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圣谛四弘誓愿
2014/9/3   热度:309
佛法不只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现象,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所以光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真理,这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愿力、修行、实践,这正如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入灭,从而到达人生的解脱之境。因此,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
说到四弘誓愿,就是一个菩提心愿!因为菩萨发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一切都是为了契合真理,一切都是为了证悟圆满。所以,从四圣谛而到达四弘誓愿,这是很自然的程序、很自然的次第、很自然的目标,所以有四弘誓愿来补助四圣谛的真理,就显得更加的圆融、更加的切实了。
因为,当你知道苦,而没有发愿去度苦,又怎能称为修行,又怎能成为菩萨呢?因为当你知道集,而没有发愿去断集(烦恼)又怎能入道呢?因为即使你有无量的法门,而没有修学,不要说不能成就无上佛道,即使是人间问题,你懵懂无知、不学无术,对正道不能契入,又怎能成就菩萨佛道的满愿呢?
所以,在原始佛教里,当通达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应该继续承受「四弘誓愿」的启发、奉行、实践。
因为,当无边的众生在受苦,尤其在生死苦海里轮回、在生死苦海里沉没,我怎能不发愿度这些沉溺的众生登上彼岸呢?
因为,当我看清楚众生之所以受苦的原因,都是由于烦恼业集捆缚了自己的心灵,我又怎能不发愿去为众生解除桎梏、消除众生的业集烦恼,还给他们一个逍遥自在、离苦脱困的人生呢?
当然,要想断集离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但自己要发心立愿,断集离苦,而且要靠他人的愿力,带领我们修道,带领我们离苦,带领我们断集,带领我们涅盘。
佛法有所谓易行道、难行道,五乘道、大乘佛道;所谓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我怎能舍弃无上的法门,而不成就无上的佛道呢?
所以,通达、了知四圣谛的真理之后,要学菩萨不舍一法;更要用四圣谛的佛法基础,再实践四摄六度的行门,来完成菩萨道的四弘誓愿。
诚如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劝发菩提心文》)
《大智度论》也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卷七)同卷又说:「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
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例如,船在海中,没有方向;人在路上,没有目标,虽然向前行走,如果没有行愿,何能有到达佛国净土的希望呢?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而成就净土(《无量寿经》卷上)、释迦牟尼佛发五百大愿而成就佛道(《悲华经》卷七)、弥勒菩萨奉行十愿而能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十二大愿,终于成就琉璃佛国(《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等。乃至文殊菩萨十二大愿而成就般若智能(《佛说文殊师利行经》)、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归入华严愿海(《华严经》)、观音菩萨发十大愿而能苦海渡生(《法华经》)、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经》)等,可见每位菩萨都有无限的誓愿,才能完成他们的修行。
诸佛菩萨之愿,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四弘誓愿。例如普贤十大愿:六者请转法轮、九者恒顺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四者忏悔业障,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五者随喜功德、八者常随佛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七者请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的「总愿」,有关四弘誓愿的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
(一)根据《六祖坛经》之说,即:
1.众生无边誓愿度,意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意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意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意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
(二)《道行般若经》所说的四弘誓愿,则有所不同:「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
(三)《法华经》中所举的四弘誓愿,与《道行般若经》大致相同,惟所用文字较为简单,其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盘者令得涅盘。」(《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虽然文简,而意义严谨,实有所一致也。
(四)《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四弘誓愿,正是把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关连起来,经中说:「所谓四弘誓愿,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盘令得涅盘。」(《璎珞经》卷上)由此可知,四弘誓愿是为了要让「苦集灭道」得到一股后加的力量,而能成就佛道。
(五)《陀罗尼杂集》中又有不同的说法,他说:
1.心如大地,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芽善种。
2.心如桥船,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桥船,运渡众生达于彼岸。
3.心如大海,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
4.身如虚空,这是说菩萨的誓愿,身如虚空,包容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陀罗尼杂集》卷三)
(六)《摩诃止观》和《六祖坛经》所说类似,亦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摩诃止观》卷十下)《六祖坛经》为「法门无量誓愿学」,《摩诃止观》为「法门无量誓愿知」,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可能只是诸师的用字不同而已。
(七)密宗的《受菩提心戒仪》里,说法又不同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成为五句,又称五大愿。当初译者,心意不同,加出「如来无边誓愿事」,这又是有另一番的解释了。
(八)日本天台宗所诵持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无上菩提誓愿证。」日本的佛教传承自中国的大乘经典,他们遵守译经的规章,不另加己意,实属难能可贵。
《楞严经》说:「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正、圆、真,也就是所发的愿,不受世间物欲、名位、权势所诱惑,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艰难困苦,即使攸关生死,也绝不忘失自己的誓愿,一心只为求证无上菩提,只为救渡众生出离生死洪流,如此发愿,才不会偏离正道。
根据《翻译名义集》说,学佛应发三种心:发大智心、发大悲心、发大愿心。这就如《成佛之道》说,行菩萨道应发三种心,即:般若心、大悲心、菩提心。
所谓发心,即依四弘誓愿,以菩提心为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为: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学佛的人,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
但是,发度生的愿心容易,讲大话、喊口号也容易,然而能够在佛前和众人之前,敢说我要度无边的众生,这就很难了。
再说,所谓「度众生」,并不是说看到众生挨饿,我就给他饭吃;看到众生患病,我就给他医疗。只有吃饭、医疗,不能增加智能,不能了脱生死,这对众生没有大益,所以《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可度者。」这一种度生而不着相,发最胜心、最上心、无颠倒心、无量无边的发心,才是真正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学佛,其实就是在与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能够战胜烦恼,自然能显发自己的真如自性,自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连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更遑论要广度众生了。所以学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断一切烦恼。
所谓「烦恼」,最大的中心主帅就是「我执」;主帅下有贪瞋痴,是各军的总司令,它所统领的中阶干部,曰「中烦恼」,下面的部卒,就是「随烦恼」,总计有八万四千。想想吾人也着实脆弱,只凭一己之力,面对八万四千的烦恼,若不以大愿力支持,稍有不慎,则全军覆没,永远沉沦,可不哀哉。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佛既然要发度众之心,首先自己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古代印度佛教有所谓的「五明」,即: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医方明(卫生保健、医药的知识)、因明(逻辑推理、论理学)、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广,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这不过是在说明菩萨为度一切众生,当学一切法门。例如现在的科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再再都需要具备。
在《华严经》中,一直鼓励菩萨要广学多闻,光是今日人间的语言学、考古学,这就叫人心烦意乱,何况佛法里的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各宗各派、各种法门,要不舍一法。所以,今日的学道者,不可排斥他人,不可排斥他法,只要是正派的,都是身上的六根八识,又何必重此轻彼呢?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虽然不容易,须经「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方能成就。但是今人一听到佛道遥远,须经三大阿僧祇劫,即生退心。这种急功近利,不能有决心、毅力,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者,确实是不容易到达佛道的目标,所以在《法华经》中,佛陀不得不善巧方便的建设「化城」一座,以接引怯弱的众生,渐次成就佛道。(〈化城喻品〉)
其实,佛陀当初为了成道,不只是降诞、出家、修道,便能完成;他还必须要经过降魔的阶段。所谓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魇,内心有贪瞋愚痴的鬼怪;在千生万死中,难免没有怯弱的时候。一旦心生退怯,就容易为魔魇鬼怪所击倒,所以成佛着实不易。然唯其不易,所以难成能成,如此才更加懂得佛道的宝贵。
大乘的四弘誓愿,即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弘愿。智者大师曾在《摩诃止观》卷一说明:四圣谛的意义发展,就成为四弘誓愿。因为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实践菩萨道,就要以四弘誓愿来阐扬四圣谛的真义。
因此《璎珞经》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四圣谛名者,便能与人作良佑福田。何以故?世尊,此善男子女人,兴建弘誓不自为身;欲于空际济度众生,皆得至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成道品第十三〉)
从这一段经文中,足可看出四圣谛中已有四弘誓愿的义蕴了。
此外,佛陀在《阿含经》中,常以广、无量、无上来形容,与「四弘誓愿」的说法不谋而合。例如:
佛陀开示法要时,说:「我广为说法,示教利喜已!……汝当受持,广为人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第二中》)、「我法善说,发露广布,无有空缺。」(《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阿梨咤经第九》)、「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广演其义。」(《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我等常所说法,所谓四谛,以无数方便而观察此法,分别其义,广与人演。」(《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九)。
弟子闻法则说:「我今闻已,得广知义。」(《中阿含双品大空经第十》);修行则以「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中阿含?例品例经第十一》)、「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经第八》)、「极广极大,不望其报,智者称誉,善具善趣,善受善持。」(《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若有信梵志、居士往至众园,广施作福,我等自手作福。」(《中阿含?后大品加楼乌陀夷经第一》)、「若受衣被、饮食、床榻、汤药及若干种诸生活具者,彼所供给,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中阿含?双品马邑经第二》)、「比丘但念自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比丘!如是聪明比丘黠慧广慧」(《中阿含?心品心经第一》)、「比丘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中阿含?梵志品瞿默目揵连经第四》)、「当观等正觉,柔软金色身;不调者能调,广度海流人」(《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诸上座所说偈、比丘尼所说偈、尸路偈、义品、牟尼偈、修多罗,悉皆广诵。」(《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故知一切众生所着、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众生不自觉,如来之言教;常当普惠施,专向真人所。志性以清净,所获福倍多;等共分其福,后得大果报。所施今善哉!心向广福田」(《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长阿含经》卷第八)、「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长阿含经》卷第八)等。
佛陀不但一再勉励弟子要「广大修习」、「广施作福」,乃至说到功德、慈心、愿力时,则说「无量功德海」、「获无量福」、「无量众善」、「修四无量」、「欢喜无量」、「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量思惟」、「忧恼无量」、「度人无量」、「无量无限」、「无量闻」、「无量智」、「安隐无量」、「无量心」、「使人悦无量」、「致问无量」、「无量寿」、「受乐无量」、「无量生」、「无量善修」等;以及以「无上法轮」、「无上正真觉」、「佛为无上尊」、「如来无上智」、「求成无上道」、「无上证」、「无上梵行」、「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无上士」、「成无上道」、「无上菩提」、「无上清净」来形容佛法的尊贵等。从以上这些词意,均可看出《阿含经》中已隐然蕴含大乘的思想。
甚至,《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说「如来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能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以及《杂阿含经》卷五十说:「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此中,「生死已尽」,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重担已舍」,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梵行已立」,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作已办」,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除此之外,在四阿含经中蕴藏四弘誓愿之思想的经文,俯拾即是,列举如下: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于嫉恚净除其心。」(《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
「不惑苦、集、灭、道,……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于非梵行净除其心。」(《中阿含?王相应品鞞婆陵耆经第六》)
「我今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中阿含?王相应品鞞婆陵耆经第六》)
「信者能令入信,建立于信;立戒者以净戒;悭者以施;恶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杂阿含》)
「如来长夜慈愍安慰一切众生,亦常叹说安慰一切众生。……世尊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杂阿含》卷三十二)
「若优婆塞成就十六法者,是名优婆塞自安安他。……若优婆塞具足正信,建立他人;自持净戒,亦以净戒建立他人。」(《杂阿含》卷三十三)
「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杂阿含》卷十四)
「比丘成就十一法者,能自安乐,亦能安他。」(《杂阿含》卷四十七)
「如来出现世时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轮,二者当度父母,三者无信之人立于信地,四者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五者当授将来佛决。若如来出现世时,当为此五事。」(《增一阿含》卷廿七)
「诸佛世尊常所施行慈念一切有形之类,今已施行,汝等常乐闲居树下,勤加精进,勿有懈怠。」(《增一阿含》卷三十)
「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增一阿含》卷三十一)
「一人不度,吾终不舍。」(《增一阿含》卷三十三)
「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增一阿含》卷四十)
「以四等之心,覆护一切,无量无限不可称计,身、口、意净。」(《增一阿含》卷四十)
「尔时,如来名称远布,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度人无量,出现世间。」(《增一阿含》卷四十六)
「今尊者所说亦复如是,无数方便而说法教。我等今日自归如来法及比丘僧,唯愿尊者听为优婆塞,尽形寿不复杀生!」(《增一阿含》卷四十六)
「彼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愍念一切蜎飞蠢动,如母爱子,心无差别。……如来所说言教,必然不疑,愍念群生,所济无量。」(《增一阿含》卷四十七)
「如来多所饶益,多所安乐,以慈愍心利益天人,不见过去、未来、现在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如佛者也。」(《长阿含》卷五)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多闻圣弟子离邪见,断邪见,行于正见而不颠倒,……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于邪见净除其心。」(《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
「尊师乐住远离,中、下弟子亦学舍离,中、下弟子以此可称。尊师若说可断法,中、下弟子便断彼法,中、下弟子以此可称。」(《中阿含?秽品求法经第二》)
「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杂阿含》卷三十)
「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断除诸有,莫令增长!」(《杂阿含》卷三十八)
「若彼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阿罗汉果。」(《杂阿含》卷四十一)
「此五盛阴永以灭尽,更不复生,故名灭尽。」(《增壹阿含》卷廿六)
「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能解脱,于现法中以身作证而自游化,度魔境界至无为处。」(《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诸恶之法念当舍之。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卷四十)
「有十念广分别修行,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憍慢、无明。」(《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于现法中得尽有漏,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当念舍离十恶之法,修行十善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卷四十三)
「云何七知法?谓七勤:勤于戒行、勤灭贪欲、勤破邪见……。」(《长阿含》卷九)
「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成阿罗汉。」(《长阿含》卷十七)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第五》)
「长老比丘广学多闻,……如是诸法广学多闻,翫习至千,意所惟观,明见深达。」(《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成就戒经第二》)
「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当学护诸根,……当学精进而不懈怠,……当学正念及正智也,……当学知时及善时也,……当学知坐及善坐也……。」(《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瞿尼师经第六》)
「彼因惭愧羞厌故,便住善相应舍,是妙息寂,谓舍一切有,离爱、无欲,灭尽无余,诸贤!是谓比丘一切大学。」(《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象迹喻经第十》)
「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盘。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常当念修行其法,在闲居之处,坐禅思惟,勿有懈怠。」(《增壹阿含经》卷三十)
「诸比丘!常当学正意,除去嫉妒;修行威仪,所说如法。」(《增壹阿含》卷二十六)
「比丘当知:我法甚为广大,无崖无底,断诸狐疑,安隐处正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勤用心不令有缺,正使身体枯坏,终不舍精进之行,系意不忘。……当如是学!」(《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汝等当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比丘亦如是,当修善」(《长阿含?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一者内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长阿含?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
「漏尽比丘逆顺观察。如实觉知。如实见已。世间贪嫉.恶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处。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多修多行。」(《长阿含经卷九第二分十上经第六》)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若有一人不喜斗诤,称誉止诤者,此法可乐、可爱、可喜,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盘。」(《中阿含?秽品黑比丘经第八》)
「远离一切垢,逮得涅盘道,究竟于苦边,是名备众德。」(《杂阿含》卷三十五)
「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仪满足,……乃至无余涅盘,当如是学!」(《杂阿含》卷四十七)
「涅盘者,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盘。」(《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寻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渊;愿欲至涅盘,懈怠而不克。」(《增一阿含》卷二十七)
「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增一阿含》卷三十八)
「当专其心,无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贤圣八品之道;依贤圣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着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阿难当知:故名为最胜,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称计。当求方便,修行慈心。」(《增一阿含》卷四十一)
「若有众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恶趣;又行十法,入涅盘界。……其十法得至涅盘者,善修奉行。」(《增一阿含》卷四十三)
以上所引经文,可知世人学道,大都有学道的因缘;苦,是学道的增上缘。小儿小女玩得快乐的时候,他不会想到父母;一旦被人欺侮,受到挫折,他就会哭着喊爸爸妈妈了。
学生、部属、徒众,当他顺利、安乐的时候,他不会找长官、领导;一旦遇到困难不能解决,他就要找人诉苦了。
他的挫折、苦难,必定是有原因的;然而他不去找原因,只在果上计较,所以必须要人为他点破,告诉他,之所以发生苦果,必定有一个业集的原因。所以,他有苦,才要人间来帮助,来度化,这就是因苦而入佛道。
当小儿小女受苦的时候,就必须有父母愿意为儿女解决困难;当学生有了困惑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位愿意为学生解惑的老师。所以,受苦的儿女、学生求助于大人;有力的大人必须愿意为学生解决困难痛苦。所以以苦集为开始的四圣谛,当然就需要救苦救难的大愿者了,因此四圣谛和四弘誓愿,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一层密切的深厚关系。
轮回流转的苦难众生,当然也想找寻一个安全的彼岸,只是苦于不知道度船在那里。所以,能为人师的圣贤,他乘着大愿船,具备有很多的救生设备,而快要沉没的众生,能带他登上彼岸;正如迷途的众生,找不到出路,见不到天日,如果有一位导师,能够指引他学道,超越障碍,见到光天化日的涅盘,这就是出世的灭道,这就需要发「四弘誓愿」的圣者给予因缘了。
中国的四大菩萨,他们就是四弘誓愿的代表者;他们不但是四圣谛「苦集」的解决者,也是「灭道」的完成者。例如:
1.观音菩萨因为有大悲心游诸世界,他看到世界上的众生受着三毒(贪、瞋、痴)之苦,受七难(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之迫害,所以他能寻声救苦,满足众生的求愿,所以也就实践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
2.地藏菩萨因为有大愿力,所以发心到地狱里度众生。所谓地狱的痛苦,就是贪瞋痴慢,就是刀山剑树;因为这些烦恼业集的痛苦,有了大愿的地藏王菩萨来救助,所以地狱也就有了佛日的光辉了。
3.文殊菩萨因为有大智能,具足种种不可思议功德,让人从邪归正、从迷取觉、从苦得乐、从非而是,给予种种的方便,给予种种的所学,所以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4.普贤菩萨因为有大行力,以鼓励对人格的尊重,要赞美他人的美德,要有施舍众生的欢喜,要有惭愧自谦的实力,所以他能导万行而归净土,让所有苦难的众生都能得救,这就是所谓的「佛道无上誓愿成」。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富楼那甘愿舍身,边疆弘法;睒子菩萨发愿,以泪化为大海,滋润众生;沩山灵佑禅师愿作一只老怙牛,为众生作依怙;智舜和尚割肉,为救一雉等。种种的弘愿,不惜身命,都是为了完成菩萨道;即使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也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如果没有大愿力,何能作此牺牲?
又如:须达拏太子满人所求,不逆人意(布施)、小沙弥宁舍生命,不犯戒律(持戒)、白隐禅师宁受苦难,不作辩白(忍辱)、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进);更有禅宗的诸大禅师不自堕落,起定说法(禅定),以及玄奘、太虚大师的慧解度众(般若)等,都留下千古模范。正如国际佛光会三昧修行法所唱诵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这都是因为了解四圣谛,而能把四弘誓愿发展到了极致的明证。
总之,悲智愿行圆满,就是佛陀;集合四大菩萨的功德成就,就是到达一个正觉圆满的理想世界了。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