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 第一讲 本经的介绍
2014/9/4   热度:587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 第一讲 本经的介绍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 “知恩报恩”,是佛陀伦理思想的重要法则,被认为是做人应具有的起码道德。星云法师“人生二十最”有云:“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 一首《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说得好: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要自立; 给伤害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给欺骗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给鞭挞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给绊倒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给斥责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第一讲 本经的介绍 有一位老法师讲经讲得好,可是讲经的时间过长,每次都要讲两三个小时。开始的时候,听经的还有几十个人,慢慢地听的人越来越少,等经讲完,就只剩下一位老太太了。老法师就表扬这位老太太,说那些人都有事不来听了,就你还不错,一直坚持到最后。老太太说:“老法师,你坐的那把椅子是我们家的,我等着要搬那把椅子,不然我也老早就不来了。” 这个笑话说明,讲经不容易,听经更不容易。第一是要有时间,第二是要有耐心,第三是要听得懂。一点也听不懂,听着听着就觉得没有意思了。今天讲的这部经叫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由于篇幅关系,不可能整部经都讲完,所以只讲其中的《报恩品》。《报恩品》分上下两部分,也很长,只能重点讲其中报四恩的内容。 1 本经是中唐时期由北天竺国般若三藏翻译的。根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云:“《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御制序,贞元六年(790年)庚午译。”经典译出之后,受到宪宗皇帝的重视,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这篇序言大约写于公元812年,可知此经的翻译距现在也有将近一千二百年的历史了。 这部经翻译的因缘和皇室的重视有关。首先是在唐高宗时代,由狮子国(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的国王把梵本贡献给唐朝的皇帝,此经就一直秘于深宫,受到皇家的供养。然后到德宗时代请般若三藏翻译出来,又由宪宗皇帝亲自制序流通。序言说:“如来秘藏,历尘劫而初开;大乘真理,超沙界而方证。烛其昏昧,示以津梁。俾披阅之者,甘露洒于心田;晓悟之者,醍醐流于性境。”这部经到唐宪宗的时候,才能够像久封在尘沙里的宝藏一样重新打开了,施众生以津梁,洒甘露于心田。皇帝要为一部经书写一篇序言,在历史上虽然也有过,但是并不多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能够受到狮子国的国王和唐朝几代皇帝的重视,可见这部经非常重要。 2 这部经是由唐代罽宾国的般若三藏翻译的。关于般若三藏其人,在《宋高僧传》上有两个传,一个是“释智慧传”,一个是“释般若传”。不知是当时写高僧传的人搞错了,还是现在的人搞错了。现代人把他看成一个人,我看过之后觉得这两篇传的内容差不多,不过“释智慧传”稍微长一些。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一时也还没来得及研究,只是感觉到古书上也有一些问题。古人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的人编辑《佛光大辞典》,经过研究就把两个传并在一起,所以我也把这两个人糅合在一起,说释般若就是释智慧。 根据《贞元释教录.般若三藏传》的记载,般若三藏法师的生年是公元734年,他大约五十多岁时来到中国。般若三藏法师七岁出家,所读诵的小乘三藏典籍全都能背诵下来,然后又学习大乘论典,背诵了几十万首偈颂。印度的法师首先要在本国取得三藏法师的资格,才能够到外面弘法。般若三藏是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的。 佛涅槃后大约有五百年的时间,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载,佛经的流传就靠背诵记忆,所以出家人天天在师父那里学背经。印度人有超凡的记忆力,可能比职业围棋手还要厉害。印度的佛教经典最初都是颂文的形式,后来才慢慢演绎为长行(散文)。颂文又叫偈语,每一句都由固定的音节组成,而且是有节奏的。有节奏就好背,没有节奏就不好背。印度的颂翻译为汉文以后,往往变得索然无味。为什么呢?节奏感没有了。再来记忆它,就非常困难。南传佛教的传统,背诵是第一条,小沙弥在寺院里就是背经。泰国、斯里兰卡、缅甸这些国家的出家人,能够考到最高学位成为三藏法师的,一定是把《阿含经》乃至整个小乘三藏全部背诵下来。学位的高低,不仅仅要看你对佛法的理解程度,还要看你能够背诵多少经典。中国的藏传佛教还保持了这个传统。一位藏传佛教的格西,相当于汉地的博士,他能够把许多经论完整地背诵下来。梵文翻译成藏文,还能基本保持语言的节奏,所以还比较好背诵。喇嘛诵经尾音基本上都一样,有韵,就好像我们读唐诗一样。唐诗是隔句押韵,或者是有对偶,这样就好背诵。 根据传记的记载,《大毗婆沙论》二百卷,般若三藏都能背诵下来;《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他也能背下来。还有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方面的经典他都能背诵。那时候的出家人主要是做两件事,读诵和禅思,也就是诵经和打坐。如果说还有第三件事,那就是化饭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情。那种专修容易成就,不像现在事情多、麻烦多。 般若三藏七岁出家,二十岁受戒,然后就游历诸国。那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国家,全世界的人都向往大唐帝国,都希望到大唐帝国来传播他们的文化。印度人想来传播佛法,中东这些国家也想来传播天主教、伊斯兰教。盛唐时代的中国,国家兴旺、思想开放、言论自由,所以各种文化能够自由地传播进来。如果不是有一种开放的政策,思想不自由,文化不能多元化,佛教要传到中国来就很难。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时代,一定是开放的时代,一定是思想活跃的时代。凡是国力衰弱的时代,一定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时代。当今的中国深入改革、扩大开放,必然就是经济繁荣、思想自由、文化发达的时期。 般若三藏除了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外,还翻译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和《四十华严》,也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般若三藏既学习了小乘的三藏,又学习了大乘的三藏,而且还受过密宗的灌顶,所以他翻译的经典既有显教的,也有密教的。《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虽然有显教的成分,但其主体是密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是显教的经典,但是里面也有许多真言密咒。般若三藏法师虽然在中国的译经史、思想史方面,没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但是他翻译的三部经典都很受重视,特别是《四十华严》,更受重视。 般若三藏在贞元六年(公元790年)译完《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本生心地观经》之后,于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奉德宗命出使北天竺迦湿蜜罗国。《贞元录》说:“时般若三藏法师行年五十七矣。”唐宪宗写序的时间,是公元812年,当时般若三藏如果还健在,至少也将近八十岁了。据《宋高僧传》载,般若三藏圆寂于洛阳,灵骨葬在龙门的西岗。至于是在哪一年圆寂的,《僧传》上没有记载。 3 本经一共八卷,全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又称《本生心地观经》或《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它是佛陀在印度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弥勒等大菩萨所说,出家人住阿兰若,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的法门。所谓阿兰若,古代叫茅蓬,叫寂静处,现在叫精舍。如果说阿兰若、茅蓬符合寂静处这个意思,真正有这样的环境,那倒是真正修行的地方。阿兰若主要在山上,寂静,听不到鸡犬之声,也不会有人声的嘈杂。安静的地方才适合静修,太嘈杂的地方毕竟对静修有妨碍。本经就是为住阿兰若的人说怎样观心地、如何除妄想、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成佛。 本经共分为十三品。第一序品,第二报恩品,第三厌舍品,第四无垢性品,第五阿兰若品,第六离世间品,第七厌身品,第八波罗蜜多品,第九功德庄严品,第十观心品,第十一发菩提心品,第十二成佛品,第十三嘱累品。佛经都有三分,所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是讲佛陀在什么因缘下说法,正宗分是讲这部经要解决什么问题,流通分是讲大家听经后信受奉行。这部经的序分就是第一品,从报恩品到成佛品共十一品为正宗分,最后的嘱累品为流通分。 经分三分,在中国是由道安法师提出来的,并得到了教界的普遍认同,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直到唐代玄奘三藏翻译出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亲光菩萨把《佛地经论》也分成三份,人们才知道道安法师与亲光菩萨的分法不谋而合。可见道安法师是先得佛心,很了不起。 4 在序品中,狮子吼菩萨说:“是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与众生乐,依大悲故拔众生苦。以是二法,于无数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觉。”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人问:众生有轮回,佛有没有轮回?这里就解决这个问题。“是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每位佛都入了大定,都是住在三昧中,但是为什么不久住?因为一有慈、二有悲,有这两法,使得佛不忍心长期住在三昧中,而是要依于大慈与众生乐,依于大悲拔众生苦。有大慈大悲,所以一切诸佛都要倒驾慈航说法度生。有大乘的大慈大悲作为推动力,一切诸佛悯念众生之苦,所以他不忍心长住涅槃,而是要再来世间度众生。 经上还说:“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如来法皆如是。”诸佛如来证得涅槃,又不住涅槃,超越生死又还要重来人间。重来人间意味着重返生死来到人间度众生,不在生死中不可能度众生。所以说,大乘菩萨的精神,就是佛的精神。佛的精神是什么呢?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也就是在生死中不为生死所束缚,证得涅槃也不为涅槃之乐所陶醉。一个有菩提心的人,长住三昧不起,也是一种障,障蔽了菩提心。大乘佛教伟大,就伟大在菩提心这个最根本的精神上,或者说佛教的伟大之处就是菩提心。如果佛教离开了菩提心,那就是“个人修行个人了”。每个人了生脱死之后,就再也不来人世间。那就会像佛在《法华经》中所说的“焦芽败种”,这个人的菩提种子烧焦了,再也不会发芽,种子败了没有生机了。这实际上说的就是修小乘的人。所以佛说《法华经》时,有五百罗汉退席,不听释迦牟尼佛说法,因为佛说的话让他们害怕。我们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不再来世间了,为什么现在又要我们发菩提心,在无量劫中还到生死中来度众生?他们怕再一次迷失。实际上,有了菩提心作为大愿力,在愿力的支持下,在慈悲和智慧的引导下,不会再迷失。 本经就是以“心地法门”为其中心思想。修学心地法门,一定要具足大慈大悲。所谓心地法门,就是以如如之智,思维如如之理,断除二障,证得二无我,广修大慈大悲之行,度脱无量无边众生。这就是本经的基本要义。 如如之智,如如之理,“如如”两个字,第一个“如”是副词,意思是“好像、如同”;第二个“如”是名词,就是真理,就是本来面目,或者说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如如”的意思是如其本来,毫不走样。我们凡夫的认识是妄想、执著、二元对立,看一切事物都会走样,所以不是“如”,是“不如”,不是事物的本质,是妄想。“如如”,就是所有的认识与客观实际、与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完全一致,毫不走样。古人譬喻为“如印印泥”,印是什么样,印在泥巴上就是什么样。是谓“以如如之智,思维如如之理”。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实际完全达到一致的程度,才叫做“如”。 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到“如如”,一定是断除二障、证得二无我的圣者,才有可能获得“如如”。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我们之所以不能认识真理,就因为有这两种障碍:自我的障碍、知识的障碍。不如理的知识就是障碍,如理的知识是智慧。有这两种障碍,使得我们不能认识真理。证得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就是通过修行、通过观心、通过修缘起性空的大智慧,把一切二元对立消除掉。 只有断除二障、证得二无我,才有大慈大悲可言。没有证得二无我,所说的慈悲都是有限量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现在人所说的慈悲,大多是情执而已,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不需要起心动念的,事情一做就是那样,大家就知道这是圣人的举动,而我们这样一做就是凡夫的举动。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张三来了住这间房,李四来了住那间房,这就是凡夫的举动。 这个非常不容易,学佛要在这里学。不在这里学,始终不能联系实际,始终是空的。要修生活禅,就要在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考验你的认识是不是慢慢接近“如如”——差不多接近真理的边缘了,完全到了就是“如如”。这就是观心,也就是本经的基本要义。 在《观心品》中,佛还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大地能生万物,比喻心能生一切法。大地所生的五谷、五果,比喻由心所生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五谷比喻世间的善恶五趣(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一部分归到天道,一部分归到人道。阿修罗又叫“非天”,是天不像天,福报大,有天福,但是没有天人的德行。五果比喻出世间的五类圣者: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如来。初果到三果是有学,四果阿罗汉是无学,独觉是辟支佛,再往上是菩萨和佛。这一切都是由心产生的。心恶生恶道,心善生天堂,心净得解脱。这是进一步说明本经是以心地法门为其主旨。 5 中国的天台宗把佛经的题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每一部经的经题无非是由“人、法、喻”三项内容组成,又细分为“单三、复三、具足一”七种立题。 先介绍单三。经题中只有一项内容,单人、单法或单喻立题。大家可以想一想,哪部经只有人,没有法,没有喻,是单人立题呢?我们常读的《佛说阿弥陀经》,说的“佛”是人,所说的“阿弥陀”还是人,所以叫单人立题。第二种情况是单法立题,这样的经有很多。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有法,没有人,没有喻。第三种情况是单喻立题,只有比喻,无人,无法,如《梵网经》。梵网是比喻,大梵天的因陀罗网,网上面有很多的珠宝,森罗万象都能在网上映现出来。单人、单法、单喻三种立题,叫做单三。 接着介绍复三。经题由两项内容组成,有的是人、法,也有法、喻,也有人、喻。先看人和法两项内容组成的经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人喻立题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比喻。 再介绍具足一。人、法、喻三者都具足,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 现在所讲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在七种立题里属于法喻立题。“大乘本生心”、“观”是法,“地”是喻。以地比喻心,地能生万物,心也能生万物,所以叫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所有经典的题目有通别之分。“经”之一字是所有经典的通题,每一部经都叫“经”。“经”字前面的字叫别题,每一部经都不同。《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是别题,“经”是通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是别题,“经”是通题。也有初入佛门的人把“心经”说成“多心经”,这是不对的。“波罗蜜多”就是“波罗蜜”,是同一梵文的音译,只是有繁简之别。心一才能生智慧,心多不能生智慧,不能得定。对经题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有助于经文的理解。 “经”之一字,梵文“修多罗”,又译为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佛教的圣典总分为经、律、论三藏,修多罗属于经藏。“修多罗”的原意是“线”,它的引申意义就是贯穿、摄持。众生有了圣教的摄持,就不会散流于恶趣;佛教义理有了语言文字的贯穿,就不会失散隐没。所以称圣教为契经。 又根据《阿毗昙心论》所说,“修多罗”含有五个意义。一是出生义,一切义理都从经中产生。二是涌泉义,一切经书的含义不可穷尽,无论怎么去思考、演说、应用,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一部《心经》在中国流传一千多年了,天天讲,天天读,义味无穷,能量无穷,力量无穷,每个人的体会都不同。古人对《心经》的注解,有文字保留下来的就有一百多种,没有保留下来的远远超过这个数目,所以说意义无穷无尽。三是显示义,能够显示诸法的义理。四是绳墨义,木匠用墨斗在木头上拉直一弹,再依照墨线下斧就不会走样。绳墨义比喻通过经典可以辨别邪正。五是结鬘义,能够贯穿诸法。东南亚国家的人喜欢戴一种花鬘,他们用一根线把花穿起来,然后挂在脖子作为装饰。所有的义理也是通过语言文字贯穿起来的。单独的字词没有什么意义,只有连缀起来才有意义。有了经文的贯穿、摄持,佛法才能够流传万古而恒常不变。 6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译于唐宪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已历时一千二百多年。本经在大藏经中没有前人的注释,这次讲解《报恩品》,我没有参照别人的注解,只是凭个人的胸臆发挥,能不能讲好并没有把握。为什么要讲这部经呢?这与我提倡的生活禅有关。这几年我所提的口号,有一个是“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没有感恩的心,没有分享的心,没有结缘的心,要做到“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很难。2003年,我又提了一个“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些思想都和感恩有关。为了能够落实生活禅的基本理念,为了佛弟子真正能够以身作则,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所以要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同时也是为了响应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积极推动佛教与当前社会相适应。以上就是讲这部经的用意。
---------------------------------------------------------------------------------------------------------------- 更多慧净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