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乘佛教的道德理想
2014/9/3   热度:445
略论大乘佛教的道德理想 业露华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精神解脱。相传释尊在出家前,曾被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烦恼所缠绕,为寻求解脱烦恼的方法,终于走上出家修行之路。因此佛教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解脱烦恼,进入永恒寂静的精神境界,这在佛教称为“涅檠”。 在佛家看来,达到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就永远摆脱了烦恼,得到了彻底的“觉悟”,就成了“佛”。觉悟是对人生的真实意义和世界最高本质的领悟和把握,是一种超出常识的智慧,佛教称之为“般若”。佛教是因其创始人释迦牟尼被称为“佛”而得名。佛陀是佛教道德的最高体现者,是佛教道德圆满完善的体现。 “佛”有“觉悟”和“觉察”的意思。“觉悟”是就主体方面而言,指修行者已经证悟了人生的终极真理。“觉察”则是指修行者以无上智慧对认识对象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才能彻底认识和掌握人生和宇宙的终极真理。 对于佛教徒来说,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佛。佛陀是“觉行圆满”者,是真理的代表,是信仰的化身,是彻底的觉悟者,同时也是佛教最高道德理想的完美体现者。从教义上说,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虽然也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能达到至善至美的佛教道德境界,但是就实践修行而言,成佛的过程十分艰难,要经过许多阶段,循序渐进,努力实践,还要经过累世修行,才有可能达到佛的境地。即使如中国佛教禅宗宣称“直指人性,见性成佛”,但真正实践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与佛陀相比,大乘佛教的菩萨与众生更为贴近。对于中国佛教徒来说,菩萨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更具有道德教化作用。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捶”的简称,意思是“觉有情”。虽已“觉悟”但仍为“有情众生”之一。但也正是这“觉悟”之“有情”,反而更体现了菩萨的人情味。在大乘佛教中,佛陀的地位至高无上,神秘却缺乏亲切感。而被宣称为以“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的精神而长期留住人间的菩萨,则使人们觉得更为贴近。他们在世间普度众生,以种种化身来至人间,解救众生的苦难,因而使人更感亲切,同时也获得了更多信徒的崇敬和膜拜。 按佛教教义,菩萨是未来的佛,其将来必定成佛。菩萨修行分为若干阶段,其中最高等级,就是所谓“一生补处”菩萨。佛家宣称,修行达到“一生补处”地位的菩萨,只要再降生一次,在人世间完成最后的修行,即功德圆满,到达佛的境界。中国佛教中许多人们熟知的大菩萨,如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就是这样的菩萨。此外,还有弥勒菩萨,据佛教称,目前正在兜率天宫为诸天演说佛法,解答疑难。等过了亿万年后,将再次降世,来到人间,继释迦牟尼后在娑婆世界(即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说法,教化众生。 佛教认为:菩萨者,必以菩提之智上求无上正等正觉之果;又以大悲之心下救一切众生。如《翻译名义集》卷一中解释“菩萨”一词说,“菩提,佛道名;萨埵,秦言大众心。有大心人佛道,名菩提萨埵”,又说,“菩提,此之谓觉,萨捶,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由于菩萨常出入世间,以大悲心解救众生苦难,所以与世间关系密切,在民众中影响也特别大。菩萨是以发大乘之心,上求无上智慧,下化无量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因此大乘佛教的出家或在家修行者,后来也被尊称为“菩萨”。这样,“菩萨”的称呼在大乘佛教中越来越普遍,在民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佛教传人我国后,这种菩萨信仰特别符合中国的民众心理,由此各种菩萨信仰很快发展起来。中国的佛教徒还通过种种比附,把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与中国佛教中四位著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和地藏联系起来,把这四座山说成是这四大菩萨的说法道场。由此而形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说,此四位菩萨也成了中国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萨。 修习菩萨道,最重要的是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也就是无上智慧之心,即佛教经典中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华严经·人法界品》(卷七十八)中说:“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中说:“菩提心是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长。”大乘佛教的实践者,也就是所谓菩萨行者,为利益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众生,必须发心求证无上正等正觉。只有发心立誓求证者,才能称为大乘菩萨。而无上正等正觉之根本,也就是所谓菩萨心体,据说是由信、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慧构成,因此《成唯识论》中说:“大菩提心以善根为其自体,以大愿为缘,不退屈为其策发,方能发起故。善根力名清净力,是因,能降伏所治故。大愿力名增上,是缘,常值善友故。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增长,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所谓菩提心者,据佛教解释,乃是上求无上佛道,下度一切众生的心愿。这是菩萨精神的根本。上求无上佛道,就是要誓愿证得佛教最高智慧和最终精神境界,而不是只为修成小乘佛教的阿罗汉果,更不是光为自己求人天福报。下度一切众生,就是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而不仅仅是教化个别的,或部分的有情众生。这两方面结合,正好体现了“觉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体现了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因此《华严经·人法界晶》中说:“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与菩提心相应,大乘佛教菩萨行者在修行时还应当发“弘誓愿”。“弘”是广大的意思,发弘誓愿就是立下广大而深切的誓愿。发弘誓愿是为坚固菩提心,使修行者在发心之后不再退转,从而在修行过程中制伏烦恼,不断精进而不懈怠。佛经中说菩萨应发的弘誓愿有多种,但通常有所谓“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即誓度一切众生,使未脱离苦界的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解脱众苦。相传地藏菩萨发心,于释迦灭度之后,弥勒降世之前的无佛之世住留世间,解救一切众生苦难,即使地狱众生也不例外,正是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的例证。烦恼无尽誓愿断,即誓断一切烦恼。在佛家而言,烦恼为众苦之因,要想离苦得乐,必断一切烦恼障碍。唯烦恼断而得解脱,因此修菩萨行者必发愿断一切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誓学一切法门。佛法广大,号称八万四千法门。唯誓学一切法门,才能在修行中精进奋勇而不松懈,因此菩萨修行应学一切法门。 佛道无上誓愿证,即誓证一切佛果。佛教修行,小乘声闻学者一般以阿罗汉果为最高果位,所谓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是说修行者达到此果位,已经断尽心中一切烦恼,应当接受人天众生之供养。就大乘佛教教义来看,这仅仅是一种自利的行为,即所谓“自了汉”。大乘佛教不但主张自利,还求“利他”,换句话说,大乘佛教教义不但要求修行者本身得到解脱,还要求“普度众生”,使一切有情都能得到解脱。因而大乘佛教修行者以成佛为修行的最终目标和最高果位。 如此四弘誓愿与菩提心相应,体现了大乘佛教菩萨道的大悲精神。 大乘佛教宣称,修习大乘菩萨行者,当以大悲心为根本。《华严经·人法界品》中说:“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因此,菩萨应当具有的大悲精神,与菩提,b是一致的。《发菩提心论》中说:“菩萨发心,慈悲为首。”所谓“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俗话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本”,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众生一切欢乐,这叫“慈”(与乐);因怜悯众生而拔除众生一切苦难,这叫“悲”(拔苦)。《大智度论》卷三十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般涅檠经·梵行品》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姓,得福报无量。” 佛教认为世上众生都是生活在苦海中,佛菩萨由于怜悯众生,所以要“普度众生”,要解救众生,使世间一切众生都信奉和接受佛教教义,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大悲心”。这是菩萨在修行之初发心的根本,所以经中说“三世诸佛,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o相传佛陀释迦牟尼在修行成佛之初,刚开始在菩提树下独自享受证得无上道的欢乐。后来帝释天恳请释迦怜悯众生,为众生说法传道,于是释迦才发大悲心,向众生讲说佛法要义。 在佛教修行实践中,是否具有大悲心是衡量修行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大悲心,爱悯众生,才能在修行时为普度众生而发菩提心,立大誓愿。所以发菩提心者必具大悲心,即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本。” 在中国佛教流行的诸菩萨中,以观音菩萨为大乘佛教大悲精神的化身。据佛教经典宣称,世间一切众生,如果信奉观世音菩萨,那么他在遇到各种灾难时,只要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音菩萨即会前来解救受难者。《妙法莲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称,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解救众生于水火之中。经中还说,观世音菩萨能以各种化身说法,救度众生。在《观无量寿经》中,还说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协同阿弥陀佛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众生,等等。 对于体现佛教大慈大悲精神的观音菩萨之信仰,大约在两晋之际,就已经在社会上出现。到了南北朝,关于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信仰,已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而广泛流传。与大悲精神及观音信仰相一致的佛教《大悲忏法》,自宋代天台宗僧人知礼制订以来,一直盛行于世。《大悲忏法》又称《大悲心咒忏法》,是知礼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参以天台教观行仪而作。据说众生行此大悲忏,观音菩萨将以千手千眼护持众生,使众生得大安乐,除一切病,灭一切罪,等等。 起大悲心,是修习大乘佛教菩萨行者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来源于对世间众生诸苦的观察。佛教教义以世间为苦,佛道修行的目的就是出离诸苦。佛教基本教义四谛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苦谛,四谛就是围绕“苦缔”展开,来说明世间众生一切苦的原因和离苦之道。佛教对苦有种种解说,而大悲精神正是基于对众生种种苦难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故《瑜伽师地论》中说,大乘佛教菩萨行者,是缘于大苦蕴而起大悲心(卷四十四)。《华严经·离世间品》则说菩萨是以“十种观察众生而起大悲”,这十种观察是“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大悲心为大乘佛教道德精神之体现,因此,无论是在佛教修行或是道德修养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无尽慧经》中,将大悲精神对大乘佛教修行者的重要性比作人的呼吸与生命之关系,“如人命根即以出入息为根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根本。”《大般涅槃经》中也以大悲精神为三世诸佛之根本。具体而言,大悲精神对大乘佛教菩萨行者的宗教修行及道德修养实践的影响,是既能引起修行者发大菩提心,还能使此菩提心坚固而不退转。就伦理方面来讲,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大乘菩萨行者于未来之际,常作各种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之事。 菩萨除了发大悲心,以慈悲精神为修行之根本外,还要在宗教实践中修行六度四摄。所谓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是佛教所说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架彼岸的方法或途径,这是大乘佛教徒宗教修行的主要内容。佛教宣称此六种修行到彼岸的方法,包括了菩萨道的一切修行方法,也是菩萨一切品行的概括,所以有“六度万行”之说。《解深密经》中说:“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禅定)、智慧到彼岸。” 所谓布施,据《大乘大义章》卷十二中解释:“以已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掇已惠人,目之为‘施’。”因此布施就是指施予他人以财物、体力或智慧等,佛教以此来破除众生存留心中的吝啬和贪念,以免除“来世”的贫困。大乘佛教则以此为“普度众生”的方法。大乘佛教认为菩萨舍弃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学道,以佛道利益众生,这就是布施的意义。 佛教认为,财富和名利,是人生最大的累赘,是引发众生贪嗔等欲念的重要原因。一切众生如要摆脱人生烦恼,就应当舍弃名利和财物,出家修行。佛教教义认为修习布施能够对治众生贪欲,而贪欲则为一切烦恼和罪恶之渊,所以“布施”在大乘佛教的宗教修行和道德实践中有着重要地位,大乘佛教将此列为六度之首。佛经中也大力渲染“布施”之行,如《菩萨本生蔓论》中记“舍身饲虎”、“舍身救鸽”等故事,都是菩萨行布施而不惜身命的典型。 持戒是为了禁止一切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思想言行产生而作的规定。作为去恶从善的准则,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据《大智度沦》十三中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保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一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 戒的具体内容,有三戒,五戒,十戒,具足戒等多种。佛教的戒律,内容繁多,涉及面极广,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连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规定,这在佛教称为“威仪”。然诸戒中最基本的还是五戒。这是一切佛教徒,包括出家和在家教徒,都应遵守的。《优婆塞戒经》卷三中说:“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无量利益。” 所谓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佛教认为杀生违反了佛法以慈悲为本的伦理精神。大乘佛教认为,信奉佛教教义,受持了五戒,就应修习慈悲心,不应伤害一切有情众生,所以佛教戒律以不杀生为首。 其余不偷盗,不邪YIN等也是如此。佛教认为偷盗等行为都是现世恶业之极,行此等恶业,来世要堕入地狱,受无穷罪苦;而修持五戒,则能使自己远离诸罪,增长一切善法,断绝一切恶因苦果,得到善因乐果。戒是佛教道德精神的外在体现,所以经中说:“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稳,寤则心欢喜。”“又说:“持戒之人,常得令世人所供养,Jb灭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灭,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忍辱即内心能安忍于来自外界之辱。佛教认为,佛教徒在修行时,应能忍受饥渴寒热等痛苦,也应忍受别人施加于自己的损辱。忍辱被认为是佛教徒应有的美德之一,菩萨在修行时更应能忍常人不能忍受的一切,要做到“难忍能忍”。 在封建等级制社会中,这种忍辱精神很容易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作为控制民众精神的思想工具。因此当社会需要变革时,极端的忍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是,在某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忍耐会对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稳固起一定积极作用。此外,在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中,忍辱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精进、禅定和般若是对佛教徒宗教修行和道德修养的要求。 精进即要求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努力,不能中途松懈。 禅定是要求修行时保持心情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得到悟解。 般若是指佛教的最高真理和不可以语言文字表达的无上智慧。这是佛教徒修行的最高目标。佛教认为只有掌握了般若智慧,才能彻底解脱轮回,达到佛教最高的修行地位和理想的道德境界。 六度在宗教实践和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前三者,即布施,持戒,忍辱为一类,是佛教徒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大乘佛教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后三者即精进、禅定、般若,则偏重于宗教修行实践,是实现佛教道德理想的根本。 四摄又称四摄事,四摄法等,是大乘佛教修菩萨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与一切众生相处时应当遵守的四种行为准则。这四种行为准则是: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布施摄,布施即以财物或真理(佛法)施与他人,为对治贪嗔之心。布施为六度之一,但四摄中的布施摄与六度中的布施度略有区别。布施摄为针对众生而起,其目的是为使众生于佛道修行起亲近和爱念之心,从而慢慢接近,最后进入佛道。这是侧重于利他行。而六度中的布施度则主要是为对治修行者之贪念,两者之目的和作用略有差别。 爱语摄是依据众生之根性而对之以善言慰喻,使他们对佛法产生亲近的感觉,进而接受佛法。 利行摄是尽量做有利于巩固和增进众生对佛法信仰的事,使众生坚固对于佛道之信仰。 同事摄是说修行者应与众生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依众生之根机而随时予以教化,使众生能与自己一样信奉佛法。 四摄是大乘佛教菩萨行者与众生相处时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为使众生对于佛道生起爱念之心,最终使众生接受佛道。因此这是在宗教目的指导下的行为原则,也是大乘佛教教化众生的方法和手段。 六度四摄是大乘佛教菩萨精神的体现,是大乘佛教徒道德修养及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大乘佛教宣称,佛法修行有无数法门,但此六度之行即可概括一切法门。大乘佛教将六度四摄作为修菩萨行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概括。正因如此,所以佛教对六度四摄修行十分重视,认为修习者必须先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修行六度。如修布施、持戒等,小乘佛教中也有,甚至一般凡夫也可行布施、持戒之行,但不具备一定先决条件,那么只能是布施、持戒而不能看作为六度中的布施度、持戒度,等等。此前提条件,据《成唯识论》中说,有七种:“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要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胜。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由如此七种前提出发修习,才可算作是修行“到彼岸”之行。可见,按大乘佛教所说,修习六度当以无上菩提之心为依持,也就是以大菩提心为基础,在大悲精神指导下进行修习,才可称为六度到彼岸。因此,菩提心,大悲精神及六度四摄法等,共同构成大乘佛教道德理想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