郁的道家气息。对于佛道交融,也许昙鸾本人并无意于此,但历史却使他既是净土宗祖师,又对道教颇有研究。与昙鸾不同,曾居台山8年的明代高僧德清,则明确主张三教融合。创建不仅精研三藏,力倡禅净合一,而且还深谙儒道经典,其代表著作有:《华严经纲要》、《金刚经决疑》、《观楞伽经记》、《道德经解》(一名《老子解》)《观老庄影响说》、《庄子内篇注》、《大学中庸直解指》、《春秋左氏心法》等。他说:“尝言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39)。这一思想对五台山佛教影响甚大。

  五台山道教建筑目前有玄真寺。寺内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碑载:“玄真神洞岁积久,汉唐开基古传流。惟恐年远有坍塌,元明及清几重修。”据传,玄真寺原为道家之地,后方为佛家所占。大殿东面有石洞两个,名玄真洞和大仙洞。此外还有明阳观、广阳观。元好问游历五台山时,曾作《明阳观记》一篇。

  明崇祯年间白莲教的一个支派八卦教传入五台山,清代继传于金阁寺普济和尚,改名为九宫道,以后南山寺和尚李林洞任九宫道总领,以南山寺为基地,在东北、山西、河北一带传教。这样,在五台山后期佛教史上,呈现出的是,在佛教内部,诸宗融合,禅净合一;外部则是佛教与儒、道、民间宗教的合流,道家供奉的神仙、民间信仰的神灵,统统被纳入佛教寺庙信仰系统。道教把神仙住处称为36洞天,72福地,南山寺巨大影壁上,至今保存有“洞天福地”的石刻。在佛寺里,不断出现道教殿堂。如清代重建的金阁寺殿堂中,专门建有玉皇殿、三皇殿、圣母殿、阎罗殿等。民国年间,普化寺兴建了玉皇阁,故普化寺又称为玉皇庙、帝释宫。北院中专门兴建了吕祖庙,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尊胜寺也修建了三皇三圣殿。南山寺善德堂供奉三皇五帝、八洞神仙。在万佛阁中,专门建筑了龙王庙,把龙王当作佛教护法神供奉起来。供奉护法神的关帝庙则随处可见。如灵境寺关帝庙的一付对联“义存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就典型反映了儒家忠孝节义的人格精神。另外,在黛螺顶龙棚北半间的墙上,直到民国二十二年时,尚有一幅古色古香的“张果老骑驴过桥图”。佑国寺1483幅石雕中有青龙播雨、天女散花、苏武牧羊、负荆读书、吹箫引凤、三星高照等反映各派各教思想的画面。五台山寺庙壁画反映这方面的内容更为典型。如公主寺的壁画中有佛、菩萨、道教神仙、天地日月、四海龙王、山神土地,阎罗判官、帝王后妃、农工士兵等,整个画面阵容整齐,是天宫地狱、佛道各路神仙的大聚会,是五台山三教合一的历史见证。

  五、五台山与古印度朝鲜日本佛教

  唐代诗人刘禹锡《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中谓“北方之人锐以武,振武莫若示现,故言神道者宗清凉山。”《大唐润川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中亦谓:“今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灵圣踪迹,往往而在,如吾党之于丘门也。”这些记载反映了五台山的深广影响,其声誉之所被,远及海内海外。五台山与外国佛教发生直接交流关系始自于唐初,主要国家有古印度(包括师子国)、朝鲜和日本。

  首先到五台山巡礼圣迹的是新罗僧人。唐贞观十二年(638),新罗僧慈藏率弟子僧实等10余人入华求法,首先参拜了五台山圣迹,于文殊大圣像前祷祈冥感,梦像摩顶授梵偈,并得异僧所给之袈裟、舍利等。继此之后,至五台山巡礼的朝鲜僧人有:朗智(与元晓同时)“尝乘云往中国之清凉山,随众听讲,俄倾而还”(《三国遗事》);崇济,于唐贞观间(627—64 9)入唐受业于善导三藏,然后入五台山,感文殊菩萨现身授五戒(《三国遗事》);慧超,于唐建中元年(780)四月十五日带着参译的经本赴五台山,住乾元菩提寺,至五月五日开始动笔记述译经中的秘闻佚事,同时写了《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竟让,于光化二年(899)入唐求法,先至谷山谒道缘和尚,问石霜宗旨,历游江南河北,然后巡礼五台。此外,登州赤山新罗法华院僧圣林亦曾至五台山巡礼;高丽僧慧月于元代间本拟巡礼五台,途经大都云居山,辄止,并化缘修补石经。智泉、慧勤等也都游参过五台山。

  印度和师子国僧人前来五台山巡礼的亦有不少。唐乾封二年(667),师子国僧释迦密多罗至五台山,由高宗敕使翻译陪同;仪凤元年(676)和四年,北印度僧人佛陀波利两次朝台,事已见前;开元年间(713、741),梵僧菩提仙那朝台,瞻礼圣迹;贞元十年(794),为佛典翻译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北印度僧人般若三藏巡礼五台;贞元十二年(796),西域乌荼国王与僧人纯陀等朝礼五台,其中,纯陀受不空三藏的委托,监造金阁寺;宋代,佛经翻译家天息灾、法天、施护朝礼五台;金代,北印度僧人呼哈罗悉利带弟子三摩邪悉利等7人礼台,北印度高僧苏陀及其弟子佛陀室利亦朝台,住此达17年之久,后寂于灵鹫寺,谱写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新一页。明代,先后有印僧释迦也失、具生吉祥和尼泊尔僧室利沙朝礼五台,其中前者住于显通寺。清咸丰年间(1851—1861),五台山僧人源修去印度礼圣取经,学习佛法大意,后返五台,于五顶各造石室,潜心静修,在五台山佛教史上留下了新的篇章。

  与五台山关系密切的还有日本。最早入山的日僧是灵仙三藏。他是参加唐代译经事业的唯一日僧。820年至五台山,七年后圆寂于五台山灵境寺。日本佛教史上“入唐八家”之一的圆仁,于开成五年(840)至五台山巡礼五十天,曾向志远法师求法,并带回经籍三十四部。返日后,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一部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和唐代社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同被称为东方三大游记。惠萼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三次来到五台山求法巡礼。会昌四年(844),他第二次礼台,将日本桔皇后亲手制作的宝幡、镜奁和锈文袈裟等送来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咸通三年(8 62),他第三次来礼台,并请得一尊木雕观音像,返国途中,至普陀山,船为风浪所阻,遂将观音像安置普陀山供养,时人称为“不肯去观音。”普陀山由此发展成为佛教名山。宋代入台的日本僧人有大周然、成寻以及成算、祚一、嘉因、寂昭、赖缘等。大周然归国后曾奏请天皇把爱岩山改名为五台山大清凉寺,后来成算在京都嵯峨山仿照五台山清凉寺建成了一座清凉寺。成寻著有《参天台五台山记》一书,是研究我国佛教史和宋代社会史的珍贵文献。

  五台山,作为东方佛教圣地,是国际佛教文化交流的基地。它自尊自得,热情好客,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尊重景慕。近年来,五台山接待了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区的佛教代表团、进香团、朝圣团、拜山团等佛教团体一千五百余人。五台山佛教的对外友好往来,促进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五台山佛教圣地必将为新的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为中外文化交流史谱写更为辉煌的篇章。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