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戒与菩萨戒
2014/9/3   热度:387
声闻戒与菩萨戒
从世间戒与出世间戒看一切戒法,佛陀制戒,其意不在令受持者得有漏人天乐果,而在依此顺证解脱涅盘,也卽是依世间制戒,而意则在出世间,所以说:「为道制戒,本非世福。」出世间,有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若将缘觉乘并归声闻,则可直称为声闻乘与菩萨乘,也可称小乘与大乘。在戒法上说,有声闻戒与菩萨戒;声闻戒是小乘戒,菩萨戒是大乘戒。大乘与小乘,主要在心向志趣的不同,大乘志在利他,寓己利于他利之中;小乘意在自了,将他利附于已利之下。一急于为人,一急于自利;实则急于为人者为已利而为人,自利者于不碍他中成就己利。因志趣有异,故行有缓急,非菩萨学人不求自利,亦非声闻学人不务利他。声闻乘以出离心为主,故厌生死而欣证涅盘;菩萨乘以菩提心为念,故普利众生而广集福智。所以佛告优波离曰:「汝今当知:声闻、菩萨学清净戒,所发心、所修行异。」一般皆以七众别解脱戒为声闻戒,三聚净戒(卽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为菩萨戒。然菩萨戒中之摄律仪戒,若依菩萨戒本,卽不离七众别解脱戒。如云:「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卽是:芯刍戒,芯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若据璎珞本业经,则更加菩萨十重为摄律仪。而菩萨戒中之摄善法戒,七众弟子亦非全无,如声闻之定、慧、忍、进等,亦应是善法所收。故菩萨戒之异于声闻戒者,实在于第三聚之饶益有情戒,而摄律仪与摄善法,亦较声闻为更宽广、更积极于利他的方面。改受持菩萨戒者,除七众佛弟子外,并无所谓径受菩萨戒之人。是以优婆塞,优婆夷受菩萨戒,卽名为菩萨优婆塞、菩萨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受菩萨戒,卽名为菩萨沙弥、菩萨沙弥尼;乃至比丘、比丘尼受菩萨戒,卽名为菩萨比丘,菩萨比丘尼。由此观之,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者,必居七众弟子之一,绝无不受七众律仪而可以遽受菩萨戒者。菩萨戒虽有通受、别受之分,然通受之分七众,实与别受七众戒之差别不殊。别受是共门戒,僧俗有别。故虽通受菩萨戒,依事论位,则非僧卽俗,故必属七众之一。是知七众律仪不障碍持菩萨戒,而菩萨戒法亦遍通道俗七众,皆可受持。故大乘戒法能含摄小乘,小乘戒法是趣入大乘戒法之阶梯与方便,是大乘戒之一分。无有大法而不摄小者,亦无有小法而不通大者。若更进而言之,可以说不能受持小乘戒法,也就不能进学大乘戒法。故知尚称菩萨戒而忽视七众别解脱戒,按之经律,则皆有不合。倘约大小两乘教相以论,声闻戒法虽是小乘 ,而佛在法华会上,已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涅盘经亦云:「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九部经中无方等经,是故不说有佛性也。经虽不说,当知实有。」故一切小乘教法,经过法华开会,则无不归入大乘;声闻戒法,涅盘会上,佛特扶小律而谈常住。故知若谈戒法,卽不应离小而谈大。大乘虽以理长为宗,然若论戒法,仍多重事相,此与小戒不殊;只因大乘戒重在利生,多依心而论结,小乘戒意在趣寂,乃对境而言犯,宽狭通局,乃成其差别而已。菩萨戒法,虽是趣证无上佛果之大行,倘不以深心切愿而力行之,亦终是挂名菩萨,枉受生死,对于实际,并毫无补益!
声闻戒既通指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有道有俗。菩萨戒有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之分,同样的,声闻戒也有在家声闻与出家声闻之分。换句话说,七众佛弟子,可以受持菩萨戒而渐历大乘之圣位;同样的,七众弟子受持声闻戒也可以获证小乘之圣果。故在发心、趣行、证果上面说,在家与出家是并无差别的。经里时常记述到外道,婆罗门、国王、长者、居士、妇女等,见佛及声闻弟子后,闻法悟解,改邪归正,当其唱言:「我今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夷);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时,卽已获得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成办诸法,自审得果,不由他信」;也卽是证人初果。如是证二果、三果,乃至厌离心发,求佛出家,获证阿罗汉果的,也比比皆是。而七岁沙弥均头等,亦证阿罗汉果,神通自在。
由此观之,修行证果,不论是大乘或小乘,是并不简别在家与出家的。因为证悟全在无漏净慧的有无,而在家与出家,不过因各人根习、境遇的不同,故所采取的学佛方式有异而已。但这里所说的修行证果,无论是大乘或小乘,都不是指极果而讲的。约小乘说,在家人只能证声闻的前三果,大乘也只限于菩萨的因位。一旦功行圆满,要证声闻第四果或大乘佛果时,自然卽会现出家相。故不说以在家身证声闻第四果和佛果。所以说:「三世诸佛,不说在家成道;历代祖师,阿谁行染度人?」释尊之先出家而后成道,也卽是显示此义。故学佛进道,须由在家而出家,因出家而修行证果,是更易于成办的。故七众弟子各别所持之别解脱戒,是由粗至细,由简入繁的,这正合于声闻乘法:「呵欲不净」「出要为乐」之原则。也卽由此别解脱戒才有七众弟子的差别。
一般说来,声闻乘律仪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二、静虑律仪三、无漏律仪(成实论不说无漏律仪,而以「禅律仪」卽色界四禅,「定律仪」卽无色界四定,说为三种)。也有加「断律仪」而说为四种律仪的。因为断律仪,不过是静虑、无漏二律仪的一分,就其能够永断欲界所缠的恶戒及能起破戒的烦恼而得名的;成实论不说无漏律仪,也是以无漏律仪,是依禅、定分位而别说的。所以只说三种律仪。七众别解脱戒,是欲界尸罗。静虑律仪(也名定共戒),是色无色界尸罗;上二尸罗,是三界业,同属有漏。无漏律仪(也名道共戒),是无漏尸罗,非三界业。静虑(定)无漏(道)二律仪,总名随心转戒,谓心在定中或心与无漏圣慧相应时,此时身语二业,任运卽能发生防非止恶的作用。可是,一旦出了定,或心更缘差别境相时,虽不同常人之骚动起惑发业,然那种防非止恶的功能,也随着而不存在了。故静虑,无漏的二律仪,并不像受过别解脱律仪的戒体,可以毕生随转。也就因此,称那与定心同时生起的防护作用为定共戒,称那与无漏圣慧同时生起的防护作用为道共戒。二者皆是从心为因而生起的,所以俱名为随心转戒。别解脱戒须假缘受而有,得戒以后,卽随转不失,就是在无心闷绝等位,此戒也还存在,所以又名不随心转戒。若就圣凡的差别而论,则别解脱戒与定共戒,容圣凡俱有;道共戒,则唯圣者有,凡夫所无。若约功用而言,则别解脱戒但随于身,此身殁后,戒亦随没。迨以受戒得体时,仅以尽形为要期而然。定共戒、道共戒则随心而转,生前死后,可随逐不绝。萨婆多毘婆沙论卷一
「问曰:禅戒、无漏戒、波罗提木叉,三戒中何戒为胜?答曰:禅戒、无漏戒为胜有云:波罗提木叉戒胜。所以尔者,(一)若佛出世,得有此(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一切时有。(二)于一切众生非众生类得波罗提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但于众生上得。(三)于一切众生上慈心得波罗提木叉戒,禅戒无漏戒不以慈心得也。(四)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禅无漏戒不尔。是故于三戒中,(波罗提木叉戒)最为殊胜。」若以声闻乘三律仪望菩萨乘三聚净戒,则波罗提木叉卽摄律仪戒,静虑、无漏卽摄善法戒,声闻所缺者为饶益有情戒。然此仅就大小二戒最粗着者而言,若据前引多论木叉戒四义故胜为论,别解脱戒又何甞不为饶益众生而立。唐智首律师,谓菩萨「摄律仪戒有三种:一、禅律仪,谓定共戒;二、无漏律仪,谓道共戒;三、别解脱戒,谓五、八、十具。」此则专就定、道可以称为戒者而言,若小乘所修之止观忍进等行,则亦应为摄善法戒所收。观佛为悭悋财物不肯布施的长者说,汝能受持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戒,卽是行大布施。五戒尚且如此,具足等戒,亦莫不皆然。当知随举一戒,摄律、摄善、摄生,三义无不具足。故知摄律仪,卽是摄善、摄生;摄善法,亦是摄律、摄生;摄生亦是摄律,摄善。故小乘戒法,虽望受者自身为治极的防止惑业,然就「以己恕他情」,而各得遂其生以言,也就是利他。不过亦仅于消极的利他而已,较诸菩萨以横溢的热情(大悲心所激发),表现为勇猛牺牲的度生大行,自然就瞠乎其后了!所以说:「小乘之戒,仅收摄而自守;大乘之戒,兼开通而利生。」声闻乘以出离为志,故戒行尚于急护,无所假借,心志冰清,洁行若雪,以不如此,卽不足以速出生死得解脱故。菩萨乘以利济为怀,将护多有情心,宁亏己行,不迕他意,故戒行开遮尚宽,但论存心,不拘事境。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云:「为菩萨乘说不尽护戒,为声闻乘说尽护戒;为诸菩萨说开遮戒,为诸声闻说唯遮戒;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由于大小二人,发心不同,趣行各异,故互有其所缓,亦各有其所急。声闻乘既七众有别,七众进受菩萨戒,亦不能一概而论。故菩萨戒中,为护声闻净戒律仪,于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何者应开,何者唯护不开,亦均三致其意。由此可见,不但小戒不碍大戒,大戒亦不碍小戒。以大戒故能成佛法之广大,由小戒故能成佛法之尊高。大小相须,高广相成,佛陀设教化世的能事,也卽备见于此了。兹将声闻戒与菩萨戒相互通贯之关系,摄列一表如左:图略
吾人从声闻戒可为进趣菩萨戒之方便,及菩萨戒中特为出家菩萨而论其开犯,本此以观大小两乘戒法相互资成以建立佛法之教授,则大乘戒法与小乘戒法,在佛法的树立发扬中,皆各有其重要性。声闻戒法中最主要的是「具足戒」,受持此戒者,有比丘、比丘尼的二部众,因为此戒关系建立佛教三寳之一的僧轮,所以特别重要,就因为特别重要,所以戒法也制得特别深细谨严。
也许是因为中印的风俗习惯不同,很久以来,比丘戒法在中国就很少有人能如律奉行了,这我们只要一翻明清以来诸德著述,尤其是关于戒学方面的,都不胜其慨叹沦丧之感而流露于著述的字里行间;降至今日,戒学的废坠扫地,就更加不堪闻问了!一般多以学大乘佛法自视,并以为菩萨戒法位既高大,又容易受持;比丘戒法既是小乘,复严谨琐细,难于奉行,于是舍小而取大,并以此为口实,谓是大士不拘小节。而不学之人,更将大小乘戒法,误以为什么都可以开许作的,就是大乘戒法;什么都有限制,且不许作的,就是小乘戒法。这种毫无根据的错误见解,既经深入人心,习以为然,对于佛教的前途,实在是不堪设想!孰不知菩萨戒法,首须受持的就是「摄律仪戒」,所谓摄律仪戒,就是七众各别所受的别解脱戒,这不但是「摄善法戒」的根本,也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础。换句话说,没有善护摄律仪戒,就不可能生起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一般世俗人也有好善乐施和广办饶益有情事业的,但那只是一种普通善行,不能说是持菩萨戒,更谈不上可获佛法中戒行的功德,当然也不能称这是佛法了。可是,这些若是佛教徒做来,其功德就大得不可思议,绝不可以普通善行视之!因为佛教徒受有佛戒,动机出发于殷重的菩提心,和履行如来经律中的教诫,所以这一切善行,就都名为持菩萨戒。而持戒的功德,不但己身获得「为善最乐」的世益,并得诸佛菩萨的护念加被,和护法龙天的侍卫守护,对于自己所期愿的佛果之资粮,也就更加充备。所有这一切殊胜功德,都是因受持佛戒而来的。如果佛教徒没有菩萨和声闻七众的摄律仪戒,施、忍、定、慧等的摄善法戒尚无从出生,所谓饶益有情事业,也就成了世间普通善行,根本就不成其为佛法了!所以经律中较量功德,谓以种种净妙衣服、饮食、医药、七宝,施供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亦不如有人能一念受持如来正法,或一日夜奉行如来净戒!由此可见,佛法之所以为佛法,是重在以如来法戒去自行化他的,以此为中心,更附之以善行功德做庄严(其中也有在家出家之分),则佛法之体用俱彰,利世济众之能事才可以成办。当知菩萨三聚净戒,以前二为佛法之正体,也卽是佛法所以为佛法的所在;以后一为菩萨大乘之胜用,是大乘佛法所以名为大乘的所以。三聚净戒有主有从,有本有末,次第相生,前后相成,如是始可称为奉行中道大乘之菩萨行人。菩萨乘虽心行广大而乘通道俗,方便度生,志在利济,然顺世入俗的心向重;声闻乘志行虽小,而乘重出离之道,随缘化利,情希解脱,故脱俗出世的成份高。小乘戒约境论犯,防在 身口,事形于外,染净条然,看似难持而实易;大戒依心论犯,行者须防护于起心动念之间,而心法迅捷,表里实难期一致,看似易持而实难!若非如此,身子、目连、迦叶、阿难,岂彼等智力愿行,尚不及我辈末世凡夫?而必待法华会上始心相体信入出无难?此诚堪吾人深思寻味之事!
甞观古德近贤,明经谙律,自省有得之士,均不敢以比丘自称。如有人问寿昌禅师云:「佛制比丘不得掘地,损伤草木,今何耕种耘积?」答云:「我辈只悟佛心,堪传祖意,指示当机,令识心性耳,正法格之,仅称剃发居士,何敢当比丘名!」又问:「设有如法比丘,师何以视之?」答曰:「当敬如佛,待以师礼。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而紫柏大师胁不着席者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比丘戒,必不获已,则为之授五戒法而已!又莲池、藕益二大师在其著述中,前者常署「菩萨戒弟子云栖寺沙门」,沙门犹云出家之人,乃九十六种出家之通称,沙弥亦是出家者,非必属比丘。后者甞自退居为三归人。后修占察忏,祈得菩萨沙弥阉乃自署为「菩萨沙弥」。而大师之二高弟:成时、性旦两师,并自称为出家优婆塞。近代如弘一律师,虽多以「沙门」自称,而其在自论所守之戒品时言:「就我自己而论,对于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戒及比丘戒决定未得;卽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故其弘律说法,不忍在僧众集会中委坐正坛。太虚大师亦甞为偈述意:谓「愿人称我以菩萨,不是比丘佛未成。」慈舟法师,律己尚严,弘戒尤力,人皆以律师见称,然各寺传戒,请为三师七证,必不允许。此等古今知识,解行俱深,于声闻比丘一位,犹期期以为不胜!由此可见,声闻比丘戒行之高邈,非率尔可就。然此等大德之不自称比丘,绝不是因比丘戒是小乘而不屑于一学,相反的,他们确都是注重律学,谨严自守之人;不过因为依律验身,确知仍有难合于律制之处,认为与其虚名滥位而「假名比丘」,有违佛制,不如自降其尊而免招罪咎!倘非平日戒行精严,虚已克求,卽不会有此谦光,故吾人不应只见古德时贤避比丘位而尚称菩萨,卽谓小律可弃而徒骛大乘菩萨之虚名,尤应注意彼等之以律自守,不忍潜位称尊,借此以博信施荣利之戒德。
当知声闻乘戒,自佛法传入支那以来,卽未能蔚为风尚,普遍传习,以致时代迁移,每况愈下,降及今日,尤不堪言!戒德既亏,僧轮斯坏,佛法又焉得不衰!至于菩萨乘戒,虽盛称于末代,亦仅存虚名,求其行效有得,名实相符者,亦殊难多觏!故吾人不欲勉维佛教之沦坠,不欲保存住持佛教之出家制度以弘法利生则已,若仍有志于此,则大小两乘戒法,卽不得不群起讲习与效行。尤其是声闻乘戒,关系于三宝的僧轮,和七众佛弟子应止应作之分际,无此卽无以图佛法之长存久住,似更为当前七众弟子之急务。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