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文集:天台六即说(容通)


2014/9/4    热度:300   

 天台宗文集:天台六即说(容通)

   六即说是天台宗独特的思想之一,它最初提出,是由陈隋之间的智顗大师。在大师的著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六即说相近似的说法,如在《觉意三昧》中的“六种七觉意”即是。因为此说在智者大师的著作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六即说”多,后来的影响更无法比拟,所以,我们不妨将它看作是六即说的萌芽。

  这里的“七觉意”,即是择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念觉、定觉七种。对此七种觉,智者大师举出了六种解释:“七觉之义乃有多途,举要略明不出六种。何等为六?一者因闻七觉,二者修行七觉,三者会理七觉,四者起方便七觉,五者入法门七觉,六者圆极七觉。”(《觉意三昧》,《大正藏》卷46,P622)

  如果我们将其与六即说加以比较,不难发现,两者非常近似。“会理七觉”相当于“理即”,“因闻七觉”相当于“名字即”,“修行七觉”相当于“观行即”,“起方便七觉”相当于“相似即”,“入法门七觉”相当于“分真即”,“圆极七觉” 相当于“究竟即”。

  “六种七觉意”可以说是“六即说”的理论雏形。我们是要考察“六即说”的理论渊源,则于《大智度论》和《涅槃经》中可以找到线索。在《大智度论》中谈到五种菩提,即是“六即是”直接的理论依据。在《摩诃止观》卷一中,智者大师自设问答:“问:《释论》五菩提意云何?答:论竖判别位,今竖判圆位,会之发心对名字,伏心对观行,明心对相似,出到对分真,无上对究竟。……”(《大正藏》卷46,P10)

  在《涅槃经》中的贫女宝藏,亦具六即之理。经云:“如贫女人。舍内多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是人即于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大涅槃经》卷七,P17)是中贫女无知理即,异人善知语以贫女名字即,开掘观行即,施功不已相似即,渐渐得见分真即,金藏彻底披露究竟即。

  以上两种经论,都有与“六即”相近的教义。因此,我们不妨将其视为“六即说”的理论依据。但是,“六即说”绝非仅仅依据上述的一经一论,因为“六即说”的内涵或隐或显,散见在各种经论之中。智者大师将它总结、概况和提炼,系统地列了出来,作为人生修道的指南。

  二

  “六即”又可理解为“六即止观”,因为,它表明的是圆教行人在止观修习中的六个阶段。

  1.理即,也可称为理即菩提,理即止观。谓一切众生悉住于如来藏之理,尽管他们全然不知,但也不缺分毫。正如宋代普润法师之颂曰:“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2.名字即,亦称为名字菩提,名字止观。众生虽然对自己本具之如来藏理全然不知,但可以通过佛经或善知识得以了解。这种从名言概念上了解通达之位,称为名字即。润师颂曰:“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3.观行即,亦称观行菩提,观行止观。即知名字后而起观行,心观明了,理慧相应之位。此位分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深浅次第,称为五品弟子位或五品观行位。润师颂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但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4.相似即,亦称相似菩提,相似止观。即经过止观修习,愈趋明静,此时六根得以清净,断除见思而伏无明,相似于真证者。这是圆教内凡十信位,又称为六根清净位。润师颂曰:“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5.分真即,亦称分真菩提,分真止观。即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之位。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位,每位渐次破除一分无明、证得一分中道,共破四十一品无明。由于分破无明、分证中道,又称为分证即。润师颂曰:“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

  6.究竟即,亦称为究竟菩提,究竟止观。即断除第四十二品,究竟证得诸法实相之位。此即妙觉位,为圆教究竟之极果。润师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是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对于修行位次的判释,诸经说法不一。如《华严经》四十一位说,《璎珞经》五十二位说,等等。这些经典在智者大师的判教体系中,皆属于别教,但也可以引用来说明圆教的修行位次。同时,智者大师又提出“六即说”,来与《璎珞经》之五十二位相配。其中“十信位”相当于“六即”中之“相似即”,即圆教的内凡位,也就是《法华经》所说的“六根清净位”;而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等四十一位,与“分真即”相配,而“妙觉位”即“究竟即”。这样一来,与原来的五十二位相比,“六即”显得更加充实,更为丰满。因为五十二位只涵盖了见道后的修行位次,而对见道前的行人位次,并未涉及。而“六即说”,在“十信位”之前,更设“五品外凡位”(观行即)、“名字即”、“理即”诸位,不仅将初闻佛法,初修佛法之人涵盖于内,即便是未闻佛法的障重凡夫,乃至一阐提,也囊括无遗了。因此,从芸芸众生直至成佛,“六即”即可包括无余。智者大师曾云:“圆观诸法,皆云六即,故以圆意约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卷46,P11)这里不仅有情众生,可用六即判位,即使无情诸法,也可运用“六即”含盖。因为“一切法”,理应不止有情众生,也包括无情诸法。

  三

  智者大师认为,除了圆教之外,三藏教、通教、别教也都可以有各自的六即。在《四念处》的第一卷,智者大师提出“三藏六即”:“三乘同有偏真之理是理即;三藏中习学名相语言是名字即;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是观行即;四善根是相似即;苦忍真明至第九无碍道是分证即;至佛三十四心断烦恼及习是究竟即。”(《大正藏》卷46,P558)

  在《四念处》第二巻,大师提出“通教六即”:“无生理即;幻化名字即;乾慧地观行即;性地相似即;八人已上为分真即;佛地为究竟即。”(《大正藏》巻46,P564)

  《四念处》第三巻,大师又提出“别教六即”:“中道佛性为理即;解五十二地,文义通畅无碍为名字即;十信为观行即;三十心为相似即;登地至等觉为分真即;妙觉为究竟即也。”(《大正藏》巻46,P571)

  此三教之“六即”,显然是在“圆教六即”的启发下,方便模仿而设立的。在一般情况下,“六即”是法华圆教特有的止观次第,湛然大师在《止观大意》中谈到修圆顿止观之发圆心时,必须以“六即”来判定甄别。可见,修圆顿止观时,“六即”必不可缺。

  六即止观,如果作为一种观心次第,是可以通于其他三教的。虽然以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圆教具备“六即”义,余之教只有“六”义,而不具“相即”义,但所谓“圆人看法,无法不圆”,从圆教的立场来观察其余三教,用“六即”加以论之,亦未尝不可。只是我们应该明白,由于藏通别圆四教之教理行果各自不同,各教的“六即”涵义自然也大相径庭,这倒是必须注意的。

  除了“六即止观”的说法,在智者大师的撰述中,还有“六即佛”、“六即乘”、“六即世间”等多种不同的表达。很显然,这些不同的称谓,全是从“六即”中衍生而出的。“六即止观”、“六即乘”,是从“行”上而论“六即”;“六即佛”,则是从“果”上而说“六即”。这样一来,“六即”作为圆教行人的一种修习次第,被扩展到“境行果”整个的佛学体系中去了。

  “六即说”有其深意及特殊作用。一方面,虽然按照修行的阶次,众生到佛果有六种差别,但“虽六而常即”,表明众生乃至一阐提,与佛体性不二不别,即使最下凡夫,亦有希望成就菩提,不因自卑而生退屈之心,克服畏难情结;另一方面,“虽即而常六”,说明生佛理性虽然平等,但仍有业障福慧等种种事相上的差别,且依众生业智的区别,分为六等,使凡圣位次,不相混滥。如此,则可避免增上慢人愚妄的骄狂自大。智者大师说:“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卷46,P459)

  “六即”是《摩诃止观》“五略”之首“发大心”的最后环节,可以说是指导止观实践的理论,它相即圆融的特色,是南北朝禅学革新乃至佛学革新的重大成果之一。将这种思想运用到观心实践中,“一心三观”、“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等种种台宗特有的观法,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透过“六即说”,我们可以看到天台宗对宇宙、人生新颖而独到的见解,用现在的话来说,它是天台宗独有的本体论和现象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立和统一”这样一个人类的认识问题。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