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集


2014/9/4    热度:900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集

 

  原文:

  (文字接上)“胜过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谓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饿鬼、地狱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等是也;三是无色界,所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等是也。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闇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四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袭。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胜过三界,抑是近言。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狭小,堕(败城阜)陉(山绝坎)陪(重土,一曰满)陼(如渚者,陼丘)。或宫观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拘局事。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五十亩)畹(三十亩)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内容提示: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

  庄严量功德成就

  庄严性功德成就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庄严事功德成就

  讲解: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往生论注》的学习我们今天继续进行。《往生论》是以净土法门《三经一论》或《五经一论》的根本依止的一个论。这个论的学习对净土法门修行的行人,或者说对欲了解净土法门教言机制的一切菩萨们,都有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是很难得的,因为一旦对这个文字有个系统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掌握了解净土法门的修行次第,对净土法门的修持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一个法门要是对它不太了解就去盲目地实践,那往往会走许多不相应的路子,甚至背道而驰。昙鸾法师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中提出了很清晰的思路,或者说一个法则,把净土一法给我们和盘托出来,以使一切有缘若实践此法、若认识此法有这样一个好的机遇。

  昨天我们学习到“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就是所谓的前三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这是第四门,观察门。观察门中,第一先说清净相,就是总相,那么后十六句就是分别说,前一句就说极乐世界之总相。昨天我们提到三界,我们接着昨天的文字。

  1、庄严清净功德成就

  三界流转闇宅

  “胜过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谓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饿鬼、地狱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等是也;三是无色界,所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等是也。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闇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

  这给我们把这三界作了一个整体的提示。虽然看似有差别,但皆是生死凡夫流转之地,苦乐稍有差别。象这个欲界有情呢,在善恶之中徘徊,不管是胎生、湿生、卵生、化生,不管是人、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六道有情皆在善恶苦乐中徘徊;那么禅天、色界天皆以禅定差异这个对待之苦而产生所谓的徘徊;那么非想非非想毕竟没有穷生死故,所以尚在生死界徘徊。所谓的这三界有情“统而观之,莫非有漏”。就是在有为法中造作生死,沉沦于生死。

  昙鸾法师作这么样一个总结,也是让我们细细观察。因为现在我们要是不能很好地把持自己的学佛机制,往往对三界贪恋,因为欲界有情对色界无色界还是莫名的贪恋。假如不依着正见,不依着佛陀的教言来修持一个法门,欲界尚不能出,况且色界无色界呢?况且了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之业呢?所以依止一个法门教言的修持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认清一个法门也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若不然我们依自己的心识、知见来修习,往往欲界不得出,不要说三界。我们自己善自审观。因为欲界凡夫有情举心动念不离欲界心染,不离这个东西的。

  昨天有居士谈论这个事情,说希望能不能去弥勒内院之类的。我感觉可能是清醒的认识与把握问题了,这倒不是个难题。因为多有不退转菩萨已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六十亿不退转菩萨往生彼国。释迦牟尼佛有授记,有无量菩萨、小修行菩萨(编注:软心菩萨、初发意菩萨)或者说其他有情往生彼国。也有许多不退转菩萨就在此娑婆世界行种种善巧,住持佛法,亦是有此类有情的。但古来以久的这些菩萨们、智者们都赞叹什么呢?若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者,于浊世修法,甚为善巧不可思议。在此娑婆世界行道一日比在他方佛国行道百年,如是功德甚深,能利益十方有情,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此世间的善极为稀少,恶缘极为炽盛。若有行道者,能令佛法住世,能令众生有所依怙。所以在此娑婆世界行道甚为不可思议,功德亦甚不可思议。若是不退转菩萨如是行,能令人尊重;若是软心菩萨、初发意菩萨欲在此多有退缘之世界行持佛法,多退转于菩提,退转于道业,那实际上就有可惜之说了。所以仰仗弥陀乃至十方诸佛的有佛住持之国土,依佛力住持故令佛法得不退转,成就无上菩提,住不退转轮,乘诸佛威神功德教化十方有情,或者说于十方界中修行,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莫非有漏”。

  倚伏相乘,循环无际,

  相互寄生,相互攀缘,相互憎爱,表现出那种循环无际的轮回相。印度的印度教对轮回的学说机制,就在寺庙里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边烧死人,那边就去求子,人类生存的模式在一个寺庙里很清晰。在印度教里,我们去一个印度教寺庙,不是印度教徒是不允许进的,那你没办法,想了解它的一些机制,我们对印度教整体还不太了解,但是轮回教育是搞得很清楚的。

  杂生触受,四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袭。

  这个“虚伪相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我们每个人的知见与作业莫不是在无常相续中推演的,莫不是无自性法则中、无常苦去延续的。所以“虚伪相袭”是真实说的。

  安乐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极乐世界不如是,不像三界,它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观察二百一十亿个佛土,的确是由正观而成,五劫善思维观察,就是结合思维观察,来设立这样一个极清净、次于泥洹之道,以令一切十方有情往生彼国,成就无上道业。我们的三界莫非是有漏,所以循环无际,因果虚伪,没有实处。三界要有实的话,是顺性建立了,也为方便。三界不离自性,但它是唯性而现,就是虚妄而现,染著而现,虚伪累积。像我们这个三界的设置,的确是没有离开法性,我们不能不认识清楚。但它妄染于这种法则之时,在不净的造作中,不净相续,虚妄相续,所以造成许多苦业的循环,形成三界所谓的不净。“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极乐世界不像三界众生虚妄心智,建立这样一个流转世界、不安的世界。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顺性设立的大愿,经过无量兆载永劫的修持,所纯熟的这样一个国度,安立十方众生。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

  就是这个很了不起的因缘、很殊胜的因缘,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就是说我们三界九有之类,“缘兹高揖”。

  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昙鸾法师这个言辞是十分清晰的。因为我们这个三界果报虚伪,相成虚伪,皆是不实之业。极乐世界是菩萨慈悲正观之业,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顺性建立,无衰无变。我们作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情,若“缘兹高揖,业系长维”,我们无始以来的业相续性是无际的循环,无有边际。“从此永断”,那是说的横断,依佛愿力,佛力住持故横断生死。

  不管是经、是教、是论,这些祖师的言说决定都是相应的,相互呼应的,没有丝毫的差异。我们看现在人讲净土多是疑惑的,讲功夫、讲善恶、说苦乐,这都是三界之思维相,三界杂毒之善,无有纯净之力。那么跟阿弥陀佛的愿力、与菩萨的慈悲正观善巧是不相应的。我们欲了生死,出离生死苦海,那要缘阿弥陀佛的愿力与菩萨的慈悲正观之智,因此来永断生死之长维——就是缠缚我们,令我们在三界中不能出离的维系之业。唯有此路,没有他法。若在这个地方认识不到,不要说在净土法门,就是其他法的修持你也不能上路,你也不能深入实践的。因为长时间遇到一些所谓的佛法的实践者,大谈功夫境界,大谈善恶得失,涉足到佛陀的愿力与正知正见这种维系与实践的人是极少极少的。要有这样的善知识,我们应该顶戴。

  昙鸾法师依止经典、依止传承、依止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直接地清晰地给了我们作了一个对比的宣化。前面讲三界之虚伪,后面讲佛菩萨之威德善巧,缘此佛菩萨之善巧永断生死。所以“业系长维,从此永断”。我们不如实正观、正思维,我们往往会缘无始以来自已的业,缘无始以来自已的分别执著的所谓的功夫什么的,那你横断生死的机会是决定不能建立的。

  后面作了一个喻说。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

  要是人练弓练得熟悉了,一有反应,弓就拉了,箭就已经射出去了。当过兵的人会知道这个的,比如说是快速靶、活动靶,那边靶一起来,这边枪就开了,板机就扣动了。我们来缘阿弥陀佛这个殊胜功德亦复如是。假设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生九有之类,若能缘阿弥陀佛甚深的愿力,缘阿弥陀佛慈悲的不可思议的摄化,那么不需要其它的准备了,没有什么理由,也不需要什么条件,唯一的条件是你愿意缘此愿力,愿意出离,愿意往生。

  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胜过三界,抑是近言。

  文言文倒没有什么,他只是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现在的人讲净土往往就跟做买卖一样,因为欲界有情得失衡权,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有很多条件,你必须必须……我看到净土法门一个法师讲一百零八种不能往生,很厚的一本书,就是讲人怎么不能往生。我们在一个地方打七,他们就把这书发给了下面的居士、出家人,拿了一本让我看看,我说你们发就发吧,让我看什么,我拿来一看上面写了一百零八种不能往生。他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就说你要往生极乐世界,条件是很多的。好比说第一个你要培植三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呀,他是依止经典来说的,你一看太好了,但是你不能往生,这第一个就这样的!然后就是你功夫不成片,你现在不能成片,你临终怎么能把握自己呢?又一个不能往生;再一个就是说你要平时多给人助念,为什么呢?你不助念到你走时你颠倒了,你不能往生……举了一百零八种不能往生,讲得个个都有道理。但是一个都不提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令你不可思议的心智生起,安住不可思议的功德藏中,令你得究竟安乐,这个他不提。就是你越看,这居士脸就哭着说:法师我们怎么才能往生呢?我说我看了我也不能往生,你没法往生。因为你越看你感觉到往生越渺茫了。什么渺茫呢?它所有培养的机制就是不能往生。这样的书籍在国内流通得很厉害。像昙鸾法师,他们来宣化就是说我们三界虚伪,我们是三界有情,我们所有的思维业相都是虚伪的,就是你现在思维模式、修行模式、作业模式都是虚伪的。那么你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随顺佛的愿力住持,那就是真实的功德,那就能永断于生死。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就是你马上就把箭发出去了,没有什么理由的。这个地方不讲道理的!一讲道理,我们把三界道理都讲完了,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也就埋没起来了。昙鸾法师这一段文字讲得很清晰。三界之虚伪,阿弥陀佛愿力之真实,随顺愿力必得真实功德,随顺业力沉沦无际,很清晰的一个对比。我们要齐普贤之德,那要胜过三界。胜过三界者,就不能以三界的法则来衡权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要是以我们三界的心智来衡权阿弥陀佛的功德与国土的不可思议的殊胜,那你是不相应的。就直接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评判。

  这一段文字,我们要是有时间下去可以读一读,作一个重复的对比,这样一个对比我们就不作茧自缚。三界有情的作业,若自以为是,皆是作茧自缚的,是决定难以逃脱的。它以为安稳故来作茧自已。依佛愿力,乘佛愿力,即住不退转,即得往生,即得无上菩提一生成办,愿力住持故,佛力住持故,清晰逾越三界障碍故。这个逾越三界不是你所谓的善恶之力、辨识之力,或者说色身之功夫。这里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好我们看下面的问题,都是有相续性的。

  2、庄严量功德成就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狭小,堕(hui)(败城阜)陉(xing)(山绝坎)陪(重土,一曰满)陼(du)(如渚者,陼丘)。或宫观迫迮(ze),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拘局事。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zi),乃称广大?

  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qi)(五十亩)畹(wan)(三十亩)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

  继清净庄严总相之后,天亲菩萨罗列出十六种庄严的细相,来让我们深入观察极乐世界的可往生、可依从、愿往生的这个机制,来鼓励我们。因为“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或者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这个“欲”来鼓励我们成熟这个欲望,或者这种意乐。凡夫、欲界有情没有这种意乐,是无力往生的。因为现在社会上传播这个就是扼杀意乐,来追求功夫、善恶差别,那么这个是很苦的,是很难进趣到极乐法门的修持,就是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心智一如,以果酬因,因果互酬的这个无上道业的。它会壅塞我们的心智,蒙蔽我们的道缘,那么这样就会形成修法的障碍。看天亲菩萨是怎么来引导我们进趣极乐世界的庄严,引发我们往生的意乐的。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是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狭小

  我们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狭小。

  堕(败城阜)陉(山绝坎)

  观察三界这种……实际还是欲界之说。

  陪(重土,一曰满)陼(如渚者,陼丘)

  这每一个举的例子,一个是小;“堕”,就是败坏的城市废墟;“陉”是山岩绝壁;这个“陪”是土的堆积;“陼”,小的水坝之类。

  或宫观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

  看到我们世界的这种狭隘琐碎,这种不自由广大的一个国界。

  有如此等种种拘局事。

  相互逼迫,不广大。尤其象我们到云南,感觉是十分逼迫的,中原人刚到云南可能有点受不了,因为在中原看到无际的平原,来到这个地方抬头是山,举眼是山,都是山,比较挤,比较逼。

  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是对待而言而设置的。这个是昙鸾法师来举自己所观察的例子,来令我们走出这个壅塞的世界。在云南,这所有的描述都是很容易感觉到的,要是到平原上有些东西还真感觉不到。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

  担心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地方住的人很多,的确是这样的,经常有人问:十方世界的菩萨有情都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能住的下吗?极乐世界的有情房屋随身,欲大则大,欲广则广,随心而现。那人人都这样,极乐世界咋办呢?就有人担这个心,那么他为了消除这种疑虑,所以说“虽众,犹若无也”。

  “广大无际”者,

  要是我们真正有禅定,这话就很好理解了,世界唯心,若宽若窄,亦是唯心所现。象诸佛如来于尘刹毛端转妙*轮,度脱众生,过去一说就是什么“毛吞大海,芥纳须弥”之说,实际大小皆是众生壅塞之心,也就是执着之心所延续的业相,实无有实啊,没有任何实质的。这是一个所谓的众生心缘机制形成的一种果报。

  后来举的维摩诘这个丈室,就是这个对比说。

  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

  实际这是安慰说,是泯灭我们的执着罢了。

  广大无际,终无满时。

  若已生、今生、当生都不要害怕这个事情,所以极乐世界是无量光佛刹。我们读这个《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后面讲这个无量光佛刹,极乐世界是无以称量的,就是诸佛菩萨都无以称量的这样一个无尽刹土。(编注:《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所以“终无满时”。

  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赀,就是资金的资,它就是依托、凭借的意思。“何必国界无凭呢?”就是这么个说法。“乃称广大?”就是你称广大,也不能无边无际才称广大呀。维摩诘这个丈室就是很广大的,对不对呀?它是一种反问。昙鸾法师为了消除疑虑,他设置了很多反问,就是替我们问。你一旦在这个地方会生疑,他就设置一个问,令我们消除疑虑。

  乃称广大?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五十亩)畹(三十亩)为喻。但言如虚空,亦何累方丈?

  非得在方丈中才能容纳很大的一个地方,也不必要强制这样说。“广大无虚空”是予凡夫心量的一个大方便罢了,就是给众生的心智中带来一个方便。因为维摩诘的丈室谁能去呢?佛菩萨能去,我们到丈室里可能把你闭塞住了,我们这里比丈室大得多了,还是这么挤。这里是对凡夫讲。

  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

  因狭而广是容得的,因广而广也不妨。这一段文字最主要是满足一些众生往生彼国,有地方安立的这样一个设置,量的功德。不要小看这一点,凡夫的心量十分的计较。他说:没有地方去我才不去呢。他们经常打电话过来说:法师去你那里安个居行不行啊?我说没有地方,一句话就把人堵了,因为没有地方住啊,没有地方住咋办?下雨了你不能让他蹲到院子里去。极乐世界给我们一个广大究竟的机制,让我们有安住的地方,实际就是引发往生之愿望,没有障碍,心智泯除障碍。它在清净的总相下边第一个安排一个广大的量,接纳一切有情,这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法则,处理不干净就会造成疑虑,这个地方把疑虑消除了。

  好,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3、庄严性功德成就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又言积习成性,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说因,故名为“性”。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相续来延续,由清净的总相延续出来所谓的广大的量,能包容法界有情,同生彼国而无障碍。那么这个无障碍的机制,会表现在什么样一个地方呢?所以先说往生之根本——“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要是没有出世的善根,我们在三界中只有徘徊、迷茫。所以先举出世之善根,以令众生往生清净广大之国土。因为从总相讲彼国清净,从量讲毕竟广大如虚空,那么这广大清净的国土干什么呢?欲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所以先建立一个出世的善根。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因为一切众生在虚妄造作的执著中,以无所得失以为有所得,所强制为我、我所,建立种种有漏业相。这个业是众生虚妄迷失性,此性是无自性的。后面讲“庄严性功德”,这个“性”是什么性呢?我们看他怎么来解释。“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

  像我们欲界有情决定是这样子的。一切众生皆以爱欲为正命,像胎生之有情皆因爱欲而受胎,乃至说出生、相续、生命相续,都是这样延续出来的。

  “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

  那有人在善恶中厌恶了,不喜善恶之业之对待劳作,所以在等持的修法中、安乐的修法中多习于禅定,那么这样就会产生色界、无色界。欲界有情奔波于善恶之中,我们就是在善恶中求苦求乐,求得求失,这是欲界有情所特定的一个法则。一到色界天中,不谈及善恶,善恶无用武之地。你到他方清净国土中,像欲界有情难以清晰分别这样一个机制也荡然无存。所以许多佛的净土是无有男女之别的。一般说“我国无有女人”之说,以标立同一法性、同一自在、同一庄严、同一自由的这种平等的功德。

  “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

  说三界邪道,我们不知道能不能从心理有个上感知,怕有时候会有误区,感觉到三界都这么……实在这是邪知所见,就是我、我所强制所见。

  “长寝大梦”

  所以我们又称为三界昏睡有情,若是觉悟者、圣贤之类就是出梦之人。出梦之人一定了晓法性无造无作,安住清净光明自在国土中,游历自在,无染著于种种的业相。“长寝大梦”。

  莫知悕出。

  愿意出离的心是没有的。这里为什么点“出世善根”呢?就欲使我们清晰了解何以得以出世,就是往生阿弥陀佛清净广大的国土。它这里是次第而宣化的,一点点来引导我们真正地步向极乐世界,走出我们这个执着沉沦的三界。

  是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这讲得很清楚,无上正见,所谓的顺性起修者,无上正见。“起清净土”,那我们心智中,你可以观察我们这个心净不净,国土净不净?我们在三界有情的心智中,举心皆是浊染,举心皆是对待,举心皆是苦乐与得失,离不开这个。所以举心就离开了正见,举心就是浊土延续,这是个对待,让我们来对待审观。

  所以“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性是本义

  “性”是“本”义

  前面讲的皆以佛的本愿力,“本愿”是佛顺性建立的大愿,不是虚假的,或者说不顺应法性而虚妄设立一种自大。我们在这个世间中,人要是一做事情说一些话就夸张,我们称为不实、浮夸,何以故?它不是顺性建立的;诸佛如来发无上大愿都不夸张,都是真实不虚的,靠得上,用得起,真实不虚。凡夫有情一说话感觉就是,你说大话干什么,你说这么不实的话干什么?你会感觉不可靠,虚伪,相互欺诳,因为都不是顺性建立的,不安稳,不清净,不贴切故,不可了知故。

  “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

  像我们在这个世间,大家在一起交流,不安稳处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无法可依,无法可执,无法可行,各以妄想相互逼迫。因为你随他的妄想,他随你的妄想,都是随不上的,因为虚妄不可捕捉,不可了知,很难去正面了知它,它变异得太快了。所以这个地方“不乖法本”。

  我们到寺院不管出家在家,你来学习佛法,你就要有一个法的遵从。我们若不丢德本,随顺法性,一定会给自身带来安乐,给有情带来安乐,自己会带来真实的安乐,这是决定真实不虚的。假设是依自己的妄想业缘,各个以自己的妄想业缘住在一起,那就太痛苦了。所以要共同遵循的一个法则,大家皆得安乐。何以故?此法性不属于彼,不属于此,属于一切众生。若信顺者,皆得安乐,何以故呢?远离造作对待故。

  诸位善知识,要警策自己,若不警策自己,有时候会感觉自己被别人逼苦了,有时候自己也会逼别人苦。苦源不知,苦源皆因妄想的知见、妄想的业流,我、我所分别执著而造作出来的。

  这一段给我们讲“出世之善根,安乐之本源”。昙鸾法师讲法十分地清晰得力,能用得上,他有很大善巧,所以古来以久对他的教言很遵从。像真正研究过净土教言的人,对昙鸾法师这些教言莫不当作一个真正规范性的教言来实践、观察。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事同《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

  实际“性起”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习佛法,缘起这个问题要看得清楚。我们顺性建立一切缘起,就所谓一切皆是以法为缘起,那么就永远别离造作之苦了,如来种性分决定是得入的,我们说入如来种性,成就真佛子。因为在信忍、顺忍二种法则中,真正安住下来无疑无虑,十方诸佛会授手的。我们这里面要真有这种菩萨,你在法性上抉择了,也就是说一切事情皆是以性德缘起而建立的观察的,十方诸佛都会授手来辅佐你的,这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入佛之行呀。在这一块的机制上,我们大家会得到真正的不退转的法则与机制。

  “宝王如来性起义”。我们现在的作为是不是出世的善根呢?就是以大慈悲的心性顺性而建立的,不离法本呢?随顺法性来做一切事情、观察一切事情、思维一切事情、行一切法则呢?若是这样,那我们真正的出世的善根就成熟了,往生彼国就势在必然了。

  积习成性

  “又言积习成性”。

  我们称为秉性、习性。用三种性来观察就比较简单。前面讲的“性起义”是随顺法性。法性者就是我们常谈的佛性,一切诸佛所证得的真实功德周遍性,无造无作清净无染,那么这个性德。后面“积习成性”就是秉性、习性之建立,秉性、习性皆在修法熏习上,我们可以了解。这里说起法性,称为性德。我们后面讲的“积习成性”是修德而建立,用修德来套一下就比较好说了,就是有造作分。若是顺性造作亦无染污,亦得利益。一切凡夫的积习成性皆是染著对待而建立的,所以轮回不休;那么诸佛菩萨这些智者是顺性建立的,所谓的一切法一切作为皆随顺法性而建立,那么顺性起修就是远离一切浊染与对待,决定净化世间,安稳世间。这个积习成性者,是阿弥陀佛的修德所表达。

  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积习所成。

  《无量寿经》里有很多宣化,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愿之后,无量兆载永劫不起嗔心、害心、欲心,不起嗔想、害想、欲想,远离一切世俗之缘,建立清净道业,以种种波罗蜜精勤行持,成就不可思议的善巧,所以这是积习所成。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报土就是修德所成,也就是积习所成。这个“积习”说的是熏习法性,顺应法性而建立、实践出来的法则。

  圣种性

  “亦言‘性’者,是圣种性”。

  要是我们作为一个学佛者,在信、顺二忍中不得成就,那么圣种性是不建立的。还是众生轮回虚妄性中,虚假业相中沉沦,这个是无边无际的。“亦言‘性’者,是圣种性”,那么出世大慈悲的善根是圣种性。

  “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

  四十八愿因无我而发愿。“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这就是证悟之语。若你能常读佛愿,你能了解到佛已经摒弃了自我,彻底摒弃了自我,随顺觉性,厌离种种业相,利益世间,已经彻底摒弃了我、我执。所有的“我”就是流布利益世间,广传法益利益世间,顺应法性传达于世间,决定远离了染著的造作。

  看着十分简单,但是我们要能进趣这个无生法忍,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有的——“他方钝根菩萨闻我名字皆得二种法忍——信忍、顺忍。利根菩萨得三种忍,住不退转。”那么名字的功德就在这个地方建立,所以念阿弥陀佛的人很容易在信、顺二法中得以安住。真正的念过佛,念过阿弥陀佛的名号,了解阿弥陀佛的誓愿,很容易在圣种性中得以安住。就是信、顺二法中,远离造作对待心智,远离是非分辨的这种虚妄,了了分明于世间,远离分别执著。这是阿弥陀佛誓愿力加持下产生的事实业力、事实业相。这是所谓的圣种性的加持。

  “尔时位名圣种性”。

  阿弥陀佛直接把他的因地所成熟的功德,在果地觉中回施给有情,所以他方钝根有情,我们读《无量寿经》,我还是希望大家读读,“钝根有情,闻我名号即得二种忍,即信忍、顺忍”。这二种忍就必然入如来种性。那么我们于佛法能真正地起修。

  “于是性中发四十八愿”。

  若是没有圣种性,阿弥陀佛在因地绝对发不了四十八愿。我们读地藏王菩萨的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要是没有圣种性的认识,这样的话你就不敢学舌,学舌心中就会有畏惧,若是在学舌过程中没有畏惧,圣种性可以坦露一少分,几分,你可以感知。要是我们也读这样的话,发这样的心——“若一众生不往生,若一众生不成佛,誓不成佛。”——发这样的愿,要有畏惧的情况下,一定要有我、我所。但是要顺应法性,你这样的愿一定敢发。何以故?一切世间无造无作故,无对无待故,一切众生本来往生故,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故。他抉择了这个法则,众生迷失,所以但提醒众生,令众生彻还本源,就路还家,一时度脱生死,他不会有畏惧。要是我们在信、顺二忍不能认识,不能了解的时间,你要发这样的愿,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慌。因为会有“我”的疑虑。所以“若一众生未成佛,誓不于此取泥洹”。阿难尊者发这个愿时,已经证得初果,得法眼净,就是在《楞严经》发这个愿时证得法眼净,他要是没有证得法眼净,他是不能观察到这一块的,就是说他不敢立这样誓。

  一切菩萨、诸佛如来最初因地发的誓愿都是什么样的誓愿呢?——“若一众生不成佛,决定不成佛。”地藏王菩萨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佛道。实际这就是在圣种性中建立的誓愿,这誓愿是如实的。如实的誓愿!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发个大愿建个庙子,我要供养多少多少钞票。我说这不叫愿,这只能说是世俗的一个想法罢了,跟愿真没太大的关系。愿者,顺性建立,饶益有情,广延于未来。何以故?它顺性故。

  诸佛菩萨住世都是恒河沙劫前已经立的誓愿,现在守护此誓愿,延续此誓愿。读《楞严经》二十五位圆通菩萨各有建立,都是恒河沙劫前于某佛立愿,守护、延续到现在,来广利世间有情。顺性建立大愿,广延于未来,所以是名入于无量寿、无量光之中。当我们建立在一般人的心智上很是羸弱、很短促,一个想法很快就完成了,下一个妄想又跟着又要来,又要来又要来……所以很难成就清净的道业。

  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

  这个地方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修德的建立,就是报德。

  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

  这个地方没有离开因果法。何以故呢?报德,就是修德中所安立分,绝对离不开因果法则。就是依愿起修,此愿依性,顺性建立清净国土,真实不虚。说此国土是清净,它本体上是清净。为什么清净呢?顺性而建立的。顺性建立大愿,大愿成就事实,而成清净国土,所以这是真实不虚的。“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所得。”

  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必然义不改义

  又言‘性’是必然义。

  这个“必然”是从哪里建立的?这个“必然”是什么呢?是大慈悲心故,是无缘大慈,普利十方,令虚妄有情回入法性海中,得见究竟安乐,得毕竟安乐住。所以此性是“必然义”。因为此性无来无去故、无造无作故,所以是“必然性”;一切众生本具故,所以是“必然性”。

  有一次大家在讨论往生的问题,我说这个往生,往生本往生。有人提出异议,说:如此说断人法身慧命。我说:“单说此语,易断人善根。但是说若是起妙用者,此人正是修持之语,利益世间之语。”当时我们争论这个话题。那么要是说一切众生本来往生,那就说是性之必然,我们的出世的善根是本具的。我们看到无缘大悲,非造非作,非是造作的。所以“又言性是必然义”。

  不改义。

  “不改义”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不动智啊。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国土,无衰无变,建立常然,彻底顺应法性。令一切众生在得见得用中顺应法性,出离生死苦海。往往我们一得见得用就染著了,就开始沉沦于是非得失之中;极乐世界没有这些东西,得见得用而无染著。所以彼佛国土没有门牌,也没有我、我所,但大家各个可以取用,所以无染无著。这是“不改义”。

  “如海性一味”。

  一切众生在随顺阿弥陀佛这种稀有的法性土教言中,就是所谓的法性缘起,一味功德必然会现前的,所谓清净味、平等味、真实味、不造作味。必为一味就是海性一味。

  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

  这是讲阿弥陀佛的法性,顺性建立的大愿,建立清净国土。众生所有缘者必然皆随此大愿、正觉大愿建立未来业相,皆同一味。《无量寿经》这样讲:佛告阿难,不光我今者称赞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威神功德,乃至于未来世一切诸佛菩萨贤圣皆共称赞,亦复如是,若有众生赞顺阿弥陀佛功德者,其未来成佛时,亦如阿弥陀佛。那么我们缘阿弥陀佛功德,所成的功德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有虚妄的有情就会生这样的心智: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我要成跟阿弥陀佛不一样的佛。我听过这样说的,“我不想跟别人一样。”这样行不行呢?那你就日面佛、月面佛,(编注:【日面佛月面佛】禅宗公案名。又作马大师不安、马祖日面佛月面佛。碧岩录第三则(大四八·一四二下):‘马大师不安,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据佛名经卷七所载,日面佛寿长一千八百岁,月面佛寿仅一日夜。马祖道一禅师借‘日面佛月面佛’之语,显示断绝寿命长短与生灭来去之相,以契当本具之佛性。)你就是来呗就对了。因为这个倒没有什么,但是你要旷劫以来的,若是沉沦者是痛苦的,若是真正出离善巧者,那你是成就者,有成就机制。这个地方是阿弥陀佛观察一切诸佛甚深广大究竟之愿,令众生得究竟长远安乐的一个教化,所以说不是虚妄的机制。我建立一个不一样的机制,实际这是月面佛罢了。就是我本来在无我法中刹那就生灭了,你就是成佛,也是朝成佛,暮取灭。

  身性不净

  “又如人身性不净故”。

  我们这个人身种子不净,受胎不净,出生不净,成长过程都是不净,一直到死亡都是不净,所以“人身性不净故”。“性”是表达的。

  “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

  这个我们大家天天做这个事情,谁都能看得到。你看把苹果擦得好好的,洗得干干净净的,你把馒头大米做的都很好,但是一入到口里面就完了,就变坏了,就不堪看了,不堪闻。这个地方举这么个例子。

  清净性

  “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

  因为我们缘阿弥陀佛殊胜功德满足大愿,所以远离造作,远离造作就得平等,无有对待就得清净。所以无造无作,清净平等,法性安住。就是在我们这个随顺分中得到法性的安住,清净平等一时现前。但你要是建立我、我所,建立我得失、我凡圣,你必然有造作之取舍,那清净平等无为法身难得相应,这机制都是很简单的,理论机制很简单。

  “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犹如百川归海,一切众生缘阿弥陀佛,皆如百川归海,称为清净性,缘阿弥陀佛就是清净性。何以故?阿弥陀佛给你这个虚妄的业中一切满足,令你得平等性、无作为性、安乐性。所以“清净性成就故”。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

  我们都知道平等智是一切修法之依止,清净平等是修法的依止,平等表达法性,是凡夫最容易感应得到的,是凡夫最不愿意随顺的。因为凡夫者,不愿意平凡。标新立异者是凡夫心,总要与人不同,这就是凡夫心智。所以平等虽是法性,众生所不乐取。诸佛菩萨喜欢平等,凡夫喜欢平等的人太少了,在凡夫的有情你号号自己的脉,就是你的想法不希望平等,总想搞出来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像德灯师在家的时间搞行为艺术,就是不平等的东西,总是要不一样,它那个机制是那样的,宣传的机制是那样子的,就是不平等的东西,跟大家不一样,标立一个东西。实际我们凡夫地的有情,都有这样的作为。

  “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

  心智是等。所以在《大乘起信论》中讲:心者,凡夫心,诸佛心,是此心等,心体一如故。那么我们要是知道这个问题了,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回到自己不二心智中了,如此而已,只是择取,所缘境改变了。过去缘自己的业,现在缘佛了。一转身就变了,法则变了。

  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

  所以我们一般人学佛,你看看你是不是有慈悲心。慈悲心是无染无著的心。无染无著利益世间,无染无著究竟利益世间是大慈悲。好比说我们作为一个出家人、在家人学佛,用无染无著的心做一切事、行一切法,那就是大慈悲的心来做事情,这是很简单清晰的一个可以观察得到的法则。

  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

  慈悲三缘

  “慈悲有三缘”

  昙鸾法师在这里讲得十分清晰简单。

  “一者众生缘是小悲;”。

  像我们亲情之间有亲有疏,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是有非。

  “二者法缘,是中悲;”

  好比说有人修净土,有个修这个法,有人学那个法,法缘相互的依止.

  “三者无缘,是大悲。”

  阿弥陀佛是无缘大慈,何以故?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广利一切世间有情,咸令成就无上道业,他是没有择取的。阿弥陀佛不择取善恶,不择取凡圣,普利十方有情,所以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摄化十方有情同证菩提。这就是阿弥陀佛无缘大慈。我们缘阿弥陀佛,我们这个无缘大慈、大慈悲心一定也会生起来。所以,无缘者是大悲。

  大悲就是出世善也。

  我们要善于观察,一旦我们随着这个观察力,能产生这种亲切的感知,我们就用得上了。你看世间亲情的缠缚,实在是苦得很啊,很多人都体验过这个苦,狭隘,逼迫,相互的难以了知,难以相互的印契。所以这个无缘大慈十分重要。

  “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谓之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

  大悲为净土之根,所以第五念门回向门中,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净土法门的修持在这个地方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这个“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在这个后续的所谓的清净的总相下面,在这个广大如虚空的量,再次提示这个出世的善根,来令我们的心智观察这个出世的善根。净土法门的修持的机制是大慈悲修持的机制。大慈悲的生起是顺性建立,不顺性决定会骄慢、染着、虚假与对待。那么就生不起出世善根。这整篇文字给我们提示出世善根皆缘大慈悲所建立,大慈悲缘法性所建立。阿弥陀佛给我们表达出来,让我们来缘此,来成就大慈悲、出世善根。

  这些文字我感觉就是法则,大家不要轻意带过,轻易带过草草就读过去了,我们下面能不能用得起呢?希望大家能相互督促,相互观察、实践,用这样的方法来交流,对自己的心,对周边的因缘来交流这样的法则,实践这样的法则,那样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4、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这是引导我们观察极乐世界器世间成就,实际器世间的确能彻照一切众生的法性。这是阿弥陀佛顺性所表达的性功德的真实。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来表明形相庄严功德成就,若是我们真正的以大慈悲来顺性延续自己的感知,就是觉知性,那么“如镜日月轮”这种功德也必然在我们周边表达出来。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此形相者,说的是国土形相,实际境土、心智是无差别的,像我们说外边的环境跟你的心智是没法差别的,是没法对待的。但我们在凡夫的心智中往往来对待这个法,就是说认为外面的景象与自己的心智是不相干的。极乐世界国土皆是阿弥陀佛性德、修德圆满的体现建立的,所以形相庄严功德成就。

  昙鸾法师给我们讲这个例子,是对比说,娑婆世界与他方国土的对比说。令我们进趣愿往生彼国意,因为彼国广大啊,清净啊,还有这么多出世的往生者,国土的样子是什么样呢?是光明相。现在有许多念佛人,诸佛悉皆现前三昧有证得的,有这样证量的人,也有在平时念佛三昧中有证量的人,见到极乐世界,光相不可言喻。

  以前我们出过这些事情。念佛念得比较好的人,或者说比较相应的,有相似的这些感知的。所以经典描述的这些文字都很勉强,说得是很极致,但很勉强。这些文字只能假设。以前在打坐时,观察一些华藏世界的种种庄严,在读经能感觉到佛对这个形容实在是为了使我们对比的了解,强制出来的一种说法。

  好比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不了解巴黎,也没去过巴黎,没有飘洋过海到法国,别人给我们介绍要通过很多我们能了解的东西,来给我们讲法国,让我们有个折射,举很多例子让我们了解这个地方,实际讲东西都是不相应的,他只是说相似的东西。阿弥陀佛的光明庄严,象日月二轮,这都是相似的比喻,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

  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

  现在太阳在我们这个地方照着,美国中午跟我们对着的半个地球是黑色的,就是到晚上了。有几次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是凌晨几点几点,你那是几点呢?我说:唉呀,这时间怎么是反的呢。北京时间和纽约时间是差异很大的。

  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看得到的日月二轮,我们这个世界上日月二轮是最亮的,是给我们强比喻的。像我举巴黎这个事情,比较勉强,不要当真。你要是当真,会著这个相,就很难有清净的修持力。但这个地方不妨是一个光明的引导。

  “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

  光明充盈之义。像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光明的确是不充盈的。白天还好,到有乌云的情况下,一到晚上,再有乌云就漆黑一团。太阳升起来有点亮光了,月亮升起来有点亮光了,但是要满足我们要打灯什么的。极乐世界是一个大光明满足充塞的光明世界。那你要是心里充满一点黑暗的东西,你就不愿意往生的,所以我们要心智光明。像在法性光明中,我们一般到中阴,中阴果报的时候,要是第一个认取的就是法性光明,那是周遍的光明。如果有禅定修持,这个光明相不难见。没有禅定,这个东西比较难说一些。

  “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昙鸾法师在这里举得比较简单,参照物少一些,从这个机制次第来讲,天亲菩萨的发心远远不止如此说。我也不想说,好比说你讲的比昙鸾法师要高明吗?不是的,若是我们有大慈悲的心智,心智一旦建立,你所有行法的心智照耀,就如日月之轮一样的,所到之地都有日月之光明,就是说有光明予人。若以无尽大悲心智饶益不舍一切苦恼众生,这就是光明相。不取舍之时就是光明。天亲菩萨在此处实有这种所谓大慈悲善心中所升起来的光明照耀,照耀周遍有情的这种机制。昙鸾法师就在这个国土上来用这个功夫了。你可以在我们心智中用无缘大悲,不舍一切有情,令其安住于平等法性之中,阿弥陀佛广大圆满摄化之中,你就会升起充盈光明之心,你就会感觉到光明充盈之感知,这就是依报。

  这里作一个提示罢了,也不想发明什么,干脆就这样讲一讲,给大家一个提示。因为大慈悲的光明是充盈的,是顺应法性的。

  好,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5、庄严事功德成就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因为昙鸾法师把十七种国土庄严,以国土来宣化。此国土依天亲菩萨国土庄严与众生庄严二法则,能达到心愿庄严,所以此国土庄严不离心愿庄严。但这个心愿庄严容易形成这种生冷的,所谓无情器世间。阿弥陀佛这个器世间是顺应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建立、所表达的。所以他这个次第说啊,第一、先解清净之总体;第二、标其广大究竟如虚空;再来宣化正道大慈悲出世之善根,表达他善根功德所在,就是光明充盈之体。这个国土就是所谓的光明充盈之体;下面这个所谓的珍宝庄严皆因光明而得见。我们一切众生法性清净中的这个所触之物皆是庄严之体,皆是七宝庄严,所触之物莫不是珍宝。但要是以凡夫心智、颠倒心智,所触的有得有失,有净有浊,所以多不圆满,多不满足。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是以光明得见,也就是顺性得见种种现缘中,种种现缘皆是珍宝,佛在经典上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就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整个机制来看,它是情器世间二法中,形成愿力庄严;愿力庄严成就二种清净——众生世间清净与器世间清净。单单把他放到国土上来说就容易让人感觉它是器世间,脱离了情世间的感知了。那么这个地方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亦是活活泼泼的,是顺应法性而建立的,所谓得见这种宝性,“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因为,我们要是顺应法性观察世间,一切世间莫不是珍宝。所以应该如是观察,不如是观察就慢慢地把它放到国土这种机制中,国土机制,它就有有信愿的遮蔽,那你再来看信愿,就多一层东西了,直接用信愿看比较方便。后面昙鸾法师基本上是先以国土的机制再引导到信愿中,直接从信愿看比较简单。我们比较容易体验得到。因为可能是古人今人的差别,我总感觉昙鸾法师在这个地方说得十分生硬,就是国土这个机制上是很生硬的,他举了很多生硬的东西。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由光明所照耀到这世间有种种庄严。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

  昙鸾法师这个本子生僻的字太多了,一般人翻一翻就不看了。

  “以木石为华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

  就是你很满意的东西是很少很少的。

  “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

  像我们盖个寺庙,你要是没有感激的心,没有意乐的心,那就太累了。我遇到很多出家师父,庙子盖起来人死了,再一个庙子盖起来人跑了,就这两类的。为啥呢?就是我干的这个事,我做的这个事情,没有那种意乐,就备受辛苦。

  “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

  “相忘”就是满足了还多了,想不到的珍宝就搁那儿堆着呢。佛在经典上提到一个例子讲珍宝讲得十分有意思。“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因为已满足故,不假造作了,所以于佛道自然进趣,顺应法性自然地安乐住了,不再求得求失,于自己所亏欠之处拼命奔波啊,去造作这些东西。

  “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

  “毗首”就是一个天人工巧之类。“羯磨”就是佛教一个专用名词没有翻译,像出家人比丘戒法中比较多。羯磨就是作善成就,就是做事成就的意思。“毗首”就是天工巧匠。

  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

  本质是清净的,所生怎么能不清净呢?!像我们如果真正顺性观察这个世间,你也不得不清净;你顺性观察这个世间,你也不得不平等;若顺性观察这个世间,处处也都是庄严,处处也都是珍宝,抓把土就有用。要不然我们有择取的时候,土就是土,珍宝就是珍宝,你不能处处“备诸珍宝性”,什么都有用的,那是不可能的。

  “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所以我们起心若顺应法性,顺应弥陀的报德,顺应弥陀的广大清净愿望。那下面自然依报也净。所以要想转依报,先净其正报,正报圆满,依报也必然圆满。这里是我们修持的一个机制。所以“心净则佛土净”。

  “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这一段文字我感觉还是相续的一个庄严,在性德光明照耀下,在大慈悲出世善根的净光明照耀下,一切作为都是珍宝,一切所处因缘都是珍宝,具足珍宝,具足妙相,具足庄严。这种观察机制要是我们能运用得起,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这段文字的相续性我们慢慢有一个相续性的读诵,或者说观察,就看到为什么先讲总相、清净相,然后以十六句次第分,来讲量与出世善根,净光明满足,乃至备诸珍宝性,他都是次第讲的。你心智能跟得上的,基本上跟心智有关系,次第的引导。因为天亲菩萨的文字这种纯熟是登峰造极的。八大论之中,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论著,基本上各宗各派都遵从他,他的文字十分精练。昙鸾法师的解释,当然他有他这个机制中建立的。昙鸾法师的文字也是不可思议。我们慢慢地来深入、来熟悉、来了解。我感觉随着学习地深入或者时间的延续,慢慢地我们能更加完整地了解净土的教言机制。

  今天我们学习到这个地方,明天接着学习。谢谢大家!

  录音记录:德方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