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2014/9/4    热度:187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1.菩萨布施圆满果报相的修行基础是什么?

  净土中的菩萨,乃至所有的大菩萨行者,是如何修成‘布施圆满相’的呢?

  绝对不离佛法最基本的道理—‘因缘果报’之法则。种无尽布施庄严因,必得无尽布施圆满庄严果。而此‘布施圆满庄严果德之显相’,正是将佛教所说的因果道理—由现在念念间可以看得到的三时因果,扩展至三世因果,乃至延伸至层层无尽不可思议的甚深、广大因果报应的显相,从菩萨修证布施因果历程的实践中,表露无遗。

  当一个菩萨行者的福慧果报积集到某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一定会有超越常人的神通显相。这在修行者看来,是极其轻松平常的事情,但是看在现代凡夫学者的眼光里,就会以‘世间学理’的观点去衡量,而产生神话、幻想、杜撰的结论。

  依修证佛法的观点来说,一个菩萨行者,假使想获得如经典所说‘布施圆满相’的果报,必须经过前愿所述‘布施入门愿’的修因,首先必须确认自己选择布施‘初发心’的正确方向(见前愿),再将自己学佛的‘初发心’,推向布施法门的第一步—依佛所教‘学世间人发出正确布施发心的第一步’(见前愿),反省自己有没有‘现代人布施的不正确态度’(已说明)?将自己学布施的最基础的观念问题扎稳了,才能进一步踏上‘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已说明),成为一个真正学习布施法门的佛弟子。在学习的当中,我们必须明白‘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的果报深浅问题的差别点在那里’(已说明)?领悟了‘施与受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已说明)。再将自己布施发心朝向布施果报的最高点推进。

  而‘与佛道相应的最初布施心态’,正是一个菩萨行者‘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修学次第’的非常重要的观念问题(已说明)。如果凡夫学布施,不能由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导入与佛道相应的最初布施发心—出世间布施行的学法行列,则不可能进入出世菩萨行者学布施的阶段—‘由法施导引财施的深远意义,进入广度众生而不为众生相所染著的不退道心行列’(已说明)。换句话说,凡夫学布施,若不能生生世世发出学出世菩萨行者的出世法施的弘法精神,则不可能有本愿‘布施圆满相’的不可思议的深广、无边的果报证量产生。

  而符合本愿所说的深入修‘布施圆满相’的菩萨行者,正是经过前愿(四十三愿)所述‘布施入门愿’修持的大道心菩萨。这位菩萨行者,必然经过无量劫数的时间修布施行,获得广大的人天尊贵果报,才能在生生世世的菩萨道上,继续发大愿、行大施,誓愿以深入的布施行来广度众生,引入佛门,学习佛法。因此而有本愿‘布施圆满相’的果德产生。

  2.你愿意做一个大悲菩萨吗?

  (1)大悲菩萨修布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前愿谈及,修菩萨行有两条路:一条是入世菩萨行,一条是出世菩萨行。

  入世菩萨行,正是悲愿心深重的菩萨选择的修行道路。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所说:‘一类菩萨修持布施法门,不以此布施功德,求今世因缘、名闻、恩分等,亦不求后世转轮圣王、天王等富贵生处,一心只为广度众生:不求今世涅槃,发大愿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布施)功德,为求诸佛究竟圆满智慧,度尽一切众生苦难而受生(如大愿地藏菩萨即是)。’

  这是明述大悲菩萨修布施行的发心最后的目的是什么:世间人若想学做‘大悲菩萨’,‘发大悲愿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功德,不贪人天富贵果报,一心只为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而受生’,就必须仔细了解与反省:做一个大悲菩萨,在生死中受生广度众生的‘坚固修行条件’是什么?‘待后说明)

  (2)认识二十三种菩萨修行路线

  菩萨的根器是有种种不同的,故而选择佛道的因地修行路线,自然也各有不同。如法华经卷一将各种不同根器的菩萨选择的修行路线列举出来,让我们清晰地明白自己目前学菩萨行愿的程度到底与何种菩萨修行的发心相应。

  如经文中,弥勒菩萨自述所见二十三种菩萨行说:‘在十方无量世界中,现在正有无边无尽不同根器的大修行者,为了求学佛道,不畏艰难,正在用种种方式修菩萨行,为十方诸佛所赞叹:

  有一类菩萨,正在某世界中,发大布施心,用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脑、奴婢、车乘,及用宝物庄饰的辇舆,以及用金刚般坚固、稀有的珍宝,欢喜布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正在他方世界发心用宝车、栏楯、华盖、轩饰等物行外布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为了求学佛道,正在他方世界用自己的身肉、手足及妻子等广行内、外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为了求学佛道,正在他方世界发心用头目、身体等身内之物,广行内布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在他方世界,逢佛出世,同佛问法,解悟法义后,便舍弃王位、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身披法服,出家修行,求学佛道。

  有一类菩萨,经常独处山林闲静之处,诵读经典,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为了获证圣果,隐居深山,勇猛精进,思惟佛道。

  有一类菩萨,远离五欲,时常处于旷野空闲之域,深修禅定,获得五种神通。

  有一类菩萨,经常静思法义,禅心精进,并且时常用千万偈颂辞,赞叹诸佛行愿,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志求佛法,智慧深入,逢遇无量诸佛出世,智能向佛问法,忆持不忘。

  有一类菩萨,定慧具足,能用无量譬喻,为大众讲解,并且欣乐说法,经常于法会中,大击法鼓,化导菩萨,认清魔障,破邪显正,不遗余力。

  有一类菩萨,宴居禅思,心意寂然,天龙恭敬,却不以为喜。

  有一类菩萨,尘襟尽涤,优游林下,禅修精进,心光遍照,志证无生。

  有一类菩萨,为求佛道,持戒庄严,威仪无缺,其心净如宝珠,人人称道。

  有一类菩萨,忍辱坚固,为求佛道,凡遇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

  有一类菩萨,为求佛道,离诸戏笑,及远离愚痴眷属,经常亲近智慧之人,求学禅法。为除妄念,于亿千万岁中,独居山林,一心禅定。

  有一类菩萨,为求佛道,正在他方世界,用种种肴膳饮食及百种汤药,供佛及僧;又用价值千万的名衣上服或无价宝衣,供佛及僧;又用千万亿种栴檀宝舍及众妙卧具,供佛及僧;又用流泉浴池、清净园林及茂盛的华果供佛及僧。虽做如是无量惠施,不倦不悔,欢喜无厌,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经常用种种教义,为无数众生解说寂灭法,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正在某世界中,正观诸法本性,无有三相,犹如虚空,志求佛道。

  有一类菩萨,一意静修,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有一类菩萨,在他方世界,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正在某世界中,建造无数塔庙,严饰国界,回向佛道;宝塔高妙,无以为喻;一一塔庙,宝物庄饰,感诸天龙鬼神,常以香华伎乐,供养佛塔。又有菩萨……。

  以上所述二十三种菩萨行,我们是停留在那一种菩萨道上行呢?

  其中谈到菩萨由布施入佛道的因地发心,正是二位大悲愿心深重的初发心菩萨选择的修行路线。

  你愿意做一个大悲菩萨吗?你是否明白一位大悲菩萨要如何深入修布施行,才能获得行持布施波罗蜜的最后果报—布施圆满相呢?

  (3)供具如意的意义

  首先必须了解本愿所说的净土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皆悉如意’的‘供养之具’有两种意思,即大智度论卷三十所说的:‘供养具有二种:一者财(物)供养,二者法供养。’

  一个菩萨行者,首先在无量劫中,经过对众生行财施与法施,遇佛出世时,又发恭敬心、求道心、感恩心,以财、法三施供养诸佛,因而种下布施圆满相—供养之具皆悉如意的修因。

  (4)菩萨如何深一层完成财法三施的修证次第?

  而菩萨行者是如何运用财施与法施,由浅入深地行持布施波罗蜜呢?一定是先从‘外布施’—初发菩萨心,怜愍众生,见其所需,以种种财物布施。再行‘内布施’—菩萨修布施的发心深入了,便会不惜身命,因众生内命所需,布施头目身躯等身内之物满众生愿。进而行‘内外施’—不但以身外之物如国财、妻子、儿女等布施众生,而且同时以自己的头目、血肉等身内之物尽用布施。当菩萨行者经过‘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学习过程,获证法身后,才能深入‘法施’—以法供养佛(燃身供佛),深一层完成财、法二施的修证意义(待后说明)

  (5)总结

  一位发大悲愿心的菩萨,在深入布施的领域,力行‘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施舍历程,是非常感人的。净土中的菩萨在往返十方世界度众生时,也一定会经过‘外施’、‘内施’、‘内外施’的行施过程,而圆满达到本愿所说‘供具如意’的理想。我们若是从今生起,想加强‘发愿成佛的信心’,也一定要经过菩萨学‘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施舍历程,才能完成佛道。所以菩萨因地学布施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佛者一定要了解,而且要铭志在心,才能种下未来‘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皆悉如意’的修因。再则如果你想从今生起,在这个世界发大悲愿心,行菩萨道,更应该以最虔敬的学习心,来体会菩萨修布施行深入过程的不易;以此警惕自己的‘根器’,是否有能力留在这个世界行菩萨道。以下就来说明菩萨如何深入布施波罗蜜的修持历程!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