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特色〉之「补充说明」


2014/9/3    热度:215   

〈净土宗特色〉之「补充说明」
  前 言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独为净土宗之「特色」;独显弥陀救度,超胜余佛净土,不共圣道诸宗;既至为简易稳当,又极其深妙圆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机不漏,一生速成。
  前二句为根本纲宗,后二句明今生胜益;又前一句为因行,后三句为果益。根本自摄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为二句「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此二句又可收入一句「本愿称名」,摄末归本故。
  「本愿」明教理,「称名」明行法,「凡夫」明摄机,「入报」明果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明净土宗之「教、行、机、益」,即:一切善恶凡夫,以弥陀本愿救度故,称名愿生,皆得往生真实无漏涅盘之极乐净土;而且是平生之时圆满达成往生之业,不待临终;于此世间即获不退转之果位,非至极乐。
  圣道诸宗亦有弥陀净土之论说与行持,然以自宗之义理而判释念佛法门,遂有所谓唯心、自性,实相、观想,无相、兼修等,诸种杂行杂修,致使弥陀「本愿」之胜义、「称名」之正行、「往生」之果益,因此淆而不纯、隐而不彰。此即宗祖善导大师所言之「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也。
  今为显明净土宗之真义,乃编集「净土宗之特色」,并作此「补充说明」。
  一、本愿称名
  (一)典据、字意、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十五则,在此略引二则。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归宗结顶」之文: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称名」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字意:本愿,根本之誓愿;即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称名,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此弥陀佛名与弥陀本身,乃是「名体一如」。
  宗义:广说无尽,略说二句:本愿在称名,称名顺本愿。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建立净土,根本目的在于救度一切善恶凡夫,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报土,速证正等正觉。为达此目的,成就万德洪名,令众生称念,誓言:若称念我名而不得往生,誓不成佛。此是彼佛大愿之根本,称为「本愿」。净土宗强调称名为往生根本方法,独称「正定之业」,正是因为称名是阿弥陀佛本愿所规定,顺彼佛本愿,乘彼佛愿力,必得往生。
  若不知此本愿之理,误认称名只是众生本身之虔诚努力,则信心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从发起。今为建立正信,探根求源,故说「本愿称名」;使知:彼佛本愿是众生称名之来源,众生称名是彼佛本愿之实现,生佛相感,因果相顺,是故必得往生,万无一漏,所谓「万修万人去」也。
  (二)本愿之义,称名之文
  「本愿」有二义:
  (1)因本之义,谓因地所发之誓愿,与果上之末相对,系指弥陀因地所发之四十八愿,一一愿皆是本愿。
  (2)根本之义,即四十八愿中根本主要之誓愿,与枝末之愿相对,系指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此愿名为「念佛往生愿」,而其它四十七愿为枝末之愿。
  因此,四十八愿每一愿称为本愿之时,是依因本之义;若单称第十八愿为本愿之时,是依根本之义。故本宗有总称四十八愿为本愿,与单称第十八愿为本愿二种。
  在此所言之「本愿」,是依根本之义,单指第十八愿为本愿。
  经文祖释之中,凡言「本愿」者,大多单指第十八愿而言,少指其它之愿。
  如《大经》「其佛本愿力」之偈,端在说明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功能妙用,并非指其它之愿的内容。
  又如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核心所言之「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等,亦在阐释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之往生成佛的直截横超,不在解释其它之愿。
  而天亲菩萨《往生论》「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之偈,也只在阐释第十八愿称名念佛的往生证果的快速圆顿,也非解释其它之愿。
  故法然上人言:「六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根本。」又言:「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
  故知:第十八愿为四十八愿中根本主要之愿,为本愿中之根本愿,尊为本愿王。故本宗以总为别,多以第十八愿为本愿。
  又,综观以上「经文」、「祖语」,可知本愿之「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称名念佛」首由释尊亲自解释于《观经》及《小经》,即「称南无阿弥陀佛」、「持无量寿佛名」、「执持名号」等。
  再由龙树菩萨判定于《易行品》,即「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彰显「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已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宗义。
  后由净土宗之大成者,善导大师总结而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凡大师所言之「念佛」,皆指「本愿」之「称名念佛」,大师「五部九卷」之中,就文就义,强调本愿称名念佛之处,俯拾皆是,除本篇(一、本愿称名)略举六段法语之外,他如:
  1、《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2、《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3、《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4、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5、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6、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7、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8、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9、称念阿弥陀佛,……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0、念阿弥陀佛……十声、三声、一声等……即得往生。
  11、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12、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13、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善。
  14、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15、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16、若称佛愿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沙等诸佛之所护念。
  17、专念弥陀名号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18、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19、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20、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21、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22、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23、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24、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25、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26、若非知识教念佛,如何得入弥陀国。
  27、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28、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29、世尊说法时终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30、念佛即是涅盘门。
  以上等,不胜枚举。
  (三)超世本愿,唯说念佛(摘自《念佛感应录一》四至一一页)
  诸佛有总别之愿,「总」者四弘誓愿,「别」者如释迦佛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上愿,弥陀佛四十八殊胜大愿。
  然今弥陀别愿,超过诸佛别愿,故《大经》言「我建超世愿」,又言「发愿踰诸佛」。故弥陀别愿名「超世别愿」,亦名「别意弘愿」。
  弥陀别愿亘通四十八愿,别局第十八愿,故第十八愿释尊名为「本愿」,祖师赞为「王本愿」、「本愿王」。
  本愿有二义:
  因本:对果末,因位之誓愿,即四十八愿每愿皆是本愿。
  根本:对枝末,众多誓愿中之根本誓愿。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主要之誓愿。
  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此本愿之王「唯说念佛」。
  第十八愿言:
  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而第十八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天亲菩萨阐释此偈之意,而于《往生论》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龙树菩萨据此第十八愿及成就偈之意,而于《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故知「乃至十念」即是「称名自归」、「常应忆念」,亦即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
  临终方遇此法之人,则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其它之人,则应上尽一形而念佛。
  故知「念佛」乃是弥陀对十方众生之救度的招唤与约束。
  故善导大师于《观经疏》之「二河白道喻」形容弥陀救度的招唤而言: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又于〈定善义〉之「真身观」云: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于《法事赞》云: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又云: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而《观经疏》之结论更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愿生极乐之人,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是弥陀本愿之行。
  「念佛」是弥陀本愿独一无二、最高无上之行,善导大师谓之「正定之业」,亦即「往生已定」、「平生业成」。
  而法然上人依善导大师之启示,于其所著《选择本愿念佛集》之结论云: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与其卷首开宗明义所标举之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前后遥相呼应,显示始终一贯之宗义。
  何以阿弥陀佛以称名为本愿,不以其它诸行为本愿?此法然上人于其《选择集》之第三「本愿章」有很简要的解说:
  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不以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平等慈悲」故,「普摄一切」故,不论缁素贤愚、善恶净秽、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亦即不论何人,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皆得平等往生报土,同证无量光寿。此即是善导大师于《法事赞》所云: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选择集》第六章云:
  凡四十八愿皆虽本愿,殊以念佛为往生规。
  又云:
  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是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
  此「称名本愿」之义,存觉上人于《六要钞》简洁扼要明快地解释说:
  称佛名号,得往生益,是佛本愿。
  如此信知,是名至心、信乐、欲生。
  有人问法然上人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上人答曰:
  汝所信本愿亦然。
  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
  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明遍僧都问法然上人曰:「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上人答曰:
  应知:心虽散乱,称佛名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所谓散心而往生,无有是理;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
  凡夫之心,何能无散乱!亦唯如此,故名易行。
  弥陀所选择之本愿念佛,「殊胜」的同时,也是能使一切众生平等往生报土的「容易」;不论愚痴卑贱、一文不知,人人都能。是故本愿念佛,殊胜简易。
  (四)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摘自《善导大师全集》〈编者序〉)
  大师依据净土经论所阐明之净宗宗旨及思想,一言蔽之,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八字。亦即:
  善恶凡夫,得生报土,唯依本愿,称名念佛。
  「本愿称名」:本愿即是四十八愿中之根本愿--第十八愿,此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本愿大意是:
  十方众生,愿生极乐,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十方众生」即是「一切善恶凡夫」。
  「乃至十念」即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称名念佛」,长命之机则上尽一形之念佛,短命之机则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
  总之:不论何人,愿生极乐,只要念佛,则乘佛愿力,必得往生。简言之,即是「念佛乘佛愿,必生极乐国」。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这是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本愿力。
  是故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第十八愿之义判言: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又于《观经疏》之结文说明「念佛」即是「乘佛愿力」,并以此作为《观经》一部之结论,其文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愿称名」之义,龙树菩萨于《易行品》释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此之「本愿」即是指第十八愿,「称名」即是第十八愿所言之「乃至十念」,「自归」即是第十八愿所言之「欲生我国」,亦即「愿生彼国」;如是之人,实时入必定(正定聚)故劝「常应忆念」。又说: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本愿称名」之义,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继承龙树菩萨而标示于「易行道」言:
  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佛因缘」是指第十八愿,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愿生净土,只要念佛,必得往生,这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力故。
  「乘佛愿力」即是「乃至十念」之念佛,念佛即自然乘佛愿力故。是故昙鸾大师于《往生论注》之结论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以此明知:十念之念佛,即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缘」;不信不行,即非信佛因缘,亦非乘佛愿力,不得往生。
  换言之,何以「十念念佛」之众生,便得往生?因为「念佛」即是「缘佛愿力」故,便得往生。信者信此,行者行此。故《往生论注》之结论总结而言: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摄护念佛人之「弥陀愿力」)可乘,当生信心(念佛),勿自局分也。
  此弥陀第十八愿之义--本愿义,始由龙树菩萨开阐,再由昙鸾大师继承,后由善导大师大成之。祖祖一脉相承,了无异议。
  「凡夫入报」:善恶凡夫,依本愿之念佛,所得生之土,即是极乐世界之报土,而非化土。大师于〈玄义分〉经证明而言:
  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因此,本宗以「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净土是报土」,「报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乐,或施与他人(菩萨)受用其法乐。
  此弥陀报土乃是为凡夫所施设公开之净土,大师于〈玄义分〉立「凡夫入报问答」之文以明「凡夫入弥陀报土」之义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念佛为因,佛愿为缘,因缘和合,致使五乘齐入报土。
  大师于《往生礼赞》亦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因),
  以佛愿力(缘),易得往生(果)。
  又于《法事赞》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日本法然上人依大师之宗义建立净土宗而言:
  我立净土宗之元意,为显示凡夫往生报土也。
  以通途教理而言,报土是菩萨往生的净土,而凡夫也能够往生,完全是依托弥陀之本愿力,此即所谓「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以上皆是彰显「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净宗根本义。凡大师之论释,皆为阐明此义。
  又,大师对第十八愿(本愿)有非常简明扼要,立论坚确不移,语出警悟十方,句句显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的解释。即《观念法门》三十二字「本愿释」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以及《往生礼赞》以四十八字解释本愿及成就文(四十八字愿成释)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愿成释」可谓净宗宗宪,放之四海皆准,俟之百代不惑。依此,百即百生、千即千生;舍此,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日本净土宗之开祖,智慧第一、势至应现之法然上人,极口赞仰此释而言: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
  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二、凡夫入报
  (一)典据、字意、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七十一则,在此略引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凡夫入报」之文: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字意:凡夫进入报净土。
  宗义:净土有报化二种。「报净土」是应佛因地发愿修行,果报圆满而感得之清净庄严、真实无漏之国土境界,为佛本身所居境界,在种种净土中属于最高等最胜妙之净土。「化净土」为佛应众生根机所方便化现之净土,并非真实无漏,乃是次等之净土。一般认为凡夫只能往生最底等之化净土——凡圣同居土,只有登地以上之大菩萨才能往生报净土,但善导大师指出: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在十方诸佛报土中,无伦无比,最超最胜。而此报土,凡夫也能同大菩萨一样平等往生,这是因为凡夫称佛名号,顺彼佛本愿,乘彼佛愿力之故。
  最下凡夫,得生最上报土,完全是乘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丝毫不是自己修行之力。如跛夫一日万里,完全是乘托飞机之力。既然如此,入净土宗则不论个人修行之深浅、功德之大小、罪障之多少,只论是否信受弥陀救度、是否称念弥陀佛名;信者得生,不信不生。
  乘托弥陀愿力之方法即是称名,这也是因为称名是弥陀本愿之行故。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本愿」是弥陀救度之原理,「称名」是弥陀救度之方法,「凡夫」是弥陀救度之对象,「入报」是弥陀救度之目标。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凡夫入报」。
  人间之十善十恶,自罪福来看差别很大;法界之三圣六凡,从生死来说缚脱迥别。然而,若乘托弥陀愿力,一切差别皆泯,五乘齐入报土。不论善恶,不分凡圣,同称佛名,同乘佛愿,同生报土,同成佛道;因齐果齐。
  (二)凡夫入报问答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凡夫入报问答」(《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五页)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此问答者,既许报土之义,或疑能生之机,故设此问答,以决判「凡夫入报」之理,并「楷定古今」之误。
  问中有四:
  一、牒报身报土之义--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如前所引教证理证甚明,所谓(《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一页):
  如《大乘同性经》(卷下)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二、领报法高妙之理--弥陀超世愿行所成殊妙报土,高出地前教道之外,故云高妙。
  《大经》「赞佛偈」(一九页)言: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大经》「圣众果德」(五二页)言: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往生论》言:
  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三、举小圣尚难生之义--言小圣者,大乘贤位,小乘圣位,并摄此中。报法高妙,非登地菩萨,则不能至;斯等下位,咸皆不及,故云难阶。
  阶者梯也,登堂之道也,亦所乘以升屋者。指报法高妙,小圣下位,难阶而升,故不得而至。
  四、言小圣尚且不及,况底下机,更当绝望。
  答中有二:
  一、顺问难且许垢障凡夫难生--垢者三垢贪瞋痴,障者三障惑业苦,欣趣者欣求趣入。
  二、明正由佛愿之强缘,小圣凡夫,皆悉往生高妙报土,是偏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别意超世本愿故也。
  顺问者意,且从通报,云实难欣趣;正由以下约别报,答五乘齐入之由。
  五乘自善,非入报因;唯以托愿,为其正因,故云「正由」。
  知实难欣趣,是信机也;托佛愿齐入,是信法也。
  「托佛愿」者,托依投义,依投佛之愿力,同前所云「皆乘(托)弥陀大愿业力(佛愿)」。前举报身报土之因云:「一一愿言称我名号」等,摄诸愿归第十八愿;今明生因,言「佛愿」者,指第十八愿,其义显然。
  本愿所成之弥陀,本愿所成之极乐,本愿力为强缘所生之凡夫、三乘圣者,五乘齐入,此皆佛愿强缘使然。
  「强缘」者,「增上缘」也,所谓(《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二页):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五乘齐入」、「莫不皆乘」,都由「佛愿力」为「强缘」、「增上缘」也。
  「致使五乘齐入」--初约机恶,且许难生;后约法德,正示齐入。
  此「齐」字有总别二意。
  「总」者齐乘佛愿之意--不论根机,不论圣凡,不论善恶,唯依佛愿得入高妙报土。
  「别」者有二,齐上与齐下。
  「齐下」者--三乘之上机,同凡夫之下机往生。
  「齐上」者--凡夫之下机,同十地之上机入报。
  齐之言者,亦示他力一因一果,简异自力多因多果。亦即五乘皆齐依托佛愿,同一本愿称名念佛,即是一因。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即此义也。齐入真报,同证无为涅盘法身,平等一相,即是一果,善导大师《法事赞》所言:「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又言:「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即此意也。
  得其齐者,佛愿所为,毫非己功,故曰致使。
  此问答亦显示「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义也。
  众生称念为「因」(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弥陀愿力为「缘」(第十八愿之「已取正觉」),往生报土为「果」(第十八愿成就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因缘和合故。
  弥陀本愿果报土,自力诸善不能至;
  三乘圣人与凡夫,齐托佛力平等入。
  (三)何谓报土?何谓化土?
  「报土」即是报身佛所居住,广大无边,纯然无漏,清净庄严之国土,此国土是酬报此佛因地所发大誓愿、所修大功行而成就之净土,谓之报土,亦即依彼佛因地之大愿大行所成就真实状态的净土,在种种不同佛土之中属于最高等最胜妙的净土。
  「化土」即是化身佛所居住,有大小种种限量之国土,具名「变化土」,又称「应化土」。「化」是变化之义,适应对方根机所假现变化之佛土。此应化土亦有净土与秽土之别,为教化未登地之菩萨所现之应化土属于净土,为教化声闻、缘觉、凡夫所现之应化土属于秽土。如释尊于此世界教化二乘及善恶凡夫,故此世界即是秽土之应化土,应化土即是应身佛所住之土。
  「极乐报土」是酬报弥陀因地超世愿行所成就之果报土,故于十方诸佛报土之中,无伦无比,超胜诸佛报土。如《大经》所言:「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善导大师亦言:「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剎最为精。」
  阿弥陀佛,是酬因报身;极乐净土,是酬因报土;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此是弥陀本愿。如是因,如是果。
  善恶凡夫,依弥陀「本愿称名」所得生之土,即是极乐世界之报土,而非化土(应化净土),亦非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人杂居之下等净土)。其报土者,《往生论》所说二十九句之庄严功德,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即是其土。《平等觉经》名其土言:「无量光明土」,《往生论》说其土言:「莲华藏世界」,又说其土相言:「究竟如虚空」;此皆真实报土之相,唯本愿称名所往生之净土也。此乃本宗根本宗义,不可混淆,大师之「凡夫入报问答」,可谓简明扼要,坚确不移。
  「报土」亦云「受用土」,弥陀与极乐圣众所共同受用法乐之高妙报土谓之「极乐报土」。
  此高妙报土,乃是弥陀为十方众生,经过五劫思惟,超发四十八大愿,又经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经此愿行圆满,始得成此报土。此清净报土,纯然一味,无有品位阶级。善恶凡夫,只要称名念佛,即是托佛愿力,必得生此高妙报土。弥陀名号,圆具万行万善万德,是故念佛,能得大利无上功德,成佛之因无不圆满,故得横超品位阶级,往生快速成佛。然有「内证」、「外相」之异。
  论其「内证」,往生即得无上涅盘之妙果,与弥陀同得无量光寿,所谓「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论其「外相」,从佛位降下一级,成为菩萨,此是从果降因之「示现相」。何以故?若据《大经》下卷「众生往生之果」的经文,便知乃是为行「闻法供养,说法度生」之事,故言有时集会讲堂,闻佛说法;有时往诣十方,供养诸佛;有时列诸佛道场,利益众生。此等行事,若以佛身,即不相应,故现菩萨之相。
  外相虽现菩萨,内证乃是涅盘;故往生报土,皆得佛果。
  又,若就《大经》下卷之初,及《小经》之文,亦知乃是「从果降因」之示现相。
  虽分「内证」、「外相」,然亦皆平等:「内证平等,外相平等;内证无上,外相无上」。故《大经》「依正涅盘」之文言:「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此即是证悟同一涅盘之相,无二乘三乘之别,无上下阶级之分。
  故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最后之结论,以「的取三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证明「往生报土,速成佛果」之义。亦即依第十八愿之力,往生报土,依第十一愿之力证入灭度(涅盘),依第二十二愿之力,至一生补处,而游诸佛国,开化众生;当下「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引此三愿,证明速得之理。
  二十二愿所言「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显示往生报土,当下直入一生补处,超越十地,不经一地至一地,故亦不经一劫二劫等,往生即超劫超地直至菩提。故龙树菩萨言「往生不退至菩提」,善导大师亦言「一入不退至菩提、同因同行至菩提」。同以「本愿称名」为因行,是故往生即得不退,往生即至菩提。
  又所言:「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此之「修习」,即前所言之从果降因,毫无所缺,行菩萨之事;非修因感果、从因修果之修,应知。
  (四)凡夫入报,全托佛愿(摘自《善导大师全集》六八三至六八八页)
  有关弥陀净土是报是化的问题,诸师或谓之应化土,认为既是凡夫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劣等的应化土;或谓之凡圣同居土,认为既是凡夫圣人都能往生的净土,应是凡圣杂处而居的下等净土。
  对此道绰禅师已于《安乐集》第一大门之〈三身三土章〉纠正之,而说明弥陀净土是报土非化土。今大师亦于〈玄义分〉之「会通二乘种不生」的一节,断定弥陀净土既非应化土,也非凡圣同居土,而是极为高妙的报土,所谓「是报非化」,同时举出《大乘同性经》、《大经》、《观经》等三经证明是报非化之义。
  然而像如此高妙的报土,凡夫如何往生呢?为了显明此义,大师特别设立问答的方式而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报论」:弥陀净土是高妙的报土,而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系全托佛愿他力,而非凡夫自力。
  诸佛的报土虽也是胜妙的净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讲,高级菩萨也有无法进入者;如《仁王经》〈教化品〉所言:「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可是弥陀报土是酬报第十八愿「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净土之故,既是高妙报土,同时也是十方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逆谤阐提——都能往生的无比无伦的报土,是超胜诸佛报土的报土;这也正显明弥陀本愿力的特别殊胜。
  此问答中,「报法高妙」等是问弥陀本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是法性身土,是弥陀本身的境界,大乘圣人、小乘圣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进入;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对此大师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力信自力行不能往生 (信机),但由于完全乘托弥陀本愿力(信法),致使五乘——人类、天众、声闻、缘觉、菩萨——机类同生报土。
  在此大师说明弥陀救度之机很低,是恶业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报土。如此胜益,皆因托佛愿力,显示弥陀本愿是五乘齐入,万机普益之法。
  「五乘齐入」之「齐」是「同一」之意,在此显出「一因一果」之义。若论五乘,凡圣善恶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万别 (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舍自力,同托佛力(一因),同生报土,同证法身(一果)。
  十方众生有等觉菩萨,也有五逆谤法,若依自力,则各人果报千差万别;若依弥陀愿力,则上下无别,一同往生高妙的报土,一同证悟光寿无量的极果。
  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故不论众生的身份资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缁素贤愚,不论罪之轻重,不论行之有无,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念一不一,一切不论,但凭本愿,专称名号,必得往生;亦即但凭弥陀不思议的本愿力,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极乐,不论自力,只论他力。
  欲生净土之人,应先知弥陀本愿,弥陀已预先为我等成就极乐世界,预先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也预先为我等成就消除旷劫以来所造一切罪业之名号功德力;由于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领受弥陀功德,因而继续虚受轮回。今日信知,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即是乘托弥陀愿力,必得往生弥陀报土。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之义。此信一信永信,贯彻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弥陀愿力,等觉菩萨不能往生,何况凡夫;若论凡夫,尚且无力脱离六道轮回,何况往生高妙报土。五乘自力非入报土之因,唯托本愿才是正因。所谓:
  愿力成就之报土 自力心行不能到
  大小圣人皆共同 唯托弥陀本愿力
  不论根机,不论善恶,往生报土,唯依弥陀本愿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众生皆是杂毒之心,虚假之行;唯有弥陀是清净之心,真实之行。因此,不论众生修行之力,只论弥陀本愿之力。
  不依众生的资格论生不生,应该就弥陀之本愿问信不信。信者得生,疑者不生。
  本愿法门是凡夫正机,他力信行,报土往生。亦即极愚最下之人,依极善最上之法,生极高最妙之土。
  九品皆凡 极乐是报 凡夫入报 全托佛愿
  (五)凡夫入报,证同弥陀(摘自《慧净法师书信集》「净宗法师补答」一二五至一二七页)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别愿所成之报佛报土,佛之自受用还成往生众生受用故,众生往生证同弥陀。虽证同弥陀而不名佛,仍名菩萨、声闻、天、人等者,「但因顺余方」耳。又,一土唯有一佛,纵余佛助化,亦示现为弟子。
  往生彼土者,悉皆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即是候补佛位,候补佛位即是有成佛之功德而尚缺成佛之名位,故从极果佛位退而一等,现处补处之位。既居弟子位,则「长时闻法,历事供养」等,如《大经》言乃是菩萨应行法式,不似此土闻法之缘吝,而无由得觐佛也。此正显往生彼土之胜妙。
  善导大师或言:「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或言:「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或言:「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净土菩萨光明与弥陀光明相较有与夺二意。夺而论之,「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何况菩萨人天。与而论之,「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弥陀光明还成往生众生光明,故得十方如今赞弥陀光明而赞之。无论与夺,皆显弥陀光明不可思议。慧净法师正从与边赞弥陀光明不可思议,释尊亦谓「昼夜一劫,尚未能尽」,岂必局于数行经文乎;加之又明言「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然则,弥陀净国唯是诸佛深智所行之境,吾等罪恶生死凡夫测度思量,毫无其益,唯可相续称名,疾生净土,则一切自明,不劳他问。故善导和尚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
  三、平生业成
  (一)典据、字意、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三十一则,在此略引四则经论法语以明。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言: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
  经言「十念」者,名「业事成办」耳。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
  字意:平生,与临终相对;平日、平时,现在活着之时。业成,往生之业因完全成就圆满。亦即:往生净土之业因现在即已完全成就圆满,现在完成人生目的(往生弥陀净土),不必等待将来、临终。
  宗义: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乘佛愿,乘愿实时业成。称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没有累积之功,自然不待将来,现在往生已定,永除临终恐惧。
  (二)平生业成,不待临终
  十 念--相续称名念佛之意。
  业事成办--略称「业成」,业因成办,自己往生之业因完全成就圆满。
  平 生--与临终相对。平日、平素、平时,现在活着之时。
  平生业成--自己往生之业因现已完全成就圆满,现在完成人生目的(往生弥陀净土)。
  不体失往生--不待将来或临终,亦不论临终境缘之善恶。
  不论何人,不论平生,不论临终,愿生称名,皆得往生。
  平生遇法,平生业成--不体失往生。
  临终遇法,临终业成--体失往生。
  念念业成,不待临终或将来。
  善导大师《法事赞》言: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阿罗汉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有三种自然:
  业力自然--如杀人堕狱,如是因,如是果。
  忆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
  愿力自然--第十八愿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法尔自然--如火必烧,水必湿,食必饱,饮必润。
  知而不「愿生称名」,如知有药而不服,知有船而不乘。
  摄取不舍--《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临终佛迎--《小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龙舒净土文》〈备说〉:
  昼必有夜,必为夜备;暑必有寒,必为寒备;存必有去,必为去备。
  何为夜备,灯烛床蓐;何为寒备,衾裘炭薪;何为去备,福慧净土。
  今日为明日准备--民生物品。
  现在为将来准备--经济健康。
  今生为来生准备--往生净土。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来生比明日先到。有智之人,平生之现在即应完成来生之备。
  (三)必定来迎,故名业成(摘自净宗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经文说临终佛圣来迎,有人遂以为一生念佛,往生都是不定,临终见佛来迎,往生才算决定,往生之业才算达成,也就是所谓的「临终业成」。这显然是对经文的误解。
  这有二点理由:一、既说临终来迎,可知在此之前往生之业已经成就,如果往生之业不成就,不可能有佛圣来迎。即如世间婚姻,也要事先确定,至时才有迎亲嫁娶;婚约未定,不可能迎娶。二、如果说是临终业成,临终必须有往生之业,可是经文临终的时候不说念佛,缺少往生之业,更谈不上什么业成不业成。往生之业,是在平生「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临终只说佛圣来迎,可知往生之业成就于平生,临终佛菩萨自然来迎,也就是「平生业成,临终来迎」。
  然有临终业成者,此则限于临终念佛之人,如《观经》下品,因为平生不曾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以念佛,所以是临终念佛、临终业成;本经所说为平生尽形寿一向专念的人,临终不论有没有念佛,阿弥陀佛都来迎接,即是平生念佛、平生业成,不可说为临终业成。
  又据《观经》,临终一念念佛,往生之业当下成就,阿弥陀佛应声来迎,可知当念念佛,当念业成,念念念佛,念念业成,并非念佛累积到某种程度往生之业才成;又可知所谓的往生业成是成在阿弥陀佛名号本身,众生念佛,即是以佛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并非阿弥陀佛没有成就众生的往生之业,众生称念而能自己成就往生之业。如同箱中先有宝,伸手即能取到宝;阿弥陀佛名号中本来就有众生的往生,众生称名立即获得往生。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说:「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若不成就十方众生往生之业于名号中,则不取正觉;必须名号中成就十方众生往生之业,才取正觉。《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说:「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从弥陀来说,十方众生的往生之业,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就一体成就在其正觉名号之中。从众生来说,发起归命念佛之一念,名号功德成为众生所有,当下往生之业成就。善导大师说:「南无者,即是归命;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业成不坏故,自然念念不舍;业成满足故,自然「一心不乱」。善导大师以此而说:「一心专念弥陀佛名,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凡一件事,若未成,则仍有不确定的因素;若已成,则无任何不确定因素。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往生之业已成故,说为正定之业,否则不能称为正定之业。
  四、现生不退
  (一)典据、字意、宗义
  典据:「特色」举出十则,在此引用数则经论法语以明。
  《无量寿经》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阿弥陀经》言: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称其名号。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字意:现生:现在还生存在娑婆世界,尚未到极乐世界。不退:亦名「必定位」,亦名「不退转位」;将来决定成佛之位,不退转成佛之位。现生不退:现在娑婆世界即己获得不退转位,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方才获得。
  宗义:弥陀本愿名号具足万善万德,此万善万德让于称名之人,所以称名愿生之人,现生即已完全成就将来往生成佛之正因正业,于此娑婆世界虽是凡夫,已获不退转决定成佛之果位,将来诞生极乐,自然升进成佛。
  (二)现生不退,不待往生
  不退:亦名「正定聚」,亦名「必定位」,亦名「不退转位」。将来必定成佛之决定地位,不退转成佛之位。
  人有三种:决定不退,名「正定聚」;决定流转,名「邪定聚」;随缘不定,名「不定聚」。
  若生弥陀净土,不问圣凡善恶,必定证悟涅盘;故唯有正定聚,无二亦无三。
  今,决定往生,心行具足之念佛人,因中说果,亦名正定聚,即是「现生不退」,因为弥陀「摄取不舍」故,临终「佛圣来迎」故,因果「法尔自然」故。其「经证、理证」已于本篇(四、现生不退)举出经论释之文,在此略就「经证、理证」并「事证」,作一补充说明。
  《无量寿经》释尊于「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第十八愿言: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阿弥陀经》言: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论何人,一旦愿生彼国,皆能即得往生。此「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之「即」,是「实时即」或「异时即」,若依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本愿释〉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及〈本愿偈〉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便可一目了然,「即得往生」之「即」是「实时即」,非「异时即」,换言之,就是「现生之时」,「即」已「住不退转」,此谓之「现生不退」。故「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已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身份。
  《易行品》又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称其名号。
  或言「实时」,或言「此身」,此即「现生不退」之理。
  又,若以《阿弥陀经》之经文左证,亦甚为明确,经言: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欲生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之经文,便可明知,愿生称名之念佛人,现在平生尚未临终之时,即已获得正定聚不退转之果位,不等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是故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下卷亦言: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凡欲成佛道,必须发心励行,生生世世,愿心坚固,正见不失,历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如是愿行圆满,方得佛果;而此乃自力难行道,佛言:「末法时中,罕一得者」。然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之时,「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无量寿经)。此功德之宝,皆在六字洪名之「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故此名号,万善具足,万行圆备,是万德所归,即是万德结晶,具足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功德,能令称名愿生之念佛人,现生即已完全成就将来往生成佛的正因正业,此即佛言:「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之意。是故「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必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而且已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从因说果,因既已完成,果亦自然决定故。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心决定时,净土光中,现其色相;
  例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于虚空中,现天宫殿。
  是故,心行相续,业成不退。
  五、结劝
  综上可知,弥陀以此称名本愿,誓救十方众生,不论善恶贤愚,悉皆平等普度,毫无一人遗漏。
  任何众生,只要称名,即乘本愿,必得往生;直入报土,不历阶层。
  现生即蒙,弥陀光明,摄护不舍,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临终即蒙,弥陀圣众,莲华来迎,往生报土,速证佛果。
  平生之时,已得往生,不俟临终;
  现生之时,已得不退,非待极乐。
  一旦临命终时,即入弥陀报土,与佛同证,光寿无量,紫磨金身。
  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意也。
  此弥陀救度的四点特色,以「本愿」论之,有下列五点:
  1.弥陀救度--救度是:主动地、积极地、平等地--本愿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本愿称名--方法是:简易地、安乐地、稳当地--本愿之「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3.凡夫入报--对象是:不论地、无别地、普遍地--本愿之「十方众生,五逆谤法」。
  4.平生业成--时间是:平生地、立即地、决定地--本愿成就文之「即得往生」。
  5.现生不退--证果是:现在地、圆顿地、殊胜地--本愿成就文之「住不退转」。
  弥陀本愿救度对象之「十方众生」,即是「不论任何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恶人,统皆包含,无一遗漏;善导大师释言「一切善恶凡夫」,亦言「垢障凡夫」。真正「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
  任何众生,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只要称名念佛,即是乘佛本愿,如此即可真正名为「念佛人」。必得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极乐圣数;现生永被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命终直入弥陀报土速证佛果。往生不假万行回向,证果不历品位阶级。奇特胜妙,超出思议。
  只要称名念佛,无藉劬劳修证,不必观想参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当下圆明,无欠无余;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机亦能臻其域。
  人人可修,人人可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可谓:至简易、至稳当、至直截、至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如是弥陀救度,念佛法门,千生叵遇,万劫难逢;既获见闻,远庆宿缘,决定信受,终身不渝。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