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二
2014/9/4   热度:444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二 讲题: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日期:2009.5.15-2009.5.23 片数:共5片(本片为第2片)DVD [巳二 各举易例(分二)] [午初 别业妄见 二同分妄见(午初分五)] [未初 征陈所见] [二 审难即离] [三 详示妄因] [四 喻明所以] [五 以法合喻 今初] 昨天我们讲: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也就是纯属于个人的问题,含带有惑所现的依报,还有正报,加上业感。那么,二者同分妄见,众生同分妄见,就是共同所显现的这个外在的环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有共同的一分。底下各举易例,今天这个课程有点难,初学佛法的人会非常难,要全神贯注,才有办法理解跟领会。 经文[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诸位把笔放下来,先告诉大家他在讲什么。今天讲的这个,譬如说:我们一个眼睛好的人,正常的人的眼睛,前面点一盏灯,印度当时候点的都是油灯,那我们台湾点的也有油灯、也有蜡烛,就以油灯来讲吧!前面点了一盏油灯,当正常人的眼睛看的时候,这个油灯上面的灯的火焰,它就是很正常,很明显这个灯的火焰,这是第一个。就是正常人的眼睛看这盏灯的时候,这一盏灯没有任何的影子,就是火焰而已,这是第一个。现在要比喻作别业妄见,就是赤眚,就是眼睛有红、肿的毛病,换眼睛又红又肿的眼病,来看这一盏灯是什么?看到这个火焰是看到五重的圆影,就是多出来的圆影,除了这个灯以外,有那个多出来的光影。 它这个比喻什么?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佛菩萨的正知正见、正觉,真正的智慧来看的时候,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山河大地、花、树,全部都是空,会归到一真法界,绝对平等的心性。也就是诸佛菩萨来看这个世间,是没有任何东西,因为相,透视它,是缘起性,就是空性。所以,诸佛证悟到无生的时候,这个世间完全就是绝对的心灵,这个就是诸佛菩萨用正常的眼睛;正常眼睛就是诸佛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智慧看到凡所有相,都是无生,因为它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所以,用真智照着无生的理,没有一法不空,所以,没有能缘的意识心,没有所缘的六尘境界,也没有六根身,也没有所缘的外面的境界。所以,佛陀进入一真法界,用正智见到无生的真理的时候,世界完全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善、没有恶;没有能、没有所;没有根身、没有器界、没有种子;没有花、没有树;没有山、没有日月星辰,但是,当你见性的时候,就是颗粒微尘,就是这一朵花,正是这一朵花,就是见性时候;正是这一棵树、正是这一座山、正是日月星辰,就在这个时候,不离当处,即得菩提。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就是这个道理。好!这个是佛菩萨的比喻。现在再来用凡夫的比喻,我们眼睛有毛病了,又红又肿的眼病,看了这一个灯,除了这个正常的火焰以外,外面呢,有五重。为什么叫五色重叠?就表示五蕴身,五阴身所产生的错觉、妄觉。这比喻什么?眼睛有毛病是比喻所有的众生,真心被遮住,现在用妄觉、妄心看这个事情。所以,每一个人的这个心性,因为没有正觉,都是妄觉,所以,看这个根身、器界,好象是真的,有那么一回事情,产生了种种的妄觉,这个五色重叠,就是五蕴身、五根尘。 我们一直认为,五蕴身是实在存在的,或者是外在的五欲六尘是实在的、山河大地是实在的、日月星辰是实在的,所有的相,都认为它是实体。我先解释一遍:云何名为别业妄见呢?什么叫做别业妄见?阿难,就像世间人,他的眼睛有赤眚,眼睛生翳,致使禅学模糊不清的一种病,就是又红又肿的眼病,表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卡一层厚厚的无明,这是比喻。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首句征问,阿难下陈其所见。如字举例之辞;世间人]是[指凡]夫、[外]道、[权]乘菩萨、[小]乘人;[目有赤眚(眼生红翳)],眼睛又红又肿的一种眼病。[例无明见病];就是我们见东西,它就产生心灵的毛病,而且有粗的、有细的,例如无明见病。[夜指迷位]的众生;凡夫、外道、权乘、小乘人。[灯指藏性];正常人看这个藏性的时候,如如不动,了无一物;凡夫看,问题就很多![五色圆影,例众生五蕴幻躯],为什么讲幻?因为它是因缘生的东西,它是败坏之相,我们一定会化作一堆骨灰,所有的争执,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聪明的人,现在就稳住自己。 [世界五尘幻境。因众生有能见之妄见,故有所见之身、心、世界],为什么有能见之妄见?这个妄见就是加了强烈的执着跟分别,这个含义就是这样,认同它是实在的,所以,这个妄就一直起来,而且这个起来,它不是真觉、不是正见,是妄见。故有所见到的身、心、世界,不知道身是空、心是空、世界也是空,不知道这个道理。[见妄若除,身界叵得];如果我们带妄之见能够除掉,就是歇即是菩提,身界不得,身心跟器界都不可得。[赤眚不起,圆影何来]?意思是说:无明破除了,山河大地、一切日月星辰,本不可得,圆影何来?哪有所谓的五蕴身、五根尘?没有了,五尘境统统没有。 [好眼例真智],好的眼睛就象真智,这个[灯例]如无生的[真理];佛菩萨的真理是什么?一切法无生,而我们就认为一切法是生,所以,就是争执不休,贪爱、瞋恨、愚痴,什么统统来,不知道一切法无生。所以,灯是比喻作无生的真理,以真智见到了无生的真理,[以真智见真理],既然无生就无灭,[惟是]平等[一真法界],这样就更清楚了!把不平等的世界,回归到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就是真正修行人。所以,修行人心愈清、愈平等、愈无所住,就是真正进入佛的本怀,把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化成无事,这个是真修行人;如果把无事搞成小事,小事搞成大事,那么,这个违佛的心意教诫。修行人应当懂得平息自我。[本无所有]。 [此处眚影,与下灾象,皆不是喻,此举别业中之别业],这个是指别业中之别业,因为别业中还有共业。[易知之法,例彼别业难知之法,令难知者,亦易知也],也容易了解。[有以目眚、灾象,二皆为喻],[有以]就是有人认为,认为《楞严经》的这一段,眼睛有红热病或者讲到灾象,把它误认为这是一种比喻。[以喻后之一处多处],来比喻后面所说的一处或多处,[则与后文]章,[文理相背。后文]章[明言:例汝今日],就象你今天,来比例扩大范围,[例阎浮提等文],阎浮提的范围就比较大,后面会讲到。等等的文章,[皆是以易知例难知也]。所以,非是比喻,是以易知之例,来喻难知之理。 [良以亲近之身境,虽为别业,实则与众同住共见,诚难觉其为别为虚也]。良以:实在是,以亲近之身境,自己这么接近的身境,色身还有外境,虽然是别业,实在则跟大众同住又共见,同样住在一起,又大家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是毋庸置疑,实实在在的。所以,一般众生诚难觉其为别为虚,一般人是不有办法了悟这个是别业所现,或者是虚妄不实在的根身和器界。[故举眚见]而现出[灯影],因为眼睛有毛病,所以现出了灯影,就是这个;我们因为心有毛病,所以,现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好象真的一样,让你去执着,事实上没有。若把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碎为微尘,我们就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眚目别见],只有眼睛有毛病的人就看得到,意思就是:只有心中有无明的、妄惑的人才看得到。[别中之别,虚上之虚。最易知其为别为虚者,以例之。故下文云:‘例汝今日,以目观见],你用眼睛看出去,这些[山、河、大地],本来是空,[及诸众生],还是空。但是,你却把它认为那是有实在的山、实在的河、实在是大地,统统有,以及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统统有,山相、河相、大地相,没有一样,你不认为它是有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在[皆是无始见妄所成]。统统是无始来,带有一种严重、强烈的执着,而成为这些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因为你认同他,没有办法透视它是空性的、是缘起性的,你还以为真的有一座山、真的有河、真的有大地、真的有一切众生,事实都是空,无所有。 [一人如是,彼彼皆然,即以一人例多人,同是别业妄见,所有亲近之依、正],外在的依报,内在的六根身。[虽然彼此同住共见,与群翳观灯],[群翳]就是大家一群眼睛有毛病的人,在看这一盏灯。我们也是一样,所有的众生都带无明病,来看这个山河大地,以及一切众生,叫做群翳观灯。群翳就是表示一切众生眼睛都有毛病,一切众生心灵都有毛病,带着无明病,来看这个世间。[所现圆影],还真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虽然是同,其实各病]。你看到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以及一切众生相,看起来好象感觉都一样,是同;但是,问题是出在每一个人的见病,其实是各病,各个眼睛的病,意思是各个心灵的病;而我们没有人指出我们心灵有病,所以,从来没有一个人有觉醒的功夫,只有佛! [又以疏远之境,虽为同分,与己悬隔,受用不一],疏远之境,譬如说外太空,日月星辰、火星离我们很遥远,或者是银河系,或者种种的星系,离我们非常的遥远,好象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又以疏远之境,虽然是同分,与已悬隔,受用不一,有的人我们很受用,有的东西我们受用,譬如说我们的阿里山、日月潭,在台湾的人都很受用,离得近嘛。欧洲人来一趟,就比较远一点了,所以,受用不一。如果我们要去阿尔卑斯山,对欧洲人就比较近;可是,对台湾人就比较远了。所以,虽然是与已悬远,但是,对别人来讲,我们这里是悬远,那边就比较亲近。所以,每一个人生出来的业感不一样,受用也不一样,[诚难觉其为同为妄也]。很难觉察到,说这些共业所感的日月星辰、众生相是同分妄见。 [故举瘴恶]、这个瘴恶叫做瘴气,是一种山林间湿热,蒸发出来的毒气,人接触以后会重病,严重就死亡,这个叫做瘴恶。[灾象],天文的种种的灾难、灾象。[举国同见],就是全国同见,[同中之别],虽然是种种的灾象、灾难;但是,别:他国不见,别的国家却看不到,虽然同一块土地、同一个虚空,分成两国,可是,这一国却看得到,另外一个国家却没有。也就是国家也有共业所感,每一个国家灾难也都不一样。这个就是共业中的别业。同中之别,[妄中之妄,尚可知其为同为妄者],还可以了解说那是同、那是妄。[以例之。故下文云:例阎浮提,三千洲中],[洲]就是我们现在所讲 的岛、陆地,大的陆地叫做洲;当然这个是佛陀当时在世的分法,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我们现在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或者是欧洲等等。以前那个洲就是大的岛屿、陆地,那么,这个是属于讲地理方位,当时候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把这个同分妄见的阎浮提,三千洲中再扩大,再往前进,把范围再扩大,[并洎十方],十方的依报、正报仍然是同分妄见,因为仍然是十方众生的业感所显现的世界。 所以,用阎浮提,三千洲中再扩大,变成十方的话,[诸有漏国],把它扩大,一切有漏、有烦恼的国土,[及诸众生],夹带无明的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统统是本觉本明的无漏妙心,但是,因一念无明,见精映于六根,而成[见闻觉知]的妄见,而成为妄见的种种[虚妄病缘]。加字,你才看得懂这是什么意思。因一念无明,见精映于六根见闻觉知的一种妄见、一种虚妄的病缘。再解释一遍:例如阎浮提的三千洲中,并扩大来讲的十方,进而讲到诸有漏国,以及一切众生,其实本来都是本觉本明无漏的妙心,但是因为一念的无明,见精映于六根,变成见闻觉知的妄见、的种种虚妄的病缘。[一处如是,处处皆然],一个地方是因为虚妄之病,那么,处处其实都是虚妄的病缘,[即以一处而例多处矣]。所以,我们共住持的这个世间,共同住持的这个地球,其实是六十亿人的见病所组成的,没有一个人看清楚这个世间,唯佛能见。所以,不见一物,名为见道,因为缘起就是性空,为什么不见一物,名为见道呢?因为了解所有的悟就是缘起性,缘起性就是无自性,就是空性。 [见性本来清净,从来无病,为无明所熏,黏湛发见,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妄见],[湛]就是光明,光明的本体,黏住了我们如如的光明的本体,本来本觉本明的妙智却被黏住了。发见,发出我法二执之见,只要看东西,他就一定要执着;只要听音声,就没有一样不执着,变成转本有的智光,为能见之妄见。世间人也有觉,学佛的人也有觉;世间人所用的,统统是搞了一层严重无明的妄觉,看东西,什么都着、什么都争、什么都斗、什么都贪,因为它妄见,以为真实的东西,所以,那个虚妄的执着一直发出来。所以,学佛的人发大菩提心,不学佛的人就发大脾气,发的都不一样。 因为能见之妄,[此属根本见病];为什么讲根本?树之根,根本见病就是微细的知见的执着,而从来不觉知。包括你晚上作梦的时候,包括我们现在的新陈代谢,这一念的执着,那么微细的生灭,体内的新陈代谢,仍然是微细的生灭,我们从来不觉察,此属于根本见病。[见精映色,结色成根],什么叫做见精?带有少分的妄见,叫做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结四大之色成为六根。结地、水、火、风,这个四大缘起的假的色,成为六根,我们现在的根,六根其实分析起来都是地、水、火、风,跟大地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但是,我们却妄觉、妄执,以为有六根身——有内四大、以为有外四大,事实上,内、外其实是平等,没有能见,没有所见;没有能执,也没有所执;没有能觉,也没有所觉,能所尽息,完成了纯一、平等的法界真性。 [遂有胜义根、浮尘根,赤眚依浮尘根而起],眼睛有毛病,当然是依肉眼而产生的。[属枝末见病];微细的执着在里面,浮在外面肉眼的病,是属于枝末的见病。一棵树,它有根、有树枝,所以,根本见病跟枝末见病,是用树来比喻。树干就粗,树枝就细;树干粗就很难拔,树枝就比较细,一下就可以砍断。意思就是:无明由根本见病才演变成枝末见病;但是,如果要断惑,就必须由枝末慢慢的断,往里面更深的根本见病来断。 [众生聚见于眼],大家全世界都知道,眼睛是看东西的,叫做聚见于眼。[浮尘眼根],这个肉眼的浮尘眼根。[为见精所托之处],见精,带有少发妄的见性,叫做见精。就是既然有带妄,那就麻烦大了,不是纯一的见性。就是为见精所托,为见精所托,又带有妄,所以,你看什么都是执、看什么都分别、看什么都起颠倒。[眚虽浮根之病],这个眼睛的红热病,虽然是所谓的浮尘根之病,[亦即见精之病,圆影],产生的光影[为枝末见病之影];[身界],内根身、外器界,叫做身界,这个分内外,[身]内[界]外,内根身、外器界[为根本见病之影]。 因此此身是无明妄见所现的,所以,这个身界就是指根身还有器界。但是,根身、器界是根本见病之影;而我们眼睛的红热病,那个只是肉眼的病,是属于枝末的病,[又眚见,双带本、末二病],本,就是根本见病;末,就是枝末的见病,叫做本末二病。这根本见病就是微细的惑,枝末见病就是比较粗糙的惑。[见精惟属根本见病],[见精]就是来自一念无明,因为一念无明,把真见变成妄见,所以,见精惟属于根本见病,它是微细的。[单复虽殊,其妄一也]。有单、有复虽然是不同;但是它妄,它就是一念不觉、一念无明。 [下文云: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解释一下:即彼目睛,现在谈到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谈到这个眼睛,瞪发劳者,就是兼眼睛,还有眼睛所产生的劳,[劳]就是劳相,因为直视久了疲劳。[瞪]就是直视,这后面还是会讲到。[亦此意也。此以眚影为例者],眼睛有毛病,产生的光影作为例子。 [有两重易知:一、易知其为别业,以灯上圆影,为自己病眼独见故];让我们很容易了解别业,以灯上圆影,为自己病眼独见故,意思就是:当我们带着无明,看这个根身、器界、山河大地,就以为是实在的,就是灯上的圆影,为自己的病眼独见。[二、易知其为妄见,以五色圆影,虽然似境,毕竟非实故]。五色的圆影,并不是灯本身之色,你是因为病眼,才看到这个五色的圆影,是多出来的,正常人的眼睛只看到那个灯;而眼睛有毛病的人除了灯以外,还看到五重的圆影,重叠的圆影,毕竟非实。[初征陈所见竟]。 [未二 审难即离] 经文[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说:阿难,在你的意思是怎么样呢?这个晚上所看到那个灯的灯明,亮光,五重的那个灯光,此夜灯明,晚上那一盏灯,所显现多出来的那个圆光,不是本来的光,是多出来的。五重圆光到底从哪里来?为是灯色?为当见色?这个[是]就是因为,到底是因为灯[所有之]色,为当见色?这个[见]就是眚见,还是因为眼睛出了毛病,那个眚见所见之色?再讲一遍:阿难,在你的意思如何?要开始追查,这个所现的圆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灯来还是见来?这个晚上的灯明所现出来的圆光,到底是因为那一盏灯所有所现出来的颜色,还是因为眼睛有毛病,那个眼睛的病所现出来的颜色呢? [此双标审问。问曰:在汝之意,以为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即上文灯光所现圆影。下二句双审,即灯即见],是因为灯而看到那个圆光?还是见?因为见的关系才看到那个圆光?[试审察看,此夜灯光,所现五色圆影,为是即灯所有;为当即见所有]?分开来讨论,到底是因为灯所产生的那个圆光?还是见所产生那个圆光?[见约眚见],那个见当然是指有红热病的眚见。 [例众生迷位中,于真理上,所变现身、心、世界,为是真理实有之色法耶]?其实一切法本身,真理当中,无生就是真理,一切法无生,因为是性空,性空就是无生。一切法本自无生,是十方三世诸佛所宣的真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宣说的真理是什么?就是一切法无生,也就是空性的道理,身空、心空、世界也空。于无生的真理上,却变成了好象有生灭的身、生灭的意识心、生灭的世界。为是真理实有,这到底是真理本身所谓的色法产生的?[为当妄见所成之色法耶]?就是分开两个角度来讨论。 经文[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我先解释一遍:阿难!此圆光如果来自于灯色,是灯的问题,是因为灯才见到圆光的;灯本身怎么会有圆光呢?则非眚人,但是,眼睛没有毛病的人,何不同见?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个圆影?为什么?可见不是灯的问题。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而晚上这个灯明,只有眼睛有红热病的人,才看到多出来的那些光影,五层的光影是多出来的,正常人的眼睛却没有,而有毛病的眼睛却看得到。 注意听!这个稍微有点难,若是见色,就是若是[眚]见[所成之]色,如果是眼睛的红热病所见到的颜色,如果说这个五重的圆影,是眼睛有红热病所成之颜色,见已成色,就是本来能见的有情物,无形的能见性,变成无情物的色。见已成色,就是见性变成色法,就是见性变成有颜色的色见,那就糟糕了!则彼眚人,见圆影者,那么眼睛有红热病的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为什么?因为他的见性已经变成色法了,有情物的见性,变成无情物的色法,因为叫做色见,见已成色了嘛! 再讲一遍:如果说这个圆影,是从有红热病的眼睛跑出来的,所成之色,那么,他的见已成色,就是他的见性变成了无情物的色见,见性变成无情物的色了。那么,则彼眚人,就是眼睛有毛病的人,见到这个圆影者,名为何等?因为那个无情物怎么能见?大家都明明知道,要有情物的能见色才能见,虽是妄见,他是有情物,总不能说色能见啊!所以,把有情变成无情的色见,又去看那个圆影,那这个叫做什么?大家,全世界公认的,能见的是有情物的见性,所见的色法是无情物,这才构成一种能见跟所见。现在不是,把这个见性,因为他说:这个圆影是来自于见性,那见已经成色了,已经成为光影了,如何来看出去呢?看到那个圆影,当名为何等?就是无情物看无情物了。是不是?有情的见性才能看无情的色;现在不是,见已成色,就变成无情物。 [此破双即。谓此圆影],说这个圆影,[若即灯实有之色],灯实有就是本来就有的,如果说灯本来有的色,那么,我请问你,[则好眼人,何不同见]?为什么看不到这个圆影呢?为什么一定要眼睛有红热病的眚人,才看得到这个圆影呢?[而此圆影,唯独眚人之观见]?为什么这个多出来的五层的圆影,只有眼睛有红热病的人,才看得到呢?[此约非眚不见],眼睛没有毛病的人是看不到的这个圆影的,正常人就是指佛菩萨。[破即灯也]。意思就是问题不在灯,不是灯,有病眼的 人看,才有五重圆影,那个不是灯的问题了。破即灯,意思就是:灯本身并没有问题。 [若是眚见所成之色],如果说你把那个圆影是因为眚见所成之色,[见已成圆影之色],意思就是:还没有看出去,因为成为色见了,见已成色,圆影之色。[不能以见见见],不能用有问题之见,因为变成色见了,变成无情物。第一个[见]是色见,变成色见,变成无情物了。而去见到自己所成之见,这个是不对的。能见、所见是有情物看无情物,现在是无情物看无情物,不能以无情物的色见,而去见自己所成之见。[则彼目眚之人],那么,眼睛有毛病、红热病的人,[见圆影之见,当名为何等物耶]?意思就是:不能成立的意思,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能见的见性是有情物,被所见的物是无情,这个全世界都公认的;你现在见性变成了色见,变成了无情物,这个见是不存在的,能见、所见是不存在的。[此约见体不失,破即见也]。见也没有问题,见本身并没有问题,破即见就是:是见本身并没有问题。[此以例合法]。 [五色圆影,例五蕴根身],这个[蕴]就是众多的意思、集合的意思。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有的人翻译成[五阴];不过,这个[五蕴]是真正翻译,才符合佛意。翻:五阴身遮盖了我们圆满的清净自性,这个翻译并不恰当,真正的符合佛的意思,是五种元素凑合起来,变成我们这个根身。所以,正确的译本,应该用[五蕴],照见五蕴皆空才对,不是照见五阴皆空。五色圆影,例如五蕴的根身,[五尘境界];那么,灯就像无生的真理,[灯例真理;非眚人例诸佛并大菩萨;眚人例迷位之众生;眚见例妄见]。眚见就是例如一念无明而产生妄见,[谓此五蕴五尘之身界,非即]无生的[真理所有],为什么?一切法本自无生,哪来的五蕴、五尘之身界?根身、器界哪里有一样是实在的?因为都是缘起,都是性空。 [亦非即眚见之色]。也绝对不是眼睛有毛病的人看出去的色。[按文例云]:来说明,[此之身界],内根身、外器界,若是无生的真理所拥有,[若是真理所有,则诸佛诸大菩萨,何以不见]?因为诸大菩萨见的唯是空,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识即是空。地空、水空、火空、风空,[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不见有少法可得],为什么?万法都是如梦如幻。[惟是一真法界。而此身界,惟有无明未破,妄见之众生所见,此约佛圣不见,破即真理所有也];其实真理本身是无生。[若此身界,谓是妄见之色],如果这个五蕴身、外在的器世界,谓是妄见所产生的色法,[见已成身界之色],变成为有色之法,我们都知道,妄见虽是见、妄见虽是妄,但是,它不是色法,它是能见,能见虽是妄,仍然不是色法。所以,谓是妄见之色法,那么,见已经成为身界之色了,无情物了。 [则迷位众生,见身界之见],也就是说,无明的众生、迷位的众生,见身界之见,因为见本身是无形,本不可说,非色法。那么,你用这个变成无情物的色见,却见到有情物的能见、无形物的能见,那这个叫做什么?[当名为何等物耶]?意思是:并不符合能所,能所一定有一个规范,能见是无形的见性,而见到有形的色法,这个才构成能所;你现在不是,现在是用色见去见这个无形的见,当名为何等?佛陀说:绝对没有这个道理![此约见体不失],这个见的体性本来不失,这里强调:虽是妄见,仍然不是色法。[破即见之色也]。不可以把这个见性当作是色,也就是不是见性所产生的圆影,这个圆影绝对不是见性所产生的;但是,见性也不离色法,后面会讲到。这个五层的圆影,不是灯、不是见,不离灯、不离见,这一段在讲这个。 经文[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佛反过来问他:[此破双离]。离开灯、离开见,也不会有圆影出现。前面是破即:是灯吗?不对,是见吗?不对!现在是破:离灯,也没有那个圆影;离见,也没有这个圆影。师父先解释一遍:复次,阿难!如果这个圆影离灯别有,意思是不必假借着灯来照亮,自然就有产生这个圆影,佛陀说:我请问你,因为自己不需要借重灯就有影子,则合,那么应该连旁边的来看看,旁边的这些围屏、帐幔、几案,还有筵席之间,也都应该自己跑出圆影啊,你是说不必借重灯嘛,不必借重灯怎么可能有影子呢?就是:一定要借重灯,不能离灯而有。 好!再来,这个圆影也不能离见而有,离见别有,应非眼瞩,[见]就是见性,如果离开见性而别有圆影,意思就是:不需要见性可以看到这个圆影,那么,就跟眼睛没关系了,应非眼瞩,就不属于眼的见性,意思就是:无关于眼,跟眼睛没关系;事实不然,跟眼睛绝对有关系,不可以离开眼睛。云何眚人,目见圆影?为何吸有病眼人眼睛才看到这个圆影?多出来的圆影呢?意思是:根本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眼睛,离开这个见性,你也看不到那个圆影;离开这个灯,也没有圆影。所以,这一段:此破双离。 [谓若此圆影,离灯别有],不需要假借灯就会产生影像、影子。[则合(当也)傍观围屏、帐幔之上,几案、筵席之间,皆有圆影出],都应当有影子。[今则傍观不见],可是,我们看旁边没有影子,[岂离灯耶]?影子一定要供重灯的意思,怎么能够离开灯,而产生圆影呢?[若云离眚见别有者,]如果说离开这个眼睛有毛病,而别有见着,见眚者,[眚见依眼根,离眚见,并离眼根,则此圆影,应非眼瞩],这一段再解释一遍:若说离开眼睛有毛病的眚见,另外而有的话,意思就是说:离开这个见性,而能够显现出圆影的话,假设不需要借重见性了,那么,眚见[必定]依于眼根;你这个眼睛有毛病、红热病,你一定要依着眼根,眼睛才有毛病啊!离开了这个眼睛有毛病的见,并离眼根,则此圆影,当然就不属于眼睛的范围了。 为什么只有红热病的眼睛的人,[云何眚病之人,必假目见圆影]?一定要假借眼睛,才看得到这个圆影?意思是说: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眼睛。[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没有眼睛,你就没有办法看到圆影。所以,这个圆影问题就很大了,既不是灯,也不是见;既是灯,就是见;离也不对,即也不对;离也对,即也对,这个佛法真是不可思议!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意思是:看到这个五层的今则非眼莫瞩,岂离见耶圆影,绝对跟眼睛有关系,没有办法离开这个见性的。 [例彼五蕴、五尘之身界],如果离开了无生的真理另外而有,[若离真理别有,不合前云:当处发生],[当处]就是指真心。所以,我们轮回从哪里来?轮回从真心来;真心本身并没有轮回,而是从真起妄,问题出在这个地方。而妄识没有实性,空无自性,而我们不了解妄空无自性,却在妄上加妄,所以,就一直讨论。譬如说:你去讨论那个人,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人的是非、恩怨,一直去讨论这样子,请问你:有这个人让你一直讨论吗?譬如说你恨那个人,或者是你爱得执着到难割难舍,大悟的人就问你了:有这个人吗?有这个人让你一直去恨,你难道不晓得,那个色身是由一堆骨头做成的吗?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冷静,透视他的构造?心脏、肠、胃,你会很清楚的看得到,他就是一堆骨头的结构,你到底恨他什么?死了以后化作一堆骨灰,你到底恨他什么? 大悟的人就会告诉你:没有那个人让你恨啊!原来没有这个人,因为一切法本身是无生,这个人还没有出生以前,根本就没有;缘起的时候,他就是显现这个色身,显现这个色身,四大又本空,那你到底是痛恨他什么?所以,我们就是因为无知,或者说你一直爱,爱到死去活来,佛陀又问你:有那个人真的让你爱到发狂吗?有吗?所以,因为我们真心没有显现,就一直用妄,妄就开始一直轮回,看到的时候死执不放,回来的时候,一直思惟、一直想念、一直怀念、一直单恋,就构成心灵的一种负担,变成轮回的根本。 修学佛道本身很困难,我们要生存,要面对现实的社会以,要拼,你很难说没有贪;说实在话,我今天没有学佛,我仍然不敢说我不会贪。为什么?因为我要生存,如果我今天没有学佛,大学研究所毕业以后,我要上班,上班,他就是要吃饭啊,要面对现实就是要竞争,竞争就一定要斗争啊,没办法!环境逼上我,除非我福报很大,爸爸、妈妈留一堆财产给我,于一切法无诤。所以,就算我没有学佛,师父也做不到无诤。再来,你长大了,他有自然的繁衍后代的本能,就是欲望,那你要不要追求男女朋友?你不可控制的!全世界都知道,饮食、男女,它叫做非理性的东西,譬如说你这个胃,从一出生不需要人家教,这个胃就是收缩,一出生以后,他就一定要吃奶,不吃奶,他就生病。我们长大了,荷尔蒙具足的时候,我们有能力繁衍后代,这个也是非理性的东西。所以,佛告诉你这个是不能控制的,只有避开来而已,没有任何的办法,欲来须避,如避火炕。 在佛的比喻:你可以带领千军万马、百万大军,你就是破不了女色,因为它是本能;饮食跟男女它是本能啊,无量劫来的生死,它像滔滔江河、大海一样的,你要堵,你怎么堵得住?所以,要用疏导的。譬如说男女,晚餐不吃,吃少一点,让它不要这么体力,多服务人群,多为常住,然后多付出一点爱心,多做一点慈善事业。把我们的爱心一直发挥,把我们男女的欲望,一直把它为常住,把它体力发挥出来,把它升华,能够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有这个动能,这是很正常的;这个是推动人类的能力,因为他有这个能力;但是,问题是你会不会转化它?所以,谈到这个男女,它不是说很害臊的事情,你就是本能,天生的,你胃不吃东西,它一定会死,这个就是本能;长大了,它自然就会繁衍后代,这个就是本能,没有办法控制的! 所以,你必须用理性来舒缓,饮食,我们控制饮食,早餐要饱,午餐要少,晚餐不吃也很好,控制一下饮食。好!那么,我们如果有男女强烈的欲望,那你想想看,如果我们没有繁衍后代的本能,那你看,为什么要举办一个结婚?为什么?他就是没办法破。好!讲这个不是害臊、羞耻的事情,我们要懂得转化,没关系,转化的意思就是:譬如说我保持单身,我远离男女;或者是包含吃少一点,欲望它就会少,体力够用就行。如果我有体力,我为常住做事情、为一切众生做事情,我送法宝,乃到于我服务社会,我照顾弱势团体,或者亲自做公共来福利人间,他把这个体力一直升华,久了,他就会忘记了,就慢慢慢慢的下降。是不是?这个就对了! 你问一个人说:你有没有男女的念头?除了证阿罗汉果才证到无生,要是凡夫,他就一定在缘起法里面会有贪、瞋、痴,一定的道理。所以,这个叫做非理性,饮食、男女,它不是理性的东西,意思就是:你完全没有办法控制它。所以,有办法让它慢慢的转化,这个就对了!当处发生,就是真心被拿来妄用,因为起妄而发生。[则合外道所计],则合,就变成了外道,[所计]就是所主张的看法。[时生]、就是因为时间而生。[方生]、[方]就是空间,因为空间而生。[梵天生]、大梵天而生,[神我生],认为有一个神我而生的,这个我们前面都讲过。[究竟实非时、方、梵天、神我而生]。绝对不是![前云]:前面所说的,[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在这八个字,你注意听!诸法就是缘起,只要是缘起法所生的一切法,都是生灭、都是败坏、都是性空,所以,会归到最后,其实是心所显现出来的,缘起法显现在你的心性当中,心性但莫住着,即得;着,就变成妄。 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修行,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诸位!应当无所执着,而生清净心,为什么无所执着?因为万法都是缘起;万法都是生灭;万法都是刹那生刹那灭;万法都是无常;万法都是不可得;万法都是短暂的;万法都是败坏之相;万法都是必死相;万法都是一切——生灭,刹那回归到最终究点,就是生灭,生灭就是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诸法所生,就是一切有为法,所生的,其实都不可得,都是缘起,都是空性,唯心所现。所以,若人欲了知,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注重你的心性的独立性,破掉能所,不要引起意识心,不要随着外境所转,这个就是真正修行人。[心外本来无法,岂离真理耶]? [例彼身界,若离妄见别有,则此身界,应非妄见所见,云何必有妄见之众生,方见根身器界耶]?这段解释一下:譬如说根身还有器界,如果离开了妄见而有吗?那么,这个身界应当就不是妄见所见的了?为什么叫做妄?加一层强烈的执着认同,死执不放,一切众生相是真,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真,不知道那是缘起、假。云何必有妄见之众生,才见到根身、器界呢?所以,这个世间,是一大幻妄的缘起,禅宗讲:无一法非幻,禅宗这一句就解决了!人生、宇宙、无一法非幻,在这人生、宇宙当中,没有一法不是幻,一个颗粒微尘是幻;一朵花是幻;一棵树是幻;一座山是幻;日月星辰无所不幻,幻无实性;幻无实性,不着就是真性。 [《起信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因为依能见,境界就妄现。[若离能见,则无境界]。这一句特别重要!如果你能够放下那个妄见,就没有一切境界,境界本空。所以,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问题,你如果找到了根源,原来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心性的问题,那么,调整自己的心就是修行。聪明的人绝对不会为愚痴的众生而苦恼、而瞋恨。以前早上来的时候,像我们今天,101外面排了很多结缘的书,以前都没有控制,书全部被搬光光!有一个妇人差不多五十岁,反应不是很快,我下来的时候,搬了一堆,从这里要搬,我问她:你搬这个要去哪里?我要替你去发,给跟人家结缘。我说:不用了,拿一本就好。所以,书放在这不一定真的渡众生,会不会给你拿去卖呢?让众生造业呢?这不需要钱?这是十方众生的血汗钱,如果你拿那个结缘品真的去看,没有话讲;她来,拿了一堆! 还有的佛弟子也没什么良心,那个佛像、烂了的经典、破旧的、老旧的,他不要的,一堆给你搁在那儿,他没办法处理,他不要还外道的,统统来就给你放着!我们开这个结缘柜,本来是一种慈悲心;可是,他就不会体谅我们,他就利用这个结缘柜造业!要看,请一本回去,我们目的是这样,度众生;可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情。我叫她放下,她马上就变脸,要生气了,好象要跟我吵架一样,我就这样子看着她,看她好象要生气,我就没有反应。菩萨!放下来,后来也是气愤得要走了;我帮我发还不好?我说:不用了!要的请他来请,菩萨!我很慈悲,笑嘻嘻的跟她讲:要的人,请他来请就好,我们这个多少钱印的,你一次搬光光!我看了好几次,难过!对不对?所以,慈悲心就会被人家利用,真的!看了很难过。我们知道,这是心的问题。[是则身界,岂离见耶?二审难即离竟]。我们这个身界,怎么有办法离开这个见性呢? [未三 详示妄因] 经文[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现在开示,详示这个妄因,是故你应当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圆影之五色,这个色实在是灯,就是灯,见病为影,是因为眼睛有红热病的见性之病,才看到了这个光影,这个光影、圆影跟能见俱眚,[俱]就是皆因,[皆因]眚,就是眼病。问题出在哪里?再解释一遍:我们应当知道,圆影的五色问题是出在哪里?出在灯,色其实是在灯。而这个灯,是因为有了见病,才看到这个影子,这个无论是五色的圆影,还有能见的见性,问题统统是出在有毛病的眼睛,俱眚。见眚非病,如果真正的见到了问题,如果真见见到了眚病;见眚就是真见,见到了眚病,眼睛好了,见到了眚的问题,见眚就非病了。见眚就是说问题解决了,你见到了病眼,找到了病因,眼睛就没毛病了,就是非病了,就不是病眼了,终不应言,不要一直在讲说:到底是灯产生那个五重圆影?还是见性产生五重圆影。因为那个圆影本身是幻、是不实在、是缘起幻化出来的。 我们五根身、五尘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它就是幻,它就是缘起的妄,在缘起的空性里面一直讨论,就变上妄上加妄。所以,没有学佛,生命完全失去意义,就是这个道理,叫做头上安头,妄上加妄,就一直要找到那个快乐;事实上没有快乐,这个世间哪有真正的快乐?我们因为妄执、妄求、妄上加妄,一直相要追求那个快乐,结果就更糟糕,一直造恶,一直想要解决我们内在里面的苦恼。譬如说:想签大家乐、中六合彩,就愈签愈多,一直都没中,本来想要得到一点财产,愈糟糕!好!交一个男朋友、女朋友,本来是想要说得到一个依靠;这个有时候,有的人当然是有;有时候就更糟糕,变成他依靠你!一辈子你都要养他,他也没志气,本来要找一个依靠,结果他全部靠你,这个很难讲的,本来是要找快乐,结果更痛苦! 这个世间就是两面体的,就是妄上一直加妄,想要解决痛苦,却找不到解决痛苦的那个原因是什么?痛苦的原因就是妄,妄就是要放下。所以,你要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少欲无为的人,他会慢慢的快乐?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愈学愈快乐,而愈学愈苦恼,那么,你走错路了!所以,我们真正见到了眼睛的毛病,那么,离于眼睛的眼病,那么,正常的眼睛就非病了,不要一直讲说:这个五色的圆光、圆影,是灯所出现的?还是见性所出现的?于是中,又转另外一个,于是中的意思是:在这个是灯是见,又转另外一种角度说;另外又有非灯非见,[非]就是离,或者是离灯而有、离见而有。 再讲一遍:五色的圆影,本身就是妄,不应当说这个妄是灯来的、是见性而来的;更不应该转向另外一个说:离灯而有,或者是离见而有,[是]就是即,[非]就是离,讲即灯即见是错;讲离灯离见也是错,因为没有可以讨论的,那是眼睛有毛病所现出来的幻相。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卡住一念的无明,山河大地、根身、器界、日月星辰,无一法不是妄,不需要去讨论,不需要去追求,放下就是;如果你一直在追求,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还是问题,问题就是出在妄,妄本无因,放下就是。 [此正示妄因。见病二字即妄因]。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你见性有毛病,见性有毛病就是知见立知、头上安头。[是故者,承上非即灯即见,非离灯离见之故]。也不能说:即灯即见,[非]就是不能说,也不可以说:离灯离见之故。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说那个五重的圆影,就是灯所引起的、就是见所引起的;也不能说:离灯、离见而有五重圆影。[当知者:应当起智观察,若以净眼观灯,只有光明,并无圆影],所以,圆影就是增加不必要的圆影,只有光明是正常的。灯只有光明,而圆影就是多出来的,是幻化出来的,并无圆影。[今此圆影,究从何来?观察之后,乃知因目有赤眚之故]。眼睛出问题了。[则能见之见成病,致所见之光有影,色(即五色)实在于灯],这个五色光影,实在在灯。[非灯不现故]; [见因病为影,非病无影故。上句色实在灯,合上非离灯非即见];不能离开灯,那当然就是灯了;非即见,不可以说就是见性。[下句见病为影,合上非离见],非离见就是见。[非即灯],也不能说是灯。[究之此影虽不离灯,原非即灯之影,皆由见病所成;纵不离见,亦非即见之影],也不是见性的影子,见性本来就没有影,正常的见性哪里有影?[都缘],[缘]就是因为,都因为[眚翳为咎]。诸位!问题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本性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一念无明,就是这个道理。 [影见俱眚者:灯影与见病俱因目眚之故],都是因为眼睛出了毛病之故,[非但所见灯影,是赤眚所生,即能见见病,亦赤眚所成],这个[眚]是指颠倒、分别、执着、无明。[以见非眚而不病],这见性,没有眼睛赤红热病,它就不会生病。[灯非眚而无影],灯,如果不是眼睛有毛病,就不会现出圆影。[故合影与见,同是眚为过咎],就是统统出在红热病的眼睛的问题。[故曰:影、见俱眚]。影子和这个见性出问题,都是因为眼睛产生了红热病。[见眚非病者:此见是真见,不堕在眚妄之中,故能见于眚。既能见眚,即已离眚,如人既已觉梦,即已离梦,所以非病],这个就不是病。[正由有此无病见体,故前云:见见非见]。当真见见到了妄见,真见就不是妄见,叫见见非见,这个已经解释过好几次了。 [终不应(平声)言下],总是不能一直讲说。[诫止之辞],告诫你,应当要停止。[诫人妄情计度]。诸位!这[妄情]两个字,就是一切生死的根本,虚妄的一种情执,莫明其妙的起情执,计度就是到处执着,处处执着,其实处处都是真心。佛陀为了破除众生的执着,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当我们开发出了真心以后,佛陀还有袓师大德都告诉我们:尘尘真,尘尘真,每一个尘都是真实的,尘尘尽是本来人,这个时候就变成真实,他没有妄情计度了。相相佛,相相佛,相相皆是法身佛,为什么?法身无相,毕竟空。 [既惟病影,全体无实],所以,我们在不实在的缘起法里面,你只要不迷失就好、不跟着转就好,真心就显现,不要一直去讨论它。[不应执此圆影。即灯见生,离灯见有,说即说离,皆不中理。是、非二字,即即、离二字,合例真智照真理,惟是一真法界,本无所有,如好眼观灯,本无圆影也]。佛菩萨来看这个世间,本来无一物。[因一念不觉妄动,遂转本有之智光,而为能见之见分。以有见分,遂有相分,乃成根身、器界耳。故《起信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所谓见病为影也]。见病就是意识心,直接了当就是这样,意识执着、分别心,我们看到的,只是影像而已,却把这个影像当作是真实的,意识心;意识心是妄动,却不离真心,意识心就是我们本性的影子,见病为影。 见病为影,现在把笔放下来,看这边,现在要单刀直入,让你契入一切真实的,用比喻看看你能不能体会到佛在讲什么?譬如:我左手表示清净自性,我们卡住了一层无明(法师举起左手,并用右手遮盖住左手),这个本性的光透不出去,这个比喻左手是清净自性,右手是一层无明,透不出去是用无明在看事情。那么,这个比喻并不正确,因为它是变成两种东西(右手、左手)来比喻。 好!我现在用比喻(法师双手平行,十指交叉在一起),真如夹杂着无明,它是一体的来比喻,一体夹杂着来比喻。杂夹着来比喻的话,真中有妄,妄中有真来比喻,就是说:这个见性是纯一的见性;妄——见精,带有少分的妄叫做见精,那么,见精跟本性和合,就变成这个比喻,(一只手)这个是本性,(另外一只手)这个是意识心(见精),合。来看,烦恼多的时候,见精跑出来,烦恼少的时候,纯一的时候,本性显现出来。好!这个比喻也不对,为什么?纯一的见性,是没有夹杂任何妄念,妄本空,不可以卡在本性里面,本性是真,妄是虚妄,怎么可以夹杂本性,为了让你了解是这样子。 好!在底下用另外一个比喻,如水跟波的比喻,一只手表示绝对的清净自性,如果是清净自性的时候,心静如水是这样,本性(手平直不动);如果这一只手晃动,表示业识在晃动,业识停的时候,变成本性;本性晃动的时候,变成业识,象波浪一样的。这一只手也代表本性,如如不动的时候,就是这一只手(本性);如果妄动的时候,是意识心,其实是同一只手,用这样来比喻就更接近了;这样也不对,何以故?本性从来不生,哪里有妄动?本性从来不灭,哪里有妄动?这个比喻也不对。 好!我们再用电影来比喻,我们电影在放映的时候,有生、老、病、死,有的看了哈哈大笑,有的看了哭成一团,等到电影演结束的时候,发现只有一块白幕,那个白幕就比喻作本性,意识心一投射的时候,好象现出种种的苦乐忧喜、种种的戏剧,其实没有,只是一块白幕而已。当我们意识染心的时候,变成了真实性的时候,好象这个世间有生、老、病、死,好象彼此之间有真正的人际关系,事实上是没有,完全是空性。那么,这个比喻也不对,因为银幕还夹杂着影像,这个比喻也不对。 我们看到的,这个比喻就是方便说,其实是一块银幕,其实变来变去都是你的本性,你只要不随着情绪化的东西,就是如如不动的本性;这个比喻还是不对,用电影来比喻还是不对。那用什么来比喻呢?用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群相之发挥,这个比喻就一百分!虚空从来不增,从来不减;但是,不妨害你发挥,你怎么发挥,不能离开虚空,虚空就像真如不动的本性,这个比喻就完全一百分。虚空无相,就像我们的真觉是无相,本觉本明是无相;但是,绝对不妨害你的发挥,依体起用,摄用归体,这个比喻就完全正确!你好好的体悟,真空法性如虚空。 我们一定要领悟,涅槃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离开了涅槃,就变为生灭的因果相。诸位!这个比喻就非常的符合佛意。我这样一层一层,一直让你去理解,清净自性,本自其然,无有生,无有灭;无有增,无有减;不是一,也不是异;没有任何的东西让你增减、生灭、来去,统统没有,唯一真如,犹如虚空。好!这个比喻就是完全正确。我已经告诉你:佛法本来就很难,你心里总是要有心理准备。我也告诉你:要成就一个大法师也很难,要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定要悟明心性,才有办法讲经说法。 我再念一遍:终不应平声言下,诫止之辞,诫人妄情计度。既惟病影,全体无实,不应执此圆影。即灯见生,离灯见有,说即说离,皆不中理。是、非二字,即即、离二字,合例真智照真理,惟是一真法界,本无所有,就像好眼观灯,本无圆影也。因一念不觉妄动,遂转本有之智光,而为能见之见分。以有见分,遂有相分,所以,你意识妄动,它就会显相,以有见分,见分就是意识,意识心动,它就会显示相分,你不相信吗? 你晚上统统把眼睛闭起来,睡觉的时候,诸位!没有做过梦的请举手,作过梦,对不对?晚上作梦的时候,你眼睛有没有看?没有!耳朵有没有听?没有!鼻子有没有嗅?统统没有,统统成静止状态;可是,你为什么会做梦?在梦境误认为它是真实?就是能动妄动,见分妄动,微细的见分妄动,它就会显相,所以,你在梦境就误认为它是真实的。所以,注意!妄动就会显相,就会着为那是真实的,问题就出在执着。其实你晚上作梦的时候,要等你醒过来的时候,你才知道:哇!那是晚上在作梦。可是,我们现在,你醒着的时候,就知道现在就在作梦! 很多人一直问师父说:师父!我晚上梦见什么,那代表什么?我都跟他回答:白天已经是在作梦了,何况是晚上的梦中之梦?知道吗?更不必去解读。以有见分,遂有相分,乃成根身、器界。所以,根身、器界,就是由妄执认同而来的。所以,《起信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所以,境界妄现就是坚固的执着。所以,我们从来没有一分一秒放下执着,没有!所谓见病为影,问题就是出在见病。 [是则,不惟所见之根身、器界,是无明之影,即能见见精,亦无明所起],能见的见精,就是有能所的带妄之见精,带妄的见性叫做见精,也是无明所起的。[所谓影、见俱眚也。若能照破相、见二分,皆是无明之所熏起,即是真智],真智就是没有能所,[亦即真见;离能、离所]、离能见的意识心,离所见的五欲六尘。[脱根]就是放下、[脱尘]就是不着,你一定要放下根对外境的执着,脱尘就是迥脱根尘,这两个禅宗里面叫做迥脱根尘,意思就是见性独立,不受根尘的影响。[本来无病]就是: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所谓见眚非病也。末四句,既知真见,离妄独立,无有身、界可缘,说谁为即,说谁为离耶]?说什么即?不对!说什么离?不对!因为没有相,绝对的清净自性,空无一物,哪有什么离跟即?这些都是多余的语言。 禅宗里面讲:说似一物即不中,说即不对,说离,还是不对,没有东西可说,绝对的虚空,有什么东西让你即?有什么东西让你离?色受想行识不离虚空,虚空等同色受想行识,平等不二。如果你体悟了五蕴身跟法界身其实是平等的,没有内四大,没有外四大,内四大的四大就是外四大;外四大的四大就是我们内四大,所以,你就不会残害众生,因为外面的众生跟你平等,开发了平等心性,就是真正修行人。在佛的心性当中,动物、植物、矿物平等;男人、女人平等;皇帝跟乞丐平等;有钱跟没有钱平等;漂亮跟丑陋的人平等,完全平等!为什么?看到色的究竟处,色的究竟处就是不可得。佛菩萨的伟大就是看到色的究竟处完全不可得,心如如不动,不起分别,那一种日子就是极乐世界。就像那个比丘问的:请问慧律法师!西方在哪里?我说:西方就在放下的那一念当中就到,而且是必须放得很彻底,西方就到![三详示妄因竟]。 [未四 喻明所以] 经文[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师父先解释一遍:如第二月,这个意思就是说:真正的月亮,本来只有一个叫做真月;就是我们的真心也只是绝对,一个绝对的真心。因捏目而成第二月,有的人莫明其妙,闲来没事,就把眼睛这样捏一下,看到这个月亮,真月的旁边,跑出第二个月亮出来!月亮本来是一个,跑出两个,第二个月亮跑出来了!现在就是这个,第二个月亮。第二个月亮是真的月吗?是因捏才产生第二月。那第二个月亮是不是月影?是不是水中的月亮的影子?不是,它接近真月,可是,是不是真的月亮?又不是。第二个月亮是从哪里来?从第一个月亮来。但是,它怎么来?就是因为捏了这个眼睛。这个比喻是什么?清净自性是好好的,莫名其妙去起无明,起无明就变成意识心,意识心就是第二月,意识心虽然不是真智;可是,意识心不离真智。真智也不是意识心,但是,也不离意识心,这微妙就微妙在这个地方。 就像因为月亮本来只有一个真月,因为捏目而成第二个月。非月之真体,又非如水中之月影。它也不是月亮的真体,月亮的真体只有一个啊,你是因为捏目而跑出第二个月亮出来。又非水中之月影,它也不是水中的月影这样虚妄的。第二月靠近真月,它不是水中影射出来的月亮,你水中捞月,根本只是影子而已,它不是,这个第二月不是真;可是,它离真很近,如第二月,非月之真体,又非如水中之月影是虚妄的,何以故?为什么?第二之观,是捏所成故。为什么看到第二个月亮呢?是因为捏目,把眼睛莫名其妙的捏一下,跑出了第二个月亮。诸有智者,真的有智慧的人,不应当在虚妄的第二月一直讨论。此捏根元,这个捏目的根本原因,意思就是:所见的第二月。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目所产生的见到的第二个月,是形就是:是真月之形呢?非形:非真月之形,因为它本身是妄,不可讨论,讲真、讲非,统统错,因为它本身就不是,是捏目而成的。 我们今天一念无明所产生的种种的烦恼,你说这烦恼从哪里来?烦恼从无明的妄动而来。妄本来就无因,无明本来就找不到着落处、起源,就是因为妄而有无明,妄本无因嘛!所以说:是形非形,离见、离于非见。离见,离开了见性;离于非见,见也不对,非见也不对,因为那个就是妄的东西。离于见,就是我们刚刚讲的非灯非见;离于非见,非见就是见,叫做即灯即见。再解释一遍:就像第二月,非月之真体,又非如水中之月,因为月亮本来只有一个,因为捏目而成第二个月。说:为什么呢?第二月之所以产生,能让你看到;[观]就是看到,是因为你莫名其妙的把眼睛捏一下,而变成第二月。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应当这样讲说:这个捏目的根本原因所产生的第二月,这个第二月是真月之形状呢?还是非真月之形状呢?是离见、离于非见的,也不能说是见,也不能说是非见,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此方是]比[喻],足以证明前面的眚影,[足证前眚影,后]面的[灾象,皆非喻也。二月],第二月[合上灯光圆影。非体者:此二月]就是第二月,不是两个月,[固非见体所有之色],不是见体,见体本身无色。[合上非见]之[色];不是见性的颜色,[非影者:此二月亦非真月本有之影],因为它不是虚妄的,影当然是虚妄的,亦非真月本有之影,就像月亮投射在这个江河大海,你在大海江河里面去捞月,捞到的是影像,这个第二月不是。[合上非灯色。何以故下,征释妄因。捏所成故:捏即妄因],这个[捏]真正有含义就是:莫名其妙的动无明的念头,这个就是痛苦、轮回的开始,而且没有觉悟过。 捏即妄因,[捏之则有,不捏元无],所以,放下就是恢复本来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动执着念、不分别念,就是这样,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诸法本来就如如。[合见病为影,此影乃眚病以为其咎],所以,这个配合上面的见病为影,这个影乃是眚病以为其咎。[目病则有,不病本无也]。你眼睛有出问题了,就产生了五重圆影;不病,那就没有。[诸有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应说言,此捏目之根本元因,所见第二月,谓是真月之形,非真月之形]。在妄上一直讨论的意思,真月之形?非真月之形?第二个月已经不是真实的了,那是捏目所成,你硬是要在这里讨论!本性如如不动,产生了妄动的意识心,已经不是实在的了,你硬要在意识心里面争是非、善恶、对错,那就一定没有了脱之时。 禅宗里面为什么讲:直下无心便是道?为什么?没有言说,没有讨论,一切法无诤。[离见非离见,离字双用。离见即非见],离见就是跟见性无关,[即]就是非见,就是不与见有关系。[非离见]非离当然就是即,[即是见],非离见就是见。[捏目之根本元因,惟是一妄],就是一个妄。[若在妄上,更说是非,则妄上加妄,岂智者之所为耶]?在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当两个人争论是非、对错、善恶,一直争论到面红耳赤的时候,聪明的人赶快放下,最快放下的人,愈来就无诤,当下就解脱!所以,真正悟道的人,不与自己争,因为没烦恼,不与人争、不与社会争、不与国家争、不与世界任何人争,为什么?他是真正的无诤。你争,争来的东西你也不可能拥有它,因为是生灭的东西。所以,真正会活的人,不会妄上加妄,聪明的人用真心就过活一辈子。懂吗?快快乐乐的过活一辈子。 报纸登的,说一对男女朋友,死了两个月,变成一堆白骨,家人还不知道!有的人去拍这个鬼片,去拍那个荒郊野外的空屋,阴森森的鬼片,制造恐怖的气氛,找那个环境,就发现什么?发现两具尸骨,已经变成白骨了!再追溯这个原因,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这对情侣烧炭自杀,为什么?因为父母亲反对!他们俩个不能相爱结合,干脆就死在一起,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就去死掉!所以,做父母亲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冷静听清楚,如果你的女儿或者儿子就是硬爱,你千万不要反对他! 如果说我女儿的话,要结婚:你就好好的去结,这不关我的事情!你说你爱上乞丐那也是你的因缘,这也不关我的事情!你活到了会结婚,成熟了,没有这个爸爸的存在,你就结吧!结婚以后,有很多东西,它要间接教育的,你一直讲没有用的,她要去结婚,又生了几个儿子,她先生抛弃啊、打啊、骂啊、没有钱啊,整个债务全部都弄到她身上,她慢慢的觉悟,爸爸的话是对的!你现在讲什么都没有用,用牛来拉,拉不回来;用象来拖,拖不回来。我就是要嫁给他,我要跟他结婚生子,你能拿我怎么样?我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啊!是不是?就是这个力道之大,拖不回来,这个就是众生的业力。 所以说:做父母亲的人,有佛法的,这个就很好办事情,你只能尽量的辅导他;但是,没办法改变他。说:儿子,交女朋友要注意;女儿啊!不要交到坏人喔,一辈子的幸福在你眼光!她如果到了很真爱的时候,如果你反对他,就像这两个跑去死!你的女儿,你要让她死,还是要反对她?两个是一样,当然要顺从她,反对她,两个人跑去死,你就没有这个女儿了!所以,这个事情就很难讲。有学佛的父母亲,要很冷静的看儿女的婚姻大事,你一直反对她,你希望她幸福,她现在这一念头就非常执着他,你要让她幸福,她就觉得你这样是破坏她,你要改变她的观念,就是需要一点时间了,要一点时间。 若在妄上,更说是非,就妄上加妄,岂智者之所为?[此合上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又加上妄说,[有非灯非见。四喻明所以竟]。即灯即见也不对,哪又跑出一个离灯离见的呢?意思就是:这个都是多余的讨论,即也不对,离也不对。 [未五 以法合显] 经文[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现在道理也是这样子的,用法来合这个比喻,这个情形也是这样,此亦如是。眼睛的红热病,所造成的这个圆影,到底今欲名谁?这圆影到底是灯是见所产生的圆影呢?这不对啊!离灯离见也不对,何况还来一个非灯非见?即灯即见都不对了,何况又转计,转滞着于有一个非灯非见,这个都是妄上加妄。意思就是:真心没有言说,一就是绝对,绝对就不能说,讲即就不对;讲离还是不对,真心绝对。 [此以法合显。二月非实],这个第二月本来就不是实在的。[惟捏所成;圆影非实,惟眚所成;同一虚妄,无本可据],妄本无因,虚妄本来就是无因,[凭谁说即说离耶?总合眚与无明,皆如捏也];总合起来,这个眼睛的红热病跟无明,都是因为捏而产生的,[捏]就是动念,动到无明的念头。[圆影与身界,皆如第二月也。此与前,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月影就是水中不实在的月亮,水中所现出来的月影;它不是月影,它是第二月。第二月虽然不是真月,可是,离真月不远,没有真月,没有第二月,第二月虽然不是真月,可是,它接近真月。 [前后照应。二月从捏目生,见精因动心有],见精就是带有少分妄的见性。[足知所有身界,无非妄影]。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只是看到影像而已,没有实体。[若不了身界是妄,当观灯影;不了灯影,当观二月。即二月之非有,了灯影之无实;即灯影之无实,悟身界之虚妄]。所以,三界都是虚妄,身心、世界、宇宙纯一幻化,大幻事,我们在幻化当中迷失了。所以,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音乐学家,都对人类有所贡献;可是,他们的贡献是有限性的,因为没办法解决生命的究竟义和烦恼,只有佛,佛悟道了,而这些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都没有办法,唯佛悟到究竟。我们不是否定这些专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音乐学家、艺术学家、语言学家,我们不是否定他,而是说他对人类有所贡献,但问题不能解决究竟的问题;解决究竟的问题还是要佛法。悟身即是虚妄,[境既是妄,见亦非真],境界当然是妄了,是见所影现出来的,真心所影现出来的,见当然也不是真了。 [识此见精非真,是名见见];第一个[见]就是真见,真见就真正的见到了妄见,就放下了妄,是名见见就是:真见见到了妄见了,那当然妄就消失了。这个时候,[能见见者],能见到妄见的。真见[自非是妄],真见非是妄见,自非是妄就是:真见自然非是妄见。再讲一遍:识此见精非真,了解这个带少分妄的见性,这见精不是真正的纯一真心,这个时候,你就用真见见到了妄见;能见到妄见,那么,真见当然就不堕于妄见。[故前云:见非是见],真见非是妄见,第一个[见]是真见,真见非是妄见,[后云:]真[觉非眚中]。真觉非眚,就是无明见病,真觉非无明见病之中,就是绝对不会堕入无明,真觉之心就绝非堕入无明。[初别业妄见竟]。 好!再加归一下,恢复一下,刚刚这一段在讲什么?好!诸位!现在点一盏印度的油灯,正常人的眼睛看,这个灯就是光明,就是灯明。另外一个病眼,眼睛有毛病的,叫做红眼病的,看这个灯,看到这盏灯的灯光以外,光明以外,还出现五重光影、圆影,现在就在讨论这个圆影到底是从灯来吗?还是见来?统统不是,不是灯来,也不是见来;但是,也不能离灯而有,也不能离见而有,而这个五重圆影从哪里来?从缘起幻化出来的。 好!再来,恢复到正常的眼睛,正常的眼睛看了这盏灯,只有光明,佛菩萨悟道,他用真智,看到缘起性空的道理,一切法本自无生,所以,菩萨见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花、没有树、没有山河大地、没有日月星辰,唯一真心,用真智见到一切法,本身缘起就是性空,只有清净自性在作用。所以,唯是一心,更无别物,佛菩萨看这个。烦恼的众生看,用有毛病的眼睛看这一盏灯,除了看到这盏灯,旁边还有光圈,这个光圈就表示五蕴身,以为五蕴身是真的;以为五尘是真的;以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真的。真的灯,其实就是无生的理;可是我们对无生的理不知道,因为一念无明,眼睛有毛病得红热病,看到这个无生理,看不清楚它是无生,却看到有;真理看不到,却看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花草树木、山河大地。现在问题就是这样。 悟道以后,看到了花,它就非花,所以,佛说花,即非花,是名花。悟道了以后,站在破相的角度,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站在真心的角度,凡所有相,都是真心的影现,只要你如如不动,真心就显现,说相,方便说;说无相,是透视它不实在性。所以,就变成怎么样?离一切相,即一切相,真心离一切相。什么是真心?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花相、树相、山河大地相、日月星辰相,统统离,离一切宇宙之相; 真心是什么?真心就是我相当下,就是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离当下,就是花相、树相、山河大地相、日月星辰相,有无量无边的相,它统统是真心。简单讲:你只要透视它的不实在性,但莫住着,随缘度日,如如不动过日子,你一切都无碍,不必离开现实的社会,另外去追求什么叫做快乐跟幸福,就在当下。如果你能够找到清净心,所有的法统统是本性,没有例外。不必刻意的说:我要放下,我要放下!真心是完全破除执着,心的原态,恢复,叫做性相一如,恢复心的原态就是佛。我们因为太容易受影响,内在的欲望、执着受影响,再加上外在的同分妄见;内在的别业妄见已经影响我们很大了,再别业妄见所显现出来的同分妄见,所以,整个迷失了人生观,别业妄见迷失了人生观,同分妄见迷失了宇宙观,也不晓得人生观是妄、宇宙观是妄,没有能观,没有所观。 所以,你只要进入佛法,哪怕你心中有所创伤,把过去以前的告诉自己:此是妄!记得原谅众生,宽恕众生,用大慈大悲、平等的心,对待每一个众生,永远不必去谈论众生的缺点。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众生都有别业妄见、同分妄见,不管他走到哪里,他没有执着,他不是人,他是佛!只有佛走到哪里统统解脱;而众生不管你走到哪里,包括你睡觉、包括你的同事,他一定会起争执。所以,你用这个佛的角度来看众生,你同情他、怜愍他、宽恕他,这个就是真正走入佛道的人。如果你跟众生斤斤计较、争吵不休,那你跟他没什么两样,你不是一个解脱的圣人,也不是迈向于佛道。
---------------------------------------------------------------------------------------------------------------- 更多慧律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