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五集
2014/9/4   热度:317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五集 内容提示 下卷解义分中十重义 四、净入愿心 五、善巧摄化 六、离菩提障 七、顺菩提门 八、名义摄对 原文: 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要二俱洁,乃得称净。是以一清净名,必摄二种。 问曰:言众生清净,则是佛与菩萨。彼诸人天,得入此清净数否? 答曰:得名清净,非实清净。譬如出家圣人,以杀烦恼贼故,名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又如灌顶王子,初生之时,具三十二相,七宝即为所属。虽未能为转轮王事,亦名转轮王,以其必为转轮王故。彼诸人天,亦复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当得清净法身。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善巧摄化者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柔软心”者,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清净相资而成就也。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实知”者,如实相而知也。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后广略,皆实相也。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归依也。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住持乐”者,谓彼安乐净土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之所住持,受乐无间也。 凡释“回向”名义,谓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离菩提障者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知进守退曰智,知空无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我心贪著自身。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身求乐,即违菩提。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菩提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依大乘门。大乘门者,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是故又言:“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名义摄对者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省机之智,备应而无知。寂灭之慧,亦无知而备省。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 “应知”者,谓应知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萨法则不成就。何以故?若无智慧,为众生时,则堕颠倒;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是故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诸法各有障碍相,如风能障静、土能障水、湿能障火、五黑十恶障人天、四颠倒障声闻果。此中三种不远离,障菩提心。“应知”者,若欲得无障,当远离此三种障碍也。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乐有三种:一者外乐,谓五识所生乐。二者内乐,谓初禅、二禅、三禅意识所生乐。三者法乐乐,谓智慧所生乐。此智慧所生乐,从爱佛功德起。是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三种心,清净增进,略为“妙乐胜真心”。“妙”言其好,以此乐缘佛生故;“胜”言胜出三界中乐;“真”言不虚伪、不颠倒。 讲解 四、净入愿心 《往生论注》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昨天我们把念佛的净入愿心,这是第几重义?第四重义,作了一个提示,这个提示的文字当然还是依止昙鸾法师所注解的。这段文字的内容呢,在愿心,或者说心体部分用力就比较大一些。所谓的法性身、方便法性身,来使我们了解我们这个愿心、真正的愿心、非对待的心智、或者无作为的真实智慧,从器世间与情世间来给我们作提示,有一定的份量,从教理上量稍微偏大一些,讲十七种国土庄严功德成就、八种佛功德成就、四种菩萨功德成就。那么情世间与器世间,这二种清净义,一法句摄,诸法心成,表达无遗,来令我们进趣观察这个法则。 他昨天举的这个例子,净器的问题。 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 比喻我们所在的世界与有情类的心地的择取。由于不净,二法皆不净所表达之相,令我们了解净、浊之差别。 我们接着昨天的文字继续往下深入,看他究竟讲些什么。讲这个义分,昨天把义分这个文字作了读诵。因为书的种类不一样,所以我还不能说页数,接着昨天的文字。 器亦不净,要二俱洁,乃得称净。是以一清净名,必摄二种。 那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亦复如是,应器具不净故,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你净与不净,皆在不净世界,显现这种不净的环境。这种共报所成呢,我们这个器世间呢,给我们带来了正报的不净。那么你说那些贤圣者是不是净呢?他们净,因为共同世间所守护故,所以多住于圣山福地,远离浊世,虽在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中,各居住自己的洞天福地,不与凡庸愚人杂居。象佛在《佛说法灭尽经》授记中,不断的告诉我们,必摄二种清净。(编注:《佛说法灭尽经》:“时有菩萨、辟支、罗汉,众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护。”) 问曰:言众生清净,则是佛与菩萨。彼诸人天,得入此清净数否? 答曰:得名清净,非实清净。 所谓的实者、不实者,亲证法性功德,说为实;凡夫有情呢,只为名字佛呀,就是我们亦有佛性,本来是佛,未启用之时呢,那就是所谓的“非实”啊,被烦恼所蒙蔽故。 譬如出家圣人,以杀烦恼贼故,名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 像凡夫僧类,现那个形象,授了戒以后称为比丘;那么圣者,因为证果故,所以称名比丘。有这两类。 又如灌顶王子,初生之时,具三十二相,七宝即为所属。虽未能为转轮王事,亦名转轮王。 若是灌顶王子,就是金轮王出世,一出生之时,就具相,具七种宝随身: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具七宝随身,他会自然地有七宝随身,这个表达了他的福德因缘。象我们众生之类的出生之相呢,参差不齐,各有所表,这样的人、那样的人,什么样的出生的外围因缘机制表达的都是有的。他这举例轮王出世。 以其必为转轮王故。彼诸人天,亦复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当得清净法身。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这是说往生彼国一时得入者。这是昙鸾法师对所有往生有情,若现下往生抉择者,若真实往生彼国者,若是诸人天之类,不名真实清净,非是真实,是名清净,但以毕竟得清净法身故,所以是名清净。他解释这个清净义。 那我们一切现前的善恶凡夫有情来说,愿往生彼国这个心愿亦复如是,若是我们生毕竟往生彼国之抉择,若心念如是,佛愿力如是,法性如是,我们的作为、抉择亦如是,虽不是真实清净,我们亦安住于必然究竟清净的法则之中。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希望诸位善知识在这个地方善于观察,善于思维。 我们还接着看下面的文字吧。 五、善巧摄化 善巧摄化者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柔软心”者,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清净相资而成就也。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实知”者,如实相而知也。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后广略,皆实相也。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归依也。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住持乐”者,谓彼安乐净土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之所住持,受乐无间也。 凡释“回向”名义,谓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巧方便摄化,在佛教的回向门的修持中,是最为重要的。象我们在修法中往往会产生差别,或者善恶的依止,根性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是因无始以来的种种业相、种种环境、种种机制,带来的不同的效果。若是依止差别,人就会生卑劣心、骄慢心、不平等的分别、造作,会使人的心智多有苦处。那么这个巧方便回向,或者摄化,是令一切众生同往生彼国成就菩提的这样一个平等回施。 阿弥陀佛的教言,这个机制中,清净平等是首要之首要,以泯灭众生这种贡高、卑劣的心智,来令我们远离这种痛苦。所以它是一种调柔的教育。按照我们释迦牟尼佛本师的授记,我们这个时期,按现在这个佛历来说,就是后五百岁,斗争坚固,白法隐没,有情难化,各执己见,是这么个时代。假设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要不用清净平等的平等回施的法则,诤讼难免,高低难免,凡圣难免,邪正难免,是非斗争一时生起,那是战火连绵的,你是永远处理不干净的,这时代的机制是这样子的。 我们可以善于观察,若是依净土教言者,清净平等觉的平等回施,若凡若圣,若善若恶,一切有情皆以阿弥陀佛平等智德回施,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就路还家,于现缘中告别无始以来的一切业相,住于一味平等法则之中,行清净业,这样诤讼一时就可以有一个消除的机会。若不如是,就是在你同一法门的修持中,人就会比高比低,说三道四,那就会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不必要的争论或者诤讼,因修法给人带来不应当的苦处。我们看他的文字。 善巧摄化者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 “柔软心”者,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成不二心也。 不二心者即平等心、无对待心、光明遍照心、法是一味心、真实不虚心,那么这种心也就是无上菩提心。此一心甚为重要,是为调柔心、爱乐心、究竟心智,这个心智一定是调柔的。何以故呢?若一切众生顺应法性无以造作故,一切刚强难化对待心智就会摒然消融。这个消融的机制建立,就会使我们爱乐佛法,爱乐有情,同归一乘无上菩提。这样的心智不自觉地就会成熟起来,不自觉地就会纯熟起来,不自觉地就会熟悉运用出来,是为“成就柔软心”。 广略二法就是奢摩他、毗婆舍那之修持,象广者如二十九句说,略者清净一句说。所谓的广略无外乎是互入互出、平等一味故,这样的互融互入,正是调柔,所谓的柔软心智建立。平等不二正是一体安住,广利世间的这个机制。 譬如以水取影,清净相资而成就也。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实知”者,如实相而知也。 我们都知道实相无相可取。但在我们末世有情中,取相分别对待的这个毛病是特别强化的。善于分别是非是因为我们参照物特别地广泛、多啊。现在人的行走机制,我们看看现在,地球村嘛,随便就可以到其他的大洲大洋去了。那么这一个国家我们随便就从南方跑到北方去了,北方跑到南方去了,很不费事情的就过去了;古代人就不是如是啊,古代人千里之内参学还是行的,千里之外参学就很难很难了。象见月律师从鸡足山出发,到内地行脚走,走了三年时间,象我们现在三天就到了,就是坐火车慢一点,三个小时可能恰好,就是说真是想急着赶什么事情,象我从东北回来赶急一天就回来了,一天到山上了,那要是有急事一天就能把一个国家跨过了。 那这样的情况下,必然见得多,感知得多,所以是非必然就多一些,若不用清净平等的教化,我们的心智很难的去清净地筛选出来一个法则,往往产生了无端的分别对待,所以很多有情参学,不管出家在家,愈参越骄慢,愈参愈苦恼,愈参愈……我见过出家师父,最多的戒本有七十二个,七十多个戒本,我说你要这么多戒本干什么?他逢戒场就进,他逢戒场就要戒本,逢师就拜,拜了以后就还俗了。为什么呢?哪个师父也不满他的意啊,哪个法门也不圆满啊。不是法门不圆满,是发心不圆满;不是师父圆满不圆满,是你的心智不圆满之时,外面永远没法圆满。 我们这样来对照的看,很容易产生这种所谓的丢失实相功德心智的心,产生凌乱的、分别心越来越炽盛的这种不相应的心智,散坏我们的清净平等的心。所以这个实相啊,就是诸法无相,令我们得安乐住。 如实相而知也。广中二十九句,略中一句,莫非实相也。 实际我们要是心智中一旦随顺这个实相心智,相相皆是实相。何以故呢?心真则国土真,心净则国土净,这是如实之语。那你说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我心净,说心净不如作心净,说心净不如守心净,守心净不如知心净,你要知心净你就无以造作了,一切对待自然就会消融,我们对待的苦、善恶的苦、正邪的苦,这个重担自然就卸下来了。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巧方便回向,菩萨若不作回向,难免就为自求,难免贡高与下劣。好比说有人一天能念三万声佛号,能拜五百个头,能经行四个小时;有的人能磕一千个头,能读多少经典,能磕一千五百个头,能做点什么什么事情,做的就比前者高得多,两人到一起,反而不舒服了。因为啥?他不是回向心理,是攀比心,攀比了就要说谁要做的多,谁要做的少,那这样修行呢,跟佛法没有丝毫的相应机制的。所以巧方便回向就是我们所作一切善根,欲摄一切众生成就菩提,离苦得乐。这样成就柔软心,于法无得无著无染,令你的心智调柔,所以“巧方便回向”。 “如是”者,如前后广略,皆实相也。 实相者,就是无染无著、无取无舍故。 以知实相故,则知三界众生虚妄相也。 那因为无染无著,观三界染着,才知三界染着之苦,染着之虚妄,强执之虚妄,才能得见这个。 知众生虚妄,则生真实慈悲也。 本来同一清净,同一法性安住,何以妄取妄舍呢?何以妄染妄著呢?何以妄凡妄圣呢?何以妄邪妄正呢?如此虚妄执着,必然产生苦处。所以智慧者、菩萨以实相心如实观察,顿生慈悲。 知真实法身,则起真实归依也。 我们称为这真实归依是仪式归依,见谛归依。 象我们现在佛教徒啊,不管出家在家,若真是见谛者,称为见谛归依的佛教徒。若不然就是名字归依的佛教徒,那当然有戒体归依的佛教徒。这个地方称为其真实归依,就是真正在知见上依止了佛陀教言。 慈悲之与归依,巧方便在下。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 所谓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这五门修法中,所集一切功德善根来作回向,不为自求。我们为自求啊……现在说修法不为自求,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来审观这个事情呢,为自求又能求个什么?不为自求,何以不为自求呢?诸位善知识真是应善观,应善思维。何以为自求呢?你怎么来为自求?为什么又不为自求呢?要善于思维。在昙鸾法师的文字中,他依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文字来作的解释。 所集一切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这里让我们彻离我们的染着心,就是消除染着与对待。“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这是广大心智,也就是所谓的调柔心智。好比说若人为自己离苦得乐,那你这样的心智往往是比较狭隘,很容易染着。下面有这个违菩提心的说,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 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因为后面他有三心说,所谓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无染清净心,来解释这个。所谓的安清净与乐清净心,也就是悲智二心。因为无染清净心是菩萨所行之智体,就是智慧之体,此体就是实相心,也就是所谓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就是说实相得见得用。那么摄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安乐国土,就象我们拜的往生礼赞一样“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这样的广大、平等、清净、无造作的心智就是无为真实智慧法身,一时安住。 也就像文殊所发愿一样:“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所谓的无作无为的平等心智、真实无为法身啊!直显法性平等广大,远离一切对待的苦逼与伤害。 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 “案”,就是他来依止这个地方说。过去说我们这个文字都可以称为一个“案”,案件。 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 这一回去灵鹫山,就是王舍城释迦佛讲《无量寿经》的地方,我把《无量寿经》读了一次,读《无量寿经》的时间天都是金色的,那个灵鹫山很低很低的,我们一般想象灵鹫山很高的,实际很低很低的,大概有三百公尺高,大概那个样子高,还很茅平很茅平的(编注:平坦、平缓之意),离王舍城很近,所以“乞食已”,能离开城市,那个机制很好。很调柔,那个山形很柔和,那个路很缓很缓的,很缓很缓的一个坡就上去了,大概有三百公尺,比我们这个山十分之一的样子,就那么个山坡。我们一听灵鹫山,就认为很高很高的。灵鹫山,世尊讲《无量寿经》的地方,那个讲经台啊,它那个石头就象玉石一样,本来说带回来点石头的,就把这个事情忘掉了的。它那个石头很象玉石的,就是一看着心里感觉到很柔润一样,因为可能世尊在那里讲法吧,无量的此土菩萨、他方菩萨来来往往的,那石头都很润,就感觉到让人很安心的样子。没有棱,那石头不是很尖很尖的,没有棱。所有的石头都看不到棱,这是我一个特别的感觉吧。 他那个地方,远看是个这样的山坡,看到西方太阳落的时间十分地辉煌,因为我们一直等到太阳慢慢落下去,我们才下山的。那个太阳啊,因为现在也是个旅游区嘛,也有警察看着,我一上去那个印度警察说:“法师,我是印度的警察。”就这样跟我讲,用很生硬的中国话跟我讲的,他们也会中国话的。它这个山啊,就是讲这个经,实在是俯视着王舍城,老王舍城他们一眼就看尽了。所以世尊在那说法特别开阔,就是心智很敞亮的一个地方,稍微提一下这个,不相干啊。 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 我们都知道愿作佛啊,这个愿是什么愿呢?是即心即佛之愿,还是心作佛之愿,心作心是,还是即心即是呢?不管怎么样,你的心本来是佛呀,你要离开这个,你怎么来发无上菩提心呢? 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 昙鸾法师很可爱的把它推到这个地方了。 是故愿生彼安乐国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他这是个警告的语言,不是遮,不是不令你往生,是警告你。你这样的心就委屈了清净平等无上的心智,为了自身的一点乐趣,等于委屈了自己广大的心智,产生了苦乐的对待,这样不能进趣无上菩提。 后面他举柴的例子,火栝的例子,是十分清晰的,来告诉我们怎么来免除这种对待,你要说我要乐才往生彼国,那苦必然伴随着你,因为你心智不平等不广大故,产生对待业报故,因为对待是由心生的,对待的果报一定是由心生的延续而产生的事实,所以这是个遮。这个不得往生不是象现在有些说法,“你不能往生,万修一二人往。”那跟这个不一样的,这个说法呢,那就是阻碍了大家往生的意乐与心愿。这是一个遮、遮护,就是说,你要发这样的心太委屈。 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住持乐”者,谓彼安乐净土为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之所住持,受乐无间也。 因为不假我们任何的造作,所以我们生命的乐是无间的,不假你任何的劳作与造作,但得诸乐,无有众苦。何以故呢?不需造作故,不需对待故,但是供养十方诸佛。那么现在呢,亦可以如是行为了。你假设在任何机制下,皆是供养心、礼敬心、赞叹心、随顺心、爱乐心,那你一定会生起广大的喜悦的。因为啥?你不再造作得失与对待,不造作。这个造作是很苦的。所以“住持受乐无间”。 你可以观察你的心念,一旦你造作一个对待,下面就开始苦了,因为啥?一对待就有苦乐,就有是非,就有善恶,就有大小,这个对待的强立就是苦的延续,这个对待轻轻一松手,心智一平等,人就开始安乐、清净,无对无待,清净的心就会生起来,清净的感知与业相,也自然会畅明在我们生命的周边。这个我们可以去体会观察的,你完全可以去体会观察。从文字上来看,这是一种方法的修持的方式。 凡释“回向”名义,谓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与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他“回向”这一门呢,在净土修法中是极为重要的,就是不舍众生的修法,不舍一切因缘的修法,不舍善恶的修法。这个“不舍”二字啊,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是为巧方便。 “巧方便”者。谓菩萨愿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 我们举个例子,好比说我们遇到寺院里有问题了,大家有矛盾了,我就跑掉了,说你有矛盾我害怕你行吧,我就躲开了,我就跑到另外一个道场或者回家了。那这样看似把这个问题躲开了,但是他没有把这个烦恼的现缘给处理掉。 那我们好比遇到一个实际的困难,我们就用这种回向的心把一切善根来消融现前的磨难啊、对待啊、烦恼啊,把它处理掉,那就等于智慧火把烦恼薪给点燃了,那么这个烦恼薪也变成智慧火了,这是决定无疑的。我们遇到问题正是修行的好时候,运用你的智慧、善根、佛法的最好机会了。有人说蒙着被子,一头睡到天亮就成佛了,那就太好搞了,那我们回家都做一个大被子就行了,就不需要其他的东西了。现在我们为什么要面对一切烦恼呢?就是遇到烦恼才真正能修行,才真正有意义。有人说:“哎呀,那烦恼多了。”烦恼多了刚好修行嘛,刚好用智慧火烧烦恼薪嘛,刚好照亮更多有情嘛,刚好使正法住世嘛。 所以净土一法它用的是十分的得当,就是烦恼现前生起之时,运用智慧之火,无染无著,点燃此业缘,令其化作智慧之光明,温暖世间,照耀世间,成熟善根。那像有的居士就躲在房间里,一躲几年,也白搭呀,躲了还得跑出来,对不对?因为啥?还得面对社会呢。很多人在深山老林里修行,那还是要面对社会的,你不面对社会不行的,不面对社会,鬼神也会找你的,你无始以来的业缘化作鬼神一样来困扰你,化作境界一样来跟你产生事实的。所以“以己智慧火,烧一切众生烦恼草木。” 若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 这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一个誓愿了。你不要害怕,害怕来找我,我们来相互地交流交流。这个事情真不要害怕。你要是说:“哎呀,这么多众生佛都不学,甚至谤佛毁佛,他不成佛,我不倒霉了?”不是那样子的。刚好你来运用佛法,刚好我们来实践佛法,刚好把你所愿意成佛的心回施给他,让他也愿意成佛。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的心智,那你说这样发愿会不会产生过失呢?实际地藏王菩萨发的是这样一个大愿,阿弥陀佛发这样的愿,一切诸大善知识都发这样的愿。你要是不敢发这样的愿,一定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敢发这个愿呢?当然你也不能随口就说我发这个愿了,下边你不这样做是不行的,你发了愿你又忘了,那是别人的愿,对不对?要说自己的心愿,按照自己的心愿(做),看我是不是这样的心愿,我遇到事情是不是真是这样子的。 我经常遇到钉子事情啊,所谓钉子就是很扎手啊,要抓你就血淋琳的,但是你必须不能逃避的。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寺庙里啊,社会上啊,居士什么的。以前啊,我给大家举一个这真是我的事情,我说逃跑的事情。 有一个菩萨得癌症了,是个居士,说:“法师啊,我对你老人家极有信心!”我心里想,你离我远一点啊!你越有信心,我越没有办法,心就发慌啊。“师父啊,我对你很有信心,你一定帮助我,我太痛苦了!”我说:“我也很痛苦啊,我也不知咋办好,我也痛苦,你找大夫去吧。”对方说:“师父,大夫也不要我了,已经后期了。”“哎呀!你后期我也没办法,你赶紧走吧。”我说,“那你找一个好大夫吧,不行我帮你找。”心理就发慌,背上出冷汗,就怕人死了,就怕没办法对付人家了,就掉板了呗,怕出事情。经过那一次事情以后,心里就知道自己发心不真实,经常会遇到的。 东北有个居士啊,现在已经死掉了。她的骨头我现在还带着一块呢,这么大一块,就是脑袋壳上的骨头。我就很佩服她的,我为什么佩服她呢?这故事不能讲了,一讲讲长了。就是她再苦的心她不回避,她自己就面对,一直到自己死掉就是面对的,没有回避,不回避。就是她可以回避掉的事情她也不回避,一直到自己身体死掉,二十八岁就死掉了嘛。我很佩服很佩服她。那位菩萨对我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甚至对我这一生可能影响都很大的。从那个事情以后呢,什么事情我也就脊梁骨不再出冷汗了,就是来了我就尽量做就对了,能做多少做多少,不再害怕了。 想想你是个出家人不如一个女性啊?就感觉到……自己就会很细致地去观察自己,为什么会有畏惧的心呢?那畏惧很细微,也不见得你故意要害怕表现的,不是的,很细微很细微的害怕。我们要是真正地不为自求,说一个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真正发这样的愿呢,就是面对一切现缘,面对一切有情,作无上平等的回施。那是很重要的,真是很重要。 那我们作为一个学佛者要不发这样的誓愿,那你念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亦不相应。阿弥陀佛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嘛,那我们念着说我不要遇到困难,我只要善人,我只要遇到菩萨,恶人恶事让他们遇去吧,那你这不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了,那不是这个了,不相应了,又不相应了,就是跟名号功德不相应了,所发之心跟名号不相应了。那若一众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这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这个心与南无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名号就相应了,你念佛就得力了,你就有这样的权力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砰!”那个导弹就发射出去了,那就有爆炸力了。要不然我们不相应,你念“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计时没人理你的,因为什么?你心不相应,业不相应。所以誓愿很重要。 而众生未尽成佛,菩萨已自成佛。 他后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观察。 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烧令使尽。草木未尽,火栝已尽。 就是火种的意思。我们见过那个烧柴,就是前面的把后面的点燃了,自己已经焚尽了。我们现在做饭的地方还是烧木柴的。你前面的想把后面的燃着,你必须得自燃,自燃的过程就是回向的过程。把别人点燃了,自己这一根木头已经烧完了,这烧完了,就是业力已经尽了,都化作智慧的光明了。 我们欲使一切众生成佛的心就是点燃了自己,点燃他人。在这个点燃的过程,那么必然是最先成佛。这是个所谓的方便。 草木未尽,火栝已尽。以后其身而身先。 这个不是给我们教一个盗心偷心,也不是教一个技巧,实在是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这没有技巧的心,但它真是很朴实的一个成就的机制。阿弥陀佛就这样发的愿,说若有一众生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而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了,我们还在这个生死路上徘徊呢,还在无明业力中徘徊呢。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了,在十劫前已经成佛了,那我们为什么现在还不成佛呢?还在这徘徊呢?所以观音势至常与我等作伴侣,干什么呢?这是阿弥陀佛化现哪,分身慈悲方便,令我等得度,是这样子的。 以后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 这个“巧”没有任何的技巧,只是说如实的道德的成熟啊。“若一众生不成佛,誓不成佛。”这样发愿实在是我们应该薰习的。 开始我讲,像我们遇到一个癌症病人心里会发慌是一样的,但你要是真正如实有这样的信念,那你就心里就没有畏惧了。对方就是死了,你有无上的菩提心,死在你这儿,他也有无上的善缘,你也不会畏惧,你没有什么可畏惧的。要不然你有畏惧,你畏惧在什么地方呢?你心智不究竟故,你心里有保留故,你会畏惧的说:“这不行啊。”有保留的。所以说发无上菩提心,欲令一切众生先我成佛。这样的誓愿,你发一发,试一试。 以前我到一些地方啊,尤其象版纳这些地方,我就领他们老百姓念念佛,然后说发发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让他们发发愿,“人不往生,我不成佛”。他们也不知道说的啥,但是就说一说呗。我们自己下面可以发一发,试一试,你读一读、试一试,看你自己心里的状况是接受的还是排斥的,是疑虑的还是欢喜的,你可以试一试。不要把它当成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了,那就真没有关系了,那就数别人家的珍宝了;要有关系了,以佛愿为我命,那你自然生命有价值了,作阿弥陀佛的使者,如弥陀所行,行弥陀之法。这样,我们这一生就不辜负父母给我们这个生命,养育这个生命,也不辜负国土载负我们,佛教给予我们圣教的这个教理机制,不辜负三途之苦有情,回施他们真实利益。 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无上方便也。 这个归结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成佛的广大清净平等机制,就是愿共众生咸得成佛的、一时成佛的法性的周遍得见。实际文殊菩萨的誓愿就是一时皆显法性,一时表明法性之随顺的法界缘起罢了,就是智慧缘起。我们每一个举心动念皆以智慧缘起,人很容易得到广大清净的佛法利益。 六、离菩提障 离菩提障者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知进守退曰智,知空无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我心贪著自身。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这一段文字在《往生论》中是份量比较重的。现在你看看社会上的净土教育,搞不好就是障菩提门,就是为自求。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是怎么来说。 障菩萨门者 菩提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上的道业。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前面讲,不为自身住持安乐,欲拔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往生安乐国土,是这样的一个誓愿,远离了这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何等三种? 1、依智慧门 一者依智慧门。 依智慧,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心智所缘境,你要是不依智慧,你会依什么呢?所以这个地方,先依智慧门。 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何以故呢?依智慧门而建立的这样出离障菩提法。 知进守退曰智,知空无我曰慧。 这是昙鸾法师给我们作一个解释。一般的经典上对“智慧”的解释就是无依无靠无染无著智慧力,那么这个地方呢,实际就是无所可得,无所可造作,无所可对待,这样的智慧力。 知进守退曰智,知空无我曰慧。 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我心贪著自身。 来解释我们以智慧门来消除虚妄为我的这种心智。我们看看世俗人,我们看看周边人,看看自己的心智,有几念是不为自求的?要如实地审观啊,这个不要草草地带过,草草地一带就过了,但你用得上用不上呢?不为自求?不为自身求安乐?是不是这样呢?要是这样你就是智慧门的守护者。 有智慧人就不为自求了,所作所为但是回向众生,不为自求。这样就得智慧无染,无染无著智慧力必然会现前。人若依无染无著智慧力,人就会消除执着带来的痛苦、对待带来的磨难。 2、依慈悲门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拔一切众生苦,正是净土法门这个回向门的一个特定要求。所以第五门回向门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成就大悲心就是不舍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安乐的心愿,这样一个心愿。 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我们也可以审观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慈悲心呢?学佛人要没有慈悲心,实在是难以成就学佛的机制,你就是学再多的东西也毫不相干。有一次他们开会,我在会上提了一个机制性的东西,我说大家这么多的文章啊、论文啊、科研成果啊,跟我们自己的心智有几分相干呢?我提出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学这个教义、教理、修法,我们有几分跟自己的心念、业缘相应呢?诸位菩萨一定要善思维观察。若不善思维观察,那还会产生一种什么呢?法是法,我是我啊。所以呢,依悲门、依智门所产生的二种法则。 刚才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遇到困难、遇到别人苦难的时候,想逃跑什么的,不敢面对啊,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遇到,反正我经常遇到。现在有时间遇到还是有所……有时候就会迟疑了一下。但要是真正不回避任何人的困难、任何人的业缘,来帮助一切有情解决现前难缘,令人离苦得乐,那真是一个很难得的修持机会。在我们这个五浊恶世、苦难世间,这样的修法是太频繁了,要真正有这样的心智能迅速成就菩提,所以“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你可以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机制呢?我从自身的学佛经历,感觉慈悲心是最难生起的,智心易生,因为智心很好用的。智心呢,守护寂灭也好,无染无著也好,反而很好生的,悲心十分难发。我从我这个角度看啊,很多善知识劝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做一做事情啊,真是很多人在劝我,有一些老修行劝我,说你还是要讲的。我说我实在不愿意讲,我实在是不愿意管,实在是不愿意问,经常是消极的心理,十分地消极,没有慈悲心。看这个苦,这苦如幻,实不相干啊,你苦什么?苦去呗!实际就是没有慈悲心,慈悲心极为匮乏。 我不知道,大家可能都是大乘菩萨,慈悲心具足,慈悲心一定要具足啊,那修法就特别容易了。在十年前别人就说,我就是声闻心智偏重,比较喜欢守护于寂灭,无依无靠的力量,那个心智比较强一些。所以很多菩萨们,就劝我说,你这样要么就没命了,要么就住山死在山林了,要么就过去了,过去了……就这样过去了。我以前在寺院经常眼皮一塌一天就过去了,象木头一样,别人养个木头呗,就过去了,没有慈悲心,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没有慈悲心,他就动不成,做不了,就是智慧心匮乏,慈悲心缺乏。那么学佛呢,我们现在学习净土的人,悲智的修持很重要。 3、依方便门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 这十分重要。 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这个方便门,真是需要我们好好地检讨检讨了。“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这里昙鸾法师一带而过了。怜悯众生心能不能生起来呢?能不能运用纯熟呢?那就是所谓的正知心了。这真是……起码是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这三种门,我们要是能依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来审观修行,就会远离违菩提法,行正修行路。这是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提出的往生的根本依止。我们从开始学到现在,看看《往生论》所谈的都是怎么发菩提心,运用菩提心、智慧心、慈悲心、方便心,没有其它的教言。 好,我们看下面的文字,把它贯穿起来。 七、顺菩提门 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身求乐,即违菩提。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菩提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依大乘门。大乘门者,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是故又言:“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在这个文字中承前启后的,他表述了一个菩提心、菩提门,怎么远离违菩提心,成就顺菩提法满足的修持的机制。看他的文字。 顺菩提门者 前面讲了三种远离违菩提门,现在讲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 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字——“随顺”,三种随顺菩提门,在凡夫心智中,这两个字太重要了。要是入如来种性、种性类菩萨,这两个字就太简单了;在我们凡夫心智中,“随顺”二字往往不是那么清晰,在《往生论》整个教言机制中,天亲菩萨把“随顺法满足”放在整个净土法门修行的一个机,象一个机轴一样,它的运转的机制在这个地方,在哪呢?就在这个随顺法满足上。 象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你随顺这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你会得到法的满足,无造无作,得见法性,自性安乐。但你稍一造作,就会埋没在你自己的情计中,不能得解脱,不能得智慧,不能得广大无碍力。所以这个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是十分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观察机制、实践机制、认识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一旦丢失,你想深入净土,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说“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他下面举这三种菩提门法怎么来满足我们的心智呢?往往我们以为我得到什么会满足,这个地方他告诉你,随顺菩提门法满足,你要是能在这个地方随顺,能得到法的满足。这实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制问题。我们都知道宗下学禅的人要是没有所悟,你真是没法在了生死的路途上解决问题,所以宗下以证悟为修行的机制;那教下以开圆解为修行的机制;那净土以什么为机制呢?就是随顺为机制。 你要不随顺佛的果德,随顺佛的愿力,随顺佛的国土,随顺佛的不可思议的给予,你成就不了的。这实在是有差别的。为什么要讲净土法门是佛力摄化、佛力住持呢?很多人不在意这个,盲目地争论,那有的人用宗下的教言、或者教下教言,盲目的去推导净土,结果混乱纲宗,使法互不相摄,产生了矛盾;通达之人是通达说。那法门所设置呢?我们就依法门说,各见方便。凡夫者呢,于法门纲宗得见方便,你就能有下手的机制了,一实践这个法你就得方便。所以这个法呢,是随顺契入、随顺满足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了。要丢开这个机制,那我们想学习净土太难了。所以这两句话十分重要。 何等三种 1、无染清净心 一者无染清净心。 无染清净心它所傍依的实际是智慧门。 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这就是智慧门所摄的清净心。若人得见清净心,即入智慧门;若人入得智慧门,就不为自求,不为自身求安乐。所以,无染故,人得安乐;人得安乐故,不为自求,成就智慧门,智慧门守护者,也就是无染心成就者;无染心成就者入得智慧门,得用智慧,所以,不为自求。 这三者,是相成相辅的,是互表互佐的。那么你在这个地方看得到了,那么随顺清净,故无染,不为自求;不为自求故,入得智慧门,得见智慧方便。这文字是前后相互地互彰互显。所以呢,是为顺菩提门。无染清净心,令众生不为自求,不为自求而得清净心,清净心得入智慧门,智慧得以……下边的所谓清净心。 2、安清净心 二者安清净心。 你经常听到社会上的人在说,我们要以清净心念佛。我就问:“什么叫清净心?”回答不知道,我说:“不知道那你还是学学《往生论》吧,《往生论》在这个地方有解释。”那么安清净心。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菩提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拔一切众生苦,菩提安乐一切众生,因为有无染清净心故,得智慧安乐,智慧安乐观察世间,必然生慈悲之心。何以故呢?因为无染心而得自在力故,得清净力故,以清净力观察世间染着有情,必然生起慈悲心来,就生起安清净心。虽然无染无著,但见世间众生染着有情,必然生起令其离苦得乐的心智。 所以这是相承辅的,就是前后次第而生起的,要没有前面的智慧门,也就是所谓的无染清净心,那么这安清净心是无以安立的。这个清净心安立在什么地方?你不能安立在自己的业相中,安立在自己的业相中那就自利了,就又落到自利上了。所以呢,若得清净心智,无染无著,不为自求,那就会利益世间。利益世间安清净心拔一切众生苦,安稳一切众生,不舍离苦恼众生,令其得安乐住。这是所谓的安清净心,也就是慈悲门所摄。 这样的人必然生起智慧。远离无安众生心,你看到众生在无益的苦恼之中、无益的挣扎之中呢,你自然会给他予善巧。何以故?你的智慧就会产生妙用,要把智慧放在自己所谓的现缘上,可以除你的烦恼,现行烦恼。但对有情,你得见之时呢,自他本来是不二的。如是经、心、愿、心智实不相隔,那么这样就会产生安清净心的效果,利益于众生的法则。 3、乐清净心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菩提是毕竟常乐处。 这个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菩提是一切毕竟常安乐处。我不知道诸位善知识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是什么样,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平白的话语,若是平白的话语,一带就过去了,你就不在乎它,你要把它当成珍宝收藏起来,运用在自己的生命中、思维中。你要真正认取了菩提是毕竟常安乐处,那菩提你一定会常守护、常运用、常实践的。那菩提是毕竟常安乐处,我们能不能真正地认识到呢? 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 象我们现在说,你好比一个人生烦恼了,好比说经济匮乏了,你给他点钞票,或者他身体不好了,帮他去治治病,这解决不了究竟的安乐问题,这只能解决一个事相问题,现缘事相问题。那怎么能令众生得毕竟安乐呢?摄一切众生往生彼国故,令得毕竟安乐。这个是真正地作了一个究竟的交待,使他成佛啊,于佛法得不退转啊,这是毕竟的安乐。 往往我们在这个地方认识不清楚,好比有的出家师父就说:“哎呀,这出家不能行孝道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说:我妈给我打电话说,你回来吧,你讨个媳妇养个孩子也好啊,你也可以行孝,你在外面干啥呀?对不对?谈这个事情,说我现在很矛盾,你说是回家好呢还是出家好呢?我说出家好,没说的,不用选择。为什么呢?我们能令自己的父母毕竟入无上菩提,你只管守护这一点就行了,你一定给他们最上的安乐。但在世俗上你只能给他们端吃端喝,给他们点钞票,给他们点方便。我告诉你,业力不可取代,轮回不可取代。所以呢,你孝敬一时,你孝敬不了究竟。 那我们出家人呢、学佛人就行毕竟给父母一个究竟的大孝,令其成佛的大孝,毕竟离苦得乐的大孝。这里我想诸位善知识一定会善于观察的,那你说我们在家居士咋办呢?在家居士呢,那也是回向他们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一生成佛,效果是一样的。但跟出家不能比啊,形象不一样吧,对不对?你看我举个例子,我这不是偏赞出家人。 我到西安去了,看到许多学校放暑假什么的,放什么假不知道,很多很多的人,哦,是春天,不是暑假了,春游吧什么的,到终南山,很多很多的,一路上都是学生。哎,他们看到我了,说:“和尚和尚。”一个人一喊:“阿弥陀佛!”结果人人都喊“阿弥陀佛!”你看看厉害不?你再大的老师你也不敢那样教他们,一个和尚就够用了。一会儿又开过来几辆卡车,是哪个劳教所的人去劳教,穿带条的衣服,一见我,“和尚和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说阿弥陀佛,他们都阿弥陀佛,你说这和尚有用没有用啊?种下了永远不退转的金刚菩提种子,对不对?“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你要相信的,我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在家不如出家人!对不对?出家人是有方便的。从这个地方来说,出家人毕竟给大家带来一个学佛、念佛究竟的一个机制,很难得的。这个地方不是偏赞出家人,我们是实话实说。 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则违菩提。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依大乘门。大乘门者,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 大乘门者,就是一切众生同成菩提是大乘门摄啊。我成佛道,他得度脱。这不是大乘门。大乘门者,一切众生咸成佛道,毕竟不退,是大义门所摄。所以“谓彼安乐佛国土是也”。 是故又言:“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随顺菩提门法满足”,一定要把这句话读熟。净土一法离开随顺无以修持,离开随顺无以满足,离开随顺无以菩提。你要给自己定死了,你要不定死,这个地方你很难趣入二种种性——如来种性、菩提种性。 你要说你靠自己的力量这一生成办,你要看看自己的德行了,要珍惜自己的德行了。这个我们不能胡说啊,我们自我善自斟酌啊,这个我不知道,有的人可能就是不退转的菩萨,本来就不需要什么的,我们不敢妄判。但是我们真正学习净土的人,要是不随顺,难以得法满足;不随顺,难以得菩提的心智;不随顺,难以趣入这种所谓的不退转的法则。你善于观察就对了,净土法门离不开二字——随顺。随顺得法满足,随顺趣入无上菩提。 整个《无量寿经》所讲的一个要点就是随顺得入。但你现在看看修行人,门一关谁也不理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结果念三年也没有念出个随顺,还不行,还来随顺,因为念不出随顺的,就得念嘛,念念念就知道自己不随顺不行了。随顺什么?随顺佛的愿望,随顺佛的果地,随顺佛所证实的真实法益,而不是随顺自己那个功夫,功夫永远会散坏的。 所以《普贤行愿品》给我们讲啊,我们到临命终时,一切周边因缘会散坏,自己的色身会散坏,那你的功夫呢?一样会散坏,你所有的东西都会散坏的。唯有什么呢?大愿!阿弥陀佛的大愿摄取你,一时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十大愿王,不坏不散,令你清晰地往生彼国。这就是随顺法得到的满足。(编注:《普贤行愿品》中: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一法不随顺,何以契入?我们善于观察就对了。要是把握了随顺,我们就掌握了净土法门修行的一个大的机制,自他二利一时得以方便。你要是没有这个契入点,你太难进入这个方便了,很难很难的。 我们还看下面的文字。 八、名义摄对 名义摄对者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达如则心行寂灭,通权则备省众机。省机之智,备应而无知。寂灭之慧,亦无知而备省。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 “应知”者,谓应知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萨法则不成就。何以故?若无智慧,为众生时,则堕颠倒;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是故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诸法各有障碍相,如风能障静、土能障水、湿能障火、五黑十恶障人天、四颠倒障声闻果。此中三种不远离,障菩提心。“应知”者,若欲得无障,当远离此三种障碍也。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乐有三种:一者外乐,谓五识所生乐。二者内乐,谓初禅、二禅、三禅意识所生乐。三者法乐乐,谓智慧所生乐。此智慧所生乐,从爱佛功德起。是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三种心,清净增进,略为“妙乐胜真心”。“妙”言其好,以此乐缘佛生故;“胜”言胜出三界中乐;“真”言不虚伪、不颠倒。 这一段文字量稍微大一点. 名义摄对是《往生论》上卷文字的一个名题,名义摄对是十重义的第八了,他把它划到第八重义,第六第七离菩提障、顺菩提门,从五六七我们都没提及了,第八名义摄对,《往生论》上卷,第八名义摄对,我们谈个名吧。 第八重义名义摄对者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 在般若门中,般若者,我们说诸佛之母啊,智慧者,一切诸佛出世,莫不来自于智慧。我们学佛看到,经常会看到文殊——七佛之师,一切诸佛的教化出世,大乘教言中离不开文殊,一切诸佛成就离不开文殊,就是离不开智慧,也就是所谓的般若门的守护者。 智慧是一切法则之体,刚才强调说般若是大智慧的一个总称,它含有慈悲方便,三种摄取般若,般若摄取三种实质的内涵就是智慧、慈悲、方便,称为般若之智。它这是一种互说。 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这个方便,跟前面这个方便,不可喻说,不是一样的方便。此是大方便所显,后面他会解释。 般若方便 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 方便权巧,过去人讲方便权巧。 达如则心行寂灭。 入得真如心智啊,必然平等寂灭,一味真实,所以“达如则心行寂灭”。寂灭一法,人不要畏惧,寂灭若生方便,自然不证于实际,就会有这种智慧门所摄了,慈悲门所摄了。我们看他下面怎么来转换这种寂灭心智。 通权则备省众机。 那么权者,种种事相现前,就会不舍众机,以寂灭心智,就是净法守护之中,不舍众缘。 省机之智,备应而无知。 虽然能对一切机不舍,了了分明,而无所染着,它这个无知与无染,是相应的一对言说。因为众生一旦染着,就会产生分别,分别对待就会产生取舍,取舍就会产生满足不满足的苦与乐,就会产生恶果。这个无知呢,就是明了而无染着,所以“备应而无知”。无知是寂灭相,但是了了与分明,备省众机;了了分明,无所染着,是“备应而无知”。 寂灭之慧,亦无知而备省。 那么,虽然是寂灭,但它表达慧用之时,活活泼泼,无知而了了分明,无染着而分明于世间。这个就是悲智的双用,那么学佛离不开这种法则。 然则智慧、方便,相缘而动。 就是互佐的,要是单有智,多证实际;那你单有慧,你多会堕入事染。因为智慧具足啊,才能产生真正的方便,以般若智,无染无著,但有妙用而无染着于世间。所以它这是互动的。 相缘而动,相缘而静。动不失静,智慧之功也。 智慧的体啊,虽然发起广大妙用,无染无著故,使其清净故,所以是智慧之功,动而不失静,是智慧之功。 静不废动,方便之力也。 种种方便,备省一切现缘机制。这样,那是方便之力。 是故智慧、慈悲、方便,摄取般若。 般若是我们说佛教的智慧教体,这个体的机制一般我们称为大般若。世尊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也是用功夫最长的。他住持弘法四十九年,用了二十二年讲般若经。般若智在佛法中是一个大的机的体制。象我们汉传佛教又称般若乘啊!就是般若乘的教典,智慧乘的教典是最普及的。 般若摄取方便。 “应知”者,谓应知智慧、方便,是菩萨父母。 菩萨父母,就是般若是菩萨之体,智慧、方便、慈悲是其内容,也就是它的手足方便。 若不依智慧、方便,菩萨法则不成就。 我们若行菩萨道,离不开智慧、慈悲、方便,决定是离不开的,若离开了无以成就。 何以故?若无智慧,为众生时,则堕颠倒。 这是没有说的。没有智慧人就会染着,昧于事相,流转三途。现在这个固执有情啊,就是缺乏智慧的,你要是看到这个人特别固执,特别顽固,说什么道理跟他讲不通,这样的人一定缺乏智慧。你就劝慰他说:你需要点智慧来养育养育,来磨砺磨砺,来滋润滋润这个生命。有人真是固执啊,固执就缺乏智慧,就是死执一法以为实有,这样就缺乏智慧,很苦的。 我们这个时代呢,智慧的机制特别需要润滑这个世间,刚强难化嘛。我们平时都不刚强难化,平时都很有智慧,一到真正动你的筋骨的时候,你都没有智慧了。真正撞到我、我所,冲击你个人的脸皮、得失的时候,智慧都消失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别的一个形象。那我们怎么来审视这个机制呢?我们可以审观一下,每个人审观一下自己的因缘,撞到我、我所的时候我还有没有智慧?还是不是无染无著的?要是那个时候你还真正无染无著,那你真正得力于智慧了,真正得力了,你真有智慧了。 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 这个我是深有感触的。我现在有点怕闭关了,今年他们又和我提闭关,钞票也拿来了,人也来了,什么也来了,闭关三年,鼓励我闭关,我想了很久,我一看大家都需要我,我也害怕闭关了,一闭关有个啥念头呢?私心就生起来了,要么就是一坐三千年,啥也不要管了。这个心念特别容易成熟,很容易就成熟了。这眼睛一闭,佛一念,啥也不管了,堕怠的心,那种实际的心,就断灭实际的心,一时就成就了。它这是个安乐窟,是个窟穴嘛,实际窟啊,这个窟很安慰人的,无造无作的往那一蹲就行了呗,眼一眯就过去了嘛,我挺怕这个的,我以前一闭关这个东西就会现前。闭关一个来月好了,人就进入那个状态,一点外边的东西也不管了,心里一下就进来了,净下来了。后面就有劝化了,说你要管点闲事怎么样的。 所以说若无方便,观法性时,则证实际。实际者就趋于断灭了,很容易取断灭啊。你要有声闻心智,没有慈悲方便,那就很容易断灭的。所以说智慧、慈悲、方便三法修持是菩萨具足行,也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是故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那么远离这三种心,人就会真正的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极为好说,但是要运用得纯熟,实在需要不断地观察、实践、运用、成熟它。 应知。 诸法各有障碍相,如风能障静、土能障水、湿能障火、五黑十恶障人天、四颠倒障声闻果。此中三种不远离,障菩提心。 昙鸾法师,因为他是讲经法师,他有许许多多的经教的词语。古来已久啊,过去在唐朝写的关于昙鸾法师的文字,对昙鸾法师的文字就是他太拘泥这种教相了,就有人感觉太繁琐了,但他讲的很深刻、很具体。 他举了这么多例子,“各有障相,如风能障静、土能障水、湿能障火、五黑十恶能障人天、四颠倒障声闻果。此中三种不远离,能障菩提心。”那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真正的智慧、慈悲、方便的心运用出来,随顺这个菩提心,得到法的满足呢?这个诸位善知识,需要学习,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细致地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这样去审观。 “应知”者,若欲得无障,当远离此三种障碍也。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这文字是天亲菩萨《往生论》上的原文,“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总体来说,用一句话来说,用一种心相来说,就是妙乐胜真心。那你要具足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这个心一时成熟,它就会表现妙乐胜真心,应知。 乐有三种 妙乐有三种,他举了三种乐,我们应该对比一下。 一者外乐,谓五识所生乐。 眼耳鼻舌身所生的乐,色声香味触所生的乐,所谓的五欲之乐,这是所谓的外乐。 二者内乐,谓初禅、二禅、三禅意识所生乐。 因为禅定是非假外缘的,但是内意识广大的这个实践所产生的定相之乐,此乐非外识所产生的乐,就是外境所产生的乐,这是很大的机制差别了。所以一个是欲界众生所有,就是第一个外乐是欲界众生所拥有;第二个内乐是色界天,就是色界天所拥有。 三者法乐乐,谓智慧所生乐。 法乐,这个乐是来自于智慧所生、圣者所守护、智者所偏爱,跟前面这二种乐呢,是有很大的差异了。不管是色界天还是无色界天,或者是我们这个欲界,他们终是六道轮回啊,这个乐毕竟是不自主的,或者说是相对的;那么智慧之乐是方便的、是慈悲的、是究竟的。 妙胜真 此智慧所生乐,从爱佛功德起。是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三种心,清净增进,略为“妙乐胜真心”。“妙”言其好,以此乐缘佛生故。 因为我们缘佛法而生乐,那么世俗之乐、五欲之乐、包括禅定之乐,你也就很容易逾越,也很好运用它,不染着它。所以缘佛而生,胜法之乐,也就是所谓的法乐。 以前看过其他善知识解释昙鸾法师的这一段文字呢,解释了大概五种乐、八种乐。讲了好比说,利益世间众生之乐,大慈悲善巧之乐,讲了很多乐,讲了七种八种,这个地方我们就按他说的三种乐。 “胜”言胜出三界中乐。 因为三界中无外乎是禅定、五欲之乐,我们这个欲界有情中,以色声香味触法,在这个五根中、五识中得到满足,所谓的欲乐、禅定之乐,非想非非想这种色界、无色界这样的乐,但是都在三界之中,所以言胜出三界乐。 “真”言不虚伪、不颠倒。 这一段文字他剖析了三种心聚集的这种胜乐真心,妙乐胜真心。 佛法不离佛法受用,佛法不坏佛法受用,佛法虽然远离为自身心受诸乐故,但是受真实之乐,就是无染无著,清净安乐,智慧慈悲,方便之乐。这个需要我们一定要有深入实践的机制,要不然我们会堕入世俗的为自已的身心求安乐,而不是因为法乐建立。所以这三种乐中要我们以法乐缘佛而得以成就,以智慧、慈悲、方便、无染心、乐清净心、安清净心来运用这种妙乐胜真心。实在是有乐的,这个乐是无畏的乐、智慧的乐、无染着、威德的乐,这个乐是可行的,是逾越三界的。这种随顺着佛的果德,广大圆满的回施令我们生起广大的法喜,所以是法喜之乐,这个地方还是鼓励我们大家来实践、成熟这样的乐。 这一段文字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中是一个纲目性的文字,就是《往生论》的主题,讲到菩提心上了。所以往生之乐,没有离开三种心的成熟,就是妙乐胜真心的具足。我们在妙乐胜真心这个地方若是有疑,或者说智慧、慈悲、方便上面有疑虑,下面一定要去审视思维;有疑虑的要提出来我们不妨有一个剖析,能除你的疑,那你就好用了。在这个地方要是一般剖析的不透啊,就会产生疑虑的,就是于法有障碍,行法有障碍。 愿大家都入妙乐胜真心,都得到真正的法乐! 时间又到了。明天我们接着学习。 录音记录:明璃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