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佛海起航 关于八关斋戒的开示


2014/9/4    热度:299   

达真堪布:佛海起航 关于八关斋戒的开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是最最方便的一种修法,是佛祖当时为在家居士而传的法。因为在家居士每天要做好多事情,要受持更多的戒律有一定的困难。八关斋戒只有八条戒律,时间也非常短暂,就是在一天一夜24小时之内,受持八条戒律。对在家居士来说受持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

  仅仅受持八条戒律能有多大的功德呢?虽然时间不是很长,戒条也不是很多,但是这个功德非常大。和出家人不一样,在家居士每天要照顾家人,要做很多家务,还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若是没有信心,没有决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守护这些戒条也有一定的困难。现在你们能受持这些戒律,说明了你们有决心,有信心。我刚才为什么说这个功德很大、很了不起?主要是决心和信心。内心的这种发心才是真正的功德,心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也可以说你们每天在百忙当中,做这些世间琐事的同时还能受持戒律,这种发心、这种决心非常殊胜,所以功德非常大。

  我上次给大家讲八关斋戒的时候也讲了,对你们来说要受持戒律,环境与条件都不是很允许,不是很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受戒、持戒,这个功德非常大。我们在净土、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不如在娑婆世界、在红尘中修一刹那。对出家人来说,受持这些戒律没有难度,因为出家人没有家,没有孩子,他们有这个条件与机缘,违缘、障碍也不是很多。但是对你们来说不一样,违缘、障碍非常多,条件不具备。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发心清净,你们受一次八关斋戒与我受一生的具足戒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我们的机缘和条件不一样。我受戒方便,持戒容易。你们受戒不方便,持戒不容易,尤其是汉众弟子和这些藏民也有不同。

  你们也不是家家都信佛,都学佛。在同一个家庭里,有的是儿女信佛,父母不信还反对;有的是父母信佛,儿女不信还反对;有的是先生信佛,太太不信,还阻碍;有的是太太信佛,先生不信,还阻碍。个别环境不允许,整个环境也不太好,所以难啊!

  我刚开始到汉地的时候,整个环境、气氛都不太好。虽然每个寺院都是人山人海的,但是真正信佛、学佛的人非常非常罕见。以前好多人对学佛人有看法,觉得学佛人是神经病,有问题。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整个环境、气氛都变了。

  虽然变了,但是懂得佛理,真正学佛的人还是少,非常不容易。

  学佛不容易,受戒持戒更不容易,什么诱惑都有。在我们这边没有网吧,也没有酒吧。内地什么都有,网吧、酒吧到处可见,违缘重重啊!所以在那样的环境里,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们能够受持戒律,这个功德非常非常大。

  我为什么讲你们在一天一夜里受一次八关斋戒的功德,已经超越了我一生当中受持具足戒的功德?我们是从具体的环境、条件,各方面因缘的角度讲的。从小到大,我一直有受戒、持戒的条件,所以容易。你们就不一样了,因为发心不一样。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去帮助一个人,或者要去布施,如果吃的、穿的这些物品、资源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布施给别人一顿饭或一碗米,与你在一无所有,缺吃缺穿,快要饿死的情况下,布施给别人一顿饭或一碗米不一样。因为发心不一样,所以功德也不一样。在那种情况下一般人做不到啊!好好的时候,舒舒服服的时候,条件具备的时候,要布施给他人一顿饭或一碗米没有困难,谁都能做到。所以,一定要珍惜机缘,一定要珍惜法宝,一定要好好地受持戒律,能积累无量的功德,能积累无量的善根,多好啊!

  你们在那样的环境,在那样的条件下,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不太难吧。我刚才讲了,这样做远远超越了我这个当比丘的受一生一世的具足戒。你们看,一生一世起码要几十年,你们才二十四小时,这是从时间上讲的。

  从戒条上来讲,你们要守持八条戒律,而我要守持二百多条戒律,差距多大啊!但是我的机缘成熟了,环境条件都具备了,所以受持那么多戒条,受持那么长时间都没有太大的困难。你们呢,虽然戒条少,时间短,但是受持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所以功德就不一样。所以大家要珍惜法宝,珍惜缘分,好好受持八关斋戒。

  受持一天一夜的戒律,可以让自己的相续变得清净,让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若是你受戒了,修法了,心理素质没有提高,没有任何进步,相续没有丝毫的改变,烦恼依旧,习气依旧,那么受戒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上就是没有受戒。言行举止没有改善,心灵上的品质没有提高,你受什么戒呀?你所守护的是戒律吗?受戒不要只看形式,只看表法,只看表面上的东西,而是看结果,看真正甚深的意义。

  什么是戒律?戒是不允许做的,律是必须要做的。一个是决不能做的,一个是必须要做的。真正的戒律是什么?是心灵上的东西,是内心的转变。我执我爱,无明愚痴是不允许的。戒是要戒掉无明,戒掉我执我爱;律是有人无我、法无我的智慧。要受持戒律就要受持这样的戒律,这是最最殊胜,最最究竟的戒律。

  一切痛苦的根,一切烦恼的根都是从我执我爱引起的。上等的持戒是用高见解、高智慧去对治、降伏这些最最根本的无明,最最根本的邪见。这是最最究竟的一种受持戒律。高见解、高智慧、高层次的人,这样受戒持戒。这样受戒持戒最好的结果能即身成佛,最起码也能登地。你看,受戒的功德多大啊!中等的持戒,虽然没有断除根本无明,没有断除我执我爱,但是能对治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戒是不生起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律是时时刻刻以正知正见来守护三门,不让三门被贪嗔痴染污,降伏烦恼也是一种持戒。下等的持戒,是认真受持、守护这些戒条,能提高你的修行层次。

  虽然在在处处、时时刻刻不犯这些戒条有困难,但是一日一夜之内不犯这些戒条应该能做到吧?你是否已经修到那种不被任何杂念染污的境界?你是否达到了那种无舍无取,无得无失的境界?没有吧?如果没有,你为什么不用受戒、持戒呢?你为什么不受戒、持戒呢?我说过,解脱成佛之前持戒是为了自己持的,解脱成佛之后持戒是为了众生持的。这个怎么讲呢? 因为自己不是要成佛么?虽然是为了众生受戒持戒,但也是为了自己能解脱成佛而受戒持戒。你解脱成佛以后受戒持戒是表法,你应该表法啊!在人间,你做为一个佛法的代言人,佛的弟子,应该达到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吧!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修行人,不管你是否有成就,不管你是否有修行,都应该受戒持戒。

  第一条戒,不杀生,不能杀害任何众生的生命。如果你故意杀害众生的生命,将来要承担、感受四种果报。异熟果是下地狱,堕落恶趣,要感受恶趣的痛苦。等流果是生生世世要被杀,最终转生为人的时候要承受短命多病等很多果报。

  你现在经常杀生、吃肉,到处偷盗、欺骗,到处做不净的行为,是在吸毒啊!时间久了你就完了。刚开始吸毒很有意思,再吸、再吸,最后就要丧失自己的生命。你现在做这些恶事,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意义是吧?其实你这是在牺牲、断送自己的法身慧命!相对来说,吸毒不算什么,再严重也只能牺牲、断掉一次生命。如果牺牲、断掉了法身慧命,你就要永远堕落,永远轮回啊!在辗转轮回中会牺牲、断掉无数次的生命,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杀一条命将来要还五百条,这还不算什么,偿还命债以后还要下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从地狱出来以后,还要生生世世地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所以不允许杀生。做为大乘修行人,为了众生的利益,杀生也有允许的时候,但是有条件,就是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之心。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公案,以前的大悲商主杀过短矛黑人,可他不但没有罪过,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什么叫恶?以贪嗔痴所作的一切都是恶。什么叫善?在不贪、不嗔恨、不愚痴的状态下所作的一切都是善。如果你不是因为贪心,不是因为嗔恨,也不是因为愚痴,而是为了众生,为了大家的利益,你杀生吃肉都是允许的。刚才讲的大悲商主,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杀掉短矛黑人的?当时,若是他不杀掉短矛黑人,短矛黑人就会杀掉五百个商人,这样短矛黑人一定会堕落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悲商主不顾自己的利益,不顾自己的安全,毅然杀掉了短矛黑人。这件事在表面上看是恶,实际上是善。

  我说过,善恶也有四种表现形式:一个是表面上看是恶,实际上是善;一个是表面上看是善,实际上是恶;一个是表面上看是善,实际上也是善;还有一种情况,在表面上看也是恶,实际上也是恶。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在表面上看是恶,实际上是善。因为他的发心是清净的,是在对众生利大弊小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没有罪过,因而我们也不要太执着。

  比如吃肉,若是家里实在不同意,实在反感,你随顺一下也不要紧。另外,有人经常到外面去应酬,参加各种聚会、宴会,若是方便,有条件尽量不吃。如果是肉、虾、茅台……都上来了,自己特别想吃,特别想喝,但是还找借口:“随顺众生么,随缘吧……”然后吃啊喝啊,这样肯定有罪过,将来自己一定要承担果报。如果不是贪那些东西,而是发自内心地真不想吃,真不想喝,但是为了避免让那些众生起邪见,起烦恼,随顺一下也不要紧。

  我以前说过,佛法是活的。普贤菩萨有十大愿王,其中之一是随顺众生。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硬碰硬,不能让那些众生堕落,否则是自私的做法。那个时候你没有考虑众生,只考虑自己,你怕将来下地狱,怕感受不好的果报,还是为了自己么。话说清楚,找借口绝对不行。如果不是贪、馋,而是发自内心地真不想吃,真不想喝,但是为了避免众生生起邪见或诽谤才吃才喝的,你是为了度化他们才吃才喝的。摄受弟子,度化众生,帮助别人的时候,不是需要四个窍诀么,其中一个就是同行,与有缘分的众生同行。

  当时为什么舍利子度化不了皇宫里的人,后来被文殊菩萨度化了呢?因为文殊菩萨有善巧方便。文殊菩萨刚开始到皇宫的时候并没有给他们讲法,“好,我们吃喝玩吧!”然后文殊菩萨就陪他们吃喝玩啊,慢慢地调啊调啊……最后都调整过来了,都度化了。摄受弟子、帮助他人要有窍诀,要有方便啊!你要摸清楚、看清楚。若是能利益他们,你就不能客气了。目的不一样,你是为了调伏他们,度化他们,而不是为了自己贪吃贪喝贪玩。所以,持戒应该有个方便。我们受戒持戒的时候也要灵活,不能死板,要根据因缘,根据具体情况来受戒持戒。

  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既然你受持八关斋戒了,就要清净持戒,夫妻要分房、分床等。但是为了度化身边有缘的众生,实在不行,你可以舍戒。你没有预料到,没有注意到就受戒了,然后突然出现情况了,若是他接受不了,他不同意的情况下,你应该舍戒,这个时候不应该和他针锋相对。我不是跟你们讲过么,虽然持戒的功德非常大,但如果这个时候你能舍戒,也是功德。你非常喜欢、愿意受戒持戒,你不愿意舍戒,更不愿意破戒。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为了对方,为了众生,舍戒也是一种功德,因为发心不一样啊!不是找借口,找借口不行,真是这样就行了。但是,大乘修法里,身三种恶业、语四种恶业都有允许、开许的时候,但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是允许的,不是随随便便允许的。

  大乘佛法以心为主,所有的行为都要看发心、动机。你的发心、动机是善,所有的行为都是善;发心、动机是恶,所有的行为都是恶。所以大家一定要听明白,不是随便开许、允许的。这是有一定条件,有一定要求的。不是为了自己,完全是为了众生,在对众生利大害小的情况下,才是允许、开许的。

  第二条戒,不偷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他人的东西,在他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你抢、偷、占都是偷盗。若是有这种心,哪怕是偷、抢、占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偷盗,都会犯戒。

  第三条戒,不YIN欲。所有的YIN行——不净的行为都要断掉。居士五戒是不邪YIN,这里是不YIN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夫妻最好分房。若是没有这个条件,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三门。就像刚才说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就要用特殊的方法。连以不好的心态看一眼都不允许,连这个念头都不能有。若是看了,或者生起了一些不好的念头,尽管不犯根本戒,但是也犯支分戒,也有一定的罪过,也要忏悔。

  第四条戒,不饮酒。酒有各种各样的,有吃的,有喝的,也有闻的。你吃多了、喝多了、闻多了能醉。让你心乱,心不正常的都是酒,所以不许饮用,不能,包括药酒都不能喝。为了治病,抹一下或者洗一洗可以,但是不许喝。就像刚才说的,特殊的情况下特殊处理。如果你受戒了,实在不行可以舍戒。若是自己发心清净,真有纯净的利他心或者善心,也不算犯戒。

  第五条戒,不妄语。打妄语也一样,不能说假话、欺骗人家。妄语有普通妄语、大妄语和上人法妄语,但这里指的是不能说任何的妄语。但方便语不是妄语,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是可以说的。现在人都在找借口,我是在说方便语,其实说的都是妄语。现在人所谓的方便语用的很多,涉及的面很广,你看看自己的发心和动机。与杀生、偷盗、邪YIN一样,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开许。就像刚才说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对众生利大弊小的情况下可以。不是为了自己,这是发心,你发心完全要纯正,然后对别人利大弊小,这样的情况叫特殊情况,这样你可以说方便语,可以有一些方便的行为。学佛难就难在这里,不会运用,没有智慧。缺少智慧就缺少方便,缺少方便就障碍多、违缘多。若是有智慧的话一点都不难。有智慧就有方便,有方便就没有障碍、没有违缘,没有违缘、障碍就会顺利达到目的。

  比如今天我们要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坐汽车,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若是没有任何障碍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今天要去拉萨,有的人坐汽车,有的人坐火车,有的人坐飞机,因缘福德不同,条件也不一样。坐飞机快一些,几个小时就到了。坐火车几天也能到。坐汽车的也是七八天就到,时间上差不了多少就能达到目的,能到达地方。同样,我们修法上如果没有障碍就快了。就是缺少智慧,不会运用,不会修行才总有障碍。满脑子矛盾重重,冲突重重,满脑子都是烦恼,都是痛苦。修行难就难在这里,自己缺乏智慧。若是有智慧,有修行,懂得佛理了,就通达无碍了。确实是真的,懂得佛理有智慧的人都是通的。什么都可以,都行,都好,没有一个“不”字。但是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矛盾冲突,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这样也不行。你看,众生、凡夫多可怜,这叫没有福报。

  什么叫有福报、没福报?身心自在才是有福报。这样的人,是畅通无阻的,是通达无碍的,他没有障碍。虽然你有钱、有权,有能力,但是你矛盾重重、烦恼重重、痛苦重重,这叫没有福报!我不是跟你们讲过么,财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才是真正的解脱啊!虽然物质丰富,条件优越,但是你一点点都不自在,一点点都不自由。钱财把你压的那么的疲惫,权力把你束缚的那么痛苦,没有用啊!所以,真的,大家应该追求心灵的解脱,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

  虽然现在大家在山上,物质条件非常的贫乏,睡不好,住不好,吃不好,穿不好,但是为什么每天那么开心快乐呢?因为大家在感受精神的快乐,享受精神的喜悦。所以大家应该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应该去享受内心的快乐,这多好啊!

  第六条戒,不涂抹装饰。涂抹装饰容易乱性,容易引起这些邪念等恶业。如果是为了庄严、保养自身这个坛城,就没有罪过。你涂抹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拿这些东西来装饰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是为了什么?发心动机是什么?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好的想法的。这样容易搅乱自他的心,容易引发、引起不净的行为,引起邪念,所以才不允许。如果你是为了庄严坛城,为了保护坛城,这样可以。主要是看你的发心动机,看具体情况。如果你为了庄严坛城,为了保护坛城,那你为什么在快要出去的时候,或者去见更多人的时候才化妆?这个发心肯定不清净。如果你是为了庄严坛城,在家里也应该化妆啊!如果在家里无所谓,出去见一些人,到一些场合的时候就装一装,还是没有好意,就是想出去迷惑众生,这是不允许的。

  我不是讲过么,我们学佛人不能这样。虽然你是在受戒、持戒,但是你应该干净利索,应该庄严。佛当时也非常讲卫生,佛的弟子都非常讲卫生,非常干净。是要干净、要利索,但是不能过度。如果唱歌跳舞,弹奏乐器,是为了供养三宝,为了供养上师,为了积累福德,可以啊!如果不是这样,在散漫、放逸的状态下,跳啊、唱啊、弹啊,容易引起烦恼,容易引起不好的行为,所以不允许。这都是为了保护最根本的那几条戒律。前三条不杀生、不偷盗、不YIN欲是最根本的戒条,为了保护这些戒条,后五条才不允许。不许喝酒,喝酒了以后,意乱了,心乱了,不正常了,就会造很多业。刚才这些也是。

  第七条戒,不坐卧高贵床褥。如果是为了供养、庄严,我们转念,发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坐卧高贵床褥。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以贪心,坐高一点,住好一点,就会引起傲慢心。如果自己坐在高座上,或者用一些高贵的床,那你肯定觉得,我真了不起啊,这是金子、银子、宝石的。你看容易生起贪心,引起傲慢心。今天本来是要多修法的,但是因为床好啊,一躺下就开始打呼噜睡着了,这样影响修行。

  第八条戒,过午不食。以前佛在世的时候也是过午不食。中午以后吃饭,对修行、对禅修的影响更大,为什么呢?以前那些出家人都在山上修行,每天都要下山化缘,距离很远。如果每天早上也讨饭,中午也讨饭,下午也讨饭,这样就没有修行的时间了,就影响修行了,所以干脆就不吃了。佛就规定下午不用吃东西了。现在你还没明白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这些道理,要是你真明白了,哪还有时间早上、中午、晚上做饭、吃饭。整天就忙活这个,就没有修行的时间了。第一,应该有充足的修行时间;第二,如果是下午、晚上吃多了,就会昏沉,然后就睡着了。做不下去,念不下去,影响禅修,影响修行,所以不允许午后吃东西。过午不食,就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过中午以后不吃东西。不能喝饮料,只能喝白开水。这样对你的修行有帮助,这样身体也轻松,还不昏沉,愿意修行,对修行有帮助。

  这八条戒是最最基本、最最简单的戒,所以都要受持。受持戒律的时候,特殊情况下就不说了,一般情况下要严格守护,不要勉强,要发自内心的受戒持戒。有的寺院每天都受戒,有些人就到处宣扬:“我今天又受八关斋戒了,明天我还要受八关斋戒。”就那么点功德一说就没有了,还自以为了很不起。这样就是没有一个纯正的发心,只是为了装修行人,为了得到一些赞叹,这样持戒没有用。有些人就是爱装,不能这样,发心要清净,发心要纯正,发自内心的受戒持戒,这很重要。

  如果你发自内心地受一次八关斋戒,修一次八关斋戒这个法,对你的修行一定会有帮助的。你的心理、行为肯定都会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有所提高的。如果你每天都受戒,却没有任何的转变、进步与变化,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受戒、持戒。

  别解脱戒之居士五戒

  在别解脱戒中,我们主要讲居士五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别”是分别,“解脱”是脱离六道轮回而获得永久的解脱。谁受此戒,谁就能从六道轮回中得到解脱,这就是别解脱戒。比如说有两个人,一个人受持了别解脱戒,一个人没有受持,受戒的人可以解脱,没有受戒的人就无法解脱。

  别解脱戒是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的戒,最起码也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比如说我们受持不杀生的戒了,这不一定是别解脱戒。如果在你的相续中没有出离心,不是为了脱离轮回而受持戒律,而是为了人天福报之类的种种目的,你受持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这就是一般的戒律,而不是别解脱戒。

  杀盗YIN妄酒这五条戒律,是佛陀对弟子们最起码的要求,这五条都是根本戒。与八关斋戒不同,受持居士五戒所能得到的戒体是一生一世的。

  一、不杀生

  居士五戒的第一条是不杀生,主要指的是不杀害人的生命。杀害其他众生也犯戒,也有严重的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人与其他众生不一样,得到了人身才有解脱的机会,你断灭了他解脱的机会,这个罪过特别严重。不仅在佛法中杀人是犯根本戒的,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杀人也是很重的罪。

  犯根本戒要具备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和结果。

  1、对境:犯杀生根本戒的对境是人。所有的人,老人、少儿、婴儿、胎儿都包括在内了。

  2、思想:分为观念和动机。如果想杀害张三,结果误杀了李四,这是观念上的错乱,虽然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然后是动机,要有故意杀害他人生命的动机,才算犯根本戒。无意当中把人吓死了,或者不小心把人打死了,这就不具备杀人的动机,所以不犯根本戒。

  3、行为:不管是自己动手杀、让别人杀,还是通过念咒、神通等一切杀人的手段,都是行为。

  4、结果:有了行为以后,他确实死亡了,才算犯根本戒。如果他没有死亡,则不犯根本戒。

  这四个条件是一个界限,超越了这个界限才犯根本戒。所以,根本戒不是很容易犯的。犯了根本戒,相续中的戒体就消失了,要重新受戒。如果犯了其他的支分戒或相似戒,也有罪过,但相续中的戒体还存在,所以不需要重新受戒。

  当然,杀害任何众生的生命都是不应该的。我们行善断恶,断十种恶业,首先就是断杀生。我们受八关斋戒的时候,杀害任何一个生命都犯根本戒。居士五戒中,犯根本戒的对境主要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杀害蚊子、苍蝇等其他生命也有罪过,也要感受恶报,但是不犯根本戒。

  在别解脱戒中,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杀害人的生命。但是,大乘佛法是饶益众生的,在没有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如果不杀他,他就会对众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杀了他对众生有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杀人。小乘佛法主要强调形式和表面,而大乘佛法完全看发心和动机。发心动机是善,一切行为都是善行;发心动机是恶,一切行为都是恶行,任何时候都一样。

  二、不偷盗

  居士五戒的第二条是不偷盗。犯偷盗的根本戒,也要具足对境、动机、行为和结果这四个条件。

  1、对境:所有权完全属于别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与他人之间没有任何纠纷的财物(饮食、日常用品等物品也包括在内),并且一次所偷的东西价值超过两元。偷两元以下的东西也有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国家的、单位的财产也是一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拿走国家、单位的财物,或者乱花乱用公家的财物,都是偷盗。

  2、思想:分为观念和动机。观念不能有错乱,想偷的东西和实际偷到的东西要一致。想偷钱,结果拿到的是衣服,这是观念上的错乱,不犯根本戒。还要有动机,如果没有偷盗的动机也犯戒,但不犯根本戒。

  3、行为:采取何种方法都一样,无论是自己偷还是指使他人偷,无论是明着抢还是暗地偷,无论是通过念咒还是用神通得到,都是偷盗的行为。

  4、结果:最终得到这个东西了,心里也知道偷到了,在相续中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犯根本戒了。

  在现今社会,占用、浪费、挥霍公家和单位财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实这个罪过特别严重,因为这都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有的人觉得这是别人的、老板的、国家的,就不珍惜了,殊不知你有这样的机会,是你自己积来的福报。但是众生愚痴迷惑,没有智慧,不懂这些道理,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是损害了自己。

  珍惜财物,节约资源,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好人也能做到,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学佛的人了。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乱花乱用,比如在坛城,这些水电等等,你认为是别人的,实际上这都是十方众生供养上师三宝的财物。浪费坛城的财物,福报消耗得特别快。

  三、不邪YIN

  居士五戒的第三条是不邪YIN。大概地说,邪YIN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为,但是详细地讲起来有很多。

  1、非人。与家族七代之内的亲属有不净行为是邪YIN;与父母兄弟姐妹、僧尼有不净的行为属于邪YIN;与别人已经付了钱财的人,或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YIN。这是在对境上的要求。

  2、非处。在密处以外的地方,比如在口腔、肛门有不净的行为(包括用手)也是邪YIN。

  3、非境。在父母、老师、上师、僧众附近(能听见、能看见的地方),在佛像、佛塔、佛经等三宝物所在的地方有不净的行为都是邪YIN;身上戴着佛像(包括在佩戴系解脱、加持品)做不净的行为也是邪YIN;在人群当中(众人聚集处),或在有光线的地方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YIN。这都是在环境上的要求。

  4、非时。在白天、受持斋戒日(包括佛菩萨的圣诞、成道、涅槃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患病期间、产妇尚未完全康复期间和伤心忧愁之时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YIN。

  5、非法。通过殴打、强暴等手段发生不净的行为也属于邪YIN。

  6、非量。一夜之内做超过五次以上的不净行为也是邪YIN。

  以前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楚,现在知道了,以后要多注意,不要随便地犯这些戒。如果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也可以忏悔。

  犯邪YIN的根本戒,要具足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结果上都有要求,没有结果不会犯根本戒。邪YIN戒跟其他戒也有不同之处,其他戒强调思想、观念上不能有错乱,还要有动机,但是这条戒就没有这些要求了,观念错没错都一样,动机有没有都一样,只要有结果就犯戒了。

  在汉地,如果要求你们完全按照这些要求做,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夫妻之间一方信佛,一方不信佛的情况特别多,有些人不仅不信还反对、诽谤。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随他的意,这并不是你自己想造这些恶业,所以不会有罪过,不会犯戒。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大乘里只讲心,不讲行为和形式,没有表面上的善恶,如果你的发心动机是善的,一切都是善的。

  我为什么在这里讲戒律?就是为了让大家懂得这些详细的内容,懂了以后再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就尽量做,做错了最起码也会忏悔。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你连忏悔的方法都没有,这样造业就更严重了。只要你会调整心,就不会犯戒。如果你没有做到,犯戒了,忏悔就行了,忏悔没有什么可难的。佛说过,两种人可以成就,一种是不犯戒的人,一种是犯戒以后会忏悔的人。如果犯戒了还不忏悔,那你是相信因果的人吗?是相信轮回的人吗?是想解脱的人吗?

  四、不妄语

  居士五戒的第四条是不妄语。妄语可分为普通妄语、大妄语、圣人法妄语(上人法妄语)。圣人法妄语不属于一般凡夫人的境界,比如说“我看见天堂了”,“我去地狱了”,“我看见佛了”,“我看见魔了”这些,超越了凡夫的思想境界,打这样的妄语才算犯根本戒。打一般的妄语也有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

  妄语的根本戒在对境、思想、行为、结果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1、对境:妄语的对境是人,其他非人或动物不算。如果跟精神有问题的人说谎,不算犯根本戒;如果跟精神正常的人说谎话,因为他能听懂你的意思,就算犯根本戒。

  2、思想:动机是为了欺骗他人而说的,没有神通说有神通,没有看见佛说看见佛了,没有看见魔说看见魔了,就犯戒了。自己真正有神通了,无意当中说了这些不犯戒。然后是观念,你想说的是“我看见佛了”,但说出来的是“我看见魔了”,这是观念上的错乱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

  3、行为:行为是采取某种方法让他人知道。是亲自说、通过别人说,还是打电话、发信息说,都一样犯戒。

  4、结果:结果是对方听到了、听懂了。对方相信不相信都没有关系,只要对方听见了而且听懂了你的意思,就犯根本戒了。如果对方没有听见或没有听懂,也犯戒,但不犯根本戒。

  其实打任何的妄语都有罪过,都会犯戒,但是犯根本戒必须具足这四个条件。

  五、不饮酒

  居士五戒的第五条是不饮酒。在对境上,任何酒都一样,只要是能让人喝醉的东西,喝了就犯戒;在思想上,动机、观念都要有;在行为和结果上,喝了并且咽下去了,就犯根本戒,如果只是漱漱口、消消毒,不犯根本戒。

  人喝酒以后很容易丧失意志,很容易放逸,还会犯其他的戒,所以佛对酒的要求特别严。作为佛弟子,任何时候都不允许饮酒。但我们是修大乘佛法的人,要看发心,只要是为了众生、为了三宝,怎么做都行。

  我们这里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出于业务上的需要,经常会有应酬,这就要观察自己的发心与动机。你是为了什么做生意赚钱的?如果发心动机是善,是为了弘扬佛法、救度众生,是为了对社会做贡献而做生意赚钱,这就是大乘修行者、大菩萨的行为,你饮酒不会有罪过,不会犯戒。如果完全是自私自利,不可能有允许饮酒的时候。

  大家都要好好地学一学,学明白了,考虑好了再来受戒。受戒的时候,受一条戒也行,因为你是居士啊,不受居士戒怎么当居士?当居士就应该受持居士戒。酒戒是所有戒的基础,如果不受酒戒,受其他的戒也不能成为完整的戒。酒戒是必须要受的,受这一条戒叫一戒居士,在此基础上,再受一条戒叫二戒居士,受三条戒叫多戒居士,受四条戒也是多戒居士,能受五条戒是最好的,是圆满居士。你们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修行程度受这些戒。

  持戒波罗蜜多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持戒波罗蜜多,主要讲戒律。戒律有好多种,这里主要讲断恶行戒、行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修持戒律要断一切恶,行一切善。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善恶的标准、因果的细节,只有佛法里才有,只有佛才能说明白,除了佛之外谁也说不清楚,即使说也只能大概地说,不是详细、究竟地说。佛讲的善恶标准有好多种。世间出世间,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不同。

  一般的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属于世间的戒律。如果你能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就可以投生为人,或者转生为天人,享受人天的福报。断十种恶,行十种善也可以作为出世间的戒律。出世间的戒律要具备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智慧。没有这些就不是出世间的戒律,不受持出世间的戒律就不能解脱,不能成就,更不能成佛。

  小乘里善恶的标准主要是出离心。如果对世间法有贪恋,为了世间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不贪恋世间的利益,而是为了解脱,为了寂灭,所做的一切都是善。也就是说,只要有出离心的摄持,所做的一切都是善;没有出离心的摄持,所做的一切都是恶。

  大乘里善恶的标准主要讲利他心。为自己、自私自利,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为众生、为他人,有利他心,所做的一切都是善。

  这是善恶的标准。如果我们不懂得佛理,不懂这些善恶的标准,就无法能够衡量、分辨、取舍善恶。你所认为的善不一定是善,你所认为的恶也不一定是恶。我们现在经常以自己的想法去衡量:“我很善良,做了很多善事,怎么还没有好报呢?他那么坏,造了那么多恶业,为什么还那么春风得意、一帆风顺呢?”善恶很难分辨,尤其是好人和坏人很难分辨。佛在经中讲过,人有四种类型:外熟内也熟,外不熟内也不熟,外熟内不熟,内熟外不熟。心里清净,表面上也清净,这叫内熟外也熟;心里不清净,表面上也不清净,这叫外不熟内也不熟。这两种人很容易分辨、判断,但是另外两种人却很难分辨。一种是外熟内不熟:外表上很清净、很善良,但是内心不清净、不善良。还有一种是内熟外不熟:表面上不清净、不善良,但是内心是清净的、善良的。这两种人很难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善人还是恶人。所以不能轻易判断别人,不能轻易判断善恶因果。

  有种人就是不相信因果,怀疑因果。佛讲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管我们做善业了,还是造恶业了,过了千劫也不会浪费,到时候一定会成熟的。什么时候报,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的言行举止,包括每个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我们也说不清楚。懂得佛法,懂得佛理,有一定正知正见的人,才能分辨,才能取舍。所以还要学、还要修。

  首先要明白佛理,这个很重要。我经常跟大家讲,闻思修是有次第的。先闻思,有了足够的闻思再去修行,才能成就,否则怎么修呢?若没有足够的闻思,不明理,不知道佛讲的善恶标准,怎么分辨、取舍善恶呢?

  在不同层次里,有不同的善恶标准。首先你要知道这些标准,然后看自己的相续,自己的修行在哪个层次上。如果你在世间的层次,就以世间的善恶标准来衡量。如果你在出世间的层次,还要看是在小乘的层次还是在大乘的层次,在显宗的层次还是在密宗的层次,再用相应的善恶标准去衡量。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在行善还是在造恶。

  你判断别人、衡量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他的境界在哪里,最起码要有他心通吧!你知道他的境界在世间的层次里,你就可以以世间的善恶标准来衡量他,看他是在行善,还是在造业。你知道他的境界在出世间、在小乘,你就拿出世间或小乘的善恶标准来衡量他。如果他在大乘,而且在密宗的境界,那你就拿大乘、密宗的善恶标准来衡量他。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就不应该判断、评价别人,说别人的是非,这是造业!你没有这个资格!第一,你不知道世间出世间、小乘大乘、显宗密宗的不同境界与善恶标准。第二,你也不知道他人的境界与层次。要衡量、知道他人的境界,你的境界必须要比他人高。高境界可以观察低境界,低境界无法观察高境界。

  有的人说什么“这个法师讲得好,那个法师讲得不好”“这个法师如法,那个法师不如法”。祖师大德为什么要求我们“不赞不谤陌生师”?因为这样容易造业!造业了就要承受果报,这个果报非常严重。如果你诽谤了一个具德的、有成就的圣者,这个罪过比杀害三界所有众生的罪过还大。为什么要造这么大的业?将来怎么承担这个果报啊!没有必要嘛!

  不赞不谤,不要轻易去接触、亲近,不要轻易地跟他学,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说他的是非,也没有必要舍弃他。他也是众生,你舍弃众生也是一种罪过。作为菩萨,舍弃众生就是舍弃菩提心。如果把菩提心舍掉了,怎么能成就呢?

  这些善恶标准是大概地讲的,很多细微的还没有讲。我们先要掌握一般的善恶标准,以及不同层次中不同的善恶标准,然后再去衡量、分辨、取舍。佛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们认为学佛有那么简单,有那么容易吗?要是有这么简单,有这么容易,众生就都成佛了。

  有人认为:“我在学佛,我在修行!”实际上连善恶的标准都没有掌握,也不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小乘里怎么讲的,大乘里怎么讲的;显宗里怎么讲的,密宗里怎么讲的,都混淆了。还说:“他造恶业了,将来要下地狱;我在种善根,将来会得到好报……”然后期待着。一个月过去了,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变化;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就开始怀疑了:“我做了那么多善事,怎么还得到不好报呢?怎么还不发财呢?怎么还过得不好呢?他那么恶,造业那么狠,怎么还没有报应,还那么一帆风顺呢?”

  佛讲的因果丝毫不爽,不会有假的。善恶很难分辨,因果也很难掌握。有现世现报的,有来世再报的,还有很多生生世世以后再报的。但不管是善还是恶,都不会浪费,一定会报的。所以不要怀疑因果,不要诽谤佛。

  都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学好,没有修好;是自己迷惑,不知道什么叫善恶。也许你做的不一定是善,也许他做的也不一定是恶。就像前面说的,有内熟外不熟的——在表面上很凶恶,很暴躁,行为都很不正当,但是你能看出来他的内心吗?以前很多大德高僧,在表面上都是下等种姓的人,有的是屠夫,有的是渔夫,有的是猎人,有的是妓女。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所化现的形象有各种各样,在猪、牛、猫、狗当中,都有佛菩萨的化身。

  我们经常讲,每四个修行人当中肯定有一个成就者。你能看得出来吗?以前有个人说:“佛说了,四个修行人当中肯定有一位成就者。不对啊?我也不是,你也不是,他也不是,那个人也不是。你看,没有嘛!”我们现在和他一样。自己的境界还没有到那个层次的时候,在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你自己的境界低,往上看不出来,只能往下看。比你低的境界里面肯定没有了,比你高的境界里有很多,但是你却看不出来,就在那里盲目评论,以为没有,于是怀疑。

  我们今天举办的观音法会,参加的人这么多,这里面肯定有很多,最起码也有十几位大成就者,你能看得出来吗?你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也不顺眼,看这个不好,看那个也不好,“他也有烦恼、痛苦,他也有习气、个性……”就这样评论。为什么在你眼里都不好呢?第一,自己的心不清净。心清净的时候一切都是清净的,心不清净的时候一切都是不清净的。第二,自己的智慧不够。妙观察智是佛的智慧,一般的修行人有相似的妙观察智,但是你没有。你一点修行、一点成就都没有,你不仅没有妙观察智,连相似的妙观察智都没有,你没有“看透”的能力,所以看不出来。

  自己有烦恼、有痛苦,有习气、有个性,就觉得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现在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他和我一样,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啊!”这都是错误的。你能知道他的内心吗?他心通不是什么高境界,但是你要评价别人,要有他心通,不然怎么评价别人呢?

  《自我教言》里讲:“不赞不谤自亲属,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要去诽谤,也不要去赞叹。

  “我的父母、儿女如何如何好”“我的先生(太太)如何如何好”,这就是赞叹。你可以赞叹,但是你不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恶意地去赞叹,否则也是一种造业。有些人经常说:“我的儿女好,别人的儿女都不如我的儿女……”不要轻易评价别人,不要轻易说别人的是非。这样很容易造恶业,而且会造很大、很严重的恶业,不知不觉地就会导致自己落入出苦无期的下场!

  在特殊的情况下,你可以赞叹,可以表扬,这是方便语,是善巧方便,你要有这个智慧。有必要的情况下,为了度化他人,为了自己能更精进地修行,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解脱成佛是为了众生,出于这种发心也可以赞叹,可以表扬。但是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不管是赞叹还是诽谤,都是恶意的,不是善意的。这是一种贪念,一种贪着。

  信佛就要信因果,修行就要取舍因果。断恶行善就是戒律,戒律像大地一样。如果没有大地,我们怎么盖楼,怎么行走?同样,没有戒律我们无法修行。佛讲戒定慧,首先是戒,然后才能有定,最后才能产生慧。我们不说特殊情况,一般情况就是这种程序,这个次第。戒律是根,不受持戒律,不可能成就!现在很多人都不受持戒律,有的人怕犯戒而不敢受戒,有的人不明白受持戒律的必要性而不受戒。

  你想成佛,必须要受持戒律,这是解脱、成佛的必经之路。戒律有好多种:有世间的戒律,有出世间的戒律;有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密乘的十四条根本戒等等。这些戒律也不是都要受持,是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意乐、因缘受持的。一下子都受持,而且想守护住,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守住了所有的戒,戒律圆满了,就是佛了。那个时候不受而受,受而不受,受不受都一样,没有什么可受的了,都是清净的,都是圆满的,都是美好的,哪有什么戒和律、取和舍的分别啊?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就佛果,所以要受持戒律。

  受持戒律要根据自己的意乐。你处于世间阶段,就受持世间的戒;你处于小乘阶段,就受持小乘的戒;你处于大乘阶段,就受持大乘的戒;你修密宗阶段,就受持密宗的戒。真正的受戒,不是约束、痛苦,而是一种轻松、自在、快乐。当你真正明白了自己的修行处在哪一阶段与层次的时候,自然就受戒了。

  如果内心不清净,身心不轻松,那不是受戒,而是给自己压力,让自己受折磨。因为不懂,所以勉强、刻意地控制,这都不是真正的受戒。不明理的时候就是这样,明白了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不是刚开始所有的戒都要受持,而且全要守住。你修到不同的层次,受不同层次的戒律。你的相续、境界在哪个层次,你就受哪个层次的戒律,都是自然的,到时候瓜熟蒂落。所以,我现在不勉强,大家尽量做。你受戒了以后,不可能不犯戒,但是尽量别犯戒;万一犯戒了,也可以忏悔。

  佛非常慈悲,佛讲的法也非常圆融,非常圆满。佛讲的戒律分三部分:第一,讲如何受戒;第二,讲戒条,包括允许的、不允许的戒条;第三,万一犯戒了怎么办,还有没有清净的余地?

  第一,如何受戒。分别讲解了受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仪轨。

  第二,戒条。没有绝对的允许,也没有绝对的不允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允许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必须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是必须的,讲得很细致。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这些世间法、缘法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罪业有性罪、定罪之分。性罪其行为本性是一种罪,定罪是佛制定的。不学佛的人也会有性罪,定罪是只有学佛的人才会有。比如杀生、偷盗都是性罪,不管你学佛还是不学佛,不管是人还是非人,都一样,做了就有罪。定罪是佛制定的,随着年代,随着地区可以变。以前佛在世的时候,很多是不允许的,现在都可以允许了。

  比如说在印度,佛在世的时候,结夏安居的时间是夏天三个月。后来,佛法(尤其是戒律)传到藏地的时候,结夏安居变成一个半月。以前,如果没有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就是犯戒,这是佛定的。为什么要结夏安居?因为出家人经常到城里化缘,其他教派会诽谤,说释迦族的出家人不学修,整天在外面化缘。为了避免这种诽谤,佛制定了夏天三个月不出门,安居静静修行的规矩。为什么要定在夏天呢?因为夏天虫子多,如果经常出去,容易伤害这些众生。但是到藏地就不一样了,夏天没有那么长,就改成了一个半月,这是可以变的。

  还有,以前在印度,佛在世的时候,规定出家人不许穿带袖的衣服,只能露着胳膊,上面不穿上衣,下面也不穿裤子,只是穿袈裟。这是为了和一般在家人或外道区分开来。在服饰上也能看出来是释迦族,是佛教的,而且是个出家人。到藏地又变了,藏地和印度不一样,印度气温高,暖和;藏地气温低,寒冷。所以就开许可以穿带袖的衣服。

  定罪根据情况是可以改变的,但性罪是不可以改变的。任何时候,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不管是人还是非人;不管是在印度、在藏地,还是在汉地都一样,性罪都不可以改变。但是大乘佛法里,是以利他心为主,为了众生的利益,身口的恶业都有允许的时候。如我们讲过大悲商主杀掉短矛黑人的公案。

  大悲商主(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个修行者。他杀短矛黑人,表面上看是杀生,但是他没有罪过,反而圆满了七万劫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不是七万年,而是七万劫啊!为什么呢?因为发心!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那五百个商人都是有修证、不退转的圣者,如果短矛黑人杀害了他们,一定会堕落地狱的。为了避免他堕落地狱,大悲商主杀了他。表面来看,这对短矛黑人是一种伤害,但是这个伤害很小。因为他只是失去了一条命,只感受了几分钟的折磨与痛苦。如果下地狱了,就要失去无数次生命感受无边的痛苦,出苦无期。

  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利弊方面来看:第一,对大悲商主来说,他杀害了短矛黑人,使短矛黑人没有伤害到那五百个商人,避免了短矛黑人下地狱的果报;第二,杀了一个人,却保护了五百个商人的生命,这是利大于弊。其次从发心与动机方面来看:第一,完全是为了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第二,对众生利大害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三种恶业、口四种恶业都有允许的时候。但是在大乘里,尤其在显宗里,意三种恶业是性罪,没有允许的时候。但是在密乘里也不一定,烦恼也可以转为菩提。烦恼当下就是清净的,不用特意断除,有转变的方法。这么一说,都是以方便为主。我以前讲过,大乘佛法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果为了众生,怎么做都可以。如果你有智慧,会方便行持,受戒也不难。受持戒律不是一种苦,而是一种乐;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解脱。

  第三,万一犯戒了怎么办,还有没有清净的余地?受戒后不违犯是最好的,犯戒了也没事。戒律的第三部分就是讲犯戒了怎么办,还有没有清净的余地。

  不同层次里也讲不同忏悔的方法。比如说犯别解脱戒了,有弥补、忏悔的方法;犯了菩萨戒,也有弥补、忏悔的方法;如果犯密乘戒了,还有忏悔的方法。通过忏悔,都能弥补;通过忏悔,都能返回;通过忏悔,都能清净。

  然而,很多人都没明白这个道理,认为受戒是一种压力,是一种约束,是一种束缚。这还是不懂戒律,不会受持戒律。如果懂得了戒律,就会受持戒律,持戒不难。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戒律,不同戒律有不同的受持方法,不同戒律有不同的忏悔方法。持戒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戒律是定死的,必须要受,绝对不能犯。虽然受戒了,但却把它当成了一种压力,这样受戒就变成了一种痛苦。这是因为不懂戒律,不会受持戒律。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层次,也不知道自己处在哪个境界。

  自己所修的法是哪个乘,自己的根器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很多人都不懂佛法,还讲佛法,其实他讲的只是一部分,是不全面的,世间与出世间,小乘与大乘,显宗与密宗,每个层次的佛法都不同。佛法可以分三乘、四乘、八乘或九乘。红教宁玛派所有的佛法,都可以归纳到九乘佛法里。

  九乘佛法都是出世间的,它从声闻、缘觉开始。大幻化网等许多续部里讲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金刚乘。但九乘次第里没有人天乘,没有下士道的修法。小乘是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是显宗和密宗。显宗里有一个是波罗蜜乘,其余六个都是密宗里的。密宗包括外密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内密三乘: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一共六乘,再加上前面的声闻乘、缘觉乘、波罗蜜乘,共九乘。

  你的根基在哪里?是声闻乘、缘觉乘,显宗波罗蜜乘,还是密宗的外密或内密?九乘次第都有戒律——有共同的,也有不共同的。你的根基在哪里,你就去受和自己的根基相应的戒律。受戒不是为难你,佛没有为难你,是你自己不会受。

  很多人学佛修行都是东抓西抓、东跑西颠、不死不活的。说修也没修,说没修也修了;说学也没学到什么,说没学也学了一些。这是什么状态啊?自己仔细思考一下,你到底在干些什么?学修些什么?是修世间法还是修出世间法?是修小乘还是修大乘?是修显宗还是修密宗?如果修密宗,在学修密宗的哪一乘?

  现在我们很难做到不犯戒。佛讲,造业、犯戒有四种原因:第一,不明理。不明白、不知道这是在犯戒造业,在迷茫的状态下犯戒了;第二,不相信。也知道在犯戒、造业,但是在半信半疑,不太相信的状态下,造业、犯戒了;第三,烦恼重。也明白、也相信,但是烦恼重,在烦恼面前是个弱者,嗔恨心、贪心一上来,没有控制住,又犯戒了;第四,串习重。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知不觉地犯戒了,不知不觉地造业了。烦恼是不好对付的,没有一定的正知正见,没有一定的定解,无法降伏它。它一上来,就得跟着跑,让你骂人你就得骂人,让你打人你就得打人,让你干坏事你就得干坏事。

  现在很多人都存在这四种问题,还能不犯戒吗?但是我说过,犯戒也不要紧,好好忏悔就可以了。不过,如果你认为只要忏悔就可以了,然后就随便了:“没事,虽然我受戒了,但是也可以犯戒,因为我可以忏悔。”有这样的心态就不行了,以这样的心态犯戒是罪过。如果是因为没有办法,即不知道、不深信、烦恼强烈、习气深重不好对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犯戒了还有余地,你可以通过忏悔,一步步地清净。也许你还会犯戒,但主要是你有这个受戒的意识,慢慢进步了,有变化了就行。以前犯的时候多,现在犯的时候少了;以前犯戒的时候一点都不在乎,现在在乎了。不断地修、练,慢慢地就不犯戒了,就彻底清净了,那时候你就成佛了,这也是有过程的。如果你因为怕犯戒而不受戒是错误的。应该受戒,尽量别犯戒,实在犯了就忏悔。

  前面讲的是断恶行戒、行善法戒,接下来是饶益有情戒,这是菩萨的戒律。作为菩萨,作为大乘修行者,要利他,要饶益众生。佛讲了四种方法:布施、爱语、同行、共事。我们现在都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了,如果你发菩提心、受菩萨戒都是真的,那你就是大乘修行者,你要负这个责任,要受持这个戒律!

  布施就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恼害众生,还要利益众生。在家里、在单位、在外边没有要求,不求回报,无私地付出。在家里多干家务,无怨无悔;在单位给你安排工作,心甘情愿地做;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就帮同事做,任劳任怨……这都是布施。你不是要受饶益众生这条戒吗?所以就要布施、付出。他人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一般的情况下就要随顺他人。在家里、在单位、在外边都这样做。

  爱语就是说悦耳语,说好听的话。不要总跟人吵,不要总说是非,不要总评价别人:我单位领导如何不好,我同事如何没有能力,反倒升官了……心里总不平衡。他升官是他的命,是他自己的福报;你一直认为自己比他强,但是却没有升官,这是你的命,是自己福报不够,因缘不具足。如果福报够了,因缘具足了,你也会升官。同样你升官以后他们也会这样想。

  人都特别自以为是,都觉得自己好,他人都不如自己。人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凡夫就是这种个性,就有这样的习气,看自己的时候就看优点;看别人的时候就看缺点。不如别人的地方,自己就感觉不出来。

  既然他升官了,肯定是比你好,比你强,你就得承认。但是自己不承认,心里还不平衡,烦恼不已。众生得到安乐,得到好处了,我们应该随喜才对。作为大乘修行者,不应该嫉妒他人,不应该说他人的是非。我们经常说:“我要为众生,我要给予众生安乐!”现在不用你给予,他自己得到了,你心里为什么不舒服啊?因为你说的那些都是假的么!如果你真心这么想,没有通过你的帮助,他自己升官了;没有通过你的力量,他自己发财了;没有通过你的付出,他自己生活好了……你应该随喜,应该发自内心的高兴才对啊!

  我们现在随喜也是表面上的。他人做功德了,修福报,积善根了,都会说“随喜!随喜!”说得都很好。你心里真的随喜了吗?心里真的替他高兴了吗?你要好好问问自己的良心,你是不是表里如一?随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他人有功德了,积善根了;得到好处了,有进步了,有成就了,你能发自内心地随着他欢喜、开心,这叫随喜。随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喜之心,不是一种行为,不是一句话!

  回向同样要发自内心。我有功德、有善根、有福德了,然后将这一切全部给他人,让他人也有同样的功德、善根、福德、成就……心里这样想,这叫回向。回向不是一种行为,不是一种言语,而是一种心态。你有没有真心地这样想?如果有,才是回向!虽然随喜回向好,但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这样才有功德、才有力量!

  如果你不贪着、不执着,真能发自内心地将功德、善根、福德施舍给众生,这个功德不得了啊!有智慧的人,不会贪着世间的财富、名誉等,而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功德、善根、福德,这才是真正的如意宝啊!会让你得到很多很多的利益。

  在家里不跟他吵,不跟他争。吵什么、争什么呀?要说爱语!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也想把家人度进来,我也想把同事度进来,但是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你没有用四种方法摄受众生。布施你没有做到,没有为他们付出,没有好好表法。爱语你也没有做到,没有和他们说悦耳语。

  同行就是做利益他人的行为,做对他人有利益的事情,帮助他,替他做事,让他高兴。

  共事就是和他做同样的事情。比如在家里,跟家人一起生活,平时要跟他做同样的事情。

  只有大乘行者,真正的菩萨,才有摄受众生的四种方便,才有这个能力!这样你才能把他领入佛门,才能帮助、救度他。

  在家里、在单位、在外边,对那些众生,你能做到这四种善巧方便,就一定能把他拽回来,一定能把他领入佛门,然后学佛修行就没有问题了。

  为什么父母儿女、亲戚朋友都没和你一起学,因为你没有表好法。好好表法,这也是一种传法,这叫现身说法!这个力量不可思议!让他们亲身感受,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你的变化与进步。你学佛修行以后,所得到的这些好处和利益,使他们不得不学。谁不追求这些?谁不渴望这样?是你没有展现,是你没有好好表法,所以他们没有跟你学。这都很重要!这是简单地讲,详细地讲还有很多。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