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六届学习仪轨(道智法师)


2014/9/4    热度:318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十六届学习仪轨(道智法师)

   (2009年7月19日晚于观音殿前)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义工,各位营友:

  很高兴和各位学习寺院的仪轨。从第十二届夏令营开始,每一次学习仪轨,都是我和大家在一起,给大家介绍一次仪轨,也有助于我自己对寺院里的仪轨熟悉得更深,所以,跟大家学习仪轨,我很高兴。

  刚才,我在跟大家打招呼时,说了一句阿弥陀佛,我们每一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见面的时候,合掌,阿弥陀佛!

  平时上殿、做佛事的时候也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这一句话,四个字,我们每次见面打招呼,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了一切。我们与有情、与无情,与所有的众生打招呼,也可以用阿弥陀佛这一句,大家都可以听得懂。因为我们讲中国话,可能很多人听不懂,那么我们与动物、与植物讲话可能它也听不懂,我们讲阿弥陀佛,这个音包含很多意义。我们在寺院里见到法师、所有出家人,甚至营员与营员之间见面,可以双手合掌“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是问候,问好,也就是说你好,打招呼。所以我们在寺院里,就用“阿弥陀佛”来跟大家打招呼,这是一个称呼。

  刚才利生法师介绍我们寺院里的比如监院、知客、维那,这是寺院里的八大执事。那就是说方丈是寺院里的主要负责人,方丈,我们寺院里一般称和尚,不是叫方丈,也可直接叫和尚,或者是大和尚,所以在寺院里不是随意一个出家人都可以称和尚,“和尚”二字是非常高贵的,导师的意思。所以寺院里,我们叫一个半和尚——方丈称和尚,在方丈之下有四个职务,其中首座称和尚,所以寺院叫一个半和尚,就是方丈和尚,首座和尚。其他出家众,我们见面叫某某法师,或者某某师,利生法师,利生师,是这样的称呼,不是用和尚来称呼。

  方丈下面四个职务,首座,西堂,后堂,堂主。这四个职务叫四大班首。四大班首在寺院里是辅佐方丈分座说法,指导说法,引导学人,引导后学。

  再下面是在寺院里负责具体事情的,就是八大执事,有八个职务,有监院我们俗称当家,当家师在寺院里基本上是全面招呼寺院里的一切事务,统筹来招呼;然后是知客,知客是负责寺院里来往信众,包括出家众,在寺院里负责对信众的接待,我们今天报到是在客堂,设在会贤楼,东边,会贤楼就是我们寺院的客堂,一般来寺院,首先要到客堂,有事情,到客堂去问,想在寺院里住下,到客堂里挂单,我们(对僧人)叫挂单,在客堂里面登记,知客师接待。

  然后是僧值师父,僧值在寺院里是负责纪律的,哪里有做得不符合寺院的规矩的,他都要去讲,包括方丈和尚,他同样要讲,凡是有犯了规矩的。我们在26号,和出家师父一起上早课的时候,可以看到进大殿之前,有一位师父站在中间,那个就是僧值师,是负责纪律的。那么寺院里呢,僧值师父只有一位,监院可以有多位,知客可以有多位,僧值只有一位。僧值师如果有事情,不能随众,可以请知客代理僧值师,因为都是在客堂里工作,归客堂安排。

  僧值师下来就是维那,维那在寺院里负责佛事唱念,一切的佛事唱念,包括仪轨、规矩,维那师负责规矩、佛事唱念。然后下来是典座。典座师父是负责饮食的,每一天的一日三餐,负责大众的饮食。寺院里有三纲,丛林里有三纲,三纲就是首座——也就是班首师父的说法之纲,维那的规矩之纲,典座的滋身之纲。首座,班首师父是负责辅佐方丈、引导学人、引导后学、教戒后学说法;维那是负责规矩,在寺院里出家众修行由维那来负责调理;典座是负责饮食的,照顾好大众的饮食,因为有好的身体,有好的色身才能去修行,身体不好,修行会有障碍。

  典座师父下来是衣钵,衣钵在方丈寮里工作,相当于方丈和尚的秘书,负责方丈寮日常的事务。方丈那里的接待,一切的丈室的安排,甚至大和尚出门、会客都由衣钵师来安排。寺院里有四大寮口,客堂是一大寮口,禅堂是一大寮口,衣钵寮也就是方丈寮是一大寮口,再一个寮口是库房,因为古来的库房是所有寺院的收支全部在这里,监院也就是当家师是住在库房里,负责寺院的经济、一切的收支、供养,全部在这里。这是寺院的四大寮口。

  衣钵下来是寮元,寮元是负责寺院的来往的信众——单指出家众,挂单、安单、安排住宿的,由寮元师来负责。常住的师父,也由寮元师管理——常住居住的地方,安排常住师父的修行活动,或者是出坡,都由寮元师父来负责。

  寮元师下来是副寺,副寺相当于寺院的副当家,也就是副监院,是负责寺院里的会计与出纳。

  在寺院里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八大执事是负责寺院里的具体事宜,寺院里面一日具体的事情由这八位来负责。我们一般在寺院里叫方丈和尚,方丈是指他居住的地方,这个词是源于《维摩诘经》——方丈,他居住的地方一丈见方,所以是指他的住所叫方丈,有的地方叫丈室。

  这是寺院里职务的分工。大家对这八个执事要了解他们所负责的是什么事情,到寺院里,涉及到哪一部门的事情我们可以与这几个执事去联系。一般我们寺院里,不管是出家众、在家众,有事情都统一到客堂,由客堂来负责安排与衔接。

  在寺院里我们看出家人的着装颜色不同,这个没有等级的区分,出家人没有级别去分,样式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穿的这个叫长衫,上殿时候穿的,袖子很大的叫做海青,还有那种对襟开的,短的,我们叫小褂。现在一般在寺院里都要穿长衫,离开自己的房间就要穿长衫,在出坡的时候会穿短褂。大家总是会问,师父,你穿的衣服有没有级别,有没有什么区分,这个没有,都是一样的。

  大家在寺院里生活几天呢,有几项要注意的跟大家讲一下:出门以后呢,除了洗澡可以穿拖鞋,参加活动的时候不要穿拖鞋,着装要端正,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寺院里,不是在俗家,寺院里应该是很严肃的一个地方,我们大家要尊重这里一切的要求,所以大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着装庄重。不要随意地到法师的房间。因为我们常住有一个规矩,在家众不允许到出家众的房间,见方丈和尚,如果是女众一定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到丈室去见方丈和尚,不能一个人去方丈室去见方丈和尚,到法师房间,那就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不允许到法师房间,大家切记这一点。

  在寺院里生活,因为出家人的生活,每一天基本上是日日如是,每一天几点做什么就是在那个时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会变,像早课,我们早上四点一刻起床,五点钟早课,这个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变的。所以大家在寺院里生活呢,说话声音要低,轻声细语,不要吵吵嚷嚷,尤其是晚上。出家人每一天晚上,常住的师父每一天在七点半或者是七点,在禅堂里会打坐。观音殿后面的无门关,那里是出家师父的禅堂,出家师父晚上在那里打坐,所以大家在寺院里不要吵吵嚷嚷。

  一定要注意。每天早上四点一刻的时候,我们会打板,也就是这样一块板,有个师父负责,四点一刻的时候会绕着寺院打板,这个信号就是让大家起床。那么大家听到打板以后,就要起床。四点一刻打板,四点半敲钟,那么我们应该在敲钟前就要起来。闻钟声就要起来,我现在给大家打一下,大家听一下。(演示打板)这是打四下,两下单,两下连着,会绕寺院一圈,包括你们住的地方,门口,都会走,大家听到这个板的时候就要起床。(演示打板)

  寺院里每一天,招呼、做活动,没有说用喇叭去广播,也不需要人去喊,去叫,完全是由法器,刚才我打的板,就是法器,完全是由法器来招呼大家的,做什么事情都是由法器来引领。法器是龙天的耳目,大众的号令。所以法器呢,寺院里每一天几点钟敲,一般不会变动,都是那个时间,日日如是的。你每天敲,每天敲,这个时候呢,很多的众生会闻到这样的声音,会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要是今天一个时间,明天一个时间,错乱了,那大家一切都全乱了。每一天,几点钟做什么,几点钟做什么,对我们修行进步会很快,因为你这个生物钟不乱,不错乱;思维不错乱,这样对我们自己的进步是很快的。所以寺院里每一天几点做什么,什么法器响,该做什么,全部由法器来引导。

  我们早上起床,寺院里一天的法器都是由禅堂里开始,禅堂相当于寺院里的核心部位,是寺院的心脏。一切法器的响声都是由禅堂开始。最后晚上,同样也是,禅堂里开了大静以后,外面才开始打鼓、敲钟,都是由禅堂里开始,所以大家早上听到打四板,早上先是打三板、四板、五板。大家听到打四板的时候就要起床、洗漱,到该做早课的地方,你们是去普贤阁,找到自己的经书,去做早课。

  我们在拿经书的时候呢,一定要恭敬,因为经书是法宝,我们皈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法宝是佛的言教,所以我们要恭敬,拿经书的时候,是食指与中指把经书夹起,是这样一个姿势(示范),当胸,平端,这样的一个姿势,三指在下,两手夹起,这个拿经书的姿势。拿经书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的。不要随意地乱丢,随意地乱放。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对法宝要恭敬。

  接下来,我们讲殿堂与斋堂的仪轨,由云祥维那师来给大家做个演示。大家先可以想一下,对于刚才我所讲的,没有听明白的,或者想多了解一些的,等一下给大家一个提问的机会。

  刚才忘了给大家介绍,还有一个法器,我手里拿着的这个叫香,所有这些法器,包括刚才那个板,都是用来集众的,召集大家的。

  这个叫香,就是我们每天吃饭、打坐,寺院里的师父打坐的时候会用这个叫香来通知大家集众。现在大家听一下,听到叫香,就是吃饭的时间,吃饭了,就打这个叫香。(演示打叫香)

  这个呢,一打三遍,但是有可能是分开三个地方打。每个地方打一遍。所以大家听到打叫香的时候呢,就是吃饭了。现在云祥师给大家做一下礼佛的示范,因为我们现在每一天都要礼佛。我们站的时候呢,脚下是前八后二,脚尖与脚尖是八寸,脚跟与脚跟是两寸,站的时候是前八后二,身体放松,腰要挺直。现在法师这个叫抄手,结印,放掌这个姿势,这个叫弥陀印,结这个手印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在胸口这个位置,也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太高呢,这容易肩架起来很紧张,太低了呢,就会很懈怠,所以要抄手,当胸,臂肘不要支起,要放松,两臂放松,肩放松。

  然后是合掌,合掌呢,也是当胸,十指并拢,掌心合十。眼神下垂的时候,可以看到无名指,眼神下垂而不是勾头,合掌的时候也是在胸口这里,不要太往上。不要顶到嘴这里,也不要太向下。“合掌、当胸、掌心合十、十指并拢”我们在寺院里与人打招呼,可以合个掌,这个合掌,意义很深,合起掌来,我们人就很端正,我们上殿诵经的时候,合起掌来,眼神下垂,这样可以观心,不容易散乱,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是礼佛前合掌的姿势。

  我们这个礼佛姿势叫做头面接足礼,因为我们拜下去的时候双掌要翻掌,掌心向上,这个姿势为什么叫头面接足礼呢?意思是佛的两只脚刚好站在我的手上,我的两只手呢,好像是两朵白莲花,托着佛的足,我们是向上拜,佛是向我们这样站,刚好手尖与手尖是两寸,手掌与手掌是八寸,刚好,佛站在我们手上,他也是前八后二的,是这样一个姿势,那我们的头是在掌的下面,与掌下相齐,所以叫头面接足礼,这样观想,手托着佛的足,现在让云祥法师把这个动作给大家做一下。(云祥法师演示礼佛)

  我们拜的时候,两条腿分开,是在拜垫的两个下角,不是双腿并拢,这样拜下去腰是平的,臀部不会高翘,不然两腿并拢,拜下去会是高翘的,云祥法师演示一下。拜下去时手先放在拜垫的中间,然后左手放在拜垫的左上角,然后右手放到拜垫的右上角,额头碰到拜垫的时候翻掌,起来的时候,是先翻掌,然后再起身,同样右手回到拜垫的中间,然后起来。我们一般礼佛呢,都是连续礼拜三次,拜一拜,起来,然后再拜。(演示)三拜以后会有个问讯,我们世间叫鞠躬,因为我们拜完,站的时候是合掌的,问讯的下去以后呢,是放掌了,由合掌慢慢的变成抄手,也就是结这个弥陀印,还是在胸口这里,问讯的时候呢,是躬身九十度,腰是平的,头不是勾头,还是平的,这样恭恭敬敬躬身九十度,这个叫问讯。

  问讯起来以后呢,会结一个手印,就是我们看到万佛楼中间这尊大佛,毗卢遮那佛,这个手印,叫毗卢遮那印,右手包左手,食指与食指相接,右手的食指,稍超出左手的食指,稍弯曲,不是两个食指成尖状。(演示)

  是这样的姿势,我们大家下来可以注意看一下大殿,万佛楼里面的毗卢遮那佛的手印,我们礼拜以后起来的时候,结这样一个手印,这个手印意味着回归自性毗卢。这个手印结的时候呢,与眉间相齐平,不需要你手碰到眉间,与眉间相齐成一个平的就好,然后再合掌,下来。诵经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合掌,有的时候是结印,这两种时候都有。刚才法师做的是没有法器来招呼的,云祥法师再做一下,大家看,再慢慢的拜一下,然后我们再配上法器,大家注意一下。请云祥法师再做一下。我们这个动作习惯了,做得久了,自然的就会很连贯,慢慢做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些不自然。(云祥法师演示)熟悉了,多了,就会连贯了,很自然。

  礼佛意义很大,我们讲“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礼佛功德很大,通过礼拜,也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我们通过礼拜,可以把我们傲慢,高高在上的一颗心,来让它变得谦和低下,不傲慢。

  我们下面可以配上引磬,我手里拿的这个是引磬,也叫二磬,就是大殿里面大磬的缩小,缩小版,因为大磬拿出来不方便,只有拿二磬比较方便。

  礼拜的时候一般我们是问讯,下去,打一下引磬,起身是一下,礼拜的时候呢,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是三锤,也就是三下,起身的时候是一下;第二拜,拜下去一下,起来一下;第三拜,拜下去的时候是两锤,起来是一锤。大家听一下。(敲引磬演示)问讯是两锤,然后拜的时候第一拜是三锤。(敲引磬演示)好了,就是这样,我们在做功课的时候呢,在殿堂上都是有法器来招呼,所以大家要注意听引磬。

  同时我们在诵经的时候要注意木鱼的响声,因为木鱼是在诵经的时候掌握节奏的快慢,还有一种寓意是鱼是一直不闭眼的,包括休息的时候,一直睁着眼睛,那寺院里面用木鱼做法器来诵经的时候,每天都敲它,象征着出家人修行要精进,时时刻刻不能懈怠,所以用木鱼。

  还有就是我们在观音殿上看到有一条长的像一条鱼一样,那个叫梆,每一天吃饭的时候会敲梆,早、中吃饭的时候会敲梆,晚殿之前会敲梆。也是一个法器,集中的一个号令,寺院里用木鱼有这一种含义在里面。

  刚才是拜佛,云祥师下面把在大殿里诵经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跟大家说一下。

  云祥法师:一般大家在大殿里诵经的时候都是直立的,前八后二,抄手念经,除了合掌就是放掌还有就是胡跪。在诵经时不要东张西望,拿经书不可以一只手拿着,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可以这样。诵经拿书要两只手,如果要合掌的时候把经书夹在大姆指和食指之间,如果不合掌时经书当胸,不能太靠下,这样对经书不尊敬,所以诵经的时候要把经书拿起来,当胸。

  诵经的时候不能够交头接耳,还有别人在殿堂里拜佛的时候,你不能在前面走,要从后面绕,不能在前面走,这样对别人是不恭敬,不尊重,所以大家注意了!拜佛的时候不能在别人前面走。

  还有每天早上在普贤阁诵经的时候,首先,一开始会三拜,三拜的时候刚才说过是听引磬的,前面第一拜三声响拜下去,第四下起来,然后第二拜是一下下去,第二下起来;第三拜,二下下去,第三下的时候起来。大家拜佛时候要听引磬的声音,还要互相左右的看一下整不整齐,如果不听引磬也不看别人,就会不整齐。用我们的余光去扫一下旁边的人动作是否是整齐的,所以拜佛的时候一定要讲究一个整齐。

  拜完佛问讯,然后坐下来,因为在普贤阁的时候是席地而坐,所以诵经的时候经书不要放在大腿上面,要拿起来在当胸的地方念;两只手,不要一只手,需要换页的时候可以一只手,这是诵经的时候要注意的。

  道智法师:补充一下,在大殿诵经,做功课的时候不要随意的穿梭,不能从中间由东到西,如果你要由东到西可以从后面绕,不要从中间随意的穿梭,这个在寺院里是犯规矩的,包括出家众都不可以。随意穿梭呢,在殿堂做佛事的时候,随意穿梭的是大殿的香灯师父,他负责烧香、油灯,所以香灯师父可以,然后是僧值师父可以,其他师父都不允许随意的穿梭。我们进殿以后由门边,由东到西。你进门的时候哪一条腿挨着门就先迈哪一条腿,我们从东边先迈右脚,从西边先迈左脚;大殿两边是分东西,东边是男众站,西边是女众站,男众进入大殿的时候要先迈右脚,女众是迈左脚。进殿以后就下面往上绕,绕到你想站的位置然后转身向上问讯,然后再对面站,一般在诵经的时候是对面站,东西两边对面站。

  大殿上不允许随便丢垃圾,因为殿堂是佛住的地方,是非常庄严的地方,不允许有脏物丢在殿堂里,这样很不好,大家一定要注意,更不能涕唾,这个千万要注意。

  我们现在讲一下斋堂里,就是我们吃饭的地方,吃饭的斋堂也叫五观堂。现在桌子前面放了两个碗,一个是添菜的碗,一个是添饭的碗,添菜的碗是在左首,添饭的碗是在右首。筷子是放在靠近身体的桌下面,大部分人是用右手用筷子,所以筷尖是冲着左手,筷头是冲着右手,拿筷子的话是用左手的食指,如果你要用左手的话就用右手的食指,用左手的食指将筷尖压起,因为筷尖要比筷头细,筷尖压起自然筷头就抬起来了,然后再用右手把筷子拿起。筷子拿起以后我们先把添菜的碗一只手托,一只手用筷子把这个碗托起,然后拉到下面正好是一个对角,斜着拉下来,不是正着拉下来,刚好是放在你的右手边,然后再把饭的碗拿起来,添饭的碗拿起来以后我们就托在手里,是四指在下,姆指卡在碗边把碗托起。我们出家人吃饭,大家看见是用不锈钢做的,仿的钵样做的,出家人吃饭是用钵,钵就好比一颗宝珠,钵就好比一颗明珠,我们时时要护着这颗宝珠,我们时时要护着这颗明珠,我们要时时刻刻自己注意当下的修行,要把这颗心时时刻刻要注意当下,所以拿的时候左手四个手指在下,姆指拿着碗边托起。吃饭的时候不要做声,不要大口的吃饭,夹菜的时候要用饭碗接一下,不要将饭菜掉落,吃的时候一定要威仪,坐的时候正身的坐,这个姿势要坐好,拿碗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不要做声,不要坐下来一勾腰,坐姿要端正。

  吃的时候注意不要遗漏,更不能剩,因为寺院里吃的饮食都是信徒的供养,我们讲“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讲出家人,你接受信士的供养,那么你就应该对得起信士的供养,那你就应该好好的用功办道,因为信士是冲你这道来供养,出家人是福田,福田僧,从你这里想得到福田。所以我们吃的时候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这也是信士的血汗。所以大家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有剩,全部要吃干净。

  如果你吃的时候有为我们服务的,添饭添菜的,我们叫行堂。为我们添菜添饭的时候,你需要添什么就把碗放出去,放到桌的前边,碗边与桌边是齐的。添的时候,因为在斋堂里面吃饭不能讲话,吃的时候你可以有这样一个动作,就是示意,如果你是要吃稀的,稍稀一点的,用筷子在碗上轻轻的带一下,横着带一下;如果说吃干的,吃稠一点的,把筷子竖起来,在碗里竖起来。过几天,营员可能会有行堂,你们一定要注意:如果说有人把筷子在碗里竖起来,这是吃干的,吃稠的;如果是筷子在碗上轻担的,这样横担的,这就是吃稀的,大家注意,千万别把这两个搞倒了;吃的量多少,可以用筷子在碗里划一下,在碗的不同部位上,少的,少划碗底,多的,多划,所以在斋堂里吃饭,是用这样的动作来示意添的饭量的多少与吃的干与稀。

  斋堂里面我们讲,讲两句半话,这两句半话,是说方丈和尚,在吃饭的时候,他表堂的时候,他可以讲话,这算一句话;僧值师父如果有事通知,在斋堂里,像今天晚上,恒门法师在斋堂里通知:“晚上七点半,在这里讲仪轨。”这叫表堂,他可以讲话,或者知客师代僧值,这都可以讲话;半句话指行堂的,轻声细语,可以小声说的,不能让第三人听见,可以讲,这是斋堂里是两句半话。

  我们吃饭前,一般要念供养咒,先供养,因为我们有饮食,我们以后皈依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得到一件新的东西,先做一种观想,所以我们在吃饭之前要先供佛,然后再来吃饭。

  如果你先吃好了,就把两个碗摞起来,摞到一起,之后,还是左手把碗托起,右手用筷子把碗托起,放到桌子前边,用筷子把这个碗与桌边比一下,比齐,然后把筷子在碗的右边,竖放好,放在碗的右边;我们比别人吃得快的,可以先坐到那儿等,不要动,一定要等大家全部吃好以后,我们再大家统一的结斋;结斋时候还有一段,叫回向,书上有,第十页,念的文字都有,早斋前念诵的这一段文,是早饭,要念这一段文,那午斋念的是另一段文。每一天饭后结斋都是同样的,同样的一个文字,也就是回向。

  下面还有一个就是五观,我们念了供养咒以后还要做这样的观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是五观,所以有的斋堂叫“五观堂”,要时时五观。斋堂里大家要注意,大家每天这本书可以带着,念到文的时候呢,可以拿出来念, 这是一个供养,一个回向。

  同样在斋堂里也不要由东到西的穿梭,不要随意的穿梭,在殿堂与斋堂诵经的过程当中,吃饭的过程当中,身体不适,实在坚持不了,可以提前离开。提前离开,你就转身向上问讯,如果可以再礼佛三拜,然后再离开大殿,这是讲特殊情况,原则上大家能坚持的都要坚持,坚持不了的,可以离开大殿,但是不要打扰其他人,要从后面绕行离开大殿,不要直接从前面出,一定要从后面绕出大殿,或者是绕出斋堂。

  我们现在讲的大殿、礼佛与吃饭,还有寺院的这一些基本的要注意的,大家还有什么没有听清的,或者这些仪轨我没有讲到的,可以再提一下。

  云祥师:我再补充一点,吃饭时,早上我们吃馒头,需要把它掰成小块的放到碗里把它夹起来,不要一只手拿着馒头趴在桌上在那啃。

  还有在进大殿的时候不要在中间拜,记住了,中间是方丈拜的,大家要拜佛在旁边拜就可以了。在大殿里面一般拜佛是拜三拜,不管有多少佛。

  利生法师:好,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法师细心的教导。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