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传心法要讲记(6)
2014/9/4   热度:673
慧律法师:传心法要讲记(6) 好!翻开105页,【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当下这一颗清净心就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这个【无】字,用一个顿点比较好,这个【无】字因为要贯串底下所有的字句,语意更清楚。但无生心、动念,你只要不起心动念。底下:无【有无、长短、彼我、能所等心,】这个【无】字要用三次才对,那么他用一次,就是省略。但无,只要你不要怎么样?去起心动念,也不要分这个长短、有无,你也不要有能所对立的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虚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那么这个【虚空】在《华严经》里面,常常用这个虚空来比喻我们的法身,讲得特别多,清净法身如虚空,《华严》用虚空来比喻,特别的多,【不用别求,有求皆苦。】你不用这个心求来求去的,你有求,这个都是很痛苦的,【设使恒沙劫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就算你经过恒河沙劫六度万行,得个佛菩提,那也不是究竟,为什么?底下就讲:【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就是指,注意!这个就是生灭。意思就是,你那个执着跟分别,你不放下,你就永远落入因缘果报的生灭世间相,就没有办法化作出世的力量,如果你在因放下,出世的力量就出来,缘放下,这个出世的力量就跑出来。所以为属因缘造作,因为你放不下那一份的执着、着相的心,那么因缘造作,都一直存在着生灭。【因缘若尽,还归无常。】落入世间生灭相。【所以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佛有三身,那么报身、化身,这不是真佛,真佛是无相的。也不是真正的说法者,真正说法者是法身。【但识自心,】如果我们能够体会我们的自性清净心,里面根本没有这一些分别相,也没有我相、也没有人相,【无我无人,】我们【本来是佛。’】 【问:‘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莫沈空寂否?’】圣人没有心,那就是佛,凡夫的无心,不要沉空滞寂吗?意思就是不要落入这空寂法,【师云:‘法无凡圣,亦无沉寂。】也无所谓的这个沉寂。【法本不有,】那么有就是虚妄的喽!但是呢,虽然法本来是不有,但是【莫作无见。】也不可以当作跑出来一个无,因为一个无的话,也是有,你又落入一个【无】字。所以说:【法本不无,莫作有见。】如果法本不有,就莫作无见,为什么?【有之与无,尽是情见。】尽是情见。【犹如幻翳。】就是幻化出来,【翳】就是眼睛有毛病,遮住了眼睛的视线,眼睛有毛病,自己产生了好象虚空当中有花。所以这一句话说: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意思是说,法本来不可以说是有,因为一切法毕竟空寂,所以也不可以作无见。法本来也不无,因为妙用现前嘛,怎么说是无呢?但是也不可以作有见,不无就是有啦,是不是?那么这两句最直截了当讲就是:法本来就是无,但是莫作无见,法本来就是有,但是也不可以作有见,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有之与无,尽是情见,这个都是分别心的产物、影像的产物,不是不生不灭的本体。犹如幻翳,幻化出来的。【所以云:‘见闻如幻翳,知觉乃众生。’】那么我们这个见闻,见闻,就是我们的六根,见闻觉知嘛,见闻觉知,如同幻翳,,就象是幻化出来的,不实在的,所以遮住了我们清净心,那么觉知、知觉,就是我们这个六根的作用,那么就是众生,不明了这个息念。【祖师门中,只论息机、忘见。】【机】就是机巧,就是世俗机巧之智,就是世智,这是聪明。忘【见】就是佛见跟法见,有见、无见。众生不是着有见,就是着无见嘛,那么修行人不是着佛见,就是着法见,这是大根器的人。没有修行的人、凡夫、二乘人,不是着有、就是着无,大菩萨,不是着佛见,就是着法见,因为文殊师利菩萨起二见,起佛见,起法见,就被贬到铁围山去。祖师门中,只论息机、忘见,【息】就是停止那一些你自己觉得聪明的,【机】就是机巧。那一些分别心的产物、小聪明,在生死都用不上的,【机】就是机巧,就是世俗之智,乃至二乘人之智。【所以:忘机】忘掉这一些机巧的分别心。【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炽】就是炽盛。如果我们忘掉这一个分别的机巧之智,我们就是成佛、就是证悟,那么一子出家,就是九族生天,那么这个是指证悟的圣者,要不然现在出家人那么多,怎么没有看到九族生天呢?是不是?一子出家,现个僧相,就九族生天,那还得了!我常常跟他们开玩笑说:如果一子出家,剃度就是九族生天,那很简单嘛,我先剃个头,九族生天,剃度以后,九族马上生天了,然后呢,后天马上又还俗了,糟糕了!那生天去的时候,啊!你儿子还俗了,你再下来、你再下来,不能生天!没有这个道理的。这是指【一子出家】是成道,要成道,要真正的证悟,那么就九族生天,要有修行的意思啦、要有修行的意思,不是剃个头、现个相,这个就是九族生天了,那大家都有办法了,是不是?那精神病患的来剃度出家,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啊?那精神分裂的来剃个头,现一个出家相,他九族也生天了,那你开玩笑了,这个要知道什么是方便。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哎呀!师父!我这一句看不懂啊,这放下屠刀,就可以马上成佛?我说:这个是方便说,意思就是说,你放下这些恶的,一心学佛道,向善的,总有一天你会成佛道,不是放下屠刀,你马上可以成佛的,没有这么便宜的!就是总有一天啦,是不是啊?因为你已经放下恶的,向这个善的嘛! 【问:‘心既本来是佛,还修六度万行否?’】心既然是佛,还修什么六度万行吗?【师云:‘悟在于心,】悟在心,就是放下是那一颗心,修六度万行是外在的啦,【非关六度万行。】是不是啊?【六度万行,尽是化门、接物、度生边事。】这个都是方便度化众生,引导众生之事。【设使菩提、真如、实际、解脱、法身,直至十地、四果圣位,尽是度门,非关佛心。】只要是落入次第,都不是佛的心,就这么简单!不落入阶位,意思就是,你这个知见错误,你拼死命的修行,你只要落入阶位,你统统不是佛的心。佛的心就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法无来去,法无生灭,对不对?法无增减,一切法不可得,【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诸度门中,佛心第一。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从佛至祖,并不论别事,唯论一心。】从佛到祖师,并不必去论断其他的事情,只有论断一心。【亦云一乘。所以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那么十方谛求,就是我们用心的去求,也没有其他的乘啊,没有什么小乘,没有什么中乘,也没有什么大乘的,没有的,言下统统是佛乘,最上乘的!【‘此众无枝叶,】这里没有多余的枝枝叶叶的,一切都是根本法,根本法就是真实法、真实法。【唯有诸真实。’所以此意难信。】心法实在不容易了解,为什么?因为捉不到,看不到,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不晓得怎么办!【达摩来此土,至梁魏二国,】这个【魏】就是北魏。那么达摩来到这个地方,是不是啊?到梁、魏这两个国,只有可大师,就是慧可,这是指二祖,可大师,这个【可】字,不是可以的可,这是指人的名字。【只有可大师一人,密信自心,】密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言下便体会这个心就是佛。身心俱无,【身心俱无,是名大道。】言下便会即心是佛,绝对的心,它就是佛,没有来去、生灭这个东西,当下这颗心,就是本体的佛,你只要这样顿悟,就显现出来。身心俱无,是名大道,身是缘起的嘛,心是刹那生灭,统统放下!清净、自在、解脱,一时顿现,是名大道。【大道本来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含生】就是一切众生,【同一真性。】大道,它本来就是平等的,所以深信一切众生,都是同一个本性,因为心跟性没有什么差别,【心性不异,即性即心。】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的本心,佛性就是佛的心,即性就是佛,即心也是佛。所以【心不异性,名之为祖。】这个就是祖师大德,如果心开悟了,见到本性,心就是性,所以叫做:明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心。【所以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如果一个人,认识了我们的心性,那么这个人,已经入于不可思议的境界了。 【问:‘佛度众生否。’师云:‘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实在是没有所谓众生,如来可以度,何以故?一切众生相不可得,为什么?【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非我】就是除了我以外的相,也是一样不可得,【我】,从这个基础的标准点建立的,这个世间的我都不可得了,那么外在的,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的相,非我何可得,是不是啊?非我,那也是不可得了,非我当然就是指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当然是统统不可得了!所以【佛与众生,皆不可得。’】是不是?所以实无众生,如来度者,我相尚不可得,那么非我相哪里可得?是不是?佛与众生当然都不可得嘛,所以佛不度众生。 【云:‘现有三十二相及度众生,何得言无?’】佛现三十二相在度众生,你为什么说没有呢?【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见到了一切诸相的真实相是非相,非相就是空相,空性的相。如果你见到一切生生灭灭,当体就是空性,怎么样?就见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本性,你不能解释说:就看到了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修行人,了解凡所有相,统统是虚妄,如果这个人,【见】就是悟到。如果这个人悟到一切相,当下就是绝对的本体空性,那么就见到了每一个人的清净法身,就是如来,每一个人的本性的佛。【佛与众生,尽是汝作妄见。】都是你产生出来的虚妄之见,说有佛、有众生,这是妄见。【只为不识本心,谩作见解。】这个【谩】就是任意的、散漫的,作这个种种的差别的见解。【才作佛见,便被佛障。】是不是啊?为什么?佛是平等、绝对空,哪里有什么佛不佛的?【作众生见,被众生障。作凡、作圣,作净、作秽等见,尽成其障。】都会变成一种障碍。【障汝心故,】会障碍我们的心,【总成轮转。】就变成一个轮回。【犹如猕猴,放一捉一,】放一个、捉一个……就是挖一个洞、一个陷阱,执着就是一个陷阱,我们现在是,放这个不要执着,可是你执着另外一个,你还是一个陷阱,纵然你学得,一个很了不起的圣者,如果自已认为很伟大,却不能包容其他的看法不同的,乃至于不能宽恕那些无知、幼稚的众生,你一样是捉一放一、放一捉一,你一样是执着。只要内心有一物,认为自已很有修行,你也是放一捉一,这个陷阱跳到那个陷阱而己,跳来跳去的,你要一切尽舍,就没有陷阱害你了,害不到我们的。所以落入这个见,落入佛见、法见,有见、无见,这只有落入见,那他就是捉一个、放一个,放一个又捉一个,放下一个,又另外执着一个,捉一个就是执着一个。就象弥猴一样,放这一枝树枝,捉另外一个树枝……众生也是这样,跳出一个陷阱,又怎么样?爬出一个陷阱,又跳进、掉进另外一个陷阱,爬起来,又掉进另一个陷阱,只要你见不断,统统是陷阱,到哪里,统统是挖坑道自己在跳,众生就是自己挖陷阱自己跳,自己爬起来,又另外跳入一个陷阱,而且跳得很高兴、跳得很高兴,是不是?所以有人就这样:结婚结得不好,我嫁这个老公,真是很糟糕啊!是不是啊?每天打骂。离婚以后,听到佛法了,她也不修行,我再嫁一个试试看,试试看,也许会好一点。以前就只有打一个嘴巴,现在两个眼睛都肿起来,为什么?嫁一个就再揍一次、嫁一个再揍一次,男人有时候都很粗鲁的,是不是?不顺从他就打了,是不是啊?一样啦!所以说我们学佛以后,不要再落入陷阱了,感情这种东西啊,感情摆两边,佛法摆中间,结不结婚,这个暂时放下啦,由你的因缘去作决定,学佛最重要!所以这个【无有歇期。】如果你放一捉一,那么你没有办法停止的,无有歇,就是没有办法休息、停止的。【一等是学,直须无学。】【一等】就是最上。什么是最上乘之学呢?【直须】就是当下,你当下无学,就是一等之学,说:一等的学府。如何是最上乘,一等之学呢?就是直须当下无学,当下无学就怎么样?底下就很棒了:【无凡、无圣,无净、无垢,无大、无小,无漏、无为。】你想想看!统统是圆满大觉性展露。【‘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这个是菩萨戒里面讲的,《璎珞经》菩萨戒里面。【听汝学得三乘十二分教,】【听】就是就算你,就算你听经闻法,学得三乘十二分教,拼命的建立种种的知见,总须舍却,你还是要放下的,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就是放下。哎呀:师父啊!你能不能用一句比较直截了当的语气,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修行?可以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要训练这一颗心,令它绝对的放下,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必须训练这一颗心,让它绝对的放下,你就是真正的在修行,为什么?【一切见解,】都不能着,【总须舍却。】法是要活用的,不是要叫你执着的,就象金钱一样,金钱要我们活用的,不是要执着的。底下说:所以除去所有,所以除去一切所有,这个维摩诘,这个文殊师利菩萨问疾品第五,是不是?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这个在《维摩诘经》里面就这么说了,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除去所有、所有,以及怎么样?这些侍者,统统不要,只有一个床铺,以疾而卧,示现生病。【所以‘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寝疾而卧。’】这个是《维摩诘经》里面节录出来的,那么就是示现生病,卧在那个地方,怎么样?【只是不起诸见。】不起一切的见,这个【见】就包括了执着跟分别。【无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脱三界凡圣境域,始得名为出世佛。】这么样子就是出世的佛了!不要说出世佛啦,你学得【放下】两个字,学得下一点功夫,那自在多了,快乐得不得了,生病也不会烦恼,生病就吃药啦,病苦的话,不会一天到晚找师父加持,为什么?哎呀!我都在生病了,你不生病?是不是?说:师父啊!我生病,麻烦你帮助我加持一下。哎呀!我说:如果这样生病,生灭法色身,加持有效的话,我就不会一天到晚吃中药、打针了,生灭法啦,是不是?我本身就在生病了,不是在告诉你这个无常吗?对不对?你为什么要让我加持呢?说要让师父加持,消消业障,这个可以,譬如说我们念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这个可以灭五逆十恶罪,用心的念,这样到是可以,无形的业障,彼此之间,互相勉励倒可以,说要念一念没有病苦啊,也许刚好有奇迹啦,要不然这个很难啦,对不对?所以我们要用智慧修行,生老病死、无常,是世间的常态啊,世间的常态嘛!【所以云:稽首如空无所依,出过外道。】【稽首】就是顶礼、顶礼。如空无所依,我们这个顶礼,就象一个空性一样的,没有所谓的对立的能依跟所依,无所依,所依是对能依讲的,那就超过一切外道了,外道心外求法嘛,都不能如实空见、空性去体悟。【心既不异,法亦不异。】因为万法唯心嘛,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心是无为的,不生不灭,【心既无为,】当然一切法就安入寂静了。【法亦无为。】我的心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你说这个天地万物这些怎么能够障碍我们呢?再大的境界,我们也不起心、不动念,你相这些东西怎么会障碍我们?是不是?所以说,女人有秘密,女人两个自己讲,两个人在讲悄悄话的时候,看到有人靠近来的时候,那个人就……她们两个的秘密,她不给人家知道的。然后有人走过来就不讲了。男人他才不会这么无聊啦,对不对?男人看到你们两个在窃窃私语,他连走过去他都不要,你神经病!谁要听你们的秘密啊,我不听,那就不叫做秘密了,你有病啊!对不对?所以说,有的人看师父走过去的时候,不讲了,我说:你们尽管谈,你就讲什么,都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嘴巴讲烂了,我也不会去执着这个东西,要给我听也好,不给我听有什么关系?世间有什么秘密的?世间嘛!都是无常嘛,一个破烂的身体嘛,就象阿姜查讲的,我觉得他讲得很有意思:何者是人?人就是一块会腐烂的肉。讲得很有艺术嘛,这个阿姜查!人的定义是什么?他竟然把人的定义,是定义作:会腐烂的一块肉。人是一块会腐烂的肉,确实如此,你想想看,我们哪一块肉不会腐烂?每一块肉都会腐烂!没有什么秘密的啦!对不对?有什么秘密呢?所以我觉得这个世间啊,秘密是自己无知创造出来的,无知叫做秘密啦,有什么秘密呢?有的女人,人家在讲话,她很喜欢在旁边,有意无意的走来走去,其实不是,她的耳朵拼命在听,是不是啊?就这样子。所以说,把讲话当作一种兴趣的人,是没有办法修行的,很难修行,将讲话当作一种兴趣,这没有办法修行的,不讲会很难过啊,是不是啊?他这只嘴巴停不起来,停不起来,就表示心没有办法定,停两句就:你怎么样怎么样……再停一下:你怎么样怎么样……那你这个心就没办法停了,停不下来,不须要一直讲话啦!有的人他就这样讲,好了!他整天不讲话了。一张脸臭得好象人家欠他几百万,也不讲话了,那也不好,我们不要这样子,这个都是极端。所以一切法都来自于心,心无为,就没有什么,人家要给我们知道的事情,自然就会讲给我们听,人家不愿意让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听也没有什么意思啊,对不对?人家说:师父!这个秘密我不要讲给你听。我说:我根本就不想听,你自己留着让它烂!这样子叫做解脱、叫做自在嘛,哪有什么,世间有什么秘密可言?没有的、没有的,不须要谈,谈也没有什么意思。 【万法尽由心变,】我的心洒脱自在,这个生灭的世间,你怎么可以障碍得我?【所以:我心空故诸法空,】我的心放得下,那一切法当然就是没有什么来去、生灭的啦!是不是?【千品万类悉皆同。】为什么?这些都是平等。【尽十方空界,同一心体。心本不异,法亦不异。只为汝见解不同,】看法不同,【所以差别。】所以有所差别。【譬如诸天,同宝器食,】这个天人,拿的这个宝器都是相同,但是因为业力、福报不一样,所以说,【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意思是说,诸天,虽然生天,但是因为福报不同,虽然拿着同样的碗钵,但是吃的饭,菜色都不一样、都不一样。我们人就比较没有这么样子了,人的话,是看心情的,人看心情的,是不是啊?同样的饭、同样的菜,心情好的,就吃得比较下饭,心情不好的,就比较吃不下。在天界更可怕了,天界,他的饭菜都是一样的,可是一看,这个人是清净光明相,有的诸天福报没有,一看,黑黑的黑暗相,不过他们再怎么样烂,也比人间好啦,是不是啊?他们再怎么差,福报也比人间的福报大,这佛经讲的。【十方诸佛,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只是一心,实无异相,】就是一心,当下纯一大觉性,实在是没有什么差别之相。【亦无光彩,】就是光明色彩、色相,【亦无胜负。】也没有所谓的高下。【无胜,故无佛相;无负,故无众生相。’】这个【胜】,是对底下那个【负】讲的,负是对胜讲的,所以这个要稍微看清楚一点。无胜这个【胜】字,稍微特别注意,无胜,故无佛相;无负,故无众生相,因为我们都是把佛当作是殊胜的相嘛,是不是?我们都是把低劣,【负】就是低下,粗劣的相,叫做众生嘛!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胜,就是也没有所谓殊胜之相,当然就没有佛之相,执着佛的相。我们要是无负,就是不要太自卑啦,也就没有所谓众生相可得,只要你契入空性,一切都是平等,就象百川纳归大海,一切都是平等,因缘生、因缘灭,对不对?所以众生来谈一切事,我们修行人清清楚楚就好,了解,方便处理事情,但是不是叫我们来执着这个事情的,我们听了一切众生的语言之后,我们如果有攻击性、伤害性,那么我们已经离道太远了!我们多听听众生的意见跟看法,有助于我们处理事情,但是我们的心不增减,心不增减,是不是啊? 【云:‘心既无相,岂得全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化度众生耶?’】心既然无相,怎么能够说,把连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度众生都否认、否定掉呢?【全无】就是否定掉。怎么可以全部否定掉,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度众生呢?【师云:‘三十二相,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八十种好,属色。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不可能用色法去见到如来,意思是说,眼见一切相,如如不动,即见如来。所以月溪法师他的修行法,就是这样子,用一念无明打破无始无明,什么叫做一念无明?现前的六根,统统叫做一念无明,起心动念,统统叫做一念无明,是不是啊?用一念无明,怎么样?守住!眼见一切相,好!就用这个,眼见一切相,你就保持如如不动的心,可是保持如如不动的心是不对的,这个如如不动的心,必须与空慧相应,也就是说,我现在保持一个如如不动的心,必须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存在、绝对的放下,放到最后,连放下的名词都没有,这个叫做:一念无明打破无始无明,因为无始无明,就是空的执着、空的执着,我们执着有三种,一种是我执、一种是法执、一种是空执,空执最难破,堕入空执,那就变成黑漆漆的无始无明坑道里面,有一念清净相,怎么样?但是又没有办法大用现前,落入无始无明,就是不能大用现前,他可以断烦恼,就象二乘人的境界,他可以断见思烦恼,他可以断一切的法执,可是进入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虽然有一念清净相应,这个不与实相相应。因此我们六根门头,但用,譬如说用眼根,或者用耳根,耳根听这个声尘,这个声音,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个自性不动,不是形容词、不是形容词,是真实的功夫,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因为自性是犹如法身、犹如虚空,它本来是不生、本来是不灭的,如果说,我眼睛见一切相,心里感受到:不受影响,是如如不动。这个也不是大彻悟的人,这个是属于见闻觉知。再讲一遍,眼见一切相,见相的当下,就与绝对的、不生不不闻的本体相应,他不是刻意的去保持如如不动,刻意的保持如如不动,是脑筋作用,是肉体的作用,见闻觉知的六根作用,我刻意的去控制它,那是无明、那是无明,为什么?佛性不勉强,是自在、是自然的显露,当我眼见一切色,我与空慧相应,绝对的空慧相应,我知道那本来就不生灭,是这样子的功夫,就破了无始无明,而不是刻意的,我保持一个如如不动,我刻意的,听到声音不作分别,那如果动一个念头,再去除掉,当我们听到一些谩骂,我们分别以后,我们再去控制它,那功夫那还早得很!我眼睛见一切相、眼睛见一切相,我当下我就与空相应,就是解脱,它就是这么样和蔼可亲,亲切的本性,本地风光就显现出来,眼见一切相,当下就是本来的面目,它就是没有能所、没有来去,对不对?一切的觉性,当下与佛性全部都是相应,我没有刻意的,要怎么样使它如如不动,如果我们刻意的,使它如如不动,又落入见闻觉知的脑筋作用,这个一定要判辩得很清楚,否则你没有办法悟到的,所以法离见闻觉知嘛,对不对?见闻觉知就是六根,就是脑筋的作用嘛,所以法要离开那一些六根所产生的脑筋作用,以前脑筋作用所建立的思想,统统要放下,叫做: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子! 【问:‘佛性与众生性,为同?为别?’师云:‘性无同异。】性没有所谓的同,也没有所谓的不同,同异是对立的名词,本性无一物,不属于同,也不属于异。【若约三乘教,即说有佛性、有众生性。】因为三乘是有次第的。【遂有三乘因果,】有因果法,就落入生灭的次第相。【即有同异。】绝对的本体空无一物。【若约佛乘,及祖师相传,即不说如是事,唯指一心。】一心就是无心,无心,你就象虚空,我问你:虚空是同还是异?难道你还要讨论它是同是异吗?虚空什么时候哪里有不同?那你为什么要讨论异呢?虚空哪里有不同?那你为什么要讨论一个同呢?是不是?连异相都没有,哪谈论到什么同?它就是好端端的存在那个地方,我们的本性、觉性就是这样,好端端的,存在我们的六根门头,随时用、随时不用,统统是一样。【非同、非异,非因、非果。所以云:唯此一乘道,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问:‘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师云:‘实无可见。何以故?】为什么呢?【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无边身就是如来,怎么可以以如来更见如来呢?【不应更见。】是不是?你不能说:我现在是慧律法师,我要去找一个慧律法师来。没有啦,当下就是啦,怎么还要找什么呢?更觅另外一个法师,对不对?当下就是了!无边身菩萨他就是如来,不应该以如来更见如来,绝对的东西,他就是一合相。【只教尔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作佛见,那还是生灭的,不作众生见,作众生见,就落入众生边了。【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见,不落凡边;不作圣见,不落圣边。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这一句划下来,底下再划下来:【若有见处,即名外道。】哇!这个太好了,真是大彻大悟的圣者!为什么看经典要划重点呢?因为这个就是关卡,就象你去找到那一关,要修行要几个字,师父常常讲:你要修行,就几个字就够了!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你今天为什么会纷扰?因为看法不同。你今天为什么会放不下?因为执着自己的见地嘛,是不是?那么但无诸见,那你想想看,我执也没有了、分别心也没有了,你跟我的看法,哪里有什么不一样?再恶劣的众生,你也没什么不一样啊!是不是?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外道者,【外道者,乐于诸见。】凡夫都喜欢执着自已的看法,外道者,乐于诸见,种种的不正见,导致一个人修行偏差,都是片面的极端,修极端的苦行啦,或是着极端的五欲六尘啦,放纵自己啦,这个也不是。【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就是菩萨见一切相,就如如不动,不可以安立任何的见,就是执着,【见】就是执着,因为:我的看法最正确。就是执着我的看法嘛,你的分别心很强,叫做见嘛,执着心很强,这个叫做见嘛,所以这个【见】,就表示执着跟分别。菩萨一切执着心跟分别心,统统放下,而心如如不动。【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所以《维摩诘经》里面这么说:【所以云:‘弥勒亦如也,】你也是一样如如不动喽,无相嘛!【众圣贤亦如也。’】也无相可说。如就是无生,那无生当然就无灭了,如就是无灭,如就是没有见,没有见。因为佛性本身有见,不须要另外安立一个知见。佛性本身有分别,对不对?有体性的分别,那么尘是没有体性的分别嘛,是不是?在《楞严经》里面讲:离诸尘而有分别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离诸一切尘,而有分别心、而有体性,那么这个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嘛,《楞严经》就讲得很清楚了!【如即无生,如即无灭。如即无见,如即无闻。如来顶,即是圆见。亦无圆见,故不落圆边。】【圆见】就是绝对,所以任何的名词,都在形容绝对,对不对?都在形容绝对,无生就是绝对,无灭也是绝对,无见也是绝对,无闻也是绝对,圆见了是绝对,所有的形容词,都告诉你绝对的实相,绝对就是好端端的存在当下。【所以佛身无为,不堕诸数。】【诸数】就是有数量。你用任何的语言、文字,一二三四……乃至时间、空间,统统不对,因为同一个觉性的存在,不可以任何的数量去衡量的。所以方便【权以虚空为喻。圆同太虚,】所以方便用这个虚空来作比喻,那么圆满就如同太虚,【无欠无余。】这个都是比喻法。【等闲无事,莫强辩他境。】你看!绝学无为闲道人,是不是?不除妄想不求真,你看!等闲无事,根本就没事,万境本闲,庸人自扰,等闲无事。所以那些大彻大悟的人就是没事,什么事都是没事。莫强辩他境,不要强迫自己去分别外在的境界,令心落入执着跟对立,不要这样子,记住!放不下,苦了自己,别人苦不了他,先苦了你自己,哎呀!师父!我放不下怎么办?我说:那你要辛苦一阵子了,放不下就是苦了自己嘛!【辩著便成识。】分别便著,辩著便成识,你只要一分别,怎么样?一执着,就变成了意识了、就变成意识了,因为我们无量劫来,这个意识分别心太快了,太快了!【所以云:‘圆成沉识海,流转若飘蓬。’】若飘蓬。【只道我知也、学得也、契悟也、解脱也、有道理也,强处即如意,弱处即不如意,似这个见解,有什么用处?】底下解释了,圆成沉识海,那么圆成就是圆成实性,这个圆满的、实在的、圆满的本性,已经被意识分别心所埋覆了、所掩盖了,所以沉入这个执着的意识的大海里面。就是我们圆成实性,已经沉入了分别跟执着心的大海里面了,我们化作一念的生灭,所以说:流转若飘蓬。这个飘浮不定的蓬草,这个蓬草怎么样?就是比喻飘泊无依。这些草飘来飘去的……无常嘛,是不是啊?那么只道我知也,你只说说:我知也、我学得了,我已经契悟了、我已经解脱了。只这样说说,说:有道理也。那么在如意的时候、强处的的时候,自己觉得精神很好,强处即如意就是说:我比人家强,生活得很好,如已意就是觉得很高兴了。可是在弱处呢?就不如意了,就觉得:哎呀!比别人差。活起来就活得很辛苦了。似这个见解,这样好象你是一个很有见解的人,这有什么用处呢?意思就是说,你还随着强处跟弱处来起心动念,虽然你说:我知道、我学得、我契悟、我解脱、我了解道理、有道理。有什么用呢?意思就是说,佛法是真功夫,不是讲一讲,你知道了、你学得了、你契悟了、你解脱了、你有道理了,当你在强处的时候,你就春风得意,当你在弱处的时候,你就愁眉苦脸,这看起来,你好象一个很有见解,因为你都讲得出来嘛,学得了、悟到了,可是没有用啊,为什么?落入对立啊、烦恼啊,所以有什么用处呢?【我向汝道:】我向你说:【等闲无事,】万法等闲,就好端端的摆在那个地方,【莫谩用心。】不要随便任意的,去动到执着跟分别的念头。底下,你就必须看这八个字,大彻大悟的三祖所讲的一句话,僧璨大师,是不是啊?【‘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个了不得!看到这一句,就知道这个是大彻悟的人讲的话,不用求真,真不可求,唯须息妄,只要你赶快停止,放下……再放下……放下那一个不必要的见地的执着、分别,你慢慢的就接近圣人了,到了有一天你就:嗯!契入了、就契入了。【所以内见、外见俱错,佛道、魔道俱恶。所以文殊暂起二见,】就是佛见跟法见,这【二见】,把笔拿起来,佛见跟法见,佛法僧嘛,你只起这个佛的见跟法的见,佛见就是着、执着:我自己是一个智慧者。法见就是认为、执着自己:我拥有真理者。你觉得你很了不起,那么就落入这个二见。【贬向二铁围山。】意思就是不够作佛,意思主是不够作佛。 好了!那么明天,明天我们再从这个地方,108页的中间,这个句号开始,中间这个句号开始。
---------------------------------------------------------------------------------------------------------------- 更多慧律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