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八集
2014/9/4   热度:282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八集 内容提示 1、下卷解义分中十重义 十、利行满足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三愿 2、上卷 原文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终云“义竟”,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无 量 寿 经 优 婆 提 舍 愿 生 偈 注 卷上 婆薮槃头菩萨 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 菩提流支 译论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 昙鸾 注解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复造长行重释。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余人制作,皆名为“子”;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入佛法相故。此间云“论”,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 译“婆薮”云“天”,译“槃头”言“亲”。此人字“天亲”,事在《付法藏经》。“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 解论名目竟。 ▲偈中分为五念门,如下长行所释。 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下一句是作愿门。 第二行,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所服有宗。何故云此?为成“优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门,起下二门,所以次之说。 从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 末后一行,是回向门。 分偈章门竟。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世尊”者,诸佛通号。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智、断具足,能利世间,为世尊重,故曰“世尊”。此言意归释迦如来。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罗”。天亲菩萨在释迦如来像法之中。顺释迦如来经教,所以愿生。愿生有宗,故知此言归于释迦。若谓此意遍告诸佛,亦复无嫌。夫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报德,理宜先启。又所愿不轻,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我一心”者,天亲菩萨自督之词。言念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 问曰:佛法中无我,此中何以称“我”? 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见语,二是自大语,三是流布语。今言“我”者,天亲菩萨自指之言。用流布语,非邪见、自大也。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者,“归命”,即是礼拜门;“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赞叹门。 何以知“归命”是礼拜?龙树菩萨造《阿弥陀如来赞》中,或言“稽首礼”,或言“我归命”,或言“归命礼”。此《论》长行中,亦言“修五念门”。五念门中,礼拜是一。天亲菩萨既愿往生,岂容不礼?故知归命即是礼拜。然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归命必是礼拜。若以此推,归命为重。偈申己心,宜言“归命”。论解偈义,泛谈“礼拜”。彼此相成,于义弥显。 何以知“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赞叹门?下长行中言:“云何赞叹门?谓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依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佛解阿弥陀如来名号:“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阿弥陀。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答曰:碍属众生,非光碍也。 讲解: 《往生论注》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 大家在三宝的加持下,在这个圣山福地,有这么样学习净土教言的一个机会,又能接触到昙鸾法师,昙鸾法师依止《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样的机制,来传播这样一个净土法门修持的法则。我们通过一段的学习,逐步对净土法门的修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有机会或者说又可以生起一个缘起,来实践这个法门。因为这个法能使一切得遇者、信乐者一生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教义甚为难得难遇,行法甚为简单易行,究其普机,不论于凡圣,究其教言来说,不论出家在家,其利益也广大,方法也简捷,证得的道业也是不可思议,难以言喻。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因缘,就把学习能完整地维持下去,把它的机制有一个健康纯熟的认知。 昨天谈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也就是昙鸾法师在净土法门中所谈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他这个文字的来源,不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来发明的,实实在在是依止《无量寿经》,法藏比丘通过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观察,即四十二劫的观察,通过五劫的思维,所设立的一个殊胜法则。世自在王这样宣化:“若有众生缘此法则依止,满足一切大愿。”那么就是这句话的延续,也就是我们净土法门延续的一个根本依止。任何一个法则,它要没有它的根据、根本依止的经典、传播的论、或者说历代祖师的实践、抉择,那这个法是不成立的,或者说它相续的实质内容是不存在的,有情实践这个法则就很难得力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现在学习净土法门的人是很广泛的,也是阿弥陀佛誓愿的威摄与恩典的回施。那么要是不识这个恩德与愿力的加持,往往自以为是,反造善业、恶业乃至无记业,或者骄慢业、卑劣业。那么虽是持佛名,修种种善恶,还是以自身的我执我见来修持,无疑是造业。此业是因生灭法而起,因造作而起,因对待而起,这是难出生死的。 我们以阿弥陀佛愿力功德,那就有这样一个无造无作的顺性起修,所有的作业皆是感恩戴德、无所得失的、无所挂碍的、清净的、平等的。这样无作无起的现前的种种作为皆是清净善缘、清净业缘、清净功德因缘。那么这个因缘就是说我们顺性来起修,来运用,不造作于未来的生死善恶业流。 这样一个法则十分的清晰、明快,没有任何的遮蔽。因为我们在随顺佛陀的愿力这样的心智业缘下,就会直接逾越我们任何的造作、对待的业相,可以逾越这个业相。它不是以个人的得失、善恶、好恶来建立,皆是仰仗弥陀的威德、光明,随顺弥陀的誓愿来所行的心地安乐,或者说利益世间的法则,这样的人出离生死的困惑、轮回的困惑,是极容易实践与认知的。 为什么在现在净土行人中有种种类的说法呢?现在社会上普传的就是三大类说法,所谓的自力、他力、佛力之说,或者说自力、佛力、半自力半佛力之说。不管怎么说,它毕竟离不开法性的根本依止,怎么转换,它离不开“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的这个抉择,“一切众生本具法性”的这个抉择,若离开这个教言,那视同外道。 我们在这个根本上一旦抉择,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出离各人所谓的业力的善恶造作,那是最为直接明了的。所谓的随顺佛愿、佛力最为方便,如此而已。至于说自力、半自力半他力等等的修法来说,那只是一个名字的差别,毕竟要归结到佛陀亲证的法性周遍的真实,来出离生死苦海,这是毕竟要依止的。所以一个法门的机制,我们看它了义不了义,清晰不清晰,便于运用不便于运用,实践得或实践不得,这对于我们来说反而变得比较重要了。所以四十八愿实是为利众生,非是虚设。 昙鸾法师举了三个愿,我们接着昨天的文字。 今的取三愿 从功德的缘起上取三愿。 用证义意: 第十八愿缘佛愿力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这个十念往生,古来以久的很多善知识依止《摄大乘论》这样一篇无著菩萨与世亲菩萨二位合著的著作,来批驳净土,说“实是别时意”。别时意讲的是别时意往生,那么净土一法不可立为了义教言,不可立一法。所以净土在这个地方受到很大的教言的阻碍,就是说它是以异经,即其他的教言,来遮蔽这个教法。那么这个是不相成立的。何以故?佛法的一切修持,不离于当念抉择,不离于法界缘起,是了义教言,令我们的心智能清晰透视法则,可以深入实践,若不如是,何以实践佛法呢?所以在这个地方若以抉择,别时意是不成立的。 那我们在这听闻了阿弥陀佛殊胜的愿力,称念阿弥陀佛念念佛时,那不能相续,乃至业力相续之时,是不是说你这往生有退转呢?或者说是不是别时意呢?这是机类差别了。若善根成熟者,闻即解脱,闻即成就,闻即生死根除,一时断灭,就是消除,一时认知一切无始以来对待作业,无有实质,认知阿弥陀佛清净愿力,但显自性,无挂无碍。那么这样的抉择非此时意,亦非别时意,但以了义,安乐自心,顺性起修。这个地方可以判立净土教言,就是可以立起来净土教言,要不然净土教言难以安立。但说别时意,容易造成众生修法意识、依止的混乱,就是说他不敢抉择于现下。不敢抉择于现下,何以抉择于未来呢?那么这造成修法的疑虑与障碍。 现在很广泛传播的,还在这个别时意上,遮蔽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因为这个著作,我们都知道,八万四千病有八万四千药,药药都是治病的,但要是拿此药说治彼病,那有时会把病搞得很重的,因为它不是对症下药的。那净土法门这个症,这个药,是一定要对症下药的,若不然呢,就会拿其他的药方来诽谤这个药方。那就产生了这个药方不对、不能使用的这种不相应知见。 这是历史留下来的一种让我们审视法则的一个公案,也是我们学习净土法门必须了解的一个所谓的别时意的问题。不了解这个问题,往往就不知道为什么延续到现在?为什么念佛法门追结到究竟上要缘阿弥陀佛愿力为究竟的修持方便?要是不了解这个,你很难一生,在此一生中,断无始以来的轮回业流,在此一生中成就无上道业,你是没有机制的。何以故?所缘法则不一。你缘的是渐续法则。好比这么说,我们旷劫以来造业,也是逐渐造出来的,善业、恶业,那你要想以渐次地消除,那你要逐渐地消除。那么这个渐次教中,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是有言说的。所以象《璎珞经》之说,基本上介绍的渐次修行,依次第而增长的,不是横断横出生死的法门。所缘法则有异。 我们学到前面的文字,昙鸾法师会给我们作这样一个补充的解释。我们现在先学的是长行的这一篇文字,就是先学的后面的这一段文字。为什么呢?我感觉到前面的文字更加猛利,直接的接触,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以前我们就在这个殿堂里讲,还不是昙鸾法师的教言,是善导大师的教言,还比较中缓,有的法师就承受不了,就义愤填膺地拍案而起,说这是魔说。我说:“魔说佛说,毕竟是有传承说。”因为什么呢?这个机制他不能承担。所以这个药,就是法的机制,我感觉到这样的我们先从后篇学,可能比较中缓一些。因为前面的语言特别地锋利,与常规教言的教言机制不太相同。 因为净土一法要从一般的普通教言机制中走出来,它就要特立一些说法,要不然我们就剥离不出来常规的说法。就是说,圣道教言究竟与净土教言的差别是什么?他剥离不出来,剥离不出来你就无力使用。就是一学你就相互地矛盾起来了,心理自相矛盾,无有法缘,你缘不上这个法则,就无以实践,你不要说成就了,那你就会产生法的对立矛盾心理。因为此处此讲,彼处彼讲,八万四千病有八万四千药讲,药方子真是差异太大了。 虽然是法平等,法无高下,无高下对治之时的各显差别妙用,一时对症下药,就会使你的病得到出离,就能使你康复。怎么康复?不再轮回的康复,不再烦恼的康复。那要是我们不能对症下药,把药方子全部混乱在一起,那就产生很多矛盾。好比说有补药、有泻药、有温药、有寒药。你不能说,拿寒药说温药错了,你也不能拿补药说泻药不对,那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但是为了校正我们的疑虑,校正我们所谓的造业与对待心智,令我们身心健康,脱离烦恼的纠缠,如是能使我们出离生死沉沦。 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往往对法的认知不清晰,就攀于高,说于低的,攀高攀低的时间,心智与法则不能认清,多在世俗高低中、得失中去认取了,那这样于佛法反而没有意义了,你所谓地把佛法也改造成世俗的得失了。所以佛在《金刚经》中讲“是法平等,法无高下,法尚须舍,况且非法”。舍者就是我们一旦康复,药方就不能再用了。你再用,那就是执药为病了。现在的人不光是执药为病,还拿自己药方子去说其他法门的过失呢。那这样你就产生更多的烦恼与疑虑,以法谤法,那你会犯堕法罪、舍法罪。这个我们要有个清晰的认知。 所以这个法门是当下,我们象行般舟是一样的,勿念勿念,一期念,念其方,一念就是念佛,其他的勿念,怎么来勿念?当下修,抉择自心心智。净土法门下手的方便就是当下随顺,不是再法了,不能重复再来,不能这样重复自己的这个……,使自己的心智迷倒。那要一旦产生迷倒,那你就离佛法越来越远,与法门越来越远,产生法门的修持疑虑。现在这样的机制是比较普遍的,经常遇到一些比较迷茫徘徊的学法者,出家在家的。我说:“哎,你现在学什么法呀?”他说:“我什么也修,什么也学。”我说:“你确定修哪一个法则呢?你总得有一个主修的法吧?”他说:“现在拿不准,想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我说:“更适合自己的就是心闲下来,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就是消除烦恼,断除习气,你能深入就你现缘最熟悉的法则,能实践就能成就的。” 那现在社会上各显峥嵘,说高说低的,尤其是现在受到象藏传佛教,乃至南传佛教,或者是我们汉传佛教各种机制的纷纷攘攘的争执。但你要说法有高低的时候,你一定出问题了。我们也不想谈净土法门是什么高明的法则,但这个机制易行,教言简单,这就是它的所谓的不共处;顺愿力能横断生死,这是它的不可思议的地方。这是我们在提倡这个法门,也不希望遮其他法,只是说你要不顺缘,把一个法真正完整地彻底地认识一个机制,学习实践它,那你今天就是朝三暮四,这个地方打一榔头,那个地方打一榔头。象古代这些善知识举例子,象那个老鼠掉到棺材里一样,你想从那漆黑的棺材里出去,你就一个地方把它咬通就对了,你可以出去。要是东咬一口,西咬一口,这个棺材到处咬到疤疤瘌瘌的,你出不去的。现在修法的混乱的机制是这样子,就是我们认不准一个法则,很多人什么也看、什么也学。 有人说:“法师,我能不能跟你学习佛法呢?”我说:“你不要跟我学。你也不够格,我也教不了你。”为什么呢?我真是不让你去看的书,你偷偷会看呢,我知道;不让你做的事,你偷偷会做呢,我没有必要教你这个学生,也没有必要去强制。何以故?现在人的心智是很难在生死这个地方,真正用功夫锤打的,所以杂缘炽盛,妄想纷飞。怎么办呢?我们说是不是当下是个下手的机会呢?当下一旦下手,一旦上路,就是一念上路了,你人真是笑看天下之千法万法皆是一法,不离心法之需求,千言万语不离佛语,千教万教你离不开佛甚深的了义教诲,就是直指人心的教诲,那你就不会在法的择取上犹豫徘徊,说高说低了。 象我们现在遇到净土法门的修行,象《般舟经》它就给你直接讲了,不给你讲其他的。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你还感到不圆满吗?还不高尚吗?还不行吗?那你再去择其他法。十方现前立到你面前,你还不行,你还不修行,那你修什么法呢?这个名字已经夺你的心智了,不让你再迷茫了。现在我们迷茫不迷茫呢?很多人就走过般舟以后,还是说:“嗯,十方现前立也不行,我还想学学其他法。”干什么呢?弥补心中的亏欠。 净土一法亦复如是,缘佛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这个地方,昙鸾法师是没有任何含糊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含糊。许多善知识评判昙鸾法师这一段话说:“昙鸾法师所讲啊:缘佛愿力,念念念佛,这是下品下生,临终之时。是这样说的,要不然就是别时意。”要我判呢,说十念念佛是临终意,我是赞成的。为什么呢?我们现下念念,十念念佛,以佛愿力,这念念就是临命终时。我是这样评判的。 你说别时意,我说你当下用时,就是用时意;你不用时,就是别时意。我不知道这个三千一念、一念三千,究竟有什么差别,这个差别是人设置的,还是真是有这个差别?说诸佛如来说法无自性,所有施教,无我无常,那现在要立实有一法,我不知道这个学佛法的机制怎么能深入。所以若说别时意,就是你不念时是别时意,若念时就是当下意。 那么十念念佛必然得往生,你若是运用时,念念就是断无始生死根源,念念临命终时;你要是不运用佛的愿力,你念念还是在相续善恶二业,那念念就不是临命终时。好比说“我念佛,我要达到什么样子。”那你还是在念念相续生死业相,不管是善恶业,你在延续生死,就是你念佛也是在延续生死,那说别时意是相应的。这个我感觉到需要大家在修持上认识上不断地审思对比,分析对比。这是说的第一证。 第十一愿缘佛愿力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昙鸾法师讲得很清楚,这个正定聚,乃至说十念即得往生,是缘佛愿力而得,非是缘你的分别执着善恶而得,这个一定要运用审思清晰,你要认识审思清晰,你不要欺骗自己。你要是说你还是缘你的妄想,缘你的自大,缘你的骄慢,缘你的所谓的习气,那你也不要说你十念往生不往生的问题了,你也不要说住正定之聚了。 要是我们以佛愿力故,住持心智,了解法性,无亏无欠,延续正定之聚之功德,虽未得三昧,了知、了达一切业力皆无自性,所以得正定相似住。相似住,亦得断除烦恼。一切业习,无力实现,无力在你生命中运用了,渐次散坏。来一个业力就会散坏,来一个业力就会散坏。何以故?以佛愿力故。在正定,就是在自性威德面前,一切无自性之业力,迅速会散坏,会消融。这你要善观察,要不善观察,我们就会感知到什么呢?就会感知到自己的业力了,感觉到自己的业力是什么呢?各人真是参差不齐,千差万别。 这第二愿亦复如是。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 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 这是很震撼人的,直接把净土的教言、修法、所缘,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一旦引起你的重视,你实践净土一法迅速得力;那你要不重视,你经常还会进来退去。这地方给你讲得很清楚,无有回复之难,就是说你不会再回头回脑了,你也不会说有退转之说了。何以故呢?从念佛得往生这个正定之聚开始,一直延续到什么呢?自取灭度,必至灭度,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它这个灭度,是无余灭度,是无上正等正觉之义,非是声闻乘说灭度。这是于无上菩提必得不退转之说。 这是“二证也。” 这一段文字我感觉到对净土法门的行人来说,可以说就是眼,你能看到这个地方就是眼目,这就是净土法门的眼目了,你能知道这一块,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你要依这个实践,能迅速地消除你无始以来的我:我执我、我慢我、善恶我、凡圣我、对待我、真实我、虚假我、造作我、不造作我,你一时都能舍离,因为在这个法义的运用中,你能纯熟自己的善根。 所以“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第二十二愿缘佛愿力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这是对哪一类有情说呢?对度化众生、愿意度化众生的有情来说的。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这个德本的德应该是道德的德,《无量寿经》上这么说。“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希望诸位善知识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行普贤之德,亦是缘佛愿力故。游化十方,现前行普贤之德,也是以佛愿力,非是自己修持的得失。这个我感到十方诸佛会给我们作证的,一切菩萨威德者都会给我们作证的。作什么证呢?这是以佛愿力而实施的超出常伦之行。要是你以你自己所有的业与缘,这个法则是十分难以成立的。何以故呢?你被业力烦恼自得自失的东西所缠缚,你很难去行普贤之德。这个普贤之德是什么呢?十大愿王所显,无有自力修持之为,但为礼拜、赞叹、乃至供养、忏悔,一切莫不是利益世间,莫不是令佛法住世,无疲无厌。何以故呢?无我得失故,一切作业,莫不随顺法性,令佛法住世。你要是但是仗借自己的修持力,你烦恼尚难以伏断,你怎么来去延续普贤之德呢?所以这个地方,亦是“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行普贤之德。” 这三个证说的都是很清晰的——缘佛愿力故。在现在的净土行人中,我们会缘自己的业力,好比我的见闻觉知性,我的善恶心智,种种差别,烦恼现前,令人随顺,烦恼现前,不能自制,都会随顺这些东西的。那么这三种佛愿力随顺故,得到往生,得到正定聚,得到现前行普贤之德。因为许多善知识在寂灭守护中不得安乐的,他不去度化别人,他受不了的;不去说教于别人,他受不了的;不去利益世间,受不了的。那怎么办呢?广行普贤之德,那你可以作为的,你无挂无碍可以作为的,但你不要丢掉缘佛愿力故,缘佛力故。要丢掉这一块你会出大事情。 昙鸾法师在整个教言机制中,他说以佛愿为我命,岂可思议乎?他在这个地方真正着手了,一生勤苦修持于此。昙鸾法师的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行的。所以龙树菩萨给他现身了,说我久居净土,你是我同志,我来看汝,安慰于汝。龙树菩萨从净土来示现于他面前,来给他说这样的安慰。何以故呢?“你所说教言行法,真实不虚故”。 我们在这个行法的机制上,能不能得到安慰呢?你只要依佛愿力,你会摒弃你的善恶业、得失业,烦恼断与不断、伏与不伏,你会摒弃这个东西,就是在无自性中抉择自己现前缘起,就是依佛愿力。所以这个法界的缘起是以佛法的功德藏为缘起,而不是以自己无始以来的业为缘起,如是之处是为法缘起的一个要点。至于我们每时每刻,每个刹那中都有缘起法。所以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你只要起作必有缘起,法不孤起故。这个你要看不懂,那你就把握不住你那个自在的心智,你多会被迷茫的心智所遮蔽。 那我们要看得清缘起法,我们以佛的愿力为缘起。在善导大师的抉择中就是安心、起行、作业。安心者,以佛愿力、以佛之所证果德为自心故,来起行、作业,得以方便,无畏无惧,现前行普贤之德,于自己所有无始以来善恶二业无挂无碍,一时舍弃,横断横出。 古人经常讲横断横出,但到我们现在人面前,这个横断横出不敢面对啊,还是不敢面对这个。一想啊,到前面昙鸾法师会讲的,说有人说:“我多劫造业,怎么一时能尽呢?”昙鸾法师举了很多例子,来处理这个问题,处理得十分地干净。“我千百劫了,我这一生造业,多生多劫造业,怎么能一时荡尽呢?”他在这个地方不断地给我们来审思一个机制,让我们一时能荡尽无始以来的业,也一时能启用无始以来的业,所以净土法门这一个很危险的地方。 很多人修行稍微相似一点安乐以后,就会把自己无始以来的业力的魔放出来了,开始受大魔难。我也见过几个这样的同参道友。认为呢,哦,阿弥陀佛,我得力了。然后把佛的愿力一丢,取用自己的业力去了。结果随着业力一出来,苦不堪言,痛苦挣扎,一时沉沦,不能自拔。这会儿,我说你不要遗忘佛力,你不遗忘佛力你还得度脱,遗忘佛力那你随着业力又荡漾去了。在此处,我见过谤法者、舍法者。缘此法,无有舍离,得以增上成就;要舍离了,业力遮蔽你,还是遮蔽你。 那你说佛入法界身,住法界身,摄念佛众生不舍?不念者执业遮蔽故。举个例子,现在太阳在照着这个地方,但你要自己没事你钉个黑匣子,你拱到黑匣子里面,你看不到一丝光明。你的烦恼业、你的妄想执着就象你钉的黑匣子一样,你越执着它,你钉的黑匣子你建得越厚,你遮光遮得越强。你自己的执着越强,你随顺的越少,外面再光明,大光就普照着你的黑匣子,但你毕竟还是个黑匣子,你在黑暗中,不得光明。何以故呢?你那个强执的我执、我造打造出来的这种虚妄的黑暗蒙蔽了你心里的光明、光明的本源心智。 在此处,诸位善知识,要细细地审观。在这十几年中,实践净土(一法),见到一些菩萨,在这个地方,以前得闻这样的教言,随顺佛的愿力,稍得相似利益之后,就开始纵容自己的业习了,贪图名闻利养啊,贪图纵容业习啊,迅速败灭,一时地造极大恶业,受极大苦报。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要是能本份做事,随顺愿力、佛的愿力,那你就太安乐了,就能从明入明,从乐入乐,这样地念佛,那就是太安乐了。古代人讲就是持戒念佛也好,随顺佛力愿力,又不坏世法,这样人得大安稳。就是说不坏世法故,在世间得安乐;随顺佛愿力故,得出世安乐。出世入世皆得安乐,从乐入乐,是真正能有正修行善巧了。这一点我们怎么来审思呢,当然可能是各人的机制差别吧。我们看到这一点,“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 这所有的三愿,从往生,到正定之聚,到现前超出常伦,行普贤之德,皆以佛愿力而发起。所以善导大师在这个地方立了一个“安心、起行、作业”。后人在这个地方立了一个“信、愿、行”。这样的三个法则来导引修行净土法门的菩萨们,使其一生成就无上菩提,这说的机制是绝无差别的。 所以得速。三证也。 他力为增上缘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这个他力就是佛愿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怎么不能成就呢? 引例自力他力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就象渐次修持,这是渐次修持。因为畏三途苦,所以持诸禁戒,不造诸恶业、轮回业、负债业、迷痴业,那么修诸禅定,以禅定故,得神通,以通力故,游四天下,这是渐次渐次增上而成。“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 就是骑毛驴子都骑不上。 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我们想举这个例子,可能大家感觉不太好。那我们就举飞机吧,这可以,对不对?你肯定不会飞,但你要坐到那个铁壳子里面,它可以把你千里万里之外给你载负过去。这是完全可以的,那就是所谓的飞机的载负力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到,说“他力”。那么这个比喻就是说来让我们有一个对待性,要是我们用自力,就要渐次地来;要用佛力,就有横断横出之机制。这个要善自审观,要不善自审观,就堕入相对的迷茫之中了,就不敢认取这个法则。 我遇到许许多多的菩萨跟我争论这个事情。他说:“我就不相信横断这个事情,我就慢慢来。”我说:“你慢慢来,肯定我不会反对,你慢慢来是你津津乐道呗,对不对?那你慢慢来。那我说这个生死无常,这个慢不得,若有时间,怕是这样子。”有人说:“我想持禁戒,让我得禅定,以神通力,而以种种方便善巧力,我再了生死。”我说很好,这个愿是很好的。 以前有一个学禅宗的法师,我们很熟悉的,在金山寺做首座,作一个班首师父吧,再说得多也不好,班首师父。这样跟我说:“我此生不悟,来生悟。”我说:“这话太好了,我磕头顶戴,就是说此生不迷,来生还不要迷,这是最重要的。你此生迷不迷?”我就问他这一点。你要能此生不迷,来生还不迷,你说此生不悟,来生悟,我给你顶戴;要是此生迷了,来生还迷,你上哪儿去相续这个法则呢?这个我感觉到是个大问题。 净土一法的教言是在此生必须抉择往生之归向,消化无始以来的沉沦的业流的,必须得出离的。有时候佛法不是争论,但是必须得辨识自己的知见,认清自己的道路,不能被疑难,随便一句话,就把你打垮了,牵制、糊涂了,那是不行的。那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任,这个责任十分地重要。 我感觉到这个,因为我是多年地争论,叮叮当当的,一直就这个法则跟很多人在争论,不是争论谁的法对错,是争论你行的法则,净土法门的行持法则真这么行。这么多年在这个地方,真是越来越深信不疑的,就是没有疑虑这个法则了。以前我不太喜欢净土法门,就是现在我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弘扬净土法门的人,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什么?不够资格,因为唯佛与佛能宣化的教言,你怎么有资格呢?我们只能祈祷佛菩萨的加持,代佛宣化,如此而已。就是直接传达他的教言,你不能有其他说。但这一法的修持,皆是缘佛的愿力。这个争论是很大的,就现在这个社会,争论还是很大。在这个地方你能不弃法而辨识,了不起;要是轻易丢弃了,那太可惜了。就象拿个珍宝,别人说你拿的是个砖头,你眼也没有睁开,你就丢掉了,那太可惜了,睁开眼睛的时候,你会后悔的。因为这的确是个出生一切宝藏的法则。这个地方,昙鸾法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自力他力一个例子。 “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他力信心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你不要把他给裂开、分开。不管是自力他力,你得到你出离生死,断除烦恼,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的利益了,这是真实的,这是最有意义的。 这一段文字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这段文字是昙鸾法师锤啊锤啊,把净土法门的眼目都给锤打出来了。为什么我先这样讲呢?我感到慢慢讲得比较松弛了,在这个教理讲得十分松驰了,我们回头再看前面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就会感慨的。 好,下边这一段文字再读一下。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终云“义竟”,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 这段文字就是收收尾了,实际我们才刚开始了,开始学习净土法门。为什么这样学习呢?开始我读了一些文字,开始的文字十分地猛利,它有剥脱的东西,就是要剥离净土与其他教言的差别。剥离的过程中,要是我们心里没有防范、没有准备,有时会痛苦。我以前因为接受过这教训,在好几个地方讲,都被拍过案子。有时候感觉到不合适了,现在就用这种方法,虽然有点委屈,我也感觉到,可能是先接受,再来看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伤害。因为这是古德们一代代传下来的东西,不是我们后人设置的。 我到天津讲的时候,有个居士,给我拍案子是这么拍的,“嘿,你什么时间写的《往生论》哪?”给我笑的,我就气得……。因为他听到的东西,跟你讲的东西,彻底地就不一样了。他听到的东西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就是要功夫成片,你就是要没日没夜地念佛,你十个小时念佛不行,就是要二十个小时念佛,还有二十四个小时你怎么办?就把自己逼得很苦。然后你这么一讲,那不是太简单了,你不是诽谤佛法吗?对不对?我们学的就是要不睡觉,要什么的。我说以前我也不睡觉,现在我也可以不睡觉,但这个地方跟佛法有没有关系呢,你要看。就这个争论是比较大的。 我们可以精勤地去修持,但你要修的是杂毒之善,不相应之法则,多勤劳而走弯路,不相应啊。多造业,生骄慢,所以我看到很多念佛人真吓人。以前我也有吓人的地方,很多人一说就是这个法师念佛不睡觉怎么怎么的,别人也说哎呀,说怎么样怎么样,我感到都是……那叫什么的?拉虎皮扯大旗,吓人的,根本没有关系的,你真正实际的道德利益不是这个,是我们真正地随顺法则的内容了。 好,我们看文字。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 这是他讲经,因为天亲菩萨所著的《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是依经而入手的,是依《无量寿经》,他并不是说他自己写了这么个故事,不是的。 经者,若智者直达于法则;若凡愚有情来说的,须智者善于提携,令法开明,多著于论。我们看到的论是天亲菩萨为我们修行方便设置的这样一个文字,就是依止《无量寿经》著《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乃至长行作解。彰信为能入; 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 就是说称叹这个事情,信服这个事情。 《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 就是礼敬这个法则,归命这个法则。那我们要学习这个法则,不归命、不礼敬,那你也一样是生不起爱乐。 终云“义竟”,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他说各人的写法不一样,所诠的道理法则方法不一样。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 这个文字不是从日本就是从南韩,就是韩国重新找回来的,因为我们中国的战争带来很多机制,令很多我们佛教的文稿、经论丢失,象南山三大部什么的,很多都丢失了,都是逐渐我们又请回来。象杨仁山居士做了大量这样的工作,来使经典倒流回中国,来使我们学习有这样一个机制。 从开章起,我感觉到缓冲一下还很好的。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 婆薮槃头菩萨造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注解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复造长行重释。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余人制作,皆名为“子”;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入佛法相故。此间云“论”,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 译“婆薮”云“天”,译“槃头”言“亲”。此人字“天亲”,事在《付法藏经》。“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 解论名目竟。 我们是回过头来,从开始来学习《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其中的缘由给大家作了一个解释。 那么婆薮槃头菩萨造《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实是一大事因缘,此大事因缘是十方诸佛清净加持,欲令一切有缘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以成就,也就是所谓的诸佛出世的正因。这个大事因缘的加持,令婆薮槃头菩萨,即天亲菩萨,以无碍智通达法则的善巧力,以简单的文字、明了的文字、清晰的法则,欲使后学有情有法可遵,有法可习,有法可成,乃至说皆发成就无上菩提的善巧机制,在这个偈语长行中一时彰明。以此因缘,《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传播至今,令无量无边有缘有情,得以与无上菩提结于正因正缘,结以法缘。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就是净土法门的一个根本指导经典,它是一个根本的指导。因为我们来直接研习《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修法,各有所解,乃至说多家注解致使无所依从。后来历代的善知识,都抉择于天亲菩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以此一偈作为三经之眼目,随顺建立净土一法。这是不可置疑的,古来以久,无人置疑,不管他是以什么自力他力说,或者说佛力说,皆以遵从《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作为三经一论,这一论之眼目所守护。 若智者、若以善巧成就者,直取经典,不假于分辨的法则,不假于这个,直取经典就可以来运用;但是末世凡夫有情,不具善巧,妄自发明,多迷失法则真正的内涵所在,或者说法则的机制所在,妄解妄为,所以丢失法义。那么以此因缘,天亲菩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变得尤为重要,它能扼制遮护众生,令其生起正念,就是法的随顺。 我们今天能遇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有这样的机会学习,亦实在是十方诸佛出世正因的加持,延续至今,使我等有得遇正法之机。为什么这样呢?这是一个传承的机制,所以《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是遵从《无量寿经》,把它极为简洁地用九十六句偈子、四百八十个字,把它叙述出来,以五念门安立此法,以此二十九种庄严令众生趣入其国土庄严,乃至众生庄严的清净机制,以五念修法、五门修法成就一切念佛法门的机制的利益、内涵,令众生得见得用。 后由玄中寺的昙鸾法师受菩提流支三藏法师的传播来执持此法,立净土法门的法幢,注解《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样的文字。我们前一段学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的下半卷,即分别解的解,因为它有长行,有二重义:一个是颂经,以偈颂经,总摄经名内涵;再一个释义,以令我们方便了解净土一法的教义所在。 我们前边把解义分作了一个学习,以缓冲我们对古今之别的隔离,再一个(对)教化机制有一个薰习。因为前面总摄的九十六句偈子,昙鸾法师讲得是比较猛利的,或者说讲得是比较直接的,比较客观的。要是没有很好的一个铺衬,很难直接接受。所以说我们就把这个次第作了一个倒装来学习,以使大家有一个缓冲地带。 昙鸾法师我们也稍微有所介绍。现在我们来学习他的文字。 难易二道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一开章案首点明此法来自于龙树,来自于龙树《十住毗婆沙论》,来自于龙树,就是他的教言依止传承《十住毗婆沙论》,龙树菩萨所宣化。这是教法机制必须宣化的一个根本所在,即你的教言从何而来?你的教法从何而来?你所实践的传承从何而来?是必须得说明的。若不说明,那就会造成修法的无依止或者迷失,甚至后人来粗制滥造,那么就会无端地繁衍,没有根源。 《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来给我们剥离一个法则。菩萨者,于佛法勇猛向往者、无畏向往者、欲实践佛法者。那你说我不是菩萨,我也不愿意实践佛法,我纵容自己的业习,在佛法中荡漾上自己的业缘,行不行呢?那是业力的差别了。但在这个地方,他直接引导的是菩萨。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就是以龙树菩萨的传承教言,就是《十住毗婆沙论》来提示我们,若欲行菩萨道者,有二种不退转道业。 难行道易行道自力他力 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 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五浊恶世正是我们这个世界。 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 它这个地方就是说圣道难,它这个地方没有判立。为什么呢?让我们自己来审观择取。我感觉到昙鸾法师有极善巧,善巧地引导,给我们区分难易二法的机制,他这样的心智很清晰,怎么清晰呢?他说难于依止。难者,“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就是于佛法欲得不退转难。 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 现在在佛教的传播者内部,真正以三法印传法,以四法印传法,以实相印传法者,甚为稀少,多的是依附于佛法之中的外道知见,好比说:善恶说、世俗说、好果报说,种种令众生贪染此世间说,或者舍离此世间说,多有相似依附,非佛法正教言。象大乘教言中不出生死,不住涅槃,广利世间有情,悲智双运,这样的大乘教言中,就不是外道说,那这是以大乘说;依金刚乘说,一切法则,皆以顺性而安立,利益世间,无畏无惧,那么这是金刚乘说;那么一切法则皆寂灭,无有自性,寂灭为乐,无常无我,苦空,那么这样就是声闻说。此说的三说者,要是皆以法义安立,远离外道乱善,乱菩萨法的机制。现在的这种混乱,造成什么呢?所谓习佛之众习世俗之法,所以这是一大难。讲的有难,这是难缘。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就是讲把菩萨的道业,都堕到世俗中去了,你看看触目皆是。我们要不善自观察,多有勤苦,皆行于世俗。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我们现在看看观观,有几人学佛不为自己?有几人学佛是为令佛法住世?几人学佛是悲智双修?几人学佛不贪利养?几人学佛不求寂灭?不求断灭?不证实际?这个说的声闻自利,现在学佛者在声闻自利心智中是十分普遍。以前我感到我这个地方也是很重的,虽然说有很多这个想法那个想法,从根源上来一探讨,还是自利的向往,多向往于寂灭,欲求真实。 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这个我们太容易看到了。“无顾恶人,破他胜德。”现在就是说坏人名誉,随喜心极少。人虽多有修持,一时恶谤,毁坏于此。现在人随喜心、随顺心、辅佐心就缺少了。所以无顾恶人,横行世间。以前佛教的文化、这个文字,大家都相互鼓励进趣法则的,现在你要看看很多佛教的杂志,很多东西登出来,就是相互诽谤这个东西反而偏多一些,含沙射影地多一些了。所以若于教言处相互地爱护尊重,僧赞僧者,佛法兴。那么我们要是法谤法,佛法就灭掉了。这就是“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你再好的名誉,他给你……象以前民国时期,过去批判印光法师、虚云和尚、谛闲法师,还有一个什么,说四大魔头怎么样的,那报纸上到处登得都是,相互地诋毁。你看很多很大名头的人,写文章相互诋毁,而不是说各个安立自己的法义,普利一方有情,清净地辨识法则,而远离人格诽谤。这样的机制越来越少,所以“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现在遇法多行非法,颠倒善果,颠倒因缘。象我这么多年接触制化二教,象戒法中讲制教、化教,颠倒得厉害。说化教本来是利益有情,予有情得方便的法则,反而用化教来侥幸自己的心智,以为我念个真言什么都解决了,我念句佛什么都解决了。用这个来纵容自己的业习,不用制教来安乐世间,安乐自己的身心与法则。所以颠倒因果,于法不随顺,多在法中纵容自己的业习,用法来纵容自己的业习,制造、来解释自己的恶缘,所以作佛法中贼,伤害梵行,所以能坏梵行,这是第四类,这是有难缘。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何以故呢?善知识难得,佛无住世,多以自力、自己的想象来修持,不以传承力,不以佛菩萨三宝的加持力,更不以佛愿力。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 我们能不能观察呢?要是能观察的时候,的确是这样的。末法时代,不以法为重,不以除烦恼、出生死为重,大家以事相业缘得失为重,实在是难缘多多,顺缘少少。你稍微进趣一点法则,要是在自力上马上出现违缘;那要是仰仗佛力,简单了,违缘也是回施处,那就方便了。但要是在自力的修持中,实在是大难、十分难。所以“如斯等事,触目皆是。” 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陆地我们走路,苦不苦大家是知道的,你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所有难缘你都要突破,你要不突破,谁来突破?你自力故嘛。你不来突破那谁来突破呢?心理障碍、法则障碍、乃至福德因缘的障碍,你都要突破的。不突破,你无有行法进趣之因缘。所以“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 给我们作了一个对待,让我们来观察。 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这地方给我们提示很清晰了,“但以信佛因缘”故,我们要是自力,是信自己的业力、修持力、持戒犯戒力。这个地方“但以信佛因缘”,就是缘佛,我不管自己的腿力,我也不管自己带干粮不带干粮了,我就坐上可以载负我的这个运输工具了,那么这就是乘佛因缘、信佛因缘、随顺佛的因缘而建立的一个法则,那么跟前面的自力是有一个鲜明的对比的。 “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这讲得十分清晰,愿生净土,就是乘佛愿力,那就是放下自己心里的业力,修行的负担,“便得往生彼净土。佛力住持,”缘佛力而非缘自己的业力了,缘佛力。“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跟刚才我们学的长行的释义是一样的,来解释这一段文字。要不然开始我们直接接受,就不太好接受。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这直接很简单地把我们区分出来了,一个是乘佛力的易行道,一个乘自力修持的自力道、圣道。圣道者,就是渐次而行,全靠自力,断除见思二惑,以证圣果,得以成就,证得八地菩萨,得不退转,那么这是所谓的自力修持。这个地方是乘佛愿力,信佛因缘,佛力住持,令入大乘正定之聚,入阿毗跋致这样的法位,横断生死,犹如乘船则乐。就是说乘船顺水扬帆一日千里,步行者步步踏踏实实地就去走,一步是一步,那么一失脚,就不能前进了,要是有个难缘,就不能达到目的地。这是一个对比说,让我们学习净土法门的人来自审,自己来择取这个法则。 昙鸾法师的悲心与善巧全在于此,就是一开章十分清晰地缘龙树菩萨的教言,缘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教言,给我们判定两个路,就是得不退转的阿毗跋致的两个路:一个是易行的路,一个是难行的路;一个是横断的路,一个是渐次修持的路;让我们自身来择取,以令我们生起对《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所提的法则的一个信乐与向往。给我们作了一个点眼,就象写对联一样的有一个点、一个眼,让你去愿意了解它。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这个风航就是顺水而下的这样一个机制。“上衍之极致”就是成就无上道业之极致说法,这个说法是了义之教言。所以后人对《无量寿经》的修持,对净土法门的修持的赞美之词我真是看得太多了,那个名词我读得最多的是“了义之了义之了义、径中之径之径、圆顿之圆顿之圆顿”,都是这么讲的,大本小本的书写得一本一本的,皆是这个话。但真正知道它的内涵究竟怎么了义之了义之了义呢,究竟怎么圆顿之圆顿之圆顿呢,怎么径中之径之径呢?究竟在哪个地方呢?这个地方昙鸾法师给我们讲了。好比说了义之了义之了义在哪儿呢?信佛因缘,乘佛愿力,即生彼国,住正定聚,了义之了义之了义;怎么径中之径之径呢?还不离这三句;怎么圆顿之圆顿呢?还不离这三句。所以在此处,若缘得、顺得,即住不退转,即得无上菩提。这个地方每一位善知识应该有审思,有观察,有实践。 我们看它下边的文字。 名号为体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复造长行重释。 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 他说这个《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有强译者,我看过他们强译的名字,就是佛所说论,佛对法论述,就是世尊对法论述,不增减对法论述,如佛对法论述,是这样一个机制,他们是强译的。因为此间无佛,所以它无以翻译,强翻译“论”。 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 这个地方,举我们中国的书籍,孔子说的书是称“经”的,我们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是儒家的鼻祖,所以他说的是“经”。 余人制作,皆名为“子”。 不管其他人著的什么,都不称为“经”了。是为“子”。 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 这个地方也谈到了。那么在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所以在世尊说的三藏十二部中,有“优婆提舍”这样的经论。所以昙鸾法师在这个地方给我们作提示,提示什么呢?婆薮槃头菩萨所造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是如佛宣化,无二无别。 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 这就是说与佛经教相应故,亦可名“优婆提舍”。 以入佛法相故。此间云“论”,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 就是说对法的一个直接的议论,怎么来译它的名呢?他举例子了: 又如女人,于子称“母”。 这我们能看得很清楚。 于兄云“妹”,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 虽然是一女子,但是有母说、有妹说,不离其体。 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 这里就是这个经题,不要太多去解释,能了解它就很有意义了。 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就是没有翻译。 此论二重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 我们现在学的是总说分,前一段我们学的是解义分。 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 长行我们把它先学习了,这是我心理上的一个负担,也是一个因缘吧。 二义 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 即九十六句偈子,四百八十个字,总摄《无量寿经》。很多人很喜欢九十六句偈子,你说我诵《无量寿经》,你把九十六句偈子念一遍,跟诵《无量寿经》一遍的内容没有什么差别,它只是把内容总摄进去了,是比较精简的《无量寿经》。所以“总摄”。 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 这个讲的是有对法中的不可思量,无量寿。有可思之无量寿,有不可思之无量寿,即有无穷之无穷,有有穷之无穷。不可思议者,对凡来说是有量之无量,因为要对圣者、智者,可能就是有量的。对我们来说,就是无量的。这个地方,他没有……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 “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 哪一类众生呢?得遇众生。 可常行于世, 此大饶益的法则,可常行于世间,是为经。 故名曰“经”。 “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 实际说天亲菩萨,就代表着一切有缘;说一切有缘愿生,是天亲菩萨所言真实。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故,本具法性故,所以究竟愿望如实故,所以说“愿生”。 “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 现在我们学习的因为是九十六句偈子,单解偈。 译“婆薮”云“天”,译“槃头”言“亲”。此人字“天亲”, 一般现在在我们中国流传的著作是世亲菩萨。 事在《付法藏经》。 以前我阅过《付法藏经》。《付法藏经》称天亲菩萨为他方如来世尊,有他的国土,名字我忘了。龙树菩萨我记住了,龙树菩萨是妙云相如来,于此国土,观察此娑婆世界,世尊取灭,就与释迦牟尼佛说:“释迦牟尼世尊,汝取灭后,我生汝土,作汝教言。”这是他发了一个愿。 “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 我们对这个法,有没有求学之愿呢?没有求学之愿,那你也就勇猛不起来了。要是有这个愿,那就: 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 中国人好简单,就把它简略下来了。所以就是勇猛健志求佛道者。我们对这个地方的认知,汉地人什么都喜简。今但言“菩萨”。 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 象我们中国人对这个造字,说造船厂,比较大规格的制造工业,说“造”,制造业,造,即比较复杂,用的材料机制比较庞大一些,所以“《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也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什么呢?欲令一切众生、有缘众生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故。是故名“造”。 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 解论名目竟。 昙鸾法师在这个地方给大家作了一个《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名目的提示。剖析了这个名目之中有长行与偈颂,有总摄《无量寿经》义,有释义分,有总摄分,所谓偈来颂经,长行释义,这样两个次第的内容。 好,我们看下面的文字,因为我们倒过来学习,可以加快些。这倒没什么了。 五念门 偈中分为五念门,如下长行所释。 第一行四句偈,含有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 就是“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四句话是第一偈。过去一般四句为一偈,此处亦复如是。九十六句偈子来表述天亲菩萨对《无量寿经》的总摄所颂。第一个四句,第一行四句含三念门,上三句是礼拜、赞叹门。礼拜门,身业礼拜;赞叹,口业赞叹。 下一句是作愿门。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愿生安乐国”这一句是作愿门。 第二行,论主自述:我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所服有宗。 “所服有宗”,他所造的论是依佛教的,依佛的经典所造的,即宗佛经也。所以有出处,不是随意所造,不是发挥所造,这是十分重要的。你看,我们看到昙鸾法师所及言说,皆有出处,不是以龙树菩萨,就是以哪一经,或者天亲菩萨,天亲菩萨所依的经教,都要有清晰的出处,决不可泛言所谓的说法。 何故云此?为成“优婆提舍”名故。 就是与佛教相应,就是“优婆提舍”这样的名,其内容名副其实,不可虚设,这样呢,其法可遵可行,要不然这法是没法遵从的。 亦是成上三门,起下二门 因为五念门中前四句中有三门所摄,后二门是后面的偈子来广泛解说。 所以次之说。 从第三行,尽二十三行,是观察门。 观察门,量是最大最大的,我们会次第学到。 末后一行,是回向门。 分偈章门竟。 他把九十六句偈子以五念门剖分出来的,前四句偈子囊括了三念门,第二行,就是承前启后之文字,后面所有的文字一直到二十三行偈子,因为我们的本子不一样,他说的可能是以前的卷,卷的行数,四句为一行,现在我们的印刷本,怎么来行列的呢?基本上是四句一行,后边的是行,是观察门,来判定那九十六句偈子,直接下边讲到偈颂了。 一心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这前四句偈子。 世尊 “世尊”者,诸佛通号。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 我们可能对断习气这个概念的认知,我不知道怎么来说。智者,佛说正智慧无义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象我说话口头语,很多口头语就是习气。世尊说话,初善、中善、后亦善,具足圆满,清晰条理,无有废语,无有任何啰嗦的话。 智、断具足,能利世间 这里表达了所有的智德、断德与恩德。这个地方恩德所表达的确是传诸于世间,所以“智、断具足,能利世间”。利世间,就是恩德。佛具三德:智德、恩德与断德,广泛施教于世间。我们有情要是没有佛恩德,我们是……但佛证得智德、断德,我们无由涉足佛的教言的。所以“能利世间”。 为世尊重,故曰“世尊”。此言意归释迦如来。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罗”。天亲菩萨在释迦如来像法之中。 佛灭度,按这个说法是九百岁,这个记载有异。佛灭度九百年中,天亲菩萨出世。要是按正法授记中说:正法千岁,因女众出家,正法灭于五百岁;因迦叶尊者不舍头陀,守护正法住世故,令正法延续,多延续五百岁,所以过去说正法一千岁。按这个来说,天亲菩萨还是正法之时期出世。他这个作判是五百岁判,五百岁判就因为女众出家,世尊遮止,三止不得,阿难启请,有大爱道比丘尼携五百释迦女于世尊处出家,以八净法出家故,世尊说“因二众杂缘,令正法早灭五百岁。”这是以五百岁说。 在释迦如来像法之中。顺释迦如来经教,所以愿生。愿生有宗 依止佛的教言、佛的愿力来愿生,而不是说自己想愿生,或者自己妄愿生。 愿生有宗,故知此言归于释迦。 这个世尊是释迦世尊。 若谓此意遍告诸佛,亦复无嫌。 菩萨归佛 夫菩萨归佛,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出没必由。知恩报德,理宜先启。 我们在学佛法中,是不是这样子呢?象我们讲法之前,要先祈祷三宝加持,传承加持;我们讲完之后要礼敬三宝,礼敬传承,守护这样的法则。这本身就是为了重法,即知恩报德。所有行持思维,一定“理宜先启”,不敢妄自发明。我们学佛一定要孝,无孝则无法无戒。要是根据你自己的想法业力,那你太苦了,你就沉沦在自己的业力与妄想之中,不能依教。若依教者,必然行孝道。孝者,就是说凡事必有所理宜先启,知恩报恩,顺教守护,这是谓孝道。这样我们思维必有出处,行法必有法则,知恩必然报恩,你这样迅速能走出自我业力,作一个佛子。所以“如孝子之归父母,忠臣之归君后。动静非己。” 我们学佛人亦复如是,要不如是,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的,你动静都是靠你自己的业力,靠你自己的想法来做、来行。行不行呢?那是各人的因缘了,我们也不能赞什么,说什么,但你是非佛子,非孝佛子。你只能说是你自己的业力之子,你延续你的业力之相。这个呢,多生苦恼,多与法不相应。何以故呢?要是我们犹如孝子一样地来孝敬佛陀的教言,来尊重佛的教言,实践佛陀的法则,有所遵从,那你必然出没有由,你必然地知恩报德,必然地理宜先启,你必然这样随顺。所以孝者之道,迅速出离,成就菩提;不孝者多受妄业之苦,现前自己的造作之苦,造作之苦实在是难以承受。那你要承受,这个是自身的业缘了。 现在这个法则认识不清晰,虽然说常说学佛,多是行我;虽然说学佛,多不如法,多不遵法,不顺法度,流转于六道。 又所愿不轻,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 若是我们不随顺如来的加持力,不作祈祷,你的妄想必然牵制你。要是我们所有的思维,依教思维,依教奉行,依法思维,依法奉行,所有作业,皆有出处,所有观察,皆有来源,你一定能迅速成就一个守法者,法味乐者,成就法义者,迅速地成为真正的佛的亲子。我们要是学佛不用佛法,不承受佛的威德、知见加持,但以自己的业相妄想加持,那你肯定是业流的荡漾者,那就沉沦于自己的业流之中,所谓的六道轮回之中。 若如来不加威神,将何以达?乞加神力,所以仰告。 一心自督 “我一心”者 这里在修法中是极为重要的。现在你可以观察你的思维,修法是不是先都有禀告呢?我们一起出家的,现在能这样下来的,很少很少了。我跟他们交流的时间,他们说,就是认为我迷信什么。我说:“我是有点迷信。因为做事前,不祈祷,我是不敢做的。思维前,不祈祷,不找一个教言机制,我真是不敢思维。因为一想、妄想一想刹不住车的。法,以自己的想法理解(意气)做,也刹不住车,靠自己的妄想业流去实践,也都刹不住车的。” 这么多年见的,真是太多太多了。很多人就是,学的法是给别人讲的,自己不会去思维;学的法是给别人交流的,不去自己实践,不去思维。那么你这样呢,佛的威神智慧不加予你,你自己的业力,你自己的烦恼一定直接地显现出来了,你随着自己的业力就说三做四去了。这时候你就疑虑佛法,你说:“佛陀怎么没有加持我呀?”你从来没有祈祷过。怎么祈祷呢?放下自己的知见,依佛教而行,祈祷佛的知见,来洗涤自己的妄知妄想,自己的妄知妄想停止造作,依教而行,你这样自然就不烦恼了。所以孝为至道,得以法益。 我们没事的时候闭上眼睛打妄想,这个人是、那人非,越想越苦。那你要依教奉行呢?法无自性,对一切众生要用悲要用智,要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你还有什么恶业可造?苦难可造?你还苦什么呢?但你要不依法度,你自己坐那想,越想别人越可气,越想别人越可恼,自己越想越苦恼,越想越烦恼,那你怎么办呢?你自己惩罚自己。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善观。 所以仰告者,我一心,世尊我一心。 一切佛教徒,一切其他宗教的守护者,你要是没有祈祷,你是不孝之子,你入不了这个机制。你一念恭敬,就一念佛法;一念随顺,一念成就;一念贴切,一念真实。你要离开这个,那你就造作去吧,你造作得越多,你越苦恼,你背道而弛得就越远。所以现在末法时代为什么人不可理喻呢?孝顺者少,依教奉行者稀少,少之又少;那么依着自己的妄想、妄知、情绪、业力的,多之又多,所以称为末法时代。就是这个法已经……孝顺者少,恭敬者少,自大者多,他再苦也自大,他舍弃不了自己的那点恶业,那怎么办呢?苦! 天亲菩萨自督之词。 我们需要不需要自督呢?你念念“世尊我一心归命”,你还有什么想法呢?这是孝道。孝道就是可以切入佛道,随顺佛法的教言。所以依教奉行,欢喜依教奉行,那你就能得到法的欢喜。那你要是依自己的妄想,你把所有的佛法,三藏十二部都会背完了——善星比丘,没什么说的,你生堕地狱里。你看很多人现在都在准备,准备什么?学这学那,干什么呢?准备给别人讲,自己烦恼不消除,执着不消除,业力不消除,那最后呢,讲三藏十二部堕入地狱了,那就是善星比丘的徒弟,你就学吧。所以这个地方,“世尊我一心”,是自督。自己在佛法的受用还是要真实起来,要不真实,实在是不相干了。 言念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 这个是“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过去有人跟我学这个,因为外地来个法师,千里迢迢地赶来了,天天磕头说:“法师你一定要传我法。”我说:“你把这四句话念十万遍,你再来给我求法。”结果念了一万遍,见我就骂,烦恼大了:“你不是骗我吗?这么普通的四句话,你天天叫我念来念去。”我说:“我话不普通,你心太普通了。”这四句话实在是不可思议。若是我们真正在能深深去体会它,我们就能放下自己无始以来的业,无始以来的习气,无始以来的杂想,无始以来的虚妄的苦难,去一心安住于祈祷之中,放下自己的知见,归命于无碍光如来。 所以知见本无知见,本无凡、圣可得,亦无碍、无碍可得。你要是住于有碍,就是烦恼业习;住于无碍,就是佛力。这个地方碍与无碍本不相干,是为自在力,我们在碍力中,借助无碍力,可以出离生死轮回,可以归于法性清净。若不然,那就会相间相杂。 三我 问曰:佛法中无我,此中何以称“我”? 这个地方说:因为佛法中无我,怎么称“世尊我一心”呢?那么这个“我一心”,随顺佛力之时的我又有何干呢?有何惧呢?随顺佛教我有什么可怕的?可知此我不可怕,但是名声力,这个名字力非是执着力,所以后面昙鸾法师对“我”有解释。此中何以称“我”? 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见语,二是自大语,三是流布语。 这三类我们看看是哪一语吧。 今言“我”者,天亲菩萨自指之言。用流布语 就是为了传法罢了,为了把法则广布世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每一个读者都是“我一心,愿生安乐国”,那么引导一切众生进趣这个法则,所以特立“流布我”,非众生骄慢我,亦非自大我,亦非邪见我,那么但是流布,流布教言之方便。 今非邪见、自大也。 一、礼拜门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者,“归命”,即是礼拜门; 这一下子点到根本上来。我们怎么能放下自己的身心世界,来礼拜阿弥陀佛呢?就是归命。就是把无始以来的善恶二业一时汇入阿弥陀佛大光明藏中,安住于无碍,这就是归命。在一切造作对待中,但观无碍光如来,但念无碍光如来,但思无碍光如来,但随顺无碍光如来,一时归命。身口意三业,亦复如是。是为礼拜。所以为生彼国意。“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者,“归命”,即是礼拜门;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赞叹门。 那么归命者,即是随顺,彻底随顺,身心世界随顺阿弥陀佛如来,无碍之至,无碍方便,无碍成就。自己的生命,一切业缘,就象滴水一样还海了。无碍光如来是对阿弥陀佛功德之赞叹,亦是功德力之随顺感知,就是相应之感知,所以是为赞叹门。如是得见得用才能赞叹,你用起才能赞叹,你不用你怎么能赞叹呢?跟你没有关系,赞叹它干什么?所以才会有赞叹门。 何以知“归命”是礼拜?龙树菩萨造《阿弥陀如来赞》中,或言“稽首礼”,或言“我归命”,或言“归命礼”。此《论》长行中,亦言“修五念门”。五念门中,礼拜是一。天亲菩萨既愿往生,岂容不礼?故知归命即是礼拜。 它这个地方是求个依止,说我这个说礼拜是归命,归命是礼拜,不是无由说的,也不是自己想象的,是有来源的,是龙树菩萨说的,是天亲菩萨说的,你们找他去,你要怀疑吧,找他去,他是这样说的。过去这些善知识,无我得自在力,他们一下把责任推到佛那去了,推到菩萨那儿去了,有本事你找他去。你看他们的传承很清净,没有畏惧,没有疑虑,所以传承清净,无疑无虑地说法。“这不是自己制造的,制造出来干什么?”想自大呗,想搞我呗,说“我认为”。那不行,这个地方不允许你,所以但流布佛法利益,广传世间,普利有情,不建立我、我所。所以这是为了泯灭我、我所的建立,所以这是龙树菩萨说的。 偈申己心 然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归命必是礼拜。 这给我们抉择了。你要真正地归命啊,这才是真正地礼拜,礼拜的真正含义是归命!给我们抉择了一次礼拜门所修持的要点在归命,而不是你恭敬恭敬就算了。恭敬的机制,真正的恭敬就是归命了。他作了一个抉择,实际说,左推一把,右推一把,一下把你推过去了。“归命必是礼拜。” 若以此推,归命为重。偈申己心,宜言“归命”。论解偈义,泛谈“礼拜”。彼此相成,于义弥显。 这个义呢,彰显出来了。 二、赞叹门 何以知“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赞叹门?下长行中言:“云何赞叹门?谓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依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佛解阿弥陀如来名号:“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阿弥陀。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 这一下点到大问题上了。你说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我们这个地方世界的众生,怎么不蒙彼光照耀呢? 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这个替我们问的。昙鸾法师作了一个很巧妙的回答,要是看到这个问答就避开你那个我业的质疑,你要执用你的业,你只能疑;要随顺,你只能无疑,无疑进趣佛法利益。 答曰:碍属众生, 实际属于你执着啊。 非光碍也。 光怎么能有碍呢?佛力怎么有碍呢?你执着你自己的业力时候,你怎么不碍呢?所以众生可怜啊,愚迷心业之中,不愿意出离啊。 今天上午有一个居士给我打了个电话,一个居士的对象—给我打了电话,他的对象疯疯颠颠的,他说这是佛教搞的。我说你怪不得佛教,你怎么怪佛教呢?佛教是什么样的?什么是佛教?佛教虽有寺庙也有僧人,但各个安立于业缘之中,你怎么能说是佛教呢?你要是不从你根本上、自己的业缘上解决问题,你怎么能怪佛呢?佛所有的愿望都是利益众生,你上哪儿怪佛呢?你恨佛什么呢?怨佛什么呢?你怨恨都是你的业力、你业力的执着,实在与佛不相干哪!佛所有出世的愿望都是利益世间的,让我们放下的。你不放下你怎么能怨佛呢?发了一大通牢骚。我说发一发,也行。我说我也代表不了佛教,你发一发,行。 所以“碍属众生,非光碍也”。我们执着自己的业力的时候,只有烦恼。你说我就要烦恼,我就怨佛,那你就倒霉,你自己制造倒霉,那你怎么办呢?现在怨恨佛法的人很多啊,住在寺院里,念佛念得久了,自己不顺心了,就开始怨佛,说:“我这天天念佛,天天搞这搞那怎么还烦恼呢?”天天念的是烦恼业力,没有念佛,要念佛,怎么烦恼呢?念佛你怎么能烦恼呢?你是念自己的业,为什么呢?念佛背后的业,没有念佛。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晰,我们所念所存的法则是什么。 过时间了,过了五分钟。这个地方,本来说到无碍处,可能时间一下子就逾越过去了。今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大家下去善思维,明天接着学习。谢谢大家。 录音记录:明忻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