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专集:44 金刚经石注(清.石成金)
2014/9/4   热度:718
金刚经专集:44 金刚经石注(清.石成金) 西天佛经甚多,惟金刚经是如来微妙心法,乃禅宗之至宝也。予参悟多年,因著金刚经石注一部,愚注与众不同,每节分注论讲证四段,仿张居正四书直解例,先逐字破义,后以浅言直说,意在阐明佛旨,学者只须由此参悟,自得正果,而不错矣。 略曰:此经注解极多,大半隔靴挠痒,须要实悟真参,才得心明性朗。我今直说根源,不用狐思乱想,但能至诚受持,开卷了如指掌。书内文载读法十条,辟妄十条,以及总旨辨异,极简极明,但此书每部计一百二十页,予发愿印送一万部,奉送二年,已足如愿,自愧力薄,不能又送。倘有善信,随意买纸,予出印板听刷,分文不取,共勷胜举,凡求如愿,功德不亚于河沙宝施也。 但愿人人福寿长,此邵子语也。予于人情世事,无论大小雅俗,但有利益者,俱以浅言,刊书行世,正续共取,初集,二三四集,亦可听便编定孝弟忠信字号,但此书若能正续全得,庶可尽悉,善体略者,自必心赏神怡,福寿绵长矣。赐教者,可至扬州府西,升平街圈门内,便是小斋。 金刚经石注自叙 西天经典甚多,惟金刚经是诸经之根,经中所说,悉成佛作祖之密旨。自唐宋元明以来,注此经者,何止数百余家,各皆极意剖析,总为指引迷途,开悟后学,功甚大而慧甚普矣。诸家讲注语义,各有是否,欲求其详明折衷,竟亦寥寥,良由以语传语,大都纸上钻研,未从实地,参悟而得,又何怪其然耶!殊不知,此经乃如来心法,众生性源。佛本无经,经亦无说,因一切有情,泪于外诱,昧其本灵,颠倒昏迷,轮回苦海,极可悲痛,是以如来作此真空无相之说,不过为众生解粘释缚,还其本来面目,何啻暗室明灯,冥空杲日。若能领悟,立证菩提,幸诚万万矣!今穷乡委巷,但有善信之人,皆知读诵金刚尊经,及叩其义理云何?则懵然不解其谓,虽有学者曾听各师所讲之论,常览诸家所著之书,或属言繁,或成义杂,徒令闻者见者,是非可否?茫然不知适从,岂不以如来至妙之心法,缘此而未即明传,深可浩叹哉!愧予一介书生,自知本灵半为外诱所泪然,而身虽在家,颇有出家之行,每于儒书之暇,最喜诵读此经,是以究心于此者,已二十余年,凡讲此经之堂,无论远近,予必先到;注此经之书,不拘深浅,予必悉观。虽闻见甚多,奈异同不一,自尚未的,又何以晓示将来?独有儒士王化隆所注,尽发如来精微,又且脉络贯通,简明确当,不繁不杂,功亦大矣!惜注中间有与经文未透者,亦有与经文相左者,是犹玉中之瑕,予不揣愚昧,重加较正,删其偏背,补其遗漏,另自直解,名之曰石注,凡如来只字片言,悉由予一己之愚见,参悟评定,期岁书成,因发愿镂传,印送万部,用广如来之慈悲,大启众生之智慧。今而后得书诸善信,缘经求法,因法悟觉,令真宗了彻,密谛通明,出生死途,登菩提岸,灭无量罪过,获最胜福田,证果人天,永臻快乐,始信金刚经所说,悉是佛祖最上之密旨,而予之所言,真实不虚也。在予此注,不过为人指引途路之方向,令行者不至错入崎岖迂回之境,他日有幸,或于如来会,结一指引之因缘已耳。愿诸善信,早悟本灵,同归西天极乐,上不负如来垂示之盛心,下不负予一点指引之微念,诚大快也。 康熙四十一年岁在壬午仲阳月之吉旦良觉居士石成金天基撰并书 金刚经石注凡例十条 此经流布于世,传本多误,阴冥之间,惟以寿眷永庆寺南唐道颙法师石本为正,今予此著,悉照石本订正,凡有增减错误,俱逐细更改,一字无伪。 #此经,分三十二分,相传自梁昭明太子,但天衣无缝,割裂为繁,且如推穷四果,渐至如来政紧关,昔在然灯,何单承庄严佛土,又色见声求四句,原与下文一气潆泂,势难以刀断水。然而品节有序,读者赖以记述,今予此著,止将各分标存细字于傍,可以不必杂于经文读。 #此经,他本前列开经启请净口诸文,是皆后人所添,亦可不读,今予此著悉删。 #此经,世刻甚多,大都付诸梓人,予幻习宋字,虽未精工,略堪供写,今予此著,一字一叶,俱系亲笔书写,较对明确,始付刊刻,读者只照此本,可信无误。 #此经,世传非高僧口授,不可擅读,恐音韵舛误,致获罪过。予拜询多僧音韵,各有异同,今予□加考订,授是则从,授非则改,各将直音,用小字注,附每段之下,读者只依此音,无误。 #此经,古今注解极多,今予此著,每段类分注论讲证四字,盖将正文中字句,逐一破解,统以﹝注﹞字领之;凡议论正文之源流,或辨论他注之是非,则以﹝论﹞字领之;其﹝讲﹞字,所云悉体顺如来须菩提口气,演发本文之妙义;若﹝证﹞字所领,则杂引古今成语,或儒书,或僧语,或偈颂,或诗歌,惟取剖明本文之精微而已,四类惟讲字,每段俱有其注论证三类,若本文已明,或讲中已有,则不重列。自刻经注以来,似未有如予之浅明分晰也。间有几注,不从予之改定立正文者,取其通俗也。 #此经,他注或另以正经,先刊全本于前,次复逐纲重注。试看儒家四书朱注,世有只读正文者,竟将有注之书读之,何尝另周正文。今予此著,将经文高列一字,读者可以对读,不必另本,亦不必梵本。 #此经,今予所著,言虽浅近,悉皆演发如来心义,予既分晰注解,又复亲笔书写,又复独力刊印,成书虔诚敬送,得书善信,务要时置案头,或诵读正文,或领略注解,或参悟旨趣,或为人演说,否则不妨转送普利,最不可束之高搁尘封,更不可杂于小说曲本中,非独负予苦心,亦且获罪甚大。 金刚经辨异 金刚经句字增减同异,从无画一如。是名般若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是名凡夫三句;若非无想,若字;即非第一波罗蜜,即字;为利益一切众生之下故字;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之下,世尊二字等,皆古本所无。如是故名阿那含故字,是微尘众宁为多不之不,须菩提言四字等,皆古本所有。如前文应云何住,不同后文云何应住,历辨既详,云栖伸公鎞,刻尤加嘱,盖前问功夫下手,后问无我是谁为之?经意自别。又见旧本因避高丽讳,改即为则,凡即通作则。后见海虞严公讳微,折中诸辨,谓合两之义为即,相仞之义为则,即可用之相仍,则不可用之合两叹,译者复作不易其言,而即与则,两字之从违遂定,大抵等闲应用则者,但随文义,轻折庶全旨,即非之即,更得显出玄微。既定一卷持诵,并佐同志参稽,聊引申学问中慎思明辨之意,若晓晓自诩辨真,则吾岂敢。 金刚经辟妄──一切佛经俱应作如是观 何必静室 世人诵经,多觅静室,殊不知坚诚全在于心,而不在于境也。本心若静,虽居闹市丛中,亦是深山僻地,试看吾儒善读书者,蓬门圭窦,挂角而读,带经而锄,竟以成功,何在书房之静乎。 何必出家 出家原为脱离此挂碍,每见有等出家僧人,贪恋之心仍在,名虽出家,实则与在家之人无异,如此出家,反不如在家,而有出家之行者,转为上等。试看古今在家善信,得悟菩提者甚多,如傅大士、庞居士诸公,俱有妻子尘累,于道无碍,可知全不在乎出家也。 何必清晨 清晨诵经,取其至诚,要知心若至诚,虽午晚十二时,无一非诵经之时。意到即持,斯为得之。 何必启请 经中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可见此经,或是诵读,或是解说,诸天神不召即至,何须启请。即其开经文,净口等咒,读之不多,不读不少。 何必设像 对佛像,意在起人敬畏。殊不知经中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乃知庄严以及佛相俱在心之诚否?心若不诚,虽时刻与圣像不离,亦何益矣。 何必敲鱼 木鱼钟磬,取其音韵节奏,无亦不碍于道。 何必急诵 诵经至在口读其文,心思其义,只要字句明朗微旨了彻,虽低默读诵,俱为上乘。若是急急赶读,含糊图快,未免到口不到心,纵然读过万遍,经义不解,原与不读者相同;又有高声朗诵者,徒损其气,亦甚无益。 何必跪讽 参悟经义,不拘行住坐卧,无有不可,何必专在于□。 何必梵本 佛法原不系于文字,即此金刚菩提名字,亦是强立,何况拘其经之书本梵本耶!不论囊内之金珠瓦砾,只论外包之锦绣布帛,吾甚惑之。 何必全部 吾辈在家俗人,难免尘劳紧冗,非同出家闲人可比。假若正在诵经之际,忽有紧急事务,必俟此经诵完,岂不迟误。果有紧事,但须记著经中分数,就此止住,俟事毕,再来补完,未为不可。至于此经注解,非细加参详,则妙义不明,若人事匆忙之际,何能全读,须知尘事稍闲,随便看一段,可得一段之益,解一分即有一分之功。试看六祖,当日只闻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即证菩提,可见惟在学人心悟如何,岂计其语句多寡耶。 金刚经总论 夫人自二五凝成以来,赋此虚灵不昧之良,莫不各有一卷真经;及其知诱物化之后,本真旋失,名虽为人,实无以异于禽兽。抱朴子有言:人生覆帱间,自幼而趋壮,自壮而趋老,一失一口,如牵牛羊以诣屠肆,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可不畏哉!所以我佛不得已权误(编者注:「误」疑是「设」)方便,引提迷人,何者为性命,何者为修行,强而名之曰经。若有豪杰丈夫,自悟本体,如何不假言诠,则真经露矣。这真经,人人本有,个个不无,不因圣而会(编者注:「会」疑是「增」),不因凡而减,不用文字,不必注解,不劳刊印诵读,要知,即刻就知,一些不难,若或不知,万般费力,到底不知。只要有此真经,一切经典,都无用处,虽列锦轴牙签,只为供奉之具耳。如若真经不知,不得不请出环函,研穷蕴奥,昼夜参详,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始为绝学无为大快乐之人也。无法可说之言,言不诬矣。 金刚经读法十条 金刚经,语句重叠,各有义理,奥妙甚深,非同法华、楞严,详明易晓之可比,读者须细心参详,始见精微。 金刚经,眷索爱语四菩萨,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吾身中之菩萨也。读者须先有此等心,然后可入大道而悟金刚之义。 金刚经,善信男女诵者甚多,得证金刚者甚少,皆因恃口头语不知会悟妙法。读者须静坐观心,心无其心,然后取其注观之,庶几有进。 金刚经,无全部演说不开,无后半部搜括不尽,自十七分中,复说云何应住一段,收拾全旨无余,已后,先详者略之,先略者详之,节节相承,各有妙义。 金刚经,言语虽多,总是说真空无相妙理,以化度众生,必众生能安住降伏,不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才出到涅槃地位。说布施者,不过令修行人易于入门,原不甚重。一经大义,俱尽于应住之义,自第五分之后,许多说话,不过反覆辨明无相之理,恐人一著有相,便不能安住降伏也。 金刚经,佛说无相,但去妄念,不去天理,若并天理去了,未免行尸走肉,虚生世间,故于第十四分中,说出生实相三字,亦虑人之流于枯稿也。吾儒不去细究,反言佛氏虚无寂灭,岂不罪过。 金刚经中,佛言其大,则谓须弥山王;言其多,则谓如恒河沙等;言其久,则谓如无量阿僧祗劫,实因极大极多极久无尽之数也。非如来形容过当,亦非如来好为此等语,以骇世俗,读者当求其理。 金刚经,屡言布施,盖有相布施,固修行之不废,非可论金刚之妙义,若有善信,以身中至宝,不生不灭,乘香华云,入无边界,起光明台,供养十方,则为见性之功,胜此多矣。 金刚经,依法出生分中,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持经之福;无为福胜分中,恒河沙世界七宝比大千又多矣,亦不如持经之福;如法受持分中,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又不徒七宝矣,较之受持解说,终不能胜;持经功德分中,以恒河沙等三广身命布施,视前又甚矣,较之持经功德,自为无量;能尽业障分中,自叙供养无量诸佛之多,视七宝身命布施,大有间矣,亦不如持经解说之万一;福智无比分中,以须弥山王之七宝比喻又大矣,亦不能及持经解说之福。言虽重叠,一步紧一步者,何也?盖佛慈悲之大,先知末法劫中,多以布施当修行,不知解说(编者注:「说」疑是「脱」),所以谆谆反复言之。但此经乃见性要旨,受持即得成佛,岂布施之福,所能比类哉!勿谓佛先已说,后为续听法者重说,非理也。 金刚经,如来无相之义,即非即是,何去何来。如水清则月见,水浊则月隐;水有清浊,月无去来。且如人忽思念他州,则境界一时独现,这心从何处来?少时心歇,从何处去?如此见彻,便知无去无来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音钵惹,后凡又遇,同此。) ﹝注﹞金刚是金中之精坚者,刚生金中,百炼不销,质极坚利,不为物破,而无物不破。譬如智慧,能绝众生贪嗔痴,一切颠倒执著之见也。般若者,梵语,华言智慧,性体虚融,照用自在,故云般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须凭般若。此岸者,众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彼岸者,谓诸佛菩萨,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地。经者,径也,如一超直入也。 ﹝论﹞波罗蜜有六种,布施度悭贪,持戒度YIN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退,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各占六度之一,惟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则六度兼该,万行俱备,佛言多梵语,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奉诏用中国语翻译此经,指明后学,功诚大矣。 ﹝讲﹞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昏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特说此经,犹乘筏渡津,以至彼岸也。所谓金刚者,盖万物难逃乎五行,而五行之中,惟金最坚利长久。木有时而朽,水有时而涸,火有时而熄,土有时而崩。以金试之于木,则能成器用;沉之于水,则光湛常新;投之于火,则百炼愈精;埋之于土,则永劫不坏。其位在西北,能摧折一切万物。人能用之于身,可以斩一己之邪魔,诛万里之妖怪。儒有龙泉宝剑,安邦定国;道有青蛇宝剑,断绝情欲;佛有金刚宝杵,降伏魔王。大易以干为首,玄门以金丹为首,此经以金刚为首。得此般若经者,证西方无量寿果。西方,金方也。金之为义,大矣哉!故以金刚为喻。般若者,智慧也。人生日用间,图名贪利,奸伪百出,至死心尚不足,自以为乖巧伶俐,不知溺于轮回苦海,真痴愚人也。必以智慧,打破痴愚,独禀乾刚,勇猛精进,明了自性,岂不到彼岸,与诸佛同享快乐哉!总之,金刚,喻也。般若,法也。波罗蜜,证果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只音奇;比音被。) ﹝注﹞如是者,此也。我者,结集经者自谓也。言如此之法,我亲从佛闻之,非臆说也。一时者,说此般若之一时。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曰佛。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国;祇陀,王之太子也。树是祇陀所施,故名祇树。给孤独园者,王之宰臣,名须达拿,常在此园赈济贫人,故名给孤独园。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于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于人,以为世人种福。盖佛将说真空无相妙理,必得道之深者,方能领悟,岂小比丘所能与哉!千二百五十人,即孔门三千徒众也。俱者,同处也。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著,俗作著;已音以;饭食音反四;敷音孚。) ﹝注﹞尔时者,彼一时也。世尊者,举世之人所共尊敬。食时,正当午时也。洗足,以佛行则跣足。敷者设也。 ﹝论﹞佛是金轮王子,谁无供养之者,而犹如此乞食,欲使后世缁徒,不植资产,去此贪心,折其骄亢,以炼种性,正君子谋道不谋食也。 ﹝讲﹞尔时世尊,于午可以乞食之时,于是著会伽之衣,持四天王所献之钵,因祇陀园在城外,自外而入舍卫城中,以次第而乞焉。不越贫以从富,不舍贱以从贵,大慈平等,无有选择。乞食既毕,还归给孤独园。饭食已完,将入禅定,于是收拾其衣钵,使心无系累也。洗其足,以洁其身也。乃排布高座而坐,而说法之原因起矣。 ○善现起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著同著。) ﹝注﹞众弟子中,惟德尊而年高者,谓之长老。此须菩提,即善现,又名空生尊者。希,少也。希有,赞佛之辞。即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之义。 ﹝讲﹞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自己座位起身,整顿威仪。袒其右肩,以示不敢倍乎师;屈其右膝,以示不敢左乎道;合掌,以示其皈依;恭敬,以示其严肃。而启白于佛,以伸问辞,先赞而后呼之曰:举世所少有者,我世尊也。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注﹞如来,佛之总称。如而不生,来而不灭,即我真性之体用。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福慧双修,曰菩萨。诸菩萨,指会下学道之人。 ﹝讲﹞须菩提称赞佛曰:如来起慈悲心,善能卫护眷念此会中之众菩萨,使之信受。又善能以此佛法,付委嘱托于人,使之奉行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阿,读作倭;应音因。) ﹝注﹞阿训无,耨多罗训上,三训正,藐训等,菩提训觉,乃无上正等正觉,即我之真性也。此真性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性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应者当也。云何者,如何也。住者,止也。降伏者,制御之谓也。 ﹝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即是佛,即是如来,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此九字,若能悟明,就得成佛。 ﹝讲﹞须菩提问佛曰:世间若有善淑男子,并女人,学道之初,先发此无上菩提之佛心,当如何常住而使之不退转?妄心一起,当如何降伏而使之不惑乱我真心也?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为音位。) ﹝注﹞谛听,仔细听也。 ﹝讲﹞佛因须菩提启问,其言甚善,便重言善哉善哉,以叹美之。汝以如来善护念,善付嘱,只此两句,善发我未发之言,汝当详审而听,吾当为汝说此住佛心,降妄心之道。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唯音委;乐音要。) ﹝注﹞唯,领诺也。然,是其言也。既诺而然之,又称世尊以表深愿也。愿乐欲闻,如蜂思好蜜渴想甘露,倾心侧耳,莫可形容也。 ﹝论﹞发此心者,究竟无上菩提之心也。凡人一心不昧,万法皆通。但迷则顺此心,谓之无明;悟则逆此心,谓之智慧。立大圆镜,空如来藏,建大法幢,度无量众,皆不出此。 ﹝讲﹞人之一心,明从往来,攻取日众,最难发此菩提觉心。若善男善女,既发此一念,则满腔中,纯是天理,真如本性,自然显露,自然常住不灭。吾见五蕴皆空,如是一切妄心,不待驱除而自降伏矣。所谓道心为主,人心退听也。譬如日光一照,黑暗尽明。须菩提即领诺其言,称世尊曰:弟子愿闻佛之教。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众生音中生。) ﹝注﹞摩诃者,广大之称。若者,或也。 ﹝论﹞世法上说,胎卵湿化,指人与鸟兽鱼虫等物,为欲界、色界。色想无色想,指无色界非想等天,皆名曰众生。且与降伏其心句义相悖。不知众生者指人心之众生也。自性众生誓愿度,又何说之?六祖以众生指心言,极妙。 ﹝讲﹞佛告须菩提,说诸大菩萨,以如是之妄心,欲其降伏,而使菩提真心顿然发现者,果何道以致之?盖人一身,悉皆五阴六识,遮隔我之真性,故种种一切众生妄心,极难降伏。何以见之?或有心易轻举,飞扬远适,谓之卵生;心常流转,习气深重,谓之胎生;心随邪见,沉沦不省,谓之湿生;心见景趣,迁变起幻,谓之化生;执相修因,顿起邪思,名为有色;内守顽空,不修福慧,名为无色;滞诸闻见,系念染著,名为有想;静沉死水,犹如木石,名为无想;起生灭见,落两头机,名非有想非无想,然此九种众生心,皆非菩提真心,一或有之,死即随类受生,堕于胎卵湿化之物,虚空等神,天魔等鬼,所以轮回六道,难入涅槃者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令,平声;涅音年,入声。) ﹝注﹞我者,佛自谓也。皆者,尽也。令者,使也。入者,行至于内也。无余,无渗漏也。梵语涅槃,此云无为,无余涅槃,大涅槃也。灭,消灭也。度,化度也。 ﹝论﹞人有虚灵之性,包括天地谓之真空,又名法身,恒古恒今,所不能灭,即大禹见黄龙负舟,自言生寄也,死归也。四大色身,原是假合,岂无毁坏之理,愚人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死归阴趣,随业受生,迁转不已;圣人明觉了然,如虚空杲日,常天普照。或出应世,则为报身,化身随缘;或不住世,则弃四大如弃敝屣,永证清静法身,寂然常乐。是其来也,从体起用,无所从来;其去也,摄用归体,亦无所去,岂非涅槃常住不灭哉!世人不知,误以为死,非也。 ﹝讲﹞佛之意,盖说如前,所谓一切众生妄心,皆不是我菩提觉心,我皆令此受学诸大菩萨,将此妄心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消融其滓秽,度脱其染著,如红炉点雪,必使人欲净尽,纤毫不留,深造于玄默之境,所谓心外无余道,道外无余乐也。 ﹝证﹞楞伽经云:涅槃,乃清净不死不生之地,一切修行者之所依归。列子曰: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裴相国云:寂静常乐,故曰涅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讲﹞佛说如是以前所言灭度之道,使般若智慧,打破种种邪见烦恼,故此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一切众生之心今已灭度无余者,岂我真能使之令入涅槃而灭度之哉!盖以凡人原有此无上菩提之心,只为迷而不悟,今心地一旦豁然开朗,顿见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来无此众生妄心,曷得而灭度之。 ﹝证﹞净名经云:一切众生,本性常灭,不复更灭。六祖坛经云:自性自度,名为真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相,去声。) ﹝注﹞相者,形迹也。执著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有也。 ﹝论﹞此经自始至终,总以四相为张本,反覆言之。 ﹝讲﹞夫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此何以故也?盖自性本空,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形,方是无上菩提之心;若或有此四相,则前一切众生妄心,安能灭度以至涅槃哉!决非菩萨地位中人矣。世间未有一人不自爱其身者,终日营营,争名夺利,为一身计,又为子孙计,皆是我相也。见人势利,攀援不已;见人萎弱,嗔压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皆是人相也。色受想行,计其和合,贪嗔痴爱,汨没灵源,此众生相也。焚香祷祝,为求现在福田,炼药烧丹,希觊长生不老,此寿者相也。 ﹝证﹞圆觉经云: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施音是。) ﹝注﹞复,还也。次,再也。还复再与须菩提言之。住,著也。 ﹝论﹞世法上论布施,檀波罗蜜,为六度之首,是修行中一大事。但此布施,乃谈心要。如来于日用间,从自性中起用,广布设施于外,不住著于有相,决非外人舍施之说也。 ﹝讲﹞佛再与须菩提说,菩萨于所行之事,当无所执著而为敷布设施,何以见之?眼之悦于色,耳之乐于声,鼻之臭于香,舌之甘于味,身之触于欲,心之校量分别于其法,皆有相之运用,与众生何异?岂是我性中本有之福德哉!菩萨于自性众生,舍其所贪,归于空寂,不于六根六尘上,有所系累拘执,但自性虚通,妙圆明净,随感而应,不住于相也。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讲﹞所以然者如何?若有学道的菩萨,不泥著色声香味触法之根尘以为运用,则是所有善根纯熟圆满,永得无上菩提之道,其福德量等虚空,岂人之心思可得而测度忖量哉!非享福报之谓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凡问之不字,音否;凡答之不字,音弗。) ﹝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总谓之十方。虚空者,太虚之中,无有纤毫隔碍,荡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 ﹝论﹞六根圆通,四虚无碍,东看皆西,南观皆北,上府皆下,下仰皆上,不立中边,有何四维?既无界画,何可度量?无能施彼,无所施此,如如自在,湛若十方,空以无所住,住是太虚空,福德性,应如是住矣。 ﹝讲﹞佛问须菩提:于汝心中,自谓如何?如十方虚空可以心思度量不?须菩提答云:不可思量,盖大莫大于虚空,非人之所能测度。佛又明说:无住相布施之福德,亦如虚空,不可以思量也。既而佛又呼其名而以告之,汝诸菩萨之学道者,不必别处更求道之下落,但当依我所教于汝,无住相布施之理,便就此止应用之间,湛若十方空无所住而住可也。 ﹝证﹞六祖曰:不住,是菩萨住处。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注﹞身相者,色身也。即孟子所谓形色也。非身相者,法身也。即孟子所谓大体也。此如来,吾真佛性也。 ﹝论﹞吾之真性如来,湛然常住,本无生灭,无相之可见者也。若要见之,外不见有山河大地,内不见有见闻觉知,舌头上无十字关,脚跟下无五色线,千圣唤不回头,百鸟都无寻处,忽然豁开正眼,大地浩流(浩流亦作平沈),即见本来面目。 ﹝讲﹞佛问须菩提曰:于汝之意,所云维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解其意,乃答之曰: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故不可以身相见之,盖如来所说身相,不过形体之末,非真空无相之道,岂可指而谓之真如来哉!即非身相也。 ﹝证﹞庄子曰:不形之形。川曰:身在海中休觅水。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注﹞非字莫作无字解,非字活,无字呆,下同。 ﹝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犹之吾儒不以形体求圣人,而求吾心中之圣人也。 ﹝讲﹞佛之心,欲人见自性佛,故告须菩提曰:世间凡有形相之可见者,皆是假合变幻,不是汝本有真实的理,虽有所见,亦妄见也。汝若凡见诸相,便识破非我真实本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大,自能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之如来,随处显现矣,而如来岂可外求乎? ﹝证﹞刊定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道川颂曰:有相有求俱是妄,无形无见随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间,一道寒光烁太虚。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讲﹞须菩提恐后之人,闻法不能信受,乃白佛曰:世尊之所说,皆大乘正宗之教,菩萨未有不信受而奉行之,苟末世凡夫名众生者,得闻如是真空无相之言,其言说中之章句,果能实信之否也。 ﹝证﹞学道之人,不可无此信。孔子曰:笃信好学。玉枢经曰:道以诚而入。华严经曰:信为万物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无量音无亮。) ﹝注﹞持戒者,诸恶莫作也。修福者,众善奉行也。 ﹝讲﹞佛告须菩提,汝莫作生实信否之说。然此无相真空妙理,必有大根基的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岂同小可。设或佛灭后,到五百岁之时,有人持守戒律,而诸恶莫作,广修福田,而众善奉行,又能于此经中之一章一句,信之于心,凿凿皆真实语,则此人之善根,培植甚厚,岂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此善根哉!当于无量千万佛所中,发生得来,非止浅浅根底所得也。 ﹝证﹞六祖曰: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刊定云:根有生长义。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注﹞世间所享者,名福报;信此经者,名福德。 ﹝讲﹞佛又告须菩提,若有此善根之人,闻得此经之章句,乃至一念之中,净焉而心不乱,信焉而心不疑,生此净信心者,我能尽知尽见此人,虽名为众生,而持戒修福之德,善根受用不尽,其福德岂有限量哉!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论﹞佛先教学者,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又恐学者,徒泥言说,不求心得,所以云无法相。又恐学者,执著无法,不去探讨其言,以悟真理,故又云无非法相。只此两句,有多少圆活妙理,此其所以为佛也。 ﹝讲﹞佛言是诸众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其实善根纯熟,悟得真空无相之理,无复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亦无有执著此经之章句,实信其言说,落于有见而为法相;亦无有一向沉空守寂,落于无见而为非法相也。不著二边,方是真空。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注﹞我人众生寿者,尽天地间,众生所有之情状,尽不出此四者之中。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 ﹝讲﹞前节众生,既无有此四相,心中无纤毫染著,所以信此经,而得福德矣。佛又反言之,此何以故也。是诸众生苟或心不虚空,便落我人众生寿者之形迹,此人之所易晓也。至于我说无法相者,以吾真如本体,不在言语文字之间,汝若取法相,就是与执著四相者,其心一般。至于非法,则无法矣,我亦谓非法相者,又何故也?盖法界之内,理与事,原不相碍。汝若取非法相,谓之曰无记空,又谓之曰断灭见,此心不化,与前著四相者,又何异焉!是故当以此两头见,直须截断,不应执其有法而取以为有,亦不应执其非法而取以为无,则太虚之中,浑无偏倚,湛然形迹两忘矣。以此之义,亦有原故,佛尝谓汝学道等人,当知我与汝说此法者,因汝诸人,有此四相,不能了悟真空,超于彼岸,我不过假此法门,令汝度脱生死苦海;汝既见自本性,证涅槃乐,则我之法,当弃之无所用矣。譬如编竹成牌,渡人过水,到岸则此筏亦舍之也。夫有法既舍矣,何况非法。又可执著于无,沉空守寂哉!能不著于无,则空而不空,自无非法相也。 ﹝证﹞儒书曰:得意忘言,得心忘象。道书曰: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注﹞耶者,疑辞也。菩提之心,此是如来本性,亦人之所同具,当体即是,岂自外得,待言而求哉。 ﹝讲﹞前章既说法相,非法相矣,佛恐须菩提尚未透彻,故又设此问,呼其名而告之曰:汝之意何如?以我如来无上菩提之法,果有所求而得之于己耶?抑以此法,谆谆然,有所说而教之人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解,去声,音械。) ﹝注﹞解者,晓也。定者,泥于一处而不通也。 ﹝讲﹞须菩提云:如我心中,悟佛所说之义理,则知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此吾本来真空,人人所具足者也。不过各自默契而已,未尝指定一处,而标其名曰:这是菩提之法也。然佛所说,不过随机设教,何尝指定一法以教人,必如是而后修哉!如来不尽废法,只无定法可名,如来不尽废言,只无定法可说。 ﹝证﹞永曰: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讲﹞须菩提云:如来之法无定名,亦无定说者,此其故何也?盖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法也。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色相中取,一有所取,心则驰于外求;可以心传,而不可以言语中拟,一有言说,则泥于口耳,皆不可也。然是法也,若执为有法,而吾性虚灵莫测,果何言有,非有法也。若执为无法,而吾性随感即应,果何言无,又非非法也。真空不空,其以是欤。 ﹝证﹞川禅师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差音雌。) ﹝注﹞贤者,若须陀洹,阿罗汉之类,圣者,佛也。无为法者,自然觉性,不假人为之法也。差者,参差不齐也。 ﹝论﹞此无为法者,即是无上菩提,即是涅槃,即是如来,即是无相,即是无住,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也。有为法,世间法也。无为法,出世间法也。后学往往把无为两字,认作空寂,一向灰心稿形,只说我即是佛,故今时无为道人极多,此真捕风捉影,顽愚不灵之人也。盖人有做作,皆是勉强,若我真性之运用,皆自然而然,何曾有所作为哉。 ﹝讲﹞须菩提云:我前所谓无可取,无可说者,何以见之,盖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觉性,无假人为,故一切圣贤,皆同此无为之法。但法本无为,悟有迟疾,贤人得道之浅者,或假言说而后自悟;圣人得道之深者,顿悟顿修,本来无说,故有差别不同等尔,及其成功,则一也。此如来之所说法无定在也。 ﹝证﹞庄子曰:无为而无不为。华严经疏曰: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注﹞三千大千,形容其多也。世界者,世间之方位界限也。三千大千,统言一大世界也。这个布施,作舍施看,与前篇无相布施不同。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玻璃也。 ﹝论﹞此段初言三千,不即恒河,自少至多也。 ﹝讲﹞佛将持经功德,开示学人,故先设言呼须菩提而告之,设或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用之以布施,此人所获福德,多乎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讲﹞须菩提答云:七宝布施,其福甚多,何以言之,盖是福德,乃有相之施,于我性中真空无相,妙法全不相关,必竟非福德性,故如来所言福德者,乃人天小果之因,此所以为多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注﹞复者,再也。信力曰受,受之不忘于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厌其久也。受持者,承教不逆,结念不息也。经,指金刚义也。说谓广说经义,令人普得闻知。 ﹝论﹞古今以来解四句偈者纷纷不一,惟中峰谓经中凡言四句偈,必上有乃至字,下有等字,言于此经中受持一句,二句,乃至四句偈,此说最为稳当,要知经完一切有为法之四句者,竟是。 ﹝讲﹞佛言如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直下承受其理,又拳拳持守于心而不失,更为他人解说其义,则是自利利他,所获之福,胜于彼之七宝布施者,多矣,盖彼乃住相布施,纵得浊福,福尽随(或作堕)落,此乃因经悟性,福等太虚,历劫不坏,其福安得不胜彼哉。 ﹝证﹞永嘉证道歌曰: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非佛法,即前云无为法,即后云无法可说之意。 ﹝论﹞一心泯合,非佛非法,为不住相布施也。 ﹝讲﹞佛言人能受持讲说此经,其福胜彼者,此何以故也?盖真空无相之理,是诸佛之本性,即无上菩提之妙法也。从上以来,一切诸佛之多,并一大藏经之法,皆自此经流出。求其直指全体,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此外更无余经矣。又恐人泥于阿耨等为佛法,又曰:所谓佛法者,本来无有,不过假此开悟众生,使之言下见性,乃虚名为佛法也。故曰:即非佛法。 ﹝证﹞老子曰:大道无名,强名曰道。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洹音丸。) ﹝注﹞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入圣人之流也。我者指须陀洹而言,非佛自谓也。 ﹝论﹞四果者,皆是修行菩萨得道之浅深也。三乘根性,所悟所证随异,此四果次第而修,则无上菩提可到,若萌有得之心,即著四相,自足而不复上进矣。我佛恐四果菩萨,不知以无念为宗,故设四问。 ﹝讲﹞佛问须菩提曰:须陀洹,作此念头,自谓我必要造到此地位,如树之结果相似,有所得之心否?须菩提知其不然,乃曰:须陀洹不萌得果之心,何也?盖彼已造入无相之门,得与圣人之流,但不能顿悟真空无所入于精微奥妙也。仅能强制其欲,不入六尘之境界耳,是名之为初果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注﹞梵语斯陀含,此云一往来。 ﹝论﹞斯陀含,在世法上说,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六祖曾说破云: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著,念后即离,名曰斯陀含。据理而言,人之妄念,往来于心中者,无一时能止。往即出乎妄念,时而妄念又或一来,本性未能寂灭故也。 ﹝讲﹞佛又问之曰:斯陀含动个念头,自谓我必得乎此果否?须菩提即不然云:斯陀含心已造(编者注:「造」疑是「达」)到至静之地,但目睹诸境,此心还有一生一灭,名一往来,而实无第二生灭,谓前念才著,后念即觉,故无往来,即谓斯陀含之所由名欤。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那含,俱平声。) ﹝注﹞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名出欲。 ﹝讲﹞佛又设问之曰:阿那含作此念头,自谓我有得果之心否?须菩提即不之云: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外不见有可欲之境,名为不来矣,谓之曰:为不来,即此为字,诸法尚未空寂,此心尚未融贯,其实无有不来之妙,未免强制也。此已造到佳境矣,非阿那含之谓乎。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注﹞梵语阿罗汉,此云无诤,盖有欲则有争,此既离欲,何诤之有;又云杀贼,杀去无明烦恼思惑;又云不来,此必已证无为之体,诸漏已尽,自无生灭,道者得无相之理,非徒果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受,亦云正见。 ﹝论﹞徐士英注曰:大易所谓窒欲,窒则未免费力;孟子所谓寡欲,寡则去犹未尽;今世尊所谓离欲,则于人欲,洒然离脱矣,此言真有吃紧为人处。 ﹝讲﹞佛又问之曰:阿罗汉作个念头,自谓我得这个道否?须菩提知其不然,而即否之曰:阿罗汉性本自空,实无一法可得也。设若阿罗汉作得道之念,是所得心犹未除,即著人我等四相矣。须菩提又拈出平日所得佛说而印证之曰:世尊,佛当日曾说我须菩提,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得此之正见,于诸弟子中,许我为第一,必定是我,脱尽人欲,断绝此念,方是许我为离欲阿罗汉也。 ﹝证﹞若纳禅师曰:无诤者,涅槃经云: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即此义也。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乐音要;行音恨。) ﹝注﹞乐者,爱也。即孔子曰:仁者乐山之谓。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诤,谓其无人我行也。萌之于心,曰念;见于修为,曰行。实无所行者,古注云:本性空寂,虽随缘赴感,而实无所行,此说得之。 ﹝论﹞四果中皆有无字,乃无为之法,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于此可证。徐士英注曰:佛之有四果,犹孔子之有四教。但佛所说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则是知欲境当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云一往来,则是蹈欲境不再,此果之方硕;第三云不来,则是去欲境如遗,此果之已熟;第四云离欲,则是脱然无纤欲可除,此果之既收。伊川谓释氏有上达而无下学,以此观之,亦是下学上达处,此言最当。然渐教所以如此,若是无上菩提顿悟真空,即此金刚般若波罗蜜,超入佛地也,又何四果之足云! ﹝讲﹞须菩提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故又详言曰:我若是作此思念,而必欲得阿罗汉道,则又生一妄想,安得六欲顿空,佛即不于诸大弟子中,说我须菩提,是好乐寂静之人,有是无诤之行也。何以见之?以我须菩提,外虽所行,心中无一可得,无我无人,其实无此乐阿兰之行,方才名我须菩提为乐阿兰那行也。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注﹞然灯佛,即定光佛也。乃释迦授记之师。 ﹝论﹞佛自谓成佛实无所得,证前四果之无所得,夫无相之理,乃我自有之真性,其成佛,皆由我心之自悟而得也,岂假师授言传而后成哉! ﹝讲﹞佛恐诸菩萨所得心未除,执著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故设是问。告须菩提曰:我当初于然灯佛处,得成无上菩提之道,果然得本师之法不?须菩提即解其意曰:不也。世尊,如来虽在本师处听法,不过因师开导,实乃自悟自修,本来无有,何曾有法可得,以是得之于心传也。 ﹝证﹞寒山诗曰:常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然灯与释迦,祗论前后智,前后体非殊,异中无一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讲﹞世间所谓庄严者,造寺作塔,行种种善事,是有相庄严也。佛恐人认做这样庄严,故呼须菩提而谓之曰:菩萨于佛土之中,果作善缘福业,还庄严不?须菩提据理以答之:不也,世尊!何以故也。佛所谓庄严者,即非外貌相好之庄严,必其心地明洁,如太虚中,万行俱足,此所以名为庄严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应者,当也。诸菩萨,指大修行人而言也。无所住,不住著在一处,凝滞不化也。盖此心,神明莫测,变化无穷,是真净土也。不清净,则逐境迁移,放逸莫检,便著六尘,而多能所矣。 ﹝论﹞心若有住,则为有物,所以佛说应无所住,正欲人不住色声香味等六尘,惟应无所住而生清净心也。心无所住,则丝毫不挂,万境澄彻,即清净也。譬若百花林里过,一叶不沾身;又若一镜当空,无所不照,何等清净!如先著一物,则空明遮蔽,焉能照物?黄梅夜授至此,六祖言下大悟。 ﹝讲﹞佛告须菩提曰:菩萨庄严,既不在于外饰,则当反而求之于心,使泰宇之中,湛然常虚,无一毫染浊;灵台之内,寂然常定,无一丝扰乱,当如是生清净心。不当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心,便为六尘所缚,妄念旋起,鲜能清净矣!尔当知此清净心,妙湛圆寂,不泥方所,本无所住也。于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明镜当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十分清净。是净土庄严,孰甚焉。 ﹝证﹞六祖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悟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大人。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注﹞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以此喻人身之大,不过假设其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论﹞徐士英曰:此分凡四段,纯是释氏说心处,第一段,谓本心之善,能自觉悟,不是从他人处得来;第二段,谓涵养此心,须用持敬;第三段,谓打破敬字,全是人欲,须当清净此心,莫使一毫人欲染著;第四段,生出一件譬喻,言此心之大,包括宇宙,万化皆从此出,虽须弥山王,不足以喻其大,此说极当。 ﹝讲﹞佛恐须菩提,错认色身为大,不知心为大。又为之辨论,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可以言大否?须菩提深悟佛意,乃以甚大对之,何以见之,色身虽大如须弥山王,为有生灭,必竟不名大身;佛说非身,才是我之清净本心,乃真法身也。此心包廓太虚,周藏沙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哉!是名为大身也。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注﹞西土有河,名曰恒河,河从阿耨池东流出,周回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以为喻。西土只有一个恒河,焉有许多恒河,亦是假说之言,如须弥山王之说。 ﹝讲﹞佛以众人之所易见者,先反诘之,恒河多沙固多矣,设或不止一恒河,数其如沙之多恒河,是诸恒河沙,多乎不多?须菩提答言:甚多,但诸恒河,且多而无数,何况河中之沙乎!言多而又多也。佛设此喻,以为较量福德多寡张本。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讲﹞佛谓须菩提,我今以朴实言语告汝,若有善男善女,以七宝等物,满尔所谓恒河沙数,尽三千大千世界,布施与人,所得之福,多乎不多?须菩提即以甚多答之。佛又再呼而告之曰:若有善男善女,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信而受之于心,会其妙义,而毫无所疑;坚而持之于心,存其精蕴,而毫无所失,必见自己真如,菩提三智,朗然备矣;又能以此真空妙义,为人解说,使人听闻之下,心地开通,明了自性,可以脱离轮回,永超生死,则是人已兼成自他俱利,此其福即无为福也。所获利益之多,岂恒沙布施者可同日语哉! ﹝证﹞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此喻菩提妙道,非佛法不至,又喻佛法,非参悟不明。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注﹞随者,随其所在之处也。当知此处者,谓此心也。天者,四天之类;人者,世间之人;阿修罗,有三种,一属天趣,一属人趣,一属畜生趣,大概如人尔,唯嗔恨心重,故托生于此。六道中,不言地狱饿鬼畜生者,以三等之蠢昧不知其理故也。 ﹝讲﹞佛再谓须菩提云:若或有人,随其所在,便能演说此经之言,乃至四句偈等之妙,令诸听者,除迷妄心,则一卷真经,当知在此处身中矣,自然感得天人阿修罗等,皆来恭敬,如佛之塔庙,殷勤瞻礼。可见此经此偈,最上希有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受持注,见前。对文曰读,背文曰诵,读诵者,口熟其文,心解其义也。 ﹝讲﹞夫讲说经中之义,尚能感天龙八部供养如此,何况有人,尽能以此全经,受持而体验于心,读诵而研穷其义,则此无相无住之理,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真最上而无以加也,第一而无可比也,又绝无而仅有也。定知此人,以一心而成就之,得其全体矣。何以见此法能成就也?盖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不从外得,经在是则佛在是,而弟子之所尊崇,而敬重者,亦在是,宛然佛法僧,三宝共居焉,安得而不成就之也。 ﹝证﹞六祖曰:摩诃般菩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论﹞此分大意,全在人受持上,然受此法易,持此法难,所以首段未说著受,先讲一个持字。后言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为虚妄,但有名而已。至于舍命布施,俱是不实。惟我此经,乃真空本性,获福无量也。 ﹝讲﹞须菩提闻前所说,成就最上之法,深有歆慕,但未知受持之道何如,故白佛云:此经当以何义命名?我等当以何道奉持?佛答:是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乃无上菩提妙心,无相无住,直至诸佛彼岸,此为最上希有之法,汝当奉行而持守也。其故惟何,然我所说般若波罗蜜,即非徒取其名,正以妙明本性,湛若太虚,体既尚无,何名之有,如来恐人生断灭见,不得已而强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也。 ﹝证﹞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真妙理也。傅大士曰: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讲﹞般若之法,心法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所形其拟议,若有所说,即谤佛也。故佛问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答云:如来无所说,自性自悟,直下何容开口处,所以无得无说矣。 ﹝证﹞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佛再转*轮,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未尝说著一字,汝请再转*轮,是吾曾转*轮耶?又佛偈曰:始从成道后,终至跋提河,于是二间中,未尝说一字。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论﹞世界微尘即依报也。傅大士颂云: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言此者,正见纤毫尘垢,世间境界,皆幻妄不实。佛与众生,同处此尘世中,但心有迷悟不同。佛之心,清净心也,即成清净世界;众生之心,污浊心也,即成污浊世界。在人之自修何如耳。 ﹝讲﹞佛告须菩提云: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细微尘埃,果为名(编者注:「名」疑是「多」)否?须菩提以为世界固多,而微尘不胜其多。佛又呼而告之,如来说诸微尘者,原是幻妄之物,虽有色声香味触法之多,纷纷乱起,而虚灵之府,太空澄彻,岂有纤毫尘垢之所点污,故言不是微尘,乃假名为微尘也。如来所说世界者,盖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原不是我心中本有的,只因妄想安立故也。人于世界中,识得不是世界,则心地廓然,净无瑕秽,便是出世间法,非世界之所能囿,是名为世界也。 ﹝证﹞圆觉经云:幻心灭故,幻尘亦灭。世尊答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离尘,是为究竟法。正此意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论﹞三十二相,如眼耳鼻舌等类,此乃色声佛也。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者也。 ﹝讲﹞佛问须菩提,可以此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来之相,虽胜妙殊绝,不宜以形色求之,何以故?盖如来所说相者,非真相也。妙体如如,湛然常寂,乃诸佛本心者也。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论﹞前借舍财以明胜,此借舍身以辨多。 ﹝讲﹞佛又曰:世间所重者,莫过于身命,若有人以恒河沙之多,比此身命布施,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所获之福,视宝施之福,尤有加焉。但不明本性,特顽福而已。若以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而讲说之,自利利他,其获福无量,较彼舍身者,不甚多乎!此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汝当受持可也。 ○离相寂如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注﹞深解者,心中大悟也。义趣者,义理旨趣也。慧眼者,圣人之心有七窍,一闻千悟,此智慧眼也。 ﹝讲﹞须菩提一闻佛言,心中便悟理趣,自伤得闻此经之晚,乃涕泪悲泣,而白佛言:世间之少有,我世尊也。说此金刚经,深奥典章,虽我昔来,有此慧眼,善能聆悟者,未曾得闻此之经之精奥。昔所未闻,而今闻之,其且悲且喜,当何如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论﹞人能信实相者,即是非相;若有少相,即非实相,故以无相为实相。如来说此,而人能信,岂非第一希有。言生实相者,此是无生生也。信心清净者,信本来心,无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了悟万法,由此净心建立,是名实相。经以福兼德者屡矣,此独变福言功,谓功成果满之时,其福不足道也。 ﹝讲﹞须菩提言,我既闻是经矣,已悟自性清净中,本来有此真实相矣,但恐悟之者之少也。若再有人得闻是经,一念发笃信之心,其心纯是天真,毫无欲尘所累,便得清净般若慧光,如露柱灯笼,而真实不虚之相从此生矣,即是我心之功德也。当知是人,成就诸佛第一希有功德,莫能出乎其右矣。 ﹝证﹞圆觉经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六祖云:从清净体中,流出般若波罗蜜多。又云功德在法身中,非在于福,即此义。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论﹞则是非相者,实相无相,故言为非,不是无实相;如龟毛兔角,只说龟无毛、兔无角,不是说无龟无兔。正犹达磨所谓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云耳。世儒不思细细根究,一味班驳佛是虚无寂灭,妄矣。 ﹝讲﹞须菩提称世尊而言,我所谓实相者,谓实理也。般若实相,如太虚空,本然未有形迹。若悟实相,不可执著为实相,此如来所名实相者也。 ﹝证﹞傅大士云:彼岸更求离。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忍闻。此说得之。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注﹞信解者,心无所疑,而了然悟也。受持者,心既领纳而守之坚也。 ﹝讲﹞须菩提言,我今得闻此经,以我从来之慧眼,自能信其言之实,解其理之妙,听受而持守之。言下承当,不为难事。若当来世,年久之时,有众生闻是经者,信解受持,则此人明了自性,真第一等人而不易得者也。何故此人不多有也?以其顿悟真空,必无人我等四相,所以然者,因般若波罗蜜,人我两忘,生寿尽泯,原无一法可得,即非四相也。若离一切诸相,其心空寂,即到觉地,与诸佛齐驱并驾,名为佛矣。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怖音布。) ﹝注﹞如是者,所言当乎其理也。惊者,骇其言之过也。怖者,恐其道之高也。畏者,怯其行之难也。此便是不能信解受持矣。 ﹝论﹞佛恐世远,仅存言教,设人有此三心,则信解受持,不能坚固,故称是人甚为希有。 ﹝讲﹞佛因须菩提之言,而即印可之曰:汝言深契佛理,如是如是,后果有人,得闻般若妙法,不惊而无疑心,不怖而无惧心,不畏而无退心,则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其人岂不希有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讲﹞佛说此人为希有者何也。盖我所说第一波罗蜜,乃真空无相,自性自悟,何曾有波罗蜜可名,不过假是说,以开悟群迷而已,是名第一波罗蜜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论﹞人以强暴加我,此真可耻,其辱莫甚焉,于此忍之,何事不可做,此忍人所不能忍。波罗蜜有六种,这一波罗蜜,最难克化。今人一言不合,则怒气相加,起种种无明烦恼,人我干戈,四相未空,障蔽真性,佛所以独揭此一件,合人灭度。 ﹝讲﹞佛告须菩提云:凡有辱境来,恬然处之,不起嗔恨,以乱我之般若,则心同太虚,即造到觉地,此忍辱波罗蜜也。俱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可辱,内不见其可忍,浑然两忘,此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矣。 ﹝证﹞法华经六波罗蜜云: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又名六度。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解音皆,上声。) ﹝注﹞昔者,前生也。梵语歌利王,此云极恶之君。五百世者,即五百生也。昔如来因地修行,证初地菩萨时,修忍辱行,在山中宴住。因歌利王出游猎,王乃憩息,睡醒,不见左右彩女,遂亲入山,寻见众妃宫女,围绕礼拜仙人,王乃大怒,问曰:云何恣情观我女色?仙人曰:于诸女色,实无贪著,王曰:云何见色不贪?仙人曰:持戒。王曰:何名持戒?仙人曰:忍辱即是持戒。王乃将刀割仙人身,问曰:还可痛否?仙人曰:实不痛。王即节节支解,问曰:还嗔恨否?仙人曰:我尚非有,何有嗔恨。天怒雨石,王惧乃免。尔是王者,即憍陈如;仙人者,即释迦如来也。 ﹝讲﹞此因忍辱,说此以证之。佛言我前身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心如虚空,不起四相。何以故也?当初节节支解,可谓辱之极矣,若有四相,则嗔心定起,恨不能忘,何以言忍。又再思念,曾于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曾修忍辱之行。所以于往世,亦无有四相之累,历劫顿悟真空,此我所修,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以是知忍辱波罗蜜,学道者之先务,首要破其嗔心,方离四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论﹞佛言,心有四相,则非清净,岂我无上菩提之真性?不免住著六尘,非菩萨也。我前所言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又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正般若波罗蜜,为无余涅槃者也。 ﹝讲﹞呼须菩提言,菩萨欲成佛道,当空其心,离去一切形迹,方可发此无上菩提道心。又不当住著于色,而萌可好之端,不当住著于声香味触法,而起一可欲之念,当于无所住者而生其心,则此心圆通无碍,真纯无欲,非一切相之所系缚。若心于六尘上有一住著,便落他窠臼,不能脱洒,则所住不是菩萨住处也。 ﹝证﹞六祖云:我此法门,以无为为本。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论﹞布施之义,非舍施于人也。何以言之?盖此经乃谈真空本性,顿教法门,字字当精切语,俱在心上用功,非教人外面做因果事。深造者,当自得之众生,非胎卵湿化之类,吾心中之众生也。利益者,不为色声香味触法所染,六根清净,岂不是利益。一卷中,翻复说来,俱管在受持演说二意。我能受持读诵,则为布施之体;为人演说,则为布施之用。黄檗心要云: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现在心不可得,是现在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斯言尽之矣。六尘中,惟色最易染人,所以说色,而不及声香味触法者,意在中也。住者,黄檗栖泊两字,最下得妙。紫阳夫子曰:人心活物,须要栖之澹泊,然后为得。真确论也。 ﹝讲﹞佛自谓我说菩萨心者,本虚而明。若住色而为运用,此心不为觉矣,所以不住色布施也。菩萨以此不住觉心,利益我一切众生妄心,使众尘不隔,真智现前,当以此广布而设施之,可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讲﹞佛言,如来所说,一切诸相者,乃是外幻,于我真性中,本来何有,故非相也。又说一切众生者,以心有四相,名为众生,若能约己回光,妄心自离,即无众生可得,故非众生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讲﹞佛恐人闻此经之言,便生惊怖畏惧,不能成就,乃开导之曰:我如来所说般若波罗蜜法,皆无上菩提,了悟本性,真焉而不妄;实焉而不虚;默契真常之理,如如而不变易其词;所言者,非欺诳之言;所论者,非异常之论,不过欲人自性自悟,岂谬哉!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讲﹞佛言,如来所以得此般若法者,盖缘灭度众生,以悟真性,只一个空无所空之心法也。将以此法为实耶?真体空寂,本无实也。将以此法为虚耶?妙用无方,亦无虚也。无实与无虚合,则此法之体用备矣。真空之妙,非以是哉。 ﹝证﹞中庸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正谓此也。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闇同暗。) ﹝注﹞菩萨者,学道之通称也。心住法者,谓之法尘也。 ﹝讲﹞佛言,凡此修行菩萨,当悟真空,不宜有所住著以为计用也。设或心著此法,而行其布施,则四相未除,为无明暗障,如人入于暗室之中,昏焉而一无所见矣。若菩萨,心与法俱泯,无所执泥,而布施于外,此则豁金刚眼,然般若灯,圆悟如来,洞达无碍,乃无上之知见也者。如人本有眼目,又得杲日当空,了一切境,见种种色矣。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讲﹞此经具自性中莫大之功用德行,实为希有也。若如来灭后,或有善男善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直下顿悟,则不事口耳之末,而了此真空之妙,即到菩提觉位,为自性如来,佛以智慧清净之目,尽知尽见,此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见性之功德,周法界而无方,历万劫而常在,岂有眼(编者注:「眼」疑是「限」)量边所哉。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分,去声。) ﹝注﹞初日分,谓早晨;中日分,谓日午;后日分,谓晚间。 ﹝论﹞佛所谓舍身布施,要知即是儒家损己益人。后世体认一差,丑怪百出,或破肉然灯,或剌血书经,或露顶焚香,其弊一至斯极,吁佛之心,愈无以自白于天下,斯人也,其佛之罪人欤,书此以戒流俗。 ﹝讲﹞佛言,设有善男善女,于一日之间,以恒河沙等身命,三度舍身,至于无量数劫,则无量福德,曷可胜言,然止能受世间顽福耳。若有人闻此经,即信于心,不违逆其说,其受用之福,尚胜彼舍身之福;何况自书写其章句,而寻绎其言,受持读诵,而解悟其理;又以是经与人解说其义,则不徒自明己性,且教人各各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又焉有限量哉。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称量俱平声,古称秤通用。) ﹝讲﹞佛言,若能明此法门,即见性成佛。以简要言之,则此般若真经,有不可以凡心测度,亦不可以浅言拟议,又不可以如器物平秤而度量之也。则此功德之无边际,虽赞叹所不及矣。 ﹝证﹞六祖曰: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功德在法身中。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论﹞六祖曰:法无三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行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是也。 ﹝讲﹞佛言此经,如何有此无边功德,盖金刚般若,吾之妙用本性,必大乘菩萨,最上乘如来所印证者也,岂小乘人所能堪任,故如来为启发大乘人而阐此真空之妙,亦为启发最上乘人而演此般若之法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背负为荷,在肩为担。言无上菩提,至重难任,一旦道由人弘,毅然以身承仕(编者注:「仕」疑是「任」),所以成就大功德也。 ﹝讲﹞佛言,此般若经,既为大乘最上乘人而说,乃无上正等正觉之妙道也。有人受持读诵,既以成己;广为人说,又以成人。人己兼成,功用德行,无有尽藏,如来于此一一知得此人,见得此人,可以成就之也。此人既能成就功德,即能以身挺然任此大道,将如来阿耨菩提之法,一担负而荷之无遗理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功德宁有涯哉!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乐音要。) ﹝注﹞乐者,喜好也。小法者,纯根之人,志意下劣,如佛说法华经,五千人退席,是也。不曰相,而曰见者,心染此四相,堕于邪见也。 ﹝讲﹞佛云:人或乐小乘法者,局于见闻之小,不免有我人等见之私,于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惊怖畏惧之心,其于真性懵然不知,故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也。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华古花字。) ﹝讲﹞此心中般若无相真经,乃自性佛永为万世不刊之大典,若在在处处,有此持经之人,则功德素著,如摩尼宝珠,瑞光炳耀,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为之供养,当知此处,便是如来真身舍利宝塔,谁肯生一慢心?必作礼而五体之投地,围绕而大众之皈依,以诸宝花妙香,布散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此正谓一人办心,诸天办供也。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世者,三十年为一世也。恶道,犹恶境也。小而忧辱,大而死亡,皆是也。六祖云: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能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即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 ﹝论﹞圭峰科此经,为转罪成佛;梁昭明太子科判此经,为净业障。若是依经解义,便涉到报应因果中去了。不知般若真性,乃最上一乘,必不是此等说。六祖以先世今世,作前念后念,真确论也。不可把先世后世认作前生今生。 ﹝讲﹞佛言,世有男子女人,既能受持读诵此经,真可敬重也,而反为人所轻;真可尊贵也,而反为人所贱,其故何哉!盖此人,必是已前年分,未曾得闻此经之时,著于四相,住于六尘,所有罪过业缘,当堕落于恶境下流之污,以今世人所以轻贱之,而不供养恭敬故也。今既持经而真性圆明,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已前之罪业,即消灭矣,当得无上菩提之正果也。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平声;他音陀;分,去声。) ﹝注﹞梵语阿僧祇,此云无央数;梵语那由他,此云一万万。劫者,世也。佛心有六通,无始以来事,慧眼皆知之,谓之宿命通也。末世徒知事佛,而不知佛究竟处,尽在此经,故以此言,较其功德之多寡也。 ﹝讲﹞佛言,我于无量无央数劫,在然灯佛已前,得遇八百万亿那由他诸佛出世,尽皆供奉,而不敢怠,承顺而不敢违,无有空过一处而不供承之者,是我历事诸佛之多如此。后有末世持经之人,见自本性,永离轮回,以是功德,较量我供佛之功德,虽百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皆不及持经功德之一分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注﹞具者,尽也。狐是兽,名野犴,其性多疑。果者功有所成,报者理有所验,非今生后世,果报之说。 ﹝讲﹞佛再呼须菩提而晓之,若善男子女人,于后末法之时,受持其理,读诵其言,得此无量功德,必无疑矣。我若再尽言其详,或有钝根之人,闻之起惊怖畏惧之心,狂焉而无定持,乱焉而无定见,展转如狐之疑惑,不能信受,盖不知此经之妙故也。当知此经之义理,乃真空无相,最上一乘,不可以心思言议,探其底蕴也。至于究竟一受持读诵之间,先世之罪业消灭,无量之功德难及,得此果实报验者,又岂可以思议之哉!真极盛而无以加也。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讲﹞须菩提复问佛云:菩提心何所止?众生心何所伏?佛曰:菩提心者,本来具足,当体现成,只因众生蔽于尘染而戕贼者,总总也。人当先要培养此真心,然欲尽者理方还。我当以此一切众生心,如烦恼妄想,取舍人我,贪嗔嫉妒,种种四相之类,一一除灭,而度脱之,既灭度众生已了,则般若观照,常住不灭。凡前所有一切妄心,原非真性中所有。如红炉点雪,消融殆尽,无一众生实灭度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注﹞此节实无有法四字当重,佛恐人错认当生如是心者为真实,故又说破,谓究其实,乃我真性中原无此也。 ﹝讲﹞佛云:此何以故也。若学道之菩萨,四相未除,则菩提心无由而发,何以言菩萨。所以然者,以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其发此心,不过自悟自修,实无有法,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佛呼须菩提反问云:我始于本师然灯佛处,有法可得,名之为无上正等正觉否?须菩提言:我晓佛所言之理,佛于本师处,乃是自性自悟,无有传受秘密之典,而得菩提之道也。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注﹞梵语释迦,此云能仁,即度脱一切也。梵语牟尼,此云寂默,即心体如如也。牟尼为体,即是如字;能仁为用,即是来字。先言释迦,后言牟尼者,摄用以归体也。如来者从体以起用也。总是真性,详言之则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言之,则为如来,又略言之则为佛。诸法如义者,盖我真实之性,本来自如,其见之于诸法事者,亦自然而然,来为应迹,去无留滞,如如不动的义理也。即上无为法也。 ﹝讲﹞佛深以须菩提之言为当,故称如是如是,复谓之曰:实无有法得此菩提,若曰有法,然灯佛即谆谆然举其佛之所得者,传之于我,即不当与我止授一记云:尔来世方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也。盖本原不从外得,遍虚空世界而常自如,所谓一法不立,一尘不染也。然灯不过授记而已,何曾得法于他,皆是我如来本性也。何以故?如来者,不离诸法,即一切法中自如的义理也。 ﹝证﹞维摩经云:如者不二不异,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讲﹞佛又恐人未悟,复曰:或有人说,我得此菩提之法,不知我从实无有法上得之,然我所以得此法者,皆是我之清净心中,菩提觉性,本无形迹,此法无有实;色相空处,即是菩提,此法无有虚。正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故知如来所证菩提之法,不空不有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讲﹞佛说诸法,皆发明真常之精奥,用为修行之径路,非外道可比,皆是般若之佛法也。然人心之大事未明,须赖此法指示迷途,除去四相。若真空既悟,我自得之,法亦非有,方名佛法也。佛所以随说而又扫去者,盖谓不可泥于法耳,岂真绝无法哉。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讲﹞此段设譬以起下文。佛问须菩提,譬如人之一身,虽长且大,果真为大?须菩提答云:如来说人身长大者,心不菩提,徒为委形,则非真实大身,是虚名为大身而已。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讲﹞佛告须菩提曰:菩萨之所名觉众生者,亦如大身之不为真实也。夫我真性中,廓然常虚,本无众生。因为四相未离,则众生从业缘中而现,反之太初,了无可得。若菩萨自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正所谓驱除妄想重增病也,何以名为菩萨?夫修行得至于菩萨者,诚赖佛所说之法,以灭度乎众生。但真性中自有无上菩提之妙,本无众生可度,又何有法可据,此所以名菩萨也。是故佛所说一切法者,不过随时顺宜与人解粘去缚而已,岂有能所心哉!所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之妄心矣,此四者统而言之,皆谓之众生,众生本无,何灭度之有。 ﹝证﹞维摩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此真空无相法也。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讲﹞佛言,若菩萨自说,谓我能庄饰严整其佛之刹土,是著于有相,岂足为菩萨!所以者何?我所说庄严佛土者,非为粉饰外貌之具,乃吾心佛土也。佛土无相,本来清净,云何可庄严哉!如来以非庄严为庄严,有妙庄严存焉,是则所以名庄严也。 ﹝证﹞陈雄曰:以定慧之宝,庄严心佛土者,菩萨也。不言其功,而人莫见其迹。以金珠之宝,庄严世间佛土者,凡夫也。自言其功,而常急于人知。文殊般若经云: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净土论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通达者,见得十分透彻也。无我者,即吾儒之无以有己也。法者,理也。真菩萨者,造到纯然无伪,即等觉也。 ﹝讲﹞佛言,由前所说阿耨菩提,究竟将来,总是个无我之法。夫法界原无尽藏,有一我心,便著于人众生寿者,未了真空,必定执其有法,有灭度,有庄严,所以不名菩萨也。兹则直下大悟,如漆桶脱底,四通八达,廓然无我,我身既无,何更有法,人法两空,此如来言说,而称名之曰:真实的菩萨也。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注﹞肉眼一观,天眼遍观,慧眼证法,法眼择法,佛眼度生,凡夫与如来,俱同此眼,异处在觉不觉耳。 ﹝论﹞世法上论,指五眼,为佛眼睛之眼;以理论,则心窍之眼也。眼通于心,大凡众生,皆具此五眼,与佛无二,因四相六尘遮蔽,只有肉团眼一件而已。儒书云:圣人之心有七窍,即是五眼之谓也。佛有五眼,乃常住真心,非过去未来现在之妄心也。 ﹝讲﹞佛欲阐世间众生之心,有若干种,先设此五眼、沙界二喻之问云:如来有此化身观见之肉眼,普照大千之天眼,般若常明之慧眼,了诸法空之法眼,自性常觉之佛眼,有此五眼否乎!须菩提皆据理答之曰:如来有此五眼矣。 ﹝证﹞昔云岩问道吾,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么?吾云:通身是手眼。是言极妙。苟无众生,无四相,一瞬不具,而况多眼乎!要人自见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注﹞沙等恒河者,谓一粒沙为一恒河,广譬设喻,言恒河之多也。以沙等恒河之沙数佛世界,又不胜其多矣,假设此问而言之也。佛世界者,三千大千内,必有一佛设化,谓之曰佛世界。 ﹝讲﹞佛欲人明此许多众生妄心,故以许多世界为问云:举此无穷之沙数佛之世界,果多否乎?须菩提亦以甚多答之。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注﹞若,如也。干,数也。心数虽多,不出过去未来现在,环转钩连,纠结不了,无非妄心。诸心,即若干种心。 ﹝讲﹞佛告须菩提云:不必远论恒沙世界,即如尔之国土中,所有许多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知之,其故维何?如来所说一切心,皆是众生妄心,非性中常住真心。识得妄心非心,菩提本体现矣,是名为心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注﹞思念前事者,为过去心;思念今事者,为现在心;思念后事者,为未来心,不可得,言本来无有也。 ﹝论﹞此三句,我佛谈到骨髓处,何必历览群藏,向外驰求哉!所以佛恩难报也。凡人一念中,即有未来现在过去,须看得活。故疏钞云:若一念有起灭,即成六十种邪见,九百种烦恼是也。 ﹝讲﹞佛言如来所说非心者,何也?盖常住真心,妙湛圆寂,体用如一(一亦作如),若太虚空,离诸缘引之想,过去心已灭,何所凝滞于物;现在心不住,何所专主于有;未来心未至,何所预期于先。虚灵莫测,反观于内,三心总不可得也。此方是菩提真心,一体同观矣。 ﹝证﹞论语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六祖云:前念后念及今念,三念不被邪见染。张无尽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古云:三际俱断,三念皆妄,了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论﹞三千大千布施之福,俗眼为实,佛眼为无。布施既广,得福自多,所谓以是因缘也。毕竟是有碍有著,不是清净福德,以无为福才是不住相布施,故不徒言得,而言多也。 ﹝讲﹞佛又反复申之,见吾心中法界,所通化无穷者,虽宝施不足以拟之也。故问须菩提,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用为布施,其福德果多否?须菩提亦以甚多答之,佛又呼须菩提言曰:若福德之有真实,则徒求之于外,取诸相也。有相以为布施,其报有限,如来不说得福多。我之所谓福德者,离诸相也。即前无住相布施。在如来无能施之心,在法界无可施之迹,正是无为清净功德,其福等如虚空,岂有漏之因,所可同日语,此如来说福德多也。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注﹞具足者,无少亏欠也。 ﹝论﹞此段专主离色言,此分与第五分,第十三分,意俱同,而佛乃重言之者,盖末世修行,多执色相,如香花顶礼,外貌供奉,不悟自己真性,佛所以反复叮咛告诫之也。 ﹝讲﹞佛恐须菩提错认如来色身,把作如来真身看了,故设此疑而问之曰:佛可以具足色身见否?须菩提即解其意,遂答之曰: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见之?盖色身,乃血肉之躯,非法身也。若法身,则纵横无碍,自在自由,念念无非般若,岂八十种好,所能囿也。色身中有妙色身存焉,方名具足色身矣。 ﹝证﹞华严经云:清净妙色身,神力故显现。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论﹞此段专主离相言。 ﹝讲﹞佛又问之曰: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否?须菩提即解其义而以否答之。盖自受生以来,有形者,有形形者,有生者,有生生者,若无真性法身,则虽有相,亦天地之委形也。此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矣。所以者何?如来所说诸相具足,非徒取诸相也。以如来虽有三十二相,必具足乎三十二行,般若观照,万象悉融,凡六神通,八解脱,具于自性中者,皆无欠无余,常满足尔,此肉身如来内,有真如来在焉,是名诸相具足也。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论﹞此分与第七分,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十三分,如来无所说,意大同,亦不过反复告人,勿执文字之陈言,而寡默识之妙道也。谓之曰:勿谓,又曰:莫作,我佛叮咛之意,至深切矣。 ﹝讲﹞佛告须菩提曰:尔切勿自谓,我如来有心作此念头,有此说法,以开示于人。汝切莫作是念,何以故?设或有人言,佛有法说于人,则是浅见寡识滞在文字之粗,是为谤佛,不能解会我所说之义故也。又呼须菩提曰:我之所谓说法者,不假口说之腾,默契心源之妙,唯能坐断十方,打成一片,非言语可到,本来无法可说,是名真说法也。 ﹝证﹞圆觉经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既名为幻,所说之法,亦皆是幻。张无尽云:非法无以谈空,非人无以说法。妙明子云:智高远水孤峰,性寂寒潭皎月,然后可以尽离不离言之道也。如如居士云:终日吃饭,不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著衣,不曾挂著一茎丝。所以我佛横说直说,四十九年,未尝道著一字。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慧,言德;命,言寿,即长老之别名。 ﹝讲﹞须菩提问佛曰:末法之后,略有众生,闻说此经般若之法,能生敬信之心否也?佛呼须菩提曰:汝勿谓五浊恶世之间,俱是不信佛法的人,盖佛与众生,原非两类,同具此般若真心,彼虽为众生,而真性原有,非可以众生目之。彼虽非众生,而业缘现在,又非可以不众生目之。何以故也?众生于众生之中,苟能闻般若法而敬信之,言下见性,是即前之所说,非众生中人也,是假名众生尔。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须菩提以解空之性,深悟菩提之奥,乃以无所得为问。佛深许其言之当也,言如是如是,我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不从外得,乃吾之真性也。真性中荡然虚空,神凝智泯,情卷思澄,迎之无首,随之无后,不可以色相取,不可以言说求,无有少法可得也。不过强名之曰阿耨菩提而已。 ﹝证﹞玉枢经云: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唯一无二。六祖云: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颜炳曰:有法可得,是名法缚;无法可得,方名解脱。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注﹞阿耨菩提法者,即真性也。刊定云:在圣不增,故无高;居凡不减,故无下;此言平等性也。真心即是性,原无两样。 ﹝讲﹞佛又再告须菩提云:我所说阿耨菩提之法,乃吾本然之性,居圣位而不加,处凡流而无损,人人具足,世世同然,荡然太虚,较若画一;是色身则有高下,真性则无高下,所以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也。何以见之?以我真性中,原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妄,若有此妄,则嗜欲深者,天机必浅;攻取累者,湛一不全,吾见尘劳,种种异起,何得为平等法哉!法为平等,方名无上菩提矣。 【「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论﹞夫平等之法,不从外得矣。一向认著本来现成,堕诸无事甲中,不假修进,此又愚迷不返者也。 ﹝讲﹞佛又说,当修此一切善法,凡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皆是明心见性之善法,依此法修,则虚己冥真,崇德履道,造至觉地矣,即得此阿耨菩提也。然又恐人泥于有法,又呼须菩提曰:我所言善法者,乃接引众生入道之门,本来原无此善法,不过假此虚名以开悟人尔。若执著善法,便有人我等相矣,又落两头机,岂是平等哉。 ﹝证﹞傅大士颂云:水陆同真际,飞行体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岂亲疏,自他分别遣,高下执情除,了斯平等性,咸共入无余。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论﹞此义虽重,各有妙旨,详见读法。 ﹝讲﹞佛告须菩提云:须弥为众山之王,三千大千中诸须弥山,又不特一须弥也。设或以七宝之聚,等如许山之多,用此布施,福德固为多矣;然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若人以此般若经并四句偈,受持有得于心,演说有益于世,则不徒见佛了生死,亦且如佛度一切,是修自性上福德,是聚自身中七宝,比前七宝布施之福德,不及此经百千万亿分之一也。人可徒以布施求之外,而不求之心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论﹞非说所说分中,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此分中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佛恐人泥著有法可说可度,而不悟自性自度,故又告诫一番。 ﹝讲﹞佛呼须菩提曰:汝之意何如?凡汝学道之人,勿谓我如来实有此意,而必有化度众生之心。汝等莫作此念,可也。所以然者,如何?佛虽有此般若波罗蜜法,以开示众生;然众生之心,本来空寂,般若智慧,原自具足,苟有闻经悟道,乃众生自然化度,我何度之有哉!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也。若说一切众生,必是如来化度,则如来即同凡夫,便有我人等之私矣。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讲﹞夫人有一我心,斯有人,有众生,有寿者,己私未克故也。如曰:有众生可度,是如来执有我也。佛又呼须菩提曰: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心也。在如来,以是法潜孚默化于人,而不见其迹;在凡夫,假是法顿悟自修于己,而莫测其自。何尝区区作此念,曰我当度众生,而执为有我哉!至于凡夫,未能见性,所以我相未忘,而非以此论佛也。佛又恐人分别凡夫,复呼须菩提曰:凡夫,如来说即非凡夫,盖真空无相之道,自二五凝成之初,原无亏欠;悟则刹那即入觉地矣,岂可以凡夫目之乎!所以如来、凡夫本同一性,不容区别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注﹞观与见不同,见,视也;观,谛视也。见属目,观兼心目,所谓想见也。 ﹝论﹞如法受持分中,佛有三十二相之问,须菩提曾以不也答之;此又以著相答佛者,非前悟后迷也。因世之著相求佛者,往往皆然,不反其意以答世尊,安得世尊尽出肺腑示之哉!善现加慧人,至矣! ﹝讲﹞佛告须菩提曰:汝之意,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须菩提若未喻其意,反答曰:如是如是,欲观如来者,不出此三十二相也。佛即晓之曰:设若如来可以三十二相见,则转轮圣王,乃管四天下如轮之转,以其福业之多,故其色身,具足三十二相,与佛相似,是转轮圣王,亦当为佛矣。须菩提随应声曰:以我解佛之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偈者,发言成句也。色者,如庄严佛像之类。见者,亲睹之也。声者,如歌扬梵赞之类。求者,索也。我者,佛自谓也。邪道者,声色乃是幻妄,惟真性方为正觉也。如来者,真性法身佛也。 ﹝讲﹞彼时世尊而说偈曰:法身等如虚空,灵觉含真,妙体湛寂,离彼形迹之间,超诸耳目之外。尔等若徒以颜色睹其形容,或徒执声教听其謦欬,欲以此二者,求见我之真性,此等之人泥于色身佛,皆舍正路而不由,所行者邪道也,决不能见佛本来面目矣。欲亲见如来常住之真性,当求之于精神心术之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证﹞儒书云: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太上护命经云: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论﹞此分二段,初则反其辞而诘之,次则正其辞而晓之。因此经中俱说无,恐人执著此无,沉空弃有,反成断灭相矣。夫断灭,则无相也,亦曰相者,何哉?盖相者谓之形迹,如昼明则为明相,夜暗则为暗相,以一切法皆断灭不用,则心何由以明?性何由以见?譬如过河无筏,岂能得济。一向滞于顽空之迹,将以何者为修行,此所以为断灭相也。 ﹝讲﹞佛呼须菩提曰:汝若作此念头,说如来不用具足之相,得此无上菩提,汝切莫以此念而言,云称如来原无声色可求,非三十二相,不假清净妙行圆满功德,遽然得此菩提大道也。又呼之曰:如来菩提之心,脱尘缘以备三常,起圆通而满十度,其神无方,其化无体,原非断灭者也。汝若作此念,言于一切法,皆断灭之,大非矣。何以言之?发菩提心者,必依般若之法,以为修行之具,若不用此法,则心花何由发明,而真如亦几乎熄矣,故于此不说断灭相也。 ﹝证﹞永嘉歌云: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川禅师云:剪不齐兮理还乱,拽起头来割不断。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注﹞我者,私己心也。成者,成就也。 ﹝论﹞前章于六波罗蜜中,揭出忍辱波罗蜜为言,可见忍之义大矣哉!人于一切万事执著一个我心,就有四相,于六尘上见其可爱而受之,见其可欲而贪之,便不能忍耐以降伏其心,而与菩提远矣。 ﹝讲﹞故佛呼须菩提曰:设或有菩萨,满河沙世界之七宝,用为布施,福固胜矣,然未免有贪爱之心,非自性功德也。若复有人,深知一切万法,从我自心而生,湛若太虚,不住不著,无有我心,得成就此容忍功德,此等菩萨,胜前菩萨宝施之功德矣。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讲﹞佛先言无我,方便成就此容忍功德者,以菩萨原无所得心也。佛恐须菩提错认世间福德,故又呼而告之曰:菩萨以此忍道胜宝施之福者,盖彼以有相之施,必为有漏之因,必不以此宝施而受用此福德也。须菩提未解其义,问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佛又言,菩萨所作福德,俱是阿耨菩提之理,或受持于己,或演说于人,无有我相,无能所心,何尝念念贪著今日利益几事,明日济度几人,而欲受享此因果也。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矣。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讲﹞佛见世人,多以四威仪中,求色身有相佛,而不知般若真性佛,乃呼须菩提曰:若有人说如来者,或来而感应,或去而入寂,或住而趺跏,或卧而偃息,以此四威仪,遂指名曰如来,则皆著于有相。徒睹其形容,未窥其精蕴,此人不解晓我所说之义理也。何故不解?盖我所谓如来者,谓真性佛也。真性佛无相,本不生灭。其来也,遍虚空,尽法界,无一物不阐遮那之形,无一事不播如来之号,要之,诸法空寂,本来无有,何所从而来也。其去也,等观自在,妙入无为,照五蕴之皆空,见六尘之非有,要之,万象全彰,一真常住,无所从而去也。如而不去,来而不来,故名如来,亦强名耳,真性不可以形容也。 ﹝证﹞华严经云:上觉无来处,去亦无所从,清净妙色身,神力故显现。圆觉经云: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盖月未尝运,岸未尝移,真如体性,未尝作止任灭,皆人谬见耳。长水法师云:水清月见,月亦不来;水浊月隐,亦非月去。但是水有清浊,非谓月有升沉,法中亦耳,心净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亦非佛去。以人心自有垢净,佛本无去来也。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论﹞微尘、世界,皆是假立色相,原不真实。微尘在太虚之中,游气飘扬,任其起灭。世界在太虚之中,明暗色空,山河大地,任其聚散。若真性般若,穷劫不坏,岂二者所比哉。 ﹝讲﹞佛告须菩提曰:如有男女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分为细微尘埃,汝意以为多否?须菩提答曰:甚多,何以见之,此微尘众等,是人心妄想安立,若曰:真个有此微尘众多,佛则不说是微尘众也。唯此妄尘,皆是外来之物,非吾心上之所本有者。若能心镜常明,微尘虽多,岂足以障蔽我哉!此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也。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讲﹞须菩提又呼世尊而言,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妄尘积聚而成劫,数尽时亦有变坏,此所以虚幻不实,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也。何以谓之非世界,若以世界为实有者,必是本来真性,自无始以来,常住不灭,以此真实之性,在于世界中,打成一片,有而不滞于迹,无而不沦于虚,即是一合相。然如来所说一合相者,原以真性等于虚空,岂假言说所能形容哉!即非一合相,乃强名一合相矣。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讲﹞佛见须菩提已悟其实,故再呼而告之曰:是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容言,即是不可以言说求也。但庸常之人,不知真性为实,贪恋执著于世间一切事,认微尘为实有,而妄缘超起;观世界为实有,而幻境愈增,击缚于生灭者,不少也。岂知理相合一之为妙哉。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论﹞人无知见,即同顽石,佛岂无之,但知见有真有妄,如法华经云: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此知见之真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知见之妄也。黄檗云:前说四相,此说四见,相粗而见精,又云:佛以见性为见,人以见相为见。 ﹝讲﹞佛恐人著于妄见,不能见性,故发此问曰: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汝意何如,此人能会得义理否?须菩提答曰:佛之所说,是人多不会其理,何以见之?世尊所说,我人等四见,滞于形迹之私,流为物化之累,所见皆虚妄也。若真性中般若之妙,如大明当空,洞达无碍,即非我人众生寿者之妄见,但虚名为我人众生寿者见耳,岂真有此见哉。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注﹞如是知如是见者,即无上菩提之真知真见也。法者,事也。相者,形迹也。不生法相者,于事之有形迹,如我人众生寿者之见,皆不萌于心也。 ﹝讲﹞佛呼须菩提曰:若能兴起无上正等正觉之真心者,于一切事,不起四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有如是真知,有如是真见,又有如是信受解悟,则阿耨菩提浑然具吾天真内。凡在外有形迹底事,能障吾之真心者,皆不生于其心矣。然我之所言法相者,盖事虽在外,顺应而虚,本不在我,即非法相,有形迹之可指也。是假名为法相而已。法相既非,必无我人众生寿者之见,而菩提真心所当知见而信解者也。发菩提心者,曷审于此。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注﹞无量阿僧祇世界者,不止于洹沙也。发菩萨心者,谓发广大济度众生之心,即菩提心也。 ﹝讲﹞佛呼须菩提曰:若有人满无量无央数之世界七宝,用施于人,固为世间福矣;若有男女发菩萨普济之心,于此经偈,不徒受持,自见其性,又演说于人,教人见性,人己兼成,此则出世间之福,受用无有穷尽者也。宁不胜乎彼哉。 ﹝证﹞法常满如来解云:缘此经根本,以破相为宗,了空为义。迷性布施,皆不证真,能识四句涅槃之门,演说法身,如如不动;观有为法,同于梦幻。若作此见,教化众生,胜用七宝布施之福也。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论﹞此不取于相两句,尽全经之要旨,佛之精神命脉,俱在于此,当以心悟可也。 ﹝讲﹞佛自问云:以此四句偈,与人演说者何如而说之?乃自答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盖我真性本无上菩提之妙心,为无余涅槃之实理,人法双泯,情智俱忘,自无形迹之可求,亦无声色之可见,不著于我人众生寿者也。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也。本来真空,何有相之可取,惟见如如焉,自然而然,一神通乎法界而定自真,万化妙于无方而体常寂。虽灭度众生而不有,虽布施庄严而无心,威仪寂静而已,知见不生而已,遍虚空世界常住而未尝动也。此真四句而可以演说矣。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注﹞梦出无心,幻成有意,梦觉入幻,幻结疑梦,皆从颠倒起也。水沤为泡,泡随水消,形照为影,影从形灭,皆虚无实也。露以日晞,电以霁散,尤是焂忽起灭。此六字中,凡人事之感应,山河之安立,天地之变化,都已说尽。此四句铲尽经旨,正如来真切灭度之处,观无所其空观假观中观之妙智也。 ﹝讲﹞佛又晓之云:我所谓如如不动者,何以故也?盖真空无相,本自如如,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亲证之。若世间有所作为之事,皆虚妄不实,如梦想之非真,如幻术之假化,如水泡之虚浮,如身影之恍惚,如朝露之易晞,如闪电之易灭,当作如是六者观看。可见世间之事,诸行无常,皆有生,还有灭,非真有也。惟我如如不动之性,湛若太虚,超万劫而常存。与人演说,其福德宁有尽哉。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比音彼。) ﹝讲﹞佛既反复大阐般若之法,说经已毕,首焉启请之长老名须菩提者,顿悟真空,已领心印矣。其时同会听法者,有比丘而名僧焉,有比丘尼而名为师姑焉,有居士而谓之优婆塞焉,有道姑而谓之优婆夷焉,一切世界之人,及天上之天人,并阿修罗之神,闻佛所说此经,各各言下见性,不惊不怖不畏,皆大欢喜,幸正法之难遇,悦今日之躬逢,莫不信受其言而领之于心,奉行其教而演之于人,虽亿万劫来,永证金刚不坏身也。佛之慈悲至矣,睹是经者,其报佛恩哉。 ﹝证﹞川禅师颂曰:饥得食,渴得浆,病得瘥,热得凉,贫人遇宝,婴儿见娘,飘舟到岸,孤客还乡,旱逢甘泽,国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来降,头头总是,物物全彰,古今凡圣,地狱天堂,东西南北,不用思量,刹尘沙界诸群品,尽入金刚大道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