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文集:童蒙止观讲记(悲华禅师)


2014/9/4    热度:876   

 天台宗文集:童蒙止观讲记(悲华禅师)

   请大家一起随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家中午好!现在时值盛夏,天气非常炎热,在这炎热的天气当中,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外面的炎热而导致身体感到闷热,这也仅仅是身体上的感受。如果内心当中因为外界的炎热而感到烦躁不安,这是心灵的一种苦。如果我们能用佛法的甘露去滋润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就能够消除这种心灵的痛苦。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心灵的厌乐免于这种心灵的烦闷之苦呢?我们今天就要介绍止观法门。止观法门就是佛法,它会带给我们内心的清凉。所以说,在这个炎炎的夏日里,我就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大家,给大家一个夏日里的清凉季。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止观法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蒙止观》,《童蒙止观》是天台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本。略而说之,天台止观有四个法本,所谓圆顿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今天所讲的小止观。今天这个《小止观》是什么缘起而讲的呢?这是隋朝时代的智者大师即我们天台宗的创始人,他是为了他在俗家的兄弟陈真所讲的。讲的很简短,但实际上这个《小止观》是大部的梗概,是入道的殊机。所以说这个《小止观》实际上是把天台宗的所有法门作了个概要的讲述。这个《小止观》也称为《童蒙止观》,它的全称是《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今天我就给大家作稍微的讲解。这个止观法门的讲解在以前曾开讲过念身法,念身法亦是属于止观法门。天台宗的止观具有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非常平实,非常便于我们修行者依之来修行,它条理很清晰。而且这个天台宗是在我们中国汉语地区所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它对佛法的描述也非常容易被我们中国人所接受。在学习天台止观的过程中我们不存在这种因为民族语言的差异而导致的对文意的理解的错误,这个略为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依次给大家讲解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今天讲这个止观法门就直接地讲它的文字所包含的意义,对其他的科判和讲经的要素略而不谈。我们直接进入这个经文正题。它首先第一句话就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以讲这句话是七佛通偈,也是今天我们所要讲的《童蒙止观》也即是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的纲领,也是我们学佛人修行的整个佛法的纲领。大家不要小看这句偈所告诉我们的佛理,实际上这句偈已经把整个佛法作了概括,整个佛道的修行就是这句偈所包含的内容,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它把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该做什么、该辨别什么、该如何去做都已经说出来了,而一切诸佛的教导莫过于此。我们接下来所要讲的《小止观》下面的文字也都是围绕着这句偈的意思而展开的。大家在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领会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反过来来印证这句偈所告诉我们的深意。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我们来看这句话。所谓的涅槃之法我们作为修行之人要想进入,它说实际上有很多渠道,所谓路乃多途,但如果说他最为紧要的实际上是不出止观二法,也就是止和观两个法门而已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大家体会这句话。这个修持止的法门是降服结使的最初之门。我们知道结使可分为五钝使五力使比如说贪嗔痴慢疑等等,可以讲这种粗重的烦恼导致的心结驱使着我们的心去造业,所以称为结使。“止乃伏结之初门”就是降服这些粗重烦恼的最初之门。大家注意,止的修习的目的和功效是这个。“观是断惑之正要”这个就很好理解了,观的法门的修习主要是断除迷惑、开取智慧、破除无明而言的,用观的方法乃至取正要,正要就是正途精要之所在,采取观的方法破除这个无明惑,获得这个出世间的智慧,所以称为断惑。这就是止观,智者大师在这里直指止观的目的和作用。再看下面的经文。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所谓爱养心识是指涵养我们的心识,让我们的心识更加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更加健康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做得成功。我们的心识平常的时候就如同病态一般非常的散乱非常的蒙蔽,通过修行止可以爱养它,对心识的爱护和滋养就成为它的贤善的资粮。我们如果想要修行资粮往往不够,资粮从哪里来?资粮从修止而来。按我们平常所说,《童蒙止观》中这个“止”是指“戒定”之道,如果没有戒定之道的基础想增上后面所说的观修的功德获得智慧,那是很困难的。因为由修戒才能够进入止,由修止才能进入观的层次,这是一个修道的次第。我们这里所说的止观的止里面实际上包含了戒和定了,讲到后面大家就更明白这一点了。所以说止是爱养心识之善资是资粮。观则是策发神解之妙术,它会激发我们神妙之见解即神解,即是对佛法实相的领悟,这个称为神解。观的法门则是妙术,非常微妙的法术。这句话又把止观在修道过程中的作用点明了。大家要记住这些话,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窍诀。再看下面的经文。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这里说到由修止而达到定,由修观而达到智慧;说到止观和定慧的因果关系。“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果有人成就了定慧二法,那么自利利他则一切法都具足了,六度万行所有的法门都都包括在里面了。下面智者大师引经据典来进论述。

  “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知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这里说到定慧等持的道理。首先引用法华经的话,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也就是说十方三世的诸佛他都是处在大乘道中的,就象他所得到的一切圣妙佛法一样他都是以定慧来庄严的,都是以定慧来度化众生的。这是从果德上去说,成佛以后也是如此。既然成佛后是如此,那我们在通往成佛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必须定慧等持方能圆满佛果。下面就讲到这点,定慧之法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道。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一只鸟若只有一只翅膀它怎么飞?车如只有一个车轮而一边坏掉了它怎么行驶呢?所以说若偏修持即堕邪道,它的重要性就是如此。我们平常称佛陀是福慧两足尊,这里说佛陀是以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这两种说法有矛盾吗?应该是没有。我们刚才在前面说过,止观这个止其实已经包含了戒定之道,而戒定的修习其实和福德资粮的积累有关系,福慧两足尊也好定慧等持也好他说的是一个概念。但是今天所说的止观偏重于修禅的正行而言扼要地来进行讲述,然后把前面的戒、福德、积累资粮部分在后面讲到的进入修禅的前行必备法要当中,智者大师依然会提到,而且这比重还很重,大家今天如果这样来理解就会对经义之间所说建立一种不相违背的定解。所以经典上说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称愚,反之就称为狂。这里面说到两种修行偏道,一种偏向愚,只管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一种偏向狂,他只注重修行智慧,却不去不积累禅定福德这称为狂。再看下面:“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他们的过失虽然有点差别,有的注重禅定福德的修习,有的非常注重智慧观照,看起来他们都是学佛的,都很精进用功,但是狂愚之过虽小不同,但邪见轮转盖无差别,都是一种邪见,不是定慧等持福慧双修的学佛修行的正道。所以智者大师作如是说。接下来:“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禅定福德和智慧的修持如果不均等不平衡的话,那么他的行为乖谬,这种情况都具足了,他们怎么速登极果怎么可以很快地得到修行的正果呢?所以说这样会延缓他得到圣果的时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修道的偏道歧途。

  “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这句话用经典来证明定慧必须等持而修习。你看声闻缘觉这些小乘行者他们非常注重修习禅定福德,定力偏多,所以他们对于佛性不能明明了了的证得,因为智慧力不够。反过来,十住菩萨这个行道资粮上的菩萨他智慧力偏多,他虽然能够见到佛性但却不明了,也就是模模糊糊的,这是因为什么缘故,是定力缺乏的缘故。所以说定力偏多智慧少则不见佛性,智慧偏多而定力缺乏虽见佛性却不能明明了了,这就是声闻之人和十住菩萨之间的过患拿来作个对比。十住菩萨并不是登地菩萨,这里所谓的声闻之人也不是指那些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声闻之人,都是指声闻解脱道和大乘菩萨道资粮行道位的这种情况,修道位的情况,都不是说证得圣果以后的情况,大家不要误会了。有的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往往会说声闻之人是阿罗汉,读到十住菩萨就认为所有菩萨道的菩萨都是这样,不能这样了解,经文不要错会了。而诸佛如来他定慧力等,所以能了了见于佛性,由上可知,可见定慧等持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再看后面的经文。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大家看这句话,止观法门不就是得到涅槃大果的重要门户吗,不就是修行人修行的殊胜道路吗,不就是一切德行圆满的最终所在吗,不就是无上极果他的正体吗,也就是说获得象佛果这样的极果它的体性不就是止观具足吗,以上的话是这个意思。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后面这一段话智者大师对我们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他说由上面的分析来说这个止观法门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今天他为了接引初学的人,为开蒙冥而进道。我们在开始学佛之前真正得正法的指授之前都是蒙冥状态,都迷迷糊糊的都胡思乱想,总是不明白佛法的关键所在,对此智者大师对我们进行引导。他提醒我们这是说易行难,这是需要去做的不是说说而已的,因为都是初学,没有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深入地去体会它,所以今天怎么可以广论深妙呢?那些其他深妙的往深广方面去说的又如何能说呢?所以今天只能是略明十意,来指引初发心的修行人,让他们知道登上正道的阶梯所在,也明了说证入涅槃的等级是什么样子的。就好比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把这个路标把这个路上的大概过程告诉他,他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他走了一半都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虽然如此,智者大师说他讲的很浅易,但是应该感到惭愧,要知道行之难成,虽然这么简单但是说易行难,你真的去做是有困难的,你不要小看。智者大师这里说的非常好,我们修行人经常是这样的,有的道理很简单也很容易去做到,但是他总是不去做也很难去做到。这是我们人的一种恶习,是修道的一种极大的障碍。所以智者大师这里一再地提醒不要小看斯文之浅近,不要说这个文章写得很浅显,好象一想就知道,没什么曲奇之处。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心能够和这个旨义相称,所谓心称言旨,心真的能够悟到这个浅近文字中所包涵的法诣,智者大师说一眴间则能智断难量神解莫测,可能在一刹那之间你的智慧就开取了,也是不可思异的。反过来你如果只是虚构文言情乖所说,跟这个所说的修行不相应,那么你也不过是空延岁月取证无由。这各事情就好象一个贫穷的人他入到宝山中不去取财宝回家,而只是在那里点数财宝的多少,就如同说说食不饱,那对于自已又有什么利益可言呢?这就是智者大师在最后这段话中所说的意思,大家要引起注意。

  以上略说在标明什么呢?我们来总结一下。前面的话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告诉我们止观法门是佛道修行中的摄要法门,一切佛法离不开止观二字。那么修习止观必须等持,不能偏学一方。否则就如鸟之双翼缺了一半和车之双轮缺了一半一样。然后他告诉我们接下来略而解说十种关于观止观的意义,提醒我们不要认为文字浅显,要知道说易行难,勉励我们要让我们的心和言辞所说相称,让我们的行为和下面所说的修行相应,这样才不会浪费时光而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智者大师这里说的非常的好。我们下面来看这十章是什么。

  具缘第一 诃欲第二 弃盖第三 调和第四 方便第五  正修第六 善发第七 觉魔第八 治病第九 证果第十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由此可知,智者大师将为我们开示十种意思。智者大师勉励我们这是我们初心学坐的人最急要的法门,如果你能好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而用之于修行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可以安心免难,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安宁免除种种的灾难和烦恼,就能够得到定,生起这种圣解来。因为得到圣解得到无漏圣智的原故,所以能够证得无漏之圣果。这就是修道的通途。下面我们来看具缘第一。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第一持戒清净。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就讲到这里。在前面具缘第一中智者大师首先告诉我们,第一首先要具备持戒清净的因缘,也就是说要修行止观这个行者首先要发心准备进入这个修行的时候,他首先要具备五种外在的因缘,所以称为外具五缘。第一个缘就是持戒清净。大家注意看,这里讲到修止观者必须先具外五缘,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前行。就是说你要想修行这个止观法门,必须有这些助缘才行,也就是要有这些基本的条件你才能够进入修禅,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入止观的修行,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我们不多讲。我们来看第一持戒清净。从刚才所读的我们知道,首先引用经典上说的。“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这话的意思是说戒是生禅定的要妙,有了禅定则能产生灭苦的智慧,这是修道的次第,所以必须先持戒。戒为一切行门之基。这个要注意,今天很多修禅的人不知道修禅的次第,对戒律的持守非常的忽视。这几天和福州的一些居士交谈的时候,他们也这样反映,今天很多学佛修行的人,不管修显宗或者修密宗的,好象对这个持戒都很陌生,好多人都不知道戒到底是戒什么?可见这种情况在今天也是很普遍的,但是这不符合佛法修行的正道,所以应引起重视。这里说到持戒清净是外具五缘的首要因缘。大家要引起重视。今天很多人都非常急着修行,但是他的戒行的操守却非常的低劣,有的人甚至说觉得无所谓,为什么那么麻烦呢,还要修持戒。事实上戒讲的就是我们的德行,我们平常说做人要做好,人品要好,这些修道的基本品质得具足,其实归纳起来就是所谓的持戒。因为戒就包含着这种戒德,跟德有关,所以无德之人他不能生禅定。以前人们常说为什么要做好事呢?一个心不善的人不行善来的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坐在那里都不得安宁。行善者心安,所以他很容易安住于禅定之中而容易获得禅定的圣妙功德,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学佛需要有善根的。有的说有的恶人跟佛结缘也能得度。但是,佛门中也有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不对,你屠刀得放下才能立地成佛。世上没有说你不放下屠刀我拿着屠刀可以去成佛啊,对不对?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最近我们讲到,有一些同修道友自从接触上师三宝来了解佛法,但是如果说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一直没有把修行的正确目标给调正,也就是他一直抱着一种不正确的观念来进入佛门,来研究佛门,来探求佛法,一直不肯改变过来,一直不肯在这个戒德上去下功夫修行,一直不能够真正地听从善知识的教导,那么他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能会成为大家表面上所认为的退堕了,或者是不学了,甚至有的心不开悟,反言责师啊,就如同《金刚心总持论》里面所说的,他反而会反过来毁谤他的师长,毁谤他的道友,甚至有的人说这佛教也没什么的,不过如此。这个是什么原因?这种原因就是在于没有过有一定的福德资粮这一关。我们要想积累福德资粮,发心必须纯正,行为必须恰当。所以有的人表面上刚开始充满了一种热情,但是实际上他学佛的动机、目的和所行持的方向不是象我们今天所说的那样来真实地趋入修行之道。所以说因缘汇聚会有这样的结果。这种情况是不是说善知识们没有慈悲心去摄受这样的人呢?应该说不是的。因为要想学佛修行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他必须行善道,他必须从持戒到修定到开智慧这样一个次第来进行。有的说我不要这个次第,不要这个次第应该说是因为你以前戒定的资粮积累得已经很丰富了,你的根器非常利,那么你必然对三宝对师长他具备大信心,所以说你能够快速的戒定慧圆满具足,这是指善根利器智者。但是今天很多学佛的人对学佛的动机、究竟如何学佛才是正道他都没有弄清楚,他又如何成为这种善根利智的人呢?所以说不是如此的话,越来越深入佛门,他所谓的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他会产生正知见吗?这对他可能更不好。所以说要有善根才能修行道理就是如此。所以说学佛首先要学做人,这个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清净戒律作为标准。所谓的先学做人就是从我们人生现实开始来调整自已趋向佛道,大家不要误解啊,这个人生佛教做人开始并不是指我要做个世俗标准的所谓的人,我们这个做人的标准要渐渐地去除凡情俗界,趋向佛法告诉我们的这个持戒为标准的这种人,所谓的成为一个真正修行的人。这点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要如法,如其法而修行,而绝对不是如世间之法而修行。这个我觉得很有必须强调。这个古往今来的大德和千经万论所指无一不是如是一个道理。象太虚大师所说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则佛成,是名真现实”也是在说这个道理。你看我们今天所说的《童蒙止观》讲的具缘第一,外具五缘第一个讲的就是持戒清净,而且在讲解这个《童蒙止观》的开头就是这样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不是,都在点明修道资粮的重要。我们来看,智者大师把这种持戒不同分为三种人,这三种人根据前面所说无非就是这三种,哪三种呢?他以我们穿的衣服染与不染作比喻,很容易理解的。一种就是持戒无漏的人,持戒无漏包括在家,也包括出家的比丘僧侣们;一种就是持戒以后重罪不犯但是小戒有损毁,然后为了修习禅定他能够如法地进行忏悔,这种人也名持戒清净,他也能够生定慧;还有一种人就是持戒受戒以后呢没有忏悔,也就是说重戒和轻戒统统都犯,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小乘教门犯了四重戒杀盗YIN妄如果破了根本戒就不通忏悔,这一生中就难以再获得这个戒体了,就象断头一样,头断不能再接生了,但是如果按大乘法如果发大菩提心,猛烈地忏悔,依照这个大乘菩萨解脱道去做的话也能够忏悔,也就是说这第三种人通过忏悔也能得以清净。所以说不管这个人曾经持戒持的如何,但是都具备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他有持戒修行;第二,他有所损坏他必忏悔清净才能进入这个止观的修行。所以说这是先决的条件。智者大师在后面继续讲下去大家就会明白了。智者大师后面又讲到,佛陀说过,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最为稳健,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一者作已能悔。这两种人属于健人,健就是健康的健,这种人是强而有力的人。一种人他从来不犯错,一种人犯错能忏悔清净,我们一定要做这两种人。当然了,你能做第一种人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你感觉自已业障深重,但是你依然可以做第二种人。第二种何许人也,作已能悔。所以说能忏悔的人非常的宝贵。不怕犯错,就怕你不去忏悔。智者大师这里专门在下面对忏悔之法列举十法。可见忏悔法门非常重要。因为你如果不忏悔的话你持戒不能让这个戒德清净的话,你是不能修行止观禅定的。我们来看智者大师说的: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先读到这里。智者大师说到忏悔的十种法门,这十种法门涵概了一切佛法里面的忏悔法门,它都包含这十种要点。这真的是窃决法门啊。第一要明信因果。大家认真听好,明白因果所在,对它生起真实的信心。这很重要。有的人都不知道因果在哪里,不知道自已错在哪里,也不知道这种行为在将来导致什么果报,所以他茫茫然然,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就是不能明信因果的缘故。所以这点非常重要,你要明信因果,要广闻博学,深挚反省,不断地把佛法所说的因果在生活中去体会,反观自已去检讨我哪里哪里违背了因果,哪里哪里不对,这点很重要,所以称为明信因果。目的是为什么?忏悔!智者大师后面所说的,要想修学止观禅定,取灭方止。哪怕是经年累月,哪怕是好几年,要一直到这个罪相灭除了才能进入止观的修行。所以说为什么今天很多人去修禅定禅法修两下就修不下去了,何以故?罪业在的缘故。所以说你没有把罪业忏悔清净你当然很困难了。我们之边一些方便的教法,有时候也教你一些正行教你怎么修禅,但实际上就象我所说的是把正行当前行,通过修禅你明白了自已的罪相所在。所以鼓励大家一边忏悔一边广积福德资粮,一边量力而行地进入禅修,道理就在这里,这是一种方便,大家一定要理解。好了,第二生重怖畏。什么叫生重怖畏?很简单,很多人对自已所犯的罪业他总是轻描淡写,无所谓的,但不对。我们应该对自已哪怕是小恶都要生起这种恐怖的心,你要知道因细果粗,最初的成因微细,这个因是无相之因,看不见,但是到后面果报成熟的时候它是非常沉重的。就象在一个荒凉的山上最初只是撒下一粒树种,可是过了几年满山遍野都是树,这就是所谓因细果粗的道理。因为如此,因果不虚的缘故,所以我们要对因果深深的怖畏。这就是第二生重怖畏,就来自这里。所以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道理就是如此。有了这种心,你的忏悔心就会猛烈起来。第三深起惭愧。什么是惭愧?惭是感到羞耻啊,自已感到羞耻不好意思,愧是觉得愧对他人,所以对内对外都觉得有羞耻,佛经上说惭耻之服是为第一庄严。我们身上的衣服虽然很好看,但对一个修行者惭耻和对自已感到羞耻这个衣服是第一庄严。我们世上的衣服很好看,但是对于一个修行人,惭耻对自已感到羞耻这个衣服是第一庄严,那是最好看的最庄严的衣服,我们应该穿这样的衣服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要深起惭愧。一个人如果惭愧心不起意味着对自已所生恶不生羞愧,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那这样的人罪业肯定是不能清除,他又怎么成就法器呢?所以第三者为深起惭愧道理就在这里。第四求灭罪方法。我们对这种罪生起了惭愧,就要去寻找忏悔法门,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求灭罪行法,应当如法修行等等。你看我们给大家开示的功课中有大乘显教的修法,也有密教里面比如金刚萨垛的修法,这些都非常的殊胜,但不管什么样的修法都离不开这些要领。你的法能不能够修得更深这取决于你的信心和你的行持的深浅,其实并不取决于这个法门有什么高和低,这是一种方便。有的时候称法门高称法门低,其实这是一种密意,让你的心生起所谓高和低深和浅的发心,大家要明白这一点,关键还在于自已能不能在内心真实地去行持这个法门。所以这是第四去求忏悔法门的方法。第五发露先罪。这点很重要。我们在修忏悔法门的时候,要发露,什么叫发露?把自已不好的、感到很羞耻的、说不出口的说出来,对自已说出来,对自已坦白,甚至对我们忏悔的对境坦白。比如说对上师坦白,对这种清净的道友坦白。比如说你今天害了这个人,对这个人不好,你向他道歉向他坦白。当然我们反对这种无谓的坦白。象有的人自已犯了错误,然后在大众中就坦白,他不坦白还好,他一在大众中坦白,那么大众中有很多人是不具备信心的,有的甚至有邪见,他听你坦白完了以后他其实不会为你的坦白而感动,反而会对师友对上师对道友生起邪见。所以坦白最好在对境面前进行坦白,在忏罪阿奢黎面前进行坦白,坦白也要看时间地点。但是他的要领在于发露,先要发露出来,你不发露出来,覆障在心中他罪业怎么清除呢?你要回想在过去在此之前我都犯过哪些罪,所以修金刚萨垛法的时候有一个很殊妙的窃诀就是你要回想,哪怕是一丁点一丝毫的罪业你都要把它回想起来,然后让你的心生起这颗发露忏悔的心,所以这点非常重要,要发露先罪,哪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把它回想起来忏悔清净,这是第五。第六,断相续心。什么叫断相续心呢?因为罪业在时候他还会不断不断地想续续造恶,比如说我很想做坏事这个念头生起了,我暂时压制了它,它现在还是会不断不断地生起,所以要去断除它,不要让它再继续了,要把这个注意力给转了。所以有的人一边不断恶一边想修行这个有门吗?没门的。所谓的肉照吃酒照喝烟照抽坏事照干,学佛照学,以前不是经常讲这句话吗,这样的人叫不断相续心却想希求佛法大道,所以说没门。这很重要,要断,一生恶心要让它断除,这是第六。第七,起护法心。什么叫起护法心呢?比如从内在来说我现在持戒了,我要保护我的心朝戒德上去想,不要去想那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说我现在持戒,我很贪恋美色,因为贪恋美色我总是要造罪,我就观想这个美色实际上是烂、污、臭、不净,那你的心止在这个善法上他就能起到这种护法的作用。护法从外来说,比如你看这是个庄严的道场,我不应该因为我的行为去损害上师道友的形象,我不应该给佛门抹黑,你有这颗神圣的护法心你就会警惕你自已的这个罪业,你就会说我不能这样干。所以说起护法心由内到外都非常的重要,这是七者起护法心。第八,发大誓愿,要发大菩提心,度化众生。当一个人的心中生起无限的慈悲生起这种慈悲大愿的时候,他的罪业立马就清除了。所以要学着发大愿。当你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我现在要努力地修行,我不能再做这样的一个人,我要好好地修行,以我的功德回向给西方一切的有情,愿他们都能够得到佛果的解脱。这样发心者罪业在他的心中自然而然被清除了。在《入菩萨行》里面说到菩提心的珍贵,这个菩提心一旦发起可以摧灭一切罪恶的种子,非常非常的珍贵,所以要发大誓愿度脱众生。第九,常念十方诸佛。心里面常念着十方诸佛的无量功德,常念诸佛的大慈大悲,你想一想,这十方三世诸佛对我们是这样地慈悲,可是我今天却如此的下劣,对得起佛陀对我们的教导吗?对得起佛陀对我们的悲悯吗?还要想十方三世诸佛的福慧是那么的圆满,福德昌那么地具足,都是因为什么?都是因为行善积德而得来的。所以说我如果今天也能够忏悔罪业积累福德资粮,将来我和十方三世诸佛一样也能够如此,所以要常念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常念十方三世诸佛之悲悯,你从这样常念十方三世诸佛的时候这个罪业之心就能够渐渐地熄灭了,就能够能到佛菩萨的加持,对不对。所以常念十方三世诸佛并不只是口头上念个佛号而已,而应该籍由称念佛号而增强对诸佛的感念之心,要观想佛陀的相好,观想佛陀的功德,这样我们心里就不会生怖畏,也会充满一种信心。这就是常念十方诸佛的意思。第十,观罪性无生。这是一种无相忏悔。是要靠智慧来观察这个罪性其实本性是空,如果一个人能观想罪性本空,那么这个罪业立马消灭。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就如同把衣服给清洗干净。如同后面所说的,智者大师说用这种十法的心来发起来成就庄严道场,相当于从现在开始把脏的衣服给清洗干净,所谓的忏悔。如何忏悔呢,智者大师这里介绍,首先庄严道,把我们修行的道场布置好,然后把一切洗刷干净,自已穿上洁净的衣服,点起香来,然后上种种鲜花,在佛堂三宝前如法修行,然后一天七天一个七天或三个七天乃至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乃至几年一直专心忏悔,到所犯的重罪消灭方止。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罪业这个重罪消灭了呢,这有什么瑞相吗?这里智者大师就列举出来,“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身心感到轻安,利爽,得到吉祥的瑞梦。梦中很吉祥,醒来也很高兴。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什么叫善心开发?自已的心以前总是冒各种的恶念,现在的心总是能生欢喜能生善的念,所谓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后面等下再说。这里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这样修行以后会出现种种罪业清净的吉相,如果出现这种种的吉相就表明破戒障道的罪业得以消灭,那么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他的净戒也叫做尸罗清净也叫做持戒清净,就可以修习禅定了。就好比说垢腻的衣服现在洗干净现在可以染上鲜美的颜色了,这很重要。这是通过修法来使自已的罪业清净,这从外从内都可以显现出这种功德瑞相。反过来说我们现在修行的人修习禅定的人遇到种种的障碍,有的人心生恐惧,有的人一打坐总感觉好象周围有很多的鬼魂,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你自已的罪业没有清除。好象我们这里有好多道友一接解佛法或者一听到上师名号,或者是一接近上师的时候他出现种种的魔障,这是因为上师是个魔吗?不是的,是因为你的心中有罪业,所以必须忏悔清净。所以说凡是这样的人我劝他忏悔他如果不思忏悔,他只是一味地想追寻想听我教他怎么修禅定,这样的人不出偏不出魔才怪。所以我们看到身边的例子统统都是这样的。所以说众生业重很可悲可悯啊。自心不悟,反言责师。他自已不开悟,自已不知道自已罪业深重,他反而去看别人。其实一切魔由心生,一切罪障由已心造,跟外面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句实话,就算你上师是个魔,如果你发心正确,你能够按照这样来修行,那么你也不会入魔境吧。对不对。所以你看不见自身的魔,却说外面有魔,都说是别人控制了你,都说是别人左右了你,都说是因为别人的缘故使你遭遇种种的恶运,那么你可知道,这不是的。那是因为你自已。你看看你自已的心,是不是非常地固执于已见呢,你又这个极端走向那个极端,想的不都是你自已所想的吗?你自已所想的这一切和佛所说的因果道理和善知识所开示的法相应吗?如果不相应,那他不信佛啊,对不对。所以大家要这样检讨,要发现自已哪些是自已所想的与佛法不相应,哪些是与佛法相应的跟自已的所想相违背的,你一定要调整自已,忏悔自已,争取如法,如法的意思就在这里。所以如法很重要,生起一种正确的信念,如法行持,反观自心,这是处重修行的最重要的窃诀。这是一种罪灭之相。

  我们再继续看下来,智者大师还说到,有的人虽然说不按照诸般经典所说修种种的行法,但是心能够生重忏悔。“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这话说的其实是在说关键,他一边修禅定一边生大忏悔发露,做种种行,他一边修禅定一边出禅的时候平时广积资粮,烧香礼拜忏悔诵戒读诵大乘经典,那么这些罪业慢慢都会得以清净。所以关键是犯罪要心生怖畏,心里强烈地渴求要灭罪,除此之外真的是没有办法。所以说若除禅定余无能灭。这种情况的人是通过他在修习禅定的时候来清除这咱罪业。虽然他没有修前面说的专门的忏悔行法,但是他一边修禅定一边象刚才所说的那样读诵经典礼拜忏悔烧香诵戒,做种种的福德资粮之事。所以我们大家平常念诵功课是否以这种忏悔的心来念呢?我们讲到顶礼三要的时候有讲过,以什么心?以至诚恭敬的心礼敬的心,以忏悔罪业求哀忏悔祈求摄受的心,以这种一心供养的心来进行顶礼,来进行念诵,这个叫做顶礼三要,这个也是修行念诵的要诀。所以大家平常念诵功课的时候读经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消遣一下吗?还是说也是生这种忏悔的心来修习佛法呢?所以这里讲了很重要的一点。总而言之,必须要持戒清净方能生起禅定的圣要功德。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理可走。这就是所谓的具缘第一,是第一,持戒清净。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讲到这里。接下来外具五缘第二就是衣食具足。这个今天我们就不讲了,留待下一次来讲。我们结束今天的讲解,最后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弥勒尊佛!

  《童蒙止观》第二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南无智者大师!南无智者大师!南无智者大师!

  大家中午好!昨天我们讲了天台小止观的要想具足坐禅法要首先必须具缘第一。外具五缘第一是持戒清净,今天接下来讲的是第二衣食具足者。我们来看经文。

  “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次食法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四者于僧中洁净食。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我们来看这里所说的,什么是衣食具足者?前面第一点讲到作为一个修行坐禅的人很重要一点是持戒清净,这是首要之首要,其次是讲到衣食具足。因为我们这个色身在世间上他要吃要穿,那怎么的吃穿具足才是我们所要具备的善缘呢?是不是说衣食条件要非常的丰足才能够修道呢?就象现在很多的人说的我现在没有条件来坐禅,等我钱赚得多多的等我条件很好的时候我再来坐禅。不是这样的,衣食具足者这里面是讲如法具足。我们首先来看这里面讲的衣法。衣法第一种这里讲的是雪山大士,他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的雪山修行,这些大行众生称为大士,他随便得到一衣蔽体就可以了,他跟人间几乎是隔绝的,不游人间,为什么?他的堪忍力成就,他能够忍耐这些恶劣的环境气候,他具备有这种能力。佛陀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修行者。但是要注意,今天我们末法时候的众生根器很劣,这个色身的力量也不足,堪忍力意志力各方面都不如以前,所以这种人极少,这是第一类。二者就象迦色尊者那样行头陀法,头陀法大家印象当中就是那种属于苦行的人。这里讲到的第一种苦行的人是雪山大士,其次才是象迦色尊者这样的受头陀法。头陀法具体怎么样称为头陀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有机会去查一些资料。头陀法对衣食是怎么个做法呢?这里说“但畜粪扫三衣”,我们出家人以前只传三衣,三衣具足即可。有的公案这样讲,佛陀在深夜打坐感觉到冷,然后叫侍者再披上一衣,然后再往下打坐到深夜又感觉到冷,又披一衣,佛陀说如此三衣则具足已。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出家人修道人对衣食并不是一种贪爱,够用就行,只要是为了防寒受冻。记得我遇到缅甸的苏亢尊者的时候,当时剃度我出家收我为徒的时候,他跟我讲的第一个就是所谓的穿衣为了什么,为了防寒受冻为了遮形蔽体以度世间饥嫌。那么在在房子里面是为了什么?主要是为了能够安全地在那里修道,如此而已了。所以说头陀行者但畜粪扫三衣,粪扫三衣比如说丢在垃圾堆里人家扔掉不要用的破破烂烂的都可以穿,“不畜余长”,其他的衣服他都不做储备。不象我们现在家里的人春夏秋冬什么样的衣服都有,衣服非常的丰足。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一种浪费没有必要。不畜余长就是这个意思。第三种人就跟我们有关系了。“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你看象我们北方的冬天非常的寒冷,夏天我们很多地方又非常的炎热,这些环境气候比较恶劣。我去过缅甸这些地方,北缅甸气候非常的宜人,我们这边很多气候是比较恶劣的,具体的环境不一样。还有一种就是忍力未成者,他堪忍的力量不够,他不能忍耐这种恶劣的环境,这样的行人来修行,“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他也开许在这正常所需要的三衣之外储备一些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但是你“要须说净”,“说净”这个是属于出家法里面的内容,大家简单的理解就是说这些东西虽然可以蓄,但是不清净物不可以储蓄,不是说所有东西都可以储蓄。这些东西的储蓄应该是以适宜修道够用为度,而不应该漫无节制地进行一种储蓄。还有一些不清净之物也不可以进行储蓄,所以称为“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你想想你整天到晚把房间里面的东西摆来摆去,如是折腾就已经去掉一下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而且为了计较这些物品的好坏等等,心已经在俗了,所谓心乱妨道,妨碍你修道。这是讲到衣法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很难做到,你必须具备这种堪忍的力量,所谓雪山大士。第二种就属于那种比较正常的比如说出家人一样,但是不可过于贪求积聚,否则心乱妨道。前面这两种合起来详细分为三种,我们就属于第四种。属于环境比较恶劣多寒国土堪忍力没有成就的人,他的标准是知量知足。

  食法也有四种。“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这个跟前面是一样的。雪山大士吃个水果喝口山泉就能生存下来,他的特别就是住在深山密林里人迹罕至之处,跟这个城市是完全地隔绝,这种情况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这里讲到头陀乞食法,行头陀行,通过乞食来维持这个身体。这里讲到这个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那什么叫四种邪命呢,经上有讲,这种邪命当然能够障碍圣道。“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这些都是邪命之相。我们来略为了解一下这四种邪命之相指的是什么。一仰口食就所谓仰观星宿推步迎虚以此求食称为仰口食。二下口食为种植田园。三方口食所谓的通使四方结交豪贵。四维口食为卜算祸吉。此之四事在家人得为之出家人所不应为,所以应该远离这四种邪命。这个仰口食大家好理解,如算命替人看相看风水象仰观星宿推步迎虚等等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来维持自已的生计。出家修行者整天不务自已的正业,正业就是不去看经演教修禅打坐、劝人向善行佛法,而是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并且以此为生来养活自已,这是邪命。下口食所谓种植田园就是指比如出家人是根据信众的供养去安心办道,去种植田园者,比如说有条件去生活的却非要下到地里去干活如挑粪浇菜,这些事情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这样去做会感觉出家的日子不闷,那么渐渐渐渐时间长了就感觉和俗家人没什么两样。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说,以前百丈立清规的时候不是有说过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吗?不是都有种田种地吗?现在出家人也有这样的,是不是都属于下口食呢?这个大家不能这样机械地认为,百丈立清规当时有它特殊的历史条件,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佛教不容易保留下来。象我们现在的寺院很难找到一种供养,在特殊的情况下特殊的因缘情况下也采取这种农禅并举的方法,戒律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在家人不要过于执着这一点,要知道佛法很深微妙,要看具体的情况。所谓的下口食是指这种情况,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去营作上面来维持生计,这不是头陀行者所应做之事。好了,三方口食这个好理解, 也就是四处结交好友,专门跟这些豪贵结交,跟这个也认识跟那个也认识,平常把很多的时间忙于人际关系上来打转转,这样来获取他的饮食这样就称为方口食。还有一个叫维口食,维就是维持生计,去做生意去贩卖物品等等。作为一个头陀行者他将远离这些,把这四种谋食方法称为邪命。这四种方法在家人这样去做尚且情有可原,出家人不应所为。第二种这其实属于出家头陀乞食法,大家稍微了解一下。下面再看第三种,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阿兰若处就是寂静的地方,没有人干扰的地方,檀越就是施主,护法的这些人给你送食物,比如说有的在家里的人条件非常好,家里人都信佛,比如说他妻子他家里人护持他进行修行,还给他送食物,这种缘都有助于专心地进行修禅,这种缘在今天的这种时代都不是那么容易地获得的,我们的福报都不见得这么大,实际上有种种的外缘干扰,很难成就这种修禅的殊胜圣缘。比如说我到山上去修行的时候在亚青都是自已来煮东西吃的,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在煮吃上,没有办法,自已得起火生灶自已去买东西等,这样花的时间很长,我们一边煮东西吃一边修禅,正念反观。比如说烧柴挑水煮饭,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行动当中念念不忘修习禅定。第四就是僧中洁净食。僧中洁净食比如说出家人统一地过堂,在僧团里有人专门地安排这种饮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比如说我们住到丛林里,丛林里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大家能够安心办道,僧中洁净食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吃和穿要先解决,不能解决就不能安心办道。“何以故。无此等缘则心不安隐于道有妨。”这说得很清楚,无此则不能安心办道。我们注意到没有,象前面说的雪山大士头陀苦行这一类的他们是怎么面对这些情况的?他们把外在的条件的具足降到最低位,这样他的心就能安稳,他就能够修道,少欲知足,这是真正的安心办道之法。如果我们一味地只是寻求外在环境的具足,那就很难办道。比如说我们今天很多人误解生活并不平凡,我们少欲知足这点就非常不行了,其实家里的条件也好自已现在目前的条件也好其实早已足够来修道了,可惜的是他无心修道,而且他还觉得这个条件还不具足,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根本就不是。所以有时候应想想雪山大士,虽然我们的摄力有限,堪忍力未成,想想头陀苦行者,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尽量地向他们看齐,那么是否对安心办道的这种要求会有所改变呢?大家应该三思这样一个问题。前面具缘第一讲了第二要衣食具足。下面讲到第三处所。第三得闲居静处,我们来看下经文。

  “第三得闲居静处。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这里讲到第三种条件闲居静处,即处所,也就是说第一不要多迎众事,事情很多,我们平常说要闲下来,今天忙这明天忙那,这样的条件都不具足,首先一个是闲。二要没有愦闹,所以名之为静,安静的地方。如果你这个地方吵吵嚷嚷,人来人往,你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非常的复杂,每天都有人找你每天都有人跟你说话,那你说你怎么修行办道呢?所以要有安静的地方要闲静,闲居静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略举三处可修禅定,非常好。一个是深山绝人之处,这个非常好,比如说现在智光师父他出家,他在云林寺里面,虽然谈不上非常深的深山,但确实也是人际关系很少,而且环境清幽,无内在关系之干扰,在其中修禅是绝佳之处。所以称为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修头陀行的,在阿兰若非常寂静的地方,就是离开这个聚落三四里远这样的地方,离城市有些距离,放牧声绝,象车声人声的吵杂基本上听不到,闹中取静,没有这些愦闹,这是第二,远离愦闹,这也是个好地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比如说到寺院里面去,清净的寺院,没有这些居士整天在那里吵吵闹闹,没有一心办道的妨碍,清净伽蓝中。现在很多寺院就具备这种情况,在里面闲居静处去修禅,这是第三种情况,清净伽蓝。这三种地方是属于修禅的最好的地方。不闹不吵没有外缘干扰,在清净的伽蓝中,这三种情况提供三种标准,联系我们在实际当中与你的现实当中,比如说你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状况怎么样,你的朋友交往圈子怎么样,你所居住的场所怎么样,你应该根据这三点的要领尽量去创造。有的说这三点我一点也做不到算了,我就不修禅了,不是这样想的,这些阿兰若处要我们自已去创造。这要看你自已这种修禅的心迫切不迫切,你的出离心强烈不强烈,如果一个人真的出离心很强烈,对这个修道他有这份心的话他会努力去创造的,而不是以此为借口。我们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指我们今天众生修道的缘很难具足,所以一定要做此善想。好了,我们把这个具缘第一继续讲完。要具五缘,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三种情况,下面再来看下面第四种情况应该具备什么情况来修禅。

  “第四息诸缘务。有四意。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大家理解一下这四种息诸缘务,什么是缘务,也就是说这四种缘务它妨碍我们专心地进入禅修,大家先了解一下再说。第一治生缘务,为了谋生作种种有为事业,比如说做生意啊,作人际应酬这些东西。第二息人间缘务,比如说朋友亲戚之间有很多人事往来这种。第三种工巧技术缘务,比如说做木工,学医术学唱歌学弹琴等等,对不对,学做木工学算卦算命等等这些所谓的世间工巧技术医方禁咒等等,有的学画画学书法这些东西都妨碍我们去修禅,这是第三种。第四种是学问缘务,比如说去学习读诵听学听讲等等,天天忙个不停,今天又哪里道德教育班开班了,明天又哪里什么什么课程要上学了等等。这些东西统统都叫缘务。攀缘之心使你不能载道,由此可见我们修禅者是过一种非常简朴的生活,而且是尽量的少事情为好,大家要正确理解。有的说我要工作我要吃饭,这些事情你都不让我去做那我该怎么办呢,不现实啊,所以我现在不修禅了,我不能修禅了。刚才前面已经提到了,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首先你要认识我今天之所以要为了在世间存活着,今天想要修道,却不得不去做这些事情来维持自已的生计,所以首先人要知道这是一种业报,我的福报是不行的,这是第一个认识。第二个认识,我们既然已经处在这样的因缘当中,不得不去为些事间之务的时候,当然你要同时想到,你不能说我不去做事情,你不能说我干脆就不去上班了,这些所有的该尽的责任我都不要去尽了,然后以此来给自已找一个借口,不去工作,工作也三心二意,然后处在一种既没有专心修道又没有把世间的事情做好的状态。今天我们这种修行人很多,要引起注意,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前面说,你要明白这此东西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会妨碍我们的道心,我们要感叹福缘的不具足,你要尽力去创造这种条件,离开这种缘务,能做到尽量去做到,这样才能增上我们的修行,如此才名为善想。所以说知足少量,知量知足,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事情并不是说你无法修禅,而是你自已以此作为一种借口而逃避修行。所以大家这两种极端都不要走,这是为要。下面再来看为什么要息诸缘务呢?“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这种行道的事情就算是报废了,根本就做不成。这个大家都非常理解。这个不难理解。

  最后是第五,近善知识,这个非常重要。修道的第五个缘是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略明五种缘务竟。”这是最后一种,亲近善知识。我们平常说善知识通常是指能教导我们佛法的善知识。实际上善知识也称善友,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外护善知识,这容易理解,他为你作种种的安排,供养你修道,帮助你修道,起到一种护法的作用。你每当修到什么他都会用他的财力用他的行为用他的工作来帮助你,在外面上保护你不相扰乱,这种称为外护善知识,这种善知识有很大的恩德。比如说过去在丛林中,大家在禅堂里面一心办道,周围有很多的信众跑来帮忙应供,这种称为外护善知识。第二同行善知识,就是同道者。同修道友真正的同修道友,共修一道,大家修的道是一样的,互相劝化互相勉励,互相鼓励,而且互相非常了解不会互相扰乱,这个互相之间的言语有助于我们发心向道,有助于我们保持禅修一种优良的环境,而不是互相让对方谜失正道产生邪见。最近这几天我们在不断地讲道友之间的因缘,真正的道友应该是共修一道,互相劝化不相扰乱,我给大家提出了几点,互相之间要爱语慈心相向要如法行事要清净自已和内观,这很重要,我一共是讲了这些要点,目的就是为了这些。这样同修道友之间就真正地变成了同行善知识,就如同普贤行愿品里说的,在任何时候同学都能聚会,这就是同学,修道的同学,难得可贵的同行善知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缘。三者最后一个是最集中的教授善知识,他指导修道的次第,以种种内外方便的禅定法门示教令行,对你进行指导。你修禅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你通地及时的汇报,通过善知识的及时的提醒都能够使你免除这种修道的歧途和种种的魔境,这叫教授善知识。这是最最最重要的善知识。

  以上略明五种缘务境已经全部说完了。要想修道,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里面第一讲到具缘第一,一共讲了五点,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个具缘第一五点都有哪些?第一首先讲到持戒清净的问题;第二讲到的是关于衣食的问题,即衣食具足的问题;第三讲到关于能够得到闲居静处修道场所的问题;第四应该是息诸缘务,这种妨碍修道的杂事杂务止息它;第五讲到一个亲近善知识的问题,也就是要有一个非常好的道侣,以前道家讲到一个叫财侣道伴,讲的大致是这方面的事情。我们这分列五点所说已经非常详尽了,大家好好地记住这五点,平常在修行当中在生活当中要以此来衡量自已,要感叹自已福缘之不具足,同是要努力精进地来创造这样的缘起来修道,但是这点要特别提醒一点的就是,这里面也讲到,比如说雪山大士那是因为堪忍力成,我们今天不属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自已觉得自已就是这样的人,比如说好象环境我能够做到我就修这种无谓的苦行,这是一种极端;另外一种觉得我既然如此我就俗心载道,在意行禅,管它外在环境怎么样,就是我说的酒肉照喝照吃,外面卡拉OK的巴这些乱七八糟的朋友照交,然后号其名曰我此乃行菩萨道,欲缘念心,就是说我是在这个尘世间行道,会更容易修成,持这种邪见。初心行道者应尽量住阿兰若处,尽量地远离这些恶友恶知识,尽量地放下这些妨碍道心的缘务,如此方为修行正道,这点千万千万要注意。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我来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弥勒尊佛!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早成道业,六时吉祥!

  《童蒙止观》第三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诃欲第二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YIN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二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YIN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贱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此弊欲沈堕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如禅经偈中说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人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请大家一起随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我们讲解《天台小止观》第三章,已经讲到诃欲第二,在上面我们讲到在修习止观之前首先要具缘第一,已经讲解完毕,接下来讲诃欲第二,来看下经文。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这一章要讲到诃欲。“欲”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世间的五欲,一种感观对外界所产生的贪欲。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欲爱众生整天到晚都在这种贪欲之中,但是,这里面告诉我们,要想修习止观坐禅必须对这种贪欲有所诃责,要深明贪欲之危害。所谓五欲者在世间人看来是所渴爱乐,执着不舍,一直在追求和享受其中。但是对于修道者来说这是洪水猛兽,是毒蛇,必须远离。所谓欲者岂是说能远即能远者,这里面说到一个修道。那么这里所说的诃欲第二,有诃责的意思,诃责就是不以此为善,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明确,这是不好的,这是妨碍修道,妨碍进行坐禅的,首先要有正知正念。当然,不是说你马上就能达到五欲,但是也不能说我现在一时达不到五欲,甚至反过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使我们的心不能进入到修道之中去,这点很重要,所以这是诃欲第二。在心识里面对五欲的贪着进行诃责,有这样想的人名为善想,持这样见的人名为正见。我们知道在尘世中,我们凡夫轮回在六道中,可以说是无一不苦,那这种苦苦的苦象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并不是我们现在眼前种种受用如何的缺乏,而是我们的内心因为无明起惑的原故而对外界贪着不舍,也就所谓的贪欲不断。我们日常的那种贪求追逐享受的心它正是导致苦的因,如此名为世间之因果,所以学佛的人要有正知见,要明白苦谛和集谛的道理。苦何名为苦,苦的因是什么?苦从何而来?苦乃集而来,集召而来,贪欲之集召而来,简单讲就是这样,要有基本的正观念。所以今天我们学习这一章首先要作如是想。深思因为无始以来这种贪欲爱染之心可以讲是根深蒂故,我们修道的人从现在开始向了宣战,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这种对自我的执着对贪欲的执着他会不断不断地以种种面目来自我维护,他会不断地在内心好象悦服你自已:哎~这道有什么好修的,所谓的佛陀离欲即灭苦之道这现实吗?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坚定地走上修行的道路很关键很关键一点就在于这一点上没有看破,不能获得正知见。也可以这么说,今天的人修道很难证果很难真正地趋入佛法的修习,最关键时关键还在于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那既然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欲没有生起诃责之心,却反以此为乐,甚至有的行者甚至贪欲行道,认为我修的是大密法,我的根基非同一般,那么我放纵这种贪欲好象亦能成佛道,那作如是想者则离道甚远。所以今日修行者多证果者少,这个修习想寻求禅定之道获得智慧之门者多,却注重戒律之行持,行持这种离欲之道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说得到圣果很艰难。何以故?不是圣果难修,乃是其道不正。所以首先要建立这样一个正知见,诃欲。这里说的是诃欲第二,是按顺序来说,其实呢以修道来说诃欲第一。前面讲要具备五种因缘,这里讲修道第一个首先第一个就要诃责贪欲,我们讲下去。这里智者大师说了,凡欲修习止观首先必须先要诃责,这点很重要,要诃责这颗贪欲之心。我们修道其实都是围绕这个而来的。比如我们上一讲讲到要蓄衣,如何蓄衣第三种情况讲到多寒国土而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其百衣之外亦说净,资粮知足,这里面其实也说到一个贪欲的问题。比如说前面讲的要需说净,这个在前一章我们没有很详细地进行解释,这个说净的意思其实上也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这种贪欲,说净,比如说把我们统统受用的种种必需之物,比如说百衣等物,比如说一百件依服每一件都不同不重复不浪费都只是必需的。说净就比如说这件东西我观想我供养给佛法僧三宝,这一切都供养给三宝,然后这些东西都是上师三宝所赐予我的,那既然是赐予我的我要倍加珍惜这不是我的自已的财物,所以这也是为了起这种珍贵想远离这种贪欲而产生的。所以说修道的核心在于离欲。因为从世间因果来说苦的原因是因为贪欲,那么灭苦就是在于离欲,那如何灭苦呢?也就是说通过修道达到对实相的了悟,从而远离对种种外境内境的贪着这个名为修道。那以如是灭谛和道谛名为出世间因果。所以说视出世间因果都围绕着一个欲字而展开,因为欲而受苦,因为离欲而解脱,所以说也是围绕着苦字而展开。而苦字最极精要者即是跟这个欲有关,所以我们回想一下《楞严经》里面一开篇也是从这个最极之贪欲与男女之贪YIN这个缘起而开演,这也是大家能不能真修实证一个最关要最关要的地方。我们来看“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这里总说,五欲者就是世间的色声香味触,因为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我们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这个最眼前最现实最能让我们心生贪着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外尘,世间外尘五欲它能够逛惑一切凡夫未得道果未得圣智者,心很难离开这些染着,所以令生爱着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种爱着我刚才说了这是过罪过失,所以我们不应当亲近,越亲近则染着越深,就象抽烟一样,越抽瘾越大,我们去亲近这些能让我们心生爱着之物,那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贪爱,所谓身心越来越麻木,他的欲望就越来越高,沉溺于此种爱欲者他只要回观反照内心他就会明白确实如此。今天的人我们物质生活很丰富,大家都说这个社会是现实的,那我的人生也应该是现实的,那所谓的现实无非就是说这些色身香味触的现实享用罢了。大家以这个作为人生的第一幸福。殊不知若人沉轮于贪图感观之享乐则去道甚远啊,那么生命中的罪业他也就越积造越大,那人生的苦难也越来越难以避免了。所以今日佛陀的教言难以被一般人所接受,这个确实是有其原因。也是我们今天人业重的缘故,业越重越没有办法听闻这样的教法。有些同修尽管已经归入佛门,但是对于这于这一点没有真正地认识。都心存侥幸,也是怀着这种爱染之心进入佛门。所以这样的人他非常在乎,他知道他自已不是离欲的人。比如说他想亲近善知识他就会非常在乎这位善知识是不是非常圣洁的人,如果善知识稍微有一点显示出和常人差不多,他马上就会心生疑谤,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期盼呢?这其实也是因为他自已对这种欲苦的认识很强烈的缘故。他认误未必是正确的,他也知道自已内心深处允满了贪欲,他不从自身去要求,他认为依照外在的力量就能够使自已得到一种清净的果实。所以说因为这样的缘故,他即使归入佛门或者依止善知识修行他也难逃其心,这个今知明为俗心非为道心。何为道心呢?道心应是深知自已贪欲之过患,诃责之而猛然地忏悔自已,努力踏实地用功修行办道,使内心渐渐地远离这种贪欲,然后依师教而奉行,以自已的闻思修行来体证佛法,这样才是真正的修道行人,能免于种种偏道歧途。所以今天讲的这个非常重要,也是第一重要。虽然章节为诃欲第二实为诃欲第一。比如说从戒律上来说,在家人讲到杀盗YIN妄酒,杀字摆在第一位,但是讲到出家戒律是YIN字摆在第一位,何以故,因为贪YIN之心之难,色欲实是凡夫众生最难最难超越的一个关口,所以说戒律显示如此也表明了修道最终的归处是何处,所以我们不必回避,我们要有正确的知见。如果真正地朝着正道去走,那么这个离欲心会渐渐地升起,那么我们人生的重担会渐渐地放下,那么轮回苦海的根源也就渐渐地截断了,这是正法正说,应生正见。所以说知其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下面具体地来说,让大家达到一个正确的知见。

  “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这是讲到色欲,美色不单单指男女形貌端严,包括世间种种宝物等等,如美丽的风景等等种种好看的东西都会令愚人生爱,从而为了获取他而造种种的恶业。这里说到,“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YIN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 如频婆娑罗王因为贪图色欲而不顾一切,自已跑到敌国,非常危险,自已住在YIN女阿梵波罗房中,私自藏在那里,作为一国之君自已为了色欲之乐他尚且如此。又如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种种重罪皆因色欲故。以前古人曾说过一句话“英雄难过美人关”,因为这个色欲的缘故,国破家亡,身败名裂者比比皆是。实际上古往今来这样的公案实在是很多很多,,所谓的汝爱我心我爱汝色恩爱缠绵,实在是无由了期,尤如洪水猛兽毒蛇缠绕伤害凡夫,我们的心随物转,茫茫欲海中称为恩爱情仇深为可恶,故应深知而诃责之,不应该认为去追逐此等贪欲为人生之正道,认为可以不舍贪欲即得成就道真,应以此诃责,这是色欲,大家细细观察这些世间因果即可了知。

  “二诃声欲者。”声音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美妙的声音,特别是世俗中的靡靡之音能令众生心生贪爱,染着起恶业。这里说到曾有五百仙人在雪山中修道,听到甄陀罗女美妙的歌声禅定力顿然失去成空。以前佛经上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提波然诺仙人,听到舍之夫人那种美妙的音声生起一种欲念而顿失神通。好象也有记载说,悉婆达多他本来是具有神通的,因为贪着女色的缘故,顿然失去神通,神足通消失了,不能升空而去,这种例子非常之多。经书上好象有提到,有个仙人在虚空中飞过,听到山腰YIN女在那里歌唱,结果失去神通堕落下来,可能被YIN女骑颈,这样整个丧失掉他多年来的神通,所以色欲之害甚为可悲。古往今来这样之公案举不胜举,这个大家要深思。平常看这些书了解这些例子应当生起正念,色欲之危害声色之危害无过于此啊。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这里讲到香味的过患。香欲,对香产生一种贪欲之想。一般来说世间人都会被香气所谜惑,因为他不了这香相,所谓香相此乃因六根对六尘生妄而产生六识,如梦幻泡影一般实无真实体性可言,故心生染着,不知道香之实相,所以说闻则爱着。因为凡夫之人没有智慧没有禅定力,所以很容易被其谜惑,所以构成了修道的极大障碍。我们来看这个香。比如说有的男女身体有香,或者有一种自然的身香,这其实都是宿世的因缘。比如说有一个比丘尼她过去有诵经的功德,所以今生她口中经常会冒出一种兰花的香气;又比如说修道的人他身中自然会有一种香气,这是往昔修福所感,这都是宿业所感。或者说种种饮食清香或者是草木馨香,或者是人工所造的种种娇艳的香花香水这些香气,愚痴的人不知道如此虚幻之香而心生染着,从此打开结使之门,堕入险坑,他会执着不舍。比如说曾经有一个比丘在莲华池边打坐,闻到华香气心生爱乐,这时候池神就从池中出来大声诃责他说,何故偷我香气,这个比丘也不服气说,你看那些在家人把那些莲花到处攀折弄得满地都是,你不去诃责说其不是,我只是仅仅闻一下香味你怎么诃斥到如此程度呢?池神是一个修道人,池神就对他说:他们这些人是白衣,满身罪恶,没什么好说的,而尊者您是比丘啊,是明礼之辈,就象白玉没有暇迹,你怎么可以因为贪着此香而沉溺呢?然后这位池神就很勉励地去劝勉这位比丘,这个比丘这才心服口服,足见这种香沉也是不可爱着的,它可以令结使卧者皆起,就是睡着了也可激发起来,会引发我们这种色欲之心贪欲之心。这里说到一个结使,结就是烦恼和迷惑,它就象神结不能解开,使就是驱使,它驱使着我们迷魂颠倒,所以说应该知道香的过罪而当速速舍之,这是第三诃香欲香。

  “四诃味欲者。”前面讲的这些诃色欲声欲香欲,其实都配对着五根,前面讲的是眼根,后面讲的是耳根,鼻根,现在讲到诃未欲者讲的是舌根。“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酪就是奶酪)。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这里讲到一个味的过罪,味罪,这不同于前面所讲的声罪,所谓声者比如说箜候声笛丝竹精竹音乐之声男女歌咏赞咏等声这些都是耳根上的。舌头上也会染着,所谓跟吃有关,能够让凡夫心生染着,你看外面的馆店生意这么火茂,特别是人心忧虑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想到去吃好好地吃一顿,这都是因为对吃的染着之心导致的。通过好好地吃一顿让自已的忧烦之心暂得休息,殊不知如此染着之心它会越来越增盛而且会因之将起种种不善之业。人为好口服之欲,比如说因为认为肉很好吃就会去杀生,所以说任何一种爱染都会使人去造不善业。不善业乃是因为私欲贪欲所导致,“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这里说到一个出家沙弥因为非常喜欢奶酪的味道,所以他死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你们看奶酪中爬的虫它为什么不生在其它地方而生在这里呢?这个地方跟它有缘,什么缘呢?往昔生中贪着酪味故受其损,故种种因缘要知道味的过罪。我记得佛经中还有讲这样一个故事,当时阿难尊者跟佛陀一起到海边去,阿难尊者看到在海水的沙滩边上有一个美女,长得国色天香,可是他走进前一看的时候他吓了一跳,因为美女的脸上爬着一只虫,这虫一直在美女的脸上爬来爬去,因为这美女已经死了,佛陀说,你知道吗,这个美女脸上的这只虫的前世就是这个美女转世而来,因为这个美女前世非常贪爱她自已的这个身体,觉得自已美色如兰,所以死后投胎作这只虫子,想想实在是可怕,因为爱欲之缘故而承受生之因缘,所以说如是诃责味欲,这是一样的道理,不管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些统统是因为迷惑而生贪着,皆有果报。

  “五诃触欲者。”触欲,身体的接触,触摸,这个欲望也是根深蒂固。“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YIN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贱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此弊欲沈堕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如禅经偈中说 。”我们先说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前面,说到最后一个触欲,触欲最难去的就是男女身分之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比方说我们坐在这个凳子上,躺在床上,我们身边所受用之物,无不跟自已这个身触有关,凡夫之人贪着好欲执着不舍,愚痴之人没有智慧将为之沉没妨碍道业,为追逐这些东西我们不知道造下多少的业,然后以此而妨碍修道。比如这里说到一个角仙因为触欲缘故而失去神通被YIN女骑在颈上,所以说好端端地修道竟如此破损。所以说种种因缘,知触过罪。以上所说种种诃欲之法,都出自摩诃衍论中说,智者大师都广有言说。又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虽然众生常为五欲所扰乱,但是依然求之不已,所以这里说到明明知道不好,这个再说,真的是明明知道不好吗?他如果真的知道明明不好,他将生起诃欲之心。其实众生真的是被五欲所扰乱,而且被它害得很苦了,还在对它求之不舍。我们来看一下智者大师说的。“此五欲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此五欲你虽然一时得到满足了,但你的欲望会更加的旺盛,就象一堆燃烧的火,你把柴火丢进去它烧得会更旺,它的火焰更加炽燃。其实五欲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就象狗啃骨头一样,你说狗啃骨头啃呀啃,啃到最后能啃出什么来呢?对不对,所以没有智慧看不破这一点。”“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为了这五欲我们就会互相斗争,就象那些鸟类为了吃那些肉互相争斗。比如说对于那些饥饿的饿狗来说,你丢了一碗饭,大家为了吃这一碗饭打的头破血流,互相撕咬。你看我们人类社会为了追逐自已的贪欲你争我夺,甚至烧杀YIN掠无恶不作,还不是为了这个而来。所以说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会烧人,就象我们迎着风拿着一个火把,反过来火是不是会烧我们的手啊。五欲害人就象踩在毒蛇上,五欲没有实在的东西就象梦中所得,一时好象感觉得到了满足,可以回过神来什么也没有,就象我们做梦,梦中明明有大千,醒来的时候空空如野什么也没有,所以心里惆怅失落,痛不欲生。“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这个非常无常变灭不可靠的,就象石头击出火花来一闪即去。所以智慧的人思考它时应该把他当作是我的仇人怨贼一般对待,这是仇人啊,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狭路相逢躲也没地方躲,要作如此想。“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一生从少到老乃至死亡了还要贪着,人死以后的景象其实也可见一斑,一生中贪着爱欲不舍,从爱欲中来从爱欲中去,所以很多人死的时候就会显现出这种爱欲难舍的景象,所以很难住生净土。如果说是照看过死人的人就非常清楚,从男众来讲从女众来讲,很多人死了以后,虽然他的年龄很大了,但是他显现出来的景象是一种男女欲爱之后的景象,这个大家可以去参详,可见人之欲爱之深至死难舍。很多的人虽然说年纪大了,看起来好象是已经没有能力去追逐世间男女了,但是他的YIN心并没有断除。所以以前我常说,越老越YIN,非常之痛苦。人的皮肉渐渐地皱了,身根越来越没有力量越来越没有能力了,在远远地看着这些年轻人心生嫉妒,但是仍然执迷不悟,他只是觉得人生已去,他只是觉得我现在只是没有能力再享受了,所以他孤苦铃丁。所以说这样的人他很痛苦这一生,贪着五欲至死不舍,而且后受无量苦恼,因为其果报是欲往下堕。所以这五欲法跟畜生同有,不会比畜生好多少。所以说跟蓄生是一样的。所以说人活着一生只是为了这个跟蓄生有什么两样呢。所以说人一生活着只有真正遇到佛法去修行那生命才有意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成为恩爱奴,成为欲望的奴仆,成为他的奴隶。“坐此弊欲沈堕三涂。”这是果报。“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我今发心想修禅,这种欲望又成为我修禅定的障碍,所以我现在往前走,前路茫茫,当下想修又被障碍,所以说此乃大贼,当急远之。应当速速远离,生起这样的正知见。所以诃欲乃名第一。

  如禅经偈中说: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人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这个禅经偈中说到,生死不断绝,就是贪欲滋味的缘故,好象贪欲别有一翻滋味一般,种种贪欲之事。养冤入丘冢,虚受诸辛苦。什么是养冤,可以说是途受劳碌奔波。贪着五欲的人身臭就如死尸一般,九孔常流不净。所以说养冤入丘冢,人死了后不是埋到坟墓里去吗?这一生辛辛苦苦的不是虚受百般苦吗?九孔常流不净之物。比如说眼睛有眼屡耳有耳污鼻有鼻涕身有大小便常流不净,这种情况就象是厕所中的虫在粪中游戏快乐。以前我跟大家讲过厕所中蛆蛆的故事,你用竹竿把它挑开它会拼命地往回爬,人之贪着五欲亦复如是。因为他看不破识不透,所以说愚人身无异。智者应观身。当知我们自已的自身,从外面来看好象都是很清净的,其实里面都是臭秽不堪,就象花瓶里面放着很污秽的粪屡,所以一旦这个瓶子破了,那么这些肮脏的东西都会流在外面,必知唯孔不及。我以前也打过一个比方,就象插满鲜花的厕所,这个厕所铺满了鲜花,撒满了香水,一时走进去好象一点也不臭,实际上它是厕所,臭不可闻,人的身体也是如此。所以智慧的人应该观察这个身心不可贪着,因为一切贪着皆来自对身心的贪着。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对于世间的所谓的欲乐就没有这样的牵累,也无所欲,这样则无有挂碍,无有挂碍者则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对吧。所以说如此不染世乐者无欲者是名真涅槃,什么叫涅槃?涅槃并不是说你去到一个地方叫涅槃,真正在内心中离欲得清凉即名涅槃。所以我们应该“如诸佛所说。一心一意行。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这是佛陀告诉我们解脱之正道。必须生起定解,明白贪欲之过患,故为诃欲第二。好了,今天我们这个诃欲第二就讲解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好好去体会一翻,一定要生起这个正确的知见。这个非常的重要,其实我们学佛的人能不能真正地学佛关键就在这里。比如说我发心现在出家,其实最大的一个就是从现在起我知道离欲乃名圣道,我以此凡夫之身愿成道果,要出家而修道。出家意味着远离世间之男女,我不再享受这些世间之欲爱之缠绵,这很关键。我们今天的人之所以不能走出来,其实说穿了还是因为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要有正知见,虽然一时不能完全地离欲,但是不可迷失正见。所以要朝着这方面去努力,如果你真的出家了,那出家其实已是在修道上走出了一大步,已成功一半了,因为你发心对了,这非常关键。所以大家平常每当这种贪欲现前的时候,你要提起正念,这些享受之因正是痛苦之因,这是导致种种苦患之源,一定要针砭诃责远离之。所以说诃欲第二是名为要。好今天就说到这里,接下来要讲的是弃盖第三,说到禅定的五种盖禅,所以要远离之才能得禅定。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最后作一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弥勒尊佛!谢谢大家!祝大家六时吉祥!早成道业!

  《童蒙止观》第三讲补充教言

  悲华禅师讲

  很多人心里一直在倒来倒去,一直在矛盾之中,我到底是出家还是不出家?其实倒来倒去还是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出家有两意,首先第一个还是为了解脱自已,对不对,你怎么解脱自已?离欲则解脱。还有一个出家第二意是为了住持佛法,普法度众生,就这两个意思。所以说女子出家最低限度做到修行解脱她自已,但问题是女人业重,因为各种缘起的缘故,她这个出家非但没有好好地解脱自已,还经常给佛门添麻烦,所以说为什么遮止,不能轻易地令其出家。一样地,你出家不是解脱自已,那你出家做什么?出家来出家去,不出家也好,出来出去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你能不能远离这个世间的贪爱,对不对,所以我们今天讲外具五缘第二诃欲,这个欲都是外在的欲,对这能不能够生起正确的知见,自已渐渐地逐步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呢,所以大家很在乎这些,你若是不在乎这些的话,你就不会在乎去观察这个上师到底有没有离欲,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样怎么样,这其实就出于你的这颗心。因为你自已的心对世欲贪着不舍,然后你自已有没有真正去反观自照去忏悔去悟道,结果反过来通地外在的东西去评判。有的人掩盖了自已内心的这种真实发心,一直在研究佛法教理,你研究那么多做什么,对不对?然后研究来研究去,看来看去用来评判用来鉴别,结果越滑越远。你没有从先止息自已的烦恼开始修道,没有走上渐渐离欲的正途,对不对,所以他就不重视戒行的操守,觉得那个东西不重要,然后慢慢地他很容易滑向歧途偏道,因为邪见如此,夫复可救啊,对不对?所以这有内在的因缘的。所以最近这几天我们讨论大家能认识到这样一个层面上来吗?很重要啊,宁可破戒不可破正见;持戒得升天,正见得涅槃啊。涅槃是生死解脱,升天暂时升天也只是的福报而已,福尽还堕,所以正见很重要。所以今天讲的诃欲第二实际上是诃欲第一了。所以大家要注意,这要点之要点在于获得正见,回去要好好想,一定要好好想,不要让自已的内心被这个欲染所迷惑,因为人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会找种种的借口,世上的男女大抵如此。说来说去,倒来倒去无非为了一个东西,对吧,欲心蒙蔽不是一朝一夕啊,能够真正地认识,能够真正地看破,所以说今生福缘能不能真正让你走上修道的路,要看你自已了。首先要获得正知见,不要因为自已一时做不到而心生邪念拒绝,或者心生邪染,以邪见来散播,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思考,静静地坐在那里反复地把这话提起来思考。前几天跟大家说了,人生修道是为什么?人生为什么苦,苦在哪里?为什么会苦?我们人世间所做种种什么是导致痛苦的因呢?到底什么东西的积聚使我们痛苦不断?这世间的因果要吃透,要真正地认识获正见。那出世间的因果呢,什么样才是真正地离苦呢?离欲才叫做真正地离苦,你能不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呢?怎么样才能够获得离欲的道路呢,所以讲到八正道,讲到种种修道的正道,六度万行,这都是一样的道理,他必须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所以说知道这个核心了知这个正道名为得正见者,得到这个正见就能够安康地行走在这个正道之上。一样的道理,从最初皈依三宝发心来了解佛教去皈依,到后来去深入地去依止一位善知识去修道,他其实所走过的路程都是一样的,必须朝着这个方向走才会生起正信,只是不断地深入的区别罢了。所以大家要知道无始劫来习气难断,非一朝一夕所能了知。我们一方面修行要破除知见上的障碍,一方面要慢慢明白为什么自已很多行为不如法会导致我们不能解脱。所以说一边修这个智慧资粮,一边要积累福德资粮。福慧双修,定慧等持,这样就不会迷失正道。

  我过几天就要走了,有的人心里着急,因为他跟着上师现在很多基本的东西还没搞懂,心里又急切,有的修法急切,很珍惜。有的人好象觉得无所谓,这跟他的初发心有关系。不管他怎么发心,人生时日无多,你每天听法你都要想到这种机会不会很多,所以天天要无常死想,这个不能断,你一旦忘记了无常死想,你的道心肯定有偏堕,你肯定会堕落的,这是必堕无疑的。所以说你如果念念不忘无常死想,一心向道,那你不会退堕。那这样慢慢地善根增长,福德禅定智慧增长,那将远离世间之贪欲,那你就会获得清凉解脱。大家好好地去想一想,对欲纠缠不舍很苦很苦的,若人心中淡泊离欲心性平等,那么解脱就在眼前。今天时间还好,不会太迟,大致地给在家说到这里。下面的时间我想大家听得也多,思考的时间少,下面是花一点时间答疑还是就这样结束呢,我把麦交给管理员吧,大家回去好好地思量思量。

  出家的行为具备很深的意义,也不是一般说有就有的。这里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鼓励男众出家,不要说坚决反对,对女众出家持极为审慎之态度。对吧,但我们这里也没有说强制别人出家,因为出家不出家也都是个人自愿,也没有说别人非得出家或不出家,这样讲就不对了。大家如果这样讲的话,传出去我们这个网站就有点冤枉,对吧。七月五号我们的网站刚刚通过备案,我们一位的师兄讲他的网站没有马上被通过,我们的网站倒是很快就通过了。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网站所做的一切,起码来说也表明了我们已被相关部门认可了。因为对社会没有一种危害性能,符合国有的法律,对净化社会人性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安定团结,所以这样才会被认可。虽然说过几天我就会离开这里一段时间,可能时间很长,也可能不是很长,不是很长起码也得几个月,但我们现在都在为这个做准备。当然走了以后,我们这里能不能够有一些真正持有正知正见的道友能够护持我们这个难得的道场,这个极为重要。所以大家要爱惜这个家。如果你把这个当作修行之家的话就要守护它。我们建起这个来是不容易的,要珍惜它。今生的法缘本身就很难得,其实这一切本身就掌握在自已的手中,我们要善加利用网络资源来成全自已。当然不要迷失在网络中,也不要把网络当作是洪水猛兽,既然大家是因为网络而结的这个缘,那么网络必有其价值。世上的一切都从因缘而生,因缘会导向哪里,这个都不太好说。我们的师兄道友里面程度也不一,最近这段时间经过提炼信心道心坚固的也不少。然后原先存在的问题因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消失而显现出来并出现种种违缘这样的道友也有,虽然是少数,但是这种力量也不容轻视,不容忽略。所以说如何劝进大家的道心,如何获得正知见不遭迷失这个极为重要,始终需要保驾护航。因为我们太脆弱了,我们的脆弱不是说身心脆弱,而是说我们对于修道和今生的佛缘很脆弱,这是往昔福报不够的缘故,善根不具足的缘故,我们的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都缺乏。有的人是得到提靠,有一部分的同修说跟着上师修行,他连关心上师有没有正式讲法他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同修也很欠缺,这样的同修也有啊,他好象处在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既然你是来修行的话,上师的法应为第一宝,如果你说一句话“我的上师说法是真实不虚的”,那么上师就是真实不虚的,不存在上师的真实不虚的法外面还有另外一个上师,所以你若作另外之想,你不把上师的一切言教视为对自已的方便教导,不把一切视为法教,那么你呢可以说是用两个头脑来依止上师修行,这两个头脑一正一反要看缘份的,缘份如果朝恶的方面走,那么你将反其道而行之。我们讲《金刚心总持论》的时候讲过老来颠倒的公案,大家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老来颠倒呢?这同初发心有关系。所以说你修行能不能把听到的法从上师身上所感悟到的佛法用来调整自已的内心相续,能不能自净其意长修忏悔发愿,这个极为重要。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有的人对上师说法和听闻佛法的时候漫不经心,我早就说过,微小之因会构成极劣之果报,以前一直非常贴心极力地提醒你不要忽视这些小因果,这些因果积聚到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可能会瞬间蹦溃。所以说有的人之前可能示现为很有信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的信心很有问题啊,真正的信心是通过如理地依师法闻思修行而增长的,这是唯一之途,除此之外皆是偏道歧途。你跟上师的关系是一种法的关系,也许你是因为种种因缘而趋入上师法,或者是前世的因缘,或者是今生种种,或者是因为贪爱,或者是因为一种情而与上师结缘,但是最终你要知道上师跟你的关系是一种法的关系,所以一切都围绕着法为中心而展开。实际上上师跟你的关系是他真正让你深入理解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佛法僧三宝一体不可分割,那么你在依止上师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深深思维为什么叫上师三宝,佛法僧三宝中以法为中心,依止上师修行中也是以法为中心,以师法为中心,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之至要。当然不是说我业障这么重怎么办,今天晚上就提到这点了,这并不是说你马上就要达到某种境界,而是说你有没有正知见,宁可破湿罗不可毁正见。这点非常重要啊,因为持戒得升天,正见得涅槃啊,以前的一位大班智达说的话,大家要深思。这几天我们不断深入地用一些师兄道友的公案来关起门来大家来深入地探讨,我希望大家能够真实地认识到这个份上来。所以我昨天出了一道题,恭敬你的人其实就是轻慢你的人,说你好的人即是说你坏的人,等等,大家能够理解这个深意吗?所以说如何才是真正地来修行呢始终要辨别,这个正知见很重要。

  下面有一个禅喜问的问题:请教轻师慢法的初发心是怎么样的?轻师慢法的初发心就是轻师慢法,你怎么还问什么初发心呢,他的初发心就是轻师慢法。轻师慢法的果报是什么呢,请你三思。因为有师即有法,有法即有师,师即法,法即师。其实真正的涵义,既然我们外在的上师显示内在上师的显现,那么内外上师跟我本性无二无别,那么你轻师慢法其实不也是在轻视自已的本性吗?最近我看了智光师父这段时间在寺院里修行的结果,我觉得他知见还是蛮正的,有相当的进步,进步不进步具体体现在你的知见正不正上,这个不迷失正见很重要。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地闻法来调正自已的内心,这个是为至要,然后你调整完了内心以后,你要把你的知见极时地拿出来给上师作个汇报,你不能说我自已听完法然后自已想了一通,然后这里上师还没给你印证,你自已又跑去有选择性地跟其他道友去讨论,与道友一讨论以黑对黑越来越黑,最后你还说我是根据上师的法在修行的,结果你是早已经不知偏离到哪里去了。所以大家要明白依止。依一个就叫做依,依什么?依师法。你把上师所做的一切观为是对我的方便示教,这样内心就得清净。止是什么?止是止息我们内心的恶念,止我们的烦恼,使我们在迷失正道的过程中止步,心能够安止在正道之中这叫依止。要明白师法和自已三缘具足这甚为至要。比如说按照大圆满的传承,如果按大圆满的传承来说法,上师的传承清净非常重要,具德的上师要具有非常清净的传承,在这个传承的法当中没有出现这种违背密乘誓言者,也就是在弟子中他从来没有抵毁上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一个弟子他不抵毁传承上师,那也就是说,不管他修正高还是低,他的见解在他的上师印证当中他正与邪立判,对不对,他或许他修证证量不是很高,但是他如果没有抵毁传承上师,以传承上师为准,那么从释迦牟尼佛一直传到现在,这个知见怎么会歪呢?所以说为什么这个知见这么重要,要有清净传承的上师,因为这个传承是从本师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这个是清净传承的真实涵义,所以这个是第一至要。那么第二至要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法,要有清净的法,法是圆满无漏的法,法由师传,由你自已来领悟,那到这个知见的沟通就由法来作为桥梁,所以要有这个圆满的法,而且这个圆满的法跟师跟自已也是分不开的。对不对?比如说这个上师传承是满清净的,但是他说的法好象有点问题,有这么一回事吗?没有这么一回事。法从哪里来的,法由师出。所以任何一句佛法,你如果真实明白它的涵义那就不是这样的,你如果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言相能能真实地在内心中感悟,那这个形同虚设,而且法反而滋长你的邪见。所以我们最近出现一些问题的道友你细细地分析这个缘起前后,其实因果历历然然,不是说不知道,早先就已经提醒你了,可是自已呢邪言恶染,自已自心不能翻悟,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说这不可分开。另外一个缘是自已的信心圆满,出离心生起,你记得要信心圆满出离心生起,你对师法有真实的信心,今生你发愿出离要修道愿精进来修行,你自已主观条件具足了。你如果没有正信的话,什么是没有正信呢?比如说有的人认为我的上师可能修证很高啊,我只要给他磕个头求个加持我会很平安了,这个对上师的信心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你以此来建立对上师的信心那很危险,因为你不是以法来建立对上师的信心,万一有一天你发现上师没神通那你怎么办?或者你认为上师没神通你该怎么办?这都很危险。有的说我上师才华横溢,在大众当中最尊第一,如果你出于一种赞叹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以此认为作为你依止上师的标准你又是很危险,为什么?你不以法来依止。所以于此要有正信。比如说有的人相信上师的传承是清净的,我根据这个传承清净的法来修道来依止我就能够得到解脱,这个就是正信,除此之外乃名邪信。有的人把师法和自已三者给分开就出问题了。有的会说上师说的法是清净的,但是上师的人有问题,没有这么一回事,你看到哪个人有问题会说清净无二的法,那这就不是人,那是录音机,对不对?录音机能不能对着当下的因缘当机开示法要呢?这是不可能的。你见过哪个录音机需要停它就自动停,这是没有的。这道理非常浅显,可是没有明白的人迷失在其中。其实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我执坚固啊,你没有真实明白佛法,所以在初发心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自已这种表面的善行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邪见。你不听从上师的教导而引起重视,有时候上师给你指出来,在语音里面有时候我用一些方便,比如说突然间就把你踢走了,有时候以你表示一种默摈等等,你不要轻视上师的这些言教,肯定是上师看到了一些问题要想提醒你明白,所以你一次一次地把上师的言教视若惘闻,上师一次一次地指出你,比如说你当管理的时候,刚刚在外面说了这句话,你又在说这一句话,那是你的知见有问题你的见解有问题啊,上师给你指出来,你不给予重视,然后越积越多越积越多,然后邪染就深了。那自然就偏离了道,这是不是因果律缘的道理呢?所以说上师的缘法的缘自已的缘三者是不可分的不能分开来考虑的。还有在依止上师的时候最初从皈依三宝到真正地依止上师这里面提醒大家上师与三宝的关系,对不对,所以今天呢相当于把我们前面所说的话的内在的涵义作一个揭示,但是这样没有用啊,你如果不用心思量你就不会真正吃透这个法义。其实如果过了这一关的话你跟上师的缘很顺了。如果上师的传承清净法就象一个慈悲的钩锁,如果你的信心也相当于是一个钩,你的信心你的信敬之心也是一个钩锁,两个钩锁一钩在一起一拉就把你从轮回的苦海中拉出来了,对不对,那绝对是真实不虚的。如果你拉不出来,千呼万唤始出来没有用。上师用尽所有的慈悲也没有用,因为建立不起这种缘起,所谓的佛不能度无缘之众生道理就在这里,缘在哪里啊,缘在你的心中。因为十方三世佛法常住,缘在我们自已的心中,不要去怀疑十方诸佛的化身有什么没有慈悲之处,不要相信你的师父没有慈悲心,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出于慈悲心不会去这样去做的,这是自信无疑的。世上没有说上师会去舍去弟子,这从未有过,如果一个上师因为有菩提心因为有悲心而愿意去摄受弟子,他不假冒昧,知道自已不行,比如说是我,知道自已修道见地很低,但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了再说,这还是出于一种悲心,那么不可能去舍弃弟子的,但其实往往都是弟子舍弃上师,世上只有舍弃上师的弟子没有说舍弃弟子的上师,这个大家要深思其中的涵义。所以说现在有一些刚刚来说的道友会问,上师你要保证一下啊,你不要把我给抛弃啊,他老是担心上师会把他给抛弃。那好,你理解上师如果今天不理你,就表示上师抛弃你了吗?你生病上师不关心你,上师安排一种环境来逆炼你,你就怀疑上师是把你抛弃吗?这是凡情俗见啊对不对,上师如果法流加持不断,你看你的上师如果这一生中与你结缘总是不断地给你法的资粮,请问他是不是你的上师啊,你把这些法拿去跟佛经去对照是不是真实不虚?对不对?如果有这样的上师这样来真实地面对你,我恭喜你了,你怎么走也不会走到险坑里去。是不是,所以大家不要认为上师是录音机,也不要认为上师好象是大街上的骗子是要钱要色,所以不要这样认为。这样认为是非常愚痴的,所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头脑或神志上不太清楚,不会这么想。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业障,我们有一些师兄道友有的甚至是修*轮功的,因为听闻上师的法方便摄受才转过来,有的也修一些其他法的,比如说有几个修心中心法的,我们道友中都有,等等,不管你修什么法,我就跟他说一句话,就象你今天要学武功太极拳,不管你以前是学武当还是少林,你要跟师父学就得把以前全部都扔了,全部整清楚再来学。当然我们很多师兄不愿意丢,总觉得丢了以后怕失去什么。其实你如果懂得法依止的话你永远都不会失去什么。所以不要紧是,这是在守护大家的信心。最初的时候我们讲到皈依三宝就要恭敬僧人。智光师父既然已经出家了,大家就要称他为智光师或智光师父,因为尊重三宝的缘故,虽然是同门师兄道友也应当把他视为师友,为什么,这非常重要,这是第二道保护锁,如果之前有人听闻这些法把它印入内心的识田当中,那起码有一天他疑谤他的上师,他退到第二步他也不会疑谤三宝。对不对,因为他知道上师起码是个僧宝,所以他不敢造次,这一道不可造次,那这起码挽救了他的慧命。这留了机会给他,如果他这道防线也冲破那就危险了,这是双重保险。所以说这种次第的闻思是无谬之正法,大家不要再有疑惑,应该自信无疑。其实你如果真的朝这方面去走,你的身心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大家学气功觉得会有什么感应,不是的,你的内心会有真实的清净心生起,你可能不待思量便已了知。信心清净者,就象慧能大师说的,感觉自心长生智慧,它自已会跑出来,因为智慧本具啊,非从外得,所以说这是修道的正途。大家要细细地体会去思量,你平时不要把上师说的话置若罔闻觉得随随便便,都不是,你这样一想,你心也安了。如果你能至心祈祷上师三宝,那你将获得庇护,若人信敬上师三宝,那这个人不遭邪惑,不入魔道,魔的力量对你没有用处。你如果遇到问题能够问一下上师,我这样做对吗,然后你相信上师对你的抉择,那么如果说上师传的是清净无染的法,你说会有问题吗?对不对,如果说到要方便观察上师,象禅喜说的好,在此之前你要好好观察,不要依止邪师,对不对?你既然说依止了,没有人愿意依止一个邪师。但若你已经因为被上师的慈悲或者是因为智慧这种缘而进入的话,那你就不要再去观察了,对吧,你观察一丝一毫上师的过失对你来说就象是大如须弥山的山壑,于你有百害而无一利,你相信吗?因为一丝一毫地疑谤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这种教言在诸多经续当中可以说是千经万论共同说之。古往今来的老僧大德没有一个不是这样说的。大家要深思这一点。所以要把师法和自已的信心紧密地结合起来,走一条正信的道路,走一条不迷信的道路,要获得正见。这是最重要的。或许印证在最初所讲的《金刚心总持论》大家可以前后呼应,深浅有别,所指是一样的,这是其中的密义。好了,我就说到这里,下面我把麦给智光师。他可能要对大家说一些劝勉的话,今天的时间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智光师:顶礼上师!大家好!这几天上师真的很辛苦,就象在给我们动手术一样,就是为了让我们树立起正知见,这是很关键的。大家看到很多师兄都迷糊了,有的甚至象着魔一样都有,因为上师12号要离开我们一段时间,去拜见上师尊,所以我们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地修行,一定要好好地听上师的教言,这段时间,合适的时候我也会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段时间智光师在基本的正见上是有了,不是说已经到达完全透彻的程度,他还需要继续修行,但是在这些基本的知见上是有了,所以说我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引向,很重要一点就是你不要偏离了上师说的东西,但是道友之间要形成一个助缘,现在一再提醒这个。为什么要一再提醒这个呢?其实如果今天我们打底来说你已经确信无疑了,其实道友之间是至关重要。因为今生不容易啊,知道吗,因为缘没了一切都没了。一个人不想听你说话的时候,你一切善妙的教言都听不进去了,你说这缘有多重要。而且人一旦执着一样东西执着不舍,就很难再出来了,就很难听到什么,什么都不知道了。古人有一句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是真实不虚的。好了我这段时间走的时候的行程我想主动会和大家联系,大家也不必急着去寻问福州这边的师兄道友,天天打电话问上师在吗上师去哪了,我会主动和你们联系,如果我什么信息都没有那也表示我行动不便,要么在山上闭关,当然有的会说上师会不会涅槃了或圆寂了,呵呵,这个不好说,人命无常,我不想圆寂,但是自已什么时候死在路边都不知道,每天都应该这么想,好好地一觉睡下去,第二天早上能不能醒来都是个问题。无常死想常挂心头,不忘上师三宝之教言,自净其意,这个非常重要啊。另外一点,大家要好好地去实行佛法,给大家一些功课教言其实是一种摄要的法门,你一字一字一点一点地去体会,可以讲会把你真实的基础给打好,然后平常这些闻思佛法要有所选择性地去闻思,所有的闻思都应该围绕着这个师法而展开,你不能自已另外搞一套,这样非常不好。你既然依止了上师修行,应该一切都启白上示,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很容易走向偏道,但是这种依止并不是说你事无巨细你什么事情都来问,有的东西要用自已的智慧去思量,通过闻思通过修行,然后再来这样互动,去除戏论之心,去除轻慢之心,去除谄曲之心,以真心入道,这个非常至要。今天也迟了,今天就结束吧,祝大家晚安!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童蒙止观》第四讲  (整理后的)

  《童蒙止观》第四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大家请随我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我们今天继续讲解天台小止观的弃盖第三,这个也是我们的正式第四讲。在今天讲解弃盖第三之前呢,我们穿插一下,把这个为什么会有这本小止观的缘起,其中有一段故事,说给大家听一下。这个天台小止观——这本童蒙止观是智者大师对他在家的俗兄,就是他在家时的兄长陈针而说的。这里面有一段故事,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智者大师,然后再说一下为什么智者大师会给陈针说这样一个小止观呢?智者大师是五代时候的陈遂人,俗性陈,世世代代是颖川人,因为晋时为了躲避战乱,然后在荆州之华容,在那里安置,他的父亲起祖在梁元帝时被封为益阳侯,他的母亲徐氏,她生下智者大师的时候,梦见香烟五彩萦回入怀,又梦见口吞白兔,因是而发孕。在智者大师诞生的时候,红光耸宵,遍照天宇,周围的邻居看到了以为是失火了,争相过来观看,其实并没有什么火灾这样的事情,这个时候智者大师就诞生了,那孩子诞生了是不是要庆祝啊?家人就宰杀生畜(荤菜),来做食庆典,这个时候火灭汤冷,这事情做不成了。然后来了两位僧人,敲门说:“此儿道德所种,必然出家”,说完就隐身了。智者大师,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父母亲视如掌中之珠,智者大师在他襁褓的时修就能够合掌,坐时其面必向西,七岁到了寺庵,出家师父教他普品门,口诵一遍即能成诵,到十七岁时欲发心出家父不许,当时夜梦身至一高山下临大海,上有僧举手召之,复伸臂至山麓,接师入伽蓝,僧复谓曰:“汝后当居于此。当终于此”。此山即天台山是也。故智者之后住天台盖有夙缘也。年十八时父母相续逝世,即辞兄陈针出家于湘洲果缘寺,依旧师法绪出家,至二十岁尽受具足戒,精研戒律,凡开遮持犯,微细戒品无不通达,并精通方等大乘经典,后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经,历二旬,诵遍三部,尽显方等圣像现前,一夜梦诸经像杂满乱室,觉自身处高座,足蹑绳床,口诵《法华》,手则整理经书,此即表师后来并如来本怀,判五时八教,所有大小圆钝,分别清楚,无混乱之弊;后闻南岳慧思大师至光州大苏山,即往礼拜,师曰:“而昔与吾同在灵山共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乃命其诵法华经,精进持诵,所谓切柏代香,卷帘进月,深心精进,不殆不辍,不起妄想分别,暮则诵念法华经,经过二七日,诵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里面有:“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忽然入定,于定中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知释迦牟尼佛现今仍在灵山说法,众生障深慧浅故未知见,师即所将证悟者禀知南岳大师,南岳大师听后感叹曰:“非汝莫证,非余莫识。然后又告增进功夫,大师复加功用行,是夜精进,功愈百年,当时南岳告智者曰:汝所得者,乃‘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乃‘初旋陀罗尼’也。获世无碍辩,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莫能及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师依止南岳大师约有七载,后南岳造金字般若,命智者代讲,大师种无碍辩,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余悉自裁。南岳手执如意,临席赞曰:“善哉善哉,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者也!余老矣,久羡南岳,当往居之,愿尔弘扬大法,勿作佛法断种人也。”师即奉训,不扈从往南岳,遂同毛喜等二十七人出至金陵,时节魏失大势,无从请法。有僧名法济,自矜禅学,大师偶遇之,彼倚卧而问大师:“为一人于定中,闻摄山动地。知有僧诠练无常,此何定也?”智者对曰:“边定不深邪乘闇入。若取若说定坏无疑”,法济即惊起而为师曰:“我尝得此定为人说,即失此定”。从此名闻朝野,使当时宰官闻风而来亲近求法者不计其数,后帝亦来闻经,遂拜为国师,皇后皈依。待三十八岁时为大众曰:“余始作讲经,听者寡而获益者众,今第二会讲经,听众三四百,而获益者反少;第三会讲经,听众四五千,而获益者更少,足证佛法之不易入也,如此弘法无益于事,余将去天台山隐居”。师至山时见有神僧居定光庵中,是平素相识者,问曰:汝认识我否?“师即知前于梦中所见者是,定光谓智顗曰:“此处金地,是吾所住,此山银地,汝宜居焉”,智者乃于北峰创立伽蓝,是夜闻空中钟馨之声,正显大师得助之相。寺北别峰名华顶,师往头陀。忽于后夜大声雷震,风雨骤至,诸魔鬼魅状甚恐怖,大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后魔复作家族父母兄弟之形而扰乱之,师为深念思下,了达一切皆是幻化,本无所见,未已见一神僧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后将天台山四面之海水共三百里尽做放生池,正显慈悲济物为大师之本怀尔。后至荆州玉泉山,建立道场,光盛伽蓝,为之献身保护,并以神力修建庙宇,请大师住息,大师于此作为宏宗演教之意,以后说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台宗于是长扬,门庭从此光辉。

  好,从以上智者大师的略微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这位智者大师非常了不起,他创立了我们中国最著名的八宗之一——天台宗,他是天台宗真实的创始人,智者大师给中国佛教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被号为东方小释迦。在我们东方震旦国土,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就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样,智者大师对后人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也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有些论后来也都假借智者大师之名来宣说,比如说今天流传很广的《净土十疑论》,这个《净土十疑论》好像也收在大藏经中,这个论其实应该来说根本就不是智者大师所作的,智者大师不可能会造这样一个荒谬的论出来,你看说智者大师造这个净土十疑论,今天在我们网络上也非常幻行,大家可以看相关资料,比如说台湾有一位禅照法师,对这个专门作过批驳,特别是我们这边对慈宗相当了解的同修,就很轻易地看出这个论的荒谬之处。比如说净土十疑论所讲的第七疑,其中对兜率净土的毁谤和污蔑持一种不正见,大家不应该以此作为修行的归要,要避而远之,凡是认真看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的人,对这个论所说的这种带着极强烈的自我宗派、自我执著色彩的论,当有个正知见去辨别,那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国也很多,有很多文章都假托过去很有影响力的人来说,这样便于流通,当然也带来些流弊,这是略说智者大师。

  好了,再接下来说,这本我们所说的《童蒙止观》,这个是为智者大师他在家的俗兄陈针而说,我们来说一下陈针的故事。那这位陈针,他怎么会成为这本论的领受者呢?这里也是有一段来由的,所谓法不孤起仗缘乃生,所以此部小止观的宣说也不是毫无因缘的,当时据说,智者大师在家有位兄长名叫陈针,刚才讲智者大师略传的时候说过,当时他在军队里面是位将军,中军参将,他活到四十岁的时候,一天在路上遇到传说中八仙过海中的仙人张果老。张果老对他说,“看你的相,阳寿已尽,七月必死,你可能也就是这一两月之间,你可能都很难活过去”,陈针闻之悚然,来问计于智者,智者大师对他说,“汝听吾言修此,即可得免”,陈针愿受教,大师乃述其简要之小止观,令修止观功夫,于是陈针遵循这种教导,切实地修行,到了第二年又碰到张果老,张果老看到他,感到骇然,曰,“汝得不死,岂食长生不死之药乎?”对曰,“非也,吾弟智者命余修止观坐禅功夫,故获如是”,张果老感叹说,“佛法之不可思议,能起死回生,可谓希有”。后来过了十五年,陈针在梦中梦见一个天宫,上面书写着“陈针之坛十五年后生此”,后来,陈针果然于十五之后与他的亲戚们辞别,临终的时候跏趺而坐,安祥而逝。所以说由这段记载可以知道说,以上我们所见的小止观法门,确实是智者大师为他的俗家兄长陈针所说。这里可能有人说,“啊?他修小止观,最后得升天,那升天不是还要堕落了吗?那这个小止观有什么好修的?”大家要搞清楚,陈针他所修行的止观,虽然最后的果报是往生天道,这个我们也不能一概认为说,当然他的原因是为延年益寿,。但是我们看小止观后面智者大师的开示就会知道,这个不是仅仅为了升天,是为欲令其称佛道了生脱死,这是智者大师之本怀,也是我们修行止观的真义。你看书中最后在第十章证果那一章中详细地讲到成佛之果位的问题,不是为了其他的事情来的。那还有一点,修证的人,修道以后,此世命终,他往生的果报土也不一定,有的可能再往生人间,有的可能再往生天道,初果罗汉尚且天上人间往返最迟七次,证得四果阿罗汉完全解脱。所以大家不要认为一往生天道,就好像是天道法门,就如同说,我们说到弥勒净土法门,不是说一往生兜率天,那是天道欲界,就堕落了,不能这样想,这样想就太愚痴了,兜率净土是弥勒菩萨所建立的净土,是最极殊胜和方便的,不能以凡情俗见去会知。

  好,以上略微插一下,讲一下智者大师的由来和这本小止观的缘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正题,弃盖第三。什么叫弃盖第三?先说个玄义。弃盖,就是弃舍禅定中的盖彩。这种盖彩就像把善根给盖住,缠缚着我们的善根不能开显,使我们禅定福德不能升起,它对禅定是个妨碍,一共分为五种,是称为五盖。所谓的贪欲、嗔恚、睡眠、调举、疑盖。一共五种。大家等会儿详细了解一下,这五种障碍禅定的相状,那么在我们修禅的过程中,要因此不断地升起正觉,正知,你觉知到,哦,这个是禅定中的盖禅,我必须呵责舍弃。对吧,这是我们要学习弃盖第三的用义,然后时时保持正念,能够升起正知,使自己的心免于掉五盖禅之中,那这个就是我们学习盖禅的意义,下面来分别解说。到最后的时候,我再给大家揭示五盖禅所包含的一些重要的要点。好,看经文。

  所言弃盖者。谓五盖也。一弃贪欲盖。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

  好,这里头,我们知道,首先第一个,应该弃除的是贪欲。这个在诃欲第二里面有说到这个欲的问题,那前面所说的应该是指,外五尘中,所谓眼耳鼻舌身所对的色声香味触五尘,他对于外尘所产生的贪欲。那现在所说的禅定,是对于内心中的五种盖禅,应该是指,内在意根当中,所生之欲。那么这里说到,修行的人,他端坐修禅的时候,心里就会升起种种的欲觉,念念相续,辗转不停,要么就思想,过去发生的事情,要么就考虑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要么就对于眼前,当下事情,辗转,不停不停地思考,想象,都显现为一种欲求,所以称为心生欲觉。而且他是念念相续,念念相续。外在的五尘,所谓前尘影事,转入到我们的意根当中,那我们的意根会不停不停地会攀援,思前虑后,虽然这个意根的这个攀援乱想,他不同于以上所说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攀染的五尘,但是,他这是一种,内心中,不断翻滚的妄念,因为他去追逐前尘,所以他另外的别生一种贪欲,比如前面我们所说的,眼根所看到的色尘,他会升起贪欲,那么意根呢,他会攀援前面所说的五尘,那么他在内心当中,别生一种贪欲,所以说,内中起欲,因为他是一种内在的欲想,所以说您看,虽然说,有个修行人端身正念,在那里修禅,身体外表上一动不动,看起来非常庄严,像一个修道者,但可能是徒有虚表,内在的那种翻滚,外面看不出来,虽然外具威仪,可能内心中胡思乱想,动想西想。这种想,可能某种因为,想起,前人美貌,或心生爱染,或者想起曾经去过什么地方,喜欢那种风情,心生爱染,或者听到可爱的声响,而产生欲想,如是种种思量分别,念念相续,就像瀑布一样,绵延不绝,前面后面无有停息。甚至于想着想着都忘记自己在这里坐什么,所以说呢,这种妄想,伴随着种种欲念,就会把我们禅定这颗心给埋没了。那么禅定的功德就不能生长,所以这实在是修行人的一大障碍,而我们如果能够马上觉察到这种妄想,这种乱想的过失,因为觉察的缘故,就可以马上当场把他舍弃掉。古人有说这样一句话,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所以,一旦觉察,马上把他弃舍,这个非常重要,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产生呢?这里面,经典举的是术婆伽的例子。那术婆伽是古代印度的一位YIN女子,她因为YIN欲心从内喷发而出,尚且烧毁她自身,身体都烧坏了,欲火焚烧。欲心内发,可把身体烧毁,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根呢?所以说,内心中,欲火不断,怎么会不把心中的所有善法销毁殆尽。那么贪欲深重的人,去道甚远,对不对?所以这里讲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也就是为什么呢?因为欲是种种恼乱住处。如果人的心贪着于这种欲望,那么就根本无由近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心中贪欲不舍,那是不可能进入禅定的,所以要极其对治。好,看下面这个除盖偈中怎么说:

  入道惭愧人  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  沉没于五情

  已舍五欲乐  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  如愚自食吐

  诸欲求时苦  得时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处

  诸欲患如是  以何能舍之

  得深禅定乐  即不为所欺

  这个除盖偈说的非常好,这里面什么意思呢?理解一下。什么叫“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这以出家沙门作为代表,他已经舍俗向道,心中应当于欲身,生大惭愧、生大怖畏,悲悯众生,迷失正道,舍欲而行托钵乞食法。象这样的沙门,求道者,云何去放纵自己的尘欲呢?云何这个字,带点呵责,责备的意思,也就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去自纵放情于五欲六尘。作为一个修行人,面对着这种欲尘,当即舍弃!你为什么还要去放纵自己这种欲望而沉没在五情当中不能自拔?沉没于这种喜怒哀乐之中,对吧?怀着种种欲想。已经决定舍弃五欲之乐,弃之而不顾,怎么今天入道了,反而还想去得到呢?这就如同愚痴的人,还去吃吐掉的食物,对不对?已经吐掉了,怎么还捡起来拿来吃呢?这岂不是迷中被人,比迷人更加迷阿!“诸欲求时苦  得时多怖畏”,这里讲到欲的相状,种种的欲望,我们在求他的时候很苦啊。所谓求不得的苦,得到以后,很担心他失去,不常保,心生多怖畏。当失去这一切,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又心中更加热恼,欲望会更加的炙胜,所以叫做,“失时怀热恼”,纠缠不息,称为恼,烦热不已。所以说欲望,在他追逐得到和失去的整个过程当中,其实一切都没有什么可乐之处。那么欲望,既然有如此之多的过患,我们凭什么能将他舍弃呢?后面就点明了弃欲之办法,是什么?“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所欺 ”,用禅定之乐,去代替欲望之贪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大家要勤修诸禅定,能够得禅定者能安乐行,因为他身心轻安,内心离欲。所以因为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趋入智慧,到智慧完全明朗的时候,就会连根拔起,断除贪欲之无明祸根,这样生死流转则有熄。佛道,反复地告诉我们,戒定慧,这是一条达到解脱的必经之路,之所以被欲乐所欺,这里面说到,没有得深禅定的缘故。所以说,真正体验过禅定快乐的人,他知道,世间这些欲乐的满足,根本无法与禅定乐相比,那当然了,我们要真正的超离世间,还应该进一步地舍离对禅定乐的贪着,这样才能真正超离轮回。但是,这个获得禅定乐,禅定从哪里生呢?从离欲升起,从离开欲望而升起的喜悦,这是一种善乐,法乐。我们走过这样一个过度的过程,最终就将获得解脱,所谓佛法如舟筏,到彼岸以后,舟就可以扔了,那么这个禅定乐的获得,也就像我们到彼岸的船一样,如果我们藉由禅定乐舍弃了世界之欲乐,不为其所欺,然后,仗着禅定之东风,仗着定力深入地内观,觉破身心实相,而获得智慧的解脱。那这生死大事,不是已经了脱?这一生所做,不是已经承办?对不对?大家要这样正确的理解,要反求世间之欲乐为对禅定乐之追求,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因为一个人,渐渐离欲,修习禅定时候,会升起乐宁无念,这就是禅定中的乐受。这种乐受,可以使我们安乐地住在世间,内心不为所扰乱,当然具备很大的功德,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智慧,我们就能够如愿了。所以今天很多人呢,修禅的一点经验都没有,他也不知道什么叫禅定乐?什么叫禅乐为食?不知道。然后,他就高喊着,哎!这个对禅定乐的一种追求啊,他说,这也是一种执着。那好了,你这也不执着,那也不执着,一点修行的功德都没有,你到哪里去悟真正的实相呢?对不对?不应该如此。应该遵循戒定慧这种次第来修行,应该有个正知见在这里头。所以,这就是第一,弃贪欲,内在的贪欲。禅定来弃它,还是要有一个正知见去除它,呵斥它。

  再来看,第二,弃嗔恚盖。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腑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第二个就说到了嗔恚盖,嗔恚什么意思,嗔就是心里不接受,所谓,就是嗔恨,不接受,感到不舒适,不喜欢。心里有怨气,觉得不满,这叫嗔。恚的程度就严重了,他生脑了,甚至发怒了,发火了,这就称为嗔恚。所以说这个嗔火是很厉害的。古人曾经这样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之火焰烧尽功德之林。起一念之嗔,能烧灭菩提之种。可见这个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它是堕入恶道之因缘,是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嗔心起来的时候,佛法根本就没有。佛法的根本慈悲为怀,慈悲为怀者,怎么会内心怀着一棵嗔恼,嗔也是堕入恶道之因缘,嗔毒如果过于炙胜,他必堕地狱无疑,那是法乐之冤家。一个人内心不能安住,充满了这种嗔恼,他怎么会得到法乐呢?那种禅定乐,智慧乐都得不到。所以称为法乐之冤家,为善心之大贼。一个人心中如果,充满了不满,怨恨,抱怨的时候,他心中何来有善呢?所以说,内心慈忍,没有嗔恼的人,他心是善的。所谓仁者无忧,智者无虑,大家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我们总是说,别人不好,别人不好,不该这样,不该那样,却没有看到自己内心实际上给嗔毒所恼,若你心中无嗔,何来如此分别,对不对?后面还有一句,种种恶口之腑藏。那么什么叫恶口之腑藏呢?腑藏好象就是说,恶口骂?由嗔心而起么?所以嗔是腑藏,所以要知道,这个恶口,骂得这个罪过是很大很大的。古人曾经说过这样“一言能兴邦,一言亦能丧邦”,这个话说得好,能够振兴一个国家,说得不好,哪怕只有一句话,这回破坏一个国家。丧邦阿,国破家亡,口业之造罪,不可不慎。所以说,我们坐禅的时候呢,应该这样来如理思维。你要这样想:此人他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怨,就是这个人,他来损脑于我,或者说,损脑我所亲爱的人,或者讲亲戚也可以。那同时又在赞叹我的敌人,我的怨家。那么这三种冲突,过去,他有恼我,恼我亲戚,赞我怨家,这三种。那么未来也是这样,以此类推,就有九种,是名九恼。这个听得明白。现在有恼我,恼我亲,赞我怨家,这三种,那么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三得九,不是称为九恼么?因缘这种种九恼生种种的嗔恨心,由嗔恨心而生怨心,由怨而生烦恼,由是嗔恨烦恼起来,怨路丛生,那么就把本有之真心,消亡殆尽,所以说,这称为盖,把它给盖住了。所以修行的人,应该马上弃舍这种嗔心,不要让它增长。所以有的人生起气来呀。越来越气,面红耳赤,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当即觉察,没有升起正念,他不会说,“阿!嗔心一起,烧毁功德林”,很恐怖,所以,急令断除,所以它是不断地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当下觉察,知道嗔毒所害,那么马上正念现前,一转这个念头,嗔恨心,起码它不会越演越烈,这个急断,所谓马上断除,这个称为弃嗔恚盖。再看下面:

  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

  何物杀安乐  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  吞灭一切善

  佛以偈答言

  杀嗔则安乐  杀嗔则无忧

  嗔为毒之根  嗔灭一切善

  什么东西,使我们没有安乐阿?什么事情使我们失去了无忧恼呢?什么事情是毒之根呢?什么物是毒之根呢?佛陀回答:都是什么?嗔!把嗔给灭了,这一切都没有了,由此可知,如上面所说,“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灭除之,令心清净。 ”

  所以说,怎么样来对治嗔毒啊?修慈忍,慈心向物,慈心待人。所以讲,弥勒菩萨,大慈弥勒菩萨,不断地祈祷菩萨,令我们升起慈心忍,有了慈心就不会对人生嗔,同时要学会安忍,不发作,别人损脑于我,首先要想到,我要慈心相向,内心安忍,以这种慈忍之心来对治,就可以灭除嗔心,令心恢复清静。如果心中,怀着这种嗔恚,就是心不清静。所以我们平常经常这样讲,清静清静,清静不清静是不是表象上的清静不清静?不是。你比如说,一个人,他眼睛从来都不看这个钱,手也不碰这个钱,是不是就一定说明,这个人就不贪财了呢?是吧?不见得吧?一个人从来什么东西都远离的,这不表明,他的内心就清静,所以清静不清静在于内心,自己,看看你的内心清静不清静?如果你内心清静,看外面也挺清静的。如果你自己的内心不清静呢?外面哪来的清静?对不对?这就是心静则佛土净的道理。由内而外,你不看自己的内心清静了没有,老是看外面,外面怎么可以看的出来。所以什么叫清静?没有那种贪欲和嗔恚,这种种的盖禅,没有这些恶法,即名清静。所以说,什么东西能杀掉这个安乐呢?什么东西可以杀掉这个,没有忧恼呢?没忧,什么叫没忧?安乐,什么叫安乐?安乐就是安乐,安乐就是涅磐,涅磐是最安乐的。无忧恼是什么意思?无忧就是得到菩提。所以无上涅磐,寂灭之乐,无上菩提,这种觉悟法乐。所以,如果能证到清静涅磐,就能安稳快乐在这种没有忧恼之境地。如果杀去了安乐,那么就不能获得安乐。如果把这个无忧去掉了,就充满了忧愁,所以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前面和佛一问一答,所以说不安乐,这个就是生死。有忧就是烦恼,所以说什么东西是三毒之根呢?什么东西可以把一切的善法都吞灭破坏呢?这个是嗔毒。所以说嗔恚,这要深知嗔恚之危害,称为毒之根,能灭一切的善。所以古人有一首偈语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地修行这种慈忍之心,让心清静。我们再来详细地讲下这个嗔心,都有哪些?这个嗔,也不出三种,所谓非礼嗔,执礼嗔和诤论嗔。第一种,这个嗔本身没有什么理由,第二是自己认为, , 他有理他无理,执着理而嗔。还有一种是诤论,互相之间辩论,有个输赢问题,对错问题,所以我们修的慈忍,反过来,也刚好对治这三种。如果我们能修这种生忍慈,就可以对治这种非礼的嗔。如果能够修法缘慈,就可以对治这种执理的嗔。如果修无缘慈,则能对治诤论嗔。所以没有什么理不理的。执理慈呢,也可以说,修这种法缘慈。遇到这些不管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你对还是我错,好与坏,其实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在真实的理地里,其实眼前刹那刹那当下产生,过后就没了,本来就空空如也,有什么好嗔的。对内观没有我,对外也没有人。既然无我无人,何嗔之有啊?所以这种方便对治的慈忍,用法理所产生的慈忍,来对治,就能远离嗔盖,那么好了,嗔心如果静了,何愁心不清静?那么我们这个止观就能修行成功。对不对?所以大家平常要去看,你这个升起的心,你要马上明白,这种嗔恚之心。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理由而生嗔,不管你是觉得对方没道理,还是觉得你自己挺有道理的,还是你觉得你非要跟他说一下,把道理说清楚,你才罢休,这些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只要升起嗔心,皆是不对。嗔心起来,没有什么有理、没有理之说,而重要在你的心,有没有慈忍之心。我们要这样观察,如果内心失去了慈忍,那么嗔心自然会升起。反过来,如果内心能常生慈忍,那么嗔心自然无由地生。这就叫做非此即彼的道理,大家细细思量。平常的时候,要反观内照,在一举一动,一心一念当中去觉察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心陷入了嗔恚,马上急急断之对治,千万别让其放任,就像火焰一样,越烧越猛,最后把整个功德林给烧毁了。这个嗔恚之害,就是无有过之之害,没有比这个更厉害的了。一发起火来了,什么事情都完蛋了,事后后悔也来不及,这是第二,嗔恚盖。

  第三弃睡眠盖。什么叫睡眠?我们看一下原文:

  内心昏闇名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

  睡眠盖很特殊,首先明白什么叫睡眠。 我们说睡眠睡眠不是睡觉么?这是现在的语言,过去睡眠,睡和眠两个字不一样,程度不同。内心迷迷糊糊,昏昏暗暗,昏头昏脑,这叫睡。五情,喜怒哀乐忧思等等这个情绪,障蔽着内心,所以会显现为昏昏沉沉。内心中充满着欲望,情绪很躁动的人,他就表现为昏昏沉沉。你跟他说话,他也听不懂在说什么,那么他就放任自己,他的行为就很难端庄,他就会随随便便,走动阿,行为比较放浪。那么好了,这个发展到严重,他就会,偎卧睡熟,睡着了,迷迷糊糊,最后,干脆什么都不知道,这称为眠,性质是一样的,程度不同。所以这个睡眠盖很厉害,能够破除,今世、后世,实乐发心,及后世升天之涅磐,这些善法都得不到。如是善法最为不善,这个是很严重的,为什么说它最为不善呢?因为前面我们所说的贪欲嗔恚。如果我们觉察到,去想办法对治它,就有办法把它除灭,但是这个睡眠和死掉差不多,很难觉察,不能觉察,因为不觉,所以难于除灭,这是第三种盖禅,更严重,称为睡眠盖。如能端坐,比如说,他内心中不生什么贪欲,也没有什么好生气,也没有什么,他挺舒服地坐在那里,有人就打坐,坐在那里很舒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哦,一看,坐在那里好几个小时,但是他实际上六识昏昏,贪着睡眠,他整天在这个糊里糊涂里面坐鬼家伙计,对不对?那什么叫睡眠呢?内心昏暗不是名睡么?他就会放浪形骸,天天到晚,坐两下就躺到床上去了。所以说这个睡眠,有些人整天到晚,过这种懒洋洋的生活,这种睡眠盖,他什么事也不干,坏事也不干,那也就算了,他实际上是空过光阴而已,但是更严重的是,你如果这样做的话,能够破掉,今世后世的真实法乐之心,那么后来世的升天及涅磐等,你将永远的死去,所以这种恶法,最为不善。以前有位,天眼第一的阿那律陀尊者,这个尊者修道的时候,很喜欢睡觉,当时世尊就喝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永不闻佛名字”。当时被佛陀呵斥以后,他内心感到惊恐,然后,长坐不卧,最后把眼睛搞瞎了,佛陀悲悯于他,教他金刚照明三昧,最后获证天眼通。这个在愣严经里面有说,可见睡眠之危害,古人曾经说,熟眠象小死,睡觉象小死差不多,所以莫以睡眠因,空过一生,成天到晚,懒洋洋的睡觉,世俗人以此为乐,所谓财色名食睡,但是作为修道人,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们不要让我们自己整天到晚昏昏沉沉,昏昏沉沉听法也听不进去,也听不懂,每天就这样耗费时光,昏昏沉沉久了以后,这种内心的贪欲和嗔恚,它慢慢就会升起来,他一个人呆着,天天睡,还好,一遇到外缘,他那种贪欲和嗔恚比谁都强,所以末法当中,这种昏昏沉沉很有禅定功夫,我们同修里面就有这种情况,他经常给人家讲,我定力很高,怎么个很高定力,他整天到晚的昏昏沉沉,然后你问他,你打坐能打多久,我一坐下来,还好几个小时,你看他平常,跟他说话,他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迷迷嚷嚷。打个比喻,象你这样的人呢。走路走的好好的,也会掉到臭水沟里,他的这个记前忘后,顾此失彼,他平常做事情,就会显示出一种迷迷嚷嚷的,为什么会这样流露出如此,其实这样的人,是一种,原先的时候贪欲很重,经常内心也起嗔恼的人,因为这种业习串习久了,所以现在,他强制自己不升贪欲,不升嗔恼,那么他就整天到晚混混沉沉,所以说,这是三毒俱全,贪嗔痴三毒都在的,所以要知道睡眠之害,我们来继续看下去。

  如佛诸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尸卧  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  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  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  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闇无所见  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  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睡眠盖。

  来,我们看一下,佛与诸菩萨诃睡眠弟子的偈,看他这里面说的多好,赶快起来,不要躺着抱着臭尸睡。睡觉就象抱着死尸睡觉一样。种种不净假名人。就像得到重病,就像箭射入体内,这个病还没有治好,伤还没有治好,种种苦痛所集,怎么可以去睡觉,就像被人绑住了将要拿去杀掉,灾害马上就要降临,你怎么还在睡觉,内心的心结都没有打开,这些烦恼就像贼一些夺去了内心的功德,这些害都没有除,你就如同跟一个毒蛇在一起安居一样。跟毒蛇睡在一个房间里,可怕啊。也象两军对阵,在两个刀刃之间阿,刀马上就砍下来了。你还在那里安心睡觉,所以说睡眠就象巨大无比的黑暗,什么都看不见,天天欺诳我们,把我们所有的光明都夺去了。以这种睡眠来覆心,我们什么也看不到。真是一种大失阿,不应该这样沉湎于睡眠之中。应该急起精进,早日猛醒,不要整日埋头苦睡。你要知道这个身体就象臭死尸一样,种种不净之物,大小便,八万四千种等等。种种不净,这个身体是非常不清静的身体。你整天到晚抱着它,在那里睡觉,你何必去如此贪爱你的身体呢?我们睡觉睡觉,把我们身体养好,我们怕这个身体受折磨,稍微有些修行有些辛苦,他说,啊呀,不行,先去睡一会儿,你看,你不去好好地修道,而整天到晚,沉湎于睡眠,这不就是,在抱着这个死尸在睡么?对么?更何况这个身体如此的不净,你不用它来修道,而且还如此地保护它,何必呢?整天到晚,睡眠睡眠,够睡就好了,何必贪着其中呢?对不对啊?好,我们再来看一下,身体如何的不净,我们详细来说一下。这个身体归纳起来,可以说,五种不净,哪五种?第一种,种子不净,这个身体是因为父母阿,YIN念邪念之风所吹动的,而生下来。父精母血。YIN欲之欲腹的牵引而流爱为种,那想成胎,这是楞严经里说的。所以说,这种种子最为不净。从不净中而来,所以称为种子不净。第二,生处不净,投胎以后,在母亲肱骨之间,生脏之下,熟藏之上,到了十月怀胎,57.38。就象关到监狱里一样。十月怀胎这个时间到了,从产门中而诞生,所以说,生处不净,是从母亲的弟子里面生出来的。对吧?这一切就象《成实论》里面说的那样,此生非莲花,亦不由旜昙,粪秽之所养,亦从尿道出。身体不是莲花,比如说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往生兜率陀天净土,莲花化生。对吧?一如楞严经中,阿难赞叹佛陀,紫金光聚的身体,哪里是人间这种腥臊交媾所生呢?所以说这个,粪秽所长养,对不对,是从尿道生出来的。所以说叫生处不净。再来看,第三种,外相不净。从头到脚,从内到外,身体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一一都是不净,所谓九孔长流不净,如漏难盛物,所以从外相看也是不清净的。肚子里面蛔虫,鼻孔阿,耳朵,身体,几天不洗澡,臭不可闻,他的本相就是不干净的。这是业报之身,这是第三,外相不净。好,看第四,性质不净,他本性就不清静,他说这个生从根本上是是从秽业所生,而且从于秽物而生,他的性质本来就不净,不可改变。所以叫性质性不净。本来就不干净的。我们平常呢,不断地美化他,你看我们人远远看过去,外相上看,哇,这个人很漂亮,可是你把她一层层剖开看,她怎么会漂亮呢?外表是很漂亮,干净,里面呢?很脏,以前我打过比喻,插满鲜花,喷满香水的厕所。你常常这样想。你这种不净观就会升起。就会渐渐地远离。这种对身分的贪着,我们之所以贪着他,是因为觉得他很清静。对不对?我们看不到身体的死相。世界上差不多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个大便很好么,很乐于亲近,对不对?但是他有时候,误以为这个东西很干净的时候,他就会贪着不舍。如果我们可以看清楚他的实相呢?那还会去心生贪着么?所以看,这里说到了一个不净观。我们很多人不净观修不起来。因为他知道,我要是修了这个不净观,他内心的欲火就熄了。欲火熄了,他就觉得快乐就没有了。所以愚痴世间的人,他觉得满足这种欲望就叫做快乐。他不知道这种对欲望的满足,贪着不舍正是痛苦之因啊。其实他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他不知道这个五蕴所聚集的身,它其实本无一物可得。他总觉得有个我,有个他,他不知道当下刹那之间,他只存在于当下时刻,过后什么都没有,他总觉得有个东西。所以他害怕失去这种贪,所以他也修不了不净观,对不对?你比如说,面对一个美女,你不断地观想,这个不清静的一面,慢慢地你就觉得索然无趣,所以我们这个世间都是幻想所包装下,不信你去看一看,你冷静下来去看看它真实的相貌,你先观察你自己的身体,干净么?有的人说很干净,这个手,洗得白白的,有人说,小宝宝的手,洗得很干净,你再认真地看,看这些指甲,看这些手,很干净么?你再想一想看,天底下,有哪一个是很干净的美女呢?除非这个美女是空气,对不对?这个干净的空气,那作为一个世上的人,他九孔长流不尽,哪来的这种干净,没有一个美女是干净的。那美女她是人呢,她这个肉身是业报之身,种子不净,所生不净,她根本就不净,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们不去认真地观察这个实相,心生种种满足,好了,为欲所苦,永不的解脱,所以这里讲到了一个根本不净,这是讲到了第四,再看第五,究竟不净,怎么理解呢?怎么叫究竟不净,此生一旦业报消亡,就是这一次的报完了,四大分裂,四大消散,究竟空无所得,所以,你看看这个身体,终归必趋向于死亡,所以,叫做究竟不清静,你看人死的时候,那个死尸丢在那里,腐烂,身体最终就是这样一个下场。所以这样思维,我们这个身体是有名无实,假名为生。其实他是一种幻化虚无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为了这样一个身体而不舍呢?天天为了安养它而沉迷于睡眠之中呢?对不对,这个话的意思意思就是这样。好,我们再来看,就象一个重病的人一样,马上就要死了。也象被箭射中了,马上就要死了,对不对?你看人被烦恼贼所戕害,一步步趋向于死亡,生死了脱了么?这些病还多没有去除,你怎么还在那里高枕无忧呢?就比如说,被人绑住了,就要拿去杀了,灾害马上就要降临,是吧?黑白无常,所以一直在等候着我们,我们生死并没有了脱,可是我们还安心睡觉,又好比说,这个毒蛇阿,就在我们的房间里,你还在那里安心睡觉,应该先把毒蛇去除,那才好安睡阿,对不对,就象两军在打仗,正在恐怖万状之间,刀当到你头边,你还在那里安然而睡,种种比喻,可以知道,我们沉着睡眠之过患,所以说,睡眠是一种大黑暗,对不对,把人的清明,光明,全部都夺走了,你看,我们在没有睡觉之前,看山河大地一切外面的,明明历历的什么都看得清楚,可是一睡着,什么都看不见,黑暗一样。以眠覆其心。毫无所见。这实在是一种大失。安可再眠,这话的意思就这样,所以要以种种的办法去呵责这种睡眠之盖,要警觉阿,人生无常,要减损睡眠,不要让这个睡眠覆心。你看我们出家人有个办法,如果我们现在很昏睡,就拿个禅杖,在地上一戳。那个铃就会响,一响就不会睡着,在佛经上记载很多,还有一个专门叫除睡经,晚上坐禅,实在很累,来把冷水,泼一下。用冷水洗一下脸,冲一下子头,然后再起来打坐,昏睡就去除了。有时候,实在很困,走出来,看夏天天上的星星,这样也不会睡着。种种办法可以不让自己睡着,这样才能精进地办道。因为睡着睡着就习惯了,整天到晚就想睡,中医讲过,久卧伤气啊,天天在睡觉的人,浑身无力,最重要的是心智昏昧,迷迷糊糊,怎么都不知道。修道的人,应该是一个清醒的人,所谓,宁可醒着痛,不可睡着安。对不对,醒着痛,比如说我们修禅的人。醒着,虽然身心种种痛苦,但是可以通过对这种痛苦种种觉受的观察,而达到圣者的智慧。所以阿,这一期之苦,换来永世的安宁。修道人要做这样想,不要觉得睡觉很好,睡够就行了,千万不要贪着。没办法才会睡一下,那如果是睡魔很严重的时候,我们有种种办法,或来休息安般,然后就是马上起来坐禅,禅观,去除它。所以说用种种办法驱除睡眠,这样才是一个精进办道者。好,这讲到一个睡眠盖,要明白这种过失,好,第三,前面讲的第三,下面讲第四,去掉悔盖。我们来看看什么叫掉悔。

  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

  好,这讲到一个掉悔。掉简单讲,就是坐立不安。01.08.25嘴巴这么说,行为上又做不到,六根不能收摄在一处,整天到晚的纵情泛滥,喜欢嬉闹,走来走去,动来动去,人家说这个人,老是安静不下来,像个小孩子一样,你让他做也做不来。然后这样走了走了,他又开始打坐了,他就心生懊恼,懊恼懊恼,悔见鹿心啊,所以掉悔盖。这里很奇怪啊。本来这里讲到一个悔,应该是后悔,忏悔。他已经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后悔啊。本来是好事,怎么变成盖呢?为什么还要去舍它,所以我们要理解阿,这个悔虽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要一直把这个悔恨放在心中。天天这样想,你说整天到晚的,在悔恨中度过,就会盖悔他的真心,所以称盖,应该把它去除。我们平常所说的种种掉举啊,虽然很多,各种各样,有的人不停的坐卧不宁,打开电视看看,翻开书看看,跟人说说话了等等,嘴巴不停地讲啊,不出三种,一个是身掉。一个是口掉。一个是心掉。什么是身掉。东游西走,没事干,逛街,对不对,然后跟你混杂在一起,开玩笑哦,打闹啊,甚至说些下流话,所谓的闲聊。没事可干,侃大山,摆龙门阵等等。或者说是坐立不安。这都叫身掉。第二是口掉,嘴巴不停,比如说哼着这种歌曲小调,跟别人辩论,争论是非,没有意义的开玩笑,说那种世俗的语言,你这个毛线打了没有,你这个毛衣怎么打的,我这里天气怎么怎么,我在学校里又怎么怎么。那实际上他的心里不好,嘴巴乱讲,所以叫口掉。第三,心掉,什么叫心掉,放纵身心,胡思乱想。一会儿想想以前发生的事情,一会儿想想将来发生的事情,一会儿想想现在发生的事情。跟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没有关系。陷入一种恶觉观当中,统统叫做心掉。那掉的意思是什么,掉了魂一样,不在当下。所以称为掉,这个字起的很好,意思很形象。掉字如火,它能破掉出家人的心。出家修道人,他心最寂静。他外面也好,内心也好,都是寂静的。他无所求,如果他被这种掉举所覆藏的话,心就散乱了。所以说他这个时候,想修道,他就修不成。你比如说,这个经文里面讲,初心入道的人,他本来想要修禅,心念能够集中,色心在定。这本来就很难的。这样做都很难安定下来。更何况他整天到晚掉禅呢?所以说掉举的人,就像失去钩锁的醉象,象喝醉酒了。我们知道当时提婆达多用那个醉象攻击佛陀,象喝醉了。就会狂奔乱跑,你说那个醉象本来不饮酒的,就不太容易制服它,没有钩锁钩住它,让它喝醉,它就乱踏,不惹祸才怪,又比如说没有揳鼻的骆驼,东奔西跑,怎么可以控制它,所以修行之人,身心应当寂静,不要掉举,如果发现自己嘴巴说个不停,心里想个不停,身体躁动不安,就要马上觉察这个掉举,妨碍圣道,应该马上予以对治,这就讲到了掉举之危害,这种人往往一坐下来,他就后悔了,今天做事情后悔,第二天又来,他又后悔,后悔了他又来,所以说叫做掉悔,这很形象,大家看看自己平常修行就清楚了,我们来看下后面所说的偈,如偈云:

  汝已剃头着染衣  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  放逸纵情失法利

  这是世尊对出家修行人所说的话,你看你已经这样出家了,托钵行乞食法,怎么还喜欢这种掉习之法呢?放纵自己的情绪,失去这种正法的利益呢?象我们这样出家修行的,若迷于掉习法,不但失去法力,同时也失去世间的安乐,所以这种情况,不管对正法利来说,还是世法利来说,都是两失。所以觉之,当知其过。当即弃之,这句话的意思就在这里,既失法利又失世利,觉其过已当急弃之,这是掉的危害,我们刚才说到的悔,悔者,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这个说的很清楚,前面掉举,如果心不生后悔,那就没有这种悔盖,如果心生后悔,那么就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这个说的很清楚了,当时不觉得,一坐来修行的时候,就感觉了,这时候,又在那里懊恼,懊恼差不多,时间也差不多,今天是打坐也没有打成,所以这个悔也成盖,看经文:

  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

  这另外一种悔,比如说,有人犯了大罪,心生恐怖,天天在忧恼后悔中度过,有的人就会变成精神失常,成天到晚,嘴巴里念念叨叨,跟人家说这样的事情,一直后悔,一直后悔,一直后悔,结果变成,悔箭入心坚不可拔,所以称为严重障碍禅定的恶法。好,再看下面:

  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  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  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  悔已莫复忧

  如是心安乐  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  若应作不作

  不应作而作  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  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  不能令不作

  这里是劝导,这种无谓怀忧悔的人,不要这样,不应该做的你去做,应该做的,你又不做,然后这样做了,又后悔,被这种悔恼火之所烧,这样,后世会堕入到恶道中去,其实人如果有罪,当下如果能忏悔,忏悔清静了,就不要再去忧恼,那何必再去追忆,关键是人知错而惭愧,忏悔过了,清静了,当然没有忏悔清静,还要继续忏悔,忏悔清静就过了,就不要记这个事情了,要好好的用心来办道,这样心就得到安乐,而且不应该经常念着,这一说有两种这种后悔。一种后悔,应做不做,应该做的不做,你后悔。不应该做的你又去做,做了,你又后悔。这种人呢,整天在这里后悔不断,他这是愚人之相。不应该这么心后悔的缘故,不做诸恶事已做啊,不能令不做,事情都过去了,你怎么还去后悔他,过去世不可追忆,已经发生的事情,你想挽回他,比如杯子中的水,泼到地上,你还在那里忧恼,这已经成事实了,你如果早的化,事先小心不要掉就好了。既然掉就掉了,你还去后悔他做什么。这里是讲到一个悔,第二种这个悔所以成盖,所以调悔调悔,这两个分不开,一种悔跟掉有关,一种悔跟他这种应做而做,不应做而做这种悔有关,所以统称为调悔,这些都会使心不能安住,好像搞得坐卧不宁的样子。这称为调悔盖,这是第四。我们再来看,第五,是疑盖。最后一盖,

  五弃疑盖者。以疑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有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有三种。

  不是所有的疑都是妨碍禅定的,先看前面所读的这段,疑盖是什么,怀疑阿?疑覆心。有疑在各种修法当中,他就不得信心。没有信心,法根本不能入心中,我们平常讲,法不入心,就是因为心没有信净的缘故,所以法才不入心。如果人入到宝山中,如果他没有手啊,那他能取到什么宝,所以说,空入宝山,无所得,因为他没有信心。所以疑有很大的过患,他会使你没有信心,但是这个疑虽然很多,但是不一定障碍禅定,所以今天讲的障碍禅定的应该有三种。下面再来说,我们还把前面那个搞清楚,这个疑跟信的问题,疑,游疑不定,所以对佛法不能生正信,知见就不好,疑心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讲是众恶之本,如果说疑是众恶之本,很多都是因为疑心得不到,但反过来,如果是正疑的化,也是万善之先,对不对,你比如说禅宗参话头,他就从这个疑切入。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这个疑是正疑。但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疑不是正疑,比如前几天我们讲的,如果你对上师所说的法,不断思量,进行疑责,那你就会越来越增进对法的理解和信心。大家对上师的法,听着觉得不所谓,很难问出些什么东西来,说明你没有深入思考,没有对这个法进行正疑,平常也不说,脑子经常去判断,这个上师到底是好还是坏,上师是不是在骗我,上师修正境界到底有多高,上师清静不清静啊等等,一大堆,上师关心不关心我啊,到底有没有慈悲心啊,那想它干什么?对不对?这非正疑,所以这个疑是众恶之本,如果正疑它也是万善之先。我们要知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如果没有信心,佛法你什么也得不到,无上甚深微妙法,唯信得入,所以还有这样一句话,天雨虽多,岂能润无根之树。佛门广大,亦难度不信之人,这句话,好理解。如人入宝山,因为无手,空无所获。这是一种比喻,得不到佛法的宝藏。没有手,相当于没有信心。佛法宝藏,三明六通,四圣地道,如来不共功德,十八不共法。都是宝藏阿,所以应该明白疑之过,好,下面,我们继续看障碍禅定的盖都有哪些?不出三种。我们看经文: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闇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这是第一疑。怀疑自己,他说我这人很笨,平常这样说,诸根闇钝,六根不伶俐,而且我这个人罪障深重。属于罪垢深重,好像不是那种修法的人。自己自生疑惑。那么这种禅定肯定不能升起,心不能定阿,所以学习禅定的人,不要自轻。为什么,因为今天,你懂得修禅定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这都是宿世善根,宿世善根是很难测度的。众生善根不可思议,只有想佛陀才能完全了知,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知道。这个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出来的。所以你不要小看自己。你今生能信佛法,升起好乐之心,这已经相当不可思议了,不信你看街上的很多人,他怎么样,他也对佛法升不起信心来。对不对,这善根不可思议,你不要自己轻自己,一个人如果怀疑自己,他也得不到善法。这就是所谓的疑自己。

  第二个看: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这个讲的对上师的怀疑,疑自己的师长。教自己佛法的师长起怀疑。他会这样想,这个人看起来,威仪相貌不威仪,他会有什么功德,自己都没有道,他还能教我。大家不要搞错,菩萨示现不可思议,你看以前道安大师,长得黑黑的很丑,可是你不要小看他,他一天之内,就把《法华经》给背下来了,智慧通达无人能胜。哪里因为他长得黑黑丑丑,不能小看。有道之人,岂是世俗分别所能知。看到说这个上师还不如我长得帅就想,他怎么能教我,我很多地方都比他强。他怎么能做我的师父。有人说,年龄这么小,我今天都四十好几,五十好几了,和尚是那么的年轻,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年龄比我小一大截,所以他这个傲慢心难去,有时候就想,要是这个年龄大的就好了,这种心是一种凡情俗见,其实他如果真正为道而来,为修法而来,他就不会这样想,他为俗情而来,他就会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说。有的人想,年轻啊,没有那种感觉的父爱,他为寻求父爱而来,他会做是想。有人贪色,贪这些名闻利养,就要求他的上师也要这样。这是一种凡情俗见,不足为取。如果为法而来,法其在年高。对不对,有道之人,岂在年高,跟这无关。不可为外在的威仪相而轻师,轻师当然会慢法。这是内在的联系,怎可如此。这是疑慢,名为障定。它当然就障碍禅定。教他修禅定的师父,他多看不起,他还能升什么禅定功德。要想除灭这个障碍,要象《摩诃焉论》中说的那样去善想,比如说,臭皮囊中还放着金子,你不能说只要金子,不要臭皮囊,你说扔了,那金子呢,放到哪里去?就像以前马克思还是恩科斯说过,你想倒婴儿,你要把洗澡水倒了,你不能把婴儿也一起倒下去,对不对,婴儿在洗澡,你们一倒,我要倒污水,结果把婴儿也给倒了。这个比喻有点象皮囊中盛金,与贪金而弃其臭囊,修行人不能这样想。虽然你有时候看过去,这个师长有时候是不清静的,也应该生佛想。那如果上师真的不清静呢?那是因为你心不清静。所以应该把上师的一切言教,视为方便法教为要,这样的人,不会偏离正道,所以应当以师如佛想。88.37.3我们为什么以师如佛想,我们看佛,觉得佛是最完美的,一切都是清静的,所以要以这种眼光来看自己的上师才对。有人说,上师不是佛,佛又不是上师,佛那么大的功德,你这样想的时候,跟师法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修道人的正想。你如果这样想,马上就要除灭,为什么说,赞美意味着轻蔑,他明明赞美我的上师不得了,功德怎么样,其实你这样分别的时候,就是最没有信心的人,有一天,你发现不是的,第一个说坏话的就是你。因为你是从外在上这样想,你没有想到说,这个上师传我法,他所做的一切皆是方便。虽然一时不清静,马上转念,是我眼根不清静,千万不能这样,更何况,你跟上师结下这种法缘的关系。就算这个上师很坏,你要去诽谤他,你也是犯重罪的。这点非常重要。世间愚痴的人不懂得这个要妙,所以他何能够顺利地修道呢?这依止了就要作如是观,不如是观,即名罪过。你想,世间的父母啊,有没有说父母的好坏,而嫌弃父母呢?对不对,如果不孝的儿孙,世人所唾弃,那么上师是法父阿,他教你法,你内心的善根,由此而出生,对不对,就相当于他生下你,如同世间之父母,你对他大逆不道,去疑谤他,想想都不该,对不对?愚痴之人,才这样想去做,对不对,哪怕他教过你一字一句,你如果不把他当师想,而起疑谤心,你都是罪恶滔天,这样的人内心会狂乱,知道么?如果他不忏悔这个罪障,则会得颠狂之报,很危险很危险。你想一想,对不对,世间常理都能够通的。对父母尚且不可如此,更何况对上师呢?对不对?所以这称为疑师。疑师之人,你不得禅定。好,第三,疑法。我们来看正文:

  三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后面等一下,我们来看这个疑法,什么叫世人多执本心?世人多执着于他原来的那些东西。所谓自我的那些东西。他喜欢的,他不喜欢的,他认为对的,他认为错的,有的人学过佛,有的人没有学过佛,这种本心都有,多生执着。所以世人多执本心。他所受的法,跟他平常所想的不一样,可能正对着他而来,这法看起来,好像不通凡情,甚至有损他的自我。所以他不能即兴。虽然他尽心受行呢,虽然他怀着恭敬心去接受这个法去修行,但是如果心底生忧郁,那这个法就不会熏染他的心。这个防御正说,这个法就入不了他的心。心生忧郁入不了心。必须信静,信受奉行,佛经上经常讲这四个字,信受奉行,皆大欢喜。所以说,对法的疑惑,也是一种障碍。你要知道为法为什么不能当即生信,因为执着本心的缘故。所以说,为什么法不能真正染心呢,是因为心生忧郁的缘故。所以必须信静,对法信受奉行。好了,下面解释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看原文:

  如人在岐路  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  诸法之实相

  见疑从痴生  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  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  死王狱吏缚

  如师子抟鹿  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  当随喜善法

  譬如观岐道  利好者应逐

  偈语的意思,其实也是很明白的。比如说,有人走在歧途,比如说三岔路,路很多,不知道往哪里去,心如果疑惑,肯定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他忧疑不定,对诸法实相疑复亦如是,也是这样。诸法是什么呢?是大小乘法阿,凡圣法阿,偏圆渐顿如是等诸佛阿,这些法,如果内心生疑惑。他就没有一个定相。无门可入,措手不及,其实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一一皆入于实相圆通。佛法如大海,无量无边。倘若心生疑惑,即不能得入。所以说疑亦复如是。所以这个后面讲,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你要知道这个疑惑是从愚痴颠倒中而生。于一切恶中,又产生诸恶。从恶至恶,从迷入迷。所以称,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 , 于中莫生疑。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恶中之恶,辗转相生,对这个善法,生死涅槃都不能获得。对这些真实之法,不应该生疑惑,什么叫善法呢?善法就是涅槃之法。不善法,就是生死轮转之法,生死是迷阿,涅槃是悟阿。所以在一切诸法之中,必定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真正之法。那即然有迷有悟,有正有邪。那当然是有的,所以你为什么去怀疑呢?所以生死中有涅槃,烦恼中有菩提。生灭之中有不生灭等等,所以不可生疑惑。因为诸法实相不可思议。我们往往疑惑就是因为在抉择。他偏执于一方,所以才生疑惑。一个人如果怀疑别人不好,首先,他要认为他自己好,对不对,如果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好,他怎么会说别人好或者不好。对不对,一样的道理,对一个忏悔的人,惭愧心生的人,他不会看到别人不好。对不对,是么?首先,他自己觉得自己是善人,执着所谓本心啊,对不对。执着本心。他才会说他比较好的多,实际上诸法实相,无好也无不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坏不可思议啊。所以你以这种分别取舍之心,怎么可以趋入正法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不相应的缘故。疑跟诸法实相不相应。疑惑之根生后,要想断除这种疑阿,其实很困难。所以说不能马上就断掉,我们活在世上,虽然有疑惑,如同经中所讲的,这个疑惑很大,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所以在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岐道,利好者应逐。这个对我们的劝告。虽然我们还有疑惑,但是我们应该随喜什么?善法。我们能把握的,就要如是增上,比如上师给你说的一些法,虽然有些东西,你一下子搞不懂,但是能把握住得,劝我们,好好地恭敬善法,平常要如理如法地思维。怎么认真地修道,来坚持善行等等,这些善法你可以把握,你应该随喜善法,不要因为心生疑惑,而丧失般若之正法,你不要认为,那个东西,你讲的太玄妙了,有的人,他心不能入这个,遇到这种微妙之境界的时候,他心就不能取舍了,他以这种很狭劣的心去判断,这时候,当然就会心生邪念。疑师,疑就会产生谤么。称为疑谤。所以一个人跟着师父,学佛修行,疑谤的危险始终存在。要想消除,那就是随喜善法。按照如师教言,闻思如法地修证,一边修证,一边智慧增长,信心慢慢地增长,这样可保得渡,可你偏离此法,越过这样界限,具备这种自己所不知的法,升起判断,那当然会有疑谤,所以刚才前面所讲的,疑师之法是相同的,所以这里面就说的很清楚,就象我们走在十字街头,三岔路口,到底谁是谁非呢?所以,必须具备择法的人,所以,利好者行之。什么叫利好者,法听了,可以调整我的内心相续,对我自己清净烦恼有好处,那你就要毋庸置疑,勇猛精进地去修行,对不对?超最好的方向走。那天对一个居士我就说,你对上师很有信心,这里一个上师,那里一个上师,这里一个藏地活佛,那里一个喇嘛,对不对,所以你没有信心。我给个例子告诉他,如果你对上师信心不二,如果你当下看到你的上师跟女人在一块,请问,你产生什么心啊?他马上感觉,是阿?其实,他没有信心。对不对,那该怎那么办呢?如果照这么说的话,谁都不要相信了,我说不对,你超你最爱的地方去走,最能够帮助你的,正如经文所说的利好者应逐。往最稳妥的地方走,什么叫最稳妥?能够调伏自己内心相续,能使你更能明白你的自我的地方去走,所以说,这个就不要疑惑了。这样一路走下去,信心就逐步逐步地坚定。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你看方向对,朝着这个地方走,一门深入,自然而然就会到家,归家为重。所以佛法大海,是信为能入,最终自谓能渡。所以没有信心,虽然在佛法当中,信心指的是正信哦,不是前面我们所讲的邪信。我上师很厉害,人家都说上师很厉害,我跟着他跑,这就叫邪信。这不是真实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来自这个法。对于法听闻,来调整自己的内心,升起相应。所以没有信心,就不能跟佛法相应,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所以叫做终无所获。前面所说的如是种种因缘,应该觉之,疑悔之过患,应当速速弃之。好,我们继续学下去看。

  问曰不善法广尘数无量。何故但弃五法。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嗔恚盖。即嗔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有二万一千。四中合为八万四千。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种种因缘弃于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隐清凉快乐。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烟尘云雾罗睺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亦复如是。

  后面这个是总说。对五盖进行总说。我们这一章讲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章非常重要,五盖之法,已经包含了一切之不善法。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一问一答。假问答来除去我们心中的疑惑。

  有人问,不善之法很多,无量无边,为什么偏偏舍弃贪嗔痴这五盖法呢?回答说:这五盖中就具有贪嗔痴三毒等分,等分就是支分的意思,由此演变出来的那些,因此,四法是为根本。贪就是贪欲。嗔就是嗔恚。痴,就是愚痴。这三者各有所属,为等分一种,则遍受前贪嗔痴三种烦恼。意思是一念当中,他具有贪嗔痴,贪而复嗔,嗔而复痴,或者三毒对峙,一起起来。三毒同生,故名等分烦恼。支分开来有各种情况,有人先贪后嗔,有人先嗔后痴,然后这三毒一起同时起来,那不是说很单独,交错在一起的。一思一念中,都具备着贪嗔痴,恶法虽多,合起来,也不足八万四千个。通过这样根本和等分之区分,那么演变出来,就成了八万四千个。而八万四千个也是以贪嗔痴等分而为根本。所以这里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所谓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尘劳门就是说懒屋,心生种种邪见烦恼,对不对,这前面说的五盖,都能无污染,自心清净。所以称为尘劳。劳就好像劳役,很辛苦,我们人每天被烦恼所驱使,就象一个奴隶,被他主人天天驱逐着干活,旷劫轮回,无有了期。但是这一切,究其根本来说呢,他也是不出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等等这使使,所谓五欲使,五顿使合起来。所有欲使为首呢,其余九使为助。每一使中,各具十使,这样就成了一百。这个贪一使,其他贪嗔痴慢疑等等这都作为辅助,每一使中,各个具备十使,这样合起来就成了一百,十十一百。湿润不住湿润,相助于一百。那么到过去未来时,二百之中,各以一使为上,九使为其助,各成二千。合在四个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再看这个贪嗔痴等分,四种,各个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八千四百再跟这个四大六衰。地水火风为四大,色声香味触法为六衰。为什么成为六衰呢?因为它能够损恼善法。这十种当中,也各个有八千四百,那么这样配合起来,不久成了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了么?如是辗转相增,各个相瑟,成八万四千烦恼,都以五盖收摄殆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八万四千烦恼合起来就以贪嗔痴三毒为根本。贪嗔痴三毒呢,它不出五盖,五盖总摄三毒。为什么这么说呢?五跟三的数,比如说,经中里面所讲的,贪欲盖,摄贪毒。嗔恚盖摄嗔毒。后面一个睡眠盖、疑盖合起来,就是痴毒所摄。所言三种,皆名为毒者,毒就是鸠毒,你喝了就会没有命的。贪嗔痴三种烦恼,能够毒害我的法身慧命。丧失我一切的修行功德。所以称为三毒。后面说道这个掉悔,掉悔就是等分所摄。掉有身掉,口掉,语掉。有内外二种掉。内掉就是心掉,外调就是身掉,口掉二掉。那么这个掉举是不是遍于身口意,身口意再分开,分成七之,所以等分所摄。展开就是五盖,合起来,就生四分烦恼。等分不是分开,前面所讲的,贪嗔痴和后面的掉悔,四分烦恼。每一分中,有二万一千诸尘劳门。四分,分合,分合,共有八万四千。所以要知道,若除去这五盖。即是除去一切不善之法。所以修行的人,有如是等等因缘,应发觉五盖,速急舍弃之,不可忽略也。后面就讲到了弃除五盖的功德。好了,前面所说的八万四千的分法,大家可以慢慢地去调理。知其大概意思即好。也不是一味去深究这些,总而言之,分开来八万四千。合起来也就是这五盖。相通相摄,贯于三世古今,通习内外,融贯三世,全部包含。在时空上,自他上,内外上,全部包含。所以说,五毒之害,非常的利害。所以后面就讲到了除去的功德。如果能去除这五盖,如同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就象饥饿的人,跑到丰衣足食的国度。那么恶贼自免济。安隐无患。就是后面所说的意思。你看,负债,天天负债,今天债可免了。这是多么轻快平生的一件事情。生病生的这么久,现在重新获得健康。所以修行的人如果可以去除这五盖。内心安隐,清凉快乐。所以说,打个比喻,日月因为五种事情,而能使她明照。所谓翳烟尘云雾罗睺阿修罗手障。罗睺阿修罗的手可以把日月障住,谁也看不见。所以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也是这样,如果去除了,人心明朗,如同前面所说日月的障蔽如果消除,那就遍空明照。所以这个借比喻来去除五盖,得到利益。这个好理解,就不一一宣说了。好了,以上总说五盖必须去除。最后,还给大家说一下,其实这个,贪欲,嗔恚,睡眠,调悔和疑,从去除烦恼的深浅来说,其他她也有次第之分别。修道者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我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观察一下子,就会知道。你看,今天我们要修禅,首先一个就是要去除贪欲,对不对?你如果对世间的种种事情,心声贪爱。满脑子想的跟哪个人约会,满脑子想的我应该去享受一下什么东西,你说他还能安静的在房间里面打坐么。对不对?他就不可能。所以他先去除它。好了。他好不容易把贪爱去掉了,他心生嗔恚,他不耐烦,他坐不住。好像还是不对。这叫什么,这叫嗔恚之毒,嗔恚覆盖他。好了,他把嗔恚盖去掉了,好像也能坐,也不贪,也不嗔,怎么样,发现,他睡眠来了,昏昏沉沉,过会儿,他可能要去睡觉去了,这说明什么?睡眠之盖,只要提起正念,睡眠盖去除以后呢?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他又觉得今天放假了,不用做什么了,呆在屋子里,有的人就会摆弄家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里摆摆,那里弄弄。就这样把时间消磨过去了。他说我这今天心很清静哦。这是掉举,他这样掉举来掉举去,哎呀,我今天功课还没有完成,他又要打坐,心又生懊恼,这称为调悔盖。这些盖都去除了,下面又存在一个问题,拿起法本一看,又想起上师来,又想起法来,这个佛法修行真的能最终离欲么?开始怀疑师,怀疑自己,怀疑法,依次相生,最后是个疑毒。前面所说的五盖,次第而生。所以按照顺序来讲,他也会五个同时现前。不是说有贪盖的时候,下面的嗔盖就没有了。往往是又贪又嗔又痴,都在,同时升起。所以我们后面讲,因为交错相生。分合分合,称为八万四千烦恼。而且从过去,现在,未来,都贯通的。所谓的迷盖,这个遍空执计。《普贤行愿品》说我们怎样,业障如果有形象,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纳。所以忏悔无尽,略说五盖的危害,盖之名相,与禅定的障碍,以及其对治之法。最后说到五盖的深浅的次第。好,我们基本上把禅定五盖详详细细地给大家说完了。大家学了这一章以后,平常要对照哦,很重要一点,对照。好好去对治他。这样我们慢慢逐步地就会趋入正修。所以实际上修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去除五盖的过程。我们从第一章讲到,外具五缘,到第二诃欲,呵责外在的贪欲,然后到内在的降服、去除五盖。这一切都在做准备。准备进入修禅,所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这一讲讲的时间比较长。讲了将近两个小时,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回向,请大家恭敬合掌: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娇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正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南无弥勒尊佛!

  谢谢大家!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六时吉祥,速成佛道!

  《童蒙止观》第五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请大家随我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智者大师!南无智者大师!南无智者大师!

  嗡 摩尼摩尼 玛哈摩尼耶梭哈

  好,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天台童门止观,今天应该是第五讲了,今天所讲的内容是调合第四。在前面我们讲过,要想坐禅先得具缘第一,呵欲第二,第三是除盖,其次才是今天的调合第四,刚才说是第五,中间穿插的不算,应该是调合第四,是名为第五讲。好,我们现在是越来越接近要讲如何坐禅了,那么现在讲到调合,也就要想学坐禅之前呢,先学会如何调合,调合就是调整,使其和谐,身心必须调整使其和谐,所谓不松不紧、恰到好处地来坐禅修道,不然的话一下子就开始修,不是走这个极端就是走那个极端,这个修禅也不会得到利益,而且很容易陷入这种偏颇里去,所以说调合第四章是进入正行前面非常重要的加行。我们来看一下原文,“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为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然后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心无染着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那这个讲到调合之前首先必须讲到要发心、发愿的意思,如何发愿?为什么必须发愿?刚才所读的这段文字说得很明白。我们逐个来解析一下,这个讲到要想最初进入坐禅的人,他必须,他实际上是在修习十方三世佛法,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法,因为十方三世佛法皆共同一道,都一样。这个时候都要发大愿,而且要大誓愿,就发誓愿,这个不是一般的愿啊,要发誓愿,“誓”——我们平常讲的发誓,就是发誓说我必须遵守这些东西不动摇,我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来发愿,所以这叫大誓愿,要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我今天发誓愿就是发菩提心,要把一切众生都解脱出来,让他们都成就无上佛道。我之所以要求无上佛道,通过坐禅而证得,那么也是为了度脱一切众生,所以说为度有情愿成佛,真实地发起这个心名为发起菩提心来,而且其心要坚固,像金刚宝一样不退转,金刚宝坚硬不可摧啊,金刚我们知道,帝释天上有金刚妙宝,这个不同于我们世间所说的矿物质金刚,这个是帝释天的福报所感,金刚妙宝坚不可摧,世间最为第一啊,只要精进勇猛、不惜生命,死都不怕,而且要努力、勇敢,努力地往前修,不管在我修行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恒不忘失这颗菩提之心,就这个意思。所以若想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这个心永远不退转。那我们人是非常容易退转这颗心的,所以没有发起这颗心的,应该早日生起;生起这颗心的,应该让它坚固、让它更加壮大,并且守护它永不退转,这样直成菩提大道,皆因菩提心的缘故。然后,好了,发这个愿然后坐中应该正念思维,思维什么呢?这个思维就是观察修,就是静下心来细细地思量一切诸法的真实相。什么叫一切诸法?我们这个生命所存在的,所发生的这一切,都叫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我们没有看到,我们都是妄想分别,我们所认为对的往往不对,甚至我们眼睛所看到所认为的,那也不是真实的实相,所以要提醒我们,要思维一切诸法实相。何为诸法实相,所谓善不善无记。包括这么多,善,善法,法之有善,有不善法,也有无记法,有非善非恶法。比如说你今天去做布施供养,这就是善法;你今天损人害已,这就是不善法;然后你有时候穿衣睡觉吃饭无善无恶,这名为无记法。好,内外根成,内根外根,内根是六根,是指的什么?眼耳鼻舌身意。外尘,外尘外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然后根尘相遇生妄识,所以称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因为这种妄识都是分别意识,还是有漏之烦恼法,所以故称为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还有三界有为啊,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这些统统都是因心而有,都是建立在心的无明和造作之上,不离一心,所以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啊。这个讲到的都是唯心作的道理,这个三界并不说在心外有个三界,都是依心所造作,例如金刚经里面所说,唯是一合相,一合相者乃不可说,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也是这个意思。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啊。如果知道说既然是心所造作,一切心,起则妄有,起体本空。虽现有为而实则无为,如空中幻影,如镜花水月。虽示有生有灭,其实涅槃不动,虽现幻妙其实乃明真空,虽体而真空而实则妙有,是乃心之无性,无以表达。因为无世间种种忘记分别嫉妒,所以称为无性。所以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不实,不实在,为什么说不实呢?我们平常看东西都觉得是挺实在的,是真实的,真实的执著,有种差别相,所以说诸法不实性,若能了知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的缘故。这就是十地经里面所说的。因为一心,而若了知心本无性,那么则自然通达诸法不实,其中妙义靠实修实证去证得,略作如是解释。心无染著,则一切生死业行者,自然止息,所谓生死业行者,乃是心无明染污的缘故,所以我们想到此处,作是观已,就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如次起行修习,按照一步一步的修行次第开始修行,渐渐地把心灵的这种无明妄想执著渐渐地去除,把这些无明妄想执著去除了,自然而然心光朗然,证得一心,无心,所以说必须发大誓愿,因为法界一切造作皆由心故,若能发大菩提心,那么直成道种,所以说要劝发菩提心,道理就在这里,道理在哪里?就在后面所说的,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所以说梦幻般地发起真实不虚的菩提心。好,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全面的总说。

  好,下面讲,云何明调合呢? “今借近譬以况斯法” 。就是根据眼前我们看得见的东西作比喻,来明了这个法门,“况”就是明了的意思,来表述一下这个法门,概况的“况”就是这个意思。“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所以这里面总说调合的必要性,我们来看一下,前面我们讲过诃责五欲,那么则外离诸缘,如同六祖坛经所说的,外离诸缘内心无喘即名为禅定,你看,外境不入者合外在之五欲,弃除五盖呢,前面弃盖第三所讲的,即是内在清净,好,如是内外则完全清静,刚好这个时候就可以契入安心修禅,可以进行修行心之止观。但是虽然如此,必须怎么样?让心调合适宜,方能得益。所以说下面要讲调合五种事情。所谓五事者,即是身、息、心、眠、食五等事,五种事情要调。这里面打个比方,为什么说要调呢?比如说,世间造那种陶器的工匠,他想做出种种精美的工艺品,他必须善巧地来调合这个泥,我们知道陶器是用泥巴做的,要让它不强不懦,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然后根据这个轮绳规范,就可以把它做出很精美的容器,如果你前面的泥调不清楚,那么出来的成品就不会好。一样的道理,就像弹琴一样,先把弦调好,松紧得宜,方能入弄啊,梅花三弄啊,弄就是调起婉转之旋律啊,出诸妙曲。所以修行的人修心也是这样,要调整五事,如果把前面所生的身、息、心、眠、食调整清楚,那么三昧易生。什么叫三昧易生啊?三昧我们讲修行要获得正受啊,正受就是三昧,就是获得真实的心地。我们修禅去除妄想,可以进入内心之真实啊。真心朗照的境界,就称为三昧。有诸根三昧啊,有各种各样的三昧,其中首楞严王是三昧之王,一切三昧因此根而生,它显现为次第的不同。则诸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如果有所调整不清楚,那么很难成就,那善根就会难开发出来,三昧就难以获得了,大致上是这个意思,要知道调整的重要,令其身心和谐。

  好,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是哪五事。第一,第一讲调食。“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这里面讲到调整饮食,这个不容易啊,不要认为这个很容易调。要想真正修道,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如果这些东西做不好准备,修道就会有烦难啊。所以大家要认真听,你看我们在讲这个调合之前啊,我们就说到要发大菩提愿,要达到一种不退转,让心不退转,这就说明什么?这个事情不容易啊,修道的过程要超越诸多的魔境、磨难,要发大愿,让其心无有退转,没有退转。我们来补充说一下,什么叫作退转?不退转什么意思?按照经典上说,不退转有三种意思,第一个是位不退转,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修行的人断尽三有之见思二惑,那么就永不退失超凡之圣位,即名为位不退,那这个位不退呢,断尽见思二惑应该是阿罗汉的境界,初果罗汉断尽见惑,但是尚有思惑未完全去除,若能完全断除见思二惑,则圆证四果阿罗汉,如此乃名真实位不退转。但是如果从广义上说,初果罗汉因为智慧力故他最迟天上人间往返七次,他最终将证得四果阿罗汉,永远解脱分段生死轮回,所以说亦名不退转。第二是行不退,比喻修行的人功夫越来越增上,不单单是断尽了见思二惑,而且还能够伏断尘沙之惑,那么则永远不退失菩萨之位,名为行不退转,这个行就是菩萨行不退转。第三是念不退,比喻修行人的功夫越来越深,不但断尽了尘沙烦恼,能破无明等等迷惑,而且永远不会退失修道之正念,这个名为念不退转。所以分为位不退转、行不退转和念不退转,分别以见思二惑和尘沙无明惑作为区分,实际上是层次的不同。所以在修道过程中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备,要做很多很多的调整。其实,如果你不好好地依止一位过来的善知识去修的话,恐怕是很难很难,这个非常重要,依止善知识来修行,善知识必须对这个过程清楚明了并且能够指导你,而你自己最好对这位善知识具备信心,能听其教导受其调教,这样就可保不迷失正道。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讲到调食。这个调食的关键是什么?刚才读过,关键是什么,吃得不要太饱也不要太少,,不要吃得太好,也不要吃那种不干净的食物,这个就是要点。而且大家刚刚开始修行禅定坐禅的人,吃东西特别要紧。我们来看一下所谓的食之法,本来就是为滋养色身来办道的,对不对?而不是为了贪图口腹之欲,如果你吃得太饱了,那么就会气急,身满,身体涨涨的,呼吸调不顺,所谓的气急身满,百脉不通啊,就会拥塞,堵塞,不顺畅。但是如果你吃得太少呢,身体又很虚弱,心神也集中不了,心里好像七上八下悬在半空,这两种都非得定之道,另外就是说,不要吃那种肮脏的、不卫生的食物,或者是那种荤食啊,令人吃的神智昏昏的食物,这个中医上讲得很清楚,有的食物味道比较厚重,比较浊,所以吃了会让人心识昏迷。要吃干净的食物,所以说你如果说吃了不合适的食物,那么你以前的那么病根可能会被引发出来,四大相违就会得病,那么整天到晚得病,昏昏沉沉的,你说怎么样办道啊?对吧,所以对初学人来说,这点很重要。所以经上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这是十方三世的诸佛都是这么教导我们的,要把身体调好,身安则道隆,身体能够安明便于方便办道,这是真正的修道人该做的正想。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一开始就折磨自己的身体,作无谓之苦行。所以我们佛教讲中道中道,要饮食知节量,调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数量不多不少,东西不要不卫生,要合适身体才好,还有经常在寂静空闲处,心能安定下来,很喜欢精进地修道,这样的人就是有很大福报的人,也是很有善根的人啊。这所谓的调饮食者,如上所说,这个有很多细微之处,大家要根据各自指导你修禅的善知识来详细地抉择。这是以上所说的饮食,比如说有的饮食吃了,让人很容易睡觉;有的饮食吃了,让人容易生这种YIN欲之心;有的饮食吃了,会让人心情更加的烦燥,其实作为修道人这些东西都应该明白,有的东西吃了可能病还更重。所以说,古人有句话叫,*轮未转食轮先转,可见这个吃很重要,不能马虎从事。所以要把饮食调整好。好了,这是第一个,调整饮食。

  第二个。调整睡眠。吃和睡这两点很重要。首先睡眠我们前面学过,是无明迷惑覆障。这个人睡着了时候怎么都不知道,很可怕,如入大暗无有光明,所以不可放纵它。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调睡眠是怎么说的。“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闇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这里讲到睡眠,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睡眠不是个好东西,迫不得已才睡眠,它是无明迷惑所障覆,不可以放纵它。如果说睡眠太多了,不但说使你没有办法去修行圣道,更重要的反会使你原来所修行所得的功夫也都渐渐丧失,那么你的心就更加的暗昧,善根就更加的沉没,所以说要觉醒。觉醒这睡眠是一种懈怠的表现——贪睡、懒,我们世俗人说的,所以要怎么对治呢?要觉悟无常,调伏睡眠,把睡眠调伏了,天天想到,无常死想,时日无多,今天若不精进办道,还有什么时间来办道?想到此处不敢再睡眠了。通过对睡眠的调整,如上所说,让我们的神气变得清白,什么叫清白,清就是清醒,白就是单纯、清楚,不会胡思乱想。念心明净,什么叫念心明净啊?念心,我们知道,修行很重要的是四念处,要念兹在兹,心念要返观内照,看着自己的身受心法时刻不停啊,只要让这个念心变得明觉,光明啊,不要糊里糊涂啊,清净,能够精神集中,不会七想八想,所以称为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心就安住在贤圣的境界上,就不是凡夫之境啊,这样渐渐三昧就现前,真实实相的体悟就会展现出来了,就是这个道理。要调伏睡眠,让心变得清明,所以经上说,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什么叫初夜后夜,一天六时啊,白天分三时,夜晚分三时,初夜后夜中夜,大家把12个小时这样瓜分一下,上中下、初中后,一般来说,你看,半夜三更称为中夜吧,睡觉之前,早上早早之前,这都叫初夜后夜,也不要荒废,勿以睡眠因缘,让一生空过无所得也。这个无所得指的是什么,不是说身体健康,世间的荣华富贵,指的是什么呢?对佛法、解脱的利益无所得,今世后世的利益你皆无所得,更何况是解脱之圣法呢,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常念无常就会精进办道,就会克制自己的懈怠之心,去除睡眠因缘,所以这个叫调整睡眠,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该睡多长就睡多长,不多不少,一定要把这个调整好。这个对于初行修道的人非常非常之重要,吃好睡好,身安则道融啊。那个普贤警彻偈有这样的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对吧?切莫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古人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啊,这真是至理之名言啊,修行的人应该猛力醒悟这一点。千万不要每天到晚都是在那里浑浑噩噩当中度过,要知道时光宝贵啊,瑕满难得,你现在不修行,没有什么时光能够修行了,现在就是最好最好的修行时光。我们修行人要作这样的想,现在能够死里脱生,能够有一点修行的时光抽出来,那这就是最好的时光。现在目前有的条件就是最好的条件,我们一定要作这样想,作这样这样的正想,不然的话,你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是稍后吧,你拖延拖延,一再一再的拖延,那你怎么修道啊?所以要这样想,要精进,要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浪费了以后就难以再有了,所以你如果能常常这样作无常死想,珍惜时光,那么你就会擅加调合自己的睡眠。当然,反过来也不要过于紧张,整日不睡,那这样让自己心神耗散,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这也亦当要避免之。一定要知时知节。

  好了,第三个讲调身。调身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正文。这个调身其实和调息、调心它是合在一起讲的,而不能分开说,因为身、心的调整,身体、呼吸、心意的调整三者是合并而运用的,不能分开说。我们来看一下原文。“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三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 。我们来看啊,那前面所说是调食,调睡眠,这个是外调。现在是内调,身息心三者,身息心在这里说了,必须是合在一直调,因为互相是不能分开的。所以说调身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呢?调身必须,可以讲,是身子不要太紧张,也不要过于松弛,自然放松。呼吸不能太急躁,也不能说太艰涩,所谓调息达到不滑不涩,恰到好处,呼吸跟我们的精神啊、状态啊都很有关系。那么调心呢,要达到不散乱亦不昏沉,所谓不深不沉的状态,这是最极要紧的。但是这种调整方法也有初中后的方法不同,有入住出相之差别。这怎么讲呢?比如初中后方法不同,比如说,首先必须调身,然后来调整呼吸,最后来调整心,对吧?这初中后不同,也有入住出相之差异啊,你比如说,入定出定,入定住定跟出定,这种相状的差别。你比如说入定的时候由粗到细,比如说呼吸吧,入定的时候是慢慢慢慢呼吸从粗转为微细,那出定的时候呢?呼吸渐渐是从细转为粗。所以无论是调身调息调心,都有入住出之三相,所以称为有异,有差别的意思。下面再看,“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这接下来很显然是在解释最初入定如何调整身,修行的人最初进入禅修的时候,他把身体调整清楚才能入定。好,在没有入定之前呢,在定外之时呢?那么这个身应该调什么?应该在行住静止,言语动作上,跟人交往,包括穿衣吃饭、四威仪等等,这个时候要进行调整,所谓详审调身所,详详细细地保持一种正知来审查,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怎么做,调身达到什么。如果说这个人平常( ),一切做事情都是粗犷之事,那么他坐下来打坐的时候,那么气息当然是随之粗犷,这个时候心散,很难收摄回来,心很乱,心乱就难以专一,所以说坐下来的时候心里会生烦燥愦闹之想,不能安静恬适,怡然自得,为定心之妨碍。所以修行坐禅的人,在调身入定之前,在修定之外,要用意逆作方便。什么叫“逆”,逆就是反过来,平常是习惯了那样做,现在反过来提醒自己为修道作方便,调整身体,不要让自己的身体陷入这种粗犷影响修道的境界里去,也就是平常的言语动作,要寂静行,要寂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动作不要毛毛躁躁,如果你在平常做事情当中,经常能够敛住自己的一举一动,让心一种静静的一种细细的安祥而为,行为端庄,不急不躁,那么这种助行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坐下来进行修禅,这有内在的联系,也不能小看。

  现在讲入坐,入坐怎么坐呢?“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髀齐。右脚指与左髀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齶。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这里讲到怎么进入打坐,开始的时候,这个叫绳床,绳床,以前古代人专门打坐有个坐位,像禅床啊、绳床啊这样,就是说坐处,打坐的地方,因为这个绳床离地比较远,避免受潮,那现在我们条件好,比如说在楼上啊、地板啊比较干燥的地方都是可以的。然后首先应该把坐处安好,每令安稳,就是让它比较安稳,不要摇摇晃晃,平平的,可以比较长的时间经受得了,所以叫久久无妨。应该怎么坐呢?把座位安好之后,坐好了,把脚调正,如果是半跏趺坐,那么就把左脚放在右脚上,牵来近身,就是拉过来,让左脚趾与右髀齐,这个是不是读“必”字啊?查字典没查到,大概意思是这样,这个不太妨碍。这个“与右髀齐”我们可以理解为,牵来近身,左脚要在右脚上,坐下来以后,大腿的外侧脚趾头不要超过它,大概是跟它平齐的。然后右脚趾头也是同样的道理,跟左边那边坐下来以后的大腿外铡,大概是膝盖地方,跟它也对齐。如果要全跏呋坐,那么就要以右脚放在左脚上,然后解宽衣带周正,把身体的衣服不要穿得太紧,要端庄,不要坐的时候,坐坐坐衣服又掉了,古代人的人很多衣服腰里是扎着个布条的,今天一般来说我们打坐最好选取宽松的衣服来说,比如说练武术,练太极这些宽松的运动服比较好,不要穿那种紧身的,穿喇叭裤啊这些紧身的都不是太合适。刚才说到如果跏趺坐,刚才讲到把左脚压在右脚上,然后再把这个右脚放在左脚上,交叉在一起就成双跏趺坐,这个是脚,脚半跏或者全跏,调整好。然后要把手安好,手这里是采取什么做?手应该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两只手交迭相对,大拇指相碰,然后顿置左脚上,就是放在左脚上,这个称为弥陀印,弥陀印便于安心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稍稍在肚脐之上一点,这里,大家顺其自然吧,因为坐下来时候,他自然会有一种最自然的身体姿势,采取那种姿势就好,这样把手足调好,放松自然。然后次当正身,就是应该把身体挺直,挺动胸脯,振作精神,然后身体的关节并诸肢节,就是说好像在松动。七八法,挺直,然后把关节舒展开来,肢体舒展开来,如是七八次,多做几次,这样就有点像是内按摩一样,像按摩法一样,自身这种拉伸按摩,就是说不要让手足有差异,就好像感觉僵硬不妥之处的意思。这样如是已则端直,身体就坐直了,这个时候注意脊骨不要过于弯曲,也不要过于高耸,太笔挺了,应该顺其自然,直则就可以了,然后呢,正头,身正好了再正头颈,让鼻子跟肚脐相对,实际上是头稍稍有点内收,往下偏一点,然后注意左右要端正,不偏也不邪,不太靠前也不后仰,不低也不仰,不偏也不邪,是这个意思,中正为要,平面正住,面对着下面自然正坐,这是讲头颈调好。然后再口吐浊气啊,下面是调气,口吐浊气,吐气之法怎么说呢?这个等下再说,前面先讲这个身体,其实身体如果按照比较这个规范的说法,应该是七支坐法,有七种要领,这点我们今天就不说了,智者大师在这里大致上把这些身的要领作了个调整,因为他对的是初学者不是讲得很仔细,但是如果把这些要点都做到的话,那坐禅不会有什么问题,然后他坐着坐着坐着,因为放松自然是它的要点,自然而然就会调正,这样就把身体给调好了,身体就稳如磐石。接下来这里讲到调息的方法,调息,吐气,然后开始吐气,口吐浊气,那吐气之法怎么说呢?开口放气,用嘴巴呼气,比如我们人坐下来心里郁闷得慌啊,有一种烦恼啊,感觉一股浊气一样,就应该慢慢慢慢地、绵绵绵绵地,”哈~~”,让它自然而然地所谓自气而出,自气而出比如说这气堵得慌,你就让它自然而然地放射出去,不要刻意地不要让它很粗很急,不要这样,这样就非常刻意,应该绵绵细细长,一边吐气一边观想身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把那浊气啊。不通畅的地方观想统统随着气息,绵绵长长地从口中排放出去,放射出去,一直到尽头,放射到不能再放射,尽量地把气吐尽。然后反过来闭口用鼻子纳气,前面吐出的是浊气,现在闭口用鼻纳进来的是清气,清新的这种气息。这样如是至三,吐——纳,吐——纳,吐——纳,如是三次,这个就是调息,后面讲如果身息调合了,其实你只要把一样给调整清楚,那也就可以了,但一亦足,什么叫但一亦足?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就是如果你现在经过前面这样调整调整,差不多身心已经调到和谐程度,那么吐纳也只要一次也就够了,关键是让身体自然放松。好,这个时候继续就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嘴唇牙齿自然地依着,舌头向上鄂稍稍有所抵住。一切都出于自然,这样便于人的气息不外散。好,然后闭上眼睛,次当闭眼,闭眼的目的是断绝外面的光芒,外面的光芒对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干扰他。所以说当端身正坐,正身正意,犹如奠石,就像磐石一样,稳稳地,不要让身体啊、这个头啊、四肢啊摇来晃去,要身体安定,稳如磐石,静静地坐在那里,很稳,就这个意思。那这个以上就是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摄要的来说,抓住要点来说就是什么?不宽不紧是身调相,宽的意思就是松的意思,宽松嘛,就是不松不紧,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松垮,这就是身体得到调整的一种迹象,我们看到前面那种气的吐纳,目的也是为了调身,因为身中感到有堵塞啊,百脉不通处,然后配合着气息的观想吐纳,可以起到一种放松通畅的作用,所以以上视为调身,不松不紧、放松自然是它的所调之相。

  好,下面第四接下来看调息,看原文。“四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这里讲到四种相,所谓的风、喘、气、息,实际上这里讲到的四种相,也就是说,看这个息调合好没有。前面三种都属于没有调整清楚,所以比较粗重,比较凝涩,不通畅,不微细。最后一种息相,是已经调好的迹相。它既不会结滞,也不会很粗糙,出入绵绵长长的,若存若亡,然后从神智上看,应该是身心安隐啊,身心感到愉悦,这就是一种息相,如果人的呼吸保持绵绵长长的息相,这非常有助于修禅者的身体健康,身心的安宁啊。如何详细辨别呢?比如说风相,就是说呼吸的时候鼻孔当中感觉有声音,像风,声音很大。云何喘相呢?喘是喘息,虽然说呼吸进出没有什么很响的声音,但是感觉呼吸不通畅,结滞不通,就像喘气的样子,称为喘相。什么叫气相呢?虽然说也没有声音,也不会感觉不通畅,但是气还是较粗,出入不细,所以称为气相。如果再调整清楚,没有声音,也没有结滞不通畅,不粗,那么出入绵绵,就是后面所讲的那种心调定的景象。所以说如果坐的时候,有风喘气三相。说明没调好,如果说这个时候来用心办道,这个应该来说心不容易安定,心很难安定,所以是名过患。所以说打坐的人如果进入坐禅,有的人坐禅以后,心口痛或者背痛,身上僵硬,等等等等这种病症,其实这都是因为息不调的缘故,所以身心难以安定好,必须去调整它。好,如果要想调整它,必须依照三种方法,我们看下面所讲三种方法,为什么说到这三种方法呢?前面就有说,如果说我们的意念去守风,这很容易散乱。.守喘,心念很容易打结,不通畅。守气人容易疲劳。守息,心则生定。所以要让息绵绵,调到这种绵绵致细的景象,必须调整。三种方法调,“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前面所说的都是调息,为什么要调?刚才说了,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所以必须把它调整过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三种是什么意思呢?下着安心,这是第一,一个人他首先系念在心,放下一切,让心不弛散,比如让心一心专注,这就叫下着安心。下,放下。着,安住在某一个禅修对境上。比如说往下要注意腹部的起入,等等,下着安心。第二个,很重要一点,要放松身体,宽放身体,一切出于自然不要太拘禁。通过调整,穿衣啊,身体放松放松,这样都容易调整过来,第三种方法,就应该观想气息周遍全身,所谓八万四千毛孔,或出或入,统统无障无碍,那么三者俱足,气息就慢慢慢慢从粗入细,自然心定神安,就没有这种风喘气之粗相,就能让心越来越微细,自然让气息微微出入,若存若亡,绵绵密密,不涩不滑,这就叫作息得到调整的景象。息如果调好了百病不生,心也很容易安定,所以说这就是禅修行者最初进入禅定时调整气息的方法。是吧,首先要下着安心,心缘于一个禅修对境,把其它一切放下,修这不散乱,一心专注,同时放松身体不要拘禁,然后这里边还有个善巧方便,观想气息畅通无阻,全身每个毛孔进进出出没有障碍,人处在一种放空的状态,这样慢慢慢慢就会把气息调顺。当然了,具体这里面还有些窍诀,大家要依着教导你禅修的师父,他细细地根据具体情况给你抉择。这里我们看到,其实这个息跟我们的心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调整这个心越来越细,比如禅修对境中观想得越来越深入,那么这个息自然就微微然,息如果说喘息不停,说明我们的心很毛糙,所以说心、息是相依的,调息实际上也就在调心,所以说举要言之,从调息的角度来说,不涩不滑是息调相。这里讲的“涩滑”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要么就是不通畅,要么就像气喘风那样过于猛烈,这是息如何调整。这是讲第四调息。

  第五再来看,五初入定时调心者。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前面说入住出调息,入有二义啊。“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等为沈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沈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调相” 。这段话好理解,入定的时候要调心,调心也分o 入住出三种,首先先讲一个“入”,首先开始应该怎么做?一者让心不要乱想,不要让心东想西想、东想西想,要调伏它,这叫“入”;二者应该让心沉浮宽急得所,沉浮宽急下面分别有解释,沉其实就是一种昏沉相,浮就是散乱,人感觉昏沉的时候,就有一种下堕头往下低垂的感觉,散乱的时候有一种上浮,很乱的感觉,所以这里面从位置上来说有上下,称为浮和沉,当然这都是一种昏沉散乱,应该系念鼻端。比如他很昏沉,应该系念在鼻端上,令心住在缘中,一心专注没有分散,这样可以对治昏沉。如果说心很浮躁,我们可以系念在脐下,肚脐以下,往身体下面,这样会引导我们的心,把种种散乱的念头给平息下来,那么心容易安静,不会到处跑,能够对付这种沈浮之相,所以说举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调之相。这里我们还是再详细一点把这个文字所包涵的意思,给大家作个开示,前面所讲“初入有二义。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这里讲到乱想,什么叫乱想,越逸,越是超越,逸就是放逸,你比如说,我们心正常状态能够一心地专注所缘境上,它超越,越过这个了,然后就放逸了东想西想,再也收不回来,是这个意思。“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讲到一个沉和浮,沉浮我们刚才说过,昏沉和散乱,宽急,紧张和过于放逸的一种状态,我们等下后面会讲到。什么叫沉相,坐时心中昏暗、内在昏暗,表现为脑子好像健忘,前面做了什么后面做了什么也搞不清楚,迷迷糊糊的,头好低垂,这是外相,打坐的时候头一点点好像快睡着了,点头点头,这个昏沉之相,昏沉系念鼻端往上提,意在缘中没有散意,可以治昏沉。如果说很浮躁,是一种浮相,浮相表现为心在飘动,想到这个想到那个,心中为飘,同时身体也是不安定,动来动去,你看每个人他身体动来动去,他的心就是动来动去,这个时候他的念头为外异缘,什么叫念外异缘呢?念外异缘,他的心一直攀缘在不是他心安住的对境上,那可能缘于以前啊、前尘影事啊,过去所想的东西啊,或者缘在现在的色声香味触之外尘上面,或者眼耳鼻舌等身根个个不同,所以称为异缘,心好像不是在禅修的对境当中,这等都不叫调心,所以应该调整使它不沉不上,大概是这个意思。再看下面,其“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时闇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这个说的很详细,下面继续说,你看,说明宽急两种病相,因为前面我们所说的调伏妄想思虑,让这个心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沉不浮的,称为心定相。如果在这其中调整得不清楚,又会出现两种景相,亦说宽急二相,一者急相,二者宽相,因为这两种相都于定心中所产生,所以首先在定心中所谓我们说的急病相者,是由于修行人静坐的时候,色心用念、他的念头很紧张,这个念是虚妄之念,不是真实的正念,因为他还没有真实地进入这种自然的禅修,心缘一境的境界,以致用心,因此于定中容易太急的缘故,会使每每犯这种胸臆急痛,胸背会痛,急促,身心不得安稳,所以每当看这些人非常用功的办道修行,但是他的心没有调定,其实他如果一味这样不去调整的话,那么心气急痛他这种病症已经在生了。所以说要想治此病,应该宽放其心,观想着气不要一直往上走,气往下排往下流,因为他这太紧张用心了,人就往上提,提得紧紧张张的,所以你要放松,幻想着让气流往下走,放松放松、往下,那其实患这种病症的人都是用心过度,太紧张地来摄心,如果能够把这个心放宽了,那一切浮躁的念头、粗心暴劣之想,统统放下,不要让它一直拼命拼命,越紧张越往上提,眉头皱得紧紧的,好像什么东西都往上提一样,所谓的“息灭心头火,除乐得清凉,远离百思想,还我清净心”这样说法。如果你真的这样去做的话,心病就慢慢地好起来。好了,这讲到用心太急,接下来用心太宽,什么叫心宽病相?也是在定中出现,定境当中出现,这个时候修行跟前面刚好相反,他坐下来感到心中好像非常散漫,散漫散漫有时候坐了半天都不知道坐些什么,而且散漫的结果身体总觉得不能安住在一种姿势当中,给人感觉精神郁闷嘛,好像怏怏不快的样子,从外貌上看也不振作,身体好像经常有种放逸,松垮的景象,有的时候甚至坐坐坐好像口水都滴下来了,有的人眼泪淌淌淌,或者是在内心中六情暗晦,迷迷糊糊的,这个样子,眼睛也看不清楚,耳朵也听不清楚,六情就是六根啊,所以说这都是定中宽病之相。好,这种病相起来的时候,行者应该在坐中赶快地醒觉,收敛他的身体,所以你要赶快地想想,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在敛住呼吸,还是在缘于其它的一种禅修对境上,不要让心向外弛求,令心安住在缘中,这种宽病是因为放逸过度,所以说如果你能够摄心静念,专注一境,把六根给都摄住,让这种正念源源不断、精神抖擞,不要让自己的心懈怠、懒惰,这样就叫治病之良药,所以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埯,它是什么相状,就用相反的东西去对治它,这样宽相之病自然就给它铲除了。下面还有讲到了,其实心不止有刚才说的宽急这种景相,还有涩滑之相不同,什么叫涩滑呢?涩者,就是说心很闭塞,很凝结,这个人硬硬的,心好像不灵动,呆呆的样子。你看这个“涩”从味道上来说,像草莓,还有没熟的果就很涩,味道怪怪的,酸涩,就像没熟的果实一样,你比如说看文字,看看看,看这个文字,什么意思呢?看不清楚,前言不对后语,不通畅不流畅的感觉,这也叫涩,文字艰涩。所以说如果你在修定的时候,这个心没调好,也是结滞、堵塞一样,不好调。涩相对的就是滑,滑就是通利的意思,不凝固,不滞碍,好比吃东西,很爽,吃冰淇淋一样很舒服,对不对?像夏天吃的冰淇淋。所以如果能够善于调心,那么它就免于这些极端。前面讲,心很涩、很凝固,有的人心意很聪明,动不动什么东西,他马上就知道,很敏感,这都不对,太迟钝太敏感,心结、心太利,都不合适,如果能善加调制,这种都可以得到避免,像下面讲,推知可知之啊,就是和前面所讲的一样,按照兵来将挡水来土埯,推知可知,就是不管是宽急滑涩还是沉浮,都用这个原理来对制,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意思。好,前面所说这些是为调心。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夫入定之法本是从粗入细,始则调身,次则调息,后则调心。于其身相为一初故居初,息居其中。心念最为细静故在后。所谓调粗就细,如是则令心安静诸念不生,所谓善调慧马能断瀑流也,是名入定最初方便。”前面是总说,初中后这样调整,开始调整身体,然后调整气息,然后调整心,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从粗到细的一个过程,所谓调粗就细,这样令心就安静下来,杂念不生,所谓善调慧马能断瀑流,慧马比喻躁动不安的心,让它趋于智慧明觉,这就是入定的最初方便,所以称为“入”。接下来再看“住”,我们刚才讲的三相,入住出, 调定,“二住坐中调三事者。”住就是坐中,前面是入坐前面要调的,现在已经开始坐了,“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是什么意思呢?前面说的是入定的时候调整身息心已经完了,现在讲的是住定的时候调整身息心,所言坐中调身息心之三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修行人在一坐之时开始从入定后来到出定而结束,在他中间所经历或长或短,一坐这种时间,在中需要摄其心念,而用其心来调整,是这个意思。摄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收摄一切胡思乱想、杂念;用心就是善用其心,让神识清明进入静虑当中。所以当摄念用心之时,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在这个当中对三事,身体、气息、心意到底是调还是不调等等之相应该清楚明了,所谓要知道善识调身,要明白什么是调身啊,必须不宽不急;要善加识别什么是调息,调息必须不涩不滑;善识调心,心必须不沉不浮,如是即为调相,如果不是就是不调相。如果坐的时候,最初的时候,调身调好了就可以端坐来进行修禅,可有的时候坐久了,你比如说他坐久了,就心生疲劳,疲劳以后就懈怠了,妄念就起来了,那这个时候表现为身体就急啊就宽啊,或者身体扭曲啊,或者太高太低了,头上仰下垂或者东倒西歪、前仰后俯等等种种不太端正,这个时候及时地进行觉察,然后把它调整过来,不要随之而去,应该让身心安隐,让它不再有这种宽急之相,应该平直正住,而来修禅,这就叫坐中调身之相。在住的时候,就是坐禅的时候,也要这样调,调的关键在于善加识别,就前面说,什么样才是一种正确的,不走两个极端。其实在打坐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可能刚开始坐得好好的,后来就不行了,所以随时要调整回来,这叫调身。好,下面再看,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下面讲气了,而气不调和。“气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期。”这里面说到复次,复次就是接下来继续说,身体虽然调整了,在打坐当中的时候,在住当中,气也要调整,怎么调整呢?和上面所说的那样,心也是如此,也像上面说的那样去调,这个其实并没有先后之别,哪里不调了哪里就要马上给它调好,所谓不调者而调适之,是这个意思,三事如果能够调适了,互相之间就很有秩序,就不会说超越我们禅修应该所在的对境上,那么身息心就会调合,就会和谐成为一体,就可以除去以前比如说打坐中的毛病,这些妨碍修道的障碍、业障就不会生起,那么这样下去,禅定之道肯定能够得到,所谓定道可期,没有障碍自然就一路顺风啊,是这个意思,大致这样讲一下。好,前面讲到入住,下面讲到出,那出也一样调三事,我们看原文,“三出时调三事者。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揜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法。以从细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说‘进止有次第,粗细不相违,譬如善调马,欲住而欲去’”。这个讲最后出定的情况,这个其实讲出定的时候也很简单,这里我们简单提示一下就明白了,前面你看入定的时候,气息由粗入细,今天出定刚好相反,由细入粗,所言出定调三事,你比如说坐禅的时候马上就要结束了,想着要出定,那么在出定之前,心原来是收摄在一心,现在要放心异缘,缘于名字法相,或者缘于六根,缘于六尘,让他舒展其心,这个慢慢慢慢地来,恐怕一下子出来,心气会堵塞,所以应该先让心来放射,慢慢慢慢心里想着其它东西,然后再把口张开,心先想着其它事情,我要出来了,放气了,然后开口放弃浊气,吸进清气,吐纳跟前面所讲的一样,想着百脉随意流通,然后身体慢慢地动一动,不要急,要慢慢地来,然后两个肩膀、胳膊再动,再动手啊头啊颈啊,然后两足啊,让它柔软不要太强硬,然后用手摩擦摩擦身体,全身的毛孔,因为你在静坐的时候不是观想全身毛孔都是洞开的,如果不给它摩擦一下,一经动摇那么邪风可能就会入体,容易得这种风湿症,然后双手摩擦让它暖和,再拿来揉揉两眼,再把眼睛给打开,等到身体稍稍发热,稍歇息一下,有时候可能刚开始打打打觉得冷啊,让它恢复自然,这样慢慢慢慢就出定,可以随意进进出出,这样就慢慢慢慢了无妨碍。如果不这样做,你如果坐的时候或许能够安住其心,可是你出定的时候如果说太急躁了,不小心,太急速,顿促,你可能原来的细法未散,细法未散就是原来在里面打坐的那些东西还没转过弯来,这样心气流动住在身中,一转弯不通畅,它就容易患头痛之病,或者说身上的各种关节强硬,不调合,就像得了风劳,风湿病一样,所以说叫风劳,如果患了这个病,你以后打坐就狂躁不安,那么对你的定道有所妨碍,所以说每当出定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轻举妄动,让身有亏,必须留心慢慢地来,按照前面所说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恢复正常,这个就是行入出定时的调身息的方法,因为它从细入粗,如是名为善入住出,调身息之三事也,细入粗出,就是这样。譬如偈中说“进止有次第,粗细不相违。出则从细至粗,入则从粗至细,次第前后不相紊乱,亦如有人善调御马,丝毫不乖,欲去则去,欲住则住,去住自由,了了无碍。就像骑马一样,上,停就停,走就走,这样非常的顺畅。好,最后引用法华经中的话,我们看原文,“法华经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出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法华经里面说的就是这个意义,以经典为证,你看这些佛菩萨们,他们在行道的过程中都是这样的,这是以法华经为例,呼应了前面我们所说的种种,这些无量的三昧功德都从我们前面所说的入住出这些调顺而产生,我们只要善加去调制,那么这些无量无边的三昧功德都能依次获得,必然真实不虚也。今天这讲所说的调和第四就讲完了,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方便行第五,这个我们留到下节课去讲,今天咱们做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无量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弥勒尊佛,祝大家六时吉祥,速成道业!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童蒙止观》第六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就继续为大家讲解《童蒙止观》,在七月,七月中上旬吧,我们《童蒙止观》讲到第五讲,然后因为有事情离开了,中断了将近有四个多月,但是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讲,在这期间,有很多同修希望我继续讲下去,所以说我们今天继续往下讲。那么在讲经之前呢,我们先得有前行,像刚才主持人做完前行,就非常的好。所以先讲一下前行。为什么叫前行?是相对于前行、正行和结行而说的。那作为任何一种修法、任何一种善行,都必须具备三种殊胜,才能将所修善法,或者说是修行的一切功德,从有漏功德转为无漏的功德。那么前行很重要,就是发心。对了,刚才所说的这三种殊胜,是哪三种殊胜呢?就是发心、正行和回向三种殊胜。那么我们今天是在听闻佛法,法师在讲解佛法,听和讲都在行善法,都在行善行,这样的行为也是需要具足前行、正行和结行三种殊胜的。前行很重要,在于发心。我们来先说一下讲经之前的一些前行的发心吧。

  我们首先要想到听闻佛法是不容易的,对佛法要生起难遭难逢之想。人的一生寿命其实非常短暂,再过50年,再过几十年,我们在座的很多人也许都不会在这世上了,我们回头去看一看,原来都活蹦乱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曾经有哭有笑、有血有肉地在这世上生存着,但是今天我们去看坟墓中的那些人,他们都躺在泥土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躺在泥土中的这些人,他们曾经就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哭有笑,有血有肉,那我们今天所有的人,将来也会变成这样,死亡随时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人的寿命十分短暂。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去观想人生之无常,生命之短暂,那你就会觉得一天过一天,好像没有什么需要着急的事情,你甚至在心里会觉得好像人生还很长,这件事情还轮不到我,这是一个最大的幻觉,这种想法完全错误。这样想的人他无法在他的一生中去选择修法的道路,他这种心生不起来,所谓出离心,就该想到人生的无常短暂,同时还要想到什么?人生寿命之无常,还要想到人身之难得难遇,人身之难得就在于佛法之难闻。我们真的能够把全身心投入到修行当中,这种心很难生起来。我们能够得遇那些讲经说法、教导我们修行的善知识,这个很难;我们能够有缘在这个道场当中听闻种种的法,遇到这些修行的法也很难,这些因缘都很难具足,人生得到这种能够修行的人身非常的难,所谓瑕满难得、人身难得,要想到这些,那我们的心就不会懈怠,就很想修行,很想修行就是最最重要的一种前行的发心。你看我们今天我们接下来要讲,方便行第五,方便行第五一共有五种,其实也就在讲如何发心,要生起怎样的心才能成全修法的方便,这里讲到人身之难得,寿命之无常,我们还得观想因果的不虚和沦回六道的痛苦,对此应该生起定解 ,我们今天之所以这样,无不是因为前世的因所导致,我们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完全看当下我们今天怎么做,所以一个修行的人必须对因果生起信心来。如果他不深信因果,他怎么会想着去抉择善恶,怎么会想着去修习禅定来获得解脱呢?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他如果不深信这个因果,不以因果来取舍自己人生的意义,所作所为,那么他的一生中很可能都在浪费,他对未来抱着盲目的希望,他总觉得以后会怎样怎样,那么他就会什么?对今生生不起一颗马上投入到修行去的心,他有很多的借口很多的理由,就像很多人经常说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等我把事情做完了再来跟师父修行。对不对?就像我们很多人说,等我老的时候我再去住庙吧,有的人说等我老了我再出家吧,我们且不说无常什么时候会降临,死亡什么时候会夺去我们这个宝贵的人生,我们这样想,无形就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未来,于是我们就不会珍惜当下,那我们每天所所做的事情都在浪费。所以说你如果不这样细细地去观想人身之难得、寿命之无常,不想到因果不虚、轮回是苦,那么无论如何这样一个人他很难趋入正法。他无论如何,怎么说他都会浪费他的一生的。所以说这些心非常的重要。好了,在了解这些基础上,我们才会生起修法的心,我们还要想到,我们为什么修行?为离苦得乐。心量小一点,为自己离苦而修行,能成小乘道;心量大一些,为救度一切众生离苦,这可以称为大乘发心,光光为了离苦那还不够,还得去证得究竟的解脱,也就是说让一切众生都能证得佛陀的果位,发起这种菩提心来。要有这样的心,我们才会把生命完全投入到这个修行当中去,而把身心全部投入到修行,去一心地依止善知识,修行正法,这无疑是一个人今生走向解脱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心。这些法我们天天都得想,如果不这样想,这个人无疑已经偏离了正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回想一下,最早我们讲的时候,讲到《童蒙止观》怎么来,智者大师是为他俗家的兄弟陈针而讲,陈针主要是因为害怕死亡,想延年益寿,因为这样的缘起,智者大师方便开示这个坐禅法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它是这样的缘起,但是我们要明白,我们修行止观,修行佛法,难道仅仅是为了延年益寿吗?显然不是,而是为了求得今身的解脱,超越轮回的痛苦。所以说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才行,平常在心里面这样念念不忘,这样才会使我们发心真实地去修行,才能把一切的佛法贯穿起来。

  好了。我们刚才在了解这些道理的基础上,我们就打算今天开始讲《童蒙止观》的方便行第五。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我们讲过,一个修禅的人,就修行止观的人他该怎么做,首先,在外在的一些物质场所条件达到具缘第一,讲的是这个,然后外诃诸欲内弃诸盖,这样使自己的身心调伏,//进而去行五事法来调合自己,使自己具备法器,一切准备妥当。今天就要讲方便行第五,实际上这讲的方便行第五,说的是调整我们的心意,通过方便善巧的观想和思惟,让我们的心意能够和修行解脱相应,实际上今天方便行第五所讲的是这样一个道理,若不经过这样的方便行,那么就会有我们上面所讲的这些过失,一个人的修行,他的意乐、他的持续,他的方向都会有问题。好了,这是我们前面的讲法,我们来看正文,方便行第五讲的是什么,请看原文:“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一者欲。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好,我们先讲这里,首先来看,什么叫方便法门,方便二字作何解?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宜,就是适宜适合的意思。那么所谓方便法门实际上就是讲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行者能够适宜于来正修止观法门。方便法门有五法,一者欲,二者精进,三者念,四者巧慧,五者一心。我们分别来讲解,首先先讲第一,“欲”。“欲”就是欲望的欲,欲什么要想清楚,我们来修行这个止观,我们的愿望是什么,我们要得到什么,在这里智者大师说到,“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这里首先前一句讲的是什么?要断除什么?就是说必须通过修行止观失去什么?后面一段讲到要得到什么?要失去什么呢?要离开什么呢?离开世间一切妄想颠倒,什么叫作世间妄想颠倒啊?我们凡夫执著五蕴为我,因此根本出发而对外在的情器世间,内在的感官顺利这种欲望生起一种执著,如此名为妄想颠倒。我们平常所好乐的、所喜欢的所追逐的东西无外乎这些,外在的五嗔五欲,无外乎内在的我们前面所讲过的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悔等等五盖,众生都在追逐这些,这些东西都是颠倒,为何为颠倒呢?因为越是追求这些东西,人的生命越来越适得其反,什么叫适得其反?人人都想追求快乐,都想获得永恒的快乐,但是我们越追逐这些,越使自己陷入痛苦,所以称为颠倒。那为什么叫妄想颠倒?因为这一切的颠倒是因为执著于五蕴为我由此而生的种种妄想而导致的,所谓妄想就是胡思乱想,就是说世界上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却误以为那么一回事,也就是知见上的错误称为妄想。因为妄想会产生种种颠倒的贪欲和执著,那我们修行止观首先要明白,我们就是要断除这些东西,所以就明白修行止观不是为了去明白什么道理,或者去衡量一下,就是说看看我用这个止观的道理去看看,判断判断哪个人修行境界多高,怎么样怎么样,当然更不是说我修行这个禅定止观法门,就可以使自己身体健康,就可以使我有智慧,世间的种种东西我就更容易得到。有的人说我修行止观,可以获得神通,有了神通以后,我就方便获得更多世间的利益。这些统统都是妄想颠倒,而修行止观我们正确的欲望是什么,应该断除这些妄想颠倒,我们平常有说世间八风,被世间八风所牵引也就是妄想颠倒,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样的,都是妄想颠倒。所以要明白,首先要这样想:欲是什么?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即是此意。那么离开妄想颠倒这是讲负面上说,那正面上我们要得到什么呢?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这里点明了修行止观最终的意义是什么,它能有什么功用。所谓诸禅智慧法门,简单讲就是获得什么,获得智慧,最终是获得智慧,然后在修行的过程中逐步地领悟解脱的法门,所以称为智慧法门。因为只有获得智慧,只有找到解脱的正道,循着这种解脱正道而去完成我们的生命,我们才能得到解脱,这是止观修行的目的,简单讲就是离苦得乐,乐需要有智慧而产生的,需要有种种禅定的力量、功德,那苦就是颠倒妄想,所以说要明白修行止观真正是为了离苦得乐,而真实的离苦得乐它指的是什么。好了这是第一个,欲。所以智者大师说“欲也明为志”,“志”就是志向的志,这个“志“就表明了坚定的愿望,它朝向哪里,亦名为愿,“愿”就是愿求,就是一定,在未来我一定要通过我的努力来得到这些东西,亦名为好,好就是我喜好,我对这些充满了渴望,我渴望着能够通过修行止观去除我的妄想颠倒,我渴望着得够得到诸禅智慧法门,所以称为好;亦名为“乐”,乐是什么意思?乐就是一种快乐,乐于做什么东西。这个乐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一个修行的人,他的喜乐不是建立在世俗那样,比如说身体觉得舒适了,或者得到些什么利益他感到快乐,每当失去什么或者身体遇到什么不舒适啊,工作不顺利了,东西不能成就了,他就感到悲伤,他的苦乐不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他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比如说,他修行的时候,通过修法后,他感到自己的妄想烦恼轻微了,他感到他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因为有了智慧,他显得轻松了,显得解脱了,他为此而感到高兴。如果说他生活了一段时间,修行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一点都没有对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妄想有所认识,一点都没有说去除自己的妄想颠倒得到什么利益,一点点对身体这种智慧解脱他都没有得到,那么他就感到忧伤苦闷,极力地想去改变这些。那么他所谓他的好乐,他感到欢乐的地方在于什么——这一生中修法解脱的有无上。而不是像一般世间人所说的那些世间的利益得失上,这个名为“乐”,大家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去理解。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你看这个“欲”是建立在一切诸身法门这样一个欲望的基础上,所以名欲,所以我们看这个“欲”字怎么写啊,左边是谷,稻谷的谷,右边是欠缺的欠,那合起来是“欠谷”,欠谷什么?肚子非常饿了没有饭吃,他多么渴望能够吃到米饭,减轻自己这种饥饿的痛苦,这样强烈的心名为“欲”。所以说我们必须对修正法,对离苦得乐生起一种强烈的欲望。有的同修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东西都不要执著,如果他把这个般若智慧心地法门上最高的境界,理解为是我们在行道过程中的修行者不要对修行、对离苦、对解脱产生强烈的愿望,那么他就错了,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对解脱生起强烈的欲望,这是方便行第一,所以心念要这样转。再看,里面引用说“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这是佛说的,记得华严经中也有这样的话“诸法欲为本”。华言经曾经也说到这样的意思,他说有的修行菩萨,稍微获得一些空性的见解,然后就贪著在这个空性上,停滞不前了。其实世间万物欲为其本,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其实智者大师这里说的东西,就对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行道中的人,不要一直在这方面去给自己造成种种的限制,须知前面所说的应无所住生其心啊,无欲无为啊,这都是讲什么?讲修道所证悟本体的一种境界,并不是讲我们行道过程中要舍弃这些善法,这些善法虽然看起来是个轮回之法,但是在我们没有真实获得解脱智慧之前,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些轮回之法,而是应该借着轮回之法的方便善巧的力量去成全我们最终证得无为之法,这样才是正想。所以华严经里面提醒说,诸法欲为本,对空性的稍微的认识那只是修道过程中的一点点境界而已,不可执著,所以说我们应该对无上菩提生起强烈的好乐之心,以此来转凡成圣,这样才是正要。好了,一者欲,这个方便行的意思给大家说到这里。我们来再看第二点,二者精进,什么叫精进?“精”就是精要而不杂,我们今天做这个明天又做那个,什么东西都无法专心,不能深入,要精而不杂。什么叫“进”,“进”就是只进不退,勇猛朝前不退转,坚持下去,锲而不舍,所以整个加起来“精进”就是这个意思。那精进,精进什么呢?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就是前面所说的,外诃五欲内弃五盖,持禁戒实际上很重要,就是断除外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制约,长养自己行为上的这种德性,所以不持禁戒来进入修行他是一无是处的,一个人首先从行为上,我们通俗讲从生活方式上、修行的方式上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开始建立修行。然后内在不断地去除对五盖的贪著,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悔这五盖。不要认为这五盖是一种可以导致我们产生无量快乐的善法,应该视为恶法而舍弃它。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去护持我们所受持的戒律,不去做恶,断除外缘,都要努力地调整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内心免于五盖的缠缚而进行精进的行持。也就是说,行持一切善法。断除一切的恶法,所谓精进行。“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这是从时间上说。乃至到了晚上,初夜后夜,什么叫初夜后夜?佛经里把夜晚分为初夜、中夜和后夜,把夜晚的时光,比如从晚上六点到早上六点分为三个段,大家想想也就明白了,等分成三段,中间半夜的时分稍事休息一下,前夜后夜都在努力地修行,就像那个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说的,那个四十二章经中说到中夜诵经啊,出家比丘修行更精进。我们每一天都是睡觉了醒来,然后又睡觉,又醒来,又睡觉,周而复始,其实一天天就这么过,人的一生也就这样度过了,如果我们当下就能够利用这一天一天的时间拿来修行的话,就像我们在钻木取火一样,我们不断地钻动,它就会逐渐地发热,而且持续不断,持续不断,永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所以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修行,要用精进的心啊。我们很多同修修行,有时候我经常问啊,“你这个早上的功课最近还有做吗?”他会说:“,对不起,师父,我好久没看了。”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我都感觉很难过,好久没看了?那我给你的法不变得没有意义了?我们有很多同修,有的经常会问,“师父啊,我今天听得很高兴,你今天说的法真好,以前都没听过,所谓闻所未闻。”我听了还是感到不高兴,他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其实这样的法我已经说了很多很多次了,但是因为他不精进的缘故,他或许就在当下听得很高兴,过会儿他全忘光了,所以说不精进修行就有这样的过失,他很难坚固地树立这种善法,所以说他想修行止观,他是不会成就的。所以说智者大师这里说,就像钻木取火,你想想看,钻木取火,如果你钻钻两下就停住,钻钻两下又停住,请问这火能生起来吗?绝对不可能,你要连续不断地,这样子火才能升得起来,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一定要精进行持。这样想、这样行,为方便行第二,所谓精进行。

  好了,前面说到欲,第二说到精进,我们再来看第三,我们来看第三说什么。“三者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我们来看第三者念,“念”实际上就是讲,拿我们今天话讲就是思想观念,你是怎么认为这个修行的?应该树立怎么样的观念呢?“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这里把禅定的修行,也就是把止观所获得的成果和我们在世间当中追求的结果作个对比,你应该这样想:我们世间上、世俗上所作的追求,它充满了欺骗性,所谓欺诳啊,它是下贱的,它没有多大的意义。此话怎讲?我举个例子,我们有时经常会这样想,会怀念一些美好的时光,我们想一想,我们去年当中,我们是不是有过非常快乐的时光,或者是吃到一个特别好吃的东西,或者遇到一个特别令人欢喜的朋友,或者是说在你做生意过程中赚到一笔大钱,总而言之,你感到那个时候时光真的是快乐,可是到了今天,它又能得到什么呢?这些世间的享乐,所谓的快乐,对于我们面临的死亡的痛苦,面临的生命的解脱,它又能起什么作用呢?那过去所发生的过去,到了今天它什么也没留下来。再想想未来,当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棺材,也就是说就要去死的时候,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未来的生命又有什么用处呢?还是没有什么用处。好,今天所享受的最快乐的东西,对未来它又导致什么善果呢?是吧?这非常可惜,很多事情是可有可无,不值得留恋的,所以说应该把世间一切法视为欺诳可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应该把禅定为尊重可贵,贵和贱之分这里要摆清楚,还有思想观念要正确,那么我们来想一想,什么叫禅定为尊为贵,为何呢?反过来看,能具足发出无漏智,可以获得没有漏的智慧,所谓无漏智指的是什么?这样的智慧可以获得什么样一种结果?无漏是功德。什么叫有漏?你比如说吃一个梨,我咬一口,咬一口,咬几口就把它给咬没了,没了以后这梨就没了,这如同比喻作我们世间的种种福报,它用了用了就没了,它再也不会再有了,这个叫有漏的功德。用完就没了,但是我们如果能够修行止观,修得禅定,我们就可以获得无漏的智慧,而无漏的智慧就可以使我们获得无漏的功德。而无漏的功德是什么?它可以具足一切的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它不但使我们了生脱死,而且能够有能力去帮助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只有这些功德那才是真正无漏的功德,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快乐,所以说是名可贵,这是世间法追求所根本得不到的。我们世间法无论怎么追求,它都不能获得无漏智,都无法使我们成全一切的神通的道力,都无法使我们成就正觉,去普度众生。所以何为贵何为贱,如此比较就会明明了了。所以智者大师说,是为可贵,故名为念,念是这个意思。如果念头不对了,所以有的人说,修道经常是这样的,就比如说,就是跟着我修行的一些个别弟子,他经常会这样,一会儿我看他冒头了,一会儿又看他不见了,他每次冒头就跟我表示说,“师父啊,唉呀我罪障深重啊,我很想修行,很想修行,我最近又怎么怎么怎么犯错了,向师父忏悔忏悔忏悔”,然后过一会儿他又不见了,呵呵呵,他不见了干嘛?他忙世间法去了。然后过了一阵子他感到痛苦,他又来找师父说,“师父啊,修行真难啊,我很想很想修行啊,我罪业深重啊”,讲完他又没了,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他贪著世间,他不以修行为贵,他以世间为贵,他不以世间为贱,他反而以禅定解脱为贱。那当然了,他有一阵没一阵,就像隔日摆,什么叫隔日摆?就像得了那个疟疾,今天好,今天又不好了,浑身发抖发抖发抖,过几天他又好了,所以说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一会儿不好,一会儿又好,这就叫作如同隔日摆,打摆子嘛!就是这样的过失导致的,为何?他没有正念。所以如果不具足这种方便行,修止观修不成的,对不对啊?所以智者大师说三者念,就是念这个。

  好了,我们再来看第四。“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这里说到巧慧,善巧的智慧。为什么叫巧慧呢?关键就在于比较、衡量,这里面说到筹量,筹量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拿东西去量去称,拿这个筹去量一量,这个重这个轻。怎么个重轻,怎么体现呢?我们来看,看看世间之乐和禅定智慧谁轻谁重,谁得谁失?我们来看世间之乐,什么叫世间之乐这个不用讲,大家每天都在追求所谓世间之乐,但是你可曾想到乐少苦多,你整个过程看下来,从你想得到,辛辛苦苦地追求,然后又失去,然后又拼命想得到,然后,到总算被你得到短暂的一瞬间的快乐,然后又失去,你很怕它失去吧?然后你又拼命想得到,然后短暂满足,然后又是失去的快乐的种种痛苦,是不是乐少苦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说我们平常拼命地挣钱,对不对?挣钱,有房子,有汽车,有个好的家庭,我们是不是付出非常多的辛苦?我们看我们世间的生活的人,大家都会说,我很忙啊,师父啊,我很忙啊,我很忙我没有时间修行,听起来是很有道理,可是我问他,你忙什么呢?你忙完这些以后你又得到什么呢?他往往没去思考这个问题,对不对?很忙很忙,然后总算把房子,汽车家庭给弄好了,马上又面临一个问题:你得守住它,对不对?所以很多人就想,我今天成个家,过不久他又离婚了,离婚之后他又想再找一个,再找一个又离婚,他又想再找一个,他找来找去离来离去,他就是没就想过,这种世间的所谓快乐、安乐,它的本质究竟到底是苦是乐,他没想过,起码他要正视它,其实是乐少苦多啊,没得到拼命想得到,这本身就很苦,得到短暂马上又失去,它又是苦,我们今天就不多说,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什么叫苦苦、坏苦、行苦啊?以前也多次讲到,苦苦简单讲就是苦上加苦,叫苦苦,比如说我脚破了一个洞,然后当时摔得很痛就苦了,到了第二天它又发炎了,又是一种苦,发炎好了我包扎了,走路又走不动,这又是一种苦,这叫苦苦,苦上加苦。什么叫坏苦?坏苦很简单,比如说你好不容易遇见你所爱乐的人,可是阴差阳错,过几天再也就见不到他,就失去了,突然有个好的东西,它马上又失去了,这叫坏苦。因为事物会变坏,而我们又留恋不舍,所以会痛苦,所谓这个生离死别,爱恨情仇,都是这种坏苦。什么叫行苦?那行苦,比如说吧,我们今生今世,把大部份的时光,都花在了追逐世间的娱乐,却只是用很少很少的时光,去闻听一些佛法,用很少很少的时光,做些具体的修行,那么将来得到什么结果呢?得到堕落三恶道,得到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样一个苦果,所以这种苦就称为什么?行苦。所做一切在未来都变成苦果,称为行苦。其实人世间,不管世间的什么追求,。都是体现为这样三苦的特性,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认真思考,认真去筹量一下,是不是这样?它是虚诳不实的,什么叫虚诳不实?他像做梦,梦中好像挺有的,一醒来什么都没有,对不对?,我们追逐的过程,我们欲望的过程,就像是做梦,而到了尽头什么都没有。人的一生如此短暂,最终将失去生命,失去生命世界的什么东西跟我们都没有关系了,你说它有什么快乐可言?你说它是不是虚诳不实啊?前面讲欺诳可贱,它有欺骗性,就像我被人骗了,当我们上当受骗,别人骗我们的时候,我们充满了希望,感觉很好,后来真相大白就大失所望。所以世间之乐就是这么的虚诳不实,那很显然,这是失去,这是轻、不重要。它实际上是,从得失上来说,它是一种失去。那反过来再看,那怎么办呢?对不对?应该追求解脱之乐。解脱之乐是什么呢?禅定智慧之乐,若我们能获得定慧之利,就能得到快乐,因为一切佛法的修行不出止观之法,这在开头的时候智者大师就说了,“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不管你什么样的佛法,小乘大乘还是密乘,显宗还是密宗,其实不出止观二法,这些佛法的修行本身就能获得快乐,修止能获得禅定之乐,修观能获得智慧之乐,因为智者大师说了,“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可以得很多善根福德“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它能断除迷惑,获得智慧,所以这叫智慧之乐,那止来伏结之初门,来断除烦恼,止息内心的妄想贪著,那这个禅定本身就具备禅定之乐,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就是这个意思了。那么这种禅定智慧之乐它乃无漏无为。何为无漏啊?刚才前面解释过。它会永恒,它会不但今生而且永世。什么叫无为啊?无为相对于有为而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生灭灭不可靠的。无为法呢,什么意思?不要怎么样作为,它本然具足,它可以永久地享用,称为无漏无为,而且是寂然闲旷,永离生死。寂然,什么叫寂然?寂就是寂灭,一切的烦恼、痛苦。无明寂灭了,是寂寂然啊,闲旷啊,悠远绵长,我们世间讲的就是非常的悠闲,非常的自在的意思,它能够获得寂然闲旷之乐,永远离开生死的束缚,不要再这样虚生浪死,不再对生死感到恐惧,不再一直地被生死业力所驱使着,无可奈何地活在这世上,这些痛苦都远离。所以讲与苦长别,就是永离那些痛苦了,得到永恒不变的快乐,所以说这样是得是重,要这样想啊,这是真正的得到东西,我们都想得到,这才是真得,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的重。所以说世间为轻啊,出世间为重。这个要筹量、分辩清楚,如是分别故名巧慧。这里边就讲到这样一个道理,是不是啊?我们平常修行的人,如果在这点抉择上分不清,轻重不分啊,那修行止观是上不去的,那这个如果从广义上去说,其实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可以举的。你比如说,讲到一种恩德,有人说,父母的恩德跟师父的恩德是一样的。他就不知道轻和重,如果他能够像智者大师这里所说的,用巧慧去分别方便的话,他就会生起轻重之心,他就会说师父为重父母为轻,对不对?有的人说,哎呀,不行不行,我很忙啊,所以没时间修行。如果他能够巧慧抉择,他就会说,我今天没有修行那才是可怕的事情,他不会说因为我很忙,所以说我以后再说以后再修行,这都是不明轻和重的缘故,对不对?因为他不知道,他如果明白说,师父他是教我修行的,教我修行我才能得到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这是得啊,这是重啊,那世间父母虽然给我肉身,但是只能给我这一期的生命,我的血肉之躯来自父母,父母养我长大,但是这只能是世间轮回之法,父母又没有办法让我出离这种轮回的痛苦,他可以成全我的肉身,但是他却不能成全我的法身慧命,所以说是为失,是为轻,为什么为失啊?如果贪恋于这些东西,有人说我父母还没照养好,我孝还没完全报完,所以师父啊,我还不能出家,我还不能去修道,也就是这种心所导致。并不是跟他说父母没有恩情,我们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那父母之恩也是四重恩之一啊,没有说父母的恩情不重,但是在轻重上他没分清楚,所以这也是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所以要获得这个善巧的智慧,这为什么叫善巧智慧,本来修道是不重得失,无所谓轻重,一切处一切时去行善法即是。这里何名为巧慧呢?叫方便善巧,所谓随顺世间人的说法,因为我们平常在乎的就是得失轻重,那么智者大师教导我们,你就用这样的心去衡量一下,得出一个结论来,这样就会使我们一心想修行止观,所以称为巧慧方便行第四。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第五,所谓一心分明。来看看,“五者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这是讲到最后一个方便行,所谓一心分明。如何理解我们来看一下,前面讲过用巧慧等等去分别,实际上就让我们明鉴这个世间的过患和它值得厌恶厌弃的地方,然后我们就会识得定慧的功德,它是可尊可贵的,好,既然我们已经明白这些东西,如果光光只是明白,而不勇猛地决定付诸实施,一心往前走,一心去修行止观禅定,一心修道的话,那也是没有什么用处。就像我们很多同修,是吧?说起来他都知道,可是他还没开始行动,所以说这里边告诉我们,还要一心,决定来修行,心如金刚。什么是金刚?金刚是不坏的,不可坏的是金刚,就我一心准备去做,准备去修道,我十牛拉也拉不回头,我一但决定要去修行,你别想让我回头,你怎么拖我也拖不动。你说我要修行了,听说吃素这样才能够好好修习禅定,那我就开始吃素,我原来吃肉我就不吃了,管他!我现在突然开始吃素,瘦得跟皮包骨头,我照样吃素,这就是一心啊。有人你看,哎呀,一吃素不行,身体吃不消,过了几天又开始吃肉,然后又说,又想想,吃素好吃素好,又吃素,然后又吃肉,学佛学了很多年,还是没有断恶,还是不能做到吃素,连吃素也做不到,所以他很难生出禅定,这就是不能一心的缘故。天魔外道不能拘坏,就算外面有什么魔王,外道不管怎么诱惑,都不能使我退失这种心,他都无法去改变我修行的行为,要生起这样的心来。我这么一心去做,所谓义无反顾啊,一如既往,“设使空无所获,终不悔矣”,就算我今天修了很久,好像没感觉得到什么东西,我也不回头,我不会改变自己要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这样一心呢?是名一心。为什么我能够这样呢,因为我前面已经很清楚地明白,我必须去修行,如果我不修行的话,我想离苦得乐绝对不可能,我只有这条路走,而所谓世间的种种追求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那是失那是轻,就因为如此,所以我会一心修行。所以经上这样说,就像一个人,先已经明白了此路通还是不通,一但知道这条路是通的,那无论如何我得走过去,所谓的“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所以巧慧和一心它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巧慧抉择,他就不可能一心,如果光光巧慧抉择,却不能一心的话也不能成办。所以最后讲到一心的时候,智者大师说,“故说巧慧一心即是此义“这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讲“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什么叫“非智不禅非禅不智”啊?没有智慧的抉择,他就不会很努力地去修行禅定,如果不努力地修行禅定,他不会真正获得智慧,所以这里讲到巧慧一心它两个是互相促进的。好了,这里我们全部讲完方便行第五,一共是五种方便,所谓欲、精进、念、巧慧和一心,大家要细细抉择。这五个方便行若能正确地抉择,常常地抉择,那我们的心就能在道。大家想想,这非常重要。实际上智者大师这里讲到方便行第五,实际上就是讲如何发心,讲修禅的前行,就像我刚才说的,人身之难得,寿命之无常,因果之不虚,轮回之过患,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我们刚才回头去想一想,是不是在说这个道理?在巧慧里面抉择告诉我们世间这一切为失为轻,在三者念中告诉我们,世间为欺诳可贱,禅定为尊为可贵。如果我们能正确地抉择这出世间的因果,知道说我今天如是种善因,将来必得善果,那我们是不是会生起这样的心来呢?巧慧之心呢?如果我们去念念不忘人身之难得、寿命之无常 ,我们是不是会一心精进呢?所以说实际上因巧慧而有正念,惟有精进才能成全一心,或者说唯有一心才能真正的精进。所以说是叫作巧慧、正念、一心、精进,如是对解脱修行善法,对去除自己的妄想颠倒获得禅定智慧生起强烈的愿望,这个就是方便行第五所说的整个的要义、内在的关系。我们记得宗喀巴大师在说到三主要道时候有说过,什么是真正衡量这个人是否生起出离心的标准的时候?很明确地讲到,实际上就是对轮回,无论什么样的轮回盛事啊,怎样盛大、怎样华美的轮回世间的事情都不生一毫羡慕之心,都不想要,而对解脱,对这个菩提生起强烈的愿望,这个就叫做生起了出离心。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方便行第五,不就是这个吗?如是这般,才能真正具足出离心。具足出离心,这个人方才真正踏上解脱道。所以说,这里面说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这样方便大家理解。

  好了,今天讲方便行第五呢,就给大家讲到这里。然后下一次我们将进入正修行的讲解,实际上在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里面,讲到真正止观正行,所谓正修行第六,它只是一个章节,然后前面的五个章节和后面的章节讲的都是助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真正的正行它必须具备前行这样一个方便才行,它必须具备很多修道的助缘才能成全正行。的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无论先和后,无论怎样的次第,都是自己修法所应该去付诸实现的。所以不能说,我只想知道个正行我前行从来不管,或者认为我把这些都准备好了以后,好像就叫修行了。所以今天我们很多人,修行走两个极端,一方面有的人,天天在很欢喜说我打坐打坐出现什么境界,跟人家谈论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境界,探讨探讨,过过招。然后具体说到要亲近善知识,要皈依三宝,要尊师重道,要积累一切善法功德,要实际去行持,他好像没兴趣,觉得那些比如说放生啊干什么他觉得不是他要做的事,是不是这样一类修行人啊?。另外一类修行人,有的人天天就满足于用散乱心在念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坚持自己的看法,哎呀,做人只要有好心就好了,好心念佛他就能成佛,然后他对进一步去听闻修行的法要,比如说如何修禅,如何修观,他不想听,他说我是修净土法门的,我听这些干什么?对吧?他说只要我把人做好,我一心想西方我就往生了,我去听闻佛法,我去修行这些做什么啊?他认为没有必要,是不是有这样一类人?所以说我们今天修行大致上如此,这两个极端,前面那个极端喜欢谈玄说妙,不注重具体的行持,后面的极端浅尝辄止,不愿意无量法门誓愿学,不愿意把自己的行持引向上升,所以这两个都是一种偏执,所以我们学习《童门止观》,应该有这样一个整体的观念,每一个章节都不要分它轻和重。再引申过来,我们有很多修行的同修,他听法师讲法,或者跟随师父修行,他都是挑轻捡重的,比如说今天师父讲一个禅定的法门,他赶快过来听一下,明天师父整天又在讲那个三皈五戒怎么样的,他觉得我不要听,他拜了一个师父学,他自己去那边学学,那边再学学,然后师父又讲了什么,他又跑过来听听,搞得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其实什么都不是,这种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在走极端,这样的同修修行是很难进步的,他修了很多年,花了很多精力,但是进展不大,就是因为这样的过失造成的。所以我们刚开始前面有讲到三殊胜法,所谓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殊胜和结行回向殊胜,修法应该是完整的行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就像佛经上说,我的法就像一块糖一样,中间旁边都是甜的,初中后上,不要做这样的分别。好了,我们略微再提示一下,我们讲解这个童门止观六妙法,也是为了帮助大家实修,就是说我们通过听闻这些修行禅定,这些如何修行的法门,来帮助我们平常修行当中去调整,而作为我们修行人,应该把修行的法要为自己的中心,一切所作所为都为了这个,福慧双修,这样才行,如果纯粹只是为了讲讲经,或者是今天听个经,明天听个经,而自己实际修行完全没有,那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说不真正投入实修的人,我下面再讲到像一些修行上的东西,他虽然听起来会感觉是那么回事但是他听过以后,他从来不去复习,也不去对照,更不会照此行持,这样听闻再多的法都是没有用处,所以我们要真正生起一颗出离心,对佛法生起真实的好乐之心,这样明白了为什么要修行,该如何修行,这样我们就能够进一步来谈一谈究竟该怎样修行,否则的话这种人很容易退失,他跟跟跟一段,他就会退失,跟跟跟一段,他就会退失,因为他没有真正把修行究竟要做什么,该如何修行搞清楚,所以有这样的过失,再加上天天懈怠度日,对无常死亡不做观想,总觉得今天还有明天,一切都很好,一切既然都很好,那我们谈修行干什么啊?我们学佛干什么啊?对不对?

  好了,这是讲到方便行第五,今天时间不早,就讲到这里吧,最后我们做个回向。今天也给大家讲一下,前面讲过前行的发心,中间讲法的时候又讲到正行该怎么做,现在最后讲到结行回向。这个回向我们还要认识一下,回向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过失的回向,一种是没有过失的回向。有过失的回向就像我的上师说的叫有毒回向,没有过失的回向叫无毒回向。为什么称为有毒回向?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回向是有过失的?是这样的:一切为了世间的利益而进行回向,这个是迷,是错误的回向。因为我们如果只是为了世间的利益,比如说我们修行一个善法——布施吧,我们布施的时候,觉得我们是给一个人布施,然后布施了某某物,然后我去布施,将来我就能获得布施的果报,去得到这个福德,比如说布施得不贫穷的果报,我将来就能享用这个果报,这种发心,这种回向就叫有毒,为什么有毒啊?因为这些获得的福德都是有漏的福德,有漏的福德享用完了,而且在享用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造业,所以称为有毒。就像我们吃一个有毒的蘑菇,或者像有毒的一些果实啊,它是吃的时候很好吃,但是吃完以后中毒身亡。那我们修行佛法,如果是这样来回向,如果这样来修行,最终只获得有漏的人间福报,是不是就像吃了一个毒果,所以称为有毒的回向,所以我们不能这样回向。那也就是说,以布施来讲,如果把布施的对象执著为实有,把所布施的物执著为实有,把所布施的人——布施者执著为实有,那就是有毒的回向,那是得到有漏的功德。那应该怎么样真正的回向呢?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完全清净的真实的回向,这怎么讲?要想完全真实地回向,他必须证悟:我所回向的对象,我所回向的人和所回向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我们平常讲的三轮体空,但是要想真实地去达到这样的智慧来回向,我们作为行道中的修行人是做不到的。那怎么办呢?第二种回向应该是什么,学着佛菩萨去回向,所谓顺势回向,所谓相似回向。怎么说呢?也就是说,比如说文殊菩萨他怎么回向我就跟着怎么回向,普贤菩萨怎么回向我就跟着怎么回向。就像那个《普贤菩萨行愿品》里所讲的,“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好,佛菩萨怎么回向我就跟着怎么回向,我的师父、传承上师、祖师们他怎么回向,我就跟着怎么回向,这叫做顺势回向,因为你如果不这样回向的话,很难使自己所修的善法形成无漏功德,而佛菩萨的回, 向就, 是非常的圆满,我们跟着他学,虽然是相似回向,但最终将获得无漏之功德。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回向,好了,刚才讲到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回向,所谓应该三轮体空地回向,而不应该是执著实有的回向,那么好了,如果说不回向可以吗?不回向有过失吗?有的,如果我们今天修法修完,不当场做回向,如果你在没有回向的情况下你就结束了,那就会带来四种过失。哪四种过失?略微举一下,如果你今天修法修完了不马上回向,在这个过程当中生起一念嗔恨心,那么你刚才所修的法,修等于没有修没有用了,什么叫嗔恨心啊?这个例子太多了,你打坐打得好,今天法喜充满,好,没回向,回来一个人电话过来说了一件令你很不开心的事情,你一下子嗔火就上来了,就跟人家去发火,你这火一发,今天修行的善法没了,这是讲一念嗔心的过失。还有什么过失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过失。如果你今天修完法没有当场回向,如果你在傲慢心的基础上如何去宣扬自己的功德,那你今天所修的一切善法,修等于没有修。我再举个例子,你今天打坐打得很好,感觉非常的舒适,然后突然门口走进一个人一看,看见你红光满面,就赞叹,一直赞叹地看着你:奇怪!这个人今天的精神这么好?你就非常高兴告诉他,“你知道吗?我刚才打坐打得非常舒服,身体就像空了一样”,就这一念傲慢心跟他这么一说,好,你刚才所修的,修了等于没修,这是第二种过失。再看第三种过失,如果你修完法不当场做回向,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突然生起一念后悔的心,你比如说吧,你刚才打坐,你原来计划从下午两点打到三点,然后结果因为你打得很舒服,一直打打打,打到三点半才结束,这时候你后悔了:唉呀,今天我修太久了!本来三点半以后我要做另外一件事情。你一念后悔,你刚才所修的一切法,修了等于没修,这是第三种过失。我们再看第四种过失,第四种过失是什么?如果你修法以后,不当场回向,那么前面所说的这三种随时可能生起。存在这样的危险性,所以这个称为第四种过失。好了,刚才讲到回向,如果不做回向就有这样的过失,我们再来讲一点,那我们应该怎样回向呢?应该把什么拿来回向?其实我们应该这样回向:首先,我们要把我们刚才所修行所获得的功德进行回向,回向给一切的有情众生,回向给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够成就佛果,这样来回向。不但要把现在的修行功德加以回向,还要把过去,我们生生世世所修行的一切功德都加以回向,甚至把以后将来我们要修行的功德都拿来回向。这是讲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如果刚才修行的法,或者是有漏功德,把它回向,或者无漏的功德呢,当然非常不容易,一样把它进行回向。还要怎么样呢?还要把我以及一切所有其他众生的有漏功德都进行回向,这个观想啊,不单是我,法界一切众生所修行的一切善法功德,都加以回向。还要怎么回向,还要把诸佛菩萨圣者们所修行的一切无漏功德都加以回向。把这些功德统统地聚集在一起加以回向,我们不但要把我们一切众生以及诸佛菩萨所修行的功德加以回向,还要把我们的身体进行回向,甚至把我们所穿的衣服,把我们所用过的一切物品都加以回向。大家听了觉得很奇怪,怎么我的身体也拿去回向,这怎么回向啊?都希望我身体及我身体所受用物,以及我所接触过的一切物品,都加以回向,希望都能做佛事,而且不但今生今世,而且过去生,无始劫以来的一切身体,身份所受用,以及一切所接触过的物品都加以回向,这样具备有非常殊胜的功德。你看我们现在寺院里边摆着佛像,我们到寺院里面烧香都去拜佛,我们一看到这庄严的佛像都生起无量的欢喜心。为什么啊?就是因为这些诸佛菩萨,他们往昔生中修道过程当中都是把自己的身进行回向,所以我们当下看到诸佛菩萨的身的时候,就会生起喜悦之心,而这个身就能够当下为众生积累福田,就能做佛事,所以我们在因地中修行,就应该学着佛菩萨这样做回向,那么将来就能成就这样的果实。这是讲到回向,也就是把我以及一切众生所行的一切善法、一切有漏的功德,以及诸佛菩萨所行的一切无漏的功德,无论是前世今生还是来世,遍虚空尽法界,贯通三世,一切的善法、一切的功德都总集在一起,回向给一切的如母有情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够因此功德而增上他们成就佛道,都愿望着他们都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获得佛陀的果位,永离生死,永得自在。应该以这样的回向心来做回向,好了,虽然我们这样观想,但是我们一下子完全观想起来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都是念回向文,念回向文绝对不是只是念念就算了,而是应该随顺着这个回向文里面所引导的文义以文为观进行观想来做回向,那我们初学者一下子读诵这个文字同时就进行回向,这个是很困难的,所以往往我们在修完法,在念诵回向文之前呢,应当好好地按照我刚才说的那样先进行观想,观想完了再念诵这个回向文,这样就会很圆满。好了,那今天讲法就讲到这里,我最后给大家念诵一下回向文,大家可以跟我一起念:

  自皈依上师,当愿众生,守护三宝,远离恶师;

  自皈依佛陀,当愿众生,明心见性,福慧具足;

  自皈依正法,当愿众生,明辩正邪,离欲寂静;

  自皈依僧伽,当愿众生,明净生心,和合无碍,合南圣众。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等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十方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佛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顶礼上师,大悲三宝,祈愿众生永远吉祥,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童蒙止观》第七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晚上我准备继续给大家讲解《童蒙止观》正修行第六,今天是第七讲。今天讲解的内容属于正行部分,就是直接开始说到止观禅法如何修习。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一切佛法摄于止观法中。今天讲的内容非常的深奥,不具备实修经验的人听起来看起来好象能听懂一些,实际上可能不一定能听的懂。很难听的懂,为什么我们还要讲呢?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通过对《童蒙止观》的学习,对佛法的禅修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当然了,如果平常按照修行次第老实修行的人,有一定禅修经验的人,他今天听到这个法是勇跃欢喜,叹为稀有。今天讲到一个修行,题目叫正修行第六,什么是正修行?从题目来讲这里所讲的正修行指的是正行,相对于前行和结行而言叫正行,前面讲的都是前行部分。我们今天首先讲到什么是正修行,真正的修行。我们有的人听到佛法非常欢喜,非常单纯地非常诚实地老老实实地去修行去听闻,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你看我们这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平常口号喊得很好,都说自已是怎么怎么地修行,真的碰到师父开始讲修行法的时候他人影都不见了,这些修行的人都是我慢虚伪者。纵然慧解心开研究经典自我打坐有那么一点心得,纵然如是往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知见,反而慢毒深重。有的人学了很多年还不如一个初学者,所以佛经里面说“不重久修,不轻初学”也有此意。所以正修行的人他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以前印光大师说老实念佛,那么修禅者老实修禅,修禅念佛是一个概念。念佛也都是在修止观,修止观他就是在念佛。所以老实二字确实是我们今天修行人第一要学习的。尽管如是,讲解正行听者缘起不具备根器不具足,但今天我们勉强为之而讲,我一路讲下去就权且当作是能接受这个法的人来讲吧。

  我们来看下今天的经文,正修行第六,说到正修行不出止观二法。一个人从他开始对佛法生信心,发心欲求今生得解脱,乃至到最后在善知识指点下明了了为什么修行,如何修行,而真正地坐下来修行,这期间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我们今天仍然很多人并无心去走这条路,很多人想直接去谈论止观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下全部佛教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先了解一下,从而在真正开始讲解止观法要之前有一个对修行正确的认识。整个的佛法我们可以分为四点来说,有四重这种目的和结果。

  首先,第一可以实现人世间的改善。我们以佛法中的人天乘的共法比如说五戒等等来净化人间,从我们个人的品格养成到家庭、社会、社会各个方面乃至经济、教育、政治等等,乃至于国际之间这种事物的平衡、公正,如果都能以佛法的精神去从事,那么都会使这些更趋向合理,臻于至上,可以减少我们人生的许多许多的缺憾和痛苦。所以说我们现实的人生可以依靠佛法得到改善,取得净化的效果。虽然说一般的科学艺术文化比如说我们传统中的儒家思想中他们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当中,但是佛教对此都有详尽的发挥,而且佛教有些不共的特质在里面。而且这些特质是佛法能够涵融这一切科学哲学其他这些宗教所长,起到改善现实人生的目的,可以发挥无穷无尽的作用,这是佛法的第一重功效。好了,再看第二重功效。生命是无止境的,唯循业受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于此界不久又转生他方,轮回不尽。所以说我们学佛修行的人不单只图今生现世获得某种改善,而应该进一步去求未来世的增上。佛法当中修习十善业以及种种禅定功德,都可以使我们获得的诸如上生天界这样的果报。持持佛号、仗佛菩萨的力量就可以往生他方净土。虽然说生死未了,但是可以增进来世的正依二报,免除恶道之苦,可以说是超越人道之上,这也是依据佛法可以达到的目标,可以增进后世。我们不是有一句话叫明天更好吗,比如说象净土法门,还有一些密宗的法门,它都非常注重这个。比如说密宗里面有讲长寿法的修习,讲到修这样的法可以怎样怎样获得后世的功用。我们看其他宗教比如说基督教求生天果,它也有这样一个目的。求得来世的增上,这是佛法的第二重目的和它要达到的结果。那么,再看第三重。取得未来世的好的果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要知道诸法无常,诸行无常,有求皆苦啊。谁能生而无死呢?世间万物何者住而无灭呢?终究不能彻底。所以说如何才能彻底地斩断这个痛苦的根源,那么肯定能够求得这个生死的解脱。有生必有死,那么就要去求离于生;有住必有灭,那么就要求诸无住,截断生死瘤,必尽生灭,所谓生灭灭已,从而得度苦海,而得登涅槃寂灭的彼岸。若能如是则所做一般不受后忧,那么生死怖畏又有什么可恐怖的呢?这是佛法的进一步的也可以说是出世间的目的。这是佛法中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共同所要达到的结果。对于出世间的佛法并不是于世间的一般学问所能做到的,世间的一般的学问根本没提到这个。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个正修行第六说的正是这个。那么即使如此,仍然不究竟。我们来看佛教所要达到的第四重目标。前面所说涅槃寂静而解脱固然很好,但是未必能够完全断除习气的一切所知障,不能获得一切智乃至一切种智,也就是说于十方法界不能完全圆满明了。更何况无始劫以来有情之众生皆是我父母,六亲眷属沉在苦海谁来救拔呢?总不能说自已求得解脱寂灭而不顾他人的生死吧?!所以说菩萨摩诃萨发大愿发大悲心欲自度度人,把一切众生看作是自已而救拔之,纵然历经尘劫广求福智资粮,以期断除理事二障一切挂碍,从而证得圆照十方圆满究竟的佛果。这也是大乘佛法终极的效果,也是佛法终究的目的。

  所以说这四重就是一切佛法所包融的目的。而最终证得佛果就是全部佛教真正的目的。从这目的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修行的人他要真正走上一条正修行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今天网络上学佛的人,我们身边来学佛修行的人,坦率说没有几个真修行的人。大家可以衡量一下,对佛法的追求你是处在我刚才所说的这四重层面中哪一层呢?如果连第一重你都不能去做去求,那么这第三重所说的生死解脱的法对你它又成为什么呢?无非是成为一种气功;无非是成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无非是你这种庸俗生活的点缀罢了。纵然你把它研究的精妙绝伦,说出来的话似乎惊世骇俗。但是究其本质如龟毛兔角没有任何的实义。所以说莫言佛法修行次第的不重要。次第非常重要,真和假天壤之别。

  刚才所说的经题,真修行第六,围绕着一个正字我们今天作了两种阐述,一个是正行的正,一个是正学的正,这在我们正式讲解经文之前有必要再一次重复。那么何以我们要正式修习止观呢?这本《童蒙止观》是智者大师为其俗家的兄弟陈针而作。陈针原来是畏惧死亡想求得长生不老之术而修,然智者大师方便善巧演出这本止观坐禅法要,非是为世间长寿之目的,实则乃是生死解脱之精梁是窍诀妙宝啊。如是认识,我们来进行下面的学习。我们看原文。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止观有两种,一者坐中修,就是每一天我们都要上坐,打坐,所谓静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我们每天接触事物应酬事物处理事物,是不是要历种种的缘呢,是不是要面对种种的外境呢,在这种动态之中来修止观称为历缘对境修。有两种,一静一动。“一于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这里说到一个坐为胜,对于初学道者来说坐禅很殊胜,所以下面就以坐禅的方式来说明止观。这里说到这样一句话,在坐中修止观的,其实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能修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上坐而修禅,对自已的心的调整调伏其实跟姿势没有多大的关系,就象《六祖坛经》中说的禅不在于坐也不在于卧,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一样可以修习,不是不能。然而学道者也就是说初学者还是以坐为胜。因为我们现在的整个习气烦恼状态很难很难在动中修,这点道理非常明显。我们今天很多修人都觉得在家修行和出家一样,我面对着闹市我面对着种种种种的外缘,我什么事都做,我修行更得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因为你是一个初学者,你道力未成,定力未就,在这种动中在这种繁乱当中你其实不会更容易修,反而更难修。我们今天很多修行者在这一点上都犯了这样的错误,都把自已当做是一个已经成就的人,已经定慧具足的人。从历代传承祖师的教导当中,从我们看佛教的经续当中,没有一处说一个学道者一个初学者他在喧闹的环境当中在这种动中容易修成;都是告诉我们先要于寂静阿兰若处去坐这样来修。好,这个道理大家首先要抉择好。然后来看这种止观“略出五意不同。”我们来看这五种意,五个层面来说。

  “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我们先讲这个,这是第一。“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等等分了五点来说,我们一个个来讲。第一个对治初心粗乱修,什么叫初心粗乱?一个从未修习过坐禅的或者是说他刚开始修行的,他的心是什么呢?粗糙、混乱的。什么叫粗糙?就是说他对自我身心当下发生的实相了解非常的粗略,也就是说觉性力很差,明觉的力量很弱。何谓乱?乱就是思绪不断,不停地攀缘不能停息,所谓妄想纷飞,心不在焉,所以称为粗乱。对一个初心修习者粗乱是他进入禅定获得智慧的严重障碍。所以这里首先讲到止观对此对治。“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这里讲到这个时候应该止观交修。刚开始时心很粗乱,应该修止破除它,如果修止难以凑效不能破除,应该马上修观,故云止观交修。观不成修止,止不成修观,所谓止观交修,以此来对破初心粗乱。这里就把止和观两个点出来,那么要明白什么是止,什么是观?所以后文就说了,“今明修止观有二意。一者修止自有三种。”然后后面是什么呢?“二者修观有二种。”我们一一来明了,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来看止如何分为三种?

  “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这段文字比较浅显明白,略作解说。什么叫系缘守境?系缘,心系在所缘的对境上,比如说缘于一句佛号,或者说观想佛像,或者心念着某句法,有一个所对的缘,心系在那。“守”就是守望的意思,守这种境界。所谓系缘守境止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境”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心系于所缘的这个对境上,这个叫做守境,所守的对境。通俗讲就是把心安住,安住在一个所缘上。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心是粗乱的,不容易安住在一个所缘上。首先心初虽能安住所缘但因为不明了的缘故,所以说所系缘此境不明了,因不明了则难以守境,很难守得住。另外一个初心是乱,妄想纷飞,心象猿猴一样不断攀缘,根本不可能专一地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所以这个系缘守境正好是粗乱的反面,若行者去这样修习就起到对破粗心粗乱这样的功效。这很简单,反过来去练习就好。“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比如说把意念系念在鼻端的呼吸进出上,或者把注意力放在肚脐之间观察它的一起一落上,或者是观察这个部,念住在这个部位的感觉上,这样缘于所缘境而修习止,就是这么简单。“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不动,就象用锁头把这个猿猴给锁住,心比喻为猿猴是所谓心猿意马,那么把专注力系缘其上而守镜,就如同加把锁把它锁住。比如说一头牛他会到处地跑,那么我们把它的鼻孔穿上,然后把它锁好拴在这个木桩上,刚开始的时候它会跑来跑去跑来跑去,但是时间久了它就会安静下来。我们对于我们的心就应该先进行这样的训练,这个很重要。我再举今天的例子,比如说今天晚上是正式讲经,从前一段训练来看,前面大家发心做得好。从今天情况来看,大家三心二意,马马虎虎,赶个场。从真正讲经来说,这种缘起这种氛围与今天所要讲的经文好不相应,缘起不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因为初心粗乱的缘故。何谓粗?比如说从主持的人,从护持的人,从听经的人来说,谜谜糊糊,在工作的衔接当中,在事情的编排当中谜谜糊糊,粗糙。那何谓乱?心不能专一,总是有其他的东西其他的注意力使我们偏离,偏离什么?偏离当我们真正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所需要的身口意。我们以前讲过《普贤上师言教》,讲到怎样才是如法地请法听法。所以他的心就乱,一会想想这个一会想想那个,拿起麦克风注意的都是自已,看起来不是真诚用心地在做,而倒是象在表演好象一个演员,时刻在乎的是自我的感觉,心并没有进入修习当中。今天如果讲这么重要的经,那么作为一个真正要认真的人他老早就把这个经文反复地看,如果他把经文反复地看,然后把前后前面所讲的进行对照,那么他怎么会去问:“喂,请问要我读哪一段?”对不对,心粗乱。那如何对治,按今天经文所讲的系缘守镜止。那就从现在开始,要训练自已专心致致来做事,这也是一种修止啊。所以若不修止其心必放逸,放逸日久业习越深,所以说做事情每况日下。不会说越做越增上,结果是越做越衰败,就是因为不修行的缘故。好了这里讲到对初心粗乱者对治的来修止观,然后讲到止观的意思,已经讲了止的第一种系缘守境止。这里面说有三种止,第二种,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制心止什么意思?制心止很简单,就是当下去说服我们的心念不要起这个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强制性把这个心念给息灭掉。比如说突然你很想从坐的状态中站起来,这一念心生起你告诉自已说:“不,我现在不要坐起来”。你这个意念跟上来的时候,原来想站想来的心就息灭了,这就叫做制心止,主动地通过自已前面心念的延续来达到修止的这样一个目的。这个跟前面所讲的系缘守镜止不一样,一者被动一者主动。前者是事先设置好有为之去恒常不断地心系于一个所缘上,他要靠耐心去不断不断地实行;而后者这个制心止他需要的是什么呢?很明显需要什么,当心念起的时候要知道它起来,否则根本谈不上制心止,所以说它要求更高。前面的系缘守境止,比如说我系念呼吸的进出,在鼻端上呼吸一进一出,这时候我非常困了,可是我好象还是有办法把心集中在呼吸的进和出上,对不对啊,很容易。二者制心止,当我们的心非常昏沉非常浑钝的时候,有时候自已到底想干什么都搞不清楚,既然不知心之所取又何来制心呢?何来系之而止乎?对吧,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这两者配合就可以使我们的心逐渐地能够专注在这个禅修的对境上而不驰散。比如说我们现在念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过了一会它就跑了,跑怎么办,他肯定是心念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时候你若能够制心而止那么就能够回过头来继续把他的心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而修止,所以说这两个实际上是配合着修的。就象一只猴子它跑远了再把它拽回来,跑远了再把它拽回来。所以经典上讲到这个制心止的时候为什么说心一旦给它制止住其它也都制止住了。因为在眼耳鼻舌身意这五根当中心为其主,心控制了这五根眼睛耳朵鼻子等等这五根,他意识投影都要投影在这心识上,而都实际上受心识的支配,所以说擒贼当擒王啊。所以说“汝等当好止心”。所以说若能直接止心则止立成。“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什么样叫做皆是事相不须分别?就是说一件事情你只要去做他就能做了,他不需要细细地分别,用一种观想去思考,说通俗一点傻瓜也会做都能起这个心的。比如说我不要这样我不要这样,谁都会这样做的,这叫做制心止,比如说小孩子你看住这个苹果,看三分钟不要看其它地方,好,看这一下谁都会做,小孩也会,所以叫系缘守境止。这里讲了前面两个止。好了,再看第三,看原文。

  “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讲到第三种体真止。 故名思意体就是说体悟体察真智而修止。这里面关键就在于如何体方为真?何谓真?这里面也说了,这是需要分别的。“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一切诸法,万事万物,所谓一切诸法,心识所能了知的一切都叫一切诸法。有为法无为法一切诸法,因为在嫉妒分别心中不管什么法都不离心识作用,需知统统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合和没有自性空无自性,比如说有一只杯子,从实相上来说并无杯子自性,只是假名为杯子而已。若你能体察诸法从缘生,无有自性,所谓缘起性空,首先在分别了知上去达到这种认识,所谓了知者心则不取,不取是什么,不取就是不执、不执着的意思。这里没有这个东西啊,怎么会为它而牵挂呢?所以大家这个“取”字要解释清楚。举个例子,比如说晚上的时候,黑乎乎地好象看到前面有一条蛇,挺害怕的不敢走近,可是你如果大胆地走近它认真地看,哦~那原来是一根绳子,当你已经明白它是一根绳子不是一条蛇的时候,那你这个时候对蛇的害怕认为前面有条蛇因为怕前面有条蛇而不敢走过去这样的东西是不是统统都不存在,所谓心则不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若能体达真智乃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好了心若不执取则妄念心息。“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所以我们的妄念能够不停不停地滚动,在业力驱使下不停不停地产生,所谓的妄念纷飞不得停息,就是因为心有所取。两个人本来好好地要吵架,后来发现隔壁房间根本就没有人在那里而是在放一台录音机,这种情况后面的事情还会发生吗?就不会了。从粗看从粗粗的相貌上看是这样,从细相看我们的心念也是如此,心念不可捉摸,然是前后相续。这个念头产生是因为前面的念头有的,而前面这个念头产生是再前面的念头有的,它都有个缘起,都觉得有个东西,所以它会不停不停地流转,所以这里面说到若能体察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它本来没有什么东西,那还有什么妄念可生呢。所以说心一旦不取妄念就会止息,故名为止。这种止属于自然而止,他必须有什么智慧呢?有前面说的悉知诸法因缘生而无有自性这种智慧,这叫真智,所以修这种止名为体真止。好了这里为什么叫体真呢?因为这时候并不是真实的了悟,若一个人已经对缘起性空之见真实证悟了,那就谈不上体真了,还要去体验它吗?去体会吗?去这样分别吗?就不用了。这个道理就如同说房间空空的还怕小偷进去偷吗?一样的道理。所以这种修止的方法实际上停留在了知的层面上。我们把对实相的了解分为三个步骤:了知、觉受和证悟。那这是停留在了知上。因此对空性了知他意识分别就可以使我们达到这种止的功效。所以说这里三者所说的体真止从外相上看是属于我刚才所说的以意念分别以对实相的了知来达到修止的目的。那从他的内相上看呢,如果真正地说起来若能真实证悟缘起性空之理,那么这个体真止实际上已经止观双运,已经证到究竟的果实了。这里先讲到这样一个道理,大家去细细体会一下。比如“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真正的沙门是这个意思。体会到一切法皆空无自性,唯因缘所生,因为体会到这样一种真实或者说是真智,如前面所说心不取,心不取妄想则歇,所谓息心,妄想息心了就能达心性之本源所谓实相。所以说《楞严经》还有这样一句话:“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跟这说的一个道理。证悟能够体解这个真智者号沙门,反过来沙门就是做这个的,修行的,过去人说,一个修行者一个出家人唯以三件为要务,所谓诵经、坐禅和劝化,这为沙门。好了再看下面的文字。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这句话实际上讲得很深奥。智者大师从两方面来阐述。既是前面的方便又是最后究竟的本质。何以如是呢?我们来看。刚才前面所讲的这个体真止从修法上是从了知的层面达到修止的目的。从这句话就可看出来:“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说明这种方法,方便善巧的方法,我们来看这段文字。最早坐禅的时候,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念念不住。就是按照前面所说的体真止来做,这个体真止实际上就是体解它的空性而不执取,所以称为念念不住,大家注意看这个住的意思其实上是取境为有这样的一种状态称为住,那念念不住以这样的方式来训练自已而修体真止,但是这种情况下妄念却不能停息,做不到。大家可能看到这里看不明白,前面说体真止可以做到,这里怎么又讲做妄念不到呢?其实很简单啊,刚才说过,这个初心是粗乱,粗者为无明浑钝不明了,没有清明,清明不够的缘故,那么其实这里的体真止实际上是一种了知,并不是真正的止观双运,并不是真正的纤毫必现,所以他这种体真而修止的力量是薄弱的,就我们平常说的根本就不知道心念怎么动,当然是妄念不能停息,因为妄念的根没有断。因为你用前面的体真止它还是妄念之根,以妄制妄,妄还是不能断,所以妄念不息很正常。所以该怎么办呢?又复反观所起之心,这时候来反观内照,而直究当下所起心之实相,这不一样啊,前面是一个道理,现在道理没用了,现在干脆就当下用这个生起的心来反观,怎么观呢?当反观所起之心。比如刚才动一个念头,反观它,然后以此为对境来看,去了悟这样一个实相:“过去已灭。现在已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所谓过去未来现在心不可得,《金刚经》有这样一句话,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当我们去寻找去寻觅这颗心念的时候,如果说过去有吗?它已经成过去了。那现在当下去找它能找到吗?找不到,说明它不在,不在即是现在所说的不住,能找得到那叫有住,找不到那就是无住。所以说现在不住,那现在当然是找不到了。既然是找当下的心念,未来还没来那怎么会有呢?有的也是一种预想推测,不是实相。所以说未来未至,到未来去找这颗心所起也是找不到的。如是观之过现未三际穷之了不可得,要达到这样一个认识。那么好了,既然不可得法,当然就找不到了,找不到则没有。“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心没有,而一切法都是心里面所显现出来的,心都没有了那怎么会有一切法呢?所以一切法皆无。好了,是这样一种认识。看后面这一段话。“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这还是没有究竟证悟的缘故。刚才当下所起反观之心去探求此心是否有,这个仍然没有完全离开妄想分别,因为他还有一个寻求分辩之心,以寻求分辩心去找妄念所在,那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个无所分别的心。所以他仍然具有相似的了悟。因其了悟乃相似的缘故,所以说虽然观心不住,相似上的感觉好象是我无所住,皆无所有,什么都有。但是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虽然这个没有,但是一刹那一刹那这种能明了心念产生的这个念头他还是有,所以称为“而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也就是说刹那任运觉知的念头还是不停不停地起来,他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所以说无所住无所有,但是又念念起。既然刹那任运有觉知念起,那岂不是还是一个个有所住吗,对不对。好了再进一步观。“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这里对根境识进行观,根跟尘也就是根跟境它如果不相对,那识怎么会产生呢?识的产生赖于根与尘相对,所以说识本无生。观察念头生起是这样,念头生起的时候需要根尘相对识才产生,如果没对它就不生,对不对。观灭亦然。所谓观生如是,观灭亦然。刚才这个念头灭了,怎么灭的?根识有对他才有个念头才有个灭,因为没有这个根没有这个尘,所以前面这个根尘相对的东西就不存在,所以所谓的灭,从灭相去看。前面是从生相来看,后面是从灭相来看。灭相也是这个道理,根尘若无对则无有实,那好了,所谓识的生与灭都是假立,生灭心灭,你这种认为有生有灭这种执取相的心若灭,灭就是没有,你知道这是假立嘛,实际上是没有的。怎么会有呢,因为刚才观察过。前际中际后际所谓过现未根本就了不可得,所以称他为假立。好了,这个生灭心灭了,寂灭就现前了,这叫寂灭。寂灭是远离生灭二相,它是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好了,若能明了这种涅槃空寂之理,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空就是象刚才说的假名安立,它不存在这种东西。寂,这种心识的不断生与灭这种执取现象自止下来没有了安静了。这个是一种离体。离是事物的一种实相境界。好了,到了这种离地境界,心就自然止息了,什么是其心自止呢?就是妄念自止了。好了,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一种实相止的力量是什么呢?什么力量,正念的力量。这叫正念的力量。下面引用起信论来说,什么叫正念?他就是体证涅槃空寂之理,这个是正念,因正念故得心止。跟前面的体真止不一样。前面的体真止是在了知的基础上,运用了知的理趣去体验这个真实来达到止。而后面这个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当下反观所起之心,他来自当下对此理的一种觉受,好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正念。“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起信论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心如果在到处驰骋散乱当摄住正念当中,这时候要提起这个正念来,这个层次上称为以提正念而修止。这个正念是知道一切唯心无外境界,大家好好体会一下这句话。什么叫一切唯心无外境界?智者大师这里的话说的很简单,可是他不简单。一切唯心无外境界这样一种认识在坐的诸位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看外面的一切都认为是有的,而把自已的心念觉知与外境分开来。他们会这样说,比如说我看见这台电脑,眼睛看见,然后我的心识知道这是电脑,很明显他境是境,心是心,识是识,他是分开的。但是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正念者知一切唯心,所谓的境根本就没离开过心,所谓的境是心识的一种认识叫做境,所以并没有一个外在的境界。没有外在的境界都是心识所生,那么反过来从外在看这颗心本来也无有自相,为何心没有自相?刚才前面已说过几个。一个是三际穷之了不可得,另外一个根尘不对则识本无生。都在说明一个空无自相的道理。念念不可得,不管你追寻哪一个念头,这种东西都是不存在的。好了,这个就叫做生正念而止。用起信论来作教证。好了下面又补充一句,“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这句话是智者大师的提醒语。刚刚开始修学的人不是想止就得止,所谓“未便得住”,大家看这一个“住”,这个“住”和前面所说的“执取为住”又不一样。“未便得住”,未便就是说没有那么容易让心安住,这个“住”是安住的意思,若强制所谓抑之另住,这句话其实很重要,我们勉强通过强行控制让自已的心安住下来,比如说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定要静一定要静,一定要盯住这个一定要盯住这个,所谓抑之令住往往发狂。为什么智者大师会提到这个呢?这个是对应前面说的,前面不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观诸法的实相而自然得住。若你不观诸法的实相就是前面所说的这种空的这种境界,根尘无对则空,三际穷之了不可得则空,这样一种境界,那么你让心安住这完全是一种强制的境界,对不对,是一种强制,会发狂,就象这个水渠它崩了,崩了硬堵住,它水拼命往外流就会到处乱冲,河里的水河坝的水它决堤了就会到往外流,会到处跑的,越压抑它越反弹,所以这里面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我们平常欲念生起的时候欲念很强发火的时候,通常人的做法是用理智去控制它,压抑它,其实越压抑越遭糕,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修止的方法一样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你看我们说过的三种止。第一个系缘守境止,他不是在欲念的本身上进行修止,他是假托外缘禅修对境来进行修止。第二个制心止,制心他是怎么制的呢?他是随其心之所起而止,苗头的时候看把它制止住,在苗头的时候看不见心很粗啊所以制止不了。接下来要进入第三个体真止,体真是什么,去看它的实相,因为心不在缘起而实现止。这三个统统都不是一种压制,所以很多人误解为禅修是一种压制,这很善巧方便的,所以唯有通过修止进而修观达到止观双运,这样才能真实地实现内心的解脱。所以智者大师后面就讲了,抑之令住往往发狂,说的正是此意。所以说这个法要数数修习,就象学射箭的人一样,要天天练习天天练习,练久了以后才能很快地射中耙心。所以这里讲到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靠勤奋达到,要一心修止。好了前面我们讲到正修行第六,这里讲到止。我们来继续来看他后面所解释的。前面是修止有三种,明白了我们还再继续讲止观两个意。

  “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二者正观。”这本天台止观(也叫《童蒙止观》,又叫《小止观》)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在大纲里面若能完全通达这里面的道理,那么厚厚的那本《摩诃止观》也一样通达,甚至佛法八万四千法中一切正法归摄到后面就是止观,你也能通达。我们中国的禅发展到后来的天台止观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它对前面的顿悟禅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原来的安般守意禅,到五门禅,到后来的念佛禅,到顿悟禅等等,以至到后来的达摩禅宗祖师等等,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天台止观是一个集大成者。所以说天台智者大师他在我们中国的佛教地位就相当于藏地宗喀巴大师的地位。宗喀巴大师改革僧寺重振三宝,然后提出非常完整的修道次第,如大家所知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著作,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况背景下。智者大师也是集大成者,也是很清晰地提出这种道的次第,所以实际上是相通的。好了这里略表一边,我们再看修观有两种对治观和正观作如何解。我给大家继续随文解义。“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对治对治就体现出其不意来了。心生贪欲为何?因为你对所贪境界作净想,你觉得他很漂亮很美很清净很干净你就很喜欢,这时候你观想他不漂亮不美不干净就能对治,这个是很著明的不净观。我们平常就是我们世俗人来说,初初看一个人会觉得哇~这个人美若天仙,贪爱起美色,我们种种贪爱如贪爱美色贪爱美声,贪爱他的仪容仪表所谓的神韵,贪爱身接触的滑柔等等软处,这些都生贪欲。反过来如果我们观想他眼中有屎鼻中有屎耳中有屎,七窍皆有不净物流出,再观内脏里面有大肠小肠胃里面有血液脓滴屎尿,朝不净的一方面去观,骨头包着骨髓骨头外面包有筋肉,筋肉充满了不净之血外面又覆一层薄皮,何有清净之感呢?这样反过来去看如是修去贪欲。佛教里面有许多不净观的修法,专门去朝那些不清净不好的地方去看。我们平常都把人给美化了,在你心目中闪现出一个很美的东西,可是真的去看一个人身体很美吗?过几天不洗澡臭不可言,再美的人他不是也要每天都要上厕所大便吗?我们忽略了这些脏的东西,总是把对方想象成很美,所谓清净观,这样越来越容易滋生我们的念欲之心,因为我们从来不去观想这个身体不净的一面。象我们面对着人生,我们总是去想去追求那种感觉很舒适的那种快感,然后统统忽略了平常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曾经付出多少的代价,得到他又失去他又是多么的痛苦,我们好象都忘了。这种情况就相当于一个人头上是剃得光光的,突然有个黑点,别人就会说这个人头上这么大一个黑点,这个黑点怎么算大,整个头大还是黑点大,大家会觉得这个黑点大得不得了。一样的道理,我们过份很虚假的认为人生很美好,却往往忽略了另一面。我们是不是这样一种思维,不客观,所以对事物的实相不了知,所谓无明所谓迷就在这里。再举个例子,比如一杯水,你说啊这杯子的水怎么只有这么一点点?如果这杯子水很满呢?满和不满多和少它相对的,我们往往不看这个。今天有人跟你很好,你说我们真是好朋友,可是过几天两个人又不好了,他心里愤愤不平的,谁也没有看出来,他今天对你的好正是以后对你坏的因,没有人看出来,没有人知道说这种表面式的恭敬正是未来轻蔑的根源,没人看出来。我们世间虚假的东西太多,我们认识都在表面上。这个人看起来非常的自信自负,其实他内心破很自卑的,这种情况表现的实在多。有的人满脸堆笑内心在哭泣,有的人嘴巴这么说心里不是这么想。有的人行为这么干其实根本不是为了这个动机,都是这样。但是事物往往有两面,正反抵消刚好可以起到一种平的作用。大家好好地经常去想想这个道理就会对这个对治法生起信心。很多时候烦恼至盛大家都认为没有办法去解决,但是不行对治。其实事上万物都是这样的,你只要去行对治他就能息灭,恶念头起来换一个善的念头就对了。比如说正电和负电结中和它就对治了。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辣椒很辣,你把醋多加一点,它就中和了。都是这样的,只要加以对治就能改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修行原理。比如说一个人很懒,很懒肯定相应的有一种懒的行为,你现在反过来用勤奋的行为去对治他就能克服这个懒惰。你从能做的地方开始做起,这个能做的地方就是什么?就是相反的地方。比如说有的人今天想到房间里去打坐,他怎么也不愿走进去,因为他打坐打烦了,这时候怎么办,要对治,怎么对治呢?往往他会这么说反正我就是坐在那里也坐不住,那你干嘛这么想呢,没必要,你要对治。比如说我先让自已把脚跨进去,先让自已很烦地坐到坐垫上,然后很烦地拿起经书来念,然后我先第念一句,其实你在做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做起来了你都不知道,这就是对治的功效。整个修行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对治,所以要勤加对治。这个道理很简单啊,可是实际上一个修行人平常很少运用。大家每天都忙着追逐他自已想要的生活和东西,却很少去修行对治。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他对师父教的修行默然置之。师父说你每天要做礼拜啊,他说这个礼拜到处都有的,师父说你要这样去礼拜这样观想,然后他拿本书去看看又学了个礼拜的方法,比来比去,对照来对照去就是没有确实地去做,所以当然生不起修道的功效来了。这道理很简单,去做的人很少,去做就叫做修行。好了,我们来看“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你看见这句又说不懂,哪里有这样修行的。然后又来问,我为什么会嗔恚呢,我为什么会生气呢?很简单你生气是因为你不慈悲啊,就这么简单,你不断地去营造你生气的心,不生忏悔,不去对治。你天天地在那里研究我为什么生气有什么用?你应该修慈心观。比如说你今天看到人就讨厌,那好了你不看,你回来看一看笑嘻嘻的弥勒菩萨那个大肚子的笑嘻嘻的相,你越看越开心自已也笑起来了,为什么,弥勒菩萨都笑嘻嘻的,因此而对治。你要生起一颗慈心对他人宽容慈爱,反过来请问生气在哪里呢?嗔恚就没了嘛,这就叫对治。用慈心观来对治嗔恚。不想生气的事,去想慈爱的事,你不想别人跟你有仇,你去想别人对你的恩。有的会说你欠我什么什么的,那是因为你整天去想着别人伤害你,你没去想别人对你的恩是什么,你若能想别人的恩当然就能对治你因为想别人的恶而来的嗔恨心,对吧。你只想着索取,想别人把东西给你,别人不给你就生气。你就不反过来想说如果我不给别人东西而老是给别人作障碍别人会不会生气,如果你倒过来用关怀别人来对治自已期待别人对你的关怀,这就叫修行啊。可是我们人往往不这么干;他只是不断不断地索取不断不断地在意你怎么还不关心我呢?你怎么还不关心我?你从来不想到去关心别人。其实你去关心别人反过来你原来一直期望别人关心你的心就不存在了,这就叫做对治。好了这个大家应该会明白这个意思了。“界分别观对治着我。”什么叫做界分别观,我们讲这个我无非是把五蕴聚集为我,聚集为我相。界分别是什么呢,界分成三个界,哪三个界呢?外面的境所谓色香声味触法;内在的根所谓眼耳鼻舌身意;然后互相对,比如说眼根和色相对就成了眼识,耳根和声相对就产生耳识,如是根尘相对产生识,也是六,六六六三六十八,十八界。十八界一一分别观之,你说这个我何为我呢?你说眼睛为我吗?眼睛和外尘相对产生眼识。识为我吗?还是尘为我?尘非我识非我根非我,眼根如此耳根如此鼻根如此,一一分别地去观察,一一地去看到它的一种空性,这样来对治对自我的极端的执着。这叫界分别观来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什么叫多寻思?到处寻找到处思考就是妄想纷飞,所以说要去数息,一二三四呼吸进出进出,通过念住这呼吸就可以使自已狂乱的思绪停止。其实这个按小乘佛法叫五停心观,这个数息观到后面发展成了念佛观,这是后面的大乘佛法的发挥,我们今天就不多说了。此不分别也,这句话又出来了,什么叫不别呢?就象刚才说的,小孩子也会做,他动个念头就能做了,他没有很复杂的东西,他在于你去不去做。所谓不分别不要细细地分析来辩别他就能做,这个叫什么观,前面所说的叫对治观,修观有两种,一者对治观,二者正观。我们现在明白了对治观,再来看什么是正观。

  “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这个智者大师重复了。这样我们返过来看,我们前面讲了体真止再讲到后面当下反观其心了不可得然后正念现前,其实都在说刚才所说正观的道理,这里的正观实际上就是在说正观诸法无相的意思,随这个法而起观,观诸法无相,这话听得懂吗?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这个无相是什么?比如说我看到这个玻璃它就是有相的,怎么是无相呢?相就是相状,有相状说明它实有,它因缘所生其实它根本就没有。就象刚才所说的找过去心找不着,找现在心找不着,现在心无住啊,找未来心找不着,什么都找不着,那就叫没有,了不可得。“观诸法无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有这样一句话,无就是无就是没有。都是因缘所生,只因彼缘取缘彼因,循环相复,缘起则有,缘灭则空。根尘若未对,识根本就没有,根尘有对识产生。根尘识产生又是无定的又是无常的,了不可得,所以说名为空。这就是一个诸法实相的妙理。“因缘无性即是实相。”这个意思就在这里。“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当你知道外界一切皆空,那内在能观之心自然不起。自然不起,如是正观刚就能达本心源,这个时候就能见到究竟的这个实相。这个止观最终达到双运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证悟了这个实相。好了,这里讲到一个正观的道理,实际上是前面所说的体真止。“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这里就说到真正能体悟这个实相时所取得的功用。“一切无想念”,他不会再在这上面不停地妄想不断地念着,他就能达到《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经常说应无所住,应无所住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他通过止观的修习他证悟了这个空的实相他才会无所住啊,如果他不能够证悟这个实相他空谈一个无所住,所以今天讲到这个止观的层面就告诉我们要真正地去修的,大家平常讲放下,放下就解脱了。平常总是说放下放下,看破放下就解脱了,何谓看破?我们平常很多修行的人整天停留在这里看看书那里看看书,这里学学那里听听,对善知识对师父根本就没有真正依止深入修法的心。所以谈的佛法都是表面的。哪怕你把这个看破入下发挥到极至也只能取得一个什么功效呢,就是我前面说的佛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的第一个所谓的改善现世人生的目的。因为毕竟你这样想想可能心里会好过一些,不会太难过,这样当然能弥补人生的缺憾免除一些痛苦了,平常不是说过想不开的人很痛苦,有时候想想想开了他就没那么痛苦了,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痛苦。今天所讲的这个止观修习是讲到第三重这个佛法的目的和功用上讲到解脱生死,那这个解脱生死是什么呢?是止观的成就,所以说没有一尊佛没有一个成就者不通过禅修就能够证悟本体而解脱,没有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佛法上不能深入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上没有搞懂,所以他不重善知识的重要性,他不认为佛法可以往里面走才叫精进,那好,他就停在这里了,你停在这里那就掉入懈怠天魔之中,你就掉入了人生的魔际当中,你就可能去虚度你这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佛法你结果却停在这里去了。好了若你由此而生我慢执着,那你完全有可能谤佛谤法谤僧,结果还造了罪,原因就在这里了。所以说佛法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对佛法你不能够这样,把这个给丢了把那个给拣起来,这个是对的那个是不对的,就象我们现在听经听那些法师讲,嗯他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生希有心,而其他的话没有感觉,有这么一回事吗?如果你跟着师父学佛学法修行而说这个师父对那个法师不对,那你还不是把这个法砌来砌去吗?就象刚才所说的那样,他看破了放下了,然后又结合心理学,又结合什么孔孟之道,然后又这个活佛讲那个上师讲,他就觉得这样已经是了,这绝对不是乱说的。今天学佛的象这种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说他这样就很困难。比如说很多居士证量也很高,你叫他给出家人磕个头他一辈子都磕不下来。你叫他给师父磕头他觉得很别扭,他做不到,他会创造很多理论的。为什么要皈依师父呢,我以佛为师啊,佛是我师父,师父不是我师父,他会这样说。这就应验了佛经所说的我之佛法,初中后上中间皆甜。一块糖没有说前面甜后面不甜的。它哪里都甜,所以说不舍一法很重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种种分别念以种种没具备真实信心之心去亲近依止善知识修行去学佛修行统统都没有用,都在表面上学佛。好了因这个缘起我们就再谈到修行上这样一个偏差。今天时间十点半我们已经讲到第一种修习止观对治,因为这个止观正修第六要开出五意不同,我们才讲了第一,所谓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好了,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这段内容很长。接下来再讲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所谓沉浮,沉就是心沉掉,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浮就是浮燥不安掉举,所谓平常说的昏沉和散乱,如何对治,得修习止观。好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合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最后再给大家作个回向,我们前面也讲过回向很重要。每一次上座修行行一切善法都要注重这个前行的发心正行的专注和回向的广大,这个无毒回向。前面一定要观想生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中间一定要如理如法完全去修习。后面一定要及时地回向。如何回向呢?就是把我们今天所听经闻法的一切功德以及我等一切众生所修的一切有漏功德乃至诸佛菩萨所行的一切无漏功德都聚集在一起来进行回向,回向什么呢?回向给一切众生遍虚空尽法界如母有情愿他们都能速疾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果位,愿他们都能够得度,以这样的发心来回向。然后还要把自已的身体自已身体所受用物自已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一切三世过现未来无量光无量想都一一回向,所谓诸佛菩萨不受福德故,应无所住心而行于回向,这样就会使我们修行的一切功德转为无漏功德。好了,大致上再次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修诵一下回向文。回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回向,我们前面说过了不及时回向有四种过失,要牢记在心,念诵回向文之前要好好地观想一下,发心观想好了再念诵,因为你念诵的时候很难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所以还是先观想为好,而这一切的回向都是随顺诸佛菩萨随顺传承上师如何回向我便如何回向,这一定要记住,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些法就是我们临终这一刻面对死亡的法,你面对死亡的时候一样要这样发心这样修法,要这样做回向的。好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来一起合掌念诵回向文。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如来所化无量比丘众,辗转相承清净法身扬,

  四念禅法世尊亲口宣,恒沙有情获得解脱福。

  南传法脉传承永不断,苏伉敏达尊者足下祈,

  外显声闻内秘菩萨行,解脱妙道精华为众启。

  唯愿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与吾何时无分离,

  祈愿圣尊长寿久住世,法音传遍十方无量界。

  南无格日贝

  三宝三根本众护法神,吾等三门至诚作祈祷。

  此生乃至生生世世代,愿能生于怙主上师前。

  如来甚深三藏之法宝,闻思修而增长诸功德;

  无误引导取舍善知识;愿能依彼趣入解脱道。

  获得利乐唯一处,大觉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圣者等,唯愿长久如宝幢。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童蒙止观》第八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前行文(略)

  好了,刚才简单地做了一个前行。今天,我们准备讲《童蒙止观》的内容。作为一个修行者,他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修行,也就是说今生为什么我要走入佛门而修行呢?在没有真正没白为什么会走入佛门而修行的时候去谈论如何修行或修行怎么样那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情,而且反而有害。所以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入佛门修行?这一点如果去问大家的话,很多人都会说,修行当然是为了成佛为了了生脱死,为了获得一种永恒不变的快乐。达到这样认识的人当然他知道要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这是我今生要入佛门修行的目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了解到这一点还显得粗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了解什么呢?应该深入一步了解。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你说修行是为了获得永恒的快乐,说极乐也好,不生不灭的涅槃寂灭之乐也好,世俗很多人也都是要追求这种幸福快乐的,难道没有什么区别吗?跟世俗的普通的追求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可以这么说,一个修行者和一个世俗者他所要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方式不一样,结果就不同。我们世俗的追求往往是通过物质的东西,物质能够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快乐,它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我们的痛苦,当然就不可能带来究竟的安乐。不能获得幸福的缘故就是因为痛苦,人生因为有苦所以不能得到幸福。只有超越痛苦我们才能够得到幸福。这个造成痛苦的根本在哪里呢?在于这颗心。三乘佛法我们不管把它分为小乘大乘密乘还是把它分为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调整这颗心的,所以说调整心非常重要。《屠夫真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心为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何时我们能够把内心调伏,我们前面所说的要得到究竟安乐这种愿望就能如愿以尝。所以要作这样的认识,世俗者和修行者不一样就在这里。我们是通过调心来获得安乐的。第二点还要知道,作为一个凡夫众生他能够自已调伏内心吗?为什么众生的心需要去调伏呢?佛为什么不需要去调伏内心?这点好好想想。所谓的调伏内心而得解脱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如果说众生本心就是佛的话,那何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呢?如果说众生与佛根本就不是一个体性那么众生通过修行又如何成佛呢?怎么理解这个解脱与不解脱呢?怎么理解前面所说的调伏内心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来想一想。就象我们做梦当中被狗咬,理解梦,只有理解醒和梦,理解迷和悟才能理解这个问题。所以梦中狗咬是因为贪执很强烈,我们在梦中的时候贪执很强所以会有痛苦。如果说在梦中我们知道这是虚幻的那这种痛苦就不存在了。这种在梦中能够知道虚幻而无所执丝毫无损这就是证得佛果的境界。这话怎讲呢?有人说我晚上睡觉我也知道梦中是虚幻的,因为第二天醒来什么都没有,好象这道理谁都知道。不然!我们所说的梦是梦中知梦,所以说可以以我们的做梦来衡量我们的修行,来衡量我们现在修行这种去除执着的力量有多大,所以是梦中知梦。所以说我们就理解了所谓的能够调伏内心、佛与众生这所以不同就在于这里。一个是醒的,所谓醒的就是说梦中他是知梦的,是醒的当下就知道是梦而不执着,而我们凡夫就好象在梦中执着为真常受种种痛苦而不得解脱。怎么理解佛和众生的差别,只要是有智慧的人他都会认可这种说法。所以说就象我们白天醒来的时候也是在梦中如在梦中,因为对外在的形象过于执着的缘故,本来外在的虚幻的外在形象我们越执着这种烦恼就会越深重。怎么讲,比如说六道中的众生地狱中的众生是最执着的,他执着到什么程度呢,他只要碰任何一个东西都构成伤害他的缘,碰什么什么都会伤害他。那么执着心越大境界越高的众生这种刚好相反。比如说过去那些大成就者成就的祖师信有的甚至可以在空中飞行,身体透澈石头上留下脚印手印,象米勒日巴尊者在虚空中打坐入定如同平地,这些外在的形象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这是众生与究竟佛果的差别。所以说是完全不一样。要想真正调伏内心就应该从梦中醒来破除无明来证悟佛理,所以说要有这样的认识。不能说我入佛门修行仅仅是为了离苦得乐,你要去明白作为一个修行者和一个世俗者的不同点在哪里,作为所谓的痛苦他的根源在哪里,而修行的关键在哪里,这样才算是有所认识。

  如何修行?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如何修行的正行。根据前面所说的众生和佛就一线之隔,就因为这一线之隔这一迷一悟支分为八万四千法门,在这八万四千法门中我们是否要一一修学呢?比如说今年学这个法门,明年学那个法门,这辈子学这个法门,下辈子学那个法门,然后修满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就能成佛吗?显然不是,真正的修行应该所修行的法与行者的根基相对应,根器相对应,如果按照大成就者智悲观尊者所说的有三种根器者,哪三种根器呢?一种是信心特别强大的,一种是讲智慧力特别强大,一种是讲特别精进修行的,在这三种根器当中哪一种根器最容易成就呢?是智慧力很大的众生吗,是精进力很强的众生吗,都不是,是信心大的众生容易成就。所以我们要想修行必须明白修行的基道果也可以叫见修行果。要明白解脱的因是什么,佛所走的道路是什么,最终得到的果实是什么?这样信心强大的众生面前解脱最容易得到。这里讲到一个信心,很多人都觉得信心我都有。过去有一位成就者,有人来求见他,他说,尊者您是大开悟者是成就的人,你能不能够当下就让我们开悟呢,当下就成熟我们的根器呢?尊者回答说,那当然可以了,我修的这个法是无上大法,今天修今天度,晚上修晚上度,明天修明天度,对吧,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有信心呢?他们说,不可能的,我们千里迢迢来找您,怎么会没有信心呢?就象我们来找师父的同修说,我都离开了家庭,我丈夫不同意,我的妻子不同意,我家里人又哭又闹我都来到您面前啦,我都牺牲了这么多了您怎么说我没信心呢?我要是不为佛法来我怎么会找师父您呢?其实不然,他这种行为未必就真的为佛法而来的信心,所以这时候大家都否认说,不可能,我们怎么会没有信心呢?这时候尊者就拿起一只破鞋说,看到没有,我拿在手上的就是一个雪猪子(雪猪子就是高原上的一种动物,它在雪地上跑所以就叫做雪猪子),你们看到没有,我手里拿着的就是雪猪子,大家觉得一下子就失望了,他说这个师父原来看他是一位高僧大德,现在精神是不是有点不正常,现在手里明明拿着一双鞋,他怎么会说是雪猪子呢?所以这根本不是信心。如果真有信心就不会把过失推在师父的身上。所以这就是一个信心的问题。以前又有一个故事讲到信心的问题。以前有一位修行者,有一个居士对他特别有信心,天天供养他,天天送酸牛奶给他喝,他因为经常亲近供养这位尊者,然后也听闻修法,所以他觉得自已信心非常圆满。他想我是不是到了一个登地菩萨的境界或者是到了某到圣果了,因为曾经法要有说若信心圆满者即生圣果。尊者当然马上就明白他想什么了,为了破除他这种自认为已经成就的傲慢心,有一天他就说了,我觉得很奇怪,我跟你说一件事情。他说师父什么事情?尊者说你的家族里面是不是不太清净,你家里是不是有什么病呢?他讲你什么意思?尊者说我天天喝你的牛奶嘴巴都长疱生疮了,是不是你家里什么人不干净呢?哇~他一听以后气死了说从此以后再也不给你送酸牛奶了。请问他有信心吗?他马上就没信心了。所以说信心能不能真正有就可以真正地衡量这个人是不是有功德。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说梁武帝的时候,达摩祖师来到梁朝见梁武帝,达摩祖师说几句话,梁武帝就说这位祖师怎么说这样的话呢,说又无佛又无功德,这些都是不具器,因缘不成熟。所以我们今天来修行的人在发心上如果不正,也许他来修行是来求解脱的,结果因为修这个法,因为他不正确地发心来面对佛门面对修行反而造业。所以我们来修行是求解脱的,不是为了下地狱的,特别面对越高的对境越大的慈悲,自已若心生恶念,这即成地狱之因。这里讲到修行。修行要想真正实现这个必须修习依止法,你要去参善知识,通过近侍三宝,承侍善知识,最终让佛法的加持进入你的内心。所以大家要衡量我自已是否怀着正心来修行,我是否生起出离心来,我是否以一颗慈悲心去接受大乘的法要等等。这讲到一个修行的问题。有的同修不是不修行,他也修,他可能自已看《金刚经》,或者是那里听听那里看看,他每天也很忙也有很多功课,一般来说,比如说来问我如何修行的人我都会问他,他以前是跟哪位师父修行的,如果这位师父从头到尾很完整地教他,我一般来说不会跟他讲法,最多作个普通的开示,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师父有师父的善巧方便,我何必跟他多说呢。但有的时候他也跟了很多师父,这里拜个师父那里拜个佛,这里学那里学,然后一问他基本的知见都还没有。而且他修行也非常绫乱,他说师父我跟你修行你教我怎么打坐怎么修行,那只要他有信敬心的前提上我也都会教他。这样才会继续去教他一些比较深的法。所以要明白,其他的就不再多说了。这里讲修行讲到如何修行的一个信心的问题。下面还要交待一下为好。

  修行整个过程从一个人无明到开始走上修行到证悟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呢?从禅宗上来说就是文字般若的阶段和观照般若阶段以及最后的实相般若。也就是说修行人要想真正获得智慧必须通过修止观契入身心宇宙的实相。我们把这个文字般若也认为是一种粗糙的实相,把观照在止观上所获得的般若称为是比较细微的实相,把最终证悟的实相般若我们可以称为微妙之实相,究竟之实相。其实都一一对应着。在文字般若阶段阶段对智慧的了解对实相的了解停留在了知的阶段,他是意念的了知。到了这个观照般若的阶段他是用禅定力觉照,这时候他会产生种种的感受,他因为有了这种经验感受,所以他形成了一种定解,这属于观照般若的阶段。那在调整这个定解这个确实经验感受的基础上的时候这将趋入这个对实相般若的证悟。证悟的时候就是一种直接的了达,他就不再是通过分析等,都不是的。他本身就是。按照宣照法师说的“如人饮茶,冷暖自知。”所以说前期的文字般若就相当于我们看见这杯水,口很渴,看见这杯说,我想喝水,水可以喝得到,知道这是一杯水。到了观照般若阶段,就相当于说我现在把它尝一口,哪怕你知道他是水再好但你不去喝一口你永远不能解渴,但是在这个观照般若阶段他的智慧还没有完全透彻的,他产生一些定解还不究竟,所以这个时候他喝了水还不能完全解渴。那么真正达到一种证悟的阶段就是达到悟入实相般若的阶段就如同把整杯水喝下去完全地解渴了。所以必须明白修道的次第,这证悟的三个次第。有时候我们经常把证悟上的见解悟以为通过了知阶段就能够了解,有时候修行上只是出现一些感受产生一些定解罢了,他就以为我是不是已经证悟了。有的比如说象这个的例子非常明显。很多人也谈论《金刚经》讲《金刚经》学《金刚经》,可是你是否知道你对《金刚经》奥义的了解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阶段,还是观照般若阶段。还是实相般若阶段?你对这个文字般若的了解是正是邪呢?你对这个观照般若的了解是正是邪呢?你对实相般若的了解是否是佛的心印呢?靠我们自已这样瞎修盲练自我固执地修行能成就吗?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必须仰赖善知识,你没有善知识对你的摄受没有师父为你作详细地辨别印证开示,你想修行说不走上歧途偏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若自我执着自我固执那么偏离正道这个是注定的。所以说虽然跟在师父身边修行,必须一边修行一边调整,不断地闻思修,这样才不会偏离。这样还好一点。比如说经常他还没有离开师父的教导,每天功课也不断,修行天天地修,加上经常能够听闻师父的教导,他就不容易偏。那些长期远离师父的自我固执修行的因为没有善知识偏离了师教,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偏离修行的方向。

  师父教弟子修行也有不同的方式,大家要明白,可以支分两种。一种大家知道的就是传授的方式。比如说我今天跟你讲一个经讲一个内容,大家在一起听,听完以后我受了这个法,今天法师是说三皈五戒的内容,听完以后得到这个传承后我就去修,这种是以传授的方式来教导。另一种教导方式不太一样,他是一种成熟教导。怎么说呢。就是说师父教你这样修,你达到一定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来求师父印证,在师父印证的方便下你进一步再去修,那师父就根据你修行经验的结果再进一步地来指授你该怎么修,这种修行方法叫成熟教导。这不一样。我们现在很多修行人大多数有接受传授教导这种方式,听完后回馈也很少,至于修到哪里也不太清楚。或者说再好学的人这里书看一下那里大德处听一下,如此而已罢了。真正进入这种成熟教导那要具备福缘,被上师完全摄受。其实在过去的这种高僧大德当中都是长期地依止他的上师,大家熟悉的密宗里面的莲花生大师二十五年的时间依止他的根本上师西日桑哈。蒋华西宁也是大圆满的祖师七十五年的时光来依止他的上师极喜金刚嘎让多杰。我的大圆满传承法系里面的师祖阿秋喇嘛法王他四十四年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这些高僧大德获得这样的成就都是近侍三宝依止善知识侍奉善知识而得成就的。所以说这些过去的祖师大德们经验难告诉我们什么是修行解脱的正途,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多的今天就不说了,怎么理解上师?上师从外相上的理解内在的理解还是究竟意义上的理解等等。今天作为讲止观之前的前行略为讲到这些,讲到修行上的事。同时我们要天天观想,我们来到这世上一趟不容易,能得暇满之身能听闻佛法今生得解脱的机会太不容易了,今生能得遇三宝能够遇到善知识那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要观想这个人生难得。要想想人生得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过去世没有这个愿力今生得人生得不到,过去没有修行今生得不到,而且是轮回了好几生才因缘成熟的情况下才有的,不是说每一次轮回都能够得这样宝贵的人生。还要经常想这个寿命无常,一切皆无常,观想无常。时不我待啊,切莫虚度年华拖延修行。还要想因果不虚轮回处处是苦这样一个真相,这样你就会生起出离心来来修道,若心不生出离心欲求解脱道那是龟毛兔角,这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好了这些是我们平常经常讲的这种发心修行。好了,在了解这个的基础上我们来看今天的内容。(好了,大家看经文。屏幕上管理员可以打出来。)今天讲到正修行第六,修止观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一共有五意不同。首先讲了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今天讲第二种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闇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这里说到第二种对治心沉浮,什么是心沉浮呢?沉就是沉倒、昏昏沉沉,浮就是浮燥不安、散乱掉举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昏沉和散乱,这是一种病,是禅病,在昏沉与散乱心中想开悟心地想获得智慧这是不可能的。前面也说过,它们也是禅定五盖中的内容,因为它们掩盖藏覆的缘故使我们不能够证得智慧,所以说在整个修习止观的过程当中最核心的就是要与昏沉和散乱作斗争。有的人在昏昏沉沉当中这个觉性没有显现出来就说哦~我开悟了,他开哪门子的悟啊,对不对,开悟是圆照十方,圆明,明亮的明,你这个昏昏沉沉的,难道说世上还有昏昏沉沉的佛吗?显然不是的。既然这是个禅病应如何对治呢?这里说了,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暗就是不明不白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塞就好象这头脑反应不了,老是绞在一种境界当中不通畅。比如一个人处在昏昏沉沉当中,别人问他,你干什么事啊?他却说哦你说什么?他心处在暗塞的状态。无记瞪瞢,无记就好象是记不得东西,迷迷糊糊的刚才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瞪瞢就是眼睛睁得大大的好象很清醒但实际上他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严重一点就是会睡觉会睡着。在五盖中告诉我们睡就是昏昏沉沉地,眠就是睡着了,都是一种昏沉状态,这时候怎么办呢?应该修观照亮,前面有说到观,这里的观是观照,我们拿一个手电筒是为了看清楚东西,修观就是为了让自已的心明了。比如说我现在念住在佛号上,如何修观照了呢?就是说你要去听这个佛号的声音怎样怎样传出来的,对它明明了了的,这是一种观,要照亮。迷迷糊糊的就不叫修观。你有脑筋里面拼命想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国,这不叫修观照亮。观就象用手电筒照亮让心明亮。比如说你念住呼吸的时候你看到这个呼吸进出进出,你如果随着它睡着那你就睡着了。如果这时候你修观,打个问话,这呼吸它从哪时进来的从哪里出去的?你给自已这样一个任务你去修这时候你人就会越来越清醒,你这样就能够去对治这种昏沉。前面讲修止也讲了三种,一种系缘守境止二是制心止三是体真止等等,这个止观经常互相交融,前面介绍了止观交修的方法,所以要修这个。如果反过来在坐当中心浮燥不安应怎么办?这时候应该修止。让心慢慢专注在一对境上,虽然是这么说,这里略略说一下对治心沉浮病去修止观。“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这话什么意思呢,大家理解一下。我举个例子。比如修呼吸的时候如果你不善加对治,善加对治就是你要明白我现在的状态是处在昏沉状态还是处在散乱状态,如果你处在昏沉状态你自已觉得无所谓,你今天打坐修行好象等于睡了一觉,那么修与不修有什么区别呢?对不对,比如同样念住呼吸,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这个昏沉非常严重必须去对治它的时候,你不善加对治,你只是把心安住在你的呼吸上,呼吸进来出去,你说你知道呼吸如何进来和出去,这样慢慢的你就睡着了,这就是不善识药病相对,你就不觉得定,对治有乖。因为昏昏沉沉导致的糊思乱想,实际上应该用修观把它照破,你不去这样做,只是把心修止安住在这个呼吸上迷迷糊糊的这跟睡觉没有什么差别。“于对治有乖僻之失”,乖就是违背,已经偏离了修禅所要达到的目标了。好了这就叫做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三个。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沈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先到这里。这里面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里说到要止观交修。按照前面所说的,我这时候的心非常昏沉,那我修观照亮,我可以让他明了明了,可是这心越来越迷迷糊糊,所谓心不明净,这时候没多大的意义。这时候要怎么做呢?要去除这种昏沉,这时候应改成修止来止息这种昏沉。如果你变成修止了,这时候不会让心更觉知,而是集中在守住一点意念上,止越来越止在这个禅观对境上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而明觉起来。所以这时候你感觉到什么呢?身心安静。反之也一样,心浮燥的时候如果用止不行就修观,心神宁静自然安宁,所以说明修观可以。这里教我们善巧方便,所以叫随便宜修止观。好了,道理是这样,后面一句话“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于当下清醒于刚才前面所说的去对治。这很重要,前面讲到一些前行的时候也说了很多,比如说如何调身、如何调心,禅定五盖等等,这些道理必须通达。然后在实际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就以此来观察来对治。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话这个时候你就根本谈不上止观交修,昏昏沉沉的整天还是昏昏沉沉,散乱还不知道自已是散乱,那么如何谈得上调整呢?若你反过来能以如是止观交修的方式越修越熟练,最后掌握它的这种窍诀,那么就凭这个止观的功夫就能证悟各种各样的法,所谓证诸一切法门,因为一切佛法不出止观二字。好了,再来看第四。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即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好了来看这段话。讲到第四个这里就深一步了,我们来理解这个概念。什么叫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定中细心,很显然经过前面所说的经过初心粗乱来对治散乱,那心这个乱心就会慢慢地止息,这时候就能够入定,定就是安定的意思,心不会粗粗糙糙,说明有明觉。心不会散散乱乱,就说明他心能安止,这种止观能力强自然能入定。定就是平静安定的意思,没有昏沉,没有散乱,这就趋入定。人在定中的时候他的心相就更能觉知到细相,所以叫定中细心修止观。细还有一个就是精致的意思,人处在定中的时候他觉受方面就更加精致,由禅定而生的功德也会显现出来。这时候觉到身空寂受于快乐。就是说通过这个止而受乐,这是一个现象,产生乐。或利便心发,什么叫利便心发?因为心非常的安定,他这种觉观能力很强,突然他这个智慧好象非常的通达,所以叫利便,利便心就是这个意思。很快,他一闪念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说智慧超群。那么一个有功德的人有一定禅定功夫的人他因为智慧超群的缘故结果他往往很容易反过来他会执取于偏斜之地,以前在迷迷糊糊没有修行没有得定的时候他绞尽脑汁去想也想不出什么更细更高超的道理来,后来他修行了,他得定了,他定心细故不但生感受乐而且这个便利心会开发出来。他能够以这种很细致之心去执取这种偏邪之理,所以这个现象很普遍。而且我们会看到这个人很有修行,可是他这种对邪见对傲慢心的执着比谁都强,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产生乐明和空的觉受。这都是通过修禅而获得的。如果你执着于它就会进入偏道。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生贪着就是把一切当作为实有,如果你能够知道他是虚幻不实的,那么爱见二烦恼就不会生起。是为修止。在这里面止观是这样一个涵义,大家理解。什么叫爱见二烦恼不起,爱就是贪爱,见就是见解上的执着,所谓执见,烦恼都是从这里面的烦恼出来的,所以以此来观察这样一个细相,因为修行到这里的时候有一定的觉受,有一定的定力,他往往就会执着于这个定当中所产生的微细的分别,这也可以叫伏降力。比如说你打坐今天打了很久心里非常的安静,迷迷糊糊中觉得时间一闪就过去了,好象说我现在心里非常的安静,也不执着于外面的东西,也不执着于里面的东西,空空冥冥清清净净的,脑袋念头一闪了一下觉得好舒服啊,这是很微细的浮想,因为他是在定中所显现的东西,有时候他这种智慧非常的穿透,耸这时候突然想到《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的心一点也不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看我现在的心非常的光明非常的舒服这是不是《金刚经》的境界啊,他就会认为我是不是开悟了,他就会执着,那么执着这种见的烦恼就会生起。在定中享受这种安乐这种便利他执着就有了爱取,所以说因执着执为实的缘故不知虚逛不实,那爱见和烦恼就会生起。所以通过这样的一种辨别名为修止。这个止类似于前面所说的体真止。下面继续讲“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什么是爱见结业不息呢?这个结的概念比如说这个人心打结了。我们凡夫的心结绝对不是一个情绪,或者是平常大家粗粗的一个意念上能够认知的、能够了知的一个东西。这种结使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这个念头他在定中的时候才能够观察出来,这种烦恼往往是起于最初的微细的一念,但是往往没有修行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当他看到这个烦恼的时候这烦恼已经很粗大了。打个比方,烦恼刚刚升起的时候就象一个毛毛虫,它随着这个妄念力他攀缘攀缘他壮大,它就会变成一头猪那么大,往往平常我们已经感受到这种烦恼的时候就如同看到一个大象那么大,烦恼成长为一个大象的时候你想一下子把他息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平时往往我们对我们的心无能为力,何以故?这个结业根本没有停止,非常无力,若烦恼刚刚升起这苗头刚刚起来的时候就把它掐掉那轻而易举地就把经掐掉了,所以禅定力高的人一他烦恼不容易生起,二烦恼生起很快就能息灭,这是什么功夫,这就是止观的功夫。这里说了虽然修这个止观心也能够止爱见二烦恼也不起,但结使没有断,所谓结业没有断,这种力量还在,业就是力量,这时候要修观,要观,在定中这个细心一看还是空的,你发现这个定心飘来飘去没有个实境的,没有个真实的体性,所以这时候你就不执着这种定见,如果不执着这种定见,这种定见不是说修觉受当中的一种定解,定见就是前面所说的在定心中的这种细心产生的这种分别见,那么爱见烦恼悉皆摧灭,,把这个微细的结给解开了,这个名为修观,这个止观二字是这么来的。到此处我们好象觉得止和观的区别好象越来越不明显了,因为达至圆满则止观双运,即止即观即观即止,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至于如何分别止观如何分别止观方法跟前面一样大致相同,不同就在于这时候修观是为了破除定见微细的过失,所以这里说“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这里跟前面略为不同。比如说杀贼来打比喻的话,这个贼跟难缠更难防,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修行是从粗心逐渐进入细心逐渐走向深微的过程。这里讲到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坐中修止观一共有五意,我们继续来看第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这是最高境界了。

  “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则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先到这里,我们来看,这里说到定慧修止观,这里止观和定慧两个名词都出来了,由止而逐渐到观,由观而逐渐到慧,这里定慧之所以和前面的止观区分开来其实是因果的不同,因修止之因而得定之果,因修观成就之因而得慧之果,所以止观得定慧这样一个道理,这里突出两个字均齐,均就是平均,就是定慧等齐的意思。定力太强什么过失,慧力不足什么过失,均就是均等,齐就是平齐,一个意思,说的就是定慧等齐的意思。我们来理解一下经文的意思。前面因为种种原因或者修止或者修观而使他心得入禅定,虽然入定了,定力很强但观的智慧很少,若执着于这种定名为痴定,痴定好吗,当然好,可以享受安乐,但是要知道色界天中的众生几万几万个大劫他都能定下去,这个定可以定到八万大劫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用,定力消退的时候依然随业流转堕入轮回。这不是究竟解脱之道,所以说不能去修这种痴定,他不能断结,结刚才我们前面讲过。还有一种原因是什么呢?虽然有一定的观察的智慧但是太少了,观慧太少觉观能力太弱,要想发起真慧,你们说的真实的智慧,只有真实的智慧达到才能断除各种各样的结使,才能证悟各种各样的法门,有法门才能开发出来,这法门说的就是实相的境界智慧的境界。这里多一个名词叫结使,使就是象使者驱使的意思,我们有说过叫五钝使五力使,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生见偏见邪见等共有五个称为五力使,心里打结这种业力不断地驱使着我们感受种种的果报,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苦,惑业苦轮转不息,所以必须把这个结使给断了才能生功德。这时候应该修什么呢?有定无观慧虽有少观慧但是太少不能断结使,尔时应当修观破之,这时候要加强观的修习,要深入这个观才能够达到定慧均齐。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因为他不断不断地观察观察到这个实相,刹那豁然开悟了,证悟了一切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他达到一种证悟智慧了了分明。但是这个时候定心微少,定力不够,心则动散,虽有蜡烛能照亮世间万物,但是因在风中摇摇摆摆,所以这种智慧也很难持续,所以不能出离生死。以前我们看过达摩祖师的一个录像中达摩祖师说“看来太子的智慧忽明忽暗”,一会儿明白一会儿不明白,这里就相当于这样一个道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这时候不应该修观,应当修止,不断地修止,前面已说过了,因修止故得定心。这样就如同说不是风中蜡烛风中灯,而是在封闭的所谓的密室中的灯,明明了了,照破黑暗,照物分明,这就是所说的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的意思,必须定慧等齐。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这是前面所说的第一种于坐中怎么样修止观的,一共分五意不同,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过渡到第三随便宜修止观,然后到第四对治定中微细的心修止观,然后层层的说,到最后这个定慧等持而修止观,如上所说的五种修止观的意已经说完,因为前面提到行者以坐中修止观为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后面接着讲历缘对境修止观。什么叫历缘对境呢,经历种种的外缘境界对此修,所谓的历缘对境修,我们看下经文。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这里首先说到历缘对境修的意义所在,当然前面说过了,要想入道胜要者以端身常坐为主,但是我们这是有累之身,有累有身有家庭孩子工作在家居士身,出家师父也有他的一种烦恼,有身皆苦必然会牵涉到去做事情等等,我们学的历缘就是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即遇到种种情况的时候若放弃了修行也就是不修习止观,那就说明我们修行这颗心就有间断,间绝就是间断的意思,那么前面所说的这种结业它处处而起,一对这种缘一对这种境他就生起了,所以修行一打坐的时候什么烦恼都生起了,然后因为平常历缘对境不修的缘故心的修行经常间断,所以这个善根功德力不能积累,所以修行很缓慢。所以要想快速地与佛法相应就必须在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如果这个人是这样修行的,那么他必然能够通达一切的佛法。所以说历缘对境修止观应该不间断地修习,不间断地修习很重要。下面是具体地讲解,前面是讲了历缘对境修的意义。接下来是讲什么是历缘对境修止观,一一具体的讲。

  “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下祖卧切)六言语。”这就是六种缘,行住坐卧作作言语六种缘。云何名对境修止观呢,这里也有说法,“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所以从六境六尘中说到“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我们看到,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跟外界产生反应的时候就是自我当下修止观处,现前身心当下就是修行中。当我们遇到种种缘,比如说我现在在走路,坐着或正躺下来做着种种劳动或嘴巴正在说话的时候,这都是修止观的时候,具体下面详细解释。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首先要作这样的辨别。首先要警醒自已,走的时候首先要反观自已,要作是念,我为什么要走啊?经常这样反观自已,那我这种行走的行为是被烦恼所驱使或者是种种不善无记事的动机而驱使的吗?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应该干,这种修的层面其实是什么?是戒的层面,戒定慧的戒,该做不该做善查因果,以戒律来对治。若非烦恼所使,是善利益如法事我就要去做。所以事先要进行择抉。那么云何在行中修止呢?刚才也说了做善利益如法之事。如何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因于行故一切烦恼善恶就会产生,这时候关键是看当下这种种的行他都是因心念所推动的,他根本在于心。所以行者若能修止观去了知这颗行心,也就是说我的念头怎么一下子一下子就生起驱动着我去行呢,能够把这个念起处的一切照了就能了知因心而起的种种法所谓行中一切法都是皆不可得,那么这种妄念的心妄想的心就会熄灭,这个道理在上一讲有讲过。从能知的对境看,如果根尘境不对就不会产生识,而根与尘本身它又是不可得,从十方三世来讲空间上不可能,时间上不可得,所谓过现未不可得,可了知其性是空。既知其其性是空则无有执取那何来的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呢?所以通过这样来观察,因这样观察故得妄念心息所以这就是修止。为什么把这个叫做修止呢,其实上他是因念这个法而得到修止的目的,止就是止息这些妄想心,刚才说过到后面的时候尤其在动中修观的时候他的止观的境界更高,越来越高的止观境界他的止和观他都是越来越融合,直到最后的究竟是止观双运心无所缘的,这里是讲到行中修止也类似于前面所说的体真止。下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里面说到一个观,就在于返本归源。什么叫返本归源,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身若有所进趣,进趣就是想干什么,想趣向什么,身口意可能都有这种行,行大家不要简单地理解为行走为行,是因为运动,是由心动生,因为有种种的行而起攀缘一切烦恼等,所以这时候就反观起心去追究去看这个心是什么,使他进趣而成行的这个心是什么,了知这个心不可得,所谓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是一种空观的智慧,所以前面这个修止是通过观察这个行去了解因为行故有一切烦恼生,因为如此而了解行心中一切法不可能,因体真因为了知这个法这属于意念上理论上的一种观心,以这种方式让妄念止息。后面这种修观是直接从行而反究这个产生行的心念而修观,所以这个区别大家要理解。这是讲了一个行中修观。再看第二个住者,懂得第一个以后后面就很容易了解了。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这个和前面一样,先修戒,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为。大家会说,做就做吧,做的时候开始修止观。不,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踏实地修戒定慧之道,戒定慧是有层次有次第的,戒心成熟戒行成熟则精义在定,定心功深则智慧了然,从能做的地方开始做起。已经观察出来不该做了你还去干,对不对?有的人说我是修大法的,那当然了,你的智慧已经到了后面的境界那一切烦恼的生起烦恼越大越成就你的解脱,越能显示出你解脱的道力,所谓《六祖坛经》里面所说的“烦恼即菩提”。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作为一个次第的行者不应该持这种观念,应该老实地遵循戒定慧的道理,不要说我坏事先干,干完我再来修观,因为我是大根器的,非也,这个想法要不得。所以说当止则止,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这里智者大师说的非常详细。然后下面,“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这种行为这种相产生种种的烦恼,那么他们趋使我们去成住相之心以及住中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通过这样的了知则使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后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一样的道理,跟前面是一样的,反观住相而身知言行如何,若不见相貌那当然一切空寂,证入空慧是名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一样了,既然无一法可得,那当然妄念不生了。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也是一样的。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我们稍微提一下,能躺下来无非就是为了休息为了睡觉为了享受,如果是为了享受为了放逸或者是为了种种不善业那么还是不要躺下,如果为了调和四大为了生病缘故为了让他休息那应躺下,躺下的时候应该象狮子王卧就是狮子卧,右侧而卧,就是佛陀涅槃的时候那个吉祥卧。智才大师这里也提到这个修法,其实这本《童蒙止观》语言简单但包含很多东西,这里略为提一下。这里讲到一个睡眠,我们平常如果真的不是很困应该减损睡眠,因为若不为调和四大无奈故卧在那里而睡觉都是一种过失,都是邪染之业都是增加我们恶业的成份,都是使我们更沉重更不容易超生更不容易得解脱,所以大家要这样想。用这种戒之行来善加调整。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卧中修止如何修。“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就因为你这样天天睡觉才产生种种种种善恶之法,那这个睡觉又有什么意义呢?对吧,整个的这个心根本就没有。所以无一法可得,既然如此执着则无取,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闇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里讲到卧。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大家再体会一下什么是无记等事,有人讲没事干他也躺在订床上,他也不是说很累也不是说很困,他也没做什么事情就躺在床上,这就叫作无记,无记事也会产生无记业,也会和无记之果报,这没必要。对于一个修行修禅修止观的人这些都是过失所以不应做。没事干躺在床上干什么,对不对。所以为善利益的事才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呢,我们来看一下。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这样辩别完了以后,讲到作中修止。作就是劳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所以心是关键。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如是观想名为修观。这里讲到作。

  六语者。一样的道理,先作戒行辩别。“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其实很多事情是因为说,你要是不说很多事情就没有。所以说祸从口出,要了知。这个东西有这个才有那个没这个就没有那个,这说明什么?根本就没有,因缘而起当然因缘而灭。你不造此缘何来此果呢对不对,所以皆不可得,这样一想妄念就止息。觉得没什么所谓说与不说讲这件事情与不讲这件事情他体性毕竟空寂,很多妄念毕竟就不会生,一定要讲一定要把这个事情讲出来讲完那又何必呢。对方如果听不懂你讲再多也没用,或者说对方发心不正你用再诚恳的话跟他说也是白搭,何以故,了知虚妄悉不可得。因为他毕竟是空的。你想想如果没有这话就没有这些事情。我们前面也说过,六根若不对六尘那识从哪里产生呢,对不对,既然六根不对六尘就没有这个识,那识就是空嘛。对不对。反过来说,没有识那六根六尘和草木何异呢,又有什么意义呢,以空对空都毕竟空。从这个层面去了解空性则不生执着。语中修止这类似于前面所说的体真止。一种念法的缘故而修止。可以说是念法。好了,云何语中修观呢?“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齶故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看清楚了,什么叫做说话,说话就是说这个心这个思想鼓动这个气息,气息冲到喉咙唇齿之间然后变成音声语而已,所以说有的人如果能够入在定中,有时候看人说话骂人说话也好,因为他了解这个毕竟空性的道理,所以有时候就感觉他嘴巴张啊张嘴唇动啊动的说什么都不重要,所以他也不会生气。所以有时候你看别人骂我们,其实对面站的这个不是一个人啊,为什么他的无知烦恼不善这种心觉观就会鼓动他的这种气息,然后气息就冲到喉咙嘴唇然后就发出声音来咕噜咕噜骂人,如是而已了。如果他没有这种心没有这种恶心如果不历这个缘而生他毕竟空无所有。所以说你去恨一个人他也不是一个人。你恨这个声音,声音有什么好恨的呢,对不对,都不是。去辩解他的空性。所以光光是观想这个而修止,于日常工作当中对于止息我们的烦恼也是功莫大焉啊,所以这叫作看清事物实相。因为平常不去修行的人没有去注意这种实相,总觉得有一个东西,有人骂我有人伤害我有一个人,然后这语言说出来早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说的东西了,他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个声音还回响在耳边,老念念不忘非常执着,这早就过去早就没有的东西,当下骂了就没了根本就不产生那个东西,你心若不受这天地清平没事的。佛经里面说愚者去毁谤圣贤如逆风扬沙,如仰天吐唾,对着一空吐唾沫吐到自已头上了。逆风扬沙沙吹到自已的眼睛中,圣贤不可毁啊。圣贤者了知这个空性的缘故故不同于凡俗执着为真,所以他能了然放下解脱,就因这样智慧而产生。好了这里止观法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体现。这里名为修止。如是观之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什么叫前五番修止观意呢,,前面讲到坐中修禅的时候已经和大家讲了这五种修止观的细细辩别,从最初的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一直到定慧等持地修止观,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无非现在是对缘而修,缘就是所说的六种缘,所谓的行住坐卧作作语六种缘。如上所说,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就是前面所说的境,六种尘境,所谓六根门中修止观。

  “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嗔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大家注意看,这个什么叫做眼见色修止,这里面很具体,还是跟前面类似,看色这时候把定我们自已的心,怎么把定呢?所见色者如梦幻泡影如水中月无有定实,去观察他的空性,因为了知这个道理,比如说我们读《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就作如是观。你看到这种顺情其实就是可爱之相注意不要生起贪爱之心。看到违情之色就是不喜欢的讨厌看的不起嗔恼心。看这个色相没什么好也没什么坏所谓非违非顺之色要防止不起无明及诸乱想,你不要迷迷糊糊地看着也不想胡思乱想。有的人也很有意思,就呆在那里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不知道想什么,他就呆呆地坐在那里。这是什么状态,这是无明及乱想状态。所以说他看到这种色也没显示出贪爱也没说或不说,但是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干什么,所以要防止这个。因为贪嗔痴这名为三毒,贪心很重堕为恶鬼,嗔心重重到极点下地狱,痴心很重当畜生,所以这些都是轮回三恶道之因。所以说这贪嗔痴是三毒很可怕。大家如果真的怕世间什么人很坏的话你为什么对自已内心的贪嗔痴不感到恐惧呢?我们记得去年的时候的非典吧,非典巴利语叫者者霍,就是贪嗔痴三毒合一的,这种众生共业贪嗔痴毒到极点的时候就变成非典了,所以这是瘟疫啊,实际上是因为有这个业所导致的。这个多可怕的贪嗔痴三毒啊,我们一般没有修行的人不知佛法的人不觉得贪嗔痴的可怕,觉得贪嗔痴是一种享受,大错特错了,这叫做颠倒妄想。所以他整天到晚在意别人的好坏,他却不怕自已心中的这个贪嗔痴,其实最毒就是自已心中的这个贪嗔痴了。因为这个贪嗔痴他造多少多少的业,本身他就是一种苦。讲到贪嗔痴的苦在前面的禅定五盖中也有提到,比如这个欲望他要得到的时候有多苦啊,究经皓首为了求到这个东西,得到短暂一下马上失去又很痛苦,其实在这个贪欲当中真的是苦多乐少。再细细地去想没有多少的真正快乐的,所以这个贪嗔痴三毒这才是真的三毒啊。所以你要这样修止不起贪爱心不起嗔恼心不起无明之妄想心。这样做这样修则名修止,这些东西生不起则为止。“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呢,修观这涉及到智慧的层面,反过来再去追究他的心而且和前面一样。“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话什么意思?这跟前面还是一样,如果大家反复理解就能全部理解,什么意思呢?我们见色的时候要去看,不是真的有个东西要去看,看到一种所谓的色,前面讲到的是一种色体,现在讲的是能看到色,怎么产生的这个识呢?六根对六尘,根尘空明之中,这个真空明明了了,你如果去看这个根与尘不对是不会产生意识的,而且这种合和因缘眼根对眼尘然后产生眼识,然后五根这样汇合在一起然后又产生分别意识,然后分别种种色,这是茶杯这是什么,然后又有了我喜欢这个茶杯我不喜欢这个茶杯我要这个茶杯茶杯被人拿走啊你怎么又用我的茶杯啊等等这些善恶等法都产生了。那么他的根源还是这个念色之心,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熄灭这个心。所以在《四念处经》中佛陀有讲欲望从哪时生起,欲望从六根门头生起。欲望从哪里熄灭,欲望就从生起的地方熄灭。就是这个道理。眼睛贪爱这个色尘,这贪爱怎么生起呢,从眼睛对色尘这里生起,那么如何熄灭这个贪欲呢,就在眼睛对色尘当下去熄灭,其中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四念处所修的明觉之力,就是迷与悟的差别,就是睡与醒的差别。所以说我们去开发这种止观定慧之力,因为定持力定慧力圆满的缘故必然能够解脱,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妙法莲华经》里说佛自住大乘定慧力庄严,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因为定慧力圆满的缘故而获得出世间的圣果而解脱。当下生起处即当下熄灭处。所以说获得这个定慧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告诉我们修行解脱的方向和根本的道理再也不出这二字,所以智者大师说“泥洹之法不出止观二字”。显宗密宗大乘小乘无非就是说粗细深浅这样一个区别大小这样一个区别,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如是明白我们就抓住了解脱的关键。同时我们再想想《楞严经》上不是讲到这样一句话,六根门头起解,佛陀用六根门头打六个结来开示阿难尊者,这结是怎么解开的,就在六根门头,你若能法闻即信,信成无上道,也是从这里开始,就是从修止观得来的。好了,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二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嗔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这跟前面一样的。“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因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观。”

  “三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之臭不起嗔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名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什么叫不见相貌?不见相貌大家不要理解为这个香长得什么形状我不见就是不见相貌,就如同叫一个人到大街上去找一个叫张三的这样一个人,他见过张三这张脸,他满街看看看的时候他看不到张三这张脸就叫不见相貌,我们今天说的是这个意思吗,不是的。不见相貌指的是你去寻求取相这个心怎么找也找不到,这就叫不见相貌。怎么找也找不到就是没有这个相可得的意思,是名修观。

  “四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于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着。违情恶味不起嗔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里讲到一个味,舌根所面对的味尘,这些都属于五根识,跟意识都有一个次第分别。前面讲色声香,这里讲到受其实也讲到“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就是说在五根识产生的基础上它因为分别取相的缘故产生了第六意识,我们可以说它是分别意识,也就是如果没有这个五根意识区别因此而生的这个第六意识产生不产生呢?就不产生了。所以说在小乘的戒律当中通过声语对外缘的断绝也起到了护戒的作用。因为他不对这个境自然就不生这个东西。我们开始修行也是这样,你整天到晚跟这些不信佛的人闲聊是在一起,天天跟他们在一起玩,是不会有道念的。好,我今天开始不跟他们一起玩,我要跟善友在一起,我要修行,那么在这个期间烦恼就不容易生起,也是这个缘故,跟这是一样的道理。有人说没有这五根识有没有意识呢,有的,睡着的时候独影意识第六意识他也是这样,但是作为意识产生的过程就象在梦中的时候他看到的那个色还是会产生这个眼根耳根,只不过是内眼内根所产生的罢了,一个粗一个细而已了,他依然是根尘相对而产生的根识,依然也是一样的,通过这个五根识的总汇。五根识产生的意识他是一种微细的意识。然后这个意识逐渐明朗化分别性越来越强的时候他就会依次产生种种意识,如果按唯识分的话分为大识,这里笼统称为意识。那八识怎么分呢,他五根识产生的时候开始的时候眼睛睁开时他不知道是什么,但知道有这个东西,这时候我们如果意念集中起来说那是什么呢,有个东西在前面,这就产生了单着意识。这个东西究意是什么呢,他形成一个概念,这是一个杯子什么,他产生了第六意识,是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第七末那识和第六意识这样一个区别。但是五根识无疑是最细微的。吸取五根识然后再辗转产生第六第七意识这样的分别意识,也是粗跟细的差别。它们辗转相生,这就叫舌根识修观。

  “五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嗔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第五这里讲到一个触,身根的触,所谓贪念世法者,这个我们凡夫对这个贪念也非常的深,世间之所以有家庭男女夫妻其中这个身触的乐受那是个非常重要的执着,若能远离这个执着的贪爱而得自在那很多生死苦乐也就不产生了,因为这个东西也不是眼睛所看到的色,也不是耳朵所听到的声,不是舌根,也不是其它香鼻子所闻到的香,他全是一种触受,这里面配合着六勤妄想使凡夫深深难着,又有凡夫贪着异性身体这种搂触,那么按照《入菩萨行》里面所说的那样,你手摸着这个细滑的绫罗绸缎不也一样是享受吗,这种触滑之受其实与绵花这个绫罗绸缎的受他性上是一致的,那凡夫何以偏偏对女色女身之受而贪爱呢,那这不仅仅是个触受的问题,五根识统统最后都辗转次第生成意识,所以说心想最重要,在《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也讲到这个问题,有一位比丘他修行他觉得自已实在是没办法断欲最后想把自已的男根给断了,佛陀说不对。修行不能这样过于绝对,就象弹琴一样,弹得太紧弹不出声音太松也弹不出曲调,其实这个欲心关键是心意,你如果能把心意控制住把心意给解决了那何必要去断掉这个根呢?一样的道理,对这种男女身触的受其实并不是在触滑上接摸上有产生这样的贪着,它真正上是配合着这个五根尘而产生的意识上的分别观,无始以来串习的所谓的美女美男无始以来所串习的所谓的心中所爱念的人爱念的对象等等通过文学艺术所谓的人物,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虚假象中串习的虚幻的这种欲心而导致的,所以都在于心想上。具体如接触一只手,如果你事先不知道这是你心中所爱念的对象,你还以为是摸到另外一个东西,你不会产生这种感受的。所以说通过如是观察可以知道他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修道人该做的事,毫不回避当下修止观。若能了知实相则妄想心退,从止的方面来讲从观的方面来讲悟实相,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好了这里讲到了一个触受。最后来看一下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

  “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这里智者大师说前面已经很详细了,不再多说了。“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这里赞叹如大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这里赞诵这种历缘对境修禅不断的功德,行住坐卧当中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他说这个人是真正地在修道,修什么道,摩诃衍道,就是伟大圣道的意思。所以这里以大品经为例,佛告须菩提说,若这个人在行的时候坐的时候乃至服僧伽梨都能知道一心一意出入禅定,入定,这样的人就是伟大的圣者,就是伟大的修行者。他说如果有人能一切行中修大乘,他说他是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何以故?因为这条涅槃之道这条解脱之道最终将成佛将超越世间将永离生死之苦将永弃轮回这般的功德。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憺怕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这是一个修行者自在解脱的境界。这种自在这种安乐远胜世间安乐,所以这里讲到“淡泊得一心,斯乐非开乐”,这比天人的仙人过得都还要快乐的生活,这是真正安乐的人生,是来自内心修证的功德,所以自依止自安住自解脱,这是我们佛教修行人的风采,我们世间人都不知道这各快乐。大家都从外在上去寻求,对内心的这些东西无能为力,所以说佛法真的是难闻,修行真的是不易。若有人能知此道能知此法真的功德无量,天上人间无有能比。下面你看求世间种种名利名衣好床褥,这不是真正的安乐,求利无厌足啊,这个是无止休的欲望。“纳衣在空闲,动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你再好的东西世间的人都没有一个修道者这种修习止观修道的快乐来得究竟安乐,所以叫三界无伦匹。好了,今天。讲这个《童蒙止观》的上卷到今天就全部讲完了,也占用了大家不少时间了。大家可以好好地再重新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讲解录音也会在网站上上传,一层层地讲下来,从最初具缘第一,诃欲第二,一直讲到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 ,我们已把正修行第六讲完。下卷要讲的是善发第七,觉魔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十,讲的是种种善根善境界,功德境界,以及还要去辩别魔境,然后出现的禅病如何对治,最后讲到印证,什么叫做登圣果的智慧和境界,这就是《童蒙止观》。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来做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如来所化无量比丘众,辗转相承清净法身扬,

  四念禅法世尊亲口宣,恒沙有情获得解脱福。

  南传法脉传承永不断,苏伉敏达尊者足下祈,

  外显声闻内秘菩萨行,解脱妙道精华为众启。

  唯愿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与吾何时无分离,

  祈愿圣尊长寿久住世,法音传遍十方无量界。

  获得利乐唯一处,大觉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圣者等,唯愿长久如宝幢。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外显佛及文字等净相 内熟气脉明点呈佛像

  密净觉性妙力融法界 愿具六别法证童瓶身

  好了,我们前面在讲法之前提示大家做发心,那么如是正行结行完者最后应该回向,要想使我们所修一切善法所行一切法不仅仅成为有漏功德而转化为无漏功德,应该注意发心正行和结结三种殊胜,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回向,做不到完全究竟的真实回向也要随顺佛菩萨来回向,把一切功德把自已所造的功德以及一切众生所造的有漏功德和诸佛菩萨所造的无漏功德聚集在一起,回向给三世回向法界回向众生回向菩提,不但如此而且还要观想自已的身体生生世世受用的身体,你看这个生来死去一生又一生改头换面,不知道这个尸体堆起来这个比须弥山还要高,不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做过多少功德利益,所以说我今天要回向,因为此生一切一切的一切都能够做佛事,别人难怕碰到我的身体看到我一眼他都能种下菩提种,这样发愿,那将来我们成佛了这愿满了那么我们的身体就能做佛事,就比如说寺庙里面佛祖的那个像,为什么我们看到会那么欢喜,一和掌都能种善根,都能得解脱呢,就是因为往昔生中佛菩萨这么发愿,所以说佛菩萨这么发愿回向我也这么发愿回向,所以大家也要有这样的心来做回向,观想这些最后以此心来念诵回向文,这个方为无毒殊胜之回向。好了今天晚上耽误大家时间,就先讲到这里,大家吉祥晚安。

  《童蒙止观》第九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嗡门芝西日瓦Ra达 班匝茫嗦哈  嗡答Ra呢答Ra亚  摩匝呢摩匝亚 摩恰呢摩恰亚  芝旺瓦Ra得嗦哈

  南无Ra纳扎雅雅  纳美阿雅阿瓦洛格得效Ra雅  波德萨多雅  玛哈噶热呢噶雅  达雅塔  嗡阿噶这  波噶这  呢噶这  噶章噶这  噶若这  泽德作拉噶若哲波Ra耶所哈

  内外魔煞三暗等  刹那寂灭于法界

  佛子誓愿谛实力  祈愿如是获成就

  南无古鲁贝

  原始怙主普贤王如来  三传历代传承上师尊

  由自吾等本师释迦文  普扎布楚苏伉等化身

  具足功德根本上师宝  请住我心莲花月轮垫

  已于大慈恩门摄受我  祈请赐予三门得成就

  金刚上师具德佛 顶礼三世永住尊

  示现三宝胜依境 无有分别作归依

  真实意化清净供 供养胜尊祈纳受

  阻碍悉地海魔障 忏悔一切罪障过

  十方三轮清净法 无欲行持随喜之

  清净四边无垢染 圆满菩提而发心

  如来自在大菩萨 供养三清净之身

  世代所集诸善业 总集回向大菩提

  遍地香涂鲜妙杂花敷 须弥四洲日月顶庄严

  以此所缘诸佛佛土献 愿诸众生清净佛刹行

  章母古鲁 Ra纳 曼扎拉 波匝 美噶萨摩扎萨帕Ra纳萨玛耶阿吽

  依于一切有情之 各别根器与意乐

  大小共同乘教法 祈请常转妙*轮

  如是祈愿上师三宝赐予加持,为遍虚空之际如母有情证得一切种智大觉果位,我发心在此为大家讲解《童蒙止观》,今天讲到的内容是《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这《童门止观》是隋朝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法师所叙述的,在前面的六个章节中,我们讲到了正修行,正修行已经全部说完了,今天接下去要讲的是善根发相第七,就是说在坐禅的过程中随着功夫的深入,会呈现种种善根显发之相,都有哪些呢?今天就要讲到,那一样的,在我们正式讲法之前,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今生皈依佛门而修行?我们皈依佛门的动机是什么?大家会回答说,我是为成佛,为了得到安乐、究竟永恒的安乐而来皈依佛门,这样理解固然不错,但是仍然不够,我们还应该理解,那为什么说我们活到世上有种种痛苦需要去解脱呢?而来皈依佛门呢?皈依佛门他又在做什么呢?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如果说为了追求幸福永恒的安乐,那么世俗的任何人都是这么追求的,在六道之中,一切众生都有这个愿望,那么一个修行者和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我们要这样去思考,在六道之中,有情众生,大多数都在追逐以物质的方式来获取这种幸福,但是我们想一想,物质再丰盛,能够解决生命的痛苦吗?那么实际上呢,生命真正的痛苦在于内心痛苦,内心如果能够获得解脱,将不会有痛苦。所以说不一样,一个修行者,他是为了什么?同样是追求幸福安乐,他是为了祛除心的苦,让心得到自由获得安宁,而普通的众生他只是在无明当中不断地追逐物质外在的东西来实现生命的永恒安乐,这两个虽然出发心是一样,但是因为追求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说结果就有天壤之别,那么一个修行者他进入了佛门他修什么?很显然,修心,那修心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修心?是不是把这颗心锻炼、改造成非常的圆满、非常的坚固就叫作修行呢?不是,不应该这么理解,如果这颗心通过锻炼通过修饰能够变得非常坚固圆满,这叫修行的话,那么佛陀所证悟的:一切众生本来皆具佛性,在本体当中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无修无证而得,此话又怎讲呢?显然不是,那么应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什么叫解脱?什么叫作束缚在世间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在梦中的时候,在他梦中的时候他不觉得这是梦,他执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感受种种痛苦,当他梦醒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一切都是假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梦的当下——梦中之梦,就在做这个痛苦之梦的当下就觉知这是梦,那么梦中所出现的种种幻像都不可能去伤害一个人,这就名叫作解脱。所以我们从一个凡夫成佛,我们所谓的修行修心就是修这个,就是为了破迷开悟,这是一条修行的道路,所谓的证得本具的佛性而修行的,所以说作为一修行者,还应该理解到这个层面上,那这样才算是趋入佛门,准备开始修行了这样一个基本的条件。好了,在了解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明白,今生努力地修行求得解脱是非常之必要,因为什么呢?因为今生能够获得这个瑕满难得的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可以从原因、数量、比喻等各个方面去反复地观想,从而对人生难得生起珍贵稀有之想,你则不会去虚度年华,还要观想生命是无常的,死亡终究降临,而且不知何时降临,去思考这个真实的情况,让自己的心中生起这样的正量,对无常死亡感到怖畏,从而发心出离,精进勇猛地修行,这样我们的修行就不会拖延。有了这样的见量,我们对今世的种种欲求就会断绝,我们不再贪求今生,我们就会舍弃今生,有人说我舍弃今生,我把希望寄于来生吧。不,来生也很渺茫。为什么?因为我们轮回在三界六道中,都是由惑造业,因业感果,惑业果循环不断,从来没有停息过在轮回上,而且因果绝对不昧,因果绝对不虚,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因缘会聚时,所做业不亡。而我们纵观我们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少恶多,来生不容乐观。来生投入到无论是哪怕是天道,还是说下界,地狱道就不用说了,在六道当中,没有一道有真正的安乐可言,就算有稍许的安乐也是稍纵即过,越堕越深,超生无望,所以说来世也不可希,也不值得依靠,应该舍弃对来生的欲求,所以说观想因果之不虚、 轮回之过患,从而舍弃后世的希求,把今生与后世的希望断绝,我们的出离心就生起了。生起这样一个出离心,我们就会去勤求法要,努力精进地修行,感觉我们能活在世上,每一分每一秒,都要为修行献出我们的生命。如果不是把心缘在修行上,我们这一生白白浪费了,因为今生哪怕享乐再丰盛,今生今世你哪怕能够遇到你理想中的爱人,相守到老,就算你活上一万岁,十万岁吧,长命百岁已经算太短了,那又能怎么样?终究是场空,还是不能解脱。所以如是观想生起出离心,这样我们就对修道有了强烈的希求心,以道乐为乐,以俗乐为苦,以道心为重,以俗心为卑,返俗向道,那么今生就完成了,这样一个修行,从一个善良的世间的人,有善根的信佛者,转变成今生要修行的一个修行者,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继续来学习《童门止观》,智者大师所告诉我们的甚深微妙的禅定法门。这个禅定法门有人说很高深,但是佛法的修行,八万四千法,何尝离开过止观之禅定修行呢?佛法的戒定律,定为中心,为枢钮,定慧力庄严啊,这是任何一尊佛陀所成就的功德,未来世的众生欲想成就佛果亦当亦步亦趋,如佛一般的修行方能成就道果。认为禅定法门与我无关,我今生念一句佛号就好了,我何必去学这些戒定慧的法门呢?这样的想法是一种邪见。昨天下午,我给一些居士讲解了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法门,按照信愿行三个大纲来讲,下面还有一部分没有完全讲完。讲到如何念佛行的时候,讲到如何生信愿的时候,你就发现一切佛法在根本点上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今日修行的人,大可不必邪见自钻,不要把佛法拿去肢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无量法门誓愿学,就光光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的受持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从念佛法门来看,有外相念佛、内相念佛、密相念佛之分。从修止观也有有相止、无相止之分,同样的有相止又可以支分为世间的有相止和出世间有相止,同样的无相止又可以分为无明无相止和光明无相止。诸佛法要甚深微妙,非解行相应实修实证不能趋入。所以我们来给大家讲解童门止观,目的就是开示,给一些有缘的同修提供一个进入禅定修行,也就是说把你所修行的法门深入的这样一个开示的引导和理论基础,当然了,很多同修现在目前的修行根本还没有走到这个程度,依然徘徊在是不是真正信佛,或者信佛有没有老实做人这个层面上,徘徊在出离心是否生起,是否对佛法有正见这个层面上。但是呢,个人善根不一样,还是有同修能够趋入这样解脱门的,所以说我们讲的七净门和禅观诸要以及这个童门止观就是作为这样讲法的开始,在此之前,曾经讲了一两节课的念身经,都属于同一类法要的讲解,所以真正投入实修的同修应该专心听讲,去除浮躁的东西,实实在在地来听经闻法修行。

  我们来看今天所要说的,善根发相第七。“行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尔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这是讲的第一段,第一段什么意思呢?讲行者,行者就是我刚才说的修行者,他如果能够从假入空观中,乃善修止观。我们来看,什么叫从假入观,在天台宗告诉我们,假观、空观和中观,这个熟悉天台教理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今天不作详细的辨识。这所谓的从假入空观,我们联系我们前面正修行所讲的,在我们前面所学习正修行所讲的修止的时候,都是以假入,都是在了知的知见上去观想自己所修禅的对境,是虚幻不实的,从而令心不执取而止息妄念烦恼,如是名为修止,所以这叫从假。那入空观呢,因为前面讲止观交修啊,那进入观的层面的时候,去返观这个内心实相,去看因缘所生之心法它是了不可得的,虚幻为空,所以这叫作入空观。那么这里所讲的从假入空观,就是前面我们正修行分所讲的这个止观法门,那么讲善修止观者,所谓善修就是前面所说,若以止而修,心不能止息那么立刻转为以观为修,以观修发现能够得力,身心明利,那说明宜观;若以观修而不能得入妄念无,不能止息,则马上修止,于修止后觉身心明利通达,那么说明应该修止为好,所以这样的方便善巧以及前面所说的种种助行,如果能如实地去做,在实践中善加抉择,融汇于心,贯穿于行,那么就名为善修止观者。所以说如是,行者若能如前面这样的修行的话,则于坐中身心明净,那么就会体验到这样一种善根发相,所谓身心明净,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神,都感觉明净,明就是明亮,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净就是清净,心神不混乱,不至于有很多杂念,清净无染的意思。那么明净实际上是止观力的缘故,观力强则明,止力强则净,止观交修止观双增长则得身心明净之果,这个时候会有种种善根开发出来,要一一地辨别它。那么这种善根发相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呢?我们如果来了解,一个修行者他从开始了解这个法,到依法而修产生种种感受、种种觉受,最后调整这个觉受而证悟了这个法的实相,这样三个步聚来看,很显然,这里所说的身心明净种种善根发相开发出来的景象就是讲的修行者的觉受,当修行者有这样觉受产生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他所产生的见解,往往是一种定解,所以说不同于刚开始的时候,以了知,以文字理解的层面、思惟逻辑的层面,来理解的法。在禅宗里面也把般若分成三个层次,所谓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那么和这里所说的,我刚才所说的了知、觉受、证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分别显示着证悟实相的三个不同的层次。所以说必须细细地辨别这些觉受,这样有助于我们来调整它,如果不对修行产生的觉受进行调整,认为这个觉受就是证悟,那么将使这个修行者陷入到极度偏道里去,他就没办法去走向最终的开悟了,所以在修行过程中依止善知识修行,善加调整觉受,从而趋入智慧圣果,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最早依止善知识修行,应该修行戒,明辨是非,取舍微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我应该怎样怎样修行,行为上怎么做到,发心上应该怎样发才可以,这都是属于修戒的层面,其次因戒而心得安定,渐渐能够生禅定,进入禅定以后,种种善根,种种觉受乃至种种魔境显现,这个时候要依善知识来调整这种觉受。好,在调整觉受依圣观口诀,或者是圣观智慧的印证引导下,趋入修行智慧的层面,这个时候一一辨别智慧深浅、究竟与否,这个善知识通过各种方便的方式来指导他,如是行者若能在辨别智慧上面完全透脱,那么他将获得证悟。实际上这三个阶段是行者依止善知识修行将必不可少的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梯,三个层次。这些东西都离不开一心依止善知识而产生。何以故?因为很显然,智者大师在这个童蒙止观里是教他在家的兄弟陈针来修,若陈针自己本人会懂得这样殊妙的佛法是不可能的,智者大师是他的兄弟,他教了他,智者大师是他的善知识,他依止修行最后得到延年益寿这样一个果报。何以故?因为他的发心是这样的,但是智者大师虽因这样的缘起而作了这个童蒙止观,但菩萨的悲心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延年益寿,实际上智者大师在这里面以非常精要、非常婉转的方式向我们开示了如何修行止观坐禅成佛的法要,所以说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外道或者是泛泛浅浅的法门看。好了, ,所, 以说略说,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明了些什么道理,如上所说。

  那么这个善根发相,有两种不同,一者外,一者内。“有二种不同。一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外事。若非正修。与魔境相滥。今不分别。二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有三种意。”等等,这里讲到两种善根发相,一外一内,从外善根上来看,就是平常这个人,就是说,所谓布施、持戒,孝顺行为、尊重供养三宝,这指的是什么?指行者的行为、品德,通俗来讲,就是说这个修禅的人,他善根发相的时候,他的行为、他的品格变得高尚,他原先非常的悭吝,吝啬,不肯去做种种布施供养,现在他不,他乐于去从事布施供养。原先对持戒可有可无,现在反过来更加更勤持戒,乃至世间道德孝顺父母,为人弟子之德,尊敬师长,三宝弟子供养三宝,等等功德,以及听学比任何时候都专心听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好学,这些外在的德行显露了出来,这是从外相上看。好了,如果这个人不是正修行,什么叫正修行?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的发心来修行,那样的调整方便来修正行,而平常我们如果看这个人,好像看起来表面也会做这个样子,布施持戒孝顺父母种种,但是他所追求的,他所修行的趋向的目标是一种魔境,所以这里叫与魔境相滥,他实修的是魔业,因为他不是建立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修行的,他或许这样做,外表看过去很好,但是实际上他没有走在正道上,这种情况很多,我们有很多人,见到师父都会磕头,我们语言上也会说得很好,“顶礼师父,我们怎么怎么,是多么大的信心”,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或许这样的话是一种虚伪的话,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这样想,或许乃至说他进入佛门修行,他真正求的是什么,有的是求得自我在佛门中的价值体现,有的是利用佛门的一些实现他自己世俗中得不到的东西,这种人有时候往往会表现为什么,他就会以另外一种价值标准来衡量佛法,这个情况很多,特别是今天修行的人非常多,实际上这是一种魔业,因非正修,好了,这个前面已经广为分别了,所以智者大师说今不分别,略表不提。

  现在来看第二,二,内善根发相是什么,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在修禅过程中内在身心发生变化,有三种义。“第一明善根发相有五种不同”。第一个明什么?第一,明善根发相有五种不同,来看看哪五种善根发相不同,第一,息道善根发相。“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念止息。因是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隐。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先读到这里,这是一种什么善根发相?息道,息道就是把那些妄念止息了,粗重的妄念止息了,因为他非常善巧地修习止观,身心得到调柔,所谓身心调适,身心得到调柔,而且安和,适我们讲就是适应、适合,就是安合的意思,那么因为身心调适的缘故,妄念渐渐止息,这个时候就得到什么样的果报?自己会感觉他的心渐渐入定了,心渐渐地趋入安定平静,心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平定,所谓渐渐入定,他会产生什么呢?他会首先达到欲界定,我们讲定有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那么这里首先达到世间禅定。世间禅定分为欲界禅定、色界禅定和无色界禅定,那么首先发起欲界禅定,从欲界定一步一步地深入,直到走,走到在快到色界定,所谓初禅定,初禅定也叫根本定之前,这个定叫作什么? 叫作未到地定。大家注意看啊,这个未到地定在后面的文句中讲到它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许多的功德,都在未到地定中展现,这个未到地定非常之重要,现在有一些法本也说叫欲界一心专注定,也有这样的提法,其实就是未到地定,它做到了一心专注,一心不乱,但是他却不能达到色界的初禅定,因为到达色界初禅定这种禅定物资开发起来的时候,()这个初禅开发起来的时候,它在六根识中有部分在这个时候需要断去的,那么这个未到地定呢,因为处在欲界中,六根的功能都在,只是心非常专注安定,那么其实在这个未到地定当中,转过来进入禅观就足够了,譬如四念处的修法,禅定你能够达到未到地定,转过来进入观的修习已经足够了,未必要等到修习到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四禅,乃至无色界禅定方有这样一个支持,修观的这样一个禅定基础,这种说法是历代祖师大德所共许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解说佛法说,你要修观啊,要想获得智慧,你修禅定你要修到四禅八定,他一句四禅八定已经把色无色界禅定都包揽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根器很弱,修法的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精进能力都有限,想达到色界定、无色界定这么高深的禅定它是不容易的,估计一个行者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更何况能够在此禅定中出定入定无碍,那么这么说,今天的人也就没有证果的希望了吗?也不然,因为这些定虽然定功高深,像有些定可以达到安住几万大劫这样一个功力,但是于求证菩提,于智慧观照上并不见得非常大的作用,当然有这么高深的禅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等下还会讲,其实在前面也有说过,定慧的修持必须等持,不可偏重,如果我们终极一生只是为了修习到三禅定,然后以此发起神通而忽略了定慧双修这样圣道的修习,那没有必要,也非常可惜,人生有限,短暂无比,你与其花着毕生的精力去这样深入这个世间的禅定,为什么不好好定慧等持,去走上正修行路呢?所以说从这点上,若执著于此,也是陷入歧途颠倒中去。好,这里我们略微讲一下未到地定,那么这个时候觉“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隐。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这就是所谓的身心感到没有,空空的感觉,打坐打到这个境界,一般有的平常注重打坐的人,一时会进入这种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也有两种不同,一种人是迷迷糊糊快睡着了,他的意识力非常弱了,所以他感觉他身体没了,心也没了,空空的,这是一种无明的状态。但是真正修习禅定到进入未到地定的时候,这个时候感觉身心泯然空寂,安安静静,但是他明明了了,这是不同,在明了当中感觉,身心好像是空的,身体非常轻安,所以说身相的感觉不明显,心非常的安定,飘泊非常微细,所以说感觉好像心没有动一样,所以看不见有身心相貌,那这样安住下去,“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什么意思呢?这句话,也许人经过一坐或两坐,一坐比如从你开始修前行开始入坐,然后结行回向起坐,这样为一坐,也可以称为一次两次的入定,乃至有的人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月两个月,这个时候将息不得,这个时候好像很喜欢坐,让他不这么坐,他还真的做不到,不会退转也不会失去,非常的稳定的意思,那么就在定中他就会有这个八触产生,禅定八触,主要是身体上的感觉,所以原文说“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运动八触,是讲这种八触它是辗转相生的,比如说冷,它不是说固定这样的,他冷冷冷,然后越来越冷,从这里冷到那里冷,有八种触受产生,称为运动八触,它是变幻不定的。这个时候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就是这个八触,痛,痒、冷、暖,暖就是热,轻,轻就是感觉身体轻飘飘的,重感觉身体很沉重,涩滑,涩就是感觉身体臃涩,滑表示身体舒畅,顺畅的意思,那这都是身体所产生的触受,“当触发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不可为喻。”这个就是说到这种八触产生的情况,所谓当触发,正当触发,发生的时候,这种触法的发生其实也不一定,不一定说先有痛后有其它的觉受,不一定,有的最初可能突然觉得身体很沉重,有的人突然觉得很冷,反正总共大概是八种触受,会不定地产生着,但是这个时候,产生这种八触的时候,并不同于我们平常生病的时候产生的这种感觉,他是在不见身心相貌,安住入定,很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起运动的,所以它是身心安定,虚微悦豫,虚就是空虚,微就是心非常的细,能够体会到微妙的境界和快乐的感觉,悦就是心情愉悦,悦愉就是说心情也没有什么烦恼,非常舒适的意思,快乐清净,这是一种整个心境的不一样,不可为喻,很难用言词来比喻,这个唯有真正去坐禅专修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种坐禅产生的禅悦,一般普通的人根本就体会不了,跟他讲他也很难体会,这种禅定的快乐远远胜过世间的娱乐,我们世间人比如说今天很累洗个澡,洗个澡或者说是比如到医院里捶捶背、做做运动啊,乃至说世间男女之事,情欲之时,这种似乎在世间人看来是属于非常舒适的,非常快乐,但是真正跟这样的禅悦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往往有很多修行人,修行禅定获得稍许禅乐的时候,他就会贪著其中,欲望重的人他非常贪著禅定之乐,从而也堕入欲界,那这种狂慧心强的人,他稍微有这种禅定,他因为用心明利的缘故,他有狂慧啊,他那个智慧、邪见就会增盛,往往这个时候很快地就会误入其途,这种情况修行人很多。所以作为修行人,他必须依止自己的师父,要信心不二,要非常专心地来依止师父修行,必须有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否则的话修道修到一半的时候,他都会掉入魔道里去,所以为什么说作为一个修行者,依止善知识,他的信心、他的这种事师之道会有那么的重要,这个在我们的弟子当中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弟子稍稍地教他一些呼吸法门,他用心地去修一下,感觉到身心愉悦、头脑清冽,他马上就会欢快,当他一狂的时候,就把过去的罪业种子统统翻出来,原先所隐藏的罪恶,现在突然暴发了,所以说他就会走上另外一条路,甚至狂妄自大、毁谤师长,堕入恶趣之中。这种情况很多,所以说这就是修行的危险。一个人如果不真正明白为什么要修行、如何修行,一个人如果对上师、对三宝没有坚定的信念,如果对因果没有深信,在学佛道路上没有真正获得正知见,那么这样的人来修习这些法真的是非常危险。所以不是真正懂得为什么要修行,不具备修行的缘,还不如不要修行,老老实实做一个人比什么都好,因为他不至于造罪吧,对吧?一个人在家里,他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天天念着阿弥陀佛,用三时系念也好,十口气呼吸念佛也好,音声念佛也好,等等,不管他用什么方式来念佛,他也是快乐增上,他不至于去毁谤阿弥陀佛。若他因贪心之故,又没有正心念,对师长又没有这种正信,他只是一味贪求趋入像这样更深的修禅法门,乃至说现在很多人讲的修密法等等,又不遵守誓言,那这样的人是不是要造这种可怕的罪业呢?完全有可能。轻僧慢法,谤佛谤法谤僧,毁谤师长统统都会做,所以说修行是为了求解脱,不是为了来下地狱的,所以我们修道者对戒律不可不知,对因果不可不察,对发心不可不正啊,这个非常重要。好了,这里说到这种禅定的快乐,真是用语言很难来言说的。今天有很多的所谓的法师大德,当然他会说法嘛就称他为法师,也不管是在家出家,他自己认为自己德行很高,那不妨称他为大德,他们有时候讲很多修道的东西,让很多修行者按照他说的那样快速地去修,而不注重道的次第,不注重道的根本,甚至觉得这东西可有可无,要么执著于法,要么高歌猛进,那这样的知识来引导行者去修行,大抵很多在修道的境界和思想上也仅仅停留在稍微的一些禅定的觉受,和因有稍微的定境出现的稍微的智慧上,并不究竟,再加上夹杂着世间的名闻利养、恭高我慢,所以说导学人于歧途偏道,所以今天修行的人为什么那么少的成就者,不要说成就者少,走正道的人都少,原因就在这里。一个是知识的缘故,所谓知识即是善知识,引众生于善道者、正道者为善知识;引众生于恶道者、邪道者为恶知识。那知识的引导很重要啊,楞严经里面讲,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可是个事实啊,所以大家有时候平常拜师求法也是毛毛躁躁,这边拜师,拜师完不久又造业,一会儿觉得师父好一会儿师父又不好,孰不知已经造下了这种很大的罪业,今天这种情况太普遍了,这是一种毛躁,自己修行不在根本发心上、基本品格上去严格要求自己,总想高歌猛进,赶快求得大法修回家,贪心、邪心来修道,然后对这个法不认真,不是如理发如法地去闻思而修行,而是用自己的意思东拼西凑、东想西想、东搬西套,以这样来修行,那么这些缘的不具足,当然会导致今天修道的人不要说成就,走在正道上都很难啊,所以大家要多从这三个方面去衡量,一个是自己所追寻的善知识的这个角度,一个是自己的发心,一个是自己对所修的法,这三方面要去衡量,师缘、自心缘和法缘这三缘圆满具足,那才会构成今生解脱的关键,反之,一样构成今生堕落的关键,所以说这个非常重要,这个要特意地提一下。

  好,再看下面这话,“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这是讲到第一个,好了,再看下面,“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这讲到第一种的时候,息道的时候,又讲到一种特别的情况,特别的情况是什么呢?前面所讲的是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那就是最普通的,那么这里面就特意提到了欲界未到地定,就是即将进入色界的初禅,色界初禅也被称为根本定,那么未到地定就是说即将趋入初禅定,忽然觉知到什么?在天台止观里面把呼吸和息区别开来,气和息区别开来,粗的进进出出,这个鼻孔里的称为气,那相貌微细的称为息,那么感觉这个息出入长短,这为什么讲长和短觉知变成更深的一种禅定觉知呢?我们必须了解,最初的时候能够觉知呼吸的进和出,但是这时候心还是粗的,对于呼吸的长与短的仔细的辨别和抉择还没有到,还很难把握。当然刚开始抉择呼吸的人,连找到呼吸在哪里都找不着,渐渐找得到的时候,也只是感觉呼吸的进和出,然后进一步感觉什么,连非常短的呼吸,呼吸如何长如何短他都清清楚楚,然后再深入一步,连最微细的呼吸他都能觉知和明了,所以说知呼吸之进出,知呼吸之长短,知呼吸之粗细,这样三个阶段为对呼吸的观察逐渐深入的步骤,三个步骤。所以当进入欲界未到地定的时候,就会觉知到息的存在,息就是微细的这种进出,这个时候进出的呼吸,一般旁边的人拿个手放到他的鼻孔上,甚至都不怎么感觉到他在呼吸,也有很多人行者把这个情况以为自己呼吸停止了,绝对不是,呼吸与人的心念相连,若呼吸停止则心念完全断绝,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这个是一种误解,这个时候若没有善知识提点,他执著为实的话,就进入魔境里去了,那么好了,这样觉知呼吸之入出长短,这个时候有什么觉受产生呢?“遍身毛孔皆悉虚疏“。他渐渐感觉好像浑身的毛孔都在呼吸,呼吸越来越细,虚就是虚灵不窒碍,疏怎么理解,疏和紧相区分,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风箱要经过一个通道,如果这个通道的孔都非常的大,那么这个气流通过的时候是虚疏,非常顺畅,如果这个通道的孔非常的细,那么气流通过的时候它会发出声响,感觉很有阻碍,那么同样的道理,那感觉遍身毛孔皆悉虚疏,就如同此义,也就是这个气息的进和出稍不留神就觉知不到,对这个景象的描述称为虚疏,一个是疏嘛,一个是紧啊。好了,当这种觉受产生的时候,智慧觉光也会增强,会以心眼看到身内有三十六物,身内三十六物,比如说身体讲内脏,大肠啊,小肠啊,心啊,肺啊,肝啊,一共加起来36种,会看到内脏,大家觉得很奇怪:心眼看见内脏,这不是有神通吗?是的,在世俗人看来很多东西是不可能的。世俗人认为,我们之所以看到东西是因为有眼睛,如果没有眼睛就不可能看见东西,但是修行者不这么认为,眼睛、眼根只是用它和色尘相对,产生眼识这样一个缘罢了,若不以根尘相对而产生的觉知则不受此限制,所以说这里称为心眼不是肉眼,因为这个心渐渐离开六根对六尘的执著以后,它这种心流自然会返流,返流的时候自心本性的功用自然会起现前作用,因为在本体的自性心中本来就是圆照十方的,所以说禅定越深入,修行越深入,佛性开发则越明显,所以这时候以心眼看到身内、内脏诸物这一点都不稀奇,感觉像什么呢?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就像把这个麻袋打开,或者仓库打开,哇!这里边这么多东西,以前我不知道!他这个时候,看见的时候非常寂静,清安快乐,感到非常的寂静安宁,并且非常愉悦,不一样,因为这是在禅定中所发生的觉光智慧。有人说那这个医院里面的外科医生做解剖的时候看见病人的内脏他会感到寂静安快吗?不会的,可能他手术做多了,他感到麻木倒是真的,他都没感觉了,普通人一看吓坏了,但是这里不是开刀人看见的,而是禅定深入智慧通达,以心眼见身内物,出现大轻安大快乐,所以称为寂静安快,那么这种景象称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这种景象是特别的殊胜。好了,这里讲到第一个,息道善根发相,息道就是息,大家知道,呼吸微细称为息,跟这个有关,这是第一种善根,这种善根的发相其实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修观的话,智慧将无穷地产生 。好,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

  再看经文的第二,第二个部分,“二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看到没有,又是欲界示到地定,后面所说都在说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膖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于静定之中。忽然见内身不净。外身膖胀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见是事已。定心安隐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这里说到三种情况,大家可以稍稍理解一下,这第二种善根发相是讲成就不净观的功德。这里说下不净观,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存在呢?需要去声明它,我们平常凡夫,贪爱是因为什么?觉得对境清净可爱的缘故,比如说世间男女,男的见女相,女的见男相,心生爱著,皆因觉得此对境为清净可爱,所以会生贪著,那么在禅定当中智慧深入,善根发现,就会见到本来不净之相。就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本来是不净的,几天不洗澡臭不可闻,我们之所以觉得它很干净,那是经过修饰的,世间男女的身体其实也只是个臭皮囊,但是若没有智慧观照,误以为很美丽。我们看到对方的形象,我们觉得那就像一幅画,但是人的身体并不是画,画用颜料画在布上它很干净的,那么人是这样的吗?不是,它皮毛裹着血肉,血肉内在又裹着种种不净之物,眼泪鼻涕涕沱屎尿到处都是,每天都在排泄这种不干不净之物,所谓九孔常流不净。那只是说我们因无明心中而取它如画一般的形象,这个在入菩萨行里对此有深入的阐述,我们就把这个虚幻当真实了,只看到它清净的一面,并且创造清净想而心生清净可爱之念,就觉得它是清净可爱的而生这种贪欲之念。而如果能够好好地修行,以实相来观待的话,就会看到不净相,那么因觉不净不可爱之缘故,则原来这种强烈的欲爱之心自然熄灭,对不对啊?就如同说世上的人,他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或许会觉得什么东西是很值得去做的,一旦他发现这个东西是很危险的,他就不会再去做了。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在他想像当中,男女之身相是多么美丽可爱值得追求,可是他通过修行发现,其实实际上并不是可爱清净值得追求,那么他自然就不会去追求。所以佛教中讲获得真正的智慧,有了实相的智慧,因对境为空故,所以自然停息。所以看我们前面所讲的正修行分的时候就讲得很清楚,若你能够善加观察对境的这种虚幻性,那么心自然不著,心不执取,妄念的这种漂流自然会停息,也是这样的道理,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是为了趋入实相的观察,这略微说到不净观善根发相,讲到这个不净观的意义。好,我们来看这景象是什么呢,他到了欲界未到定的时候,在定心中身心感到虚灵寂静,这个时候他会看到男女之身的一种死亡相。他看,哎?这个身体迟早都会死的,而且他在禅定甚至会看到他身体死去这种景象,他见身体死后尸体膨胀烂坏,有虫啊有脓血啊不停地流出,然后慢慢幻幻幻幻,你看,剩下白骨,白骨乱七八糟堆在一起,所谓狼藉一片,啊,这个时候心里感到又悲又喜,经历这种感觉,为什么叫其心悲喜呢?悲的是可怜我们这短暂之身啊实在不可保,我们这生都在为它操劳,可是它无非最终是死尸一个,感到悲;喜什么呢?喜是感到自己终于知道此身不可爱乐,生起这样的一种喜乐之心。或者说是又喜又悲,又觉得爱乐,又看到不净相,又觉得可悲,所以说悲喜交加,其心悲喜交替之中,渐渐厌患所爱,原来所贪著不舍的东西渐渐地厌离,觉得那不是一件好的东西,这个就叫什么?九想善根发相。这个九想指的是什么呢?是世尊在很多经典里面开示如何观察尸体死亡腐烂直至死亡,一共有九种,九墓墟之观想,这个大家具体要了解这九想分别指的是什么的话,可以去看四念处经,里面专门有个章节讲到如何观察死尸,按照这九个方面去观察,就会生起大怖畏心,就会对治我们对肉身的贪爱,这叫九想善根发相。然后再看,在静定当中忽然看到自己的身体,内身的不清净。从外相上看过去,身体膨胀狼藉,自己身体的白骨从头到脚,就是出现白骨观的境界,看到街上的人,看到他们,哇,都是一个一个的骨架所堆起来的,骨架里面又包着种种不清净之物,因为这是在禅定中所看到的,心越来越安隐,惊悟无常,看到了无常的景象,厌患五欲,对这种五欲生起厌患之心,这个时候就不再执著我人之相,我们以前觉得,唉呀,这个东西是永恒的、是常住的,就是明明有个身体啊,就是明明有个爱乐之处啊,你怎么会说无我无人呢?好,行者经过这样禅定的修习,在禅定这个智慧观当中节节支解,就是把一件事情细细细细地拆开来看,你看看到前面所说的不净之相,看到前面所说的这种骨头啦,这种身体烂坏了,变坏了,等等,心悟无常,因为这是他在禅定当中非常深入地看到,不是原来没有修禅的时候只是听别人说的,凭空想像,那太粗糙,所以他这种厌离心不会很强烈,那么因为厌离心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他也渐渐知道这所谓的我和人原来那种景象其实是虚幻的,那么他对我和人的执著就会渐渐减少,就不会很执著于我人之相,如果他彻底不执著,彻底见到无常,他也就悟到这个无我相,这看他修行的智慧开发的程度不一,所以说此是背舍善根发相,就出现这种情况,他心会生厌离。什么叫背舍善根?背就是我们不是转过身来背朝着它,舍就是舍弃,从原来贪著不舍变成现在的厌患五欲,这为背舍之相,所以这是一种善根发相,故称为背舍善根发相。好,最后一种,“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也就是从自己内身外身到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统统感觉都是不清净的,都不是说真正的美好,都是无常变幻的,都是不可念不可爱不可寄托的,所谓统统称不净之相,他说这样叫作大不净善根发相”。也就是说他这种不净观就更加普遍,因为我们对这个轮回世间的一切只要心存贪爱,必然会投生轮回道其中,这时候行者生起大不净善根发相,那么也断绝了对外在环境的贪爱,从自身到他身,从自我生命他人的生命,从自己的身体到外在的山河大地种种环境,都是作不净想,这叫作不净观善根发相,这是第二。前面那个是感受到妙乐,第二个是生起厌离。

  好,看第三,第三是什么?慈心善根发相。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个时候慈悲喜舍的慈,也就是慈爱的心会自然显露出来,那么其实这里说到慈心善根发相,应该说是慈悲喜舍善根发相,因为原理都一样,慈心的生起和悲心的生起,喜心、舍心的生起,它都跟现在所说的慈心善根发相是一致的,所以这里先名慈心善根发相。好了,如何呢?我们来看原文,“三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注意看还是欲界未到地定,“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得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c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悲喜舍心发相。类此可知也。”这里讲到什么呢?讲到它这个慈悲喜舍这个心发起来的时候,因为这样的功德,心获得安定,而且深入了禅定,所以说慈悲喜舍这是一种功德的显现,那么它内在反过来就是成全他的定力,所以说一个人他这种善良的心,这种善根的心都是内在修证,是内心本体修证的功德所显现出来的,比如这个人他为什么这么慈悲呢,因为他有大智慧,因为他的定慧能力非常强,定慧能力越高,他在外在的功德就越显现,像从这种慈悲喜舍这种四无量心的生起,这种善根的发现来看,就是因为定力深入的缘故,那定深入的缘故,也是因为这种慈悲喜舍之善根功德显现以后,反过来使禅定更趋深入,所以这是一种互动的情况,实际上它是一体的,只是同一个本体它展现不同层面的功用罢了。从定深入角度来看,是讲定力之高低深浅,从智慧角度来讲,是讲智慧之高低,从善根发相来看,讲的是善根显现的多和少。它是一样的。所以因为修止观到欲界未到地定,在这定中的时候忽然心生对众生的慈念,所以说因为对众生生起慈爱之心,然后看到亲人获得快乐他也感到很快乐,发起深入禅定,这样随喜之心产生了,如果没有慈爱的心,看到他人快乐,我们凡夫众生不会觉得快乐,反而会心生嫉妒,心生木然,所以这样的心不可能发起深禅定,但是因为他慈心产生的缘故,看到别人得乐自己很高兴,内心悦愉清净不可为喻,而且还深入了禅定,显现功德的增上,乃至扩展出去,中人怨人,中人就是好像跟他没有仇也没有特别亲厚,普通的这样人,怨人就是跟他有仇的人,有怨恨的人,乃至扩展出去跟他毫无关系的十方五道众生,十方就是上下、东南西北、东西、东南这样整个十个方位法界,五道就是从五个方面去讲五道,从六个方面去讲六道,把阿修罗道撒入天道、畜生道、鬼道之中的话,不另外设一道就叫五道众生,说的是一样的,从这些有情众生当中都是这样慈念为怀,都生起慈心,那么他这样见一切有情众生都怀一颗慈心的时候,他入了这样一个慈心三昧的禅定,那么从禅定起,他的心感到悦乐,那么因为慈心充满的缘故,所以说随所见人颜色常和,不管见到谁,他都和颜悦色,经常看到他的眼神当中会有这种慈爱的光辉,所以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去看一些修行好的师父啊,或者是看到一个修行人他最近修行修得好,你会看到他的眼神充满了慈悲、慈爱,这就是禅定功德显现的缘故,所以这个就叫作慈心善根发相。那么其他的悲喜舍心就从这里去推知吧。好,这里说到了这个第三种善根显现的这种景象。好了,前面所说的这几种,我想,大家如果真的去每天坚持修行打坐,平常这样护持这颗心,一定会产生的,所以有的时候经常讲,我为什么不能像一些人那样有那样一颗好心肠,为什么我没有那样的功德呢?其实你不要一直在那里想,要去行,你去修行,它内在功德显现自然如此,那不是想出来的,就如同爱心是一个人智慧能力的显现,它不是说你去学某种爱的技巧能够产生的,所以说一个我们学佛修行的人都在开发我们自身本具的潜能。

  好,再看第四,四因缘观善根发相。这个善根是什么?体现为能够善加观察因缘法,这个了不起啊。再看,“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还是欲界未到地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这个时候善根是什么?就是出现能够善加观察诸法因缘这样一个善根,那实际上我们看到了,这就是禅定深入以后智慧的增长,这里面有很多的名相,大家可以看一下,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什么叫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这讲的是十二因缘,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取,这样一共是十二因缘,辗转相生,流转三世,顺其之而行为世间之因果,反其之而行为出世间之因果,这就是佛陀所的十二因缘之分。在这些微细的因缘相中,因为禅定力生,智慧觉光力生的缘故,所谓觉悟心生,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因推循、因为观察这个十二因缘而破除人我相,所谓不见人我,那么人我相破除,觉知这种因缘流转相的话,他的心就断除了、远离了这种断常两种边见。断,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生命断灭论,常就是生命恒常论。有的人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不再继续,从此嘎然而止,这叫断灭论。有的人认为生命有个灵魂,它会一直不断不断地投胎,灵魂是不会变的,这就叫常,断和常都是二边,统称为边见,那么因为他觉知无人我而一切皆是因缘贯穿三世而不停地滚动向前,不停地流转,所以说他就远离了断常二种边见,所谓破诸执见得定安,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定就说明什么,得到正定,正定何以故?名为智慧,所以称为正定。如果没有智慧,没有觉知这种因缘,他只是一种定啊定力很深,这个叫作痴定,若执著也叫邪定,这里所说的得定安是讲的正定而安隐,好了,解慧开发。心生法喜,因为觉悟到诸法实相,有了智慧生起,就会心生法喜,所以法喜从哪里来?从智慧中来,为什么有时候有人听师父讲经听完以后,哇,高兴,非常欢喜,这就叫法喜,因闻法因知法因悟法而感到欢喜,这叫法喜。世界上有个很美妙的喜称为法喜,这种法喜不同于我们平常吃了一个好东西那样欢喜,好东西吃完了,马上过不久他肚子又饿了,有什么用啊?今年非常快乐地享受过一段时光,回过头来再去看的时候,一点意义都没有。但是,如果我们好好修行,因为获得智慧所产生这种欢喜它是不断的,它可以带上永生永世,它哪里是世间这种粗俗的喜乐所能相比的,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想往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样的人生境界。那怎样才能获得这些东西呢?必须去修行,必须解行相应,去实修实证方能获得,凭空想像是想不到的。你不去修行,想真正地生起这种信心、增长信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好,这个时候因为心生法喜自然不念世间之事,世间那些什么可爱的东西对他来讲没什么好追求了。前面是说到十二因缘,那么他这种智慧明利的时候、善观察因缘的时候,他也可以观察什么?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这样细细地分别,去观察它的因缘,也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人我,离断常,破诸行而执见,你能达到吗?什么叫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这略微一说,五阴很清楚,色受想行识五种蕴,因为凡夫心执取的缘故,所以把这个称为叫作阴,阴就是阴蔽,阴蔽、覆盖使我们的光明觉性不能显现,因为我们对这五蕴执取,所以五取蕴也称为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东西,受想行识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身心层面合起来,我们平常就是把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以为是我,执著以此为我相,这就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但是细细的在禅定心中生起这种因缘善根发相的时候、因缘观的时候,可以从因缘的角度去一一细细地观察,推循三世这种因缘了不可得,因为它并无实体可有,而是缘起性空,乃至十二处,十二处指的是什么呢?十二处,六根对六尘加起来十二。那么十八界呢?三六十八,根尘识,根尘识分别根有六、尘有六、识有六,三六十八称为十八界,这无非是把我人身心分成粗和细而已,大家理解吧?根尘识各六三六十八,十八界。比如识界:眼识、耳识,鼻舌身识、意识,对不对?比如尘,色尘,声尘,耳朵听是声尘嘛,眼睛看是色尘,大家一一对应,就可以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所以把它进行界定细细地分别,其实它们并无界限,但因为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深入地观察,所以不妨把它界定为十八界,一一界进行辨析推循,那么这种因缘观善根产生的时候,就能觉破因缘所生法,所以称为因缘善根发相,这个智慧很重要,这个大家联系一下七净门和禅观诸境中里面有讲到第几种智慧谈到这个觉缘智,对不对?觉察到因缘的产生。这个是相通的。

  好了,再看第五种,五念佛善根发相。什么叫念佛善根发相,看一下,“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净。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就读到这里,这里说到一个什么呢?念佛善根发相,实际上从这里我们看到,依然是在未到地定中,身心感到空寂忽然忆念,这时候强烈地感觉到诸佛之功德、念佛之功德,为什么这个时候会突然产生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之想呢?这个很正常啊,自己通过修行,佛性逐渐得到开显,由此推知,那诸佛菩萨功德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因为禅定修习得定的缘故,自然会生忆念诸佛功德这样一个景像而不足为奇,当忆念起佛之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种种不可思议境界的时候,对于行者是有极大的加持力的,因为这个时候强烈地生起了对佛的爱敬之心,那么三昧禅定自然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逸、无诸恶想,因为念佛有极大之功德,凡夫众生若能忆念佛陀之功德,它具备有极大的加持力和消除罪业、增进功德的作用,何以故呢?因为诸佛世尊无量劫来修习菩提善根,生生世世回向给我们众生,所以我们仅仅是念到佛的形象、念到佛的功德,其功德加持力都不可思议,因为忆念诸佛功德不可思议的缘故,会使行者的禅定三昧快速增上,而且他从禅定起来以后,自己会感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这是念佛三昧相的显现。念佛三昧这里也看出来了,这是什么样一种定境呢?他的心会安住在佛陀的功德中,整个身心禅定境界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诸佛世尊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相好,这样如此感应道交,念佛忆念不忘,所以称为念佛三昧。这里所讲的念佛三昧指的就是念佛功德之三昧。

  好,我们就说到这个念佛三昧,下面还有一种情况。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身心澄净,这个时候出现什么情况?对诸佛妙法产生觉悟之心,所谓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等。“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这所谓六念法,念处就讲四念处,正勤讲的四正勤,如意讲四如意足,根力讲五根五力,觉道是讲七觉知八正道,空无相无作讲的是三解脱门,六度诸波罗蜜这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密,神通五眼六通这些变化神变等等无量无边,一切法门这个时候会显现出来,心开意解而得开悟,这个时候因为在禅定中修习止观的缘故,靠自身心之体验而觉知这些法的存在,这个我们今天就不一一地讲了,所以说这里面应该说细细地加以分别、广为分别,所以是中应广分别意思就是这样,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里面在总说前面这五种善根发相,这五种善根的发相都是因为制心一处的缘故,制心一处就是整个修行止观法门的精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在佛的遗教经中有这样一句: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大家当勤精进,努力修行,若心能得专一,就是今天所说的达至欲界未到地定,那么如是止观交修,则无量功德法门将由此开显,这就是禅定止观殊胜妙用不可思议的功德道力。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下面的我们下一次再讲。好,我们作个结行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获得利乐唯一处,大觉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圣者等,唯愿长久如宝幢。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以我们今天听经闻法、讲法的功德,我们三世所造及一切众生三世所造的有漏功德,及诸佛菩萨三世所造无漏功德都聚集在一起,连同我们自己的身体及所用用的一切受用物都聚集在一起,回向于法界无量无边如母有情,愿他们都能够离苦得乐,究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以如是发心作为回向,结束今天晚上我们的讲解。

  《童蒙止观》第十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请大家一起随我合掌,端身正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难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我们作好这样的发心,进入今天的讲题。

  今天我们是第十讲,第十讲承前面已经讲到善根发相第七。善根发相有两种,一种是外善根发相,一种是内善根发相。那么讲到内善根发相就是所谓种种禅定法门的善根开发,分为三种意思,第一种意思讲明白善根发相一共有五种善根发相,这个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二种,第二种讲的是如何分别真伪。第三者讲的是明白如何用止观来长养诸种善根。我们今天讲第二种如何辨别真伪。我们先看下原文。

  “二辨别真伪。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异境界。或时其心闇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辨才神通感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辨别真伪可以分两大点来说。首先要辨别哪些是伪禅,何谓真禅。先讲何谓伪禅,伪禅就是说种种现象,虽然种种神奇,但是不是我们真正要修的禅定。很显然,修禅去辨别这些非常非常之重要。根据我们刚才所读的就知道,如果不加辩别的话,胡乱行持,念着不舍,那就是堕入鬼神恶道之中的果报,心性诳乱,失去正法。所以不可不仔细辩查。是什么样的一种邪伪之相呢?所谓邪伪者,就是说看起来好象是那么一回事,但实际上不是,而且还是偏邪,名为邪伪。讲到这个邪伪禅发相,就是前面所说的,在修行止观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象前面所说的善根发相的时候,随因其所发之法而感觉到,或者身体骚动;或者感觉身体很重,就象被物体所重压着镇压着;或者感觉到有时身体轻飘飘的,好象要飞起来一样;或者这个时候感觉到捆绑了一样。或者感觉到逶迤垂熟,逶迤就是精禅衰退的样子,垂熟就是头低着好象无精打采一样。“或时煎寒”,发冷,一阵阵的。“或时壮热”,壮热就是非常地热。“或见种种异境界”,或见种种稀奇古怪的境界,种种异境界。或者有时候感觉他的心非常的暗蔽,什么都好象不能明白,整个人迷迷糊糊的,昏昏暗暗。或者这个时候起种种恶觉观,感觉很不好,就象有的人说的,我一边念佛一边生起这种恶念。或者这个时候感觉念头不断地向外攀缘散乱,散乱在种种这些繁杂的杂事上,虽然他也在想明天我要不要去放生呢,放生是放多少条呢等等,这些都是繁乱的善事,但是心念这个时候是外散,不能控制。“或时欢喜躁动”,有的时候欢喜,很高兴,所谓的兴奋,这时候是躁动不安的状态,失去这种宁静。或者这个时候感觉忧愁思,心里很忧愁,或者不断地思索着,引发种种悲情,所谓悲思。或者这个时候可能感觉恶触身毛惊竖,恶触就是感觉到这种接触的感觉很不好,全身的汉毛孔都惊竖起来。“或时大乐昏醉”,大乐昏醉就是这时候他感觉好象非常地殊胜,全身心感觉好象非常地舒服,但是却是一种昏迷沉醉的感觉,就象喝醉了酒一样。

  “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在随着修禅定的时候,前述种种邪法统统暴发出来,这种情况就叫做邪伪,若人执着于此,入此定则名为邪定,邪定就是他心定在此境界上就称为邪定。如果人心生爱着,那就危险了,贪着不舍,觉得这种境界太好了,天天希望进入这种境界,称此为善境界并且心生爱着,那么就会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与鬼神之法相应,迷失正道。大家要注意看这一段。如果对这种境界心生爱着,那么非常容易跟这些鬼神法相应,为什么呢?这个跟鬼神法相应以后,他会失心颠狂,我们平常所说的走火入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失心把自已这个正念禅心迷失了,然后表现为颠表现为狂。这个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鬼神,因为这些鬼神有一定的神通,他知道有些人念着他所修的这个邪法,那么鬼神就会加持你,即所谓加势力,也就是说鬼神通过与你心性相通增加了你这种贪着邪法的力量,然后让你开发种种邪定邪智,也有定,智就是慧,但是是邪的,甚至辩才神通,讲经说法好象感觉能言善道,好象你也有一些神通,这神通哪里来的,鬼神加持的缘故,加势力的缘故。如是内心贪着邪伪禅定而蒙鬼神加持引发的神通,以及种种邪定邪智辩才等等。这样表面看上去这个人是不能得道了,以此这个人就惑动世人,世间的人凡夫俗子基本上都看外在的这种有没有灵异之相,我们有很多人在世间法中贪求的也是这些东西,所以说惑动世人,这里面有很大的欺骗性,也能够牵动世俗的凡人。凡愚见者,这些凡人俗人愚痴的人见到这个人就会说这个人得到道果了,而且大家都统统地相信他,臣服,所谓皆悉信伏。虽然外在上世人信伏这样的人,但是这个人其内心实际上是颠倒的。“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这个人生前贪着鬼神附以他的神通,行这种鬼法,然后他一上坐一打坐他就来了,就有感觉了,行种种的恶法,这样的人就会堕入鬼神道中,永远不能值遇佛陀。如果这样打坐的时候多行恶法,有句话叫多行恶法必自毖,这种恶业如果很沉重就会堕入到地狱道中。所以说这种法生时就与鬼神为伍,死后堕入鬼神道中,如果恶业重还会堕入地狱道中。所以说行者修止观如果证得这样禅定现象和这样种种邪伪的禅定相,应当马上去除之,所谓当即却之,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不是正道,这点很重要。你看我们前面说种种邪伪禅相的时候,一般用功修行的人,他一边摸索一边修行,就象跟着,更何况很多人自已在那里盲修瞎练,很少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如理如法地去进行修练,那么用功人的这种境界也是难免的。实际上我们在正修止观在用功加功的时候都是真心和妄心交织在一起的,内魔与外魔群起,这时候最关键要善加辩别。所以这样的邪定一旦心生染着,如果不以这个正念分明,稍有不慎,那么就是天上地下,其害无穷。所以说是毫厘之差,天镶之别,所以要非常地慎重。象这种邪伪禅定境界非常地繁复,很多,各种现象都有。但是一律不可生爱着之心,有爱着之心就会有如上所说的这种鬼神法,就会着上来。古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枯木弹琴错谬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从这里面看,更加让我们坚信学佛学禅的人依止善知识修行有多么的重要。在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修行如何修行之前,修行是一件不重要的事情,这样勉强地去修行其实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一看到出现这种邪禅邪定的人,感觉好象他就是一个得道人一样,他充满了诱惑性,大家皆悉信伏,肯定会依之而学,那这样的人就会妄言说愚怒痴就是戒定慧,大家经常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等妖言惑众之言,以此唯识。其实大家不知道,这些的修行者内心颠倒,可以说是专行鬼法,所谓的看其人堂堂一个道人相,如果你去观察他的行为,其实是专行魔道,这样的人果报非常的不好,堕入魔鬼神道中,不能遇佛,甚至堕入地狱道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完全是两条道路,所谓的一迷一悟,绝然不同,一个朝左一个朝右,一个朝上一个朝下,所以这两个道路想交汇是不可能的,这是越走越远的,当然就见不到佛了。所以我们一个修禅的人首先要知道,禅定中不管发生什么样殊胜境象,皆不可心生贪着,不可寻其法,顺其道,愈着愈深,这些没有用的。可以讲,如果魔王专门来破坏修道的人,破损他的道行,那么这个时候就是魔王大行其道的时候。所以修行者要非常地警惕,于一世境相不可心生贪着,如果心生贪着要马上去除,去除的方法就是去除内心的贪着,所谓贪着都为我,若不贪着一切即名善境界。这个要牢牢地记住,怎么却之。

  其实我们看前面的种种魔境,无非就是种种令我们感到非常可乐可喜之事,种种让我们感到恐惧害怕之事,种种让我们感到不能明了迷醉之事,这些统统是魔境,而其中以显现种种为神通为主要。也就是说,若人贪着神通而修法,以神通为解脱,那就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人不为其所动,不为求神通而解脱,不为刚才所说的,见好的心生贪爱,见恐惧的不好心生嗔恚心生恐惧,对这种昏迷境界不知不觉境界不乐着,所谓从迷醉乡中醒来,朗朗正念,这样就能走在正道上,就会走上一个了解生死圆成佛道的道路。所以修行的人应该端正其心,沉其意,不染不着,不惊不怖,不喜不怒,能够做到远离嗔爱二种过失,在其中不生分别,念念无着,念念无生,念念禅喜,念念正觉,那么必然能够照破这种邪魔的阴暗,而得到法性的光明,如果产生丝毫的情境染着就会堕落鬼道魔道中去。所以古人有这样一句话,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片语情深万劫之所,所以听到这句话应该心生怖畏,不可不小必啊。

  象这样的情况很多,举个例子,比如说以前有一个修行的人,他打坐的时候勇猛精进,因为勇猛精进他很容易就得定,可以他得这个定中他显现种种境界,比如说大家听说过的,有一个人说他每当打坐入定的时候就会看到一只大蜘蛛,那只大蜘蛛个子特别大,样子好象挺有意思的,所以他每一次打坐都会见到这个境界,然后他请问他的师父,他说:师父,我每次打坐都会看到一只很大很大的蜘蛛,他感觉这样修得挺好的,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境界,然后师父跟他说,这样吧,你下次打坐的时候我给你一个毛笔,然后再看到这个蜘蛛你就在他肚皮上打个叉作个记号,然后再看。好了,他就去打坐了,然后一打坐,这个境界真的又现起来了,他说,哎呀我又有这个境界了,然后他想起师父说的话,就用毛笔在这个蜘蛛的肚皮上画了个叉作了个记号,然后就出定去跟他师父讲,师父说,好,你现在去把你的肚皮掀开来看看,他掀开一看,呵,自已的肚皮上画了一个叉,哈,这是禅定中出现的一种境相,因为他在禅定过程中是陷入一种昏昏昧昧的状态,所以心生爱染,所以故有此事。

  还有人举这样一个公案。古时候有一个修行者勇猛精进地修行,然后渐渐地心得定,定中生快乐,这个时候他喜笑颜开,就笑了,这时候有位善知识看到就问他,你在定中为什么要笑啊?他说我在打坐中看到有金毛狮子来跟我欢喜作乐陪我玩很高兴所以我就笑了。善知识就告诉他,这时候是魔王在扰乱,是投你所好而来的,你要知道修定中所见的一切都是虚幻,切勿执着啊,这个时候就给他一把剪刀,告诉他说,如果这个金毛狮子再来与你相遇,你就拿这把剪刀刺他,点给他看。这个修行者就造做,果然在定中他又看到这个金毛狮子来了,他就拿剪刀向他刺过去,哎呀,后来他感觉自已的肉很痛,回头一看,眼睛睁看一看,原来是刺在自已的腿上。可见魔王是专门这样来扰乱行者的,毁破他的道业。可见一个修行人用功的时候要时时提防,如护眼珠,不要让自已陷入魔境中。这个时候不生染着,这是最重要的修行者去除魔境的方法。好了,下面详解,看原文。

  “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这讲的就是如何去除这种执着的口诀吧。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我们前面讲修止观的时候讲过,修止,觉知他的虚狂不实性,而心不生贪着,所以认识了他的虚狂性,那么就会正心而不会受它,不去受这种境界,也不贪着这种境界,那这种境界自然调谢变灭。这是一种叫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所以往往贪着的境界都是以此为实而导致的,所以应该有这样的正念正观,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这是对治的方法。一方面讲到要谨慎对治,不可忽略,另一方面讲如何对治,觉之虚幻不实心自然不生染着。好了,前面讲到种种的邪伪禅发相,第二讲到辨真正禅发相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下面来明白第二种意来辨别真正的禅发相,我们来看原文。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憺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好了,这里说到第二种,这里讲真正禅发相应该怎么样的,也就是说,如果进入上面所说的种种邪禅发相时,随一一这种禅定境界开发出来的时候,如果能够马上的与觉与定相应,觉就是明明了了而不贪着,而不染着,而不执着,于定就是说内心不动,不生这种动摇之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定心之相,一个是定,一个是觉,如果我们在遇到这种种境界的时候,努力地修习,是与觉与定相应,那么就会产生这样的善根发相。空明清净,空明就是空空然无有障碍,明,明明然,无有不知,清净,讲的就是没有污染没有浑浊,是这个意思,清净就是得定的境相,空明就是得慧的境相。所以都是定慧双运,所以内心感到喜悦,这种喜悦不是因为对外界的贪着而产生的,而是内心自发自生产生的喜悦,所以淡然快乐,这种快乐不同于欲爱而生之快乐,是内心恬淡宁静之乐。无有覆盖,不会象这种平常说的谄曲,好象有什么东西埋在心里,开明喜悦,没有一种压抑之感,善心开发,那些优秀的品质如慈悲喜舍这种善心都逐渐地开发出来,而且伴随着信敬增长,对师长对佛法对三宝这种信心和恭敬心不断地增长,智鉴分明,这个人有智慧,所谓智知者明,知人者智,智慧增长,同时身心柔软,不会感到粗重寒涩,微妙虚寂,身心这种微妙境界都能觉察,虚虚冥冥,寂然不动的静定,所谓微妙虚寂,这是禅定所产生的快乐,也是心的一种洞察的敏锐,所谓能知微妙虚寂之境。同时生起出离心来,厌患世间,对世间这些轮回之法没有什么觉得好的,生厌患之心,自身达到无为无欲,没有什么一定要什么样的去强行造作某事,内心可以讲没什么欲念。出入自在,什么叫出入自在?入定和出定自由自在,入定多久出定多久都能自已把握,也可以理解为无论什么境界,进去和出去都能得自在,所谓的拿得起放得下,这就是正发禅相。这是正禅定,跟前面的绝然不同,由此可见,这个正禅发相是善心功德的发相,大家一定要辨别清楚。前面是贪着外在的东西,对内在的心里感受而心生贪着,心生取舍,而这个是内心自然增长这些东西,其中的关键是觉和定,在禅定时种种现象产生时要觉要定,若能如是实现种种出世间的功德,那这就是与正禅相应。所以这方面的法要广学,不可不知,我们只有把这种对的和不对的,正的和邪的,真的和伪的一一辩别清楚,直拽心法和心怀,这样我们才能够免于歧途,这样才能够获得修道的安乐。对于一个来依善知识修行的行者来说,平常学习的就是要做这个东西。所以有时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听完以后就可以了,而是要当下的因缘当处的因缘时时不断地去广学去辩别,要做到自已对这些东西一点都没有障碍,要非常清楚了达的时候,这样这个人才能够自已独自地坐禅。否则的话,因为人的这颗心有时候非常的贪着,甚至微细难察,他自已感觉好象是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境界中,其实已经错了他都不知道,所以必须依止善知识修行,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下面继续讲一个譬喻,这个譬喻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这个总说,如何辩别前面说的邪和正呢,要明白这样一个问题,你看我们跟恶人长期共事,天天在一起互相相处,最后也不太感觉恶在哪里,然后跟善人长期共事,久久久久地看到都是善的,他也不再觉得我的行为有何善可言,这所谓的不知不觉,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我们在修禅定当中的时候,这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如果不善于辩别,那么很容易就会误入歧途。在《后汉书》有这样一篇文章,若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已则化矣,若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已则化矣,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跟善人交往就如同入芝兰之室,闻香之气久久不见其香,为什么,与他人化了,所以不知不觉。如果跟恶人相交,就象到了一个卖鱼的市场上,他一久了他也不觉得他臭,为什么,跟他融化了。所以要辨别禅发相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从中区别分来,用定与觉来对治,所以平常的时候要广学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是便名为辩别禅定的邪伪之相。我们讲到禅定的内禅发相的时候已经讲完前面的一二两点,先辩明种种禅相,有五种,然后抉择真伪,第三要明白如何来正修行,面对这种善根发相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增长我们种种善根,好了,我们来看第三部分。看原文。

  “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具如前说略示大意矣。”这第三点就再次地强调这个止观,因为我们这篇《童蒙止观》在各个方面按照次第的方式一一地为我们阐述这个止观法门。在这个善根发相的时候我们要善加调治,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止观长养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在在坐中的时候内外一切善根开发之时,应该用止观交修的方式让他增进,切不可乱投要时,一会修止一会修观,不是这样的,所以该止则止该观则观。如何修这个止观法门如何抉择呢?就象我们前面讲的正修那一章所详细解说的那样,这里稍为略提其义。好了,讲到这里就把这个第七章善根发相全部说完了。讲完这一章讲止观讲到此处,让我们明了止观种种坐禅所显现,同时告诉我们善根所显现的时候如果不加以抉择,那会有魔事,若贪着其中魔事就会越来越甚,一入魔道则永劫不复。所以接下来的部分我们会讲到抉择魔事第八,详细地把魔事一一介绍,在下一章节中就会专门讲到这种魔扰的情况。

  然后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这个修习止观跟事间万事一样,有他好也有他不好的一面,修了止观肯定会产生种种善根发相,因此善根发相同时又会导致我们可能会走上魔事邪止的道路,我们关键是要认清其中的关键,不能因为说修止观修禅定会出现种种魔事我就不修止观了,你不修止观不去除这些魔境你如何能成佛呢?你如何能增长自已的善根呢?所以这叫因业江时,应该如是怎么思维呢?所谓止观会遇种种魔境,首先第一我们要想到,去做必然会有现象,正常;其次,之所以陷入魔境不舍乃是因为不依善知识修习,我们自我固执胡乱修习的缘故,如果我们能够信善知识修行,善加调整,那么怎么会遭遇魔事呢?所以这是一个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因为修禅定会得到种种的快乐,修习止观会有种种善根发相,那么就心生爱染,心生爱染虽然可以很快地让一个人得到现实的利益,可以使一个人心生安乐内心愉悦,但是若贪着其中,还是会遭遇种种魔境,还是会偏离正道。所以我们不可因为说修禅定有很多的功德,就认为我修行就是要这样去追求种种禅定的这些境界,如刚才所说的邪禅的善根发相,甚至种种神通境界等等,所以这两种都是偏执,我们要认识,这个好和坏都是同时的,关键是我们要抉善而从之,知恶而去之。所以修行人要集资净障,就是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就这个意思,这样就走在正路上,也可以说它是中道。不可草草率率,轻举蛮进,亦不可懵懵懂懂,心生退却,所谓禅宗讲一句话叫高推圣境;另一方面觉得成佛做主很容易,这是我们修行人心的两种过失。一种人他很容易变成狂,一种人就是所谓的自卑,就象孔子所说的狷,就是一种过份的自卑,入宝山而空手而回,所以这两种极端的心态都要去除。所以学佛修行是一件很科学很严谨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关键就是看你是不是正在正道上,是不是真正地去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我们今天稍为讲了善根发相的后面两点,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应该继续地深入去思维这个道理。

  我们这次讲天台小止观,当然,目的不是通过这样的讲解细细地把整个的如何修行戒定慧修行止观,整个的从开始到最后整个的方方面面都详细地加以解说,最重要还是提纲契领地为大家打下这个禅修的基础。那么已经进入禅修确实是走在刚才前面所说的依教奉行的正路上者,他可以通过学习这个增进他,对于还没有进入禅修,平常修行还没有进个这个止观状态的人,对他宣讲这个对他也是一种鼓舞,对他也是一种提醒。刚才前面已说过,修止观者不止限于坐,坐中还是非坐中都有修习止观之意,就象开篇时候智者大师说的,“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等等,然后智者大师还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你看智者大师这样开篇,其实前面的这首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在说止观的道理。刚才讲了,修止观坐禅也好,没有修止观坐禅也好,凡是学佛修行的人,不管你修什么善行,学什么善行,学什么善法,都离不开止观修行的要义,所以大家通过这样的听闻增进我们的修行,迷途者知返,错误者赶快纠正,若怀功高我慢者赶快放下你的功高我慢,总而言之,大家要即此善法来增进自已,明辨是非,远离魔事。

  同时我们在这里也看到,从字里行间也看到了,智者大师话虽然不多,但说出来的话都很有份量,比如这种辨别正邪这种禅观诸境,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当时讲这个童蒙止观的时候,智者大师应俗兄陈针的邀请,给他略开示法义,但真正地讲下去的时候,未加详细辩别之处非常之多,所以我们要知道修止观坐禅修行离不开善知识的重要,其实智者大师在这里和在前面穿插地都有讲到。我们现在很多学佛修行的同修也有很多在坐禅,他自已在那里坐禅,或者他根据某本书在坐禅,或者他这里听一下那里听一下,然后他自已听完了再想想再坐坐,然后自已得出一个结论,然后在那里坐禅,坐完以后出现的种种觉受和境界他是如何辩别的呢?他也不一定去寻求善知识的印证,此处并未从善知识处求得法要,前面中间也未按善知识正教而行持,到行持完产生一个结果他也没有按照善知识所示所印证的方式来认识,所以他这样一再一再地自我固执地修行,那这样时间长了他就逐渐偏离正道。所以今天修禅人情况非常多,有的人他自已修,有的人可能他好象也有师父,但是他跟着师父也有不同,今天跟这个师父,明天跟那个师父,因为他在真正的不同的师父的各种教言当中他听不出这种共同的东西,他不知道前后左右这种次第关系,这样他这边受持一下那边受持一下,那最后肯定乱掉了。好果他说他自已不乱,那也是他自已想出来的,这些都是一种偏执,都不可能使我们走上正确的修禅道路,其实今天很多的修禅的人出现问题原因就在这里。也有的人修禅修了半天修了好几年也不见结果,最后你看他的修行见解你听起来非常低下,但他自已觉得很高很高明,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就象今天所说的这样,辩别二种禅发诸相正邪的时候讲了这样一句话,“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这是不知不觉的,到了最后,明明是在贪着,他自已不觉得在贪着,明明是功高我慢,他不觉得我自已是功高我慢,你跟他说你要忏悔,他说我有在忏悔,你跟他说你要精进,他说我有在精进,你跟他说你要依止善知识修行不可自我固执,他说我有依止善知识修行,我没有自我固执,听起来是这样,而实际上不是,因为他没有深入地依止,没有真正地依止,所以这也是一种魔式,所以要分辩开来。所谓魔,他有魔人的,分辩不清,如果魔个个都是头上长角,象以前看电影一样,这是好人,那是坏人,眼睛大大的就是好人,眼睛小小的就是坏人,那修行不是太简单了,对不对?其实我们很多人把修行看作太简单了,虽然如此,但是越往细处走越往深处走的时候,往往很多人到这里裹足不前,修行人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

  比如说说到一个信心,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很多人说信心我有,但是他信心经得起考验吗?越考验他信心好象越看不见了,如果能经得起考验越显示他的信心的坚固和深入,对不对,坐禅修行也是这样。所以大家要善加觉察自已修行道路上遇到的这些问题自已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能够这样正思维,就能够去除这种障碍,继续大踏步地向前进。这里所说的一切都是想利益大家,所以大家用心听听,好好地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连续实际地修行,深入地去看自已,所谓的止观止观,都是建立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样一个基础上的,只要反复深入地自净其意而选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这个人肯定是走在正修行的基础上的,但是一定要用深心去走用正心去走才行。就如同弥勒菩萨发愿偈里面所说的那样,“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智”,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常常地自我忏悔,然后以道德的方式劝助一切,然后让他们能够归命诸佛,归命诸佛其实是归命智慧,即是归命善知识,所以能够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努力去做,择法,最后证法,那这可以说是经上所说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的成佛之路。所以我们既然是三宝弟子,那么应该亦步亦趋,如是而行,是名为要。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来做个回向。又说到回向,回向非常重要,要想使我们所修一切善法善行从有漏功德转为无漏功德,应该如法回向,要随顺着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以这样发心,然后心里要观想清楚,再念诵这个回向文。要把我们自已眼前当下过去未来三世所造一切功德以及一切众生所造的一切有漏功德和诸佛菩萨三世所造的一切无漏功德都聚集在一起回向,回向给充满虚空之际的有情父母,愿他们都能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所以要这样的发心回向,然后把自已的身体,身体所受用,一切的一切都回向给法界,如是观想毕则来念这个回向文。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好,就到这里,弥勒尊佛!谢谢大家!

  《童蒙止观》第十一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好,大家现在端身正意,合掌恭敬,生忏悔心、渴仰心、难遭难遇心,发大愿进入今天要开始的听经闻法的行为。今天我有些感冒,声音不是很大,大家要聚精会神认真地听。好,我们一起来合掌称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无论做任何善行,行任何善法,都要断除法器之三过,闻法六过,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好,如是调整自己的身语意,让我们进入今天晚上的讲课。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是第十讲觉知魔事第八,前面从最初的第一章,讲到上一章的善根发相第七,已经全部讲完了。今天所要讲的是在坐禅修法的过程中有哪些魔事,那么前面告诉我们哪些是善根发相,今天主要知道哪些是魔事。魔事,“魔”之一字大已经非常熟悉,那究竟以何为魔呢?什么是魔事呢,我们今天就要细细地辨别一番,我们来看经文“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先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魔,按照古印度的,就是佛陀当时讲经的时候是用梵音来讲经的,梵音称为魔罗,秦言杀者,秦就是智者大师过去的朝代秦朝的时候称其为杀者,它能夺去修行人的功德之财,功德之财即是内财,就是修行者他所具备的内心的功德、品质,称为是功德之财,广说有七圣财等等,就是指的这个功德之财,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善根福德。它能够杀修行人智慧之命,就是说破坏人的慧命,我们把智慧的增长比喻为是一个生命的成长,那么杀行人智慧之命,就是使人失去智慧而陷入愚痴当中,所以说名之为恶魔,所以这个魔是恶,非是善,它会破损我们的功德,会夺去我们的智慧,所以它是恶魔。那么魔字已经解释完了,事者,什么叫事呢?魔事是什么意思呢?比较一下,比如说佛都是以功德智慧的力量来度脱罪苦的众生,得到涅槃的果实,他以此为事,而魔却常常反过来,是以破坏众生善根、令它流转生死苦海作为它的事,这就是所谓魔事的事的意思,由此可知,魔事即是恶事,是恶魔所做事,它都是以破人善根令人流转生死为事的,这是魔事的意义。好,若能安心正道,仍需善识魔事,要想能够把心安住在正道上不迷失,那就必须善加识别种种的魔事,觉知魔事非常之必要。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修道修得越深,道越高,他这个时候才会真正知道说什么什么是魔事,那么修道修不深的人,他不知不觉处在魔境中,他并不认识,所以说叫道高方知魔盛,这里打个比方,一个人在屋子里面,粗粗看过去屋子非常干净,没有任何的灰尘,当一束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灰尘,这时候他看到了。所以说看到这么多灰尘,它本来就有,因为看不清楚所以认为没有。一样的道理,一个人修行不深入,他不知道自己整个行为都处在魔境中,必须待到智慧觉醒,善根带来的光芒照射进来的时候,他才看到满屋子的灰尘,大家如果能理解这个的话,就会理解这句话,“是故道高方知魔盛”,可见魔境不易觉察,需要深心修道,方可易于辨别,所以若想继续安心正道往下修行,必须善加识别魔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这一讲的意义所在。

  好了,这里魔事分为四种,看原文,“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有四种魔,所谓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以及鬼神魔,这个文字不难理解。阴入界魔,阴就是五阴的阴,入就是十二入的入,界就是十八界的界,分别来表示我们身心状况的。烦恼魔从根本烦恼上来说指的是贪嗔痴慢疑,由此引申出来的支分的众多随缘烦恼,都把它归到烦恼魔里去。第三个就是讲死魔,死魔就是讲死亡。好了,再看下面原文,“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今不分别鬼神魔相。”这个三种指的就是前面的三种,都是世间人所常有的事情,都随人的自己心所生,烦恼也由心死,阴入界魔也是由心生,死魔亦是由心生,今天不一一进行分别了。

  那至于后面这第四种鬼神魔相,下面就加以辨别一番,这个大家所不太了解的。好,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下面是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魅,二者是堆剔鬼,三是魔军。下面一一来说,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好,我们先一一地销文解义,然后再整体地理解一下,这里说到一个魔——鬼神魔,叫精魅十二时兽,这精魅为什么配合这十二个时辰来说呢?这里说十二时兽,十二时辰大家略微了知一下,很多同修也都知道了,半夜的时候,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这个称为子时,两点到三点这个称为丑时,三点到五点这个称为寅时,下面以此类推,一共有十二个支分。然后子时从十二生肖上配对的是鼠,老鼠的鼠,丑时配对的是牛,寅时配对的是虎,下面的依此类推,具体的对应关系,大家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我今天就不一一地说明了。对于这样关系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修禅,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精魅,它都是按照不同的时辰变化而来,按照我们过去传统中这种说法和古人智慧的认识,我们会知道,这个时辰与动物之间、与宇宙生灵之间,它的活跃期,它的生命态是有密切关联的。下面所说的种种十二时兽的状况,很明显看出来一点:如果这个时辰是属于这一类众生的时辰,那么它这个时候就特别的活跃,往往在这个时候,相关的这些时兽精魅就会趁在这个时辰来扰乱修行者,所以这个时辰和众生的种类相配对,这点作为一个修道者也需了解。它怎么个来呢?我们来看看“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它不一定的,变化作种种的形状色相,有的时候它会化作少女或者老人这样的形状,甚至它会化作那种令人怖畏的身体形状,不一定的,都来扰乱迷惑修行的人,然后这些精魅,它这样想扰乱行人,都各自刚好趁着它所对应的时辰而来,所谓各当其时而来,我们就是要细细地辨别,善须别识“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已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这里分别一一对应地讲了,这里要提醒的一点就是说,举个例子,比如说是在巳时时候来,那巳时一般对应的时间是什么时间呢?这里呢,七点到九点是辰时,讲早上七点到九点是属于那种龙啊鳖之类的时间,九点到十一点就属于蛇类的时间,在这个时辰里面,蛇蟒之类的动物它特别活跃,相关的这些精魅它就会趁这个时辰活跃期这种力量来扰乱行人,我们知道蛇、蟒类,反正是属于这类的动物都一样,你比如说后面说到戌时,戌在十二生肖中是狗,那么狗类呢,像豺狼啊这些都属于犬类,相关的它们这些动物习性上是相近的,在大宇宙大自然中它的习性是相通的,于配对的这些时辰而活跃,好了,下面不一一地说了,大家可以慢慢去找相关资料研究一番。那么这种情况存在不存在呢?当然有存在,确实是配合着这个时辰而显现为不同的状况。我记得以前,我当时还是个在家居士,看到佛经很想修行,然后按照里面所说的持咒啊,观想啊,那个时候每当到中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天当中某些特定的时辰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在打坐不久就会感觉到好像有人来抱持,这个时候景象特别明显,比如说见到种种的形状,蛇的样子啊,狼的样子,这讲心里面的景象。比如说睡着醒来,就是打坐之中迷迷糊糊睡着,突然感觉有人或是有东西来拉着脚啊,或者来接触身体啊,等等。有的时候在心魔当中还是能看见东西的,后来看到这本《童蒙止观》,细细去对照一番,发现确有其事。这个因为在大宇宙大自然当中啊,这个时节啊,这个气,我们讲是一种活跃气,那么大宇宙之间互相都是相通的,一个坐禅行人息心静虑,他就能觉知这些,变得更为敏感于这些事物的存在,那么作为一个坐禅行者修行,必须善加识别这些东西,对我们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都属于魔事。当时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想起智者大师在《童蒙止观》说的这些话,当时我就按照这里所说的办法对此进行诃责果然有效。那其实当时遇到种种遭遇的魔境,跟自己没有持戒修行也有关系,因为那个时候刚刚看佛书,又没有善知识引导,自己胡乱就开始修习了,因为平常没有持戒来修行,没有善知识提点,所以说有一种急于求成自作主张的情况在,然后陷入这样的境界当中又不知道如何识别,所以说经常遭遇魔境很正常的。这里说了你如果知道了这层关系,就直接说它的名字,比如说在这个时辰,这个人老是看到这种牛类的,牛,大家知道是丑时,这个时候你能够善加识别出来,直接呵责他,那这种境界很快就会凋谢、变灭,往往因为有外扰的缘故,这个很正常,外界之所以能扰动内界,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当中都有这些东西,也就是我们作为人,人道中的人,他的内心不一而足,有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境界进入畜生道的境界,有的时候进入的是饿鬼道境界,那么进入畜生道境界的时候很容易与畜生道感通,进入饿鬼道境界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和饿鬼道感通,人道从内在看仍然有六道之影子在,因为所谓六道轮回都是六道这种种子心遇缘而流转的,所以在人界当中依然会有六道的境界,也有圣贤道的境界,罗汉、菩萨、佛陀等等,这不足为奇。你看有人活着,他是如此的贪婪、如此的狡诈,他这颗心就是一颗饿鬼的心,当他现在作为人的这种福报凋谢的时候,他马上就会投生到饿鬼道,而投生到饿鬼道他的业因从哪里来?就是他在人道的时候一直没有去忏悔、去修正这颗饿鬼之心啊。所以有的人现在虽然业报身不好,比如说丑陋不堪,长得跟畜生差不多,但是现在他的心开始修行、开始忏悔,他不断地积累这种人天福报的心,那么当他的报身变灭的时候,业力牵引着他就会投生到人天善道中,所以这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虽然外形是人,但是其实无异于畜生;有的人虽然外形非常拙劣,但是内心的珍贵早已经不再是这种恶劣的境界了,而生与堕、好与坏全看他这个时候当下是什么心就决定了未来,所以我们一个修行的人,先要把人道修好,如果你连人道都修不好,你又如何进一步求得解脱道呢?人道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五戒,你是否日常生活中举心动念当中奉持五戒呢?大家这个时候还要深入了解五戒的种种相貌,以此来衡量自己,这样才能说我在修行,修成一个圆满的人格,以这个做基,才能够修行止观而得解脱。那修行止观在这个阶段,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持好这个五戒修成人道,你如果人道都修不成,你来生随落的是三恶道中,那是很容易的,那往生净土、往生善道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今生必须修行。现在很多修净土的人认为好像我可以带业往生,你带的这种畜生的业,你能往生净土吗?绝对不会的。所谓带业往生就讲的是,我虽然没有像佛陀那样,比如说我只证到初果罗汉二果罗汉,或者说我没有断除这个,即使还没有证果,但是我努力修行,善根利的缘故能够往生净土,但是业并没有完全断尽,这是所谓的带业往生。带业往生绝对不是说,我现在的整个状态还是个畜生境界,我以畜生境界回向往生西方、往生净土,他就能往生,绝对没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这样想的人是不知因果、自欺欺人。要对生死感到怖畏,求生净土,而不要反过来说,求生净土很容易不需修行带业就可往生,这简直是颠倒邪见,难道你就不怕堕入三恶道中吗?要想不堕入三恶道,你必须奉行三皈五戒十善,所以修行是多么的重要。但是修行它是有层次的,像你这样人道都修不来,你又如何修解脱道呢?更不可能。就像一个现实的人,如果他对自己现实人生都不自爱,都不想去增上它,他又如何想到未来世更好呢?他如果连未来世更好的心都没有,他如何会想到说去解脱轮回的痛苦而得到圣果呢?对不对?他如果连解脱轮回的痛苦得到圣果的心都没有,他如何会有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来成就佛果呢?是这样一层关系,所以我们今天能修行,真的要老实为道,诸法之间是不相违背的,它是一种次第的差别,并不是说我以劣为贤,并不是说我们把种种微妙之法理解成凡庸相。就比如说吧,有人说,“哎呀,你今天说坐禅有魔境,那我还是不要坐禅了吧,因为坐禅有魔境。”他就这么简单地想,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你平常就在魔境中,因为坐禅而知道有魔境,因知道有魔境去对治它而去除魔境,这样得解脱,所以说越有魔境的人越要坐禅,反过来真正如法去坐禅的人怎么会遭遇魔境呢?怎么会在魔境中不得解脱呢?你没有听说过释迦牟尼佛修禅修得成疯子吧、神经病吧?没有,对吧?所以这样想的人就是邪见,他不知道修道的次第,反过来以善为恶、以尊为悲,所以我们今天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认识事情,然后如是时光流逝,他修行就一直停留在这个境界上,从来不增长,一直是邪见附心。所以要善察其中的区别,细细地辨别它的善恶因果关系,这样才行,那也不枉我们讲坐禅法要这样一番苦心啊,不然的话讲这个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希望能够听闻这个法,认真去实修,念佛的老实念佛,坐禅的老实坐禅,持咒的老实持咒,念经的老实念经,学做人的老实学做人,都离不开我们所说的这个坐禅法要的佛理。

  好,这里插一下,前面说到这个讲精魅,配合十二时辰,下面再看第二种,叫堆剔鬼,这是比较常见的,“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好,读到这里,这里讲到第二种,堆剔鬼。好,这种堆剔鬼比较特别,它跟持戒、破戒有关系,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堆剔鬼其实就是那种夜叉鬼,一般来说都是在晚上的时候来,有时也不定,这种鬼来扰乱坐禅人它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每当修行人坐禅的时候它就来了,它来的时候会作种种的形像来扰乱,有的时候它像虫蝎,像咬人的头面,好像很刺的样子,你感觉脸好像针扎的一样,一下一下。有的时候它会缘在人的身体上,好像来压着人的身体,压上去然后又起来,压上去又起来,虽然是没有什么痛苦,但是令人难以忍耐。有的时候它也会怎么样呢?就好像拿一个东西在人的两腋下击打,或者钻入到人的眼睛、耳朵、鼻子里面。有的时候好像抱着你,好像是有东西在抱着你,但是去抓它却什么也没有,看什么也看不见,你去赶它的时候它走了,但是走了等下又来了。有的时候它会作种种的怪声音,叽叽喳喳的,喧闹凌乱,有的时候作种种野兽的形状,变化着而来,这样来破坏行者坐禅,可以讲是形相非一啊。这种鬼的相貌往往面似琵琶,四目、脸孔非常恐怖,如果有人遇到这样的鬼来扰乱他,这个时候马上就要设法进行对治,这个鬼很特别,那鬼是怎么来的?原来是这样的,在过去七佛其中有一位佛叫拘那舍佛,拘那舍佛的时候,在这位佛陀末法当中有一位比丘,他就喜欢扰乱僧众,然后其它的僧众对它进行驱摈,当时他发了恶愿,要来扰乱修禅的人。好了,因为这样一个缘起,你看今天时代隔了这么久,可是这样的鬼很多,所谓的同业所生也能扰乱,它都是属于那种有祖的鬼,祖就是祖先的祖,是同一类的。你看,它当时有发这个恶愿,要扰乱坐禅的人,所以说凡是有同样愿同样业的投生到鬼道的时候,都属于这类鬼,像这样的鬼你如果说知道它的由来,诃骂它的宗祖,它听了以后就会含羞而去,就识破它的真面目,所以智者大师就说了,如果你知道了这个以后,就应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这样来诃责它,“我今识汝名字。汝是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啊,这是破戒,破戒种,这里面什么意思呢?所谓偷腊者,就是盗僧岁,我们知道一个比丘僧他结夏安居,一夏就一岁,再结一夏为一岁,所谓戒腊。偷腊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法比丘,所谓混在僧众当中,他的本意是不愿意遵守僧众当守的规矩,只想混在其中贪求名闻利养,故得此名,叫偷腊,这个属于这类鬼。另外下面这个叫猎,腊者猎也,在此月之中,猎取禽兽以祭其祖,从是而利,故名为腊,打猎的猎的意思,下面这个吉支就是鬼名,这个吉支鬼本来就由破戒所导致,前面这些鬼都是一类的,都叫堆剔鬼,它们的祖宗就是当时说到在拘那佛时末法时代有个比丘,它喜欢扰乱众生,僧众把它驱摈然后它发的恶愿,从此来扰乱这些坐禅的人,然后这些同业相感所生的这些人可以讲都是以此为祖宗,经常来扰乱行人。所谓的食火臭香、偷腊吉支都是破戒者,扰乱修禅行人者,因为它是破戒的修行人,所以当它听闻戒法的时候,它还是会生这种惭愧心,所以说你诵戒的时候能对治它,更何况持戒者有戒神所守护啊,它来破行人的戒,戒神岂能容它?所以往往这个时候诵戒、持戒发心,戒神守护就可以令此破戒鬼速速离去。如果修行者是属于出家之人,应该诵读一下梵网经、四分、五分等戒律,如果是在家白人应该诵念三皈五戒,你看我们这个五戒当中,每戒都有五个护戒神,五五二十五,一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像这些原来都是由于破戒而导致的这些恶鬼最怕戒法,如果你能诵戒,那么这些鬼魅就会匍匐而去,爬到地上逃离,所以鬼神一闻戒,四肢并行,伏地而去,其中确凿关键就在这里。那么像这种种扰乱修行人的相状,还有些其它的断除的方法,这个就在禅波罗蜜经都有贯述,有兴致深入了解的,可以把这些经书找来看,平常时候多了解一些。如是有这样一个缘起,这样一些精魅之类,还有这些鬼魅之类,所谓堆剔鬼来扰乱修行人,这也是往昔生中一种因缘的关系,知道它就能对治它,如是所说也。

  好,下面一起来看第三,魔恼,“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这里就讲到魔恼,这里讲到三种,哪三种呢?一种就是所谓违情事,违情事就是说令人感到不悦的事情,也就是说示现逆境,可怖畏的五尘境界,色尘香味触等五尘境界让人心生恐惧。第二个作顺情事,比如种种可爱的形状、可爱的五尘事让人心生贪著,第三种就是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就是平常所说的好像这个事情没什么特别,但是它却不断地动乱你的修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很多事情干扰他,你说它很值得做很好也不见得,你说它很可怕也不见得,但是他每天就是忙得不得了,心无法缘在修行上,这个也可称作是非违非顺事,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所以说这种魔被称作杀者,也叫华箭,也叫五箭,射人五情故,所以称五箭。你看人的内心有贪嗔痴慢疑这种魔境,那这种魔境刚好引发人的这种心,所以称为射人五箭,在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来扰乱行人,怎么扰乱?都是通过这种五尘境界配合着人内心的这种贪嗔痴慢疑而来。所谓名色,以前解释过,名就是心灵的世界,色就是物质的世界,身心两方面,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并来扰乱行人。

  下面详细地来支分着说,比如说,“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这些魔就会变化出这些形像,像有的人坐禅当中或者睡梦当中、幻觉当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啊,或者是诸佛菩萨的形象啊,种种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生贪著,这是讲到一种顺情境。再看违情境界者他就会做什么呢?“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狮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这个时候不一样了,老虎豺狼狮子罗刹等等,令人心生怖畏,令人感到惊吓害怕,来扰乱行人,恐怖之境。作非违非顺境者呢?“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平常发生的事情也不奇特,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着,也是种种魔境来动乱人心,让他失去禅定。比如说你不坐禅的时候什么事都没发性,一坐禅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发生了,拼命地给你打电话了,拼命地有什么事情要做了,这属于平常之事。你看坐禅当中的时候遇到种种境界,有的人跑过来跟你说,“怎么样?我们出去打球吧。”过了一会又来个什么东西,总是动乱你的心,使你不能得禅定,这些统统称为魔。另外再看,“ 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之味。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 其相众多。今不具说。”各种各样的魔扰,比如说声音上面,比如有的人经常听到,这声音很美妙,有的说整天到晚在耳朵里响着这种声音,或者作种种香臭之气,气味上。味道上,或者作种种苦乐境界来接触人身,都是魔事,非常非常多。好,“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举要言之,就是归纳起来说,就是以种种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来扰乱于人,让人破失善法,起诸种种烦恼,这都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嗔恚睡眠等诸障道法,所以称它为魔军,它都会使人迷失佛法正道,心情不平等,失去了平常心、平等心,容易让人生起贪欲忧愁嗔恚睡眠等等各种障道之法,那其中禅定五盖如前贯述也是属于这一类,也就是说外魔的干扰引发了内在的这种烦恼,这个就是魔事。

  好,如经偈中说,“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嗔恚为第八,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好,这里讲到十大魔事,最早来的就是贪欲,令人心生贪欲,比如有的人就是魔变化他,告诉他某某某某人家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他有种预言的功能,为他心里生爱著、贪著,他对此有欲啊,所以这种魔境总是跟他不能舍离,以及其他等等,最早就是因为贪欲,令人生贪欲,因为贪欲就有得有失啊,有计量啊,他就心生忧愁,所以忧愁为第二,日日忧愁啊,心生饥渴,第三军,饥渴第三军,很饿啊很渴等等,让人生这样的觉受,这也是魔的干扰。可爱为第四,可爱就是讲内心境界,如同甘渴的人他是多么需要喝水啊,所以他内心被这种渴爱所束缚,这是第四魔军。前面欲是汝初军,它在显示什么?首先就是让人心生欲染,肯定这种魔事就是他就很想去做什么事,心生贪欲。下面讲等等等等的遍布都是魔的世界,看你能不能超越它。当一个人被可爱所纠缠的时候天天就想着这些事,他能坐禅能修行吗?比如说世间的男女被他所喜欢的对象深著其中的时候,他会想到修行打坐吗?他坐卧不安,躁乱不宁啊,对吧?所以可爱为第四。再看,睡眠为第五军,天天就是贪睡,想睡觉。这个睡眠在童蒙止观里已经作好了解释,睡就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眠就是睡着了,都属于昏沉之类,天天沉浸在昏沉中,这也是魔军啊,所以为第五军。怖畏为第六,天天处在担惊受怕中,心神不宁,总怕有什么,有的人站起来赶快关关窗户关关门,走下楼梯回头又想想我是不是没关啊,总觉得什么事情没做好,稍微一点动静都会感到惊吓,怖畏为第六,这也是被魔军所纠缠。第七疑悔,疑神疑鬼,天天心生后悔。嗔恚为第八,他这个人没有耐心,动不动就感觉要生气,见到什么人都不欢喜,总觉得别人亏欠他,怀着嗔恚之心,嗔恼这是粗浅的,恚就是发怒、愤怒,那就严重了,所以嗔恚为第八。利养须称第九,什么叫利养啊?贪名贪利啊。虚称就是什么?就是追求这种虚假的名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虚荣和小便宜,你看我们很多人很贪小便宜很爱虚荣,就是被这样的魔军所困扰着。好,自高慢人第十,自恃甚高,自己修行连人的境界都没有,他还感觉自己是不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啊。慢人,对人傲慢得不得了,他人的德行,他人对我们的关心,真是自己所不能比的,但是却如此轻慢它,对别人说的话无所谓,而且对待他人一点慈心都没有,所谓傲慢得不得了,这叫自高我慢,这样的人也是陷入魔军。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出家人从狭义上说就是持戒剃度这样的出家修行者,从广义上说,一切想修行得解脱的人就是想出家的人,所以说压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用什么力量来破?用禅定的智慧的力量,所以要常常修习止观,要去对治使烦恼止息,要开发智慧看破这些无明,所以禅智之力来破汝等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自度度人啊,用智慧道力就能度化他们,发大愿,这就是经籍上所说的意思和今天智者大师在前面所说的关于五缠境界扰乱行人魔军扰乱行人,是一脉相承的,说的是一个意思,好,这是第三,魔扰。讲了三种境界的魔扰,一种可爱境,一种可怖境,一种是平常的境。好了,这里说到了魔事,大致上讲完了,从鬼神魔讲了三种,一者精魅,二者堆剔鬼,三者魔恼。

  前面所说的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以及刚才所讲的鬼神魔这四种合并为魔事,既然觉知了魔事应该对治它,下面就讲如何对治。好,我们看看原文,“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好,先读到这里,这里面在说什么?既然觉知魔事,如何把它祛除呢?有两种,无非就是止观。首先修止,凡是遇到一切外诸恶魔境界都要知道这些境界要么由心而生,要么因缘而起,你比如后面的那些烦恼堆剔鬼什么的,都是有这样缘起才会有这样的事,都是虚诳不实的。虚诳不实的道理,所谓六根所面对六尘所生的六根尘事本来就是虚诳不实的,而以上所说种种魔事亦不出此范畴,故知虚诳,不忧不怖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不用去多想,只要把这颗心给息灭了自然就归入寂灭道场,其心若能寂然平静,这种境界自然就会灭掉了,这是所谓修止。观其虚幻,这是所谓的假观。天台三观,假观,中观,空观。这个修止就是假观,知道它是假的,所以心而得寂止,所说的体真止,也是类似于此,都是属于修止的范畴。二者修观却之,怎么修观呢?如果看到以上所说的种种魔境,修止不能祛除,就应该反过来返观能见之心。前面是从所见事物上去觉知它虚妄而止息内心,现在反过来能看见种种这样境界称为能见,那么能见之心它又是什么呢?就返观这个缘起之心,好了,这心也没有方所,所谓不见处所,找心找不着,那么外界的环境又有何所扰呢?所以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能掌握这样的要妙,用止观交修的方式一切魔境都能祛除。如果止观力量不强无力祛除,也就所谓若迟迟不去,这个怎么办呢?应当正心,“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什么叫正心?你不要认为说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应该正念三宝。我今天就是来修道的,遇到这些东西很正常,我现在之所以不能完全破除它,是因为我的止观力量不够的缘故,所以我应该正心正意,心调正了,我现在正在修行当中,我不生恐惧之想,而且想起当时所发誓愿,我当不惜躯命,正念不动,你再怎么扰我也不能停止我修道的心,这个时候还要进一步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在这种坚定的心中这样观想。什么叫作知魔界如即佛界如?如就是如是如是的意思,其实所谓的魔界跟佛界唯心所现,你现在觉得这是个魔界,其实它就是佛界,你现在分别说这是佛界,其实魔界的体性与它并无差别,所谓魔界如佛界如,都是如此,都是这分如来之心在变现着。那么它体性是一非二,所以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若能这样观,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是了知,那么魔界自然就不会去,一定要说去除什么魔界,所谓佛界也没什么所求的,心既不求佛界亦不舍弃佛界,无取无舍寂然安住,若能趋入这样的禅定,那么佛法自当现前,所谓佛法自当现前就是证悟心性本体,那么魔境自然就消灭了,因为这种魔境缘由心之分别取舍而来,这里就是智慧胜观的境界了,行者应当细细去体会参想。

  好,下面,“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下面的讲到什么?讲到对修行人这种忽忧忽喜的觉受该怎么认识对治?如果这种魔的境界久久不去的话你也不必生忧啊,也不要害怕担心。如果看见这个境界没了,你也不要生喜,所谓喜悲不动,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这样想,其实这些魔境都是心的幻化,又不可能说真正地有魔化作实际的虎豹豺狼来吃人,所谓的吃人也都是你的心相里的幻化,就像做梦一样,啊,有人来吃你,你早上醒来时候不是什么都没有?你在打坐的时候你看到虎狼来吃你了,又不是真的有虎狼来吃你,把你的肉体撕烂掉,对不对?你还在房间里打坐,没有虎狼能跑得进来。又不是说真正的魔变作男女来跟你做夫妻,比如说做这种男女YIN欲之事,都是在心里面的幻觉,没有真有其事,你关在屋子里,谁能走进来?所以愚痴的人不知道,以为这是真实的,所以心生惊怖,或者说心生贪著,因为这样心狂乱,回为失去禅定发狂,所以说自己导致这种过患,所谓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没有智慧而感受的这种过患,不是说真的魔来这么做。有吗?没有。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著魔的人,他都是把这些东西看作是真的,我们在边上看有没有看见啊?他说豺狼来了豺狼来了,有豺狼来吗?没有。他说我看到这个美丽的女子在跟着我走,有吗?那是他自己看到的,这是一种幻化,他不知道是幻化,因为愚痴被其所扰,所以著魔不舍,这里说非魔所做非魔所为。再看一种情况,看原文,“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莫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好,智者大师后面又说到,很慈悲啊,就是说如果说这种境界经年不去,很长时间都去不掉,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应该端心正念坚固,忆念自己往昔所发誓愿,不惜生命,不怕也不要怀忧惧,应该勤加诵习大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念咒,这里讲到佛咒的巨大功用,因为佛咒乃是由佛菩萨自心流出,所以诵这个咒与佛菩萨感应沟通,具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说持咒很重要。像禅宗中修持有些遭遇实在难以驱除魔境的时修,一般来说祖师们就会教他诵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心里对三宝念念不忘,若出禅定,这个时候打坐下来应当诵咒自防。时时地忏悔惭愧,诵读波罗提木叉,就是诵戒。这些行为都在对治,持咒、存念三宝、诵咒自防护、生起忏悔心、惭愧心诵戒等等,这都在调自己的心,以咒护心,以戒摄心,忏悔发愿,惭愧去除自己的恶心,这些都是修行。只有修行才能对治,若人能真正修行,则一切魔境都当自灭,所以这里讲邪不干正的缘故,久久自灭,邪不干正,一个人走正了邪自然就没了,所以你整天到晚说我遭遇魔境,也不修行也不努力精进去行持,有什么用?你到处找人念咒给你驱魔,你自己不修行有什么用呢?那都是暂时的,没有任何的利益。很多人替你念佛念佛不如你自己念一声佛,很多人跑来替你驱魔不如你自己正心修行来驱魔,即是这个道理。这样的魔事是说不可尽的,但是要而言之,都是以修行来对治,应该善加识别。

  好,看下面的文句,“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此等难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 好,说到这里,智者大师把这个说完了。我们来看一下,这里面智者大师说到,因此缘故,因为魔事众多,所以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这里说到亲近善知识的重要,因为有如是等难事,因为有这样种种种种,因为人很容易贪著其中,受于种种魔境,所以必须亲近善知识。初心行人不要自以为是,一定要依师而修行,老老实实地依照善知识的教导,亲近善知识而修行,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固执,要知道修行有种种难事。好,下面说到具体的这种魔入心神的状况,因为是魔入人心能够让行者心神狂乱,要知道魔扰人都是跟你的心相联合的,它就会导致你心神狂乱或喜或忧,有的人因为这样而沉涣致死。真的有,我刚回到福州的时候,就有一个人来找我,当时劝念他,但是因为往昔业障深重的缘故,再加上邪师的引导,他最后心神狂乱,跳河自杀,这是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这种魔境摄人心时真是害人不浅。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他好像修行修成了,他获得的禅定是邪的禅定,智慧是邪慧,所谓出的神通是邪神通,嘴巴诵的咒是邪咒,都是因为执著魔境魔入心的缘故,这个时候他能够说法教化,人皆信服,显现种种灵异之事,说的道理好像天花乱坠,充满了诱惑力,让人家心生欢喜,很多人就跟着他修法,他也会说法教化众生,实际上行的是魔道。大家都信服他听他法化,结果却败坏人家出世间的善事,破坏正法,断掉人的慧命,使人再也无法获得出世间的利益,因为他讲的都是世间法,即破坏佛的正法,起到破法因缘。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太多了,这都属于魔的境界。好了,那种种的魔境如果真的归纳起来讲,所谓略示其要,目的是让行人在坐禅当中不妄受诸境界,这些都是魔事必须觉察,不要执著其中。取要言之,要想遣除这些邪归正,所谓遣邪归正,唯一的办法、最终的办法是什么?当观诸法实相。就是要努力地修行止观,所谓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止,止去心中妄念。观,观见诸法实相。修止修观,止观交修,都是为了证得诸法实相,所以说若人走上止观之道无邪不破,所谓善修止观无邪不破就是这个道理,不管你什么样的魔事不出其要。所以后面讲,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一切皆是魔事,所以从这个来讲其它都叫魔事。像偈中言,“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这里说到法印,这些前面所说的种种心生贪爱、心生嗔恚、心生恼乱等等都是分别臆想所导致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该做那不该做,这好那不好心里随着牵流不定,心神不定,随着业力漂浮不定,遭遇种种魔境执著于它,这所谓分别忆想,这种无明的意识所导致的,都是魔罗网。所谓邪见丛林,那么若得不动不分别之心是则为法印。那么修行止观就能证得这个不动不分别之心,如如不动之心,不会受外境的束缚,这个就是法印,所谓的法印,就像我们说的盖印,印即印证的意思,这就是唯一的法印。所以说种种魔境界要靠修止观,观诸法实相这个法印来破除之,万变不离其宗,种种魔境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无明妄想分别导致的,如果能去除无明妄想分别,则能冲出魔网。若能证得不动不分别之实相印心,那这个就是最大最大的法印,就是最根本的对治,所以智者大师最后劝修止观,因缘魔事而劝修止观,大家对此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整个生命、整个生活都处在魔境中而不自知,故智者大师说法来破除,所以对我们也是恩深无比。我们要好好地思量、好好地研究、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去实践,智者大师也殷勤地来教化我们,因为有种种种种迷失歧途,为所以教我人亲近善知识,不可妄作主张,自我固执地来修行。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作回向。所谓回向者,就是说要把我们今天所作的一切善行、善法都聚集在一起回向,不但如此,要把我们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法、善行都聚集在一切回向,非但如是,除了自己包括一切众生,乃至诸佛菩萨所造的一切无漏功德,都要聚集在一起回向,回向到哪里呢?回向给遍满虚空之际的有情众生,令他们都能破迷开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无上佛果,终究解脱生死轮回种种痛苦,这就是发的菩提大愿,所谓的回向众生成佛道,所谓的回向菩提是也。以这样发心来回向,广大的回向。甚至包括我们的身体、三世所感报的身体以及身体所受用物,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一切,都用来做佛事,都用来做回向。如是观想清晰,则来念诵回向文: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时时能遇善知识,生生世世遇佛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骄慢,慈悲喜舍利人天,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好,弥勒尊佛,今天就到这里。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